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生作文境界的培养

2022-10-14

作文是反映语文书面表达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生的语文素养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会说就会写的逻辑来推断, 学习了多年的语文, 语文已被听说得相当熟练, 其写作也应该达到一定的境界, 然而从实际的教学中反馈来的信息却是很多学生作文很糟, 离作文境界更有一定的距离。将作文写好就成了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景, 教师在教学中为此也深感头痛, 甚至有些教师干脆就将作文训练束之高阁。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 作文亦并非是唯天才才能玩得转的游戏。既是一种能力, 就必定有培养的路径, 作文境界就是作文培养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所谓作文境界, 就是作文创作中所处的思想情感状态, 这是一个有别于现实的想象世界。它以现实作基础, 在作文者头脑中形成一道美丽的表达情景。作文素材源于现实, 但作文境界却是抽象了的现实。真实的世界在个体的感受中可能杂乱无序, 缺失理性和美感, 而作文境界是唯美唯真, 尽受理性的控制, 却又可能全是幻想, 甚至在作文境界以外的理性思维来看满纸尽是荒唐言。作文境界是神奇的, 它的词句叙述形式在生活里不会常用, 因而对非作文者而言作文境界是陌生的。我认为这就是会说不一定会写的根本所在。会说肯定是能写的基础, 但由会说到会写之间的隧道, 又如何才能打通呢?

会说语文后, 学生对语文的字词句段篇, 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能知字词句段篇的含义, 也能用常用的表达方式来用语言表情达意, 但作文对语文的字词句的组合要求要高得多, 选用时要求斟酌审择, 要求围绕主题, 贯穿逻辑, 简单地说, 能说语文只是掌握了一种技术, 而作文却是技术之上的艺术, 肯定地说, 作文思维不同于生活中的说话, 要实现语文表达的艺术层次, 就需要进入作文境界。

积累语言素材, 感悟作文是实现作文境界的基础。初中生在学习了几年语文后, 已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 对常用句式表达方式的运用已比较熟悉, 对好的篇章有一定的赏析能力, 已站在作文境界的大门之外。此时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让不同体裁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思想主题不同表达技巧的作品深深地沉淀在学生的记忆仓储中, 从而形成对作文境界的感性认识, 也可以说从而产生作文境界的感性能力。阅读文学作品应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 记叙描写性作品层次较低, 说明了议论性作品层次较高, 接近普通个体生活的作品层次较低, 反映社会深层矛盾问题的作品层次较高。阅读作品篇幅应由小到大, 同时应选择优秀精典的作品来陶冶学生的作文境界。

体验社会生活在培养作文境界中也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一方面, 社会生活能丰富初中学生的人生体验, 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喜怒哀乐, 加深对文学作品中思想情感的认识。另一方面, 生活处处即文章, 社会生活能为日后创作积累素材, 也可成为创作灵感的触发点。学生阅历少, 更需要更多体验社会生活。

作文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活动, 它需要积极调动作文者思想情感的创造能力。创作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 要有更多的创新内涵。合理想象是创造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 要加大爱护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力度, 切不可泯灭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培养, 需要我们要多做有益的引导。

现实是一个物的世界, 是生命赖以存在的依托, 但过分执着于物的感官又让情感迷失于物中, 作文境界是一种超越了物的精神流动。执着于物让人神经麻木, 感情凝滞, 而诗意地栖居在物的世界, 将物的世界的物性剥离出来, 物的世界被上升为抽象化理想化艺术化的精神世界。所写的人物事景在作文者脑中活灵活现, 然后我手写我心, 客观就很容易被主观主宰。超然于物上, 作文的灵性便会汩汩而来。

作文需要作者宁心静气, 反观于现实, 现实永远是作文主题的诞生地。当一个偶然的机会刺中了作文者敏感的心灵后, 一个好的作文就已在作文者胸中酝酿开来, 等待着的就是作文者玉裁珠缀, 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将在作文者的笔下呈现出来。

作文境界的成熟必将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实试作文者不仿从模仿优秀作品入手, 如模仿文章结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 这就好比书法中的临摹, 当作文境界较娴熟后, 就应有自己的独到视角。独特的表达技艺形成个性化作文风格。初中生模仿能力强, 走模仿创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作文是一件劳心费神的辛苦事, 虽然作文境界随时可存在, 但要将虚无变成实在, 作文者永远需要创作的激情。当大量的素材积累在作文者的脑海中, 当一个好的主题业已产生, 当如何组织剪裁也已胸中有数, 作文者感到不用文字表述此时的思想情感就若有所失, 创作激情就已到来, 此时书面表达起来就会享受到文字喷吐的快感。此种作文境界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但当一个人习惯于作文思维, 容易进入作文境界后, 考场作文也一样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创作出好的应试作文。所以作文境界的培养是需要学生经常训练的。

经常训练作文, 作文思维的敏锐性就会逐渐提高。作文境界就容易形成, 作起文来就会又快又好。不过, 好作品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初稿完成后还需要作者反复沉浸于作文境界中, 对作品不断地修饰打磨,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文才会越加接近艺术的极致。初中生作文境界不成熟, 一篇作文初稿形成后, 更需要作更多的修改。

最后, 可以这样来作个比喻, 阅读开创作文境界的土壤, 社会生活催生作文境界的种子, 创作激情是生长催化剂。当创作激情被点燃后, 在生活中发现的作文种子就会在阅读沉淀的肥沃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摘要:作文是许多初中生的老大难问题, 教师在教学作文时也很头痛。初中生中会说不会写的现象非常普遍, 如何打通会说到会写之间的隧道, 培养作文境界就是一条不错的解决途径, 从而让作文变得不再只是文学天才才能玩得转的文字游戏。

关键词:作文境界,培养,方法,探讨

上一篇:长输管道施工的精确化控制下一篇:公路工程合同风险与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