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2023-05-29

第一篇: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生与死的辩证法

生与死的辩证法——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死亡意象

摘要: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五件跟死亡相关的重要事件,分别是:小说开头的卧轨自杀者、后来弗龙斯基的自杀未遂、列文哥哥尼古拉的艰难死亡过程、安娜的卧轨自杀以及列文对死的思考。本文将从这五件事情中论述这些与死亡相关的事件背后的深层意蕴以及包含在其中的生与死的辩证法。

关键词:死亡、隐喻、辩证法、救赎、

《安娜·卡列尼娜》第五部分的第二十节有个小标题:死。这是这部小说里唯一的一个小标题,也有可能是托尔斯泰所有小说中唯一的一个小标题。这节的内容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的病故过程。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窥见这部小说所笼罩的死亡阴影: 从一开始安娜与其情夫弗龙斯基初次邂逅时,遇到的那个卧轨自杀者,到安娜生产时的性命之虞,紧接着是弗龙斯基的饮弹未遂,再到尼古拉艰难的死亡过程,连作者的自传体人物列文都曾屡次想到过自杀„„这些死亡意象中不仅包括着决绝的死亡,也包括着新的重生。

一、“卧轨自杀者”的身份隐喻

托尔斯泰一开始就给小说下了个基调,这个基调就是“死亡”。从一开始安娜与其情夫弗龙斯基初次邂逅时,遇到的那个卧轨自杀者就可以窥见一斑。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的第十四小节中,是这样写卧轨自杀者的:“‘什么?„„什么?„„在哪儿?„„自己扑上去的!„„压死了!„„’过往的人群中有人在说。”安娜说这是“不祥之兆”,事实上,这是作者托尔斯泰的看法。再来看看后文是如何写这个被轧死的人。文中说“不知他是喝醉了,还是由于天太冷把头裹得太严了,没有听见火车倒车,就给轧死了。”后文也提到:“听说,全靠他养活一大家子呢。”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作者托尔斯泰在这名卧轨自杀者身上给读者的隐喻。隐喻一:自杀作为一种解脱痛苦的方式,尤其是这种卧轨自杀是不纯洁的,是要遭到唾弃的。小说写到安娜的死也说“连她的死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可恶女人的死法”。隐喻二:自杀的背后是由于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身份地位低下,要养一大家子了。作者说在小说一开始就说“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就可以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卧轨自杀者和安娜死亡背后的相似社会黑暗。隐喻三:死亡作为反抗社会的方式是非常微弱无力的。但也是最为无奈的选择。

在这里,卧轨自杀者死了,却暗示了活着的安娜的死亡。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却还是要死的。这种必然的死亡基调笼罩着整部小说。

二、弗龙斯基自杀的意味

在小说中,弗龙斯基一直紧跟自己的欲望,他爱着安娜,可他不只爱安娜。他还爱马,还渴望仕途,还留恋上流圈。虽然在安娜分娩时,他所有的欲望都消失不见了,可在跟安娜私奔后,他其他欲望又苏醒了。跟安娜生活在一起后,他感到满足,可这满足感并没持续多久。他的内心马上开始涌现对欲望本身的渴望。所以说,弗龙斯基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他对安娜的爱了?这种爱是否可以浇灭他心中的欲望之火?但是可悲的是他对安娜的爱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的体现,从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一套“准则”,正是自由主义贵族公子的准则,他对安娜的爱符合他的准则,他就爱了,他只被安娜的外貌所吸引,而不去窥探安娜的精神世界。那么他们的相爱就注定是一场悲剧。

小说里,弗龙斯基和安娜都选择过自杀,但是最大的区别就是弗龙斯基没死,而安娜死了。这之间的差别在于一种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强烈而鲜明的对比:男人和女人对于爱的不同理解。男人往往把爱当做通过彼岸的桥梁,无论这彼岸时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而女人则把爱本身视作追求的目的。一生一死的对比,是作者强烈的生死观的显现。弗龙斯基活着,倒不如说他死了;安娜死了,却永远活着。

