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2023-03-23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启发,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使我们更好的成长。怎么样写出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朝阳小学

陈翠

新的学期伊始,学校便组织同事们一起观看了中央党校一位知名教授的讲座:“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幸福人生”。我非常认真的听了这堂讲座,对自己印象深刻的观点也做了笔记,听后,觉得很受启发。下面就此次学习,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在华夏大地上有这样一个地方:承德。

这是一个宁静、安祥、和谐的地方,一个充满无私,充满爱的地方,一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更有人说那里就是一个天堂,因为衣食无忧、因为宁静祥和、因为与世无争.....但这里其实是一个让人认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地方。

在物欲横流、争名夺利的今天,有这样一方净土,是多么的难得,而承德创始人杨老师放弃名利、拯救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由此让我想起鲁迅,他开始到日本时是学医的,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所以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唤醒民众。个人感觉有点相似、或许有些夸张。但是看到当前社会道德沦丧、信任危机、各种疾病、自然灾害等等现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危机感。而问题的根源就是传统文化的颠覆,价值观的扭曲。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觉得挺有哲理的,分享一下:

一群羊,在一望无际的山坡上安静的吃草。草儿嫩绿,散发着青春的香味。后面的羊吃着草,突然动起了脑筋:“我们在后面吃到的是前面的羊吃剩下的草根,为什么不跑到前面吃更鲜嫩的草尖呢!”于是,后面的羊就往前跑,前面的羊也不甘示弱,这样往前跑的结果是整个羊群都奔跑起来,他们争先恐后的往前跑着,谁也不肯落后,至于为什么要向前跑,在激烈奔跑的过程中,它们早就忘记自己是来吃青草的!跑啊跑啊,跑到了悬崖边,因为跑的太快,收不住脚,一头接一头,掉进了悬崖。这个奔跑的羊群竟然集体自杀了!

在讲座中,始终也贯穿着一种理念,那就是:和谐,大到社会的不和谐,小到家庭的不和谐,细细讲来都与传统文化有关。家庭就像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就如同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一样,无数个兴旺发达的家庭,才能构成繁荣昌盛的社会。

从当前情况来看,有些家长过于看重现实利益,产生许多急功近利的“误区”,出现了家庭教育“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人”的现象,一些青少年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极端个人主义抬头的现象不容乐观,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极大,这时就更需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海南爱心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会长张乃惠老师曾说道:人是三界生:天赋予了我们命,地赋予了我们命,父母生了我们身。他所讲的众多事例告诉我们:性不好,天降灾;心不好,地降病;人不好,法

2

律管。原来很多病都是由心生的,更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有仁爱之心。

很多人以为有钱、有权就是幸福,一辈子都在商场上奔波、打拼,却没有时间停下来静静品味人生,其实人生的幸福在于用心感受生命中每一个过程和细节,感受生活中与家人、朋友、同事、接触时的感受,而不是金钱就能够买到的,只有真正用心的人才能情感受的到。 《弟子规》,不能相信,就不能受益;不能相信,就不能落实;不能相信,就不会有和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就是说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部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了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幸福人生讲座,主要讲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答案就是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落实《弟子规》,从而就能通往幸福而光明的人生大道。幸福人生的密码:践行《弟子规》,从心开始!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青年人民教师,我知道自己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这人生的旅途当中,我也深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多阅读一些中国的人文经典,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幸福的生活!

第二篇:幸福人生讲座公告函--大连第七期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公告函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和谐社会,近年来,社会上各界人士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经营企业、规划人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有了新的发展。那么,这些有识之士是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届时我们将定期举办幸福人生讲座,来探讨如何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管理企业,经营幸福人生,从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主题:弘扬中华文化 共建和谐社会 经营幸福人生(第七期幸福人生讲座)

时间:2011年7月28—7月31日 (7月27日17:00前报到)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N1区14号楼

人数:40人(亲子班)

费用:全封闭式免费学习(含住宿 用餐 教材等)

课程:多媒体教学为主兼邀请嘉宾(原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讲座模式)

电话:139426206510411- 86411851报名邮箱:ctwhdl@163.com

QQ: 82571276624943276(空间日志内幸福人生讲座栏查看相关信息)

QQ群:142790691 36516683 73049229 152785255(群共享下载资料)

报名截止:2011年7月22日(群共享下载报名表,网上报名,不接待电话报名) 录取日期:2011年7月24日止(由于人力资源有限,未录取者不再通知)

