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拒执罪追诉程序之救济

2022-09-10

一、现行拒执罪追诉程序的弊端

拒执罪的现行的追诉模式, 是导致拒执罪适用率低的重要原因, 拒执罪的追诉程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 一) 拒执罪界定标准难以确定

关于拒执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 拒不执行, 情节严重 的, 判处……”。刑法只是对拒执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对拒执罪具体应用作出解释列举了六种“情节严重”的表现形式: ( 1) 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后,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法院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 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 2)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 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 ( 6) 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又对拒执罪刑法规定的“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 情节严重”的五种情形进行了表述。但是怎样的后果是严重的? 这些都没有量化, 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同时“有能力履行”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 是客观标准还是主观标准?是财产能力还是行为能力? 时间点又如何把握? 这些都没有具体规定, 这就直接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拒执罪的标准难以确定, 法院、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其界定标准也可能不一样, 法院也就不会轻易的将拒执案件作为拒执罪而移送公安机关, 从而使拒执罪的追诉程序无法启动, 即使法院启动拒执罪的追诉程序, 也有可能因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与法院认定标准不一, 而使拒执罪得不到追究。

( 二) 证据收集固定困难

拒执罪属于刑事案件, 法院一旦决定将拒执罪嫌疑人移送追究拒执罪, 就需要将相关的证据移送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再根据其证据材料进行立案, 这个过程中法院承担了证据的收集职责, 公安机关只是审查立案, 然而证据的收集对于法院却异常困难。首先, 在当前缺乏完善的企业财产申报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情况下, 法院无法全面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 也就很难确定被执行人是否“有能力履行”。其次, 法院并没有侦查权, 其证据的取得多是通过案件执行过程中的调查或者执行笔录加以固定, 拒执罪作为刑事犯罪对证据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获取证据的方法和程序也必须符合刑诉法的有关规定, 这与民事案件证据的取得大不相同, 这点很可能导致法院执行人员收集固定证据不被公安机关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法院证据收集的困难, 如果证据不充分, 公安机关则很可能不予立案, 拒执罪的追诉也就无从谈起。

( 三) 法院存在角色冲突

拒执罪的追诉程序, 起于法院而又止于法院, 法院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角色冲突3, 从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首先是控告者与审判者的冲突。在法院民事执行的过程中, 法院认为被执行人有拒执罪的嫌疑时, 才将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由公安机关立案管辖, 这时, 很明显法院是控告者的角色。而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被执行人有罪, 起诉至法院后, 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证据材料基本上都是由法院所提供的, 最后法院根据自己提供的材料判决被执行人是否有罪, 实际上充当了控告者与审判者的双重角色。违背了“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法官”的法律格言, 也违背了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中审判中立、职能分离的要求, 无法排除法官预判的嫌疑, 也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二、拒执罪追诉程序的救济途径

拒执罪追诉程序的弊端是拒执罪适用率低的重要原因, 要想使拒执罪成为破解执行难的一把利剑, 就必须对拒执罪的追诉程序进行救济。

( 一) 宏观上: 重构追诉程序

拒执罪的追诉程序的重构涉及到执行权的属性和配置问题。传统理论认为, 司法权是司法机关在审判、检察、侦查、执行等诉讼活动中行使的权力, 具体包括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执行权等, 同时认为执行工作是审判工作的延伸, 二者在程序上没有清晰的界限4。在这种理论的认识下, 执行权是与审判密切相关的司法权。这种观点处于通说地位, 我国也对执行权的管理沿用审判体制模式, 将执行机构设置在法院内部, 专门负责执行工作。随着学者和执行工作者对执行理论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执行权属于行政权, 或者实施权属于行政权, 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审判, 而主张将执行权从法院剥离5。执行权的行政权说具有其合理性, 越来越被大家所公认, 基于此种学说, 可以将执行权交给专门司法行政机关行使, 拒执罪的追诉也由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进行, 这个专门的司法机关负责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的执行, 具有民事执行中对拒执罪的立案管辖和侦查权, 这样拒执罪的追诉流程变为: 司法行政机关———检察机关———法院。

此种追诉模式下, 可以将法院从原有的“审执不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符合民事诉讼中审执分离的理论发展方向, 同时也符合刑事诉法中控审分离、审判中立的原则, 排除法官的预判。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借助行政权的裁量性、直接性、独断性的特点, 加大对拒执罪的追诉力度。设立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统一行使执行权, 可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执行难, 执行乱”的问题。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完善的组织体系、专门的执行人员、法定的执行权力, 执行能力必将大大提升, 对于拒执罪的追诉也不会因为原先的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夭折, 拒执罪追诉难的局面将彻底改变。这种制度设计重构, 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并无原则性冲突, 可以在适当修改后实施。由于没有法律上的障碍, 只需要将三大诉讼法中的执行权从审判权中分离出来, 交由专门的司法行政部门行使即可6。