三、尼古拉艰难死亡的背后

托尔斯泰给小说第五部中的第二十节加了个小标题,这可能是托尔斯泰所有小说中唯一的一个小标题,这个标题是“死”。该节的内容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的病故过程,牧师祈祷完之后,说了声“他完了”,想要走开去,突然死者从胸膛深处发出一声尖锐而清楚的声音:“还没有„„快啦。”一分钟后,脸色开朗了,在髭须下露出一丝微笑。

尼古拉早就是堕落之人,在临死之际,他疯狂地做祷告,尽管这只是一种“妄想痊愈的暂时的、自私的表现”,但无论如何,他被死亡征服了,表面粗暴,内里却温顺了,死后还挂着一丝微笑。“死”这个标题,似乎是作者有意要向读者坦露自己的创作意图:给死亡以启示,给生以救赎。而且,这个标题出现在书的下半部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地方,似乎,作者的写作感情要倾盆而出了,小说的节奏也徒然加快。它像一个支点,在这个位置,正好可以将小说最后部分的救赎和希望跷到最高的地方。

在尼古拉死去的时候,列文的妻子基蒂怀孕了,托尔斯泰想表达的的当然不是转世投生这一套,他是想把“死”这个题目写得更为全面,更富张力,光写死,不写生,这不够辩证。更为重要的是,列文面对哥哥的死,对死亡的恐惧进一步加深了,但与此同时,“他还是感到不能不活着,不能不爱。他感到是爱把他从绝望中拯救了出来,而这爱,在绝望的威胁下,变得更强烈更纯洁了”。可以说,尼古拉艰难死亡的背后是列文的自我救赎之路。

四、安娜的死——“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安娜,一位极具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安娜是绝对真实的,她不要虚假、不要谎言。她爱上了弗龙斯基,就跟丈夫卡列宁说“我已经是他的妻子了。”她无疑是极具勇气的。然而这种勇气和真实却是当时上流社会所不允许的,这正是安娜走向悲剧的最主导的原因。托尔斯泰并没有赋予他笔下的女性角色,像男性一样寻求宗教解救的愿望和能力。卡列宁也说安娜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女人”。临走前,安娜说“上帝,饶恕我的一切!”

小说里,安娜和列文是对比鲜明的两个人物。可是作者的感情态度也是十分明显的,托尔斯泰没有否定安娜的爱情追求和此后的行动,然而却让她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走向毁灭。那为什么不给她以拯救?列文在面对哥哥尼古拉的死亡后,曾沉浸在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生的无希望里,但最终他获得了拯救,并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既然作者让安娜把拯救寄希望于宗教,在最后,为什么上帝不来拯救她了?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1、作者虽然同情那个女性,但是是站在男权的立场的,她不认为女性能够获得信仰层面的救赎。

2、这个“既怀疑悲剧又渴望悲剧”(布鲁姆)的人想用女性为爱情毁灭这一事件,来完成悲剧这一美学中的道德使命(虽然按传统标准,女性作为悲剧主角还欠缺一种“跌落的高度”);

3、他对安娜的悲剧怀着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总有一部分人是要受难的,总有一部分人是不能进天堂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受难而不能上天堂的,但另外的人却不能甘于堕落。

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某种意义上,安娜的死是作者在作一场宗教意义上的审判,正如托尔斯泰在卷首扉页上引用的《圣经》里上帝的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出自希伯来书10章30节;30节的完整内容【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对于这句话可以作的解释有:

1、“我”是指上帝,指上帝对安娜的审判,由于安娜对婚姻的不忠而致的审判。

2、“我”是指安娜,安娜的悲剧是由于这整个上流社会的污秽和肮脏而致的,她将以自己的生命发出对这个社会的控诉。

五、列文想自杀背后的思想探索

列文是具有作者自传色彩的人物,他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

小说中写到:“‘不知道我是什么、我为什么在这里,是无法活下去的。但是这个我又不能知道,因此我活不下去。’列文自言自语。”列文出现精神危机是从他哥哥尼古拉死后开始出现的。尼古拉死后,他和基蒂的孩子出生了,他说,他对这个孩子的到来并不感到快乐,甚至感到痛苦。小说中还写到:“列文,虽然是一个幸福的、有了家庭的、身强力壮的人,却好几次濒于自杀的境地,以至于他吧绳索藏起来,为空他会上吊,而且不敢携带枪支,唯恐他会自杀。”这正是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却不幸福的真实写照。

