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技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防雷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那么一类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价值的建筑,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依旧保存得很好。这些建筑很多以木结构为主,一旦遭雷擊起火,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故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非常重要。

第一篇:防雷技术论文范文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

摘 要:每当春夏季节雷雨天气来临,有线电视网如果没有系统的防雷技术经常会受到雷击的伤害,有线电视设备如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用户盒等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导致整个有线电视网瘫痪,更有甚者危及到人们的安全。本文主要考虑了有线电视前端、光节点、电缆网三个方面的防雷技术,针对避雷针,接地线等技术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系统的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技术改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避雷针 强电保护地线 避雷器 CATV系统

当雷雨季节到来时,由于有些地区的有线电视系统避雷设施不完善,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经常会受到雷击的伤害,重则导致整个有線电视网瘫痪,甚至危及到人的安全。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从有线电视前端、光节点、电缆网三个方面入手,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防雷改造。

1 对有线电视前端进行防雷改造

考虑到包括开路天线、卫星天线、卫星电视接收机、光发光收这些设备的机构特点,我们的前端防雷改造主要是包括:(1)接收天线的防雷改造;(2)电源部分的防雷改造。

1.1 接收天线的防雷改造

(1)要把接收天线安装在一个合适的地理位置,要做到既能保证无障碍接收信号又能有效的避开雷区。

(2)在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地方必须安装避雷针,避雷针主要是保护下方45°~60°的伞形区。避雷针的要求针长在2.5m以上,一般采用直径20mm的圆钢或紫铜作为材料。为避免因为避雷针的屏蔽而影响到接收天线的实际效果,避雷针距离接受天线的最小水平距离至少要大于5m。避雷针对称布置两条引下线,每根引下线必须是整根线,两根引下线的距离在20m以内。引下线的要求:长度在30m以内,直径10mm的圆钢或者铁条,沿建筑物外墙铺设,并设最短路径接地,从地面上1.7m到地面下0.5m处采用钢管保护。把避雷针、天线竖杆的接地、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与埋入地下的接地体焊接相连;如果建筑物无专门的防雷接地,必须要设置专门的接地装置。避雷针的接地体顾名思义就是指与避雷针相连并埋在地下的金属物件,通常用钢管、钢针、角钢等做成,长度应取2~3m,埋入地下4m以下。避雷针接地体注意不能与其它接地体混用,必须独立的接地。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该小于4Ω,越小越好。各根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在3~5m。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接地体与接地线之间的连接要采用搭接焊,而接地体埋设的位置必须距建筑物5m以外,并注意不应埋在堆放垃圾、杂物等的地方。在接地体的周围可以埋入长效接地降阻剂,以便有效的降低接地电阻。从天线竖杆上引下的同轴电缆最好采用双屏蔽电缆,如果采用单屏蔽电缆的话,最好要穿金属管敷设。双屏蔽电缆的外层或者单屏蔽电缆穿的金属管应予竖杆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且应该将合适的避雷器安装在在屏蔽层与电缆芯之间。

(3)加入信号防雷器,分导雷电发生时的浪涌电流,防止雷电将电器击坏。

1.2 电源部分的防雷

(1)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是机房内防雷的重中之重,接地是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工作地线由电力系统运行而设置的,就是统一前端设备的标准电位,正常情况下,会有细小的不平衡电流流入接地电极,它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电磁场对系统干扰但是当有强电流经过接地电极时,保证整个系统受到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工作接地要同机房里的卫星接收机、混合器、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前端放大器和机架等前端设备连接在一起。强电保护地线的作用是消除来自交流供电电源及传输干线感应的强电和雷电干扰,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强电保护地线要同交流稳压器外壳、输入交流电源避雷器的接地线、干线输出馈电器外壳以及干线避雷器连接在一起。

(2)必须安装电源防雷器,防止各种市电因雷击等等原因产生高脉冲电压,造成设备的损坏。

(3)机房必须安装在线式UPS电源,因为有线电视传输频带宽的影响,各种频率的用电设备的干扰通过电源进入机房,会造成频道或段频带的干扰,影响到节目质量。同时,因为电脑的进引入,对有线电视系统的造成的干扰极其严重。为了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有线机房必须要安装具备抗干扰能力很强的在线式UPS电源。

