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下我国税收信息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9-12

1 引言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央地关系不协调、地方财源狭隘以及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但就税制结构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 税收信息化的滞后便是其突出特征。

2 税收信息化的开展背景及发展历程

2.1 税收信息化的开展背景

税收信息化作为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重大改革, 其进程与我国不同阶段的税收征管模式紧密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时代的快速推进, 信息化对我国社会生活呈现多层次的深远影响。例如, 大数据、云网络、移动技术等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既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也将该浪潮推向高峰。而结合我国的税制现状可以发现, 在纳税人不断增加、纳税主体日趋复杂的背景下, 税收领域内的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外部环境变化。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经济现象, 急需对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做进一步思考。应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信息化概念, 改革税收征管工具及模式, 逐步解决税收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以此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绩效。

2.2 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就我国税收信息化的改革过程, 已经走过了由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的基础应用阶段以及1994年至今的全面深化应用阶段。以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为突出标志, 我国税务系统全面展开了税收信息化的改革进程。1998年“金税二期工程”的启动标志着逐步将改革推广至全国层面。2001年“金税工程”中对某些具体税务事项进行了界定, 例如将增值税发票稽查核对系统进行应用, 并在某些试点地区成功的基础上推广全国。总体而言, “金税工程”一期、二期基本完成了我国增值税的关键业务信息化改革工作, 确立了较完善的稽查信息与防伪制度, 并且基本可以囊括税务系统的增值税管理工作范围。2008年“金税工程”三期的改革工作在一、二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进行。2013年, 金税三期在第一批单位单轨运行。2014-2016年分步在各省市上线运行。2016年10月金税三期工程完成在全国税收范围内的上线运行。

简言之,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税收信息化已经由早期简单应用阶段过渡到如今的全面应用阶段。

3 分税制下进一步税收信息化改革的突出问题

税收信息化改革的投入高且过程繁杂, 在税务系统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仍面临着很大阻力,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税收信息化因为投资巨大、工程复杂而备受关注, 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税务机构的安排下, 税收信息化改革遇到一定阻力。

3.1 CTAIS (1) 系统面临的问题

作为我国税收信息化的代表性成果, 在整体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系统早期起源于国税系统的业务, 在我国分税制的现状下, 就缺乏了对地税系统业务的承接与联系, 例如决策应用、行为刻画、政策实施等方面都没有良好的连接, 所以造成现行系统与改革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急需构建一个国地税相统一的系统。

3.2 改革进程中缺少统一规划

在分税制下国地税系统并行的机构设置形式里, 两个机构都拥有各自的改革权与软件的开发管理权, 这使得目前很多税务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 无法实现税收信息的充分利用, 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使得税收信息化的改革进度滞后于目标规划。此外, 就“金税工程”的具体改革项目而言, 国税系统起步较早, 而地税系统由于地区间差异, 具体体现为东中西部差异以及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差异, 造成国地税之间改革进度不对称, 而究其原因就在于税收信息化的改革缺乏一个整体规划。

3.3 网络环境一体化仍难以实现

分税制下, 国地税系统分别拥有各自的信息网络体系, 而且相互之间差异较大, 而税收信息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就是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环境, 这在目前我国国地税机构的设立形式下还无法彻底完成。首先, 国地税两套系统涉及二者的业务差别以及具体服务对象差异, 所以直接合并有较大难度;其次, 国地税之间的信息网络一体化不仅要考虑两个系统间的对接, 也要考虑同其他相关服务部门的联系, 当与银行等服务部门相联系时, 两套系统下既存在效率低下问题, 同时又会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综上所言, 短期内税务系统间的网络环境一体化还无法彻底完成。

4 改善税收信息化难以推进问题的政策建议

就目前我国税制结构下税收信息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借鉴国内较成功省份的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4.1 加大强化信息网络设施配套的力度

机构的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如果计算机硬件设施供给不足、网络设施陈旧, 再加上管理体系落后等等, 这会产生税收管理上的空白, 使得我国目前的税收管理体系无从发挥作用。所以在推进税收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 应着重应用推广先进技术、高效配套、稳定安全的税收信息体系, 这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

4.2 加快统一税收征管信息软件的速度

税收信息化作为未来税务系统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地税机关的必然选择。对我国现行税制机构的设置而言, 国地税机构长期以来各自推进改革, 步调不协调, 这不仅使得网络信息一体化成为空谈, 同时也造成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人力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极大地阻碍了税收信息化改革前进的步伐。因此国地税系统应将软件系统规范化、统一化。诚然, 该进程仍存在一定障碍, 例如需要进一步优化软件系统、统筹国税地税业务的决策支持等等, 但就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而言这一举措是值得的。

此外, 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主题在于应符合“一窗式”服务的宗旨。以“一窗式”的精神, 既可以纳税大厅服务窗口, 也可以是统一的网络虚拟办事窗口, 通过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实现税务部门之间税收信息的充分交流, 这既包含国税系统与地税系统间的交流, 也囊括具体部门间的沟通。税收信息最终通过这样的传导途径在一个窗口的终端传导至纳税人。这在国外早有先例, 例如美国某些州当纳税人填报具体的涉税信息后, 系统会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分配, 包含联邦政府、州政府乃至地方政府, 由此使得纳税人单次的纳税行为就可以完成对多级政府的纳税行为。

4.3 加深推进国地税务部门合作的程度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实现数据共享为目标, 加强国地税间的合作, 全面打通沟通渠道, 为打造立体化国地税合作框架打下坚实基础。以“金税工程”三期的扩展来看, 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之间基本实现了涉税信息的简单流通, 实现包括登记业务、发票业务、申报业务等方面的交流, 实现该类信息的共享。例如, 2015年, 青岛市国地税之间开展了“纳税信用管理系统”, 建立了两部门之间的信用等级联合评定机制, 并在后期联合公布。随后, 在统一的组织下, 青岛市国地税局还搭建了“青岛市国地税协作信息平台”, 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二者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对税收信息化的深度共享机制。

此外, 借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改革经验, 建立国地税系统间的合作机制。成立由两部门领导人组成的小组, 以此为核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研讨系统间合作的重大事项。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税收信息管理平台, 并将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尽力向全国推广。

摘要:税收信息沟通不畅作为目前我国税制矛盾的突出点,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国地税机构间信息沟通不畅、税务机构内部信息沟通低效以及税收信息现代化改革进展缓慢。本文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分税制,税收信息化,金税工程

参考文献

[1] 杨志勇.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2) .

[2] 白彦锋, 王凯.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J].新疆财经, 2014 (1) .

[3] 韩青.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思路[J].税务研究, 2013 (9) .

[4] 刘尚希.分税制的是与非[J].经济研究参考, 2012 (7) .

[5] 蔡磊.电子发票推广应用背景下的税收信息化研究[J].国际税收, 2017 (7) .

[6] 张瑾, 童旭明.探索国地税融合下的“互联网+税务”模式[J].税务研究, 2017 (4) .

[7] 王敏, 方铸.大数据税收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及其启示[J].国际税收, 2017 (4)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下一篇:雾霾治理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