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修改之我见

2022-11-25

第一篇:国家赔偿法修改之我见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之我见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订,对维护市场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该法概括的11种行为,已经难以涵盖现在花样翻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应通过进一步修缮法律条文,赋予执法机关在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强制执行权、强制措施权等方面,明确执

法主体,统一执法职能,弥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法律适用滞后的现状,改变职能分散的局面,使《反不正当竞争法》构建成法理得当、条文清晰、便于操作、科学统一的维护公平交易、保障诚信经营的专门法律。该法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也需及时修改,主要为:

一、主体不够明确,执法效果不佳。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雷世钧代表曾经指出: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赋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唯一执法主体,造成执法主体多元,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致使有法难依。该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由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重大障碍,违反了市场经济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虽然市场经济的其他法律法规对其违法行为有所规范,但对其法律责任应归咎于一个执法主体,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常常导致执法者案子很难调查、很难判定。如制造假冒伪劣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都有执法权;涉及专利保密等案件,科委还有管辖权……“婆婆”太多,反而造成打击力度削弱。

二、与其他法律有冲突,内容滞后。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互抵触,有的内容明显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存在着某些内容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的缺陷,如“对商品或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的条文,两个法律都有规定,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前者处罚额度为“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而后者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而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很多条款一般都要计算违法所得。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经营者账目的不全或拒不提供,难以认定违法所得,或因违法行为人故意规避法律,仅承认极小的违法所得额,使一些违法情节十分恶劣、违法事实严重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而在查处利用广告方法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商标侵权行为、电信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被指定的经营者单纯的滥收费用行为、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行为、保险公司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贿赂行为等案件中,由于特别法优先适用原则、管辖权除外条款的规定,使该法的许多内容已明显滞后于现行法律,使《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许多条文形同虚设。

三、执法手段薄弱,行政措施不力。法定行政措施缺乏法律保障手段,实施起来软弱无力。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赋予监督检查部门的三项职权,而一旦对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和证明人不如实提供有关材料或者情况,不配合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材料,却没有相应法律责任调整;虽然该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了对违反第十七条第三项的法律责任,却是仅限于检查与该法第五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如果当事人违反了除该法第五条之外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该法的第二十八条措施也就“无计可施”了。同时,对违法行为人接受行政调查时,说谎话、作伪证、干扰行政执法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由于目前法律对非诉讼阶段作伪证不追究伪证责任,行政执法机关对此也无可奈何,那么第十九条的规定又有何存在的必要呢?

四、违法行为不受制裁,缺乏法律的严肃性。对于低于成本价倾销商品、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不合理的条件以及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虽然有禁止性规定条款,却无行政制裁手段,应该说这不利于该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的宗旨的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违法必究”,就是为了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的。让大多数人去遵守法律,而一个法律有多达三个条款的违法行为却在该部法律中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是不多见的。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件案例,甲航空公司向工商机关举报乙航空公司在该地某省内报纸上发布的广告中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称甲公司飞机机型是近期刚失事的飞机机型,甲公司飞机是如何不安全,要广大消费者乘坐乙航空公司刚购进的某型号进口飞机,给甲公司在该地的经营造成很大损失,损害了甲航空公司的商业信誉。经过调查,执法人员发现近期失事的飞机并非乙公司声称的机型,乙公司的违法行为属实,乙航空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原因是由于甲航空公司票价较低,在该省十分好销,而乙公司由于飞机机型较好,成本大,机票价高,所以经营一直不好就想出

此办法。但在处理该违法行为时,执法人员发现乙公司发布的该虚假广告费用只有300元,而其违法的后果却造成甲公司上万元的经济损失,按照《广告法》处罚的最大幅度只是1500元,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违法行为却无处罚依据,该案民事赔偿不谈,在行政处罚力度上就明显不足。鉴于上述情况,在此就《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进行完善的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尽快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单一性执法主体。从目前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和各部门职责划分的情况看,笔者认为该法的执法主体应让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机关归口执法为好,这样既可以避免职能重复、交叉带来的多头执法现象,同时也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二、对该法列举的部分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明确解释、删减与其他法律相冲突的条款、增加可操作性条款、增强“一般条款”的效力以扩大适用范围,保持法律的稳定性。