2 光节点的防雷措施

光节点的防雷尤其重要,如果光接收机一旦被雷电破坏后,将会导致电视信号中断。光节点的防雷措施包括接地及电源的防雷。合理的接地是将光节点的机箱与接地体相连接,光供电箱和接收机的外壳与光节点的机箱连接,一定要保证所有设备外壳均是可靠接地。而光节点的电源防雷需要加装电源防雷器,可以将因市电感应所产生的脉冲能量有效的释放到接地体上,因此保护光节点内的用电设备,从而起到较好的防雷的效果。

3 电缆网的防雷措施

地下电缆的其屏蔽层或金属护套应每隔2km左右接地一次。架空电缆最容易遭受雷击,架空电缆应每隔5~10根电杆处在这几个地方装设防雷接地线:分支杆、安装干线放大器的电杆、引上杆和郊区直线线路。架空电缆向建筑内引入时,必须要在入户的地方加装避雷器并切要作接地处理。特别是当架空的有线电视电缆与电力线共杆时,必须要这样做。它不仅一定程度上减轻雷电的危害,也同时能消除电网对有线电视的强电感应危害。电源线在进入其他电子设备之前绕上几个小圈,这样能形成小电感,对阻挡雷电波侵入设备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在系统接地时,一定注意尽量减少接地电阻,控制在4Ω之下。此外。传输线埋地敷设并不能阻止雷击的发生,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穿钢管埋地敷设,有效保持钢管的电气连通,这对防护电磁干扰和电磁感应非常有效。

系统中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应有放电保护器,每个放大器箱应该安装避雷地线,220V供电的放大器的电源端应有过压保护装置,可以保证有线网络自给性和独立性,能够防止雷电直接窜入的可能,这是防止雷电形成很重要的措施,是注意的重点。

4 接地装置的维护和实验

要经常检查,保证接地装置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作用。为了准确的试验和测量接地电阻,应在春季雷雨之前进行,这时土壤导电率最低。当我们重新装设或修理接地装置以后,也必须要进行测量。测量接地电阻,要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

总之,整个CATV系统的接地,一定要做到接地电阻的最小化,接地电阻越小防雷效果就越好。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技术是一项综合的知识,不允许在任何一个环节出漏洞。在做系统的防雷效果设计时,一定要科学严谨,切实做好整个系统的防雷设计。

参考文献

[1] 郝高林.有线电视防感应雷电的措施[J].家电检修技术,2011(17):55.

[2] 杨秀娟.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接地措施[J].青年记者, 2011(23):59.

[3] 彭书芳,卢源泉.浅谈广播电视设施综合防雷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1(14):60.

[4] 卜祥德.防雷接地的实例分析与改造[J].山东通信技术,2000(2):30-31.

[5] 陈永,邱克伟,丁丽佳.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措施[J].广东科技,2010,19(16):63.

[6] 陈胜权,李精华,李兴富.CATV网络易遭雷击的成因与防范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1-72.

作者:王文峰

第二篇:中国古建筑防雷技术研究

【摘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那么一类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价值的建筑,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依旧保存得很好。这些建筑很多以木结构为主,一旦遭雷擊起火,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故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非常重要。本文对古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进行研究,指出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能够承载着文化,长远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古建筑;防雷技术;结构

引言

古建筑风格多样又极其富有艺术价值,加上我国的古建筑物数量较多,因此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建筑物中很多以木结构为主,一旦遭雷击起火,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文化、经济损失,所以,古建筑物的保护问题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信息化设备被运用到了古建筑中,特别是在一些由古建筑改建的游览区和博物馆,消防、安防、监控系统相当密集,古建筑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很高,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目前人们对古建筑物的防护意识还不够重视,古建筑物防护中所采用的一些设备也较为落后,在防雷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还不够突出。雷电灾害仍旧是威胁传统建筑物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古建筑的防雷问题。

本文着重从古建筑物的结构、古建筑防雷现状几个方面的内容相对应地提出古建筑物防雷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必要时候提出一些典型案例,更为深入地对古建筑物的防雷技术进行研究。

