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中的信息技术

2022-08-09

第一篇:纺织业中的信息技术

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

【课题】: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个初步的认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的概念,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 【教学环境】计算机机房 【课程类型】授新课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二、

新课

(1)、信息

问题探究:什么是信息? 学生看书 教师举例:

9月1号到了,我们大家都来上学;

看到功课表,知道这节课时信息技术课; 刚才铃响了,代表马上要开始上课了;

看到红绿灯的变换,知道该停下还是向前走; 教师提问:举例下列场合中的信息

(1)学校 (2)交通 (3)医院 (4)商场 (5)通信 学生讨论和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的讨论交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感官感受着这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只要我们留意,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海洋里。那么,什么是信息?

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信息的特征

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同学们,当你们有一个好消息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我们会告诉身边的好朋友或亲人。对了,你们的好消息这是就是信息。这个信息马上会一传十,十传百。这说明了信息可以用来怎样? 学生回答:传递

教师:对了,这体现了信息具有传递性。

特征二:武侠小说里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 提问:谁知道哪里记载着各派剑法的这些信息? 学生回答:在山洞里面的石壁上 提问: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载体依附性

特征三: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密码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提问: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将出兵朝鲜

提问: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价值性

(3)、信息技术

通常我们把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计算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一次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2、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创造

3、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4、四次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5、五次革命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

三、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明确了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况。

四、作业

1、在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我们都获取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复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现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个性的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体现了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体现了人机交互性的优越性。它有着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一个互动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复习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存在的被动问题,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本文从复课角度出发,以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在复课中的重要作用。

一、创新教育思想,解决教学矛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很多,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从常规的教学来看,毕业班的教学在每个教学阶段中都不会让任课老师感到轻松,尤其是复习阶段,教师不免发愁,原因不少:一是学生平时所学的内容都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二是教师讲授就凭一张嘴,顶多再加上几张幻灯片,讲快了学生来不及听,讲慢了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三个原因最让人无奈,复习课对学生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学生的精力没有上新课那样集中了,老师要凭这张嘴勉强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黑板上来,但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可真不容易。现在好啦,“教师手中鼠标按,学生眼睛闪闪亮,快快乐乐一节课,重点难点全把握”。

例如,上化学复习课《物质的鉴别》时,改变传统教学的思路,充分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实际的整合。用 Flash 自制了课件,教学思路是:导入后,首先进行复习讲解,让学生对鉴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演示鉴别的模拟操作,起示范作用;接下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和试剂,分组进行自主性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及时地评价、归纳和总结;最后巩固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丹凤中学近几年来在高三复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收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引入课题,复习不再平淡

新课可以通过丰富的情境艺术导入,能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处于思维活跃状态,迅速融入到对知识的探究活动的情境中。而复习课的导入比新课的导入要难,通常是开门见山的说“这堂课我们来复习„„”,虽然简明扼要,但让人感到平淡无奇,学生会缺乏激情。化学复习课《物质的鉴别》,就可以设计一段不平常的导入。教师手中的鼠标轻轻一点,自制的 Flash 课件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课堂响起一阵欢呼声。教师通过播放一段 flash动画《父女对话》来引入课题:“爸,哪一瓶是硫酸,哪一瓶是盐酸?”“唉,瓶子上不是有标签吗?”“不知怎的标签什么时候没有了!您有办法吗?”„„这样声像并茂,充分带动学生的思维,同学们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油然而生,眼睛紧紧的盯着投影屏幕。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什么是鉴别?学生很自然的回答:就是把几种物质区别开来,教师继续提问:怎样鉴别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授课内容,巧妙的创设情境,完成了导入新课的目的,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创设了良好课堂氛围。

三、点到为止,提高效率

复习课要达到复习—巩固—复习,并进一步深化学习知识的目的。课堂的知识容量比较大,对学过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如何复习好化学知识比较盲目,有些教师上复习课教学方法也容易停留在“教师讲讲,学生做做,一起练练”的模式上。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讲解又要面面俱到,不知不觉就钻入了“满堂灌”的圈子,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了,只好在课后将大量的练习塞给学生,学生就成了做习题的“工具”。要想提高复习效果,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物质的鉴别》这节复习课需要先复习物质鉴别的原理,我把相关的文字知识做成醒目的课件进行讲解: 这些内容如果用一般的幻灯片展示无疑会觉得枯燥无味,但通过 flash 效果表现出来后,动静结合,井井有条,学生的兴趣浓厚。

