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他14岁上大学,19岁毕业。他当过医生,搞过中医情报研究和文献古籍研究,最后却选择了三尺讲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他学中医出身,却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中医医史文献学和中医亚健康学三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培养、指导博士后7名,博士15名,硕士研究生近30名。

第一篇:中医药学论文范文

复杂性科学及其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启示

【摘要】复杂性科学是一门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的整体性、动态性、时间与空间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统一等原理,以及提出的自组织、突现、混沌边缘、人工生命等概念,对中医药学研究有较大的启示作用。使我们认识到:中医学面对的人体是复杂巨系统,中医药诊疗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巨系统,可以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

【关键词】复杂性科学;中医药学;启示

复杂性科学[1](Science of Compledty)是一门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国外有学者称复杂性科学是科学史上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革命[2],国内成思危教授认为它是系统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3,4],戴汝为院士称其为“21世纪的科学”。近年有关的学术会议和论文发表数量急剧增加,相关的研究在国内外掀起了热潮。总之,它方兴未艾,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复杂性科学打破了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范式,而致力于研究非线性、非均衡和复杂系统带来的种种新问题。复杂性科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纵深发展。使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线性上升到非线性、由简单均衡上升到非均衡、由简单还原论上升到复杂整体论。因此,我们认为复杂性科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认识水平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将是科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复杂性研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1928年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完成了描述生物有机体系统的毕业论文。自此以后的20年,在这方面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及其成果为:McCul-loch和Pitts的神经网络、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的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和维纳的控制论。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普里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沟通了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说明这两类大系统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表面上的鸿沟是由相同的规律所支配的。耗散结构的理论是对系统宏观性质的研究,还没有和系统的微观性质联系起来。与普里高津同时代的哈肯的协同学则沟通了从微观到宏观的通路,使系统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规律能和微观上的运动联系起来。远离平衡态的研究是欧洲复杂性研究的代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里高津和哈肯所研究的系统特性仍属于“简单巨系统”特性的范畴,可以直接用统计学等定量工具进行处理。当这些方法运用到更复杂的系统中时,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难。1984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尔曼(Gell Mann)等人的发起与鼓动下,一批物理学家、理论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及其它学科的研究人员聚集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组织了一个松散的研究团体,称为圣塔菲(Santa Fe)研究所。其前期的主要学术观点可概括为:复杂系统是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则是研究复杂系统如何在一定的规则下产生有组织的行为。近年来,圣塔菲研究所的一些科学家拓宽了复杂性的研究内容,把兴趣逐步转移到对混沌边界的研究上。总体来看,圣塔菲研究所认识到复杂性研究的困难在于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系统所涉及的问题,并提出了复杂性科学这一概念。迄今圣塔菲研究所在复杂性科学研究方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复杂适应系统、非适应系统(如元胞自动机)、标度、自相似、复杂性的度量。其中复杂适应系统是圣塔菲研究所集中研究的对象,而且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也是第三阶段复杂性科学的主要成果。

1复杂性

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复杂性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是客观事物跨越层次的、不能够用传统的科学理论直接还原的相互关系。复杂性与简单性是相对应的。简单性一向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一条通则。许多科学家相信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简单的。爱因斯坦曾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虽然复杂现象比比皆是,但人们还是努力要把它们还原成更简单的行为主体(Agent)或过程。当然的确有不少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其背后确实存在简单的规律或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的事物和现象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方法进行处理。事实上,简单性与复杂性是客观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复杂性必须用复杂性的方法来研究”。

2复杂系统

目前关于复杂系统的定义还很不统一,至少有30多种,如:复杂系统就是混沌系统(混沌学派);复杂系统是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演化系统(圣塔菲);复杂系统是包含多个行为主体(Agent)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复杂系统是包含反馈环的系统(Stacey);复杂系统是任何人不能用传统理论与方法解释其行为的系统(John Warfield,约翰.沃菲尔德);复杂系统是动态非线性系统。