三、强化执法力度,对违反该法第三章监督检查的行为要在第四章的法律责任条款中逐项列举罚则,加大对拒不配合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适当借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公平交易行为的保护措施,给予执法机关一定的行政强制权(如扣留涉嫌违法资料、物资、货款甚至划扣银行存款等),以保全证据、避免合法经营者更大损失;必要时可以条文的形式追授行政执法机关采用“准司法权”,以维护整个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诚信。以上措施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行政处罚执行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使社会经济活动在法治的环境下进行。

四、适应入世立法发展趋势,严格区分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垄断行为,使我国公平交易、诚实信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框架构筑在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竞争法》、《反垄断法》在内的竞争法体系之内,对于商业秘密、商业贿赂以及非法传销等特殊问题应制定单行法加以特别保护。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并使之在相关条款中有所体现。例如增加关于第三者责任的规定,通过立法明确经营者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责任承担的原则与标准,并明确行政、民事、刑事法律责任的界限。

五、当前的当务之急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包括责任主体、行为要件、典型形态、处罚与赔偿等,以应付日益增多的纠纷与诉讼,改变法律适用混乱的局面,促进法律理解与适用的统一。综上所述,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更为灵活、开放的体系结构,在其他部门法对我国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还不能及时应对、规范和整顿时,通过不断地完善该法,可以更全面地保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通过该法对进一步鼓励和保护公平交易,特别是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我国入世后市场经济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形象之我见

期间,竭尽全力地拥护他,支持他。而

这几年的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政府官员媒介形象作用之三———

显著的示范效应。领导者以身作则,率

先垂范,通过媒介形象的生动传播,可

以对属下和公众的行动起着指导作用

和示范效用,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关

系和行动。政府官员媒介形象要是真

诚可信,表里如一的,其潜移默化的示

范效应就是难以估量的。它如春风化

雨,“润物细无声”,有时恰恰是政府官

员在媒介形象上未加渲染的某些细节,

很可能被千千万万观众看在眼里、记在

心头,成为他们自觉行动的榜样力量。

还是说大连,这几年,大连市民在大众

传播媒介里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是

他们的薄市长不喝酒、不抽烟、不唱歌、 不跳舞,最大的爱好是“工作”,是“美化 大连”;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每天晚上召

集局长们开会到很晚;他经常身着茄克

衫出现在大连市正在建设的项目工地

上;他曾率领大连的招商团奔赴各地招

商,每到一地都掀起“大连旋风”。有这

样的市长当大家的“工头”,大连的各级 干部都成了“拼命三郎”,大连的市民也 被外地人惊讶地说成是“最听政府的

话、最能与政府配合”的市民。这不能

不归结于媒介形象的力量了。

当然,政府官员媒介形象所产生的

作用还不止这些。随着我国干部制度

改革力度的加大,媒介将成为对各级政

府官员进行监督的有力武器。媒介会

起好作用,媒介也会起“坏”作用。因

此,政府官员媒介形象的好与坏,都将

对政府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都会受

到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我们必须去研

究它,重视它,这是一件于民、于国、于

政府官员本人都有利的大事。◇

[责任编辑:陈 勇][收稿日期]2001-06-07

[作者简介]吕 刚(1962-),男,辽阳行政学院副教授。 公共行政

国家公务员形象之我见

吕 刚

(辽阳行政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摘 要]国家公务员形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

公务员的认识及其形象的探讨,提出了如何塑造良好的国家公务员形象的见解。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 D6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053(2001)04—0017—02

国家公务员形象的问题已越来越

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江泽

民总书记在全面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

干部问题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现在我

们已经确定了一整套正确的路线、方针

和政策,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的贯彻执行,加强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

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具有至关重

要的意义。领导干部是国家公务员队

伍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是依法行政

的主体。这些主体行使国家的公共权

力,具有最高的行政权威。然而,正如

大家所知道的一样,如果行政权威只靠

其行政的法定地位和权力来维持,不注

意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依法行

政、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上来,那么在当

今的民主国家中国家公务员就不可能

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领导科学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