四、模拟演示实验,增强观察效果

演示实验有多种性质,复习课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复习完理论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既要有目的性,又要有针对性。《物质的鉴别》这节课需要让学生一起来进行操作演练,由于教学仪器的限制,通常教师的演示实验不可能让全班学生看清楚,诸如沉淀生成和颜色改变等现象需要近距离观察才能看清楚。我把这些演示实验做成 Flash 动画,把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并配上声音,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 随着课件的播放,教室里一片活跃的气氛。这种气氛好像又回到了新授课的时候,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是很难达到如此效果的。教学课件的多样性,使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组合更具灵活性。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重现力、表现力等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保持思维的活跃。

五、愉快教学,营造轻松环境

学习需要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平淡和枯燥似乎是复习课永恒的主题,而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后能极大改变这种状况。复习课中的巩固练习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变成一问一答式。在复习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进行练习题的设计。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得练习不再是师生简单机械的你问我答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练习也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发源地和激发器。

例如,在进行英语听力练习过程中,设计出与动画相结合的听力内容,提高了学生兴趣,利于学生理解听力的内容,不至于学生对听的练习反感。在阅读理解中,根据短文内容,在课前将网络上的电话机图片和资料,用动画软件制作出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动画,上课时,在大屏幕上演示,让学生对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选择题。课后,所有学生满脸笑容,有的还围住老师问这问那,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听课的老师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课件的信息容量大,而且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最主要的是知识的条理清晰,很好的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减轻了老师嘴上的负担。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这些效果都会变得轻而易举。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它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在复课中,可以创造新的复习模式,增大复习的容量,突出复习的重点,增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复习观念,通过调动各种感观来提高复习效率,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在乐中求知,在趣中增智,在美中陶情。这样的课堂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的优势,从此教与学都会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CRM中的应用

21世纪的营销模式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移,为了实现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供应链,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自助服务与销售代理服务相结合的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式,它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端销售模式,在与后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 IS)集成后,可针对不同的客户,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和尽可能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各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它彻底改变了企业、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求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为实现这种模式,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

企业如何巩固客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和急需的。但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对CRM有透彻的认识,实施CRM管理模式并不等于实施CRM软件。

时下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以下简称“CRM”)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这方面的服务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们更是趋之若鹜。可是,到底什么是CRM,企业为什么需要CRM,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甚相同。“客户是上帝”,“客户第一”这样的口号,几乎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知道,但是怎样提高客户的价值,是不是用了CRM软件,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我们的回答是:不。从大部分的CRM系统失败教训中,我们总结出以下主要原因: ·没有明确的商业战略

在实施CRM系统之前,企业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实施CRM系统是否会给公司带来价值?”,“企业是否已经认同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和“企业员工是否认同该战略目标?”等。 ·缺乏高层领导的支持

为了实施CRM系统,企业必须投下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企业组织中的每一个层面都会被牵动,各个部门扮演的角色也会改变。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和工作习惯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企业文化也经常产生很大的改变。根据过去的经验,无论多么热心,没有高层领导坚定的支持,很少有基层经理能推动这样的转变。 ·缺乏对业务流程的重组

没有事先找出目前市场、销售和服务流程中存在的弱点和潜在优化的环节,并确定改善的目标,就急急忙忙评估并购买CRM技术解决方案,这是企业在实施CRM时,最容易犯的致命的错误。解决方案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没有一种CRM解决方案是万能的。每一种CRM解决方案都有它的特点和它的局限。在没有确定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之前,是无法决定选择什么方案的。

·没有考虑企业变革中组织和“人”的因素

CRM的实施必然带来企业内部组织的变革,企业变革最重要的元素是“人”。而“人”的因素在中国往往比国外来得更为复杂,当中牵涉人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政治和感情因素,往往是其在变革中遇到最难解决的问题。

