“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2024-04-14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工作指导意见》有感

*** 改革,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是一个企业进步的动力,是让企业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大屯公司在现阶段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开展广泛的“大讨论”不但能够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正视企业面临的形势,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更能够进一步统一公司职工思想,形成共识,而且能够从公司全体员工那里接收到更多创新发展思路,一举多得。现阶段**公司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工作不但是响应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更是着力解决**公司现阶段顽疾的一个重要措施。

认真学习公司“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文件精神后,我感觉公司的改革是真抓实干,没有搞形式主义,“大讨论”广泛的听取职工的意见与建议,深入了解对职工的关切,是一次自下而上,层层传递发现问题的过程,改革所涉及的十个方面39项改革任务,是自上而下,层层落实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合二为一就是全面深刻的揭示出现阶段**公司主要矛盾与怎样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一个工作纲领。

越发深入的学习文件越能够在文件中体会到公司领导的高瞻远瞩,越能体会到改革面临的层层阻力,作为个人我保证深入的学习文件精神,全面的理解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

回首过去,我认为**公司之所以成立近50年能够一直良性运转,关键在于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今天,在全国推行改革之风的的关键时刻,我们公司更应该高擎改革的火炬,在改革中坚定做改革的实干家、促进派,**公司就一定能够重新焕发企业的活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篇2:“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近期,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他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去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会还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际金融环境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平衡改革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等挑战,正处在发

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那么,在新形势下,金融改革的策略和推进方式应做哪些调整?在简政放权背景下,财政改革有哪些新思路?为了探索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新途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如何搭建金融改革的框架?

为了深入探讨以上问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新金融评论》2014年第1期特组织专题,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21世纪经济报道本期特刊发由中国金融四 十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理事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以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撰写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纪志宏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未来一个时期,无论是社会各项改 革的全面推进,还是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都意味着金融业发展的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需要着力 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资金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等突出问题,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定价机制有效、退出机制健全的市场环 境,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金融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如果以1979年开始的“拨改贷”作为金融改革的起点,到1994年政策性银行设立,可视为金融改革的第 一阶段。1994年到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前,是金融改革的第二阶段。从2004年启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至今,是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发展的 重要时期。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未来10年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 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三大领域的改革图景。与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比,以往的金融改革仍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尤其

从企业、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整体改革关系看,金融改革在政府层面的推进仍显不足。表现在政府一方面对金融干预和管制过多,另一方面市场化的监管体制和退出机制又 不健全,监管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渐进式改革路径阶段性特征的体现。即过去30多年来的金融改革,大体遵循了一条微观主体—— 市场价格——政府调控和监管的改革路径,这一路径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一脉相承。

从更为一般的制度变迁视角看,上述改革路径实际反映了渐近式改革背景下诱致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演变。尽管诱致性制度变迁源自经济主体自身利益需 求的拉动,相当程度上为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如果正式制度变迁只是简单、被动地追随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改革则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 化境地而不具备系统性,甚至由于路径依赖反而对未来改革制造障碍。特别是在一些问题导向的具体改革逐渐完成之后,政府主动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能够发挥更 大作用。按照这一改革逻辑,未来一个时期金融改革的推进方式,也应从事后承认式的放松管制,适时转向系统性制度设计基础上的主动推进,增强微观主体的改革 转型压力。

金融转型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看,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一段时期内难以摆脱低速增长;从国内看,无论是产能过剩问题的 困扰,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都凸显了原有增长方式面临的重大挑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改革正是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不断深化和发展。在此背景下,为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我国利率、汇率等诸项金融改革 相继推进,市场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就汇率改革而言,实际上是放在整个扩大内需的一揽子政策之中,和其他政策一起推出的,目的在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其意 义也需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来看。与此类似,对于利率改革,也需认识到利率与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问 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不能单纯推进利率改革。

