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科医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评价方法在PBL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着PBL教学的成败。本文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内科学教学中PBL使用的评价方法,并对评价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以促进PBL教学的更好发展。

第一篇: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消化内科的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与运用

摘 要:我国的医学教育偏重知识教育,忽略了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导致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医学人文精神的不健全,使医生对患者缺乏责任心、对患者关爱的丧失,社会的医患矛盾日趋严重,国家的医学事业发展不平衡。让医学专业学生不仅仅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高品质的医学道德和人文精神,带给患者好的人文情怀。为能更多地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在加强各医学学科的建设的同时更要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及需求。文章结合消化内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消化内科;教学;人文;情怀;临床实践教学

隨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就医费用高涨、各大医学院校医疗资源紧缺,这些社会现象使医学教育偏重学科教育,医学生人文、情怀的缺失,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疏远、百姓就医环境更为恶化。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即崭新的医学模式[1]。医学人文素质是一名合格的专业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医生的人文素质不仅仅利于患者,更是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需要。向社会输送医术高明的医生是远远不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社会的生存及发展亟需具备高尚医德、有人文情怀、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医生,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国家的医学进步。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门贯穿职业生涯的学科,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共识[2]。“医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是塑造以良好的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具备综合医学素养、医学职业道德的医生,建立和谐的医患环境。

本研究旨在探讨就消化内科的临床人文教育情况,以期人文教育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提升。

一、我国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

(一)目前国内外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医学是以有生命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社会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将科学技能“人性化”地实施于治病救人,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才是医学的最终目标[3]。英国医学会于1993年颁布了培养医生的指导性文件,指出在“知识”和“技能”之外,“态度”——即医学的人文关爱和医生职业精神——必须纳入医生培养的核心内容[4]。1992年,法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首次联合颁布了在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和开展相关教学的指导性文件[7]。医学人文教育在欧美的发展已达半个世纪,而在国内由于盲目、闭塞,未发挥医学人文教育推动当今医学教育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医生的作用。没有国家指令性规划,无足够的社会认同度,我国医学人文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医学教育事业带动医学发展迫在眉睫的需求。医生的医学人文情怀应渗透在每一个临床实践教学中,人文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充分融合是每一所高等医学院、教师、学生所肩负的职责。现代的医学教育结果不仅仅是医术高超的医生,更是拥有人文情怀、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医学人才。

(二)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的必然性

医学人文核心是医疗活动应把患者视为一个完整的生理、情感整体,以患者并非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坚持尊重、关怀患者的理念[6]。

我们既是消化内科医师,也是医学院校的教师,教师、医生兼具的我们在临床带教中知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结合点, 在教授消化内科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培养医学生树立以人文关怀和关爱为核心的临床实践理念,把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入医疗行为中,运用现代医学教育方式,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医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我院消化内科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及方法

(一)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方法

如何有效实施人文教育,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2009年香港大学文学院和李嘉诚医学院联合成立的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充分研究和阐述了三个主题,即:生物医学技术的社会转化面临的挑战,疾病、健康、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医学的理解与实践的人文化。研究中心制定了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大纲,有独立的医学人文教学课,也有医学人文教学模块融入的临床课程,传授的方式因内容而异。人文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视觉艺术、音乐、宗教研究、伦理学和法学等;建立医学专业教师与人文学科教师教授内容、传授方式之间的相互交叉、互动关系,让社会人文知识渗透入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内。这样摒弃了传统医学仅仅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单一模式,医学人文主要体现在关爱、尊重、信任、希望、同情心以及对患者的恐惧、失落、孤立、绝望、侮辱等状态的安抚和减轻。医学人文让医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去处理好医患关系,全面以患者为主体,包括及时的言语、表演、叙述、文学作品、视觉艺术等等,感染、渗透、影响患者,完全脱离了传统医学仅仅凭借医学人道主义的单纯的逻辑及思维。

其首先倡导的是国家,规划者是学校管理者。从上至下的是学校领导充分的重视,由顶层开始就做好规划与指导。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才能够重视并实施[8]。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要靠医学院科学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人文教育体系,也要靠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更要靠全体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自觉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不断积累[9]。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可以融汇但不能混淆;教师先树立人文概念,并具有一定的人文意识和人文学术修养,在人文精神引导之下,将医学人文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形成相互渗透和贯通;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地具体按照不同学生的认知与品德形成规律, 构建具有个性化的临床教学的人文教育体系[10]。一个良好的体系是医学生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专业的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得到医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的多面性、阶段性及渐进性,促成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主动性,并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相辅相成。通过灵活、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促使教学活动的易化和渗透。

