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与死的理解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对生与死的理解范文

生与死的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一次听妈妈说这句话时,实在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人都死了,哪还有什么轻重呢?难道死还有重量吗?

今天,我在妈妈的陪伴下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终于领悟到了死的分量,也明白了那句话的含意。

当时的邱少云如果就地一滚,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这样他就不会被大火活活烧死。可他想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组织的命令。他一定觉得牺牲自己,成全部队,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邱少云的组织纪律性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

想想自己,跟邱少云比,实在自愧不如。大火烧身的那一刻,会是怎样一种钻心的疼痛呀?可他忍了下来,一动未动。而我呢?每次摔跤了,撞到哪了,擦破皮了,都会哇哇大哭。其实,我的这点伤和邱少云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向妈妈保证:以后遇到困难,绝不认输,要学习邱少云的不怕死的精神。如果连死都不怕了

第二篇:关于生与死的句子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当生命很快结束,死亡必定成为幸福与荣耀的入口时,我们为什么还要为忧伤而沉沦呢?

3、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4、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

5、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但是他可能生下来就已经死亡。

6、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7、我们得到生命的时候带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勇敢地保护它,一直到最后一分钟。

8、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9、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10、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1、人在生与死只间徘徊,不知道是生还是死。最后选择了生,因为人生的真谛就是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如果死了就会后悔的。

12、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13、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

14、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15、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16、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17、死亡是造物者为人类安排的一种自然的、需要的、普遍的灾害。

18、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

19、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

20、为了惧怕可能发生的祸患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一件懦弱卑劣的行为。

21、死亡是那些自由不能解救的人的解脱者;是药物不能医治的病人的医师;是时间不能释怀的人的慰藉。

22、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

23、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次。

24、当一个人内心开始斗争时,生存就有了价值。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7、有时,人死或许可以是一种刑罚,但并不等于赎罪。

28、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29、人的灵魂表现在他的事业,人是要死的,谁也活不了几百岁,但是他的事业定会永垂不朽。

30、一切关于死的苦闷,对于强者无异是猛烈的鞭挞,把求生的力量刺激得更活泼了。

31、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

3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3、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

34、播种的人撒下了种子,看到农夫在收获,会兴起类似的想法来:“生”是耕作,“死”是其归宿的收获。

35、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去衡量;有些人在瞬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却突然衰老。

36、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第三篇:关于生与死的几点思考

摘要:生与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必然会思考的问题。人是从哪里来,又是如何生存在世界上,最后又怎会化成一缕轻烟飞扬,仿佛从未来过。这些问题似乎时刻萦绕于脑海,如夜空的繁星,忽而清晰,忽而又闪烁不见了。古今中外的先哲更少不了对于生死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迥然各异的回答,解决了今人的困顿,却又带来了另一些迷惑。本文将追随先哲之后,谈谈生与死的问题。 关键词:人生 目的 意义 人死从年幼的我们缠着母亲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时候,对于人生的思考便从未停止。有人把人生比作一辆长途列车,有人把人生看作一段旅程,也有人把人生当作一盘棋,也有人说浮生若梦。不管你选择怎样度过一生,生命的路都是有尽头的,人活着不过百年来的时光。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端点,接近死的时候,我们对生便有了更多的感慨。

一 谈人生 人生原本就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实践经历的东西,可我们仍搞不懂人生到底是什么,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一生都在体会,却还在不断追问,寻找,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就是“骑驴找驴”。骑着驴走得久了,回过头来看到长长的一串参差不齐的脚印,或深或浅,或稳当或摇晃,看到了每走一步发生的故事,于是恍然大悟,这就是人生。停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想:我这一路走来,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根本就不用知道,在我们不知情的时候降生了,在我们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又匆匆离去,我们操纵不了这一切,所能做的只有生活、思考。 1. 人生的目的

人活着总是为着什么的,有的人目标明确,生命便铿锵有力,有的人感觉自己似乎没有目的,便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在生命的旅途中,每个人的目的不尽相同,而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人生目的也会改变,然而,笔者认为,无论如何人都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的目的也便是人生前行的指南,是人活着的理由。