一、古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结构原因

古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有多方多面的,而其结构特点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古建筑物因古人缺乏对自然知识的充分了解,许多都建在容易遭受雷电袭击的位置,比如:地势高的山上和土壤电阻率易发生突变的山脚。如泰山、华山等地。这些建筑风格为凸显气派、宏伟,常常修建了高耸的屋脊,却不知这些屋脊却为雷电的产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如北京钟鼓楼、武当山金顶。古时人们还不懂得利用混凝土浇筑,所以建筑的材料以砖木为主,这种材料一旦遭受雷电的攻击其受损程度也极高,十分容易受到火灾的破坏。在金属物设置方面,许多古建筑物正脊中部埋设金属宝盒,这些金属物大大增加了建筑物接闪放电的可能性。如国子监辟雍殿顶部即为金顶。在内部存放物品方面,由于古建筑内部可能存放有大量金属物,同样存在雷击隐患。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以下简称大钟寺)这种古钟专题博物馆,高大的殿堂内,陈列了近千余口铜质或铁质的古钟,金属导电原理往往也构成了引发雷击的因素,使雷击概率加大。

二、古建筑防雷现状分析

从近年情况来看,总体上古建筑防雷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古建筑物未得到有效保护。一直到1982年,我国部分省级、市级城市开始意识到雷电灾害对古建筑物的损害,陆续设置了防雷装置,但仅限于部分城市,还有许多古建筑物未得到有效保护。

在1993年5月1日《古建筑木结构维护和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实施之前,很多古建筑的防雷设计全靠设计者的经验,不成熟、不完善。很多已有防雷设施未达到最新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通过恢复和修缮的古建筑虽多安装了相应的防雷设备,然而,通过实践检测发现这些设备还有较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对雷电袭击的感应不够敏捷;防雷引下线数量不符合最新标准要求;接地引下线过长过细,独立垂直接地体数量少,接地装置位置不适宜,接地体冲击电阻值达不到最新标准要求;无均压等电位措施;无防球雷措施;一些单位在设计防雷方案时未根据古建筑所在位置的具体情况分析、评估,降低了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从而降低了安全系数。

防雷模式沿用原来的单组建筑保护,未能从整体考虑并进行保护。

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及结构特点方面,古建筑物都不如现代建筑物理想,所以很多防雷设备的安装具有更大的挑战。很多古建筑物在修建之时是不可能考虑到后期需要投入的一些工程,因此,对古建筑物防雷设备的安装极为不利。

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古建筑承载着传统文化艺术,所以在修建之时不能随心所欲地对这些建筑进行改建,而要尽可能保持其原来的面貌。这就给古建筑物防雷设备的安装带来了一个较大的挑战。要遵循原有的面貌还是充分发挥防雷设备的作用是一个纠结又矛盾的问题。

三、古建筑的防雷措施

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而产生的。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一直保持着一种敬畏之情。而到了现代,在科学研究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打开了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开始尝试着规避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于雷电的防护,是人们一直面临着的一个主要问题,雷电只要通过接闪、屏蔽、分流、均压等电位、接地保护等防雷措施,层层设防,就可以化解。针对古建筑的特点,实事求是地运用防雷系统,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经常保养、维修,就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IEC62305和GB50057—2010有关规定,建筑物防雷可分为内、外部防雷,并把建筑物内、外环境划分为LPZOA、LPZOR、LPZlLPZ(n+1)等不同的防雷区。

四、古建筑物内部防雷

(一)古建筑内部技防、信息系统的特点

大部分古建筑遗留下来,经过装修改变成为博物馆。由于参观游览和文物保护的需要,大量的信息设备进入古建筑内。目前已有较多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置了相应的消防广播、防盗报警及监视系统等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多数要求探测率要百分之百,漏报为零,误报尽可能小。古建筑的风险等级越高,防护级别也随之提高,因而这些系统对雷电也非常敏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古建筑物的数字化趋势发展得也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对雷电的防护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当前,古建筑物的网络化发展呈现两种趋势。较早时期进行改造的古建筑物,各个系统之间是独立布线、各自分开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形式,加大了工作的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设备愈发完善,近年来改造的古建筑物其各个系统是通过网络传输统一管理的,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可以共享,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目前古建筑要求凡是出屋的,上屋跟下屋连接,这段连接全部改成光纤传输。从中央控制室到每個屋都有一条光纤,出了室外全部是光纤。对于早期改造的古建筑,采用非光缆传输的,应采取相应的防雷屏蔽措施。