(二)我院消化内科医学人文教育探索与研究

为了能够提高消化内科临床实践带教的能力以及培养更多优秀的消化内科医生,自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我科在对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实施了相关的措施和研究。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在每天的查房、做内镜检查或治疗、在门诊接诊患者等教学过程中,都要用自己优雅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采用生动、风趣的言语,健谈的风格感染学生,让医学生拥有从事医生职业的幸福感及责任感。

建立病人入选库,选取入库标准患者,对每一位实习医生进行医学人文的教育。比如,在做腹腔穿刺操作前并非冷漠地签署知情同意术,而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病情沟通与言语关怀,穿刺前详细的告知,穿刺后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事项交待以及生化、病理结果反馈等等。在做胃肠镜检查之前,问问患者饮食情况,以及大便情况等等,尽可能让患者摆脱检查前恐惧的情绪,分散思维,以利于操作,让患者有良好的检查体验。

在每一次查房中,教师先要充分体现对患者人文关怀。在讲解具体临床病例的前后,适时地穿插相关的医学人文教育,用临床潜移默化地让医学生懂得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技术是并驾齐驱的。只有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患者有人文情怀及关心,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医生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诊断及治疗。没有人文艺术,医生无法对患者实施好的救治。

教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既和蔼又庄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检查方法要方便、经济、简洁,让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切不能增加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真正让患者懂得医生的职业价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患者在病情恢复的过程中体验到医生的人文和情怀。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过程中,目光不能帶有厌烦和高傲,以通俗易懂的言语、亲切的口吻,告知患者或者家属,举手投足充分表露医师的高素养和职业价值。优质的医学人文教育应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的状态、更低的花费、兼顾医生本人的福祉。这四个目标正是医学人文与医学教育的共同的方向[11]。

与临床专业课程相比,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上的差异性使人文课程考核方式更为灵活,考核注重的是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有独特的见解,运用所学人文理论来解决实际临床各种情况[12]。对于所有出科的医学生,不仅仅给予理论、操作等评分,均都还给予医学人文评分。譬如穿刺操作考核中,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及操作分外,还加入人文关怀评分;让学生懂得医生所有的医疗行为必须蕴含对患者及其家人的人文关怀,抛弃以往的单一的医疗行为,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教学查房评价中,加入教师人文教学分、学生人文关怀分等,学生与教师相互参照和评分,并使用双套评分结果,教师和学生查房的互动,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亲切的交流与关怀,创建我科独特的人文关怀的教学查房模式。经过这些探索和研究,在消化内科出科的学生中,学生的职业认同度、职业素养以及和患者沟通能力、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均有显著提升。临床带教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所带教的临床医生, 能够正确对待自我、他人和社会,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下对他们的要求[13]。教师在构建人文教学,学生接受程度增加,这样崭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内容丰富,接受的模式多样化。我科教学在医院的教学中是一次拓新,人文教学方式还在我科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

三、医学人文教育亟待更好的发展内容

但囿于条件的限制,更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方法还有待我们科室去尝试和发展。医学院校可聘请在其他领域的教授,指导本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完善和扩充本校的专业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医学专业教师也参加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讲座和读书沙龙,扩充其人文方面的相关知识;也积极鼓励人文社科的教师去旁听一些医学专业基础课程[14]。教师在展开医学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除了了解学生基本素质状况还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模拟医疗场景把学生带入到医患关系的环境之中,身临其感。身份的互换——学生扮演患者,使学生掌握患者真实心理状况,体谅患者的不易,人文情怀和关怀促动学生感同身受,优化医患关系。[15]举办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讲座,开设名家讲坛。组织校园的人文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激活社团、举办各种人文竞赛,让经典文化活动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品牌和特色。总体规划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布局,专设校园人文网站,充分发挥校训石、文化广场、校史馆等校内人文设施的作用,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位。这些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健康的育人环境[16]。目前在中国,包括我科室尚还没有沿用这些好的方法,只有通过我们努力去得以开展,从医学人文教育的法律、伦理、人性化三个方面实现人文教育从浅层次的被动人性化向深层次的主动人性化转变。发展消化内科临床教育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不仅仅包含理论,还有各种操作,包括胃肠镜、腹腔穿刺、留置胃管、ERCP、超声内镜、肝活检穿刺等。运用更好人文教学的手段,以人文教学为基础的发展,才能够把消化内科的临床教育做得更出色。