取消报名:若临时不能前来参加,请提前告知,以便将机会让给候补学员,感恩您的配合! 幸福人生讲座博客注:每月一次 时间随时公布注:参加学习的亲子分别填写报名表(孩子必须有家长陪同),发到指定的邮箱。

第三篇:幸福人生讲座6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第6集)

时间:2010-8-21 7:43:13 点击:47

1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刚刚提到教育的二大主轴,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一定要非常的了解,一个是「长善」,一个是「救失」。刚刚提到救失的问题里面,我们了解到孩子小的时候,假如我们处处都只为他著想,处处就是要满足他所有的需要,他就只会想到自己,而没想到別人。所以他自然就会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比较自私他就不懂孝顺,不懂替人著想。所以我们要把根本原因找到,才能把问题慢慢的解决掉。

假如孩子现在已经

七、八岁了能不能来得及?甚至於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来不来得及?这確確实实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杭州演讲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七十岁,我们上课上到第三天,这位老先生走到我们前面来,他说:蔡老师,我七十岁才来补这个孝道的课。他自己听了也很欢喜,但是也有遗憾,七十岁才听。有一个高中女孩她听完课之后,每天回家都有很大的变化,到了第五天课程结束之后,她的阿姨觉得她变了一个人,所以马上坐了车子赶到我们上课的宾馆去。结果我们已经离开了,她的阿姨不死心又问到我们住的电话,打电话去,她说:中国文化居然可以在短短五天之內改变一个高中生,她觉得这个力量太不可思议。所以她有小孩要送给我们教,她自己的孩子。我们说我们的老师都来自海口跟深圳,她说没关係,我送到深圳去。她效法古人要千里寻师。不过最重要的,影响孩子最大的还是父母。所以不是孩子要赶快学,是父母要先赶快学。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君子务本,你根本要找到了才能够本立道生!你为人父之道,你的家道才能架得起来。所以一定要从自己的修身开始做起,也是做孩子的好榜样。

好,我们刚刚提到孩子的过失,还有什么?傲慢。孩子的傲慢从哪里学来的?还有家长在教孩子的时候都说,这个世界上你爸爸最聪明,真有这种人。这么一讲,孩子学到什么?傲慢。我们之前也讲到一个事例,孩子给他学一大堆英文,也没教他做人,带到长辈的面前开始说:我这个孙子多厉害,念英文给你们听。结果孩子答了好几个,突然问奶奶说:奶奶,那书本的英文怎么说?奶奶说:我怎么会知道?结果答不出来,小女孩说:奶奶,你怎么这么白痴?你看学知识跟技能而没有学德行,知识愈高愈瞧不起父母、瞧不起大人。所以你看

三、四年级的孩子回到家里问妈妈一大堆,有一些常识、科学常识妈妈不知道,他会跟妈妈说:妈,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所以做人德行是根,要先扎,他才不会傲慢。我们为人父母警觉性要很高,不能无形当中长了自己孩子的傲慢。所以很多人都说孩子就是要好好的夸,有很多话不能讲错,也不能听错,夸总有个標准,夸什么?孩子会背英文你就说:你真了不起。他还真的觉得自己真了不起。所以这个夸能成就一个孩子,也能够害一个孩子。就像一把刀,你用对了,它可以帮你切很多东西;用错了,伤了自己,伤了別人。一个孩子有傲慢的时候会不会伤人?处处会让人家无地自容。

所以我在这个点上,傲慢,我特別谨慎。因为我曾经在澳洲求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年轻人, 1

他差不多二十

四、五岁,这么年轻就懂得学习圣贤学问。我一看到他就很高兴,后生可畏,马上走过去就说:这么年轻,真不简单就知道来学习,很好。我们认不认识他?还不认识,就掩不住自己的高兴,就大大的讚扬了他一番。结果过一个礼拜,因为我们住在一起,我看到他一些行为应该修正,当然因为我学过《弟子规》,所以我在劝他的时候也是「怡吾色,柔吾声」,態度也很好。因为我大他很多岁,我就跟他沟通这件事情。结果我才一讲他,他的脸马上变了,不好看。我马上言语收回来,劝到一半赶快煞车,不然可能两个人的交情还没建立就损害了。因为他在学校里面他属於晚辈,每个长辈看到他都说真了不起,现在就知道学习。夸到最后怎么样?好话听多了,一听到批评他的话马上受不了!