(二)具体内部防雷措施

1.电源防雷

雷电对电器的损害主要出现在电源部分。因此,对电源的防雷要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电源配电线路可以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程度不同的保护,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5m。 SPD的接地线规格应符合规范,并以最短的距离在LPZ交界处就近接地(接地线长度一般应不大于0.5m)。

2.天馈、通信、数据等信号线路防雷

把从LPZOB区进入LPZl区的各类天馈线路在两区交界处串接相应的天馈电涌保护器;把从LPZOA区进入LPZl区的各类通信、数据信号线路在两区交界处串接相应的信号SPD。火灾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的信号线部分都需要加装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古建筑内部的网络、通信系统也应加装相应型号的信号电涌保护器。

3.均压等电位

把从LPZ0区进入LPZl区各类金属管包括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光纤的加强筋在两区交界处就近与防雷地或建筑基础地做等电位连接,使沿各类金属管和电缆侵入的雷电流泄流入地。

4.雷击电磁脉冲干扰(LEMP)

对LEMP的防止,除需上述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外,还需防止从三维空间侵入的雷电磁场辐射干扰。防止雷电磁场干扰的最好方法是在建筑物的LPZ0区与LPZI区之间设置一个金属屏蔽接地笼。在设计施工中,现代仿古建筑可以利用建筑内的钢筋做成法拉第笼式避雷网,对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可以利用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做成法拉第笼,接闪器网格、引下线间距应尽可能设置的密一些。经屏蔽后,绝大部分的LEMP被衰减,但对特别重要的设备,还可以放置在作为后续防雷区的屏蔽室内,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五、结束语

古建筑物不仅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毁坏便很难再恢复原样。乌兰浩特普惠寺大雄宝殿起火皆因雷击,北京老舍纪念馆也曾遭受雷击,古建筑的防雷迫在眉睫。发展到当代,古建筑物的防护还需要我们结合当前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把防雷工程视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提高防护意识,为古建筑的保存完好做出努力,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拥军,李建宇.古建筑防雷略论[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12):17-19.

[2]刘国臻,龚家军.信息系统防雷:程中降低N-PE电压的常用方法[J].气象科技,2007,35(1):130-132.

[3]谢征.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雷电防护技术[J].气象科技,2005,33(3):275-277.

[4]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5]梁坦,王永维,倪士珠等.GB50165—92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作者:李鹏

第三篇: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在防雷技术评价中的探讨

【摘 要】在防雷技术评价中,建筑图纸防雷技术审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图纸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才能正确指导建筑施工。本文更具在防雷技术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采用一些与传统方法及标准不同的技术评价观点,对建筑图纸防雷技术审查进行了科学性的探讨。笔者认为,只有灵活运用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才能做到防雷设计施工图的科学合理,对实际的建筑施工做出参考。

【关键词】建筑图纸;防雷设计;防雷技术片评价;探讨

0.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系统以其优良的特点广泛存在于国民生活中,对国民经济乃至国民生活甚至国防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建筑物领域,电子设备也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物内,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新选择。而这时,防雷设备成为了一种避免自然灾害,诸如雷电物理作用的新型手段。雷电会产生电磁效应,不仅有可能击毁建筑物,而且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造成很大干扰,这也是当今社会雷电事故经常发生,雷电损失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物的防雷首先要从建筑图纸进行设计,但是,由于设计人员水平不专业等原因,造成建筑图纸的防雷设计中往往出现错误甚至遗漏,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建筑图纸防雷审查在防雷技术评价中的比重,以严谨的态度、严格的步骤对建筑图纸的质量进行敲定。

1.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的具体内容

1.1审查的图纸

对建筑图纸防雷设计的审查一定要做到全面,总的来说,应该进行的主要图纸包括电气施工设计说明图、配电系统图、各层配电平面图、屋顶防雷平面图、总平面图、配电干线图、接闪器、等电位连接等施工大样图。另外,有些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及结构可能比较复杂,这时就需要提供建筑物的立体图进行参考,以获得对建筑物的直观感觉,保证防雷设计审查的准确性。

1.2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的要点

在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中,一些细节及关键部位需要特别重视,相比其余部位,这些点是着重需要进行复查乃至第三遍审查的。

