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简答题答案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马哲简答题答案范文

马哲简答题

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依照马哲,是物质和意识谁具有第一性。内容:(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答: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客观实在”这个概念。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3如何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观念是一种意识的集合体 观念是物质的东西 观念 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观念的产生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 例如“苹果”就是一个观念 观念是一般的不是具体的 “物质”也是个观念

4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号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举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简析: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要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5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6简述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关系

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1)时间、空间的含义。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其中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具有客观性和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具有客观性和三维性的特点。空间一般被认为是可逆的,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四维的时空观,即三维的空间加一维的时间,但是反对四维的空间观。 (2)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空与物质运动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任何物质的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脱离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不能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时间空间都是特定物质的时间空间,脱离了运动的物质,时间空间也将无法存在。 (3)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时间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物质的时空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时空的特性是可变的,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也是变化发展的,因而时空就具有相对性

(4)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时空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都要占据有限的空间,都要经历有限的时间。而时空的无限性则是指整个宇宙在时间的持续性上无始无终,在空间的伸展性上无边无际。

时空的无限和有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首先,时空的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一个个有限组成了无限,因而时空的无限性离不开有限性;其次,时空的有限也离不开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无限可分,有着无限的层次、本质和规律。再次,时空的有限可以转化为无限,无数个有限不断叠加就能打破有限,进入无限。否认时空的无限性,夸大时空的有限性就会为宗教神学留下地盘。

在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时空的客观性、绝对性,又要承认时空的可变性、相对性。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德实质与核心 答: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 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 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易经》 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老子》提出“反者通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 、两

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8质、量、度的含义及其把握度的意义

答: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可以用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他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其次,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答:

一、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规模、程度在增减,双方的内部结构和整个事物的内部结构在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主次两方面地位的转化所导致的旧事物的灭亡和新质事物的产生。事物在质变时呈现出来的面 貌和特点是统一体的分解、静止、平衡、相持的破坏。

二、量变和质量的辩证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不同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两种形式,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引起、相互渗透等方面。1.量变和质变的必要准备。这一原理包含三点内容:(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说事物质的变化不可能偶然的无根据的产生和出现,它有其基础和前提,这就是量变。没有 长期的量的积累、准备、质变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台下的十年功,即量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台上一分钟的精彩表演。(2)事物在质变之前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过度的“区间”,否则质变无从发生,而走过度的“区间”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3)量变规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当矛盾非主要方面的量增长到能够转化到主要矛盾地位去的时候,事物的质变就会发生,因为事物的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2)度的原理认为,量和质是相互统一,相互规定的,因而当保持旧质的量不存在时,旧质也就保不住了,就要被新质事物所代替,即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意味着事物的变化不仅是由小到大,而且是由无到有。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原理给正在进行艰苦量变的人们以必胜的信念,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去默默地进行量的积累。在此“必然”和“信念”是统一的,辩证法既让人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地去进行量变,又让人充满必胜的信念。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对于它之前的量变的意义是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对它之后的新量变的意义是为新量变开辟道路,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 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必须首先作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要有脚踏实际,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反对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拔苗助长,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日益”、“日损”都是量变的过程。2. 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量变过程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信念、毅力常常会半途而废,所以成功者毕竟不是多数。

3.既然质变能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 把工作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

10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答:1.含义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①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③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④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选择性、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①所谓信息,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主体对于客体提供的信息,是要进行选择的。②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是以主体自身已具有的理想信念和概念框架为参照系的。这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参照系一般表现为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表现为主体的认识目的,表现为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③进行选择是完成认识的必要条件。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人们没有必要没有可能吸收对象的全部信息,只能吸收所需要的信息,要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④认识过程不是对客体信息的简单搜集与再现,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这一过程就是建构过程。 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1.所有的认识要来源于实践。世间没有什么知识(认识)是自己蹦出来的,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2.认识靠实践检验。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认识,可以以直接的理论形式传授给后人,但是后人再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其对错。

3.在新的实践中发展认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以前的认识放在现在正确与否,在实践检验后,进一步发展。

比如以前的造纸术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意中发现的,后来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改进方法。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答:(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包括感觉、 知

觉、 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包括概念、 判断、 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首先,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 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1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答:其一, 积极投身于实践, 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 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 要采用分析和综合、 抽象和概括、 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14认识发展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 答: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15简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答: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实践具有预见作用、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1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1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18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不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还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1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20简述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它具有包括: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都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⑵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⑷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