于丹在谈到庄子的生死观时曾讲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两兄弟,家住在一座摩天大楼的第八十层。有一天,他们深夜回家忘记看通知,电梯停了,于是兄弟俩决定一鼓作气爬上去。他们背着沉重的大背包,开始爬楼。爬到二十层的时候,觉得背包很重,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先把背包存在二十层,等电梯好了再回过头来取。卸下了背包,两人轻装上阵,说说笑笑。然而终于体力不支,爬到四十楼时气喘吁吁,于是坐下来休息,这时望着身后还有一半的楼梯,两人不禁互

相埋怨对方怎么没有看通知,吵吵闹闹中到了六十层。到了这时候,两人实在疲惫不堪,吵也懒得吵了,觉得还是应该安安静静地继续爬楼梯。当他们爬完了最后二十层,来到了家门口时,才想起钥匙放在二十层的背包中了。

其实,于丹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人的一生。我们把它看作一个八十岁的人生。开始的时候,人人都趁青春,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我们背上沉沉的行囊,行囊中装着理想,装着抱负,装着很多很多愿望和期许。我们不畏艰险,从脚下第一个台阶开始上路了。爬到二十岁,我们走入了社会,为了梦想处处碰壁,日子过得惨不忍睹,开始认同社会规则,发现梦想似乎变成了负担。我们看着疲惫的自己,回想一路走来的辛苦,觉得梦想遥不可及,于是便想把它先搁置起来,等到日子好过了,万事都具备了,再回头来捡起梦想也不迟,兴许到那时梦想会更加容易实现了。安放下梦想以后,我们轻装上阵,积极地适应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越来越多,争斗也越来越猛,内心焦虑不安,免不了抱怨和后悔。这时就是兄弟俩互相指责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前方的路也还很模糊,自己内心仓皇犹豫,就这样吵吵闹闹一路走来。

走到四十岁,到了所谓年近不惑的时候,所有意气风发的东西都成了昨日黄花,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实属不易,人开始变得疲惫、颓唐,于是互相扶持着再走。

到了六十岁,觉得晚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是应该珍惜的,让我们安静下来吧,不要再抱怨了。这个时候大概到了孔子所谓的“耳顺”,心顺应了,少了很多指责,终于走到了八十岁。

站到最后的这个终点上,突然之间怅然若失,想起来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留在了二十岁的行囊里,那就是一直还没有打开的梦想,从来没有放飞过,从来没有跟随过自己,徒然一身,走完了一生的历程。但是,二十岁回不去了,人生就是这样,不可逆。有时候梦想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梦想有大有小,不止一个,想要实现它,就看你如何规划,能否坚持下来。执着于梦想的人,一生只为一个梦,面对自身的弱点和外界的诱惑也从不犹豫,到最后收获了梦想的果实,也得到了周围人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而有的人一开始有很多梦想,装满行囊,可一路走一路丢,只好重新建立目标,由于习惯了三心二意、知难而退,最后只留下一副空空的行囊,一生也已走完。

笔者认为,人的一生有不计其数的目的,有的是自己想要达到的,有的则是被动要去做的。自愿要达到的目的,便是梦想。梦想不需要很多,选择一两个就够了,重要的是要时刻鞭策自己为了梦想而努力,而坚持,不被社会中各种因素干扰,更不能被打败。这样,到了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充实的,没有遗憾的。

2. 人生的意义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他认为,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仅仅是一

2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在他的《独秀文存》中也谈到:“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劳作,就是为了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幸福有时候是一瞬间的感觉,然而正如陈独秀所说,幸福也是可以保存和延续的,而这些为后代保存下来的幸福,就是我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

人的一生说短,如白驹过隙,说长,也要经历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轮回。长长的一生中,我们做过的事情浩如繁星,然而,人生的意义就在这里体现。笔者认为,人所做的事有两种,一种是为自己而做,一种是为他人而做,而人生意义的体现,更多的是在为他人的付出之上。我想人和动物的曲折就在于,人在做某件事之前会考虑其必要性,事后也会反思有没有意义,而动物没有这么多心理活动,它们只是为了活着。正如俄国哲学家赫尔岑说的一样,“动物认为它的整个工作就是生存,而人只有在得到工作的机会时,才认为生活是有意义的。”

