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案

2023-01-17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案

嵇彩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45(元)。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四)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85~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的习惯,进一步体会验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图与算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书写的过程,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指板书),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简单的乘法算式掌握得怎么样。我们首先开着小火车来说一说第一小题;第二小题把加法算式换成乘法算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说出答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新课之前,教师设计了两道复习题,第一小题是围绕乘法口诀来的,第二小题是为20+20=20×2做好铺垫。为新知识的学习埋好伏笔。

二、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老师要带大家去校园里里瞧一瞧:同学们,此时他们在干什么?(跳舞)

图1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三(1)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预设2:三(2)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板书要解决的问题:三(1)跳舞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新知的学习去。

(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预设1:20×2 预设2:2×20

师板书:20×2 并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可以。

师:这道题你想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用笔算一算。得到答案后就坐正。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巡视指导。

师: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位同学用摆小棒的方法找到答案的,老师请他到前面来给大家摆一摆。

图2 生到前面用老师准备好的小棒边摆边说,师适时补充。

师:还有用其它方法得到答案的吗?师找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算理:

1.20×2就是2个20相加,也就是20+20=40(边写边说:这位同学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出了20×2的积是40,非常好)

2.先去掉0不看,先算2×2=4,再添上一个0。

师 板书:2×2=4

20×2=40

师:为什么算出了2×2=4就马上可以知道20×2=40了?这上下两个2(指一指)有什么不一样呢?(上面的2表示2个一,下面的2表示2个十)对吗?那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预设:2个一×2=4个一,2个十×2=4个十,所以20×2=40

师:这是从我们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推算出了20×2=40,谁也是这样想的?请举手,你也会完整地说说吗?

预设:2×2=4,20×2=40,这是因为——

师:对了,这里的20表示的是2个十,2个十×2=4个十,4个十写作40。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用加法、用我们学过的乘法都能算出20×2和2×20的结果等于40(补充板书),尽管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算出2个20相加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力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思考、验证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经验;另一方面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并且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巩固练习,应用算法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1.抢答,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

2.争当口算大王,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强化算理。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已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练习中巩固算理,熟练算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或者哪个瞬间最令你难忘? 生回顾所学知识,教师适时补充。

师:三(2)班跳舞的有多少人?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有效做到了融会贯通。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快乐。 【板书设计】

第三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2×4= 10×4= 3×2= 20×2= 11×4= 12×3=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黑板上这些题你们都会做吗?会做的把它计算出来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计算后汇报,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题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怎样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茶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茶杯图,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图上获得了那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举手回答(每个盒子里面有10个茶杯,每个盒子外面有2个茶杯,每一堆有12个茶杯)

教师: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要求这里一共有多少个茶杯,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12×4,4×12等,老师板书12×4=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有4堆茶杯,每堆有12个,一共有4个这样的12,所以咱们列式12×4。

教师:同学们,咱们也学了估算,请大家估计一下,这里大约一共有多少个茶杯呢?板书:大约40个,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这样想:每堆有十多个,4堆一共有40多个。我们把每一堆茶杯12个看成10个,4堆就是4个10个,所以就得到大约40个茶杯。

教师板书:大约40个 教师:通过估算,我们知道了这4堆茶杯大约有40多个,那么你们现在想知道这道题的准确答案吗?(那么孩子们请你们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写好了,现在请同学们同桌讨论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把12分成10+2, 10×4=40, 2×4=8, 40+8=48 我们除了用上面的算法还可以怎么算呢?有的同学想到了用竖式计算,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乘法算式中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引导学生用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竖式告诉学生写竖式时要把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教师:同学们会算吗?会算的举手。有的孩子还不会算,没关系。

教师:教师用纸块盖住十位上的“1”,现出2×4。这样你们会算吗?等于多少呢?

(学生算出2×4=8。)

教师:你能告诉我这个“8”表示的是图上的哪些茶杯吗?

(学生会指出,是盒子外的8个茶杯。每一盒的旁边有2个茶杯,有4个这样的2就是8个)

教师:那么我们还有哪些茶杯没有计算? 学生:盒子里的茶杯。

教师:盒子里有多少个茶杯呢?

(学生:一个盒子10个,4个盒子是10×4=40(个))。

教师:每一盒有10个茶杯,教师用写有“0”的纸块盖住12×4中个位上的2,同时用纸块盖住个位上的8,现出10×4,4盒就有4个这样的10,。

教师:是这个意思吗?那么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茶杯呢?(40个) 把盒子外的8个茶杯加上盒子里的40个茶杯一共就有48个茶杯。 {启发学生思考:这个4该写在哪一位上?

