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论文范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素材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作文更是占了语文考试的很大比重。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难以下笔或者得分不高,主要原因还是缺少合适的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方法的指导和实践。针对这种状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挖掘、积累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思维仓库,为今后更好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篇:作文素材论文范文

小学作文素材积累教学探究

摘 要:写作教学除了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实际的操作指导,笔者在习作素材指导中,参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过程,运用三本习作素材本,将课本作文内容、综合习作小练笔和周记记录本三者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使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素材;教学探究

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无内容可写,千头万绪却又无从下笔。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笔者着手发放了调查表,询问了学生,做了详细的记录,总结了问题的原因:原来学生在平时的作文素材积累存在一个盲区,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缺乏系统的练习和指导。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每位学生手上都有三本习作本:一本是作文本,主要是教材每单元要求写的作文;一本是综合本,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是小练笔;一本是周记本,主要记录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根据三本作文本的不同特点,笔者布置了每一本不同的写作任务:作文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作文方法的指导;综合本主要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周记则是学生记录生活素材的场所,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三者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补充,成为有机的整体。巧妙利用三本习作本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问题。

一、作文素材本:积累基础,方法指导

课本每一个“百花园”栏目都要求写一篇作文,一学期有六篇左右。作文教学上的根据单元提示的内容,每一个“百花园”栏目都有一个主题,有爱国的、科技的、神话的、历史的、生活的等等,对于作文要求,教师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以及相关主题进行作文练习。同时对于作文的批改和指导有比较细致要求,有同学互改、教师批改、自己修改等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课本内容要理解透彻,将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在作文评讲的过程中,会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秀的作文范例,掌握好词好句和写作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一)狠抓审题,积累写作方法素材

学生所接触的作文类型中,大部分的作文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有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时有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这是不重视审题、缺乏审题能力导致的。因此审清题意成了写作成败的关键。如何进行审题呢?首先要审清题目,扣住题目中关键字,即题眼。

在指导学生审题方面,笔者要求学生一定要认认真真读题三遍,不要随便下笔,好的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有物便是有内容,有序便是有条理,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中心,列好提纲,罗列素材,最后才写作文。如在教六年级下册“百花园”六习作时,以“感谢母校”为主题,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围绕感谢来写对母校的感情,以什么文体去写,围绕题目及要求,让学生罗列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析讨论,哪些可用,哪些不能用,从而确定作文素材。

(二)结合课文,运用写作素材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思路清晰,还要有文采,让读者有阅读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文采就是作文的遣词造句,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所选事例要有代表性,能够吸引人,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在行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所写的不是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或者表述不准确。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词句进行推敲,当场修改。如果遇到学生写得精彩的地方,不妨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点赞”以示鼓励。同时对于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的通病、问题或精彩之处加以记录备案,以便教师习作后有的放矢地开展讲评。

在作文的练习中,写作方法的运用要结合素材,因为作文是写单元作文,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单元课文来理解消化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如在教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内容时,笔者结合《故宫》的课文,通过介绍故宫的布局,结合故宫的结构图分析,让学生来填写故宫的布局图,加深理解,继而让学生明白先整体后局部的写法。突出重点建筑介绍,有的放矢。再将故宫建筑描写好的词句抄写下来,用于介绍类似故宫的建筑物介绍。之后笔者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介绍一个比较熟悉的建筑物,以高州冼太夫人庙为例子进行介绍,学生通过将介绍《故宫》的写作方法和描写古建筑的写作素材运用到文中去,达到理解、消化、运用的效果。

二、综合素材本:点面结合,储备语言素材

作文是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运用,综合本的写作素材通常是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点面结合,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磨砺语言表达技巧。

(一)提取关键词,丰富语言储备

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里面不乏优美的词句,如何使其转化成为学生的语言储备呢?学习了六年级上册“百花园”六的精彩文段赏析中朱自清的《春》,笔者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写一段“校园的春天”,并列出如下词语:成千上万、繁花嫩叶、宛转、呼朋引伴、轻风流水、静默、抖擞。学生通过书写组合,一幅幅别致的校园春天图便展现在眼前。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静默了一个冬天的花草树木,抖擞了精神,一下子长出了很多繁花嫩叶。此时,成千上万的蝴蝶跟随着轻风流水,翩翩起舞。同学们呼朋引伴来到操场上,唱起了宛转的歌曲。

