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域下对“患癌保安资助四川女孩”新闻报道的分析

2022-09-10

本文所研究的虚假“新闻”诞生于3月5日当晚, 平湖广播电视台民生直通车“身边好人”栏目播出新闻节目《患癌保安助养四川女童八年付出不求回报》。3月30日, 《南湖晚报》以此为题作了深度报道, 郑菊明的事迹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广泛传播, 网友纷纷为其感动并赞其为“情义保安”、“嘉兴好人”, 此新闻在微博、微信等各大网络渠道迅速蔓延。之后《成都商报》的记者在兴文县采访时发现, 郑菊明实为彩霞亲生父亲。经查, 贫困女孩实为保安的非婚生女, 记者未能全面深入采访核实, 报社审核把关不严, 导致虚假报道刊发。为何同样的新闻事件媒体会有不同的报道侧重点?在事件影响力最高的五天内, 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对于此事件的报道采用了哪些报道框架?随着舆情的不断发展, 报道的角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从新闻纸媒刊发 (2016年3月6日) 到真相大白 (2016年4月27日) 这段时间内各大门户或地方网站对于此事件的17篇新闻报道。笔者采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大量阅读新闻报道的基础上, 针对其报道形式、报道时间、报道篇幅等方面进行类目归纳, 对每篇报道具体文本纳入对应的类目之中对类目进行统计分析, 提炼出框架并对框架做进一步分析讨论。

一、框架呈现分析

盖姆森认为, 所谓的“文本框架”或“新闻框架”, 就是在新闻文本中, 透过特定符号来表达文本的“中心思想” (1) 。框架分析的关键在于对框架层次以及框架类目进行判定。我们拟从标题、消息来源、语言风格、倾向性、报道角度五个角度来建立报道框架类目。

(一) 标题——定性词语的使用

本文选取的17篇新闻报道中, 标题中带有“癌症”、“资助”等定性词汇的有13篇, 其中浙江在线的报道名称《资助四川贫困女孩8年患癌的嘉兴保安想让这份爱接力下去》被多次直接使用, 关键词“资助”被多次提及。浙江文明网的报道标题《平湖癌症保安多年资助远方小女孩》虽未直接抄袭, 但仍紧靠“癌症”、“资助”等定性关键词。除了中国文明网的《最美的秘密最深的感动》并未涉及明显定性关键词外, 我们所研究的近20篇报道均以煽情、博泪点作为标题贩卖的噱头。

(二) 消息来源——单一信源

媒体出于各自的立场观点, 会寻找符合自身新闻价值观的消息来源来支持自己的说法, 所以不同的消息来源体现不同的建构框架。笔者发现, 除钱江晚报、南湖晚报、成都商报有独立的消息来源, 其他各网站均为没有调查的直接转载。其中南湖晚报首先报道此事, “嘉兴发布”、“嘉兴在线”等新媒体平台也进行了转载推送。之后除大河网、网易、新华网之外, 还被鹿城新闻网、河北新闻网、中国网·东海资讯、中国日报网等网站转载, 稿件、配图几乎没有任何变动。虚假新闻的来源相对真实新闻的多重信息来源来说非常贫瘠、而且其专业性远远不够。

(三) 语言风格——娓娓道来

所谓话语风格, 指由报道的内容所形成的话语呈现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在对17篇报道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此事件的报道由于涉及社会公益、绝症群体、舍己救人等迎合大众兴趣的阅读点, 报道均侧重细节描述, 对“事件情节”进行了完整地还原。从资助人背景、资助人与被资助人见面、被资助人的具体情况都有详实描写。全篇报道多加入被采访者的直接引语, 增强了阅读者参与报道的现场感。在文章中针对救助的次数与金额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描述, 关于数据的重施笔墨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使读者更易信服此为真新闻。相对于传统新闻的客观陈述, 此事件的报道更富感性色彩, 心理上的亲近感与感性的描述均是此新闻得到大面积无争议传播的重要条件。

(四) 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 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选择新闻角度, 除了客观性原则之外, 每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应有不同之处。关于事件的报道角度除了成都商报对事件反转所做出的跟进报道关注了隐情之外, 其余报道无一例外都在资助人的病情上投以巨大关注, 以其作为事件最博眼球的爆点。单一的报道角度使得受众没有多方的合理信息来源, 受众不知道事情真实情况, 极易受拟态环境的暗示和影响而随时改变方向认为接收到的即为真实新闻。

对于“患癌保安资助四川女孩”事件的报道框架呈现并未体现多元化趋势, 反而在报道角度、语言风格、消息来源等方面逐渐趋同。

二、框架构建归类

传播学者李普曼是这样解释媒介框架:媒体报道中一般含有某个特定的报道框架, 媒体用这个报道框架选择、定义、评论各种信息, 受众在接受媒体报道的同时也接受了其中的框架, 并按框架形成自己对某个事物的认识, 框架化是涉及一种社会现象的社会建构 (2) 。