⑸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⑹人与人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形体简答题答案

答:内容:形体训练可以采用各种徒手练习,如:徒手姿态操、韵律操、健美操、太极、按摩、健身跑以用各种舞蹈动作,也可以采用各种运动器械进行,如:把杆、绳、圈、球、带、哑铃、杠铃、壶铃等。特点:(1)适用于不同水平的练习者。(2)有效地锻炼人体各个部位。(3)符合青少年追求美的愿望。(4)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5)可以培养人的内在气质。

答:(1)、锻炼前的身体检查和自我评价;(2)、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3)、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4)、合理安排形体锻炼的时间;(5)、适宜的练习强度和运动量;(6)、注意合适的着装和安全。

答:站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基本的仪态,它是一种静态美。“站如松”是说人的站立姿势要像松树一样挺拔。正确的站姿会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印象。要求: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成45°—50°,重心在两脚之间,两腿并拢直立,腰背挺直,收腹挺胸,两肩下沉,稍抬头,眼睛平视,面带微笑。 如何提高自身的气质,从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形体等方面进行分析。自我评价,从好奇、一知半解、初步掌握、了解、熟练到精通形体舞蹈,从基本动作、基本步伐到成套动作再到编排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你究竟学到了什么程度,准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答:原则:第一,要有生活的积累;第二,要博学多才,掌握大量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语汇;第三,严格遵循舞蹈艺术的规律;第四,要有处理舞蹈结构、展示舞蹈主题动作、运用各种表演技巧的能力。步骤:首先是选材。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合适的,这很关键。这和舞者的水平以及自身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其次是构思。构思是所有编舞工作的基础,构思有时很具体,有时仅是一种感觉。接下来就是素材。是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通过身体的研究找到相对应的素材。素材包括素材动作和组合。最后是组织编排。当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开始进行作品和音乐的完整合成。

答:形体舞蹈,就是按照人体形态机能的特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通过人体正确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与脂肪的消耗,以在娱乐中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响体育运动。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先视为体育运动,通过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发展身体力量、消耗能量,提高身体健康,所以形体舞蹈本身也就是体育锻炼,增进身体的健康;同时形体舞蹈更主要的作用是对健美体形的指向,增进身体动作的灵敏度和行为动作的姿态美感;再次作为形体舞蹈训练的舞蹈样式,则起到健美和提高人的艺术涵养及气质。

答:弓背的形成多数是因为经常处于低头、窝胸的不良姿势所造成的。由于长期处于不正确的低头弓背、窝胸姿势,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不仅对形体美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心肺的正常发育。(1) 利用墙壁或肋木进行矫正预备姿势:面对墙或肋木,两臂向上举,两手掌扶墙壁或肋木,两脚并立或开立,离开墙一个上体的距离。动作做法:挺胸、抬头,用胸去靠墙或肋木,臀部翘起,塌腰。停止3-5秒,还原,重复10-15次为宜。(2) 半蹲挺胸预备姿势:直立,两手叉腰。动作做法:膝微屈,两肘后展,抬头挺胸至最大限度,控制2秒,还原,重复25-30次为宜。(3) 体前屈挺胸预备姿势: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动作做法:两臂后摆,上体稍前屈,挺胸抬头至最大限度,控制3-4秒,重复15-20次为宜。在矫型时,不要忘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要一开始就用力过猛,要根据自身情况来控制力度、重复次数、动作幅度进行锻炼。

15、形体舞蹈成套中涉及的基本步伐有哪些?试描述其动作要领。

答:成套中的基本步伐主要有柔软步、足尖步等。柔软步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臂于体侧自然下垂。方法:一腿膝和脚面绷直向前伸出脚面向外,由脚尖过渡到全脚掌落地,一次交替进行。要点:摆动腿向前伸出由脚尖过渡到全角落地,重心前移,收腹立腰眼平视柔软步加上手臂组合练习足尖步预备姿势:两脚并立提踵,两手叉腰方法:一腿直膝绷脚面向前伸出(脚尖稍向外),由脚尖过渡到前脚掌落地支撑,重心前移,两腿交替进行。要点:身体正直,收腹立腰,步幅均匀不宜过大,支撑腿脚踝充分。