思想探索是漫长而痛苦的,列文一面开始大量阅读书籍,一面将自己对农业和劳动力的研究投入实施中。最终,列文终于结束了这场痛苦的自我驳斥。他说:“活着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上帝,为了什么上帝呢?还有比他所说的话更无意义的吗?他说一个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活着,那就是说,一个人不应该为了我们所理解的、我们所迷恋的、我们所渴望的东西而活着,而是为了某种不可思议的东西,为了谁也不了解,谁也无法下定义的上帝活着。”这段话的背后,既是托尔斯泰借列文之口来表露自己,也是为了批判安娜为自私自利的自我欲望而活着的人生观。

列文从这场思想危机中走了出来,他便获得了重生。列文这场思想探索的背后,是一次自我人生观的总结,也是托尔斯泰对整部小说所作的一场思想意义上的总结。

第二篇: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心得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街道、街区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道路的主要功能是城市交通。简·雅各布斯通过观察发现,人行道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区域,其除了承担马路之间的交通功能外,还应满足其他的要求,即“安全”、“交往”、“同化孩子”。还有,城市应该是多样的,有特色的。

除此之外,雅各布斯还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的产生了质疑。她认为很多贫民区都有一种积极改进的态度和信心,她称此为“非贫民区化”。

但我认为雅各布斯的观点和理念主要是源于对美国城市设计和规划弊病的批判,很多情况可能不适合我国的实际。

因此,我们要加以仔细的考虑。例如城市的发展靠的是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尊重城市的内生力量并不意味着对城市不加以控制,任其蔓延。依据城市发展规律,根据地方发展情况,对城市进行相应的规划和控制也是必需的,只是要避免那种铁板一块,固定化的设计。再者,对于贫民窟的发展,也应该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规划,因为贫民窟多滋生犯罪,不进行控制,容易诱发犯罪和集体性的**,应该对那些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提供帮助,以使其早日摆脱贫穷。

她的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却也在我国当代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尤其是在旧区改造反方面。

首先应尊重城市风貌,寻求新的改造模式,避免过度商业开发。南锣鼓巷就是商业气息过重的典型代表,缺乏可持续性的过度商业开发,前景不容乐观。简单的模仿和过度的竞争都会使多样性消失,从而导致城市的衰败。因此,在旧城区的复兴中,我们必须遵循城市多样性的规律,倡导基本功能的混合,保持小尺度的街区,保护已经形成的混合性街区。

我们的许多城市更新常常忽视了“日常生活”,认为纷杂的城市生活是造成混乱的原因。例如,旧城区中的传统集市或市街,常常被“退路进室”政策安排入新建的室内大市场或商业城。虽然买卖仍继续着,但城市空间中原有的商业活力和生活乐趣却从此消失。一座城市只有具有了各种机会和活力,人们才会因为利益和生命的本能停留其间。因此,要使城市旧区实现真正的复兴,就必须从初始阶段深入实际生活,尊重大众文化,保留或复原旧城中的日常生活空间,使城市活力得以延续。

还有,我国旧城的许多居住建筑具有保留价值,通过一定的改造后仍适宜使用。因此,一方面要对旧城区内质量良好的居住建筑和社区进行保护,避免居民的大规模外迁;另一方面也可在中心区建造多样化标准的适用住宅,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要,实现居住层次的多样化。

如此希望可以创造一个有特色的,融合的北京城,真正符合包容、创新的北京精神。

第三篇:生与死之间感悟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2)通过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

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难点:

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师: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一位12岁的南非小男孩的死,引起了世界上两位领导人的关注。

(师生接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师生接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4)师:理解什么是“小斗士”、“榜样”的意思吗?