对指导中医学研究而言,我们认为,复杂系统是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演化系统,即有反馈环,又包含行为主体(Agent)及层次结构,而且是非线性系统。每一个层次的行为主体(Agent)对更高层次的作用者来说都起着建设砖块的作用。能够吸取经验,从而经常改善和重新安排它们的建设砖块。所有复杂的适应性系统都会预期将来。这种预期都基于自己内心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假设模型之上,也就是基于对外界事物运作的明确的和含糊的认识之上。能够随着系统不断吸取经验而被检验、被完善和被重新安排。

3复杂性科学

3.1复杂性科学的概念

我们认为:“运用非还原论方法研究复杂系统产生复杂性的机理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可以作为复杂性科学的定义。简单地说,复雜性科学就是运用非还原论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科学。

3.2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

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一些:

(1)整体性原理由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非线性系统,传统的叠加原理失效,因此,不能采用把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小系统分别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叠加的办法,而只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系统。

(2)动态性原理复杂系统必然是动态系统,即与时间变量有关的系统。没有时间的变化,就没有系统的演化,也就谈不上复杂性规律。

(3)时间与空间相统一原理复杂性科学不但研究系统在时间方向上的复杂演化轨迹,而且还试图说明系统演化的空间模式。一般说来,系统中非线性关系所导致的浑沌可以认为是一种时间演化轨迹,同时也可以用分形来描述系统长期演化后的空间模式。这两种描述通过奇怪吸引子的分数维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等概念相关联。

(4)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理复杂性科学认为,经济系统的宏观变量大的波动可能来自于组成系统的一些元素的小变化。因此,为了探讨复杂系统宏观变量的变化规律,必须研究它的微观机制。但由于非线性机制的作用,又不能将系统进行分解,所以说必须将宏观与微观相统一。

(5)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统一原理复杂性科学理论表明:一个确定性的系统中可以出现类似于随机的行为过程,它是系统“内在”随机性的一种表现,它与具有外在随机项的非线性系统的不规则结果有着本质差别。对于复杂系统而言,结构是确定的,短期行为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涵,而长期行为却变得不规则,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的运行轨迹出现巨大的偏差。

3.3复杂性科学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

(1)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适应性的,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应付或处理它们的环境。

(2)突现(Emergence)突现是指复杂系统中的行为个体(Agent)根据各自行为规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没有事先计划但实际却发生了的一种行为模式。正如安德森所指出的那样,复杂系统“每个复杂的层面都会出现全新的特征。每个阶段都需要全新的法则、概念和普遍化,需要与上一阶段同样多的灵感和创造性。”在每一个阶段,新形成的结构会形成和产生新的突然出现的行为表现,如心智是一个突现的特征。

(3)混沌边缘(Edge of Chase)這是指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运行在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相交过程中出现的有界非稳定性的一种形式。是复杂系统的层次的行为中,系统的元素从未完全锁定在一处,但也从未解体到骚乱的地步。这样的系统既稳定到足以储存信息,又能快速传递信息。这样的系统是具有自发性和适应性的有生命的系统,它能够组织复杂的计算,从而对世界做出反应。混沌的边缘就是生命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自己的存在,又有足够的创造性使自己名副其实为生命的那个地方,是复杂系统能够自发地调整和存活的地带。进化似乎永远都导向混沌的边缘。系统是通过对环境的适应而到达混沌的边缘。

(4)人工生命(alife)人工生命是用综合的方法来理解生命,用计算机、或也许是机器人等新型媒介来探索生物学领域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人工生命研究演衍出了三个伟大洞见:①有生命的系统似乎总是自下而上地、从大量极其简单的系统群中突现出来。“我们从计算机模拟复杂的物理系统中获得的最为惊人的认识是:复杂的行为并非出自复杂的基本结构。“确实,极为有趣的复杂行为是从极为简单的元素群中突现出来的。”②获得类似生命行为的方法,就是模拟简单的单位,而不是去模拟巨大而复杂的单位。是运用局部控制,而不是运用全局控制。让行为从底层实现出来,而不是自上而下地做出规定。做这种实验时,要把重点放在正在产生的行为上,而不是放在最终结果上。③从生命的特点在于组织,而不在于分子这一点上来说,生命有可能不仅只是类似计算机,生命根本就是一种计算法。在此之所以介绍人工生命概念,是出于我们如下的认识:中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工生命。