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新一轮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深入,也同样会给金融业加快转型带来机遇。与此同时,与上世纪90年代严重金融风险被迫改革不同,当前推动 金融改革的动力来自“以金融改革推动(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即金融转型也能反过来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未来一个时期,无论是过剩产能化解还是更大范 围的结构调整,都需要发挥市场化利率在资金定价、优用劣汰以及风 险管理上的功能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尽管当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预算软约束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但无庸讳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 一方面审批和干预过多,另一方面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行政调控、政企不分、财政金融不分等计划经济的传统痕迹仍不时显现;在发展动机强烈、追 求GDP速度的政绩考核机制下,政府大量干预资源配置甚至自身行为公司化,竞相优惠招商引资,要求金融机构配套资金,或通过融资平台大量负债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金融资源配置中政企不分的体制性弊端。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上升到决定性作用,着力解决的,正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的问题,既为转变政府职能指明了方向,也给深化金融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建立在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之上、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三中全会高度强调“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等现代市场体系的一般规则,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既是观念创新,更是体制机制创新。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则,既包括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也包括准入后的公平监管和优胜劣汰机制下的有序市场退出。随着统一市场准入规则的确立,利率汇率 市场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体系的竞争生态面临重大变化,各种市场风险可能增多,客观上要求健全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这既是发挥金融市场体系优化 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

未来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总的来看,如果说过去一个时期我国许多改革多少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相机决策的特征,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为系统的方式主动推 进。下一步需要将深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体制机制方面,从促进市场化提升效率和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风险两个维度加快推进体制创新。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客观上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通过协调推进利率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等各项改革,让资金价格充分反映实际供求状况,有助于实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事关转变发展方式和结 构调整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一个时期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方式,同样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既要着眼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自身层面,比如 加快培育市场定价基准和提升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等,更要着眼于完善外部环境,比如监管上的公平准入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同时要着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解决 政府过多干预资源配置和政企信用不分等问题,形成资金要素市场化和其他改革的良性互动。

未来一个时期,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市场体系,既为利率等资金要素的市场化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也能更好地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多层次金 融服务需求。一是优化金融竞争生态,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投融资。二是建立一个更均衡的融资结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三是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发展成果更 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同样是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的问题,要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重点推进以下改革: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方面,坚持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业的 统一管理,督促地方政府改变“重发展、轻监管”的倾向,遵循“区域性”原则履行好相关职能。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等市场化退出机制建设,加强存款人保护;完善 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为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奠定基础。

篇3:“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始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世界性的问题。一方面,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 美国把中小企业作为“美国经济的脊梁”, 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实际和潜在能力, 才能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欧盟将中小企业视为“欧盟经济的核心力量”, 是确保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主体。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但总体素质较低, 由于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 获取市场资源能力弱,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面对比大企业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为此, 亚太地区以至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重加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建设, 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并从财税、金融、技术、创业辅导、国际化经营等多个方面, 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比如, 美国于1953年颁布了《小企业法》, 联邦政府成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小企业署, 参众两院还分别设立小企业委员会。韩国在1966年颁布《中小企业基本法》, 并专门设置了中小企业厅。印度成立了微型和中小企业部, 颁布了《印度微型、中小企业发展法案》。

同时, 各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都是双边、多边以及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议题。从亚太地区来看, 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一直备受关注。作为APEC框架下为数不多的、每年都举办的专业部长会之一, 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始终致力于寻找影响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域, 协调政策措施并讨论如何加强合作, 推动各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其中, 1998年APEC领导人通过的“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综合行动计划” (SPAN) , 提出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和加强技术共享;2005年在韩国第十二次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大邱倡议”, 提出了促进亚太中小企业创新的七大方面措施;2013~2016中小企业工作组战略行动计划, 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绘制了路线图。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从1994年首次举办以来, 迄今已举办了20次, 通过交流成功经验、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政策协调, 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 为促进亚太地区中小企业的共同成长与繁荣, 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在我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加大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支持力度,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生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 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99%, 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了主要的工资性收入, 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新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等等, 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但同时,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问题仍然突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税费负担重、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既要面对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带来的压力, 又要承受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当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行业、企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既要强化政策扶持、改善发展环境, 更要在提升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激发中小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上下功夫。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 深化改革开放, 完善政策措施, 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方面, 要扎实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等政策文件, 及时推动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同时更大力度简政放权, 清理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在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方面, 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抓好已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逐步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长效机制;特别是要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融资担保、第三方征信等服务机构发展,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工具。在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 要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 加大创新投入,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要以平台网络建设和示范平台为重点, 通过“政府支持中介, 中介服务企业”的形式, 创新服务机制, 推广购买服务, 支持引导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