只有通过实践运用,课文的消极语言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积极语言。实践证明,这一类的综合本练习,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仿写短文,磨炼表达技巧

在平时我们会接觸很多语言优美的文段,课文中也有不少表达技巧,值得学生借鉴。如六年级下册第26课《理想的风筝》一课,在描写春天美景中,就有一段优美的文字:“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玩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文段写出由春天的美景触景生情,回忆刘老师放风筝的情境。这一个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春天的景色,笔者布置学生仿写“茂名的春天”为主题写一个短文,学生将文章的词语和修辞手法都用到写作当中,这个效果很好。继而笔者又安排学生以茂名的四季各写一段短文,学生通过春天的描写,就会去查找其他三个季节的景色描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景色来描写,从而达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目的。

在句子练习方面,笔者也会布置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丰富词语,以达到作文素材的积累。如:写一段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例:风——风是个会吹笛子的男孩儿,他和野菊花一起吹着舞着。风跟她们跳一阵就走了,因为还有许多野菊花等着他去跳。让学生将“雨”进行仿写,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能够将雨的特点写出来,遣词造句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雨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儿,她和小花小草们嬉戏着打闹着。雨和她们打闹一阵就走了,因为还有许多小花小草等着和她玩儿。通过点面练习,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语言的运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周记素材本:记录生活,点滴回忆

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的源泉。对于周记本的任务,笔者布置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瞬间及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看法。因为一般不定题目、不定内容、不定字数,学生都爱写周记。

笔者提醒学生周记就是把这一周的趣事和好玩的事记录下来:可以是学习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可以是他人的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可以把高兴的、快乐的、委屈的事化成一个个美妙的文字写入周记本。为此,笔者会通过具体的细节去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

我们学校旁边有一个市场,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笔者提议学生在上课路上或者下课途中观察市场的人物一个星期,任何人都可以,然后在周记上写上自己观察的内容。笔者批改周记时,发现学生观察的人物多种多样,有菜贩、家庭主妇、顾客、城管……除了人物外貌的描写,很多学生对于城市管理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学生写道:“城管一来,小贩们都一窝蜂惊慌散去,货物散落一地,狼狈不堪。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想去帮助他们,但是一想到他们到处乱摆乱卖,阻碍交通,又为城管叫好。难道就没有一個好的治理方法吗?小贩乱摆卖固然可恶,但是他们也是生活的小市民,也要生存的。”看到这一段话时,笔者感慨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思考,其实学生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平时写作素材积累得太少,缺少长期的训练和习惯的形成。

在作文教学中巧用习作本,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家良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排河小学,茂名525000)

作者:吴冬妍

第二篇:丰富写作素材 创新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作文更是占了语文考试的很大比重。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难以下笔或者得分不高,主要原因还是缺少合适的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方法的指导和实践。针对这种状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挖掘、积累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思维仓库,为今后更好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做“有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学生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是“横门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钢笔头”。他们的脑子里没有作文素材,怎么能不为难呢?往往是为了应付作业,只能在作文书上摘抄一篇作文应付了事。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1.摘抄好词佳句,建立百宝锦囊。好的成语、句子在文章中就像房屋的砖瓦。脑子里储藏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才栩栩如生,词汇贫乏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学生如果脑子里的词汇量达不到一定程度,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干巴巴的,没有生气。我在教学的时候,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每天坚持摘抄,摘抄的内容既可以是教材中的好词佳句,也可以是自己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还可以记录下生活中听到的谚语和俗语或者生动有趣的话语。这样,学生们日积月累、积沙成塔,当学生摘抄三本之后,学生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这些摘抄本就成为学生今后习作的“百宝箱”。

2.背诵经典名篇,汲取源头活水。“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之根。鲁迅、郭沫若、茅盾……他们都是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丰厚的营养,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经典名篇,熟诵于胸,则能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只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的时候,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的效果。多年来,我们学校坚持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的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的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很多人下笔千言,挥洒成文,有着很好的文采,我认为得益于在上学时期积累的名言警句有着很大的关系。

