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系列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心学系列范文

教心学1

1.教育的本质:永恒性、相对独立性、时代性25.课程设计的方法:启发搜索式条件约束式逻辑推理式。 2.教育的基本规律:外部和内部

化发展)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发26.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活动模式、知识基础、教学方法。

26.教学策略特征:指向操作整体综合调控灵活、层次性。 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共同性与个别性差异) 27.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定向、模仿、整合、操作熟练。

28.问题解决的因素:初始条件、目标、障碍、解决方法。 29.问题解决的三个特点:目的指向、操作序列、认知操作 30.问题解决的历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两条件: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检验假设。 31.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32.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3.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3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35.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3.教育的起源:神话、生物、心理、劳动。4.教育历史阶段:27.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讲授策略、对话策略、指导策略。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原始、古代(阶段 、道统、专制、刻板、象征性)近代

28.德育过程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环境、平衡)理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

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期对停滞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5.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终身、全民、民主、多元、现代化。 价值澄清理论(路易斯。拉斯、哈明);体谅关心理论(彼

6.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陶冶与唤醒);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

7.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可能的生产力转化直接的现实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或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传承、选择、批判、交流融合、创新);科技功能;人口功能(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口质量的高低对教育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教育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8.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得。麦克菲尔);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29.德育过程的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

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的反复性规律。 4.心理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水平、教学要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教学要根据个体人格发展阶段特点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正面说服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5.学习准备状态:生理方面的发展状态、智力和技能方面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状态、非智力因素的准备。 31.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课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 32.德育的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指导自我教育法。

33.班级特点:班级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班级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情感是班级中师生

6.教育如何促进心理发展: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要明确、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方法、要考虑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7.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的态度、理智、情感、意志特征。 36.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8.性别差异:智力、兴趣、行为、自信心。

9.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人除获得行为经验还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中

群体、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

37.良好品德的培养: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班级中的师生交往是全面的和多方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0.教育目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

11.教育目的确立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1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学习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自我生涯发展规划;在职学习和培训;进行教育研究;教学反思;课程改革和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13.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宽容理解。

14.良好师生关系途径和方法: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革陈旧的教育方式;热爱尊重学生,发

面的、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使班级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介作用进行、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过程。 38.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矫正: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34.班级的功能:社会化(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

10.学生学习特点:学生学习在于接受前人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特点、学生学习是按规定的教

和对立、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针对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39.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激活、指向、强化功能 40.学习动机的培养:将学习动机的培养作为学校思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设置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设置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原有的动机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归因倾向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归因。

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学计划连续进行、学生学习是受教育过程。

个体化功能(促进发展、满足需求、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效果律、练35.班级的基本特征:明确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6.班级建设的原则:促进学生积极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37.班级管理的原则:全员激励原则、自主参与原则、教管

习律、准备律);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恐惧性条件作用、高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1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登悟说;布鲁纳的认知

结合原则、通情达理原则、平行管理原则、协调一致原则。 结构学习论(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41.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情感体验的38.良好班级的形成与培养: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建立班级的核心队伍、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学习者要有心向或态度);加勒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影响、对学生后续学习期望的影响、对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的影响、对学生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的影响。

42.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教学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集中与保持注意的方法)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培养(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取静的本领、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

扬教学民主;主动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提高自身素质。 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5.知识中心课程论: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尓德。学习者中心论:杜威、奈勒。人本主义课程论:马斯洛、罗杰斯。

16.学校课程实施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教师的培训;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18.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实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评价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的空间。

19.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功能实现转变、课程结构实现调整、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评价与考试制度得以调整。 20.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

39.班级管理的方法:常规、平行、民主、目标管理。 40.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1.教师职业道德结构: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荣誉。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良好的注意习惯、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激情增强注意力、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培养注意力和注意品质的意义) 43.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师应具有学校心理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3.学困生的教育措施: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关

42.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调节和教育、榜样和带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 影响和促进。

4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育专门性、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

44.班主任的素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掌握教心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法律法规、品德高尚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45.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有利

1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教师的指导、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策略的水平、迁移的媒体。

15.学习迁移的促进:精选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秩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16.遗忘产生原因: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爱宽容学困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17.克服遗忘的策略: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快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18.学习策略的特点: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19.认知策略:复述(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精细加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策略、

44.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稳定乐观、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45.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斯金纳)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程序教学的方法;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和奥苏伯尔)46.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任务:提高认识、陶冶情感、磨炼发展学生的智力、四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教授学科基本结构、倡导使用发现法。: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培养全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促进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方法、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建立真诚接受理解的师生关系。

意志、培养习惯。

47.<意见>内容:必要性、基本要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组织(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 4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保障机制。

48.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原则:坚持知和行的统

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

一、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坚持个人和社会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20.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21.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努力策略与

动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积极开能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

心理管理策略、学习工具策略、社会性人力资源利用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22.学习策略培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47.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48.法的特征:规范性意志性强制性普通性程序性.