二、感悟“坚强不屈”的恩科西

(1)师:同学们,恩科西只是一个年仅12岁的普普通通得了艾滋病的黑人男孩,他怎么能得到世界上享有很高地位的两位领导人如此高的赞誉呢,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呢?让我们走进文本进一步体会,默读

2、

3、4自然段,圈画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要求:以小组形式边汇报边交流。做好倾听随时补充。)

①“1989年,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②“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第二个生日。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

资料1: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不幸的。

资料2: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3)师:了解了这些,想象一下他还会怎样“挺”?边汇报边指导朗读。

(4)师:是的,出乎意料的生命奇迹,多么煎熬的生命历程,读:“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5)师:是的,小恩科西不但忍受病魔的折磨,还面临丧母的伤害、无家的威胁、社会的歧视,灾难重重,那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恩科西?

师板书:坚强不屈

(6)师: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赞美她:你是坚强不屈的艾滋病小斗士!

三、感悟“大爱无疆”的恩科西

(1)过渡:再往下读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为什么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指着板书说)默读

5、

6、7自然段圈画批注,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体会,这次以同桌形式进行汇报。

(2)抓住“发言”体验斗志。

生汇报:

师引读:是的当他想到那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和难友时,他会强忍疼痛的呼吁….读:发言4:“等我长大了,……关心艾滋病人。”

师引读:当他想到那些歧视冷漠的目光时,他会不屈不挠的呐喊……

读:发言4:“等我长大了,……关心艾滋病人。”

(3)师:(艾滋病晚期图片)此刻他的身体已经什么样子了?

(4)师:然而她却说:指读第四次发言:“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

(5)师:此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一怎样的恩科西?

师板书:大爱无疆。

(6)师:让我们再一次衷心感慨:你是大爱无疆的艾滋病小斗士!

(7)师:最终恩科西还是没有逃脱死神的魔爪读8段: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的儿童欢庆自己节日的时刻,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8)师:因此这位勇敢的小斗士的(指着板书)坚强不屈、大爱无疆怎么能不引起引起安南的感叹、曼德拉的痛切:

(师引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师引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9)师:也让我们再一次发自肺腑的赞美吧:你真不愧为令人钦佩的艾滋病小斗士!

四、体会写作方法:

(1)师: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很好?你欣赏到了吗?

(2)师:上学期还学过倒叙写法的文章?

五、知识拓展,深化主题

(1)师:恩科西的死让我们背痛、他的发言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也来了解艾滋病,也做一个艾滋病爱心使者。看手中的资料,看后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感受。

(2)师:多么可怕的数字,多么令人恐惧的病魔。因此,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同时,各国人们都在身体力行,关心着艾滋病人。(投影)A、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家总理温家宝、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都到医院看望艾滋病人,并与他们亲切握手、拥抱,并与病人共进午餐。12月1日,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彭丽媛与参与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的青少年一起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濮存昕等中国知名度很高的公众人物也参与艾滋病爱心宣传公益活动。现在许多青少年学生也纷纷加入了关心艾滋病人的行列

(3)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此时你有什么感慨?(对小恩科西说、参与公益事业、以后遇到灾难要坚强….)

(4)师小结:大家谈的深刻,以此为戒正确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患者,同时让艾滋病小斗士的精神深入我们心中,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想想恩科西,就会坦然的面对生活中一切挫折、不幸、灾难…..

板书设计:

15.艾滋病小斗士!

坚强不屈

大爱无疆

第四篇:生与死的抉择《渔父》课堂教学实录

生与死的抉择:屈原魂兮归来

——《渔父》课堂教学实录

师展示幻灯片1: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

他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

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他,就是屈原

师:有同学愿意朗读下这段文字吗?

(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师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地方值得斟酌的?

生1:她的普通话很标准,但是要注意语气和停顿。“他,就是屈原”这句中“他”之后的停顿要稍微长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师:恩,很好,那么在语气上要注意什么呢?