(一) 个体层面框架选择

1. 故事框架

具体而言,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大框架进行分析:一是故事框架, 即主流媒体对“患癌保安资助四川女孩”事件呈现生动描述、重视细节等特点。首先, 运用文学中的一些叙述方法, 以故事形式把新闻事件呈现给人们, 有较多对于语言和对人物、环境的刻画。相对于传统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报道, 把新闻事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的这种故事化新闻报道形式更易收到好的效果。其次, 基于故事框架, 媒介或新闻记者在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方面均采用写剧本式生动的情节再现, 在细节上进行了细致处理。尤其对于资助这八年来的细节描绘的栩栩如生, 主流媒体和网民正是基于其故事化的描写而作出反应, 推动事件发展。最后, 合理运用新闻的悬念与冲突。此故事框架中巧妙加入了资助人在资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所付出的辛苦, 使报道更具悬念与冲突, 增强了可读性。

2. 标签框架

标签化是指在新闻传播中, 通过运用网络热词、流行用语等, 以“贴标签”的方式和“关键词”的形式展现新闻核心要素与特质的现象。在“患癌保安资助四川女孩”事件中, 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大量运用了“患癌”、“热心”、“平凡”、“八年”、“保安”等标签化词汇来阐释事件、表达观点。在针对关键词进行量化之后, “保安”、“平凡”、“癌症”三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且每一篇报道都无一例外的使用同质化标签。信息呈现出同一化倾向特征, 不仅使受众对于事件真假难辨, 还进一步推动该虚假新闻不断扩散。借助标签化一方面能增强媒介主体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也容易将片面的、不真实的新闻传播给受众, 误导受众认知。这种媒体合力造成的公众“刻板印象”使事件的良性发展受阻。

3. 弱势框架

在大众传媒的各种表征中, “弱势群体”逐渐变成了一个众人追逐的认同了。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起媒介事件, 患病保安一度成为传媒的关注焦点离不开“癌症”、“保安”这个双重弱势群体的身份。在媒体报道中包含了大量对于这种特殊身份的着重笔墨。在报道展开过程中图片的镜头语言、文字叙述都将故事中的保安置于平民伟人的地位, 镜头的仰视、文本的价值倾向无不体现新闻报道的“平民主义”与“人文关怀”, 这种报道所呈现的特色可概括为“弱势框架”。这次媒介策划实际上把读者自然而然与故事中的主角拉在同一阶级, 这样的区分很容易消解了社会转型给民众带来的尚未消化的不适与不满情绪:报道忽视了贫困人口产生的原因、现存医疗保障制度对于癌症人群的救助等社会问题, 并未针对某些现行政策的不满, 而是转而以一种和平、温和、正能量的方式建立弱势框架, 拉近受众与当事人、新闻报道的心灵距离, 使新闻文本更具传播力。

(二) 互动层面的框架自振与共鸣

框架共鸣指在不同媒介间, 当报道内容相似且连续、重复传播时, 充当“意见领袖”的主流媒体新闻框架会被其他媒体引用, 使媒介之间产生共鸣现象 (3) 。在“患癌保安资助四川女孩”事件的媒体发酵过程中, 中国文明网、浙江在线、钱江晚报等主流媒体扮演着“意见领袖媒体”角色, 其新闻报道和相关评论涉及到的褒奖、赞扬等态度框架, 不仅引发媒体间转载报道, 还引发大量网民转发评论, 使框架呈现出较高显著度, 存在框架共鸣现象。同时, 作为最早提出质疑该事件的成都商报也引发部分主流媒体四川在线、凤凰资讯等与网民注意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 表现在进入舆论高峰阶段, 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与网民微博评论认为该事件是虚假事件的框架显著度都有所提高。因此成都商报在真相揭晓的阶段与其他媒介也产生了框架共鸣效应, 不只是框架自振, 而且帮助舆论进一步走向正规, 产生了舆论影响。

三、结论

此虚假新闻的框架在自我呈现上表现为“故事框架”、“标签框架”和“弱势框架”, 其中弱势框架忽视了事件发生所隐含的社会问题, 而是转而以一种和平、正能量的方式架构文本, 拉近受众与当事人、新闻报道的心灵距离, 使新闻文本更具传播力。传媒的炒作要得以实现, 必须要有社会情绪的合谋, 这则假新闻的传播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在互动自振与共鸣的机制下, 主流媒体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在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意见领袖”。虚假新闻因为其特殊的框架及其对于受众心理的把握等特点造成了一系列舆论效应, 在传播白热化的过程中伴随网络自净而解开谜团。信息极大丰富的新媒体时代, 更要注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因此, 对虚假新闻的防治需要新媒体行业、政府、传者和受众的共同努力。

摘要:本研究选取“患癌保安资助四川女孩”事件为研究对象, 在对第一家媒体发出报道到事情持续发酵的一个月国内新闻网站发布的大量文本整理的基础上, 结合框架理论并采用文本分析法探讨虚假新闻的框架效应及形成与传播机制并识别出类型框架, 将其归纳为“故事框架”、“标签框架”和“弱势框架”。国内新闻网站对于此案件报道并未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其中“弱势框架”仍占主流。

关键词:框架理论,虚假新闻,文本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瑞.网络虚假新闻的现状与规范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 2012.

[2] 陈力丹, 周俊, 陈俊妮.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M].人民日报出版, 2012.

[3] 杜涛.框中世界:媒介框架理论的起源、争议与发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4] 曾繁旭, 戴佳, 郑婕.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PM2.5议题的媒介报道分析[J].国际新闻界, 2013 (8) .

[5] 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 2006 (1) .

上一篇:科学认识心理疏导与思想工作的关系探讨下一篇:浅议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