二 谈人死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冯友兰先生说过“人死为人生之反面,而亦是人生之一大事。”所以,古来每当人们谈到生,自然的就会谈到死,只是人生短暂,时间易逝,面对死,人们总是有些忌惮的。然而,也有人不惧怕死,他们对死已是一种超然的态度。就如纪伯伦则认为:“只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与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人生的真谛就是生命,这生命的起始不在子宫,它的终止也不在墓中。这些岁月在无穷无尽的生命中,不过只是一瞬间。这尘世一生只是一场梦,而我们称之为可怕的死才是苏醒。那是梦,然而梦中我们的所见所为,将同主永世长存。” 他认为死才是人类的苏醒,而生命是无穷尽的,人的一生度过的岁月,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小小的一只梦,这种对死的思考,令人惊讶而又感叹。而笔者自己也有时考虑死的问题,尤其是当身边有人离开的时候,以下是笔者对死的一点不成熟的感想。

1. 死是什么

其实,对于死,我是不愿细想的。我只是知道,死是当种种生命迹象已经停止,我的肉体已然没有存在的意义,也无法再继续存在于世上。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表明我真正的死了,因为我没有死过。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也许像有的人解释,孔子这是对学生的问题不耐烦的回答,然而,在我这里确实是这样。活了二十三年多,没有真正搞清楚生,我是不敢轻易谈死的。但我不否认,

3自己常常会思考死,不理睬古今中外哲学家或者什么家的观点,完完全全地放任自己去想,但始终是无果的。

在这里,我想表明的是,我承认生老病死这个生命规律,认同人的生物上的死是确实死了,但我又认为这不属于真正的死。我没有信仰哪一个宗教,不相信人死了灵魂还在,或者人死还可以投胎,还能够复生。我把灵魂看成一种气,即使当一个人肉体不存在时似乎有种那人还在的感觉,我认为这只是那个人的气场还在,气还凝聚在一起,但是它终会消散,正如一个人最终还是会被人们淡忘一样。

而我之所以认为人的肉体死算作死,又不是真正的死,而我又反对灵魂之说等,到底我觉得什么是死呢?我想,一个人要是肉体死了,也没有后代,或者没有影响过某个人,没有人继承他生活的习惯和思考的方式,那么他就算真正的死了。

2.后代遗传或者影响别人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等,代表一个人并没有真正的死。

孔子死了,他留下了整套的儒家思想,他的几代弟子把他的思想传承下来,这套思想统治中华民族几千年,甚至以后上万年。所以我们说孔子还活在中国人乃至世界人的心中,活在中国每一个人的思想中,为人处世的态度中和风俗习惯中。庄子死了,他活着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不在活的状态,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只蝴蝶,还是蝴蝶就是他自己。庄子的逍遥人尽皆知,我想当年他在“游”的时候,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时候,已经把自己托付给了天公和地母,使得他的人生哲学至今可以使那些向往自由与逍遥的人们神魂颠倒,使那些向往虚静的人们顶礼膜拜。

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由父母传宗接代而来的,而父母遗传的又是他们的父母,一代代都是如此,所以说人不会真正的死。现在社会上没有信仰的人很多,他们大多都相信一句话,就是“人死如灯灭”,他们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种观念导致人们在生活中为所欲为,不惧怕任何,因为他们不怕报应、不怕末日审判、不怕来世变成牛马。其实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错了。他们的身上遗传和继承的是祖辈的传统,外貌长相的传统,做人做事的传统,甚至这些传统也要遗传给他的下一代。然而,他的“打破传统”最终贻害的是祖辈的名声和下一代的人生。笔者认为,人生在世,要往上看,也要朝下看,人们应该明白,譬如精神、本性、思维、习惯等这些东西是不会死的。就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如果你的后代做了错事,别人指责的却不只是你的后代,还有你自己。

生与死的问题始终是人生的一个不解之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往往就蕴藏在死生之间。重生还是重死,怎样生,怎样死,这是在是人生一大问题,而且是贯穿生命始终的问题。热爱生活的人自然想在自己的生命之旅中留下辉煌的一笔,因而十分注重生的价值,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虚度人生以 4

及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来说,生对他们是一种痛苦和折磨,他们寄希望于死亡,企图从中寻求一种解脱。因此,生与死的冲突导演了人生的种种剧情。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如何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如何使人生过得完美幸福,如何正视人生不可回避的死亡悲剧,如何实现人生的不朽,这一系列难题就需要在人的一生中的到解决。前人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或许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然而,明悟死生的意义还要我们自己用尽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一种人生观》[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10.

[2]季羡林.《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1.

[3]张品新,乔继堂.《人生哲学宝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

第四篇:生与死的抉择《渔父》课堂教学实录

生与死的抉择:屈原魂兮归来

——《渔父》课堂教学实录

师展示幻灯片1: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

他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

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他,就是屈原

师:有同学愿意朗读下这段文字吗?