所以称讚人要针对他的德行称讚才不会有副作用。而德行的標准在哪?最简单的標准、最简单的纲领就是《弟子规》。当他对父母非常尽心尽力,你可以告诉他:你这么孝顺,懂得报父母恩。因为这跟他的性德相应,所以他会更觉得自己要更孝顺。当你走到他的房间里面去,他各种东西都摆得很好,这是对东西的礼敬,恭敬心。你可以告诉他:你这么摆,我们一看都赏心悦目,相信你平常在生活当中一定是有条不紊。你针对他的德行去称讚,他会更自我去要求、去提升。所以这个夸也是学问,要循著德行去夸才不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刚刚又提到孩子礼貌的问题,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见到长辈从来不打招呼,而且经书背得很好,但是对长辈都不打招呼。因为我们有课程跟家长做沟通、做探討,其中我跟家长说:孩子一生能不能遇到贵人,我现在就看得出来。我常常跟我的学生家长这么讲,学生家长马上一听,眼睛怎么样?瞪得很大,耳朵都竖起来了。现在人特別现实,一讲到跟他有利的马上就专注起来。我说孩子能不能遇贵人绝对不是他要大学毕业的时候,你才跑到观世音菩萨面前说:菩萨,我儿子就快要从大学出来,你一定要让他找到一个好工作,要让他找到一个好上司。每天去求有没有用?假如这样就求到了,那观世音菩萨不就被你贿赂了?那他还是圣人?所以这样做不如法。怎么样才是孩子一生能遇贵人的关键你要找到,就是孩子的礼貌,对长者的礼貌,对长者的恭敬。当他有这个態度,长辈一看到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一样,因为他有恭敬就会有受教的態度。所以长辈跟他讲什么,他马上都点头微笑:谢谢你今天跟我讲这一段话,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他愈恭敬,这些有智慧的人、有经验的人就愈愿意提拔他。

所以这个礼貌对他一生能不能遇到名师、遇到贵人是一个关键点。我自己就是得利於这个礼貌,因为父母有教,得利於这个礼貌太多的地方,往后我举的很多的例子都跟礼貌有直接的相关。当我这么一讲完之后,这位孩子的家长就回去,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隔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来,差不多还有三公尺的距离,就对著幼儿园的老师说:邵老师,您好。这个老师还没回过神来,这个孩子居然向我问好!还没回过神来。突然脑子里想到,这个孩子昨天晚上绝对不是练钢琴,绝对也不是练英文,昨天一晚上练什么?练鞠躬,练礼貌。所以孩子很多的行为都不是他的问题,是谁的问题?是父母有没有重视这一些教导的问题。其实孩子那么小很好教的。所以因为他父母知道厉害了,知道礼貌很重要,马上就改变。所以很多的家长都说我这个孩子从小就不问人,那是因为他还没有警觉到礼貌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有时候当我们接触到一些朋友,刚好有小孩的,我们也可以就这些观点给他一些建议、一些分享,很可能会改变他教育孩子的一个態度。

刚刚又有提到哪一些是现在孩子的问题?懒惰,有没有小孩

一、二岁的时候你就觉得他很懒惰,有没有?孩子都是蹦蹦跳跳的。我记得我那个小外甥两岁多的时候,刚好有一天他母亲在擦桌子,结果擦到一半的时候母亲去做其他的事,刚好孩子就走过来,自己就开始擦

了,自己擦了。因为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很勤劳,孩子会模仿你的动作;但是勤劳的父母不见得能教出勤劳的孩子,那还要教对方法。所以当这个孩子一跑过来,其实他会不会擦?他不会擦,哪那么厉害!他就在那里好玩一下,模仿模仿。结果我姊姊就跑过来,她说:小伟,年纪这么小就懂得帮妈妈的忙,真有孝心,好孩子。他一听要孝顺,很好。接著又跟孩子说:小伟,你下一次擦桌子一定要记住,这个四边的角也要擦到,假如你连四边的角都懂得把它擦乾净,那你擦桌子是做得非常完美,一百分。这个孩子记住了什么?记住了做事的方法,同时也肯定了他的孝心,所以他同时学孝又学做事。

所以孩子任何一个情况都可能是你教导他的机会点出现。假如这个时候妈妈跑过来:你那么小別搅和了,妈妈擦就好。你这一只手给他推两次、推三次之后,他以后过不过来?就不过来帮忙。甚至於很多家长就说:你只要把书给我念好就好,其他的事统统不用管。「统统不用管」这句话就把孩子推到哪里去了?所以你看现在很多的太太为什么对先生颇有微词,常常都说先生的生活习惯很差。我常常会跟这些太太沟通,我说你別怪他,因为他从小这些生活习惯都没有自己去处理,一些工作家事他没有自己去做,所以他才会袜子脱起来就乱丟。你也就別责怪他,相夫教子要慢慢教。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人一定要把孩子教勤劳,不然你会把这个懒惰的习惯传给孩子,然后他这个懒惰的习惯还会害到別人,所以这种事不能干。很多的女性特別照顾儿子,然后都不让她孩子做事,可是她又常常抱怨先生很懒惰。但是她却又再创造一个会让下一个太太很痛苦的人出现。所以人要能够想得深、想得远,这特別重要。所以让孩子从小做家事劳动,他才不会懒惰。

