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2022-09-11

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 是指冠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存有心肌缺血症状的客观证据, 但在临床中却缺乏疼痛感或与心肌缺血病症有关的主要症状, 在临床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本文将我科2008年6月到2008年12月治疗的120位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 通过对病例组24h动态心电图的观察, 分析其临床意义, 并探讨有效观察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0例, 男72例, 女48例;年龄35~85岁。冠心病诊断依据采用WHO的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ECG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并确诊。

1.2 方法

此组使用MGY-H12型动态心电图记录盒, CM1、CM2双极导连记录24h, 要求受检查病人详细登记日常活动情况及其症状, 记录相关症状及准确时间, 通过我科对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SMI的发作持续的时间、发作的时间、节律诱发因素与心律失常关系及具有临床症状时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和情况。心肌缺血得诊断标准为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 持续时间≥1min, 2次发作时间间隔至少1min, 对确诊冠心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有典型缺血型改变, 且同时没有有心绞痛症状则应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证据。

2 结果

在此120例病患中总共检出有ST段改变986阵次, 其中PMI 302阵次, 占发作总数值的30.6%, SMI为576阵次, 占58.4%, 另有108阵次介于两者之间, 占10.9%, 每次PMI平均持续时间值是 (10.6±2.4) min, 每次SMI平均持续时间值是 (15.1±3.6) min, 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P>0.05。

其中SMI的发生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 在576阵次SMI中发生于0∶00~5∶59之间的41阵次, 占SMI发作总数的6.94%, 6∶00~11∶59之间294阵次, 占51%, 12∶00~17∶59之间63阵次, 占10.93%, 18∶00~23∶59之间为179阵次, 占30.93%。

在120例患者中SMI发作时, 有心律失常发作者88例, 占73%, 其中室性早搏56例, 占63.6%, 在576阵次SMI中350阵次的结果与轻微的体力劳动或脑力活动因素有关, 120阵次通常在安静时才出现, 据统计分别占SMI发作总数值的60.4%和20.8%。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提示SMI发作呈现昼夜节律的变化, 以6∶00~12∶00最为多发, 0∶00~6∶00发作次数少, 且多出现在日常的轻微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时期, 与心脏的负荷量关系并不大, 另外, SMI发作同时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情况, 并以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最为常见。有研究证实,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时同样可引发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功能的改变, 心肌电活动和心肌代谢异常, 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冠状动脉急性事件的发生。因此, 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认识, 深入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 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以及以后的康复都有重要意义。

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 但在临床观察中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等相关的主要症状的一种心肌缺血状态, 随着人们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及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普及, 冠心病患者的SMI表现日益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SMI常因其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而容易被忽视掉, 但SMI和PMI两者也仅是在发病机制中存在些许差异, 但两者病理生理的意义是相通的, 其差别仅存在于是否观察到症状而已。此外, 因SMI在发次数上比有症状的缺血发作的多, 且SMI发作时患者无法察觉, 心肌缺血通常无法自行缓解, 进而引发心律失常, 甚至猝死。许多临床研究也表明, 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有同样的预后意义, 甚至更为不良。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抗心肌缺血治疗, 不仅在于控制心绞痛发作, 还应包括积极治疗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 从而能更大限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 预防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程度、持续时间。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占本组病例冠脉事件的76.2%。结论加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身体监测和疗养, 同时对由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尔引发成为急性心梗和致命性心律失常, 以及心源性猝死等病症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24h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参考文献

[1] 杨跃进, 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73.

[2] 郭继红.动态心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76.

[3] 杨刚.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J].心电学杂志, 2005, 16 (3) :151.

上一篇: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下一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培养途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