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长期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及提供出口退税、出口优惠信贷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扶持, 促进中小企业对外出口规模和质量稳步提高。同时, 建立了与美国、韩国、日本、欧盟、APEC、东盟等在中小企业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 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系列中小企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协议, 并通过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搭建了一个中小企业展示、交易的平台, 通过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搭建了一个中小企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其中, APEC技展会已举办8届, 其中7届在我国举行, 已成为APEC经贸活动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之一, 在推动亚太地区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与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4:“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关键词:邮政企业;改革;转型

中图分类号: F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7-2

0 引言

对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一般能够支配其他企业和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它不仅是我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国民经济的关键,所以国有企业的发展对全国来说都至关重要,必须保证国有企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向所有国有企业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给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了发展道路。下面本文就对邮政企业创新改革及转型升级进行简单探讨,为促进邮政企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1 邮政企业的创新改革

对于国家来说,邮政业是比较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而邮政网络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促进和公民通信权利的保障当中,邮政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邮政经过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等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增强,生产力也得到了解放,使邮政企业生意盎然[1]。通过对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贯彻落实好社会责任,来实现邮政经济的不断增长,邮政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持续的增强,使邮政事业发展有了一个新的形势。

1.1 服务的深化改革

中国邮政企业自愿承担了普遍服务的义务,同时也对特殊服务的任务进行了比较认真的履行,对于那些没有邮政网点的乡镇,踊跃的促进局所补建工作,同时进行运营,保证能够进行机要通信,不对机要通信产生影响,落实好党报党刊的投递和发行,将政府和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各家各户。中国邮政在近几年来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依靠邮政服务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和邮政服务给社会公众。

1.2 对“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效果的提升

中国邮政多年来喊着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口号,将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彻底落实,对服务“三农”的工作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以此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在中国邮政中,有10.5万个村邮站,还有10万多个“三农”服务站,这些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服务站开发了代缴水电气费、票务代理等五大类便民服务,使广大的农民都能够享受不仅快捷而且方便的服务。中国邮政还建成了12.5万个分销直营店和加盟店,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和加盟店批销的方式,来使农民能够在田间地头就收到所需要的农机服务和农资产品。还要将城市网点的作用进行完全的发挥,开展农产品进城服务。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当中还要开展新的涉农支付结算服务,例如惠农补贴、福农卡、新农保等,将农村的金融服务难题完全破解。

1.3 现代快递物流的新发展

中国邮政在电子商务繁荣发展的时候抓住了重要机会,将邮政整体的优势完全施展了出来,踊跃加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程。根据国内的电商寄送市场来给客户提供结合仓储包装、信息、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2]。中国邮政已给两百多家品牌制造企业和两百多家电商企业提供了一百二十万平方米的供应链服务。自从国内的小包业务开展后,一共供应了数亿件寄递服务给数万家中小企业,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网购需求,还满足了乡镇居民的网购需求。对于国际电商寄递市场,邮政企业还给跨境电商专门设置了处理运输网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一体化快递物流还制定了专门的解决方案,给一万多家电商企业供应了商品出口寄递服务。

2 邮政企业的转型升级

2.1 满足客户的需求

中国邮政对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经济转型中,将项目开发视为比较关键的切入点。对于跨境电商项目进行了重点推进,还开通了俄国国际小包航空邮路和国际小包水陆路邮路,保证了在俄向电商小包寄递当中我国邮政企业的重要地位。踊跃加入社会流通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和农业收入的增加[3]。同时在农村也进行了对电子商务的尝试,稳定促进了包裹快递业务的改革,及时适应了快递业务猛烈发展的形势,组织了统一的人员队伍和专业机构,建立了产品服务体系,为达到完全满足所有用户寄递需求的目标,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2.2 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对于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邮政企业也在逐步的推进,某一省建立了一万多处不同类型的综合站点,完全体现了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将城乡覆盖范围最大化的网络优势,对于邮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对于邮运网的调整和优化要进行贯彻落实,为邮件的处理时限和处理质量为保障,而邮件的全程时限达标率则要在95%以上。对于包裹快递业务改革的需求要尽快适应,开展投递网改革工作。对于信息技术也要能够灵活使用,对资源管理系统进行重点建设和健全,同时启动指挥调度系统和智能投递系统,保证邮政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