4生物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生物的复杂性和非生物的复杂性是两类不同的复杂性,前者的复杂性程度比后者要高得多,而且有质的不同。生物复杂性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在复制生物结构的过程中,存在指令和控制,并由此展现出生长性和自适应性;其二是生物具有无双性,这导致不同层次、不同类群,甚至不同个体生物的复杂性,显示有很强的个性,这是在生物学领域应用数学方法的一个难点;其三是生物复杂程度的超巨性,这也使得生物复杂性难以量化。研究表明,许多生物体中存在混沌现象,兔嗅觉识别的过程、穴位的红外辐射、人的脑电信号、大鼠的心动周期信号、健康人的心搏、儿童的心理周期都具有混沌特征。另外,不少医学研究者将混沌理论应用于疾病的研究,对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控制方法以及疾病的传播过程进行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探讨。

5复杂性科学对中医学研究的启示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由于人体是复杂巨系统,所表现的各种疾病也极其复杂,在此,在应对复杂的人体与复杂的疾病,中医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不断重复着经验━规则━临床验证━更新经验━更新规则循环往复不断完善与发展起来的,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以由历代医学的临床经验为建筑材料堆砌起来的复杂适应系统。中医学应用“寒则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基本规则。但在临床上,针对不同情况,往往可以做得很细化,如要考虑药物的产地、患者所处的地域、所处背景等人文社会情况,而针对这些情况,也有要应用不同的规则。中医与新兴的复杂性科学,其起点是不同的,中医是针对人体的复杂巨系统出现的偏颇,纠偏补缺,而达到整体的协调;而复杂性科学是从还原论出发,研究多个行为主体(Agent)通过自组织,在形成不同层次结构时,所涌现的的新的特征。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医学的复杂性特征,如朱时清院士认为,中医的自组织自相似与复杂性科学的特征吻合;西医注重物质实体,中医重视协调,生物复杂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各组分关系高度协调。乔宇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可以说中医属于复杂性科学。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医的哲学思想基础即“阴阳五行系统”,阴阳五行模型体现了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中医脏腑理论与复杂性科学相通,诊疗方法与复杂性科学相通,辩证施治的意象说属于近代科学模式识别。以分子水平来看,作为自然药物的每一种中药也都是一个复杂系统,一味中药往往具有很多不同效用,而当多味中药以不同的搭配组成方剂,则又是一个不同的复杂系统。因此可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与之相对应的中医药诊疗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关于研究方法,宋琳莉等提出用系统思维代替中医整体思维与形象思维、本能思维。潘国凤等认为应以系统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复杂性科学研究中药。白云静等提出整体性思维与还原性思维逆向对接等观点。中医学研究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有:复杂性适应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模型构建、人工智能等。

关于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1986年开始,在钱学森指导的“系统学”讨论班,对有关复杂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5年的探讨与实践后,于80年代末,把对系统的研究加以拓广,提炼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并总结概括了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形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构思,把复杂系统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从概念上弄清楚了“复杂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复杂性”实质上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由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也把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和开放的简单巨系统作为特殊情况,所以复杂性的研究自然也把这些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概括在其范畴之中。这就对复杂性的研究方向有一清晰的把握。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从思维科学的层次来看,它又是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它的构思是把专家们和知识库、信息系统、各种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象作战指挥厅那样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巨型的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共同作用于复杂问题的求解。从对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构思,我们可以看出,与历史上其它方法论不同的是,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不是一系列公式的汇总,也不是以某几条公理为基础搭建起来的抽象框架。它的实质是指导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把专家的智慧、计算机的高性能和各种数据、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问题求解系统。因此,从软/硬件体系上和组织结构上实现该系统,使之能真正应用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证候研究的研究,借鉴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宋学锋.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M].中国科学基金,2003(5):

262-269.