大环境的发展趋势

以下趋势促成企业不得不考虑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

·中国加入WTO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将面临市场全球化的挑战,国外的跨国公司将利用其在各方面的成熟优势进攻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和其它支柱行业要维持竞争优势,拓展市场机会,必须发掘和留住能给企业带来盈利的客户。 ·企业价值转向了无形资产,客户关系是重要的无形资产

由于如今大部分企业都拥有相当规模的客户群,有效地管理现有的客户和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已成为各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并巩固其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而且,企业如何确实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而从全新的销售流程中找出机会,提供客户更大的利益,同时获得肯定与满意,实为企业创造客户价值的重要挑战。客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这方面,企业不一定只是在乎客户数量多寡,更必须注意维护及开拓与客户的长期关系管理。 ·从以企业营运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

企业传统的运营方式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包括优化跟供应商的采购流程、整合企业各部门的工作等。通过对企业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各种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资金等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其核心是实现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地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而现在和将来的企业还要进一步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群体看作企业宝贵的外部资源,并尽可能地纳入企业的控制范围内,以增加客户价值为中心,有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改善客户关系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将提高企业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的集成效率,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和识别市场机会,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为企业创造长期持续的利润来源。

·信息技术的革新促使领导层重新考虑公司的战略

目前国外的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已经比较成熟,使得企业在维护及拓展客户的成本大大下降,对客户的服务要求进行快速反应。此外,信息技术使得企业可以从多个渠道与潜在的客户接触,为企业赢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对CRM的误解

·CRM是一个技术解决方案

CRM是对客户管理的一个新的管理概念和方式,企业在优化其销售、市场和服务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和所有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从各个角度去照顾客户和发掘潜在客户。信息技术(指CRM应用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它驱动企业的市场、销售和服务流程环节的操作自动化和集成化,同时也提供对客户的状况实时的分析。

·CRM是呼叫中心的应用软件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各个渠道收集客户的资料,呼叫中心只是其中的一个渠道。通过CRM系统企业可以从多个渠道包括互联网、个人终端设备及柜台,对客户进行销售和进行市场活动,客户也可以从多个渠道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进行咨询、要求服务和投诉。

·有了CRM系统企业就一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企业实施了CRM,也不一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企业一定要清楚不同客户对企业有不同的价值。其次,要明白企业能否有挖掘客户价值的独到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对客户的价值。在执行客户价值管理时既要看到客户对企业的价值,同时也要看到企业对客户的价值,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缺一不可。进行客户群的细分之后要看企业的战略、流程、组织架构能为客户提供何种的服务,如果提供的服务不足够的话,就要提出改进的措施。同时需要有一个绩效评估体系,不断地检测所做的改进是不是有成效。在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对CRM战略、流程、组织架构及人员持续的整合,才可以使得客户价值最大化。

CRM是什么

客户关系管理是通过对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从而鉴别、获得、留住和发展能为企业带来有利润的客户。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根据细分市场进行重组,强化使客户满意的行为并联接客户与供应商的流程,从而优化企业的可盈利性,提高利润并改善客户的满意程度。具体操作时,它将看待"客户"的视角从独立分散的各个部门提升到了企业层次,各个部门负责与客户的具体交互,但向客户负责的却是整个企业。以一个面孔面对客户,是成功实施CRM根本的指导思想。 主要考虑因素

我们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应该是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绩效评估、组织架构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体现。经营战略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理念,还往往渗透于企业的文化。如CRM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战略性选择。CRM的业务过程包括市场、销售和服务管理等几个方面。信息技术推动及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及“信息化”,使企业能够对业务更有效地和实时的操作。而信息技术又提供有效及快速的绩效评估数据来对业务、部门等方面进行评估。组织架构

不是因,而是果。它是会因为经营战略、流程、信息技术及绩效评估的变化而转变的。

·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

在实施CRM之前,必须理解市场动态及企业产品的优劣势,从而能在CRM众多的领域中识别企业的实施重点,使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CRM实施准备,以保证CRM实施的成功。有鉴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西方的最佳实务通常并不能完全应用于中国。为了保证CRM的成功实施,企业还需将整体战略细分为不同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以便于进行阶段性考核。