2.3 完善企业体制机制

根据邮政企业的统一部署,有效的促进子改分工作,正式运行了总分体制,而邮政子改分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对于薪酬分配机制,也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施行收入增长差异化调控,对于管理人员的收入增长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生产一线人员的效益工资相比其他员工更有增长余地,使邮政企业的员工薪酬能够有比较合理的增长,将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将货币资金增量、用户欠费率等效益指标的考核力度进行最大程度的增加,同时根据各项效益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来兑现奖励和实行综合对标,让各级单位能够积极推动业务的发展。还要对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进行创新,颁发人工集中预算管理等办法,对人工成本进行较强的集中管控。另外,对于财务对账管理和薪酬集中发放的审核也要加强力度,对各个单位人工成本预算配置的管理和跟踪指导进行强化。

2.4 加强企业运行的基础

对于全面预算标杆和利润管理要加强重视,并加大力度,对分析和监控进行强化,能够避免偏差的出现,保证能够实现资金和利润的管控目标。对于集中管理,也要进行不断的强化,集中统筹安排所有的资金收支,将全程的管控能力有效的提高。对相关程序要进行严格的履行,并且调整一些单位领导班子,将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有效的优化;保证管理人员相关优化配置的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而对于人员的配置不仅会比较科学合理,还会比较有效。

2.5 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

邮政企业对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同时使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和相关的其他制度进行健全完善之后,使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得到了规范[4]。而对“两个责任”的贯彻落实,则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深层次的加强,保证了廉洁风险防范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邮政作为中央管理企业,其发展情况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邮政企业必须加强建设,保持稳定顺利的发展。而对于邮政企业建设发展的推进,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其次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促进企业建设的发展,同时,保证邮政企业建设发展的稳定顺利。

参 考 文 献

[1] 刘福义.加快邮政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6(01).

[2] 孙艳.“营改增”对中国邮政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06).

[3] 刘绍权.实践三个创新推动转型升级——谈中国邮政数字发行之路[J].出版发行研究,2016(03).

篇5:“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四川农大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思路促发展

“着实打造以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切实构建以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形成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进程!”五年前,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上,带着川农人美好期盼的“一基地两体系”建设目标正式亮相。

五年来,围绕“一基地两体系”建设目标,学校加大全面深化改革步伐,重磅推出了各项新举措,创意十足,豪情飞扬,让川农人在多个领域不断证明自己的能量,频频登上新闻热点,为享誉全国的“川农大精神”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学校的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

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成效明显

从2009年起,学校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每年投入上千万元实施教育质量推进计划,随着分类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学校构建出了适合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方略,始终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因而,有了“五大学生能力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计划和创业实践支持计划,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有了全员本科生导师制,每一个本科生都有了指导老师;

有了在全国都少见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答辩,不断提高本科生素质„„

学校先后发布《诚聘海内外英才公告》《海归人才招聘公告》,持续实施“百名博士招聘计划”,延揽到大批来自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加盟学校,大批“海归”的加盟为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多种措施形成育人合力,川农学子在多个领域绽放光芒:校友程晓波毕业后回乡创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今年他获得了全国劳模荣誉称号;校友舒健考上北大直博生,论文登上世界尖端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Cell);校友薄东击败各路高手进入到国家外交部门工作;保送到浙江大学读研的校友刘丽雅巾帼不让须眉,2014年11月,她与到浙江大学视察的国家总理分享了她的故事„„

学校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以“三个百万”工程,大力推进学生就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全国前列。学校连续三次被教育部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入选2011-2012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迸发活力

近日,2014年度四川省科技奖揭晓,四川农大一口气囊括了21项科研奖励。这个成绩对于这所科研实力雄厚的百年老校来说,并不是稀奇事。

近年来,学校在学术科研方面表现得异常抢眼:从2009年以来,年年都在国家科研大奖上有所斩获,2013年更是同时捧回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创造了令人啧啧称奇的“两大佳绩”;水稻所李仕贵教授顺利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营养所吴德教授入选“长江学者”;80后教授李明洲在影响因子为35.2的《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论文,创造了四川第一;小麦所王际睿研究员2014年成功拿下“973”青年科学家项目,成为当年四川省该项目仅有的入选者„„