四、我国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展望

医学人文能够为医学的复杂性提供解决思路,这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8年9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三个方面,《标准》要求课程计划中除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之外,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17],才能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符合“综合、融合、结合、配合”的原则。从我消化内科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运用及结果,说明以医学人文为基础的消化内科专业知识及临床实践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对职业的认同度,对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提升医生的品质和人格魅力,营造更和谐的医患情感。临床医学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之初,为医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促进医学人文知识的内化是当务之急,需要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完成。

国家、社会、医院、教师、医学生、医务工作者、患者在医学人文教育都是相得益彰,克服我国以前医学人文教育的忽略和薄弱,国家的医学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获益的不仅仅是医生、患者,更长远获益的是国家和医学事业的繁荣昌盛。对于一个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临床教师,我希望能够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向其他发达国家学习更先进的人文教学内容及方法去展示在临床教学中。愿我的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医学专业知识丰富,更是拥有人文情怀及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丞.中医网中医诊治智能化辅助系统20届OA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记录稿[J].办公自动化,2016(321):42-46.

[2]李晓松,刘燕,李艳艳.“工匠精神”对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启发[J].医学与哲学(A),2018,39(08):55-57.

[3]邓国英,杨淑凤,祝丹娜,等.医学人文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与感染,2018,13(05):319-322.

[4]刘刚,夏少岭,苏有林,等.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努力提升优质服务能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04):9-13.

[5]苏强,吕帆,林征.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4):66-70.

[6]贾婵维.浅谈我国在医疗中的人文意识[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9):2945-2946+2949.

[7]白林海.于道泉评传[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8]刘婵娟,李军红.新常态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03):134-137.

[9]丁嵐,叶秋英,许春.浅析医学人文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2):65-66.

[10]吴月凤,祝盈,李琳琳,等.整合医学背景下的医院护理教学[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10):979-980.

[11]Skhr DP.Health Humanities and medical education:Joined by a cly/1-anollpIlIpose[J].Academic Medicine,2017,92(12):1648.

[12]李霞,姜大巍,梁亚男.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18(444):131-132.

[13]孙新红.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14]张魁元,尚俊杰.非核心教学社会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组织结构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6):29-38.

[15]周凤英.论高校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融合[J].文学教育(下),2018(456):36-37.

[16]于磊,王志力,胡善民,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06):443-444.

[17]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S].教高〔2008〕9号.

作者:肖菲

第二篇: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内科学PBL教学法评价体系初探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评价方法在PBL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着PBL教学的成败。本文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内科学教学中PBL使用的评价方法,并对评价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以促进PBL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PBL;医学教育;评价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研究型、复合型、高水平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理念追求,高等医学院校在加大校园硬件建设力度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目标追求学生的需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跨学科整合课程、讨论式教学、早期接触临床、情景模拟、SP培养与使用以及多形式考核制度等在高校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先建立的[2,3]。其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能力指向、有效协作、情境适应、形成性评价为其教学原则[4],目的就是要提高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他们获取信息的合作能力,同时将这种能力转变为知识[5]。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这些能力与知识,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PBL评价系统[6]。PBL教学模式的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学习目标完成程度上的评判,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提供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反馈,从而使课程制定者清楚地了解课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提供依据[7]。其评价特点有:(1)应始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2)评价是一个長期的过程;(3)所评价的是学生是否完整地获取了知识,以及自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5,8]。我们在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内科学教学中推行了PBL教学法,并建立了PBL的评价方法,从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信息管理、小组参与度、对小组的贡献、临床推理和决策以及导师(tutor)的态度、引导作用、提高反馈等方面,通过书面考试、问卷调查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并行量化评分,分别为: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无意见(3)、符合(4)、非常符合(5)。分为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完成评价。每个阶段评价的内容均有差异。

一、学期初的PBL评价

1.评价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均要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学习,充分发挥成员的团队精神。

2.评价主体:同小组内成员。

3.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思维、收集信息、反馈信息等行为表现,如病案(case)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助于大家的启发式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查阅文献、获取信息,并给予恰当的解释?小组成员是否进行了仔细交流,并能澄清模糊信息?讨论氛围是否开放,当提供反馈信息时,大家是否欣然接受反馈、自我辩护?能否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调整评估?模型构思是否共享?任务是否分配到了每个成员、成员是否积极准备?小组是否将精力集中于任务,使问题得到持续性解决?PBL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使之成为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者[9]。

二、学期中的PBL评价

1.评价主体:评价的主客体有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自我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对PBL运行的评价等。

2.评价目标: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个体评估以及中期反馈,重点检查对初期出现的问题有无实质性改观。