16、形体舞蹈的分类。

答:第一种,舞蹈依其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亦称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教育舞蹈、健身舞蹈等。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第二种,依其体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等。第三种,依其风格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国标舞等。国标舞分为:伦巴、桑巴、恰恰、牛仔、斗牛、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

第三篇:平时作业简答题答案

(1)简述高中数学课程中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相关的教学内容。

答:数量积定义:平面上两个向量a与b的数量积定义为a・b=|a||b|cos,其中是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与平面向量相关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 如果两个向量垂直,那么它们之间的夹角是直角cos=0,因此a・b=0,反过来也对。说明两个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数量积为0。

2. 容易知道向量的数量积满足条件(a)・b==(a・b)=a・(b),由此数量积可以利用坐标表示:如果x=(a,b),y=(c,d)则x・y=(ac,bd)。

3. 两个向量a与b的数量积几何意义是:a的长度与b在a上投影的长度的乘积。

(3)简述数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纵观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数学科学是使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它提出了大量的富有创造性并卓有成效的思想。本世纪的数学成就,可以归入数学史上最深刻的成就之列,它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工业技术时代发展的基础。数学科学的这些发展,已经超出了它们许多实际应用的范围,而可载入人类伟大的智力成就的史册。

数学科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力与想象力于一身的一门科学。这个领域已被称作模式的科学。其目的是要揭示人们从自然界和数学本身的抽象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结构和对称性。无论是探讨心脏中的血液流动这种实际的问题还是由于探讨数论中各种形态的抽象问题的推动,数学科学家都力图寻找各种模型来描述它们,把它们联系起来,并从它们作出各种推断。部分地说,数学探讨的目的是追求简单性,力求从各种模型提炼出它们的本质。

(2)谈谈你自己对于我国数学课程教学“双基”的认识。

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一方面保持我国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

例如,高中数学课程增加"算法”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的技巧化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强调数学的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数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学习严格的、形式化的逻辑推理方式。但是数学教学,不仅限于形式化数学,学生还必须接触到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体念数学的形成过程和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教师应该把高度严格的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学生乐于思考的、兴趣盎然的教学形态。

(2)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某一具体内容,以此内容完成一项探究性教学设计,并对你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的点评分析。

答:教学设计:平方差公式"探究式”教学。引入语:象整数的算术演算中存在某些"缩算法” 一样,代数式的演算中同样存在"缩算法”,而这些"缩算法”依赖一些形式简便的乘法公式,这些乘法公式由来简单,但是灵活运用它们,可能会使复杂的代数式运算变得简单快捷。 通过直接的计算,同学们不难发现下面的等式:介绍一则有关"平方差公式”的故事: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Carl Pomerance是一位当代著名的计算数论家。Pomerance回忆中学时代曾经参加一次普通的数学竞赛,其中有一道题是分解整数8051。Pomerance没有采用常规的因数检验法,从小到大逐个验证,由2到的素数,哪些能够整除8051。其实这样做并不困难。象所有爱动脑筋孩子一样,Pomerance力图寻找一个简便算法,更快捷地发现8051 的因数,但是他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任务,他失败了。事实上,存在简捷的分解方法:但是,失败并没有使这位未来的数论家放弃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事后Pomerance 向自己提出下面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Pomerance问题:是否一个能够分解的整数必定是两个整数的平方差?上面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每个奇合数必定能用平方差的方式分解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之积。

评述:本案例中的"自主探究”是以一位数学家真实的故事而引出的,故事中引出与"乘法公 式”密切相关的"Pomerance问题”,并通过数学家Pomerance之口,导出了一个多少有些 使人感到意外的数学结果(定理)。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对学生的启发性远远胜过案例4中所列的一串"数字运算等式”。自主探究应当采用生动活泼、真正发人深思的形式,教师 与教材编写者应该不断研究、不断改进教学的思想方法,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发现法”教学方法。

(3)从若干方面论述教师知识结构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适应性问题。

答:新课标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系列

3、4的选修课程涉及大量的以往高中数学课程中没有的知识。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必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初等数论与密码,球面几何,矩阵与变换,统筹法与图论,等等。这些知识虽然都是大学数学专业能够覆盖的,但是如何在中学阶段、在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的条件之下实施课程教学,这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越是复杂高深的知识在知识背景比较浅近的人群之内传播,对于教师本人在知识理解和讲授方法方面的要求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中学生讲授高等数学比在大学对数学专业的学生讲授高等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另外,新课程的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学中的探究与真正的数学研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难以想象完全缺乏研究能力的教师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对下面有关函数概念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函数内容的教学目标。