除了这些勇立潮头的闪亮之星外,学校整体的科研也展示出蓬勃的生机:2009-2014年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共10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共87项。学校发表的SCI收录论文逐年递增,2014年达602篇,是2009年的2.92倍,论文覆盖学科类别从2009年的64个扩展到2014年的87个,一级博士学科授位点从2009年前的3个增长到10个,这些数据都折射出学校整体实力的攀升,更昭示了教职工投入科研工作的激情。

而把教职工成功引导到重视科研、投身科研的大潮来,与学校近年来坚持以“学术为天”推出的系列创意之举密切相关。2009年,学校启动“211工程”双支计划(学科建设支撑人才支持计划),至今累计投入1.58亿元,全力支持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教职工奖励办法》《教职工业绩评分标准》等配套措施、每年投入1500万元的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等也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让教职工得以用心科研。

“我的80%的业绩都是2008年以后取得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各种平台的支撑、政策的激励及支持,尤其是双支计划的支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周小秋教授说。

“学校迎来了科研的春天。”教职工们感叹。

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广受赞誉

4月28日,四川省突破性小麦新品种推广现场会在广汉举行,小麦所刘登才等培育的“蜀麦969”接受了种业企业、种粮大户代表的“现场检验”。调动政府、企业、教学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现场会推广新品种,正是四川农大近年来在社会服务推广中常常使用的制胜招数。

早在2012年,学校就在广汉组织召开了水稻新品种“宜香优2115”高产示范现场观摩会,吸引了企业、种粮大户、地方政府和科研人员等1500多人参加,规模空前,“宜香优2115”是农学院黄富研究员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日前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也是西南稻区仅有的一个新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在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下,该品种得以广为人知,2014年在长江上游西南稻区该品种示范推广达150万亩左右,四川近70万亩。

近年来,学校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元化社会服务推广模式呈现喜人态势:2012年学校成为跻身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创造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雅安模式”,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门领导的肯定;专家大院、博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科技人员地方挂职等校地合作模式被频频点赞;2010年学校每年投入百万元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资助科研成果转化推广,首批获得资助的“川早1号”杂交核桃日前正式通过国审,成为四川首个进入国家的林木审定品种专项。

2009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4项,新建专家大院

12个、博士工作站27个,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培训人员12.5万人次,创社会经济效益360多亿元。2011-2015年,我校14个品种、10项技术入选农业部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45个品种、42项技术入选农业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师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川农大的老师太幸福了。”2011年,学校清理投放了210多套住房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实现雅安校区所有在校内无成套住房的教职工每人都分到一套公租房的喜人局面,“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和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一样,能住上宽大的房子,真心觉得学校为教职员工办了大喜事、大好事、大实事。”青年老师钟贝很是开心激动。

学校改善民生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止步。随后,学校启动雅安校区高层电梯公寓、成都校区一二期电梯公寓修建、都江堰校区灾后重建住房等多个“安居工程”,让教职工住房条件不断提档升级,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安居才能更好地乐业,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学校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大幅提高教师节慰问费标准、改革年终奖划拨方法、调整校内津补贴标准等多项举措,让教职工待遇不断提升,惊喜接二连三,深刻感觉到“生活有奔头。”

“川农大的学生太幸福了。”刚刚过去的这学期,川农一波又一波的活动让人看花了眼,更让万千网友“羡慕嫉妒恨”——范冰冰、韩庚、苏有朋相继来校分享青春感悟;当不少同学还沉浸在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事迹报告会带来的感动中时,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郎永淳等又出现在学校,分享自己的求职经历,助力学子寻找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取经”。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通过高端学术讲座、青春大讲堂、川农大讲堂等品牌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带来最新前沿学术动态,为校园带来浓浓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微电影大赛、主持人风采大赛、舞蹈大赛、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美莲、著名演员六小龄童、新锐作家刘同、饶雪漫等相继走入校园,为校园吹来清新的文艺风。

篇6:“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加快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转化应用和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比较完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活力大大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基本建成,努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全面转变,全省主要创新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8%,技术自给率达78%,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0.7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左右。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8%,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42吨标煤/万元以下。