[2] Waldrop M.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7.

[3] 成思危,冯英艳.复杂性科学探索[J].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1-8.

[4]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12(2):1-6.

作者:李东涛

第二篇:中医药学de集大成者

他14岁上大学,19岁毕业。

他当过医生,搞过中医情报研究和文献古籍研究,最后却选择了三尺讲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

他学中医出身,却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中医医史文献学和中医亚健康学三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培养、指导博士后7名,博士15名,硕士研究生近30名。

他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华医书集成》《中医外科学》等学术专著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

他被称为“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南省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何清湖教授。

硕果累累的严谨学者

“很多人认为:搞文化的没有做医生的高明,只有那些搞不好临床的人才会去搞文化,这是一种误解!”

任教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之前,何清湖教授当过医生,坐过门诊。但在医院工作一年多之后,他最终选择了继续做学问和教书育人。所以,对于“学医的搞文化不如搞临床”的误解,何教授最有发言权。他说:“搞文化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做学问需要读大量的书,所以搞文化的时时处处都要读书,增长见识。搞文化的人一样可以搞临床,只是少一点。”

何清湖教授的办公室不算小,却满满当当的全是书,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主编或撰写的书。他主编了《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华医书集成》《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亚健康临床指南》《中医古籍必读经典系列丛书》等10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跨越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医史文献学和中医亚健康学三个学科。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高等院校,作为该校中西医结合系第一届系主任,何清湖教授规划了全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的规范教材,现在第二版的修订版还是他负责整体规划、设计。

谈到中西医结合,何清湖教授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就是术业有专攻吧。“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学科,中医建立在东方文化和东方哲学的基础上,它注重几千年来中医医家的临床经验,是系统、整体、变化、以人为本的学科体系;西医以解剖为基础,主要是进行尸体解剖、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的医学学科体系。中西医结合就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促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既要系统把握中医基础理论,又要系统地把握西医基础理论,在临床方面要实现中医、西医一体化,没有单独的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之分。”

针对社会上一直在争论的中医好、西医好还是中西医结合好,何教授说:“对人体的认识是多元,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认识。医学是多模式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是三个不同的模式,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中医看人,西医看病。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以人为本,辨证论治,注重的是得病的人;西医强调人得的病,在一些重症急病方面肯定是优于中医的。而中西医结合不是要取代中医或者西医,它只是弥补不足。就好比去广州,可以坐飞机、坐高铁、坐汽车,也有骑摩托车去的。”

传道授业解惑的点烛人

“把老师比喻为园丁、蜡烛:园丁辛勤耕耘,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教育理念当然没有错。但是我的教育理念是点蜡烛精神: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蜡烛,作为老师,就是引导他们,点亮他们,让他们主动燃烧。”

如果你曾碰到过何清湖教授这样的老师,那我一定要向你道一声“恭喜”!任教三个月,何教授就在教学评比中被学生认为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在何教授看来,做医生,是治好病人;做老师,就是培养好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最大的成就就是学生成材。

何教授的一个研究生,在原来的学校也算是佼佼者,但拜在何教授门下后,发现“高手云集”,自己的水平非常有限。再加上开题报告多次未通过,颇受打击,很是心灰意冷,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何教授知道后,每周抽出时间和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帮助他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何教授说:“当你没有思维的时候,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多。”经过老师和学生两个月的努力,该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最终做得非常精彩。

“读书是一件苦中作乐的事情,尤其是读那些医史古籍,更需凝思聚神,用心领悟和体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何清湖教授亦非常推崇,时时以之教育学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凡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并贯之以执着的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成大学问者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以辛勤的劳动和不悔的付出追寻目标和成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要达到这个最终最高的境界,必须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在谈及学生们的未来时,何教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很多人找导师,目的不一,追求不一。当然,我并不反对医学专业人士搞行政,但我一直鼓励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医学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更应追求去从事业务工作,做医生、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嘛。”