我们刚刚提的是孩子的一些状况,而且都事出必有因,只要从因上,错误的因赶快把它断除掉,慢慢孩子的行为就会愈来愈好。除了「救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定要长他本性的善良,「长善」。诸位朋友,您觉得孩子有哪一些善对他的一生至关重要,一定要从小赶快把他引导出来。哪一些善?这位朋友说孝,中国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百善孝为先」这一句话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意思是孝开了,百善都开,孝是德之根本,德的根本。所以孔夫子才说「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所以找到根本,德行才长的起来。

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当一个孩子有孝心的时候,他很多行为就会起很大的变化。比方说我们《弟子规》说的「父母呼,应勿缓」,所以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讲话对父母很衝?不可能。而当一个人对父母讲话都懂得恭敬,他这个態度一內化,他以后面对长辈讲话也会恭敬。《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有孝心的孩子他懂得要去关怀、体恤父母,这个时候他关怀、体恤父母这种心慢慢內化,又能够转移到对其他的长者,甚至於他所有的亲人。所以孩子的关怀心、孩子的细心从哪里开始?从对父母的这一份孝心开始。然后对他自己的身体他也会爱护,因为他有孝心,怕父母担忧,所以「身有伤,貽亲忧」。我们有一个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记上写上: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了是不孝,因为「身有伤,貽亲忧」。所以当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养成很多摧残自己身体的坏习惯?就不会,他会自爱,他会自重。

再来「德有伤,貽亲羞」,所以他有这份孝心,他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绝对不能让父母丟脸。诸位朋友,我们小时后最怕听到哪一句话?最怕听到別人骂我们「你真没家教」,这句话好像突然一听啥坏事都不敢干了,深怕丟父母的脸。所以孝心一开,他的善行就开了,所以教孝特別重要,孝不得不教。我常常说这个孝有很大的作用,不只是德行的根本,这个孝同时可以让你判断一个人好不好,我们人生当中什么时候要判断人?你要判

断朋友,你要判断合作的伙伴,甚至於很重要的你要判断伴侣,择偶很重要。所以中国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男怕入错行也是要看对人,你要跟对人事业才有好发展;女孩子要找到好的对象,一生才有保障,不然一生都会很辛苦。那要用什么標准去看好的对象?其实孝道可以帮你找到好对象。

我们来看一下这边有没有还没有结婚的女同学?都结婚了。我常常面对很多女老师,她们都还没有结婚,那我就会请教她,我说假如现在有一个男生,他追求你追求了三年,三年如一日,你对他有求他就必应,从来不跟你说一个不字。假如你半夜因为很饿,饿醒了,你只要打一通电话给他,他一听到你饿了,马上二话不说,摩托车骑著就到你们家门口,把热腾腾的杏仁茶还是芝麻糊端到你面前来,而且是屡试不爽,这样对你好不好?很好。刚好他跟你求婚,但是你的长辈认识他们家里的情况,就跟这位女孩讲,说他不孝父母,你自己考虑考虑。我就会问这位女老师说要不要嫁?很多女孩子都开始考虑,会考虑一下。我说现在就要考虑一下,到时候真正遇上了当局者迷,你到时候就不可自拔了。现在就要確立好正確的理智才行。

那天刚好有一位女老师,她很喜欢看中国的古书,尤其看《二十五史》看了不少。所以我马上问她,她就说不嫁。我说你为什么这么斩钉截铁?她说对父母都不好的人,对別人好是假的。这是有理智、有判断力。因为没有孝心的人他一生有一个態度,正確的人生观长不起来,就是缺乏情义、缺乏恩义的態度,缺乏情义恩义。那好的没有长,会长什么?有没有说好的不长,坏的也不长,哪有这样的!好的没学到,一定学坏的。所以他的人生没有情义、恩义的態度,生起来的是什么?利跟害。诸位朋友,我们现在想一想,现在下一代的价值观是什么?利害!当任何一个挡住他利的人出现的时候,他会怎么样?不管他是太太,还是父母,很恐怖的!所以为什么他能够鍥而不捨,三年如一日追这个女孩,追这个老师?因为他看到这个老师年轻貌美,然后工作又很稳定,各种条件评估之后,不错,有利可图,他就全力以赴。