案例: 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积是下底面积的1/4,如果该物体放置在桌面上,下底面与桌面接触,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200帕。若把物体翻转过来,上底面朝下与桌面接触,问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案例分析:我们认为该教学案例作为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构思很好的实例, 它好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函数概念存在于问题背景之中。题目条件中没有明显地给出函数关系,但是要求学生首先判断所要求的变量压强y应是接触面积x的函数。

2)体积―质量―压强;代数―几何―物理。强调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

3)本题可以进一步作扩充为"桌面压强y”作为"接触面积x”的函数,与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关?

4)把本案例与一些认为制造的烦琐的函数问题对比不难看到:函数教学中两种理念、两种结果。

函数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让学生体会函数能够作为反映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数学模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函数的教学建议中要求:"在函数应用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刻画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简述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答: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构建共同的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高中阶段的数学将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适应个性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课程设置总目标的中心点是: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把中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各种人才发 展的基础准备和基本训练。把中小学数学知识和能力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公民 必备的科学素质而普及到每一个学生. 这样的数学课程应是一种大众数学,课程内容的覆盖面、难度、要求等都应该控制在一个恰当的程度。

课程设置总目标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适应数学科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2)简述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观,谈谈你自己对于我国数学课程教学“双基”的认识。

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一方面保持我国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例如,高中数学课程增加"算法”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的技巧化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强调数学的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数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学习严格的、形式化的逻辑推理方式。但是数学教学,不仅限于形式化数学,学生还必须接触到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体念数学的形成过程和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教师应该把高度严格的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学生乐于思考的、兴趣盎然的教学形态。

(3)用教学实例说明直观几何在中学几何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几何的直观性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几何的直观性,使得几何在数学中(即使在数学家正在研究的高深的数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引用当代伟大的数学家Michael Atiyah的话:现代数学与传统数学的差别更多地是在方式上而不是在实质上。本世纪的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实质上具有的几何困难作斗争,这些困难是由于研究高维问题而产生的。集合直观仍然是领悟数学的最有效的渠道,应当在各级学校尽可能广泛地利用几何思想。 现在各国中学几何课程中都加入了直观几何的内容。学生能够在直观几何课中遇到引人入胜的难题,例如,种种迷人的折纸与拼图游戏,观察和实验是直观几何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活动,发展自己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几何变换;通过折叠、拼合建立关于对称的直观概念。观察、实验、操作、想象等认知活动在直观几何中以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方式表现出来。

几何图形是帮助我们进行数学想象的最有效的工具。本来,数学中的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而真正抽象的对象是难以思考的,直观的几何图形是我们最容易利用的数学形象。因此,直观几何不但能够帮助初学者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真正的数学研究与数学创造。

直观几何并不仅仅停留在直观操作的层面,经过教师的细心引导,直观几何中也可以包含丰富多彩的、严格的逻辑推理。

(2)用教学实例说明直观几何在中学几何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几何的直观性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几何的直观性,使得几何在数学中(即使在数学家正在研究的高深的数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引用当代伟大的数学家Michael Atiyah的话:现代数学与传统数学的差别更多地是在方式上而不是在实质上。本世纪的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实质上具有的几何困难作斗争,这些困难是由于研究高维问题而产生的。集合直观仍然是领悟数学的最有效的渠道,应当在各级学校尽可能广泛地利用几何思想。 现在各国中学几何课程中都加入了直观几何的内容。学生能够在直观几何课中遇到引人入胜的难题,例如,种种迷人的折纸与拼图游戏,观察和实验是直观几何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活动,发展自己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几何变换;通过折叠、拼合建立关于对称的直观概念。观察、实验、操作、想象等认知活动在直观几何中以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方式表现出来。几何图形是帮助我们进行数学想象的最有效的工具。本来,数学中的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而真正抽象的对象是难以思考的,直观的几何图形是我们最容易利用的数学形象。因此,直观几何不但能够帮助初学者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真正的数学研究与数学创造。 直观几何并不仅仅停留在直观操作的层面,经过教师的细心引导,直观几何中也可以包含丰富多彩的、严格的逻辑推理。