在学生眼中,何清湖教授是一个有大师风范的教授,他眼光独到,学识丰富,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同时,他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学术上一丝不苟,工作中珍惜人才,提携晚辈。

科普也要讲究5W原则

“科普也要讲究5W原则:谁来讲(who),讲了什么(say what),讲给谁听(to whom),用什么方式(in which way),讲出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除学术研究外,何清湖教授亦非常重视科普。他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最年轻的专家,获得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也是湖南省科普协会副主席。他编写的《神农中药文化系列丛书》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著作二等奖、第二届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吃治百病系列丛书》获得首届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获得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

科普科普,一个是科学性,一个就是要普及。何教授强调,科普也要注意方法,得喜闻乐见,抓住受众的兴趣点。“科普文章要遵守三个原则:通俗性,一看即懂,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实用性,懂了之后要有用;科学性,用了之后要有效。比如,在长沙得讲长沙话,在北京讲普通话,去国外就得说英语。科普也是这个道理,对不同的人,用不一样的语言说一样的内容。”

《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为基础,将2000多年前独具湖湘地域特色的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与现代先进养生理念相结合,以大讲堂的形式分别阐述马王堆汉墓文化、中医养生理念、具体的养生方药、气功导引等内容,以及与现代养生理念结合后的体会与应用。

养生重在理念,何清湖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黄帝内经》的3个养生法。其一,顺其自然:顺着自然界的自然,即顺着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东南西北;顺着能力的自然,实在没有能力完成的事,不必勉力为之;顺着心情的自然,即遇到高兴的事该笑就笑,遇到不高兴的事该哭就哭,不过分喜,不过分悲。其二,形神共养: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更要使形神合一,如此才能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其三,注意个体差异:养生没有普适的方法,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李翩

第三篇: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五年来的工作

2004年9月成立了以王永炎院士为主任、曹洪欣院长为常务副主任的81人的第二届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医药学名词委)。五年来,中医药学名词委及其专家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中医药学名词审定总体计划,积极工作,在中医临床各科名词审定、成果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 主要成绩

1.审定公布了中医药学基本名词

200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医药学名词》(基本名词),包括总论、医史文献、基础理论、诊断学、治疗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养生学、康复学、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肠科疾病、皮肤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等基本名词5283条,有定义性注释。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组织专家组验收,认为“本项目成果在国内居领先水平”,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2.开展临床各科名词审定

1)中医药学名词委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担了科技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规范与审定”项目。2007年完成并试行发布,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有内科1419条、妇科586条、儿科411条,共2416条。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支持下,每个名词均增加了汉语拼音。这是因为《中医药学名词》出版后,外国学者要求增加拼音,方便教学。此项目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2)200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继续承担科技部项目,开展“中医外科皮肤科肛肠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名词规范审定”。此项目与相关国家标准项目同时进行。在国标基础上,将增加有关证名、拼音等,目前已完成工作的2/3。计划2011年完成并发布。

3.开展名词修订工作

中医药学名词委依托单位在自主选题中安排并启动了《中医药学名词》的修订工作。收集《中医药学名词》(2005年)出版后读者的反馈意见,并结合近五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修订草案。

4.推广工作

1) 《中医药学名词》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2007年《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的蓝本。早在2004年3月,中医药学名词委秘书长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名义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项目建议书《中医药学名词国际标准》,附《中医药学基本名词》,受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高度重视。当年10月即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启动了这项工作。2005年6月、10月先后在日本、韩国召开第2、3届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研讨会,中医药学名词委的专家参与有关名词工作。200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发布了《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4200条)。

2) 2008年1月,国际医学术语研讨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来自国际医学术语标准研发组织(IHTSDO)的6位代表参会,并与中医药学名词委专家进行交流,双方专家就中医术语的特点与规范原则、名词英译原则,以及IHTSDO的起源和现状、替代医学术语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国际系统医学临床术语集》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同年7月,我国专家作了回访,并达成合作意向。

3) 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中医术语,从临床名词开始增加汉语拼音,有利于国外的推广使用。