领导人特别是国家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主要有两大要素构成:一是“权力性因

素”,另一个是“非权力性因素”,其中能

够长期地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非权力

性因素。而在非权力性因素中,以国家

公务员的自身素质和形象魅力为核心,

它是影响国家公务员非权力性因素的

关键。

一、塑造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的时

代意义

国家公务员以什么样的形象来担

当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塑造好哪些形

象,的确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塑造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是

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基础。我国

的国家公务员是实现党的领导形象的

主体,是国家和政府良好形象的体现,

每一名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好坏,都直接

地影响党和国家政府整体形象在公众

心目中的树立。因此,加强国家公务员

自身形象的塑造已是当务之急。

其次,塑造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是

建设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的

稳定和发展,也相应地滋生出了许多腐

败现象,导致了一些国家公务员的作风

不正,行为不检,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人

17

2001年第4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No.4,2001 (第3卷第4期)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Vol.3.No.4)格,在公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破坏

了党和政府一贯良好的形象。因此,就

必须加强对国家公务员自身素质的修

养和建设。

再次,塑造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是

对社会与发展的正确导向。任何一个

国家的公职人员,即国家公务员,都是

该国家较高素质的人群组合体,所以国

家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就是一个社会形

象的标尺或是社会良好形象的旗帜,是

社会公众的榜样,起到了对社会公众正

确的导向作用,这一作用是任何其他社

会组织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必须树立

起国家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确立

一个学习的榜样。

二、塑造我国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

的内容

塑造我国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的

内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国家公务员代表政府的形象。

代表国家政府的形象是国家公务员最

基本的形象,它是指国家公务员在对社

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应始终代表国

家利益,体现国家政府意志的行为。从

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国家公务员都必

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有义务

为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而严格要求自

己、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

力成为代表国家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务

员。

2.国家公务员的公仆形象。因为,

国家公务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

民服务。公仆形象的实质含义就是塑

造国家公务员为民为公共事务服务的

形象,它与封建等级的官僚制度及专制

独裁制度截然相反,它要求国家公务员 是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模范,而不是 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因此, 塑造国家公务员的公仆形象,就可以保 障国家公务员能够真正做到而且永远 做到为民服务。

3.国家公务员的执法形象。国家

公务员的执法形象对我国国家公务员 而言是最重要的形象。它是指国家公 务员依法执政、执法如山,确保国家法 律、法规正确地得以贯彻实施的行为。 良好的国家公务员的执法形象是国家 公务员法律地位的必然要求,执法形象 是最能反映公务员队伍履行管理公共 事务职能的公正形象,也是全社会公众 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只有 国家公务员具备了良好的执法形象,才 能换回一个纯正上进、廉洁文明的社会 风尚,才能真正使我国社会实现法治。

三、塑造良好的国家公务员形象 众所周知,塑造良好的国家公务员 形象绝不仅仅靠国家公务员的不断修 养自身就可完成,它更主要的是靠完善 国家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监督检察 制度等,不断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实现。 我个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管理法

规。要把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不断加 强完善,使它尽早以国家公务员法的形 式表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对国家公务员 的管理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公务员 管理的法律效力,以保证公务员队伍的 纯正性。

2.净化国家公务员组织。要把严

公务员组织的入口,确保最优秀的人员 成为国家公务员。首先就现有的国家 公务员应进行严格考核,量化德能勤绩 的考核标准,对不称职的公务人员要坚 决给予辞退。其次对愿意从事行政管 理工作的人员要从资历、能力、品德等 方面严格加以考核,按公开、平等、竞 争、择优的原则录用。

3.不断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 轮训的工作,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对新

科学、新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学习使 国家公务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方 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在 行政执法中的良好形象,决不能将培训 工作流于形式。

4.努力提高国家公务员的依法办

事能力。严格要求公务员在执法过程 中依法行政,把握好执法尺度。一定要 行使好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规范好自 己的行为;对自己应作出的行为要作到 位,要求他人作出的行为要规范,抑止 某种行为发生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确 保提高行政依法办事的效率。

5.加强对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塑

造的宣传力度,不断培养国家公务员心 目中的形象意识。必须让每一名国家 公务员都时刻牢记自己的行为始终代 表着政府形象,从而增加国家公务员的 责任感,使国家公务员良好的形象树 立、巩固和不断地持续下去。