二、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三)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健全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和环境监管等政策法规体系。改革技术创新项目的形成机制和支持方式,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编制项目指南,吸纳来自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专家参与项目评审,遴选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产业导向类科研项目。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市场基础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四)强化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到2020年,大型骨干企业普遍建有企业研究开发院,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申报承担省级产业导向类科研项目的企业,原则上应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引导大型企业完善创新投入制度,牵头申报市级以上产业导向类科研项目的大型企业,原则上应为近3年享受过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高新技术 企业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研 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各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安排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并逐年增加。(五)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企业融资、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与全过程的创新服务。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前孵化器、大型孵化器,形成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囯有孵化器建设,探索发展一批混合所有制孵化器。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导作用,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探索实施创新券制度。支持科技型企业研究制定上市路线图,引导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六)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全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并力争突破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制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深入开展主导产业专利态势分析、预警及涉外应对研究。加快制定支柱产业重要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标准信息查询服务平台、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应对平台。

(七)以先进技术和新兴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提升发展轨道交通、汽车、石化、航空、轻工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鼓励通过技术改造、商业模式创新和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改造提升陶瓷、家电、服装纺织、建材、家具、食品等传统优势 产业。推动高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向传统产业延伸渗透,发展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为特征的新兴业态产业。实施一校一镇,一院(所)一镇行动,推动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

(八)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放宽科技服务业对外资和民间资本准入条件,深化和港澳及国际科技服务业的合作。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技术交易、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外包、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支持广州、深圳、汕头、东莞和揭阳等地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云计算电子政务数据平台。

(九)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兴农,加快推进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气象、防震、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科技交易和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全省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及多样性保护。发挥现代农业领域各类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推行技术入股等方式,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我省海洋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十)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环保科技,实施节能减排创新行动,推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火电、造纸、印染、制革、电镀、建筑等重点领域及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加快实施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着力推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新建一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四、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十一)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我省与科技部工作会商制度,共同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建立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的创新协调机制,统筹整合优化全省各类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市在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广州、深圳市加快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省自主创新示范区。鼓励广州、深圳市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有条件的珠三角城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域市,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在粤东西北地区培育若干个省级创新型城市。推进深圳高新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采购制度,通过政府采购或订购、商业合同等方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倾斜。

(十二)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广州南沙、深圳 前海、珠海横琴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德(揭阳)金属 生态城、中德(佛山)工业服务区、中以(东莞)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珠海航空产业园、湛江南方海谷等重大平台建设。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覆盖计划,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行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运用。制定新型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出台扶持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运用市场化机制新建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在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十三)创新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模式。完善我省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产学研合作工作机制,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支持设立由企业、高等学校、金融机构等组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基金。深化与驻粤中央企业和中央企业所属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加快引入国防科工系统创新资源。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与美国、欧盟、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建立国际产学研创新联盟。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深入推进粤港科技创新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设立面向香港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十四)提升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借鉴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推动省级以上高新区加快开展管理 体制机制改革。鼓励高新区按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申请适当扩区。支持条件成熟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推动珠三角地区与粵东西北地区高新区对口帮扶,实现联动发 展。推广民营科技园土地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融合的建设模式,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

(十五)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在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推动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和专业镇开展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试验。支持东莞、揭阳市和佛山市南海区建设科技金融 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支持设立科技银行、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或组织,实行专门的客户准入标准、信贷审批和风险控制。支持各地级以上市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创业者与投资者对接平台与机制。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支持创新投资发展,加快推动设立省级种子基金。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扩大质押物范围。

五、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十六)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保障机制。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 稳定性与竞争性相结合的支持机制。实施原始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平台。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探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群”支持模式。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平台、专业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创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示范省。深化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改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工业、农业、社会发 展和科技服务业等四大主体科研机构建设。

(十七)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机制。加快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等大科学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应用,推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落户,围绕大科学工程引进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建立全面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大平台。加快制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全省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十八)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机制。深入实施全省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实施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启动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充分发挥广州留交会、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会等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一批素质高、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依托广州大学城等载体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基地,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建立粤港澳人才合作机制,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创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六、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十九)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优化专利申请资助政策,重点资助发明专利的授权、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及有效发明专利的维持。加强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创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示范省,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链条,促进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向广东集聚。加快推进专利信息平台和专利数据库建设。建立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查评议制度。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