(1)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某一具体内容,以此内容完成一项探究性教学设计,并对你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的点评分析。

答:

教学设计:平方差公式"探究式”教学。象整数的算术演算中存在某些"缩算法”一样,代数式的演算中同样存在"缩算法”,而这些"缩算法”依赖一些形式简便的乘法公式,这些乘法公式由来简单,但是灵活运用它们,可能会使复杂的代数式运算变得简单快捷。通过直接的计算,同学们不难发现下面的等式:(a+b)(a-b)=a^2-b^2,例如:98×102 = 10000-1=9999。 下面介绍一则有关"平方差公式”的故事: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Carl Pomerance是一位当代著名的计算数论家。Pomerance回忆中学时代曾经参加一次普通的数学竞赛,其中有一道题是分解整数8051。Pomerance没有采用常规的因数检验法,从小到大逐个验证,由2 到根号8051的素数,哪些能够整除8051。其实这样做并不困难。象所有爱动脑筋孩子一样,Pomerance力图寻找一个简便算法,更快捷地发现8051的因数,但是他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任务,他失败了。 事实上,存在简捷的分解方法:8051=8100-49=90^2-7^2=83*97。但是,失败并没有使这位未来的数论家放弃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事后Pomerance向自己提出下面一个非常有趣 的问题。

Pomerance问题:是否一个能够分解的整数必定是两个整数的平方差? 上面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每个奇合数必定能用平方差的方式分解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之积。

案例评述:本案例中的"自主探究”是以一位数学家真实的故事而引出的,故事之后,我们介绍了与"乘法公式”密切相关的"Pomerance问题”,并通过数学家Pomerance之口,导出了一个多少有些使人感到意外的数学结果(定理)。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对学生的启发性远远胜过案例4中所列的一串"数字运算等式”。自主探究应当采用生动活泼、真正发人深思的形式,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应该不断研究、不断改进教学的思想方法,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发现法”教学方法。

将下面两组数字等式推广到尽可能一般的情形:

第一组:1+2+3+4+…+100=5050,1+3+5+7+…+99=50×50。

第二组:1+2+4+8+16+32+64=63+64 ,1/2+1/4+1/8+1/16+1/32+1/64=63/64

解答:第一组第一个等式的一般情形很简单: 1+2+3+…+n=n(n+1)/2

[1]

但是第二个等式右边一定是一个平方数,即连续奇数之和 1+3+5+7+…+(2m-1)=(2m-1)×(2m-1) [2]

问题的困难在于求出适当的m,n使得[1]、[2]两式右边表达形式恰好是:123123,123×123之类的形式。

观察123123的数形是123123=123×(1001)=123×(103+1)=N×(10t+1)。 这样一般地我们有1+2+3+…+2N=N(2N+1)= N×(10t+1)。N=10t。 也就是说只有形状如

1+2+3+…+1000=500500

[3] 1+3+5+…+999=500×500

[4] 诸如此类的等式才符合我们的要求。

第二组等式极容易推广:假定M是2的方幂,那么我们总有 1+2+4+8+16+…+M=(M-1)+M

[5] 1/2+1/4+1/8+1/16+…+1/M=(M-1)/M [6]

从[3]、[4]、[5]、[6]四个等式使我们看到简单的数列求和也会出现意想不到有趣等 式。我们说:数字推理其乐无穷。

第四篇:内科简答题及答案

内科学简答题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 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发作;

(2)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性罗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详见P61

参考: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

2.慢支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包括:

(1)抗感染:最关键治疗,临床常首选β-内酰胺类

(2)祛痰、镇咳:以祛痰为主,镇咳药慎用。

(3)解痉平喘 :常首选肾上腺β2受体激动剂,也可使用氨茶碱。

(4)对症治疗:注意营养、休息及保暖;

3、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症状(1)全身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妇女可伴有月经失调(减少)、消瘦;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变态反应性表现:类似风湿热,多发性关节痛、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水杨酸制剂无效。 体征:锁骨上下,肩胛间区叩诊略浊,可闻湿性啰音,详见:P47

4.肺结核化疗的原则。

.答: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参考:化疗药物:一线杀菌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二线抑菌药—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等。)