所以我说看人要看深一点,你看一个男人很勤劳,你就说真好,勤劳一定好吗?你要考虑他勤劳的方向在哪?很多人勤劳的方向不是为了奉养父母,而是为了他的名、他的利。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住在外地工作,一回到家里不是先去看父母,先去看谁?还是看他生意上的伙伴,都是为名为利,重利者就轻道义。所以她自己做太太,她也很清楚她先生第一位不是父母,也不是她们,而是他的生意。这样的太太她会快乐吗?所以要看他的动机,要看清楚。他的动机假如只是为了利而已,那利是很靠不住的,当你真正嫁给他,三年之后你帮他生了一个儿子,因为怀孕也好、养育孩子也好,对女人是最辛劳的,所以一辛劳可能脸上长出了好几条皱纹。结果他在工作上又遇到一个比你年轻貌美的,你从利变害,害要怎么样?害要剷除,这个动作太残忍了,要剷除。

诸位朋友,我们从刚刚上课到现在,有没有人做了伤天害理的动作?有没有?有!每天离婚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欲令智迷。当这个男人欲望一来,他智慧就不见了,就忘记太太对他的这一份情义跟恩义,他就做下一生没有办法挽回的措施。但是我们要细细想想,他为什么面对这些事都没有判断力,都做出这些违背做人良心的事情?因为他没有被教什么?没有人教他孝,他的人生没有情义,所以根源还在什么?教孝道。你要让你的孩子一生真正懂得做人的根本,一定要教孝。你不教他孝,不只害了孩子,往后他为人父、为人母,又害了另外一个人,甚至於还害了下一代的思想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会影响下一代,会一直延续,所以为人父母不能不学,不能不知道。

而当一个社会的离婚率愈来愈高之后,另外一个社会现象又会带动起来,就是犯罪率。因为夫妇关係对於一个家庭至关重要,是一个家庭的根本,当家庭离婚率愈来愈高的时候,它一定会带动社会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犯罪率。这个我有去求证,我们有去请教监狱长,关进监狱里的孩子都是什么家庭状况?他说十之八九都来自於不健全的家庭状况。因为家庭已经出现状况,就更不可能给他很好的教育。所以孩子做人做事的根基就很脆弱,而这个社会又很染浊,一出去就很可能被这个环境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所以离婚率一定会带动犯罪率,犯罪率愈高,整个社会人心就没有安全感。所以现在有钱有权的人有没有安全感?没有。我在海口的时候揹背包要怎么揹?一定要跨过来这样扛在这里,而且包包一定要放在肚子前面。然后走路的时候要怎么走?走路一定要这样走,不然到时候一台车飞过来又把你的包包抢走。所以现在包包会被抢的很可能你是书记夫人,还是市长夫人也都有可能会被抢,所以犯罪率会让整个社会都不安定。

犯罪率要下降必须要教什么?教孩子德行,教孩子孝道。能让离婚率下降,也必须教孩子什么?孝道跟德行,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所以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看到离婚率愈来愈高,拿著大把大把钞票去让每个要结婚的人要先上课,上了几天课之后就能够去结婚。几天课能不能有很大的效果?不容易,虽然他们確实有心,但是一个人要有恩义、要有道义,他有没有找到根本?德行的根本在哪?在孝。所以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说,我说推展中国文化绝对不是只有为中国人,而要为全世界的人奉献这么好的智慧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他们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他们人与人中间的衝突,我们要有这个使命。

当然要去教別人以前要先怎么样?自己要先学好,你学好了,他们自然而然到中国来跟你学。我们看我们汉朝跟唐朝,这么多的国家来学,是不是我们拿著牌子去韩国招生?有没有?中国人不干这种事的,都是因为家庭社会太好了,外国人自己来学。所以我们有责任先从自己开始做好,进而能够去影响全世界人的人心跟德行。所以教孝是所有善当中最重要的一件工作。