6.严格监督、查处国家公务员的违 法行为,保证其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 适当、公正、合理。一定要发挥我国的 监督体制的优势,加大监督力度,从重 从严处理那些懂法、执法但却违法、犯 法的国家公务员。

7.加强国家公务员内部的团结与

合作,使国家公务员整合为一个完整统 一的整体。因为保持整体上的良好形 象,是塑造国家公务员形象的最高目标 和最终结果,因此,必须要强化公务员 内部的团结与合作,决不容许行政部门 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国家公务员之间 出现不协调现象,加强行政沟通,努力 做到行政协调,全体一致地去提高国家 公务员的形象,最终实现行政管理的宗 旨。◇

[责任编辑:田 野]

18

2001年7月

第3卷第4期吕 刚:国家公务员形象之我见Jul.2001Vol.3.No.4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之我见

我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班级:行管0801 学号:1105080105 王瑞佳

摘要: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持久并呈现不断加强趋势的国家公务员报考热,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着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悠久发展历史。我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依据是以《公务员法》为中心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规范了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随着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多,考试录用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发展,公务员录用呈现出高素质、科学化的趋势。但是,同时由于我国现代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挫折较多,我国现行的考试录用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现状的分析,总结现行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并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现状;问题;完善

一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涵义和内容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涵义

公务员的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补充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择优将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一种人事制度。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

公务员录用考试属于职业资格考试,其目的是全面测试报考者是否具备公务员职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不仅包括智力知识测试,还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测试。它在内容实际上主张博专结合,德才兼备。考试类型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知识测试

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行政学、法律、公文写作与处理。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从事具体的某一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因专业不同而有差别。

2.能力测试

包括智力测试和技能测试。智力测试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一般是借助文字、图形、符号等手段设计出成套的试卷,对应试者的各种能力进行测试。技能测试,是对应试者适应岗位所需的种种技能进行的测试,它需要借助于实际操作来进行。

3.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对应试者的意志、兴趣、性格、人格神经反应等进行测试,从而判定其性格是否与拟任职位的要求符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等等。

二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的历史沿革

(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完备的选拔制度,影响也最大。它始于公元606年,沿袭至公元1905年,历时1300年之久。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决定是否任用的一种选官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不拘门第、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选用。这一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和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改革中的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制

1.建国初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主要采取统包统配和个别选调方法,即按计划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从优秀的工人,农民中选拔,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选拔了大量人才,考试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微弱。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干部录用制度,并从80年代初期开始引入公开竞争机制,在干部录用中引进考试手段,择优录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按照即将出台的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通过考试择优任用。1989年考试录用制度开始实施,当年初,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联合颁布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这为全面实行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使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明确提出了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的概念,并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要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带有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其对在新时期建立和保持一支政治坚定、高效精干的国家工作人员队伍,进一步推进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现代化,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及一定范围的聘任制。并设专章规定了公务员的聘任制度,明确规定了聘任的基本条件、程序、聘任合同及聘任制公务员工资制度以及解决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聘任争议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公务员聘任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全面和具体的法律依据。这有利于拓宽用人、选人渠道、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此外《公务员法》还确立了“公开选拔、公开上岗”的法律制度,形成职务晋升的良性竞争环境。这标志着干部选拔和任用将越来越透明,将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三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在总结借鉴古今中外公务员录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拥有法制性、实用性、特定性、公开性特点的现代考试录用制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了“凡进必考”、竞争择优的机制,通过向社会公众招考,从社会环境吸取新鲜血液,实现了人员更新和素质更新的双重功能,提高了政府运转效能。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新时代现状—公务员报考热

1.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在增多,其文化程度逐渐呈现高学历化。公务员考录中的公平机制作用,招考的条件越来越宽松,原来招考中存在的户籍限制、性别限制、院校限制和对社会人员等资格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少,使更多人获得了参加考试的机会。同时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使得学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逐渐攀升。

2.报考人数受待遇等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加上公务员工资和医疗、住房、交通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得到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公务员的稳定性和地位性,吸引了其它性质单位的人员报考。

3.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无论是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还是考试录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在录用的过程中,不断的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同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管理水平和测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考试日益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更多的社会人员愿意参与竞争。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存在的问题