3.评价内容:①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在PBL教学模式中,导师是设计者和引导者,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5]。评价内容有:导师是否清楚PBL的学习问题(Learning Issue,LI);导师是否适当提问、并引导逻辑性思考和推理;导师是否平衡每一位同学参与讨论的机会;导师是否鼓励批判性思维;导师是否促进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导师是否支配学习过程、引导PBL的运行;导师是否增进成员间和谐的关系;学生是否从导师那里获得了及时、有用的反馈;导师是否把握PBL的运行;导师是否对PBL教学充满激情。②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发现、理解和运用病案中的基本数据与重要事实的能力?提出的诊断假设是否推测缜密、逻辑性强?提出的LI是否有深度?对病案的讨论分析是否逻辑性强、有洞察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是否需要深入了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后才能掌握LI?把握资料的重点、理解力强吗?LI作业是否从不“cut and paste”并正确引用文献?有很高的处理LI作业的综合信息的能力吗?是否准确地将相关信息运用到病案?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能否主动分享有用的信息及来源、想法和意见?是否经常提出合理的假设并陈述?能主动暴露自己的知识欠缺点和盲点吗?有很强的求知欲吗?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担当leader吗?对自己负责的LI有把握吗?详细掌握其他同学的LI吗?能有效组织同学处理LI吗?完成LI作业是否认真并按照约定的时间相互阅览?职业精神。学生是否始终与成员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学术诚信。学生是否亲自阅读过所引用的文献,注释妥当,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恰当的描述?③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本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如何;成员之间有无良好的互动;讨论流程掌控情况如何;讨论内容有系统性、组织性和充实性吗?认真地汇总了信息吗?学习兴趣好吗?掌握了LI吗?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个人的整体表现如何?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友情通过PBL教学能达到和谐吗?自己的知识量是否显著增加?PBL对本人的学习方法有无较大的影响?PBL教学有无问题,是什么问题、该如何改进?与上次PBL案例的学习相比,哪些问题已得到改进?哪些还依存在?该怎样改进?

4.中期反馈:使用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学生在PBL中是否存在问题,并持续改进。如在本模块课程结束之前,我还存在问题吗?是什么问题?怎样改进?其他同学还存在问题吗?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进?

三、学期末的PBL评价

1.评价主体:小组成员、导师。

2.评价目标:期末反馈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为PBL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目标在于了解PBL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追踪学生对PBL的态度及满意度。

3.评价内容:小组行为表现、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个体评估、期末反馈。如导师把握时间的程度如何?PBL教材内容是否充实,案例是否适中?教室是否设施齐备、感觉舒适?导师是否总是恰当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性思考和推理?导师是否总是恰当地引导讨论的进行?PBL的评估方式是否恰当?每个学期的案例数应该是多少?对本学期的PBL有何宝贵意见和建议?准确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

在PBL教学中,我们自始至终坚持团队协调,坚持评价,并持续改进,丰富教学评价体系。在PBL教学中,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手段,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PBL教学的学生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医学知识的获取,更应注重其行为和态度的养成、进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评价的真正作用应当是对学习的促进。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估和反馈可以使学生知晓自己的行为和方式的不足,帮助他们随时纠正,与学习团队进行融洽的互动,真正高效、愉悦地学习[6]。在PBL教学中,我们以提高教学水准,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医学生为目标,从学生知识、能力、智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不断改进PBL的评价方法。短期的PBL学习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整个学期,并且能够转化为新的收获[9]。PBL教学已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唯有将评价系统与学习模式进行很好的匹配,我国的PBL教学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与国际水平不再有过大的差距,医学教育才可能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0]。

参考文献:

[1]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100年后的新呐喊[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6.

[2]Nevile Ajv and Norman GR.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tam at McMaster Unversity:three iteration in three decades.Acad Med,2007,82(4):370-374.

[3]McMaster Unversity Faculty of Health Sciebces.Curriculum plan-COMPASS curriculum.[EB/OL].2008-02-20].

http://registrar.mcmaster.ca/CALEENDAR/year2007/sec_284.htm.

[4]黃育妆,陈利国,董军,等.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1-12.

[5]Sluijsmans DMA,Moerkerke G,van MerrKnboer JJG,et al.Peer assess ment in problem based learning[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01,27:153-173.

[6]马彬,张宇龙,吴佳,等.PBL教学对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8):905~909.

[7]松田隆子,曲智.对以PBL为基础的小组学习的医学教育、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国外医学院校现状的调查台保军,王革,黄翠,等.PBL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J].口腔医学研究,2007,23(1):112-113.

[9]Romero RM,Eriksen SP,Haworth IS.Quant it ative assessment of assisted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a pharmaceut ics course[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10,74(4):1-9.