1.2.1引下线

引下线一般是沿着建筑物的周围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安装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角上特别容易受到雷击,因此,这几个点是防雷设计的重点,在审查时,也要进行重点审查。引下线是雷电泄流的唯一途径,因此,它若出了问题,直接或造成火灾或者其他不详情况的发生。引下线有两条,这两条线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里的安全距离并非指的是引下线两条立柱之间的距离,而是两条引下线连接的接闪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二类间间距是18米,三类间间距是25米。目前情况是,很多建筑物都采用立柱之内的对角钢筋醉卧引下线。

1.2.2侧击雷的防范

建筑物高度超过他们的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时(一类为30米,二类为45米,三类为60米),应该注意防范侧击雷的袭击,均压环的设计应该合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由外圈梁内链条水平钢筋构成的闭合回路作为均压环,而可能遇到一些建筑物没有结构外圈梁,这时候应该用两条热镀锌圆钢或者一条热镀锌扁钢构成均压环,两条圆钢周长不应该小于12米,一条扁钢的直径不应该小于40米。对侧击雷的防范在建筑图纸的审查中主要体现在对均压环的审查上。首先要注意建筑物均压环的起始位置,然后是均压环的规格要符合国家建筑部门有关要求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最后要注意均压环与大型金属物之间是否有预埋件。

1.2.3接闪器

所谓接闪器,即直接与雷电相接的一种避雷针,或者避雷网、线、带等各种形状,另外有着接闪作用的金属构件也是接闪器的一部分。一般采用滚球法进行天面接闪器的布置。一类防雷建筑应该独立装设避雷针或者独立架设避雷线,接闪器必须与地面及空中物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然而,有的时候由于建筑施工的需要或者地形条件的限制,可能需要将接闪器安装在被保护的物体上,这时,其安装方法应该按照GB50057-94(2000)第3.2.4 条的规定进行安装,不能随意更改,且应该由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接闪器的设计工作。接闪器必须能对设计的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其保护范围应该覆盖到所有建筑物。除了中高层的建筑物,比较低的建筑物的避雷带应该暗敷在屋面的受到雷击可能性较大的部位,中高层建筑物如果进行暗敷,极有可能引起墙壁保温层被击穿,其碎块从高空坠落,会对地面物体或者行人造成伤害。

2.内部防雷装置

2.1屏蔽与综合布线

建筑物经常会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这时应该加强对建筑物相互之间的外部屏蔽部件。应该架设一定的线路进行屏蔽,尤其是一些建筑物的顶部和设有金属部件的表面等具有大尺寸金属的地方应该将防雷装置与等电位进行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对建筑物内部的线路进行安装时,应该注意大回路的形成,因为回路有可能在雷电穿过时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时可能造成短路等重大事故。

2.2等电位的连接

等电位即是等电势。在一个带电线路中如果选定两个测试点,测得它们之间没有电压即没有电势差,则我们就认定这两个测试点是等电势的,它们之间也是没有阻值的。

建筑中的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以减少电位差。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M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住宅楼做总等电位联结后,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的PE和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因此,在建筑物的每一电源进线处,一般设有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结构构件进行连接。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在导电部分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相近,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2.3浪涌保护器SPD

浪涌要安装在电源的前侧,比如要接在变电箱空气开关的前面,与空开并联SPD的工作原理:浪涌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他并联入供电电路中,一段接电源,另一段接地,在他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导体,一种金属氧化物,平常的时候也就是低电压的时候电阻很大,接近正无穷,当电压很大的时候,电阻很小,相当于短路,于是雷击时候,大电压加载电源上,那么SPD导通,将电流泄入大地,对后端设备进行保护举例来说:浪涌要装在电源前面的是因为如果接在后面的话,那么断路器要先承受大电压,大电流,那么断路器就会跳闸或者直接烧掉。通常对于浪涌不能只安装一个,理论上要分3级,就是配电室,变电箱,家里小变电箱分别用1.2.3级浪涌,因为单独一级浪涌不能将雷电完全泄流,需要多级才能对末端设备进行良好保护。

3.结论

防雷技术评价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驾驭,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有防雷设计的经验,且有良好的图纸感觉,能够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进行客观的感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少玲,林念萍,枊德尚,周烨垚.防雷施工图审查及常见问题综合述[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13+37.

[2]杨晖.农村及空旷地区建构筑物低成本防雷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侯宜荣,陈凤华.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审核要点分析[J].河南科技,2013,01:157.

作者:郑娟玲 李汉强

上一篇:财政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独特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