· 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

目前国内很多传统企业没有很好地集成企业内部的信息来源渠道,从而导致客户信息从不同渠道进入企业,互相之间常有很大出入,难以据此成功作出决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逐步整合信息渠道,获取客户的信息,通过有效分析客户的利润贡献率来制定相应的市场、销售和服务策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 建立多渠道的市场、销售和服务战略; 完善整合后的绩效评估体系; 将“销售技巧和能力”融合于日常客户联系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有其不可忽视的特殊性:(1)大多企业仍是劳动力密集性企业;(2)而这些企业的经营实体又很庞大。对中国而言,为多个不同的经营单位和业务领域实施多渠道销售、市场和服务战略仍是一个新概念。 ·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

“以客户为中心”要成为企业的文化,潜移默化给企业内部组织的每个员工。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 企业愿景的沟通计划; 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授权给员工,使其能够在考虑到客户价值和企业利润的平衡下作出商业决定; 使员工充分参与企业的重组。在重整组织架构时,可以考虑把相关的市场、销售及服务等功能整合在一个部门内。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决定利用CRM应用软件之前,企业管理层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客观的认识,对新的系统的期望有清晰的描述。我们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在实施CRM 系统之前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CRM系统必须与企业的其它系统进行有效整合;

CRM的解决方案因不同行业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目前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成熟CRM解决方案;

需要电子商务平台的配套;

对数据库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总结

中国即将加入WTO,市场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等大环境的驱动使得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企业如何巩固客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和急需的。但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对CRM有透彻的认识,CRM软件在国内也才刚刚萌芽,而且实施CRM管理模式并不等于实施CRM软件。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企业并不一定要马上实施CRM软件,而是应该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把企业的市场、销售和服务流程进行集成和优化,并检讨其有效性。然后企业再考虑应用适合的CRM软件,进一步完善和整合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以CRM为导向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为我国企业的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

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 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学的有机整合将是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到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加完善,培养学生实际解决心理方面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信息技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又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现代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将是新世纪心理学课程的发展方向。二者的有机整合的实现,将使得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更好的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的工具和教师的有效教学工具,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二十一世纪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才的目的。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整合是指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使学生的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后,教学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在现有教学体制下,所有教学活动应符合课程目标,通过网络通讯功能及虚拟功能等营造学习者有效的学习环境,真正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教学设计应以学为中心,创设主动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某一综合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例如:上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类别,并告诉学生可用什么方法找到这些相关的资料,以及这些资料有什么用,激发学生寻找资源的动机和热情,让学生有主动寻找资源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的是搜集材料的价值观点,以任务为驱动,以目标作为寻找资源的目的和策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收集资源时,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新技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指导和帮助。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的主体也是学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脱离学生。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而出发,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2、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则。传统教育过于严谨,缺乏创新意识,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从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反思的空间,激发学生发挥其特有的潜力,这样才更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4、课程开放性和动态性原则。开放性和动态性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征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后,必须体现课程自身的开放性和动态性。课程要求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进行开放和动态更新,开放和动态可以使整合后的课程得到不断的充实、完善,能随时做出调整以满足某个方面的需求。课程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更充分的学习和利用课程资源;而课程的动态性,能够使得课程内容不断得到更新,更有价值性。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模式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最低层次,也是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处于的层次。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该层次的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只是必要时偶尔用一用。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仍是被动型的学习。

例如在介绍青春期发育这一章时就事先把教案由计算机教师编成多媒体课件,课上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博客等工具即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为什么学生会品行不良、老师优劣之我见等,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主要应用技术有个别辅导软件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在此层次,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优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新世纪心理学课程的发展方向。它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精种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有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同时在整和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相应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不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技术的阻碍,信息化时代的心理学教师必须具备挑战新事物的心理素质和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同时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会将信息技术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地整合。

2、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被动的学。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尤其是我们的心理学老师,也要自觉地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和学习交流的指导工作。

3、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应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设施不到位,也无从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了。

4、在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过程中,师生之间在课堂上或网络学习环境里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仍需要不断地加强。

5、资源的大量化和多样化,容易混淆学生的视线,使他们产生迷茫而无法进行正确和有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利用。教师应当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心理学课程整合的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学课程》

《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体会》

上一篇:公安党支部工作汇报下一篇:福州建发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