那我们现在要来思考一下孝要怎么教,知道孝好,要开始落实教给孩子,孝要怎么教?诸位朋友您觉得?教育当中最省力的一个做法,身教,以身作则。有一位老师她学习完《弟子规》之后,深刻体会学了应该就要去做到,学了「入则孝」之后也觉得自己孝道还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开始力行。刚好五一大假,她回到自己的家里,也遇上了她的生日。而生日我们常常会利用这个机会去教导孩子尽一份孝心。她也是用同样的態度,回去之后搬了三张椅子,因为刚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请外婆坐,请爸爸坐,请妈妈坐。然后对著她的父母讲,她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三十五年来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错了一些事情,现在我已经学习圣贤教诲,往后我一定尽心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今天是生日,所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要跟母亲行三跪九叩礼。说完之后就拜下去,这个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亲眼泪就流下来;第二拜再拜下去,她的儿子刚好在旁边看,不由自主就走到自己父亲的身边开始帮他父亲按摩。你看我们有没有跟孩子讲任何一句话?都没有,而他只看到他母亲在拜自己的父母,在行孝道,那种德行的力量无形当中给他很大的震撼。所以他不由自主就觉得自己好像不做些啥好像怪不对劲的,所以就去帮他父亲按摩。

结果后来回到自己家里,一进门,这个孩子就对著他的父母讲,他说明年我生日我也要拜你们二个。所以最省力的是什么?「以身作则」。我们在家里就要先尽心尽力侍奉我们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好榜样给孩子看。水果拿出来给谁先吃?一定是先给父母吃,这个顺序不

能再错下去了,一错再错,可能就很难!现在很多母亲、父亲买很贵的水果,买回家里还要偷偷摸摸藏起来,等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去睡觉了才拿出来。儿子赶快过来,这是妈妈特別帮你买的,赶快吃,不要噎著了。你儿子吃得很高兴,只为我准备。这样好不好?保证这个儿子会学得很彻底,以后他买水果给谁吃?也给他的儿子吃,给他的女儿吃。所以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这个人算就是人自以为聪明,顺著自己的好恶去做事,偏爱私爱,而没有循天理天道,循孝道做事,所以他的孩子就学错了。所以真正当我们以身作则之后,孩子就懂得如何孝顺父母,第一个关键一定要以身作则。

第二个教孝的方法,一定要「亲师合作」,父母亲跟老师要能密切配合。《弟子规》当中有提到「晨则省,昏则定」,所以幼儿园孩子学完之后,隔天就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有没有睡好?假如这个父母一听完,摸摸他儿子的头:今天你是不是发烧了?那会怎么样?现在很多的父母很喜欢开玩笑,这个开玩笑也不能乱开,当孩子这么样庄严、这么样恭敬的问你安的时候,你要怎么样?你要成全他的孝心:你真乖、真好,好孩子。你可不能摸摸他的头说他有没有发烧了。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师去教,这样孩子就会做得很欢喜,慢慢的就会习惯成自然。

我们很多小朋友一起上课,常常来上课的时候我们会问他们:这个礼拜你做了什么善行、什么孝行。孩子就会说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端洗脚水,举了很多他们力行孝道的实例。刚好有一个孩子

二、三岁,他去上完课之后回到家里,就用跑的,要跑到浴室里面,他的妈妈可能跟他有心电感应,知道他一定是去找一个盆子要来装洗脚水,所以衝到他前面把东西藏起来,你看这个妈妈心里想什么?她心里一定想等一下被你弄倒了,我不就累死了,所以把它藏起来。后来我就跟她说,我说你这样做不对,因为你们没有成全孩子的孝心。当他去端洗脚水,你在洗脚的时候你很欢喜,然后给他肯定、给他鼓励,他的孝心就能增长。你现在不让他端给你洗,那他孝心就没有增长。

人的善心就好像小草一样,你日日滋润,它就慢慢茁壮。母亲就说他给我弄倒了怎么办?我说弄倒了更好。她听傻了,哪有弄倒了更好!我说他弄倒了之后你就跟他说:小明,妈妈可以感受到你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但是端水要有方法,你知不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端倒,就是你手没有两边放平衡,所以你下次端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你就可以教他。同时学会做人,同时又学会做事。很多妈妈怕孩子犯错,其实当他犯错误的时候,往往都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导他做事方法,引导他正確的做人做事。所以母亲教育孩子的態度跟敏感度很重要。

有一个妈妈很有智慧,她的孩子端洗脚水给她洗,她都很欢喜,她说她在热水器当中把它调温度调到最低,然后让孩子端了一个礼拜,之后再慢慢把温度调回来。所以她说她泡了一个礼拜的冷水脚。这个母亲很有智慧,等一个礼拜她孩子端这个水的能力已经形成了,她再慢慢把它转回来。一定要配合老师的教导,而成就、成全孩子的孝行。所以我们要求上课时家长一起陪著孩子学,孩子坐前面,所有的家长坐最后一排,看孩子今天学什么孝行,回去有没有落实,这么样一配合,孩子的行为养成很快。