(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师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地方值得斟酌的?

生1:她的普通话很标准,但是要注意语气和停顿。“他,就是屈原”这句中“他”之后的停顿要稍微长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师:恩,很好,那么在语气上要注意什么呢?

生1:这段文字写得美,很有诗意,我个人很喜欢。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要有点气势,要读出对屈原由衷的赞美之情。 师笑:那么你可以给我们示范下吗?

生1读得很投入,语气语调和感情把握得很好。读完后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师:高一的时候我们学过屈原的《离骚》,同学们还有印象吗?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屈原的一些资料,有没有同学愿意给我们讲解下?

生2: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生3:政治上,他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很精当,老师就不再补充了。下面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幻灯片2-3展示重点文言实词、文言句式,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师:请同学们翻译以下句子(幻灯片4)。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于世推移。 (3)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师下堂巡阅点拨,然后对典型错误进行梳理指正) 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大家有信心背诵以上文句吗? 生异口同声说能,接着大声朗读背诵。 师:老师背上句,同学们接下句,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吗? 同学们都能够熟练响亮地背诵。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简要来说就是渔父和屈原的三次对话。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渔父,女生读屈原。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朗读气氛较好)

师:本文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分析两者不同的人生态度。

教师板书“屈原”,学生找出对应的语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师板书完之后请学生谈谈对以上文句的理解,并由此来分析屈原的人生态度。

师提示:请同学们先思考再发言。

生4:我觉得这里的“举世”和“众人”不能解释为世人和所有的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指楚国朝野中对屈原“美政”持反对态度,用谗言来排挤屈原致使他被逐的奸佞小人。

生5:我觉得不仅仅指这些奸佞小人,还指那些不理解屈原“美政”的人,屈原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说理想得不到理解和实现而发出无奈的悲凉的感慨。 生6:屈原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洁白无瑕的,是一尘不染的,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他是值得人们去尊敬的。

生7:屈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理想的尊严,我忽然想到了北大“数学才子”柳智宇,在世人看来他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选择出家的做法是不可思议的,其实我倒觉得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悲的,有理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同学开始鼓掌)

师:这位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和联想,他的思考很有深度和见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那么渔父呢?

学生找出“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教师板书以上语句。 生8:我认为渔父的意思好像是在说屈原不会变通,劝他要改变心态。 生9:“沧浪之水”有一种寓意,是指世道。渔父是劝屈原要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不要过于拘泥于外物。

生10:这里的渔父是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有点像楚国的狂人接舆,他们超然物外,显得很洒脱。

师: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丰富,渔父和楚狂接舆的相同点在哪里呢? 生10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言之。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能够联想到《论语》中的内容,而且能够准确背诵。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10:我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屈原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而渔父则是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

师:如果说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渔父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中将两个人物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是为了凸现屈原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崇高人格。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报任安书》,不妨也来做一个对比(幻灯片5展示)

屈原是否可以选择

——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生实现他的理想?

——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形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 师灵机一动模仿节目主持人:欢迎各位网友和我们进行互动,对以上话题展开评论。

生11:老师,我们没有电脑呀。 生12:老师,那你就是楼主了。

师笑:条件有限,你们就委屈下拿出纸和笔当成屏幕和键盘吧。

(学生拿出笔纸现场写作,教师下堂和学生进行互动)

师:请各位网友不要忘记署上自己的网名,写好后可以把“邮件”传送到前面来。 师:老师来读几条网友的观点(事先下堂挑选有代表性的观点) 1楼(梦醒时分):生亦死也,死亦生也。生死何物,为黎民无所惧。富贵安逸,为百姓皆可弃。

2楼(囧丫头坏坏):假如时光倒流,屈原选择依旧。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屈原因自己的选择而伟大。历史无法假如,屈原无法复制。

3楼(欲盖反而弥彰):时势造就了英雄,时势造就了屈原;英雄亦能造就时势,屈原成就了那个时代。他身上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他不能向司马迁一样“隐忍苟活”;他身上背负复兴楚国的重任,他不能向渔父一样“与世推移”;他心里装着忧国忧民的理想,他不能像张仪一样挂六国相印。他注定就属于那个时代,他没有选择,他唯一的选择是对国家和百姓的爱。