5.PU的临床表现:

(1)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性质多为钝痛,亦可为钝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或不适感。多位于中上腹,可偏右或偏左。一般为轻至中度持续痛。疼痛常有典型的节律性,腹痛常在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后缓解~,部分患者无典型表现的疼痛,而仅表现为无规律的上腹隐痛或不适。具或不具典型疼痛者均可伴有反酸、嗳气、上腹胀等症状~

(2)体征:溃疡活动时上腹部可有局限性轻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发作)

6.PU的并发症及其表现:

(1).消化道出血 :呕血和黑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贫血和血象变化 发热 氮质血症 P484

(2) 穿孔: 疼痛顽固和持续常放射至背部、

(3)幽门梗阻: 餐后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呕吐后症状可以改善,严重呕吐可致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可发生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体检可见胃型和胃蠕动波,清晨空腹时检查胃内有振水音

(4)癌变:溃疡部位顽固不愈,常发生在溃疡边缘~

7.肺炎双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度,或呈稽留热),咳嗽咳痰,胸痛(可以放射到肩部或腹部)。详见P22

(2)体征: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口鼻周围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呼吸困难,伴发绀。有败血症者,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消散期可闻湿性罗音,心律增快,有时心律不齐。 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消散期水泡音,胸膜摩擦音。

(补充:分期为: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消散期)详见P23

第五篇:机械设计基础问答题简答题答案

1. 试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所谓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是指:作平面啮合的一对齿廓,它们的瞬时接触点的公法线,必于两齿轮的连心线交于相应的节点C,该节点将齿轮的连心线所分的两个线段的与齿轮的角速成反比。2. 试述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2.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及破坏螺纹副防松。 摩擦防松有:弹簧垫圈、双螺母、椭圆口自锁螺母、横向切口螺母 机械防松有: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止动垫圈、串连钢丝 破坏螺纹副防松有:冲点法、端焊法、黏结法。3. 试分析影响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因素? 3.初拉力Fo? 包角a? 摩擦系数f? 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 速度v.4.简述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哪四种?螺栓联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紧定螺钉联接.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1请说明平面机构速度瞬心的概念,并简述三心定理。答:速度瞬心定义为: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在任一瞬时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或说是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在任一瞬时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即等速重合点)。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他们位于同一直线上。

2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什么区别?答: 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由于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一种传动失效的表现,应当避免。弹性滑动是由带材料的弹性和紧边、松边的拉力差引起的。只要带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出现紧边和松边,就一定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以避免的。 3按轴工作时所受载荷不同,可把轴分成那几类?如何分类?答: 转轴,心轴,传动轴。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承受弯矩很小。心轴则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4螺纹连接为什么要防松?有哪几类防松方法? 答:在静载荷作用下且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时,螺纹连接不会自动松脱。但是在冲击、振动和变载荷作用下,或当温度变化很大时,螺纹副间的摩擦力可能减小或瞬间消失,这种现象多次重复就会使连接松脱,影响连接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发生严重事故。因此,设计时必须采取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纹副关系。5 简述动压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答:相对运动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形间隙;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并使润滑油从大口流入,从小口流出。间隙间要充满具有一定粘

度的润滑油。1试述在哪些场合滚动轴承难以替代滑动轴承?在高速重载下能正常工作,寿命长;精度高的场合;可做成剖分式,满足特殊场合的需要;具有缓冲、吸振的作用;径向尺寸小;

2试述蜗杆传动的效率有哪几部分组成,并用公式写出。包含三个部分啮合效率轴承效率搅油效率3试述转轴的设计步骤?按工作要求选择轴的材料;估算轴的最小直径;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校核;必要时作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校核计算;4何谓凸轮机构的理论廓线?何谓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对于滚子推杆的凸轮轮廓设计,首先把滚子中心看作尖顶推杆的尖顶,应用反转法求出一条轮廓曲线,该轮廓曲线称为凸轮的理论廓线。以凸轮理论廓线上一系列点为中心,以滚子半径为半径,画一系列小圆,再做这些小圆的内包络线,便得到滚子推杆外凸轮的实际廓线。

对于尖顶推杆凸轮机构,其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是同一条轮廓曲线;对于滚子推杆凸轮机构,其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是等距曲线

上一篇:描写天气的好句范文下一篇:年度销售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