有一个老师,他说有一个家长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刚好是暑假结束的时候,开头就跟这个老师说:张老师,谢谢你。为什么谢谢老师?因为我的女儿在暑假期间进步特別多。这句话有玄机,一般孩子退步最厉害的是什么时候?暑假一放一个多月,我们当过老师的都觉得刚放完暑假就好像一匹脱韁的野马拉回来,那很辛苦的,还要再整顿一阵子。结果这个家长居然是说进步很多!家长接著就举例,她说有一天我在睡觉,因为太累了,躺著还没盖被子

就睡著,醒过来的时候身上被子已经盖好,谁帮她盖的?孩子帮她盖的。结果一走出房间闻到麵的香味,她母亲直接就反应说你爸爸回来了?想说是爸爸带回来的。结果孩子就说爸爸还没回来。她母亲接著问,那怎么会有麵?这个小女孩说:我煮的。她妈妈很惊讶,她说:你从来没有煮过麵,你为什么会煮?小女孩说:我常常看妈妈这边抓一点,那边抓一点,所以我今天也尝试煮煮看,尽一份孝心。诸位朋友,那一碗麵好不好吃?好吃!你们怎么都吃到了?这个麵是孝心做出来一定特別好吃。不过她母亲说確实煮得很好吃,因为人只要有心一定能把事做好。

诸位朋友,这个小女孩形成了什么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態度?我们来想想有什么?孝心,一有孝心,所有的行为都会变化。再来还有什么?细心关怀,都能体恤到父母的状况跟需要,所以会盖被子;还怕父母醒过来没饭吃,还煮饭,关心。还有做事尝试的態度,当她又这么常做一些事帮助父母,她做事的能力就不断提升上来。孩子的孝心一开,很多行为就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所以老师教孝,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而我们所有这些推展读经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他们还没有推展以前,没有这个体会。他们都说有品德的孩子学习一定好,而且这个学习绝对不是父母拿著鞭子在旁边鞭策,都很主动。诸位朋友,你相信这句话吗?有一个老师他们班本来都是全校倒数第一,教了將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他们都是名列前茅。他们的校长太惊讶了,才请我们去跟全校老师演讲。所以我们要有这个信心,而品德的根本就在孝道,所以一定要跟老师配合好教孩子孝。

第三个夫妻要配合教,因为很多的家长就说:那他们的老师还没教怎么办?不要等了!都从哪里开始?要从家庭、从自己开始。当然很多的家长假如有这样正確的认知,知道德行对孩子一生最重要,家长只要跟学校反应,很多学校就会开始重视。而夫妻之间能相互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长孝心。比方说先生就对孩子说:儿子,你可以不用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母亲。讲话的时候要很中肯,假如当父亲的人讲到眼泪都掉下来,那你的儿子也会听得很感动。你要告诉孩子,你母亲怀孕的时候吐得半死,连饭都吃不下去,怀孕的时候揹著这么重,你看你多少斤,妈妈每天无怨无悔,还去上班下班。然后生產的时候有多么的辛苦,生下来之后点点滴滴照顾你,哪一次你生病的时候,母亲几乎

二、三天都没睡觉。把这些真实的状况告诉孩子。因为人都是健忘,你一提醒他,他那种知恩的心就上来,知恩就能报恩,所以孩子他就会很能领受母亲的恩德。另外假如是太太就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用孝顺妈妈,但是不能不孝顺你爸爸。就要把父亲从小对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告诉小孩,小孩才能够领受父亲的恩德。所以夫妇搭配也是很重要。

现在很多的妈妈不只没有把先生的一些恩德告诉孩子,还在孩子的面前数落父亲,你看你这个爸爸,这么一讲,孩子对父亲就很难再生起恭敬心。一个先生、一个为人父者连孩子都瞧不起他,他很容易怎么样?自甘墮落。连儿子都瞧不起我了,好,我就坏给你们看。所以当母亲的、当太太的要谨慎,言语要特別特別谨慎。所以当我们能够不要把先生的这些过失彰显起来,反而夸先生的一些优点,夸先生对孩子的照顾。先生一听会感动,而且他会觉得儿子相信我可以更好,我应该怎么样?尽心尽力往这个方向去走,他在孩子面前有尊严,而这一份尊严会推动他人生尽心尽力去成长。不能把他最后的尊严都把它断掉,所以夫妇也要配合好教育孩子力行孝道。好,这节课就到这边,谢谢。