( 二) 中观上: 引入自诉机制7

为了解决现有的公诉启动方式单一的困境, 加大对拒执罪的追诉力度, 可以考虑在公诉启动方式的基础上, 引入自诉机制, 使公诉与自诉并行。在拒执罪追诉程序中引入自诉机制既有其合理性, 并有其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中第一百七十条规定,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害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被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可见自诉是追究犯罪的方式之一。拒执罪的法定最高刑期为有期徒刑三年, 属于轻微刑事犯罪的范围, 在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对被执行人的拒执行为不予追究的时候, 申请人当然可以按照刑诉法的规定, 提起自诉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可见在追究被执行人的拒执罪的过程中, 在现有的公诉启动模式的基础上引入自诉机制, 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有其法律依据。

从现实上讲: 当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决时, 追究其拒执罪过程中引入自诉机制, 赋予申请人自诉权, 可以使申请人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殆于追究申请人刑责的时候, 充分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引入自诉机制有利于案件的执行, 一旦申请人有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的权利后, 申请人在催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过程中, 更有话语权,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和解、撤诉以及追究被执行人的刑责, 对被执行人形成一种威慑, 有利于促进案件的执结。引入自诉机制有利于打击拒执犯罪, 推动“执行难”的化解。拒执罪直接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申请人作为个体与公安、检察机关相比, 追诉动力更大, 追究被执行人的刑责更为积极, 在公诉启动模式受阻的情况下, 申请人会通过自诉方式进行救济, 从而提高打击拒执罪的成效, 长此以往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自诉救济习惯。

在追究拒执罪的启动模式上引入自诉机制的方式可以设计为:

1. 在被执行人符合拒执罪适用条件时, 由法院启动公诉程序, 将相关证据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进而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2. 如果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认为不符合拒执罪, 进而侦查终结或不予起诉, 申请人可以启动自诉程序, 并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有关证据材料。

在此方式中, 公诉与自诉并列, 但自诉的启动条件是, 公、检、法三机关不予追究被执行人刑责, 而申请人认为被执行人构成拒执罪。

( 三) 微观上: 加强司法联动机制

从现行机制看, 拒执罪的追诉程序整个流程是从法院到公安到检察院最后回到法院。公安机关有立案管辖权, 检察机关有公诉权, 法院有审判权, 三个机关各司其职, 又相互制约, 由于公检法三个部门对拒执罪违法程度的感受、执行尺度不一, 在任何一个环节认识不一, 都很可能使拒执罪在追诉过程中夭折, 不了了之, 同时复杂的追诉程序也导致公检法机关之间衔接不畅。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公检法等机关的联动机制就变得很有必要。

面对执行难这一社会难题, 公检法加强司法联动, 打击拒执罪刻不容缓, 公检法三机关加强司法联动, 需要联合制定出极具操作性的规范性措施, 从程序上将三家机关在打击拒执罪的管辖和职能予以明确, 加强配合、衔接。2007年8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这个通知重申了拒执罪的情形, 主要是防止暴力抗法现象, 从大的方面规范了公检法打击拒执犯罪的职责, 但是对于程序的衔接不够详尽, 而且各个地方又具有特殊性。目前上海、四川等地法院在打击拒执罪司法联动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8。地方上, 公检法司等机关应联合制定类似于《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对拒执罪衡量标准达成统一认识, 在追究拒执罪的过程中, 明确各自的权责, 实现无缝衔接, 就不会出现立案难、查案慢、起诉少的局面, 切实保证拒执罪立的准, 诉的起, 判的下。

摘要:“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 社会关注度高, 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执行难”问题的存在, 既有法治环境、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等外部因素, 也有执行队伍素质不高, 机制不畅、力度不够等内部因素。如何破解“执行难”成为摆在法院执行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基于我国的传统和社会现实, 刑罚对于打击违法犯罪具有巨大的威慑力, 然而作为追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唯一罪名——拒执罪1却很少适用, 追诉率极低, 重庆市法院系统从1997年至2006年近十年, 追究拒执罪的案件不过20件2, 拒执罪适用率低原因很多, 但其中重要原因是现行的追诉程序存在弊端, 这种弊端可能直接导致拒执罪形同虚设, 对被执行人毫无威慑。

关键词:拒执罪,执行难,自诉,救济

参考文献

[1] 张复友.拒不执行判决、裁决罪追诉程序探讨——以程序公正为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 2006.

[2] 戴乔.由破解拒执罪追诉困境谈强制执行权配置改革[J].法制与社会, 2010.8.

[3] 王彪.论执行权优化配置的三维视角[A].执行工作指导[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10.

[4] 郭兵.对完善拒执罪追诉程序的一点看法[A].执行工作指导[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2.3.

上一篇:版画艺术的时代特征下一篇:实施情境教学课程范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以《皇帝的新装》为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