(二十)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支持民营资本建设新型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发展和规范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定期发布 企业技术需求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目录。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兼并重组、优化整合,健全技术经纪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完善技术转移和交易服务体系。支持广州、深圳、佛山等市规范发展区域场外交易市场,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二十一)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制定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条例。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试行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备案管理制度。提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及团队的比例。建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省级财政性资金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信息原则上向社会公开。制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贷款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参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标 准、专利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科研攻关与技术标准研究同步,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标准制定同步,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技术标准实施同步。

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二十二)发挥政府对科技体制改革的统筹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会商沟通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综合研究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探索采取综合性普惠政策,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制定科技创新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大力推进科研项目 审批制度改革。省科技部门要切实发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科技发展优先领域、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等的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突出重点领域和核心环节,从项目、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扎实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各项任务。

(二十三)深化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构建分权制衡、功能优化、权责统一、公开透明的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建立健全科研项目审批、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权力分置、相互监督的行政审批流程,实施科研项目全流程痕迹管理和签字背书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等关键环节监管,实行科研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制度,省级科研项目资金均应在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公开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指南、审批程序、分配方式、分配结果、项目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等。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建立财务审计验收、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制度,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应按规定提交科技报告并作为对项目承担者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调查和统计制度。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指标的权重。

(二十四)优化创新社会环境。加大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运用财政后补助措施全面落实企业 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普惠性政策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广泛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分类评价标准,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主要由市场评价。制定科研信用管理办法,建立全省科研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杰出科技人物以及创新型企业的宣传。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大力普及科学思想、创新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全面优化创新环境。

基本背景:基于四个战略需求

广东省委、省政府谋划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相关《决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战略需求:

第一,全面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积极主动地前瞻部署、优化布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在日趋激烈的综合竞争中主动变革抢占先机、顺应趋势、赢得主动。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重大部署的战略需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期”,步入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结合广东实际,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为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的具体行动。

第三,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需求。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发达国家创新能力整体优势的竞争压力,又要避免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以来支撑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土地、空间、资源、环境等方面已经难以为继,广东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胡春华书记在省委第十一次全会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广东第三次发展重大机遇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市场作为创新导向和动力的作用发挥出来,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

第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需求。“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总书记在2012年末视察广东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我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前进方向、行动指南和总目标,它将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中央对广东要求的具体化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当前,广东已经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道路,我们必须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加快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转化应用和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遵循原则:突出五个牢固坚持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胡春华书记多次对广东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朱小丹省长也对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工作要求。陈云贤副省长亲自组织科技创新专题调研,对文件起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省委政研室会同省科技厅牵头起草了《决定》。在起草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使《决定》既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又紧密联系广东实际,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又顺应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做到始终突出五个牢固坚持:

一是牢固坚持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结合。《决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精神,明确提出要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在科技创新活动各个环节“说话”。强化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当前要解决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即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明确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把工作重点转到规划引导、政策制定、统筹协调、提供服务上,推动从政府主导创新向政府服务创新转变。

二是牢固坚持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决定》不仅是广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决定》始终将“改革”与“创新”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文件,着力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如改革技术创新项目的形成机制和支持方式,改革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制度,改革科研项目审批制度、科研资金管理、科技评价制度等,提出要加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等。

三是牢固坚持谋划长远和着眼当前相结合。《决定》谋划长远,着眼于全面提升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聚焦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新型业态产业、培育发展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创新环境等政策措施。《决定》还提出了一系列可检查、可考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主要创新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等。《决定》又着眼当前,针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难题、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评价机制不健全、财政科技资源配置不完善等比较突出的关键问题,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等政策措施。

四是牢固坚持全面部署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决定》既把握大局、全面部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协同创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转化应用,从创新主体到创新资源再到创新环境,建立了覆盖自主创新全链条、多主体、全方位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又突出重点,针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重点从资源配置机制、科技管理体制、科研体制、评价体制等方面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提升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等。

五是牢固坚持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相结合。《决定》一方面突出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执行落实,盘活和管好用好现有财政科技资金、现有科技创新政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挥科技创新政策杠杆作用,提出要建立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的创新协调机制,统筹整合优化全省各类创新资源,加大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普惠性政策等。同时,《决定》也提出要从项目、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实施原始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出台扶持新型科研机构的政策,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条例,制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用好增量措施。