二 基本经验

中医药学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其名词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定性描述、抽象概念用具体物名来表述,以及古今词义演变、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名词主要来自英文而是要译成英文等特点,这些都需要创新。

中医药学名词委支持依托单位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专项项目的支持,并将其纳入中医药学名词委工作范围,中医药学名词委的审定工作介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尤其是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的模式,内容包括“一个总体计划”“两支队伍”“三个工作程序”“四种理念”“若干规范守则”等。

1.一个总体计划

中医药学名词委成立之初,就制定审定基本名词、各科名词、修订名词和审定新名词“三步走”的总体计划。

2.两支队伍

建立了以中医药学名词委为核心的专家咨询组(审定层次)和以中医药学名词委办公室/项目组为主的工作组(研究层次)两支队伍密切配合的有效的运行机制。

3.三个工作程序

在办公室/项目组广泛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方案;然后通过小型会议、个别面谈、书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最后再提交名词委集体审议,集中多数专家的智慧,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4.四种理念

提出并遵循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四个新理念: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一体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一项复杂性研究,一个朝向目标的过程。

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审定之后的名词应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与最大的约束力,而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这要求我们尊重专家,尊重知识,发扬学术民主,靠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精诚合作,共同完成。我们的经验是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在设计与实施时,把广泛尊重中医界各方面人士的工作做在前面,充分广泛地征求老名医、老专家的意见,在工作中形成有效的协商模式。征询意见可以本着“小—大—小”范围的原则进行。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规范审定的名词应该是最有权威的。

一体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我们要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要参与国际科技工程,所以我们的名词审定就要朝向国际,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医、利用中医、发展中医。同时,也要注意其本土化,要强调我国是中医的故乡,中医具有原创性。名词的规范审定及其相关的标准,应该由我们来做。我们强调中医药学名词的审定,要“一体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我为主,我主他随。

一项复杂性研究——中医药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人文哲学相渗透的学科,尤其是人文哲学对古代中医学的深刻影响,直接反映在名词上,诸如阴阳、五行、气之类,中国传统文化味很浓。中医名词多为定性描述,如实喘、虚喘等;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名词来概括,如金克木。这些又增加了复杂性。由于有相当部分的中医学名词外延宽泛,内涵不清,因此要将具有丰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医药学名词做恰当的英译,实属不易。中医药学科体系表现为由中医药学名词体系构建的学科概念体系。因此,中医药学名词的规范和审定,虽然不能代替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但也不应仅仅只局限在名词本身,而必须尽可能地考虑学科概念体系的构架。其复杂性,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作中,要自觉地应用复杂性理论来进行指导。

一个朝向目标的过程——我们制定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的总体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先从3万多条中医药学名词中筛选出重要的常用的基本名词约5000条,进行规范研究和审定。第二步在完成中医药学基本名词的规范研究之后,再开展基本名词之外的中医基础理论、诊疗基础、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 养生、 医史文献等名词的规范研究和审定。第三步修订已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规范和审定新出现的中医药学名词。本项工作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尽头。先搞出一个规范,然后进一步完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做得再好也只能是现阶段的较高水平,总是有待日后的完善。名词需要一稿一稿地修订,没有摊子可收,要一直干下去。每一次修订,都有可能增加,或删减,或修改前一稿所定下来的名词,这就是“过程”的含义。

5.若干规范守则

按术语学要求,结合中医术语历史性、文化性、定性描述、抽象概念用具体物名来表述等特点,制订《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与方法》《中医药学名词•基本名词选词原则》《中医药学基本名词英译原则及方法》等若干重要的名词规范守则。在工作中,我们首次采用了术语学的新方法,遵循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易性、国际性、约定俗成、协调性等原则,使审定工作本身有章可循。

作者:朱建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中医论文范文05-08

药学论文范文05-08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05-09

中医基础论文范文05-09

中医哲学论文范文05-09

中医预防论文范文05-09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05-09

中医诊疗论文范文05-09

高等中医论文范文05-09

中医临床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修改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计划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