1.国家公务员的报名资格由用人单位随意规定,缺乏平等。

平等原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平等,就是指应考者不论其政治派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如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在担任公职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可是我国目前在对国家各级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中,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自行规定,这就为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出现一些考试为特定人设定和内定等一些不公正的考试现象。国家公务员考试变成公平假象下的暗箱操作。

2.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科学,缺乏考试信度

(1)笔试的问题。第一是基础知识的考试实行“千人一卷”。但由于目前我国人才能力测评技术和手段还不够科学通过纸张测试对人才的能力进行评估仍有一定难度。笔试对于可以量化的文化知识来说比较容易测定但对创造能力、思维灵活性等难以量化部分的测定则效果不理想。第二是专业科目的考试内容往往由用人单位自己设置,这样命题和出卷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极不科学。因为用人单位是实际工作部门,而不是考试机构,无论是笔试命题还是面试,用人单位是不应该参与其中的。这种用人单位自己选人的现实,让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

(2)面试的问题。第一是面试题目和形式的问题。目前我国所实行的面试测评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短时间内要测评出综合分析、人际关系、情绪控制等多项能力对目前的人才测评技术是一个挑战。面试形式还不够灵活较为呆板缺乏针对性。第二考官的面试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面试考官的组成和素质直接关系到面试的信度和效度。我国公务员选拔的面试(或答辩)考官的组成还没有统一规定考官一般由领导担任,他们虽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但对于专业管理知识缺乏深入研究测试的内容职位的特点针对性不强因而无法全方位对考生进行准确的考察。第三是面试成绩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测试出面试者的能力,尤其需要客观公正的素质。我国的公务员面试工作没有完全具备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最后,面试成绩不能及时公布也给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和方便。

3.考试环节不合理,考试缺少效度

考试效度是指考试内容与程序安排所要达到的合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有效程度。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有两点值得商榷:

(1)考试轮制的问题。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公务员招考都是二轮考试制度,即第一轮考试公共科目,进行统考;第二轮面试,包括专业考试,由用人单位负责,这其中存在漏洞。

不同层次的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就像本科生的知识面会比硕士生的知识面广,这样,本科生就比硕士生更可能通过公共科目的考试,而硕士生可能在还来不及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第一轮的公共科目考试中被提前淘汰。

(2)考试层次级制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如报考一般办事员与报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

4.监督体系不完善,录取缺乏公正性

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中监督环节相当薄弱,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立法方面的工作滞后。至今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来专门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监督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已经有的也是行政法规,法律地位相对较低,不具有应有的权威性。第二,监督管理机构尚未独立。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与对此种活动的监督管理是同一个部门,监督也就往往流于形式。

四 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之我见

(一)严格以职位要求来确定报考资格,充分保障公民权益

报考资格条件的设定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公民能否参加选拔公务员的竞争,是体现公平原则的第一步。公务员考试对资格条件的规定应当由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职位本身的要求为中心进行报考资格条件的设定,力戒用人单位的不正当参与,真正给公民营造一个客观公正、平等竞争的考试录用环境。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应依据所报职位的要求科学设定,提高公务员考录信度

首先要实现公共科目考试的科学性。应该加大对考生理解与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与测试,并使测查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能力的分值合理地分布。并且针对不同的层次实现分级,避免让不同职位的考生千篇一律的做同一套题。其次是加强专业科目考试的科学性。,应当在职位分类基础上根据不同职位的不同工作要求,组织专家和实际工作人员共同制定考试科目和编制试题库,避免用人单位随机命题。然后,由独立的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试,真正公平地选拔合格的人材。

(三)规范面试考题,考官选择,增加面试制度的科学性

提升面试的科学性应首先要加强考试技术手段的研究积极应用先进的测评技术加强对公务员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的考察。面试主要内容不仅要包括必要的结构化面试,还要研究和应用一些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如情景模拟、心理测验、投射法、品能测试、模拟演作、评价中心技术等。从而实现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更准确的考察。

其次,还要建立科学的考官产生、激励和管理制度。在此,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文官选拔制度中的面试官选择方法,对面试考官的人员组成有严格的标准,通常包括政府退休高级公务员(如英国)、人事官员、心理学家等人我国完善公务员考官队伍,应增加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特长的专家学者在主考人员中的比例,同时实行考官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素质较高的公务员面试考官队伍。。

(四)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效度

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可以使得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以更好的发挥,更好的为国家选择适合的人才。在考试轮制上,实行二轮三试制,在第一轮考试中进行两试,即公共科目

的考试和专业科目的考试,以两科的考试成绩来确定面试名单。在考试层次上对所招考的公务员要科学地分级。不同层次的职位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考试。

(五)完善监督机制,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平

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专门法律,减少公务员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并建立独立的对公务员管理工作检查监督的机构,对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权力相互制约中保证检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沿着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进行,使国家真正能达到竞争择优、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海如:《中国公务员管理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杨宝国:公务员制度(课件).