生1:这段文字写得美,很有诗意,我个人很喜欢。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要有点气势,要读出对屈原由衷的赞美之情。 师笑:那么你可以给我们示范下吗?

生1读得很投入,语气语调和感情把握得很好。读完后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师:高一的时候我们学过屈原的《离骚》,同学们还有印象吗?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屈原的一些资料,有没有同学愿意给我们讲解下?

生2: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生3:政治上,他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很精当,老师就不再补充了。下面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幻灯片2-3展示重点文言实词、文言句式,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师:请同学们翻译以下句子(幻灯片4)。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于世推移。 (3)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师下堂巡阅点拨,然后对典型错误进行梳理指正) 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大家有信心背诵以上文句吗? 生异口同声说能,接着大声朗读背诵。 师:老师背上句,同学们接下句,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吗? 同学们都能够熟练响亮地背诵。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简要来说就是渔父和屈原的三次对话。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渔父,女生读屈原。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朗读气氛较好)

师:本文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分析两者不同的人生态度。

教师板书“屈原”,学生找出对应的语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师板书完之后请学生谈谈对以上文句的理解,并由此来分析屈原的人生态度。

师提示:请同学们先思考再发言。

生4:我觉得这里的“举世”和“众人”不能解释为世人和所有的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指楚国朝野中对屈原“美政”持反对态度,用谗言来排挤屈原致使他被逐的奸佞小人。

生5:我觉得不仅仅指这些奸佞小人,还指那些不理解屈原“美政”的人,屈原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说理想得不到理解和实现而发出无奈的悲凉的感慨。 生6:屈原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洁白无瑕的,是一尘不染的,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他是值得人们去尊敬的。

生7:屈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理想的尊严,我忽然想到了北大“数学才子”柳智宇,在世人看来他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选择出家的做法是不可思议的,其实我倒觉得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悲的,有理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同学开始鼓掌)

师:这位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和联想,他的思考很有深度和见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那么渔父呢?

学生找出“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教师板书以上语句。 生8:我认为渔父的意思好像是在说屈原不会变通,劝他要改变心态。 生9:“沧浪之水”有一种寓意,是指世道。渔父是劝屈原要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不要过于拘泥于外物。

生10:这里的渔父是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有点像楚国的狂人接舆,他们超然物外,显得很洒脱。

师: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丰富,渔父和楚狂接舆的相同点在哪里呢? 生10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言之。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能够联想到《论语》中的内容,而且能够准确背诵。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10:我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屈原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而渔父则是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

师:如果说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渔父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中将两个人物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是为了凸现屈原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崇高人格。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报任安书》,不妨也来做一个对比(幻灯片5展示)

屈原是否可以选择

——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生实现他的理想?

——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形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 师灵机一动模仿节目主持人:欢迎各位网友和我们进行互动,对以上话题展开评论。

生11:老师,我们没有电脑呀。 生12:老师,那你就是楼主了。

师笑:条件有限,你们就委屈下拿出纸和笔当成屏幕和键盘吧。

(学生拿出笔纸现场写作,教师下堂和学生进行互动)

师:请各位网友不要忘记署上自己的网名,写好后可以把“邮件”传送到前面来。 师:老师来读几条网友的观点(事先下堂挑选有代表性的观点) 1楼(梦醒时分):生亦死也,死亦生也。生死何物,为黎民无所惧。富贵安逸,为百姓皆可弃。

2楼(囧丫头坏坏):假如时光倒流,屈原选择依旧。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屈原因自己的选择而伟大。历史无法假如,屈原无法复制。

3楼(欲盖反而弥彰):时势造就了英雄,时势造就了屈原;英雄亦能造就时势,屈原成就了那个时代。他身上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他不能向司马迁一样“隐忍苟活”;他身上背负复兴楚国的重任,他不能向渔父一样“与世推移”;他心里装着忧国忧民的理想,他不能像张仪一样挂六国相印。他注定就属于那个时代,他没有选择,他唯一的选择是对国家和百姓的爱。