引导学生凭借前面的知识理解,这个4应该写在十位上,因为它表示4个十。 教师板书:40。然后拿掉两块小纸块,出现竖式12×8=48,}边讲解边用课件展示还要板书竖式计算。还可以这样写竖式,说明要用简便的方法。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素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4乘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1得4,表示4个十,把4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48。因为积得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4直接写在十位上。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每堆有12个茶杯,4堆就有48个茶杯。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刚才老师是怎样和大家一起完成这道题的呢?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指名回答)

小结算法:现在大家一起来回想一遍刚才的竖式计算过程:咱们首先用这个一位数4和两位数12的个位上的2相乘得到几?(8)然后咱们再用这个4和十位上的1相乘,得到4个十,所以咱们在十位上写上4,最后的结果就是48。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把计算过程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教师: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道题是怎么计算的?(指名说,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做这样的题了吗?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做这道题的?(学生看书13页例4,主要引导学生看书上竖式写法。)再把空填上。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看黑板上,开始的时候我们估计这里大约一共有40多个茶杯,现在我们计算出来一共是48个茶杯,在咱们的估算范围之内吗?(在)所以这道题咱们做对了}。 2.教学课堂活动相关内容

课件出示小棒图。

教师:这里一共有2堆小棒,每堆有34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怎样列式?34×2= 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完成这道题。指名一位学生上黑板计算。

计算后反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的什么?然后呢?你能说说8表示的是图上那些小棒吗?(每堆小棒旁边 散开的4根小棒,2个4根就是8根,那么2×3=6中,3表示的是什么?(3个十)2个这样的3个十, 就得到几个十?(6个十)所以把6写在十位上,对么?(对)同意他的意见的同学请举手,真棒,把掌声送给自己。

教师:同学们,如果不用图来思考你们会计算吗?(会),那么请你们完成例4下面的试一试,把它们写在作业本上,老师请3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反馈:学生计算后,同桌交换数学书相互检查批改,抽学生汇报,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孩子们,老师觉得你们太棒了,不但自己学会了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还能帮别人检查出错误,并且能够改正。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观察黑板上的这4道题,(咱们在列竖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那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中每一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吗?(是)今后咱们计算这样的题就应该: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教师板书。大家齐读板书一遍。}

三、巩固练习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类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怎样计算了吗?(知道)真的会算了吗?(真的)今天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1、 课堂活动第一题(要注意用竖式计算乘法时,一般把位数多的写在上面好方便计算)

2、 用竖式计算(3个)

3、 算一算,议一议

4、 思考填空

四、课堂小结

请孩子们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你说,还有补充的,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要对齐,数位不要写错,要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孩子们,你们真棒,以后在计算的时候再仔细一点的话,我相信你们会做的更好的,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吧。

第四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在教学时,出示教材情境图,先找信息、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只要能够算出结果都给予肯定。

在多种算法中,我让学生选择一种你认为算的快的方法,注重方法的优化。如:由2×3=6,得20×3=60。将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抢答、等形式进行练习巩固。

在出示14×2的竖式计算时应该重点强调竖式计算:“先用2乘个位上的4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写在十位上。”通过说算理板书书上的分布计算的过程,再引导学生简化计算的中间环节,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一般写法。重点让学生说说,竖式一般写法。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但学生们掌握的非常好,整节课效果良好。

第五篇: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其中大象和猴子是好朋友。小猴兄弟种的桃树上,桃子已经成熟了。可是,他们没有房子,每一次下雨,他们都被雨淋。这天,他们决定造一座木头房子。它们的好朋友大象知道了,赶紧过来帮忙。看,大象在做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师: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体现“2个十是20”) 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怎样列算式?

师:怎样计算20×3呢? 生:(讨论汇报)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生:(互相说一说)

师:照这样计算,5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你是怎样想的?8头大象呢?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60=

2、学习例2。

师:大象帮小猴运木头,小猴为了感谢大象,到果园里忙着采桃子招待来大象。(课件出示场景)

师:小猴们在干什么?一只小猴说,我采了14个桃,另一只小猴说,我也采了14个桃, 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

师:(结合学生的列式14×2)提问:怎样想出结果? 生:(操作、讨论、汇报) 师: 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师:“2”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结合情境图,与竖式计算的过程对应理解。) 让学生运用这种初始模式进行试算:

师:(比较、讨论)这几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能否简化?怎样简化? 生:(用简化后的写法计算刚才几道题,并对应说算理。)

生:(计算“试一试”,说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验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用竖式计算。13×2 2×21 4×22 32×3

2、解决问题。(1)“想想做做”第4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3、综合运用。“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小结和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上一篇: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题下一篇:龙纹身的女孩大卫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