[3]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

[4]傅兴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J],中国人才,2009,

(17).

[5]胡冠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刍议[J]. 发展, 2005,(03).

[6]陈晓春:改进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刍议[J].成都社科论坛,1999.

[7]赵辉: 我国公务员考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S2).

[8]林惠卿. 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J]. 珠江水运, 2006,(05).

[9]阿喜.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10]朱庆芳:《公务员考试录用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1]蔡小慎、徐进:国外公务员考录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04,(05).

第四篇:“晨读”之我见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先学校里半小时的晨读课文,变成了每周二早上8点,公司一种新的演讲和分享类的“晨读” 。这别具特色的管理培训方式,已深深融入到中技管理员工的每周日程当中,并形成各具题材的“晨读文化”。

公司“晨读” 作为一种早间工作和生活经验分享,员工一起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企业文化,而且使得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培训人在准备晨读的过程不但要准备资料,搜集资料,还要演练,甚至是自己总结一套演讲方法,在演讲分享的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底气,胆识,获得认同感,得到同事的欣赏,这个过程会极大的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自信心会让晨读主持者突破自我设限,在遇到更大更多困难时保持镇定自若,迅速解决问题。

其次,参与人员在演讲培训后,以本次课题的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分享给大家一套新的感悟和方法,从而带动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大家的踊跃发言也增加团队的亲和力、凝聚力。

总之,晨读中,以多样化的课题形式和互动,使得每一个员工不断升华,并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河南中技事业部

张洪彬

第五篇:“伊人”之我见

伊人一词,最早出现与《诗经》中的《蒹葭》一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伊人”一词所指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所指的是心中所想的恋人;有人认为是指隐居的贤士。两种说法都可以说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理据正确不偏移《蒹葭》中扑朔迷离的意境任何的说法都可以说得通。

“伊人”一词有多种解释:

1、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所崇敬和热爱但一刻也不曾忘怀的人。在古代男女通用,现今多指年轻女性,“伊人”也就是心目中所倾心喜欢的那个女子。

2、伊人,指明君或贤臣。

3、伊人,指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及良民;

4、伊人,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它既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也可以使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可以使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

我根据“伊人”一词的解释,想到了“伊人”在《蒹葭》一诗中的多种代表。

一、“伊人”代表了诗人心中的恋人。

诗的开头使用“蒹葭”作为起兴,蒹葭即芦苇。芦苇给人的感觉是柔韧、含蓄、可怜,而诗人心中的恋人也是如此。“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意思是说“逆流而上追寻他,道路曲折而且漫长。顺流而下追寻他,他好像在水中央”。这两句说明了“伊人”的意境朦胧、捉摸不透,也表达了诗人本身对“伊人”执着追寻和追寻不到失望的心情。

二、“伊人”代表了诗人心中渴望的贤士或明君、和谐的世风或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

诗中“伊人”给人的印象是无法捉摸、可遇不可求的。作者也用“蒹葭”起兴表达了没有得到贤士或明君的惆怅;“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两句让人觉得“伊人”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正如和谐的世风、风调雨顺的国家和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

三、“伊人”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或信仰。

诗中“在水一方”是一种象征,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信仰等。诗人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在诗中“伊人”的身上得到了回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家赔偿法修改之我见】相关文章:

国家公务员形象之我见11-24

“寂寞”之我见04-28

设计之我见10-05

“立德树人”之我见09-11

绘画“道”之我见12-02

创新之我见05-12

安全之我见05-24

作文之我见05-25

学风之我见05-25

选秀之我见04-17

上一篇:高考动员会学生发言稿下一篇:古今中外身残志坚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