4楼(思绪浑浑噩噩):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思想,不愿随波逐流,妥协世俗。他把人格和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之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司马迁为了成就大业,实现人生价值,在痛苦中选择了隐忍苟活,发愤著书,昭示了生命意义。屈原和司马迁一个选择生,一个选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楼(师作结):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一生注定要为楚国操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他有一颗坚定和勇敢的心,为了坚持理想宁死也不苟活。隐忍苟活、与时推移不是他的人生。他洁身自好,梦想楚国通过改革再次强盛,他忧国忧民一心只为楚国,怎奈现实于他过于残酷,命运于他过于不公。他愿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给楚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生命的唯一。他生是楚国身,死是楚国魂。这就是屈原的价值所在。屈原,魂兮归来吧!

师播放央视《诗歌散文》任志宏朗读视频,学生跟读,在朗读回味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父《楚辞》屈

原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宁为玉碎 安能以皓皓之白

不为瓦全

而蒙世俗之尘埃

(对比)

滞于物

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学设想:

随遇而安与世推移

圣人不凝

而能与世

这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进行,一是基础巩固,包括基础知识的检测落实,关键语句的理解背诵;二是文本研习,屈原和渔夫形象以及处世态度的对比分析;三是问题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探究。在教学目标上根据学情合理定位,首先抓重点实词和关键句子,这是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理解关键句子的基础上分析屈原和渔夫的形象,并由此分析其处世态度;最后深入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对话式教学和问题探讨式教学,讲练结合,读写结合,师生共同探讨交流互动。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为基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 教学反思:

这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一是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执教高二(1)班的时候让学生写评论的环节,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已经被点燃。看着学生认真思考,奋笔疾书,我真不忍心打断,后面的预设也就没有进行下去。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被课件里的预设牵着鼻子走,一堂课在机械匆忙地播放课件中就结束了。课堂是灵活多变的,是无法预设的。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工具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而学生的思维才是主要地位。学生的思维是课件的主人,课件是学生思维的仆人。按照课件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而不进行适时调整的机械课堂教学,看起来很完整,甚至是完美。这样的语文课不一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才是好的语文课。

二是语文课要“三贴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语文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的思维。称学生为“网友”,称纸笔为“屏幕”和“键盘”,称交流为“互动”。这些形式和名词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缺乏良好沟通和交流的课堂无疑是死水一潭,一厢情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找准载体和切入点。因此在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义乌市廿三里中学胡俊老师提供课堂实录,金华八中江艳玲老师参与解读课堂的讨论)

第五篇:生与死—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生与死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在生死面前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与想法,有的人死去轻于鸿毛一般,有的人死去却重于泰山。邱少云就是后者,他不像贪馆污吏因为受到惩罚而死,他也不像那些做了坏事的人而受到法律制裁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他为战场上的同志们,为朝鲜人民,为战斗的胜利而死,他饿人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那舍己为人的品质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记得我读过这么一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去等于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我想,有的人的肉身已经远离我们,但是他高尚的品质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但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是他有恶劣的行为,没有尊严地留在人世,所以他被所以的人遗忘,被社会所抛弃。邱少云能够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他在死的那一刻,他也同时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增加了一个亮点—尊严。对于邱少云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他很傻,但是我不认为邱少云的做法是傻的,就算时间倒流,邱少云也会同样选择选择死亡,因为那是光荣的,就算有人说他是傻瓜,他也会愿意当这种傻瓜……

现在社会不断有人出现自杀、畏罪自杀……一些不珍惜生命的行为,那邱少云算是一冲动或不珍惜生命吗?我说不是,他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性,,对人民,他早就抱有给予其幸福生活的意念!这种鼓舞力才使他选择了牺牲……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后,我改变了对生死的看法,生命固然可贵,但是怎样让生命的终点有价值就要靠在生命结束的时候结束得有尊严。

上一篇:最新医院护士辞职报告下一篇:中央八项规定落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