3.参加实践活动,培植有本之木。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们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她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和游览,如带领学生参观一大会址、鲁迅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江南造纸厂等。她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接受各种信息,才会在有意无意地把信息储存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长远的影响。现在教育部倡导的研学活动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最好证明。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班级组织的研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在研学出发前,引导学生搜集研学目的地的有关资料,然后在研学过程中通过记录、拍照等手段,积累写作的素材。全国特级教师赵翔谦是“绿色作文的倡导者”,他一直提倡“在语文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读无字书”。还经常组织学生们观看《新闻联播》,每天早上7点到8点从未间断过。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显著提高:每个学生都自编了一本厚厚的《新闻联播》感悟文集,学生在报刊和在比赛中获奖的作文也很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社会生活实践,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通过多种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地球村,我国已经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学生们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这就需要学生经常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了解国际形势,知晓国家大事,关注国计民生。例如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搜集有关材料,结合自身体会,从小处着眼写一写关于改革开放的故事;还可以利用一带一路的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搜集有关历史和现实的信息等。通过这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写文章的好素材,另一方面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觀的教育。

5、通过观察,积累自然素材。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的写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才有血有肉,真实感人。首先,要激发观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观察兴趣可以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好胜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乐于观察。例如古老的村落,清澈的小溪、低矮的草房、茂密的野草、绚烂的朝霞、如血的残阳、活泼可爱的家禽、广阔无垠的草原、古色古香的寺庙、惟妙惟肖的佛像、生生不息的动物……上至天空、下至沟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同时教师也要留意身边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目的。其次就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要讲究条理性,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表达。观察顺序由远到近,由里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一件事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所以在观察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例如观察一个常见的苹果就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等。同时观察还要注意有重点、有目的。用眼看、用心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看的细,看的全,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才能积累到不同的作文素材。

二、创新作文教学,让学生作“锦绣文章”

在学生的语文考试中,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少不了对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考察。但是我们的学生又常常怕写作文,对于创新作文教学,我以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他们真心喜欢的事情往往热情高涨,创造性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在开始学习作文写作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我在教学的时候,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第一次作文都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的去写作文,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是抄袭的别人的文章,我都会给予很高的分数去鼓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敢写作文,消除怕写作文、畏惧写作文的心理。其次是变革作文的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在作文命题上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少限制学生,往往尽最大可能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抒,便于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想对你说》《我最喜欢的×××》,这类作文题目既亲切自然,又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让他们写出真实情感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再次是扩展作文阅读范围,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文章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有活生生、真实的读者,才能激起学生作文的欲望。也只有具备真正的读者,学生才会肯定自己作文的意义。”在作文教学中,我每学期都要精心挑选优秀的作文,编辑成优秀习作选,在班级内传阅。还可以传到同年级的其他班级,更优秀的可以发表在校刊上。在选择作文的时候,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多篇,差生也至少入选一篇,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学生的作文实在太差,就挑选他最好的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以后再入选,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文章被别人阅读的那种喜悦和自豪之情,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一些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谈论写作技能的时候都强调联系。叶老说:“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吕叔湘也主张:“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首先要实现读写结合,在阅读中练习写作技能。全国著名教师丁有宽倡导的读写结合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也就是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机密结合起来,以读导写,以读促写。读为基础,从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取消每周的两节作文课,把读写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他还设计了800多个读写训练题目,并为学生总结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使读写结合真正落到了实处。其次,通过学做片段练习或专题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一次片断练习的重点往往比较单一,训练的重点也就更加突出。也正是由于片断练习的重点的单一性,更能清楚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薄弱点,我们在学生作文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教师指导下迅速得到改进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习作技能,争取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最大突破,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陈凤蕾,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教师。

作者:陈凤蕾

第三篇:如何从教材中选取作文素材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因此教材也理当是我们写作的“凭借”。

综观近年全国卷各省市高考满分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古诗文功底较为深厚。可以说,这些考生平时注重积累并消化文言古诗文,在考场上,文言古诗文就助他们写出了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

