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酶注射与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22-09-10

消化道出血时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 且多为溃疡引起, 初期其危险性不大, 但若溃疡对小动脉会大静脉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则会造成出血量急速增大, 病情严重, 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在治疗方法上常用的有内科抑酸治疗, 以及微波凝固止血并伴口服药治疗方法[1]。我院经过探索,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了白眉蛇毒血凝酶以及泮托拉唑针注射的方式, 提高了疗效, 缩短了疗程, 减少了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的机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消化内科被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的病人117例, 其中男64例, 女53例, 平均年龄48岁 (17~76岁) 。117病例中, 有51例为GU (胃溃疡) 出血, DU (十二指肠溃) 出血42例, 复合性溃疡出血24例。病人入院时均有黑便或呕血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 治疗组为60例, 观察组为57例。这2组病人在年龄, 性别及病情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 也即这2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针对治疗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白眉蛇毒血凝酶2次静脉注射, 泮托拉唑针 (40mg/d) 1次静脉注射的方式, 连用3d;观察组采用以奥美拉唑40mg+5%葡萄糖液静脉注射的方式, 每次注射250mL, 2次/d, 连用3d, 第4d改用内服方式, 每日1次。观察组和治疗组在治疗期间, 对以下病症, 如体温, 血压, 呼吸, 大便的相关特征 (次数, 潜血, 颜色, 形状) , 尿样等进行观测, 记录。同时在治疗中不能使用其他有止血或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24~48h后, 通过内镜检查无明显出血现象, 或3~4d后粪便有黄色为药物显效;治疗48~72h后, 通过内镜检查出血停止, 或粪便为黄色为用药有效, 反之, 如果在72h后发现仍有出血或仍有黑便者则视为用药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组比较采用t检验,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治疗是否显效, 有效, 无效的判断标准, 有如下结果:治疗24~48h后, 通过内镜检查无明显出血现象, 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4例和24例, 粪便有黄色迹象为分别为29例, 18例;治疗48~72h后出血明显停止者分别为22例, 16例;粪便为黄色者为28例, 19例;72h后, 仍有出血现象的分别为1例, 4例, 而粪便为黑色者分别为2例, 5例。在总有效率上, 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8例, 28例, 比率为63.3%和49.1%。2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

3 讨论

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的治疗关键在于如何尽快止血, 但是在消化道出血时, 由于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而产生大量的胃蛋白酶, 造成已经凝成的血凝块被消化, 而且胃酸本身也不利于血小板聚集, 这给GU或DU患者的止血带来了不利影响。而白眉蛇毒血凝酶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的蛇液 (蛇毒) 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具有类凝血激酶样和类凝血酶作用的注射液, 它可以克服胃酸带来的不利环境, 即在促进血管被破坏处的血液凝滞的同时, 还能抑制胃酸分泌, 对酸性环境进行一定的控制, 大大避免了已经凝成的血凝块被消化, 这既保护了胃粘膜, 又防止了2次出血。其机理在于:白眉蛇毒血凝酶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增加了血小板的聚集度, 使得血液凝滞呈累积效应。另外, 在血小板暴露磷脂反应表面的条件下, 白眉蛇毒血凝酶能将浓集于磷脂反应表面的凝血因子X激活成胃凝血因子Xa, Xa再与各种物质, 如凝血因子Va, 血小板磷脂, Ca2+等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复合物[2]。这直接促进了凝血酶的形成, 起到高效, 快速止血的效果。

在实践中, 采取了先白眉蛇毒血凝酶, 后泮托拉唑针注射的方式。泮托拉唑针的本质作用就在于它可以产生强力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机理上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等, 抑制了胃酸分泌, 使得酸性环境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避免凝成的血凝块被消化[3]。观察组中使用的奥美拉唑, 其机理也在于通过抑制酸性环境, 促进血小板凝聚。但是通过实验, 先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的方式, 疗效更佳明显, 主要体现在效率高, 显效快, 同时可以缩短质量周期, 是一种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对比血凝酶注射和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时的医疗效果。方法将117例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 治疗组采取白眉蛇毒血凝酶以及泮托拉唑注射的方式, 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40mg+5%葡萄糖液静脉注射及内服方式。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3.3%, 高于观察组的49.1%。同时在其他病症上, 治疗组的疗效也明显高于观察组, 其中出血症状显效率为56.7%对42.1%, 有效率为36.7%对28.1%, 大便病症显效率为48.3%对31.6%, 有效率为46.7%对33.3%。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以及泮托拉唑针注射是消化道出血治疗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血凝酶注射,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1] 郭保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微波凝固法与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 (5) ∶20~22.

[2] 田凤梅.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J].中外医疗, 2009 (1) ∶79.

[3] 李兵, 林凤玲.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09, 9 (3) ∶145.

上一篇:高校内控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