4楼(思绪浑浑噩噩):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思想,不愿随波逐流,妥协世俗。他把人格和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之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司马迁为了成就大业,实现人生价值,在痛苦中选择了隐忍苟活,发愤著书,昭示了生命意义。屈原和司马迁一个选择生,一个选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楼(师作结):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一生注定要为楚国操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他有一颗坚定和勇敢的心,为了坚持理想宁死也不苟活。隐忍苟活、与时推移不是他的人生。他洁身自好,梦想楚国通过改革再次强盛,他忧国忧民一心只为楚国,怎奈现实于他过于残酷,命运于他过于不公。他愿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给楚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生命的唯一。他生是楚国身,死是楚国魂。这就是屈原的价值所在。屈原,魂兮归来吧!

师播放央视《诗歌散文》任志宏朗读视频,学生跟读,在朗读回味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父《楚辞》屈

原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宁为玉碎 安能以皓皓之白

不为瓦全

而蒙世俗之尘埃

(对比)

滞于物

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学设想:

随遇而安与世推移

圣人不凝

而能与世

这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进行,一是基础巩固,包括基础知识的检测落实,关键语句的理解背诵;二是文本研习,屈原和渔夫形象以及处世态度的对比分析;三是问题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探究。在教学目标上根据学情合理定位,首先抓重点实词和关键句子,这是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理解关键句子的基础上分析屈原和渔夫的形象,并由此分析其处世态度;最后深入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对话式教学和问题探讨式教学,讲练结合,读写结合,师生共同探讨交流互动。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为基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 教学反思:

这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一是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执教高二(1)班的时候让学生写评论的环节,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已经被点燃。看着学生认真思考,奋笔疾书,我真不忍心打断,后面的预设也就没有进行下去。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被课件里的预设牵着鼻子走,一堂课在机械匆忙地播放课件中就结束了。课堂是灵活多变的,是无法预设的。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工具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而学生的思维才是主要地位。学生的思维是课件的主人,课件是学生思维的仆人。按照课件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而不进行适时调整的机械课堂教学,看起来很完整,甚至是完美。这样的语文课不一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才是好的语文课。

二是语文课要“三贴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语文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的思维。称学生为“网友”,称纸笔为“屏幕”和“键盘”,称交流为“互动”。这些形式和名词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缺乏良好沟通和交流的课堂无疑是死水一潭,一厢情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找准载体和切入点。因此在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义乌市廿三里中学胡俊老师提供课堂实录,金华八中江艳玲老师参与解读课堂的讨论)

第五篇:对生活的理解

它是天气预报说的明天多雨有雪

结果,一整个白天阳光灿烂,毛茸茸的小鸡

在河滩上印出许多小小的脚印

那群打算明天十一点起床的猪

九点就给阳光吵醒,争先跑到麦田里去

它们吃胖瘦不一的草和青嫩的小麦,最后挨了一两记棍棒嘶叫着回到了猪栏

它还是一匹野马的经过,它本来考虑守望一座

树木和野草不多的山头,和老迈的雌鹿,度过

某些无风无浪,没有惊喜的日子,任凭春节的鞭炮把它的胡子吓得疯长,它不企求喝美酒吃鱼肉

只有小米高粱就够了。可是,一匹狼把它撵了出来它就投靠了蜀国,跟着诸葛孔明六出祁山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战死或老死疆场

却有那么多的蛇虫鼠蚁恨死了它,指责

它的蹄印占据了别人的江山

它还是什么,我就不再比喻了

我的词汇已经阔步旅行,它除了献给诗歌的句子,还献给2008年春节,我把它们花丢给黄昏中的

花市了,它们是一群没有快乐的羊

今晚,它们将和鲜花共度寒冷的夜晚

它们感到幸福或不那么幸福

感谢神

那个夜里送我兰花的男人

他请我宰鸡,感谢神

不用他提醒,我将宰鸡,祭祀

神在2007,在我旅行的途中,当我遇到峭壁断崖拉了我一把,我就继续前行了

神不完全属于我,他属于上天

这是一个爱我的神

在过去的岁月,神赐我一张被人妒嫉的椅子

还把折磨我十年的病魔赶走了

我坐在杨桃树下,内心又甜又酸

那个送我兰花的人,他说的很对

所以我今年拒绝风车,好运气我要

装进口袋里,不想被风车转掉

耕耘的日子,又苦又累

又苦又累的日子

我感谢神

上一篇:大三第三次作业范文下一篇:第三产业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