谋篇布局:确立六大重点着力领域

《决定》在全面梳理广东科技创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要求,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转化应用、环境建设等6个方面重点推进、精准发力。

一是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创新活力,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只有通过市场化创新机制的完善,才能真正破解广东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为增创创新驱动新优势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决定》强调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是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决定》明确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先进技术和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三是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这表明市场引导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层面上的重大战略与共识。《决定》中提出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如要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加强部门、省部、省市的会商和联动,形成全省多层面、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等;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创新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国际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加强协同创新载体建设,促进各级高新区、专业镇等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等;促进多领域协同创新,推进科技与产业、金融相融合。

四是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能力。胡春华书记多次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扬长补短,要充分发挥广东市场化程度很高、开放意识及国际视野较强等优势,同时,对于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的地方,要努力“补短”。《决定》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和原始创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其中明确要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保障机制,实施原始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工程和项目建设,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链式推进强大效应;要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机制,解决广东长期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

五是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受管理体制机制的约束,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对科研成果的考核,重视成果鉴定、论文评奖和职称评定等,忽视了把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够完善,缺乏有效体制机制,科技成果转移通道不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等。广东是全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必须坚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国内外创新成果在广东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决定》明确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发展和规范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健全技术经纪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制度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立法,建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等措施。

六是深化科技管理职能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省力、高效,并且具有基础性、普惠性和长期性特点。广东要在现有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力争打造国际化的创新创业高地。《决定》中强调要发挥政府对科技改革的统筹引导作用,综合研究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要加快推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让各种创新人才涌现、让各种创新热情迸发、让各种创新梦想成真。

妙招叠出:三个重大、五项改革、八大举措

《决定》具有高度性、深度性和远见性,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妙招叠出,归纳而言,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重大、五项改革和八大举措。

三个重大:

1.重大科技专项:谁能在新一轮科技创新中掌握产业重大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成为科技竞争新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赛场的重要主导者。《决定》提出要制定全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并力争突破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及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制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2.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催生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核弹头”,承载着广东重大科技创新的使命。《决定》提出重点推进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3.重大创新平台:重大创新平台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决定》明确要继续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的创新带动作用,继续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中德(佛山)工业服务区、中以(东莞)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等国际科技合作重大平台,重点支持珠海航空产业园、湛江南方海谷等地方重大创新平台。

五项改革:

1.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当前,如何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十分迫切。《决定》提出改革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首次正式提出要改革技术创新项目的形成机制和支持方式,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编制项目指南,吸纳来自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专家参与项目评审,这意味着今后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将更切合社会需求。

2.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目前,广东省属高校、科研机构有关无形资产处置权限较低,严重制约着我省职务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试行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备案管理制度,提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及团队的比例。

3.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是盘活科研机构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推进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决定》提出要深化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推进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改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决定》提出对科研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科研项目管理上,通过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以分权制衡、权责统一的思想对科研项目管理进行改革。在科研资金管理改革上,提出要实行科研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制度,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建立财务审计验收、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5.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重点在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提出要制定科技创新权责清单、负面清单等措施,大力推进科研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规划引导、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的职责,推动政府从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

八大举措:

1.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针对我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决定》提出全面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该行动重点打造一个平台——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实现两个转变——建立科学高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转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结构,转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强化五个重点——构建项目资金审批管理的权力制衡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项目评审机制,全面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和内部问责制度,以及加强科研信用管理。

2.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近年来我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比例较低、创新能力不足、鼓励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决定》提出要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到2020年大型骨干企业普遍建有企业研究开发院,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3.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覆盖计划:广东首创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了汇聚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体系。为深入推动省部产学研合作,《决定》中提出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覆盖计划,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行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组织,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为广东搭建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平台载体。

4.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行动计划:胡春华书记强调,我省具有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开放意识强、国际视野宽等优势,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挥这些优势。《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与美国、欧盟、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建立国际产学研创新联盟;要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深入推进粤港科技创新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

5.原始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原始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我省长期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短板,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决定》提出要实施原始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平台。加强重大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超前部署,在广东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6.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比,广东高校包括在基础研究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决定》中提出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专业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创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示范省。

7.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既是过去广东实现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更是未来广东再创新辉煌的根本动力。《决定》提出继续推进实施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启动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重点引进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

上一篇:从打枣想起优美散文下一篇:入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