第四篇:幸福人生讲座提纲6

《幸福人生讲座》第六节提纲

一、 教育的第一大主轴——救失。

1、 惟有把孩子坏习惯的因找到,才能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EG:一个听完五天课后而变好的高中女孩。

理:要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家长对孩子要有信心,要能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2、 孩子傲慢的原因和害处。

EG1:说英语的小女孩。

理:夸孩子要顺着孩子的性德夸,要谨慎,所以要先扎孩子德行的根本,(即:“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EG2:听不进去谏言的年轻人。

理:称赞人要称赞他人的德行,与他的性德相应。所以年轻人应学会谦虚,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EG3:练了一晚鞠躬的幼儿园小朋友。

理:礼貌是孩子遇名师和贵人的关键点。孩子好的德行关键在于父母是否重视和教导。

3、 孩子懒惰的原因和害处。

EG:蔡老师鼓励侄儿擦桌子的事例。

理:要善于鼓励和肯定孩子好的表现,增长他的信心,家长给孩子做的越多,他得到的锻炼就越少,越懒惰。

二、 教育的第二大主轴——长善。

1、 长养孩子的孝心,即:“百善孝为先。”

意思:1>孝为百善之首;2>孝心开了,百善皆开。

2、 有孝心的孩子懂得自爱、自重,也会爱人。(“父母呼,应勿缓;冬则温,夏则清;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3、 孝是择友、择业、择偶的标准。

理:因为有孝心的人有情义、有道义和恩义。

4、

5、 离婚阻碍孩子健全的人格发展,增加了社会的**和犯罪率。 如何教孝?

1)以身作则。

EG:“五一节”给父母跪拜的母亲。

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上行下效,身教者从,言教者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亲师配合。

EG1:抬洗脚水给妈妈洗脚的小朋友。

理:做家长的要能成就孩子的孝行,孩子犯错时就是我们教导他最好的时机。

EG2:煮面的小女孩;

理:有孝心的孩子一定会做出孝顺的行为——“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3)夫妻配合。

EG:夫妻之间要能经常给孩子讲对方的恩德给孩子听,唤起孩子的感恩心。要能互相赞叹,以增长孩子对父母的恭敬心。

第五篇:幸福人生讲座提纲5

《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提纲

首先,接上一集五伦关系,阐述道与德的关系。

道与德的关系;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逾越的去做人。就是各尽其本份,敦伦尽分。

如:父慈子孝。

一、五伦关系中的第一伦,父子关系→父慈子孝。

1、父子关系是天性

EG

1、父母对刚出生的孩子都有无限的慈爱,而无所取之心; EG

2、两岁的孩子,父母越处罚越往父母怀里钻。

(1)父慈,如何慈爱孩子?非常重要,如果慈爱错了,将事得其

反。提出设问,“你们为人父母知不知道什么是教育?”

EG

3、问农夫如何耕田?

(教育孩子没有正确的思想,必然也不会为孩子种下正确的种子。)

2、并从反正两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教育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EG

4、深圳特区一对夫妻去报社要求报导其子偏颇行为。

EG

5、汕头有一对夫妻生了六个儿子,为其付出毕生,但却得不

到扶养。

EG

6、卢叔叔教育和磨炼儿子。

结论:宠孩子造成的是不孝,给孩子磨炼是历练他一生的本事,

这才是真正的慈爱。所以爱要理智而不是情感。

(2)插叙还有谁不能“宠” 从五伦关系中开解

①丈夫不能宠(要做好教夫相子的本分,进而适时劝谏。) ②太太也不能宠

要慎于结婚之初,取其贤德。

EG

7、以《关睢》中的“窈窕淑女”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

差荇菜,左右萺之”开解。

③女儿也不能宠。女儿宠坏了给人家搞得鸡犬不宁。

(3)媳妇在一个新的家庭的相处之道要学会“忍”,(一个人在新的环境同理)

原因:告诉我们要忍的明白,要去宽恕;要忍的为大局着想 方法:多看、多听、少讲、多做多付出。

EG

8、一对夫妻吵架,一岁婴儿比合好的手势。

EG

9、老师母亲的故事

3、现代的孩子有哪些过失?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列举孩子的一些过失:骄傲、自私、无礼民、不孝、懒惰等

EG

10、夹菜的故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EG

11、老师的父母拿水果先给爷爷奶奶吃。(以身作则) 结论:当我们以身作则孝顺长者、礼敬长者、时刻为长辈着想,

我们的后代自然也不会自私。

EG

12、孩子拿着最后一块饼干给蔡老师吃。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则也。”

上一篇:信访工作交流发言材料下一篇:学法用法守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