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中 “幸福生活与思维方式”一题,满分作文《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那该如何从教材中选取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借用和化用两个角度进行。

一、借用

1.借内容

(1)借用教材中的诗词名句。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名句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和说服力。在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河南考生《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借用典故。历史典故都是先贤圣哲们生命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遗产,在写作中,有时候下笔千言却不如引用一个历史典故更具有说服力。例如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烟随风逝 名随史流》“忘记和铭记”,这是一个充满哲理话题,作者深悟话题的精髓,他在历史的宝山上淘金选矿,将目光锁定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四位历史巨星,窥其灵魂,述其功绩,颂其品格,赞其精神,将“忘记和铭记”的辩证关系阐释得深刻而透彻。作者恰当引用古诗名句,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文面打扮得漂漂亮亮,读后,让人神清气爽。巧用典故应注意:(1)引用典故要概述要简洁,不能长篇大论;(2)依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详略得当的引用;(3)要描写典故的亮点,不必也不可全盘引用。

2.借人物

借人物一般包括巧借课文中的文学形象和巧借诗文的作者。在历年的高考作文中,不少考生通过巧借活用李白、苏轼、陶渊明、史铁生等诗人以及项羽、苏武等文学形象,写出了十分优秀的考场佳作。

例如: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远,他“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四川考生《永远的苏武》)

3.借形式

形式是文章的骨架,搭好文章的骨架等于完成了文章的一半,而不少学生搭不好文章的骨架。其实,聪明的学生不妨套用有关课文的形式啊。学生一旦领悟了课文的精妙构思,掌握了带有规律性的一类文章的形式,就能够打开思维的广阔空间,写出主旨集中、形式独特的好文章。

2002年江苏省有一篇满分作文,就借用了《孔雀东南飞》的形式。

二、化用

1.化用诗词意境

例如: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经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冷香飞上语文》

2.变化立意

选材应求新,新有两个含义,一是材料鲜活新颖,另一个意思就是善于抓住常见熟例的不同角度,从熟知材料中翻出新意。这样的事例用好了,可以体现出作者运用知识、灵活变通的能力,从而达到“陈材巧用”、“旧材翻新”的效果。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事例可以用来证明做人要顾全大局,也可用来证明口才有时候胜过刀枪;《荆轲刺秦王》的事例可以用来证明舍生取义为大节,也可证明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鸿门宴》的事例可以用来证明做人不能有“妇人之仁”,也可证明刚愎自用危害大,还可证明大丈夫能屈能伸。

3.改编情节,故事新编续编

所谓“故事新编”,即在话题作文中,根据古典名著、民间故事或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在百花齐放的高考作文中,“故事新编”这一类作文争奇斗艳,最惹人注目。

例如,(2005年高考作文)《愚公移山吃官司》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改编,各个部门给愚公发来大堆的传票。讽刺了当今社会管理混乱的现象。文章既借用了课文愚公的形象,又翻出了新意,针砭了时弊。

还可以续编,续编是以原作的内容为基础在原作已有的故事之外,另编新的故事。此种新编开放度最大也最灵活,往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把故事人物直接安排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中来,古今杂糅,中外互通,通过他们的具体行事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以此歌颂社会进步或暴露社会问题,批判丑恶现象。如2001年高考作文《阿Q新传》就是续编,故事材料来源于第五册《阿Q正传》。

用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写“故事新编”这类作文,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熟悉课文。二是一定要“新编”,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关键。新编,即写出新意,或者编写出新的情節,或者表达出新的旨意。可以说,“新编”是写好“故事新编”作文的灵魂。

总之,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的“例子”,是揣摩写作的标本,是认识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想象的触媒,是学习语言的捷径。

作者:阮婵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作文素材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写作素材论文范文05-09

素材作文范文05-17

作文素材范文05-18

作文素材5范文05-18

作文素材之范文05-23

等待作文素材范文05-25

奉献作文素材范文05-25

个性作文素材范文05-27

话题作文素材范文05-27

积累作文素材范文05-28

上一篇:体育消费现论文范文下一篇:播音主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