[10]汪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作者:李志勇,赵小兰,董靖,瞿文娟,罗燕

第三篇:医学专科类《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摘 要: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强的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实训室建设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革,探索建设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

关键词: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为必修课,由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既是职业素质课程,也是岗位能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广大口腔全科医师必备的专业课程,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及口腔执业医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所有考试科目中占有30%的分数比例。该门课主要介绍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和儿童牙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课程的培养宗旨是:懂理论、重实践、知发展、求创新,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可以独立处理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开展口腔内科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循证医学思维逻辑,树立严谨的科学观及爱伤理念,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基础知识要讲清、重点难点要讲透、延伸知识要讲到。要求学生能做到:理论知识会运用、基本技能会操作、基本问题会解决。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力求让学生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可以胜任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就业岗位的口腔内科工作的岗位要求,对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诊断和处理能力,可以辅助口腔医师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和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我们通过对《口腔内科学》的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网络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相关建设,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形成了自身的课程特色。现将我们的建设经验分享如下。

1 教学体系方面

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个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医学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为行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实用性,根据社会需要、行业标准、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

《口腔内科学》总学时170学时,理论学时70,实训学时100,同时安排16学时线下优质在线资源学习时长。理论与实训学时的学时比近2∶3,具体实训项目见下表。

2 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要保持合理的梯队结构、职称结构和人员结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全面提高课程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课程专任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全部在口腔医疗机构结合临床工作,有计划按比例选派中青年教师前往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参加专业学会及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储备;定期举办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同时,学科重视与医院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思维带入课堂,并与专任教师集体备课,增加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与促进。

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1)创立新型教学模式: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印象不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2]。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参与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加强自主性学习;以病人为中心,引导兴趣性学习。

(2)鼓励教师多收集、积累临床病例资料,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实训环境。我校现口腔实训中心资产1800余万元,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口腔标准化头模室三间,共有头模120台;建有口腔医学综合实训室1间,口腔综合治疗台15套。同时购置了根管治疗仪、牙周治疗仪、根管显微镜、口腔激光治疗仪等实训设备。同时,拥有40余家口腔医疗机构作为见习、实习的基地,为学生口腔基本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4)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训考核,监考实训操作的学习过程。过程考核主要体现在实践技能的考核上,每次实验课结束后进行模型打分、讲评,期末集中进行实验考核一次。

(5)特别设置实训项目开展情境式教学,通过病人和口腔医生角色的扮演,让学生感受临床医生诊疗的过程。在学生中三人為一组,分别扮演口腔医师、口腔助理和病人,随机抽取深龋、急性牙髓炎、牙周炎等六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项目,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练。学生互相进行演练,在实训操作的同时也体验了病人的心情,通过换位思考,也培养了学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医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爱伤意识的建立,并有助于增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6)口腔内科学“岗证训合一”的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为蓝本修订口腔内科学授课计划,将考点全部纳入教学计划。并针对实践技能考试规定的技能操作项目,督促学生反复训练。

(7)组织教研室教师与行业专家合作编写配套教材,供口腔医学专业使用,使教材契合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

4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坚持系部领导听课、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听课制度,使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能充分了解每个教师的业务知识、基础理论和教学能力水平,以便分类指导。教研室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评教、评课活动,实施教研室老师和实验员集体备课制度。学期末通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反馈意见,定期到实习基地检查教学,将学生的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参考。

5 建设《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

将课程教案、课件、练习题、典型病例、部分教学录像视频、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资源上网,满足网络教学需求,并不断完成课程建设。课程教师将每个模块的疾病的主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并结合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不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应对各种考试,还能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3]。

同时选取目前慕课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外完成课程的学习并进行考核,后台获取学生的测试分数计入平时分。课程教师开通学习平台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项目,为师生互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医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学科,从业资格标准高,需要学生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4]。作为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了解时代发展的特点,主动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教学观念[5],学生在校期间应督促其认真学习,夯实基础,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杜凤芝,曹长红,刘洪利,等.基于“岗证训合一”的口腔内科学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5):214-215.

[2]于光艳.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49-50.

[3]杨显国,尹金鹏.微课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96-97.

[4]郑晓梅.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23(37):26-27.

[5]李红,陈金锐,潘洁.由执考实践技能改革引发的对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卫生教育,2018,08:137-13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口腔内科学》(项目编号:2018kfk197)

作者简介:倪成励(1982— ),女,硕士,副教授,口腔医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及管理。

作者: 倪成励 黄琛琛 吴映燕 陶冶 宣汉生

上一篇:服务行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工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