21.教学设计特点:指导统整操作预演突显易控创造性。 49.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基本途径: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22.教学设计的模式:系统分析模式(加涅和布利格斯)、目标模式(迪克和科里)、过程模式(肯普)。

23.教学时间设计: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

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23.学习策略培养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培养模式、49.教育法律关系特征:社会关系思想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 50.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主要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勤于实践磨炼增强情感体验、虚心向他人学习、确立可行目标坚

完形培养模式、交互式培养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24.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获得、概括、保持、提取。 25.技能的含义及特点: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

50.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物教育行为精神财富 51.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假定、处理、制裁 52教育立法的原则和程序:子法从属于母法、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53教育立法的程序:提出、审议、表决和通过、公布

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持不懈努力。 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51.教师职业道德管理策略:工作、考核奖励、监约束机制。 的活动方式。(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

1.心理发展一般规律: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笼统向分

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4.教学结构的确定:选取教学环节、将各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组合、对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统调。

第二篇:理学与心学之争

理学与心学之争:朱熹与王阳明的教育目的论辨析

摘要:自学派诞生之日起,学派之争便应运而生。每一次的辩论都会带来学术的大爆炸,继而百花齐放,使文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从理学与心学的学派争辩述起,简述了朱熹与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进而对其中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论做一些简要的辨析和评述。所述程度皆较浅,希冀得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结论。

关键字:朱熹 王阳明 教育目的论 “明人伦”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自南宋鹅湖之会至明清一代一直争论不休。其中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阳明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

一、理学与心学的学术之争

朱陆本人及其门人前后有六次争论,反映了朱陆在本体功夫论方面的分歧点。其中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陆双方辩论的“为学之方”,表现出朱熹与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点。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着重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九渊则认为读书不是成为圣贤的必要途径,要求圣人之道须“先发明人之本心”因而不主张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讨论中, 陆九渊提出“先立乎其大”为出发点。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在人的心中。在他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他认为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并不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

二、朱熹与王阳明教育思想简述

1、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其的教育主张可以归纳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圣人的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教育的内容是小学 “教之以事”, “大学是穷之其理”。其中,“存天理,灭人欲”不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更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2、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心即理”、“致良知”是他的哲学思想核心。王阳明的教育主张也可归纳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学以去其昏蔽”;教育目的是“明人伦”——通过“致良知”的方法实现教化目的“圣人之学,唯是致良知而已”;教育的内容是凡有助于“求其心”者,皆可学之。

三、朱熹与王阳明的教育目的论辨析 朱熹与王阳明本质上对儒学的理解不同。

朱熹把儒家传统的教育观点,用理学作了新解释。他在阐述理学的基本理论时,把“存天理,灭人欲”的“复性”之说,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作用等同起来。他在给宁宗讲授(大学)时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朱子语类》卷七)即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伦理纲常的规定,即“格物致知”,从而 成为 “圣贤”。

王阳明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的观点,认为“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渐渐的由理学转到心学。其中的转折点主要得益于王阳明。

1、朱熹的教育目的论

朱熹的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的,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近思录》卷九注文)。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一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此而已。”(《孟子集注》卷5)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教化众人,使众人都“明人伦”;只要大家都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天下就太平、社会就和谐了。可贵的是,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

反观今天的教育,我认为朱熹的办学目的,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现如今可用一个词“唯利是图”,来贯穿我国当前的教育全局。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应试教育,产出符合规格的、适应国家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个人主要希望教育能把他带出“众人”,走进“上人”的行列,以此来满足内心的虚荣心;家庭则是希望能获得一定的荣誉和经济收入。对于这些,社会显然并不买账。以至于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寒窗之后,从教育的金字塔尖上走下的“人才”们突然发现这个社会并不需要他们,这无疑打碎了他们对教育的一切幻想和期望。于是,人才们挣扎着,纷纷走出了国门。一些有危机意识的家长们更是焦虑万分,有条件的想尽办法把孩子送离牢笼;没条件的只好忍痛把自己变成“变态娘”、“狼爸”。由此,当前教育急需搬来朱熹,回复正气。朱熹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对于社会上普遍的“唯成绩论”、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教风,该主张有一定的警示、借鉴意义。 另外,针对现如今浮夸,虚假的学风和学问界浑浊的风气,“朱子读书法”应是一袭纯净的清风,卷走污浊,归还曾经的净土。

2、王阳明的教育目的论

王阳明的教育目的论也是“明人伦”,但他的理论基础则是 “致良知”说。他认为人人都有“不待学而优,不待虑而得”的“良知”,也就是天理。这个“良知”除了圣人之外,都被私欲所蒙蔽,处于不显露状态,要想除掉私欲,恢复本心,必须有个为善去恶的“致良知”的工夫。他说“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传习录》上)因此,“致良知”与“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一路;“致良知”只是实现“明人伦”的一种手段。

最值得重视的是,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他从良知说出发,认为乐是心中本体,教学必须引起儿童的乐学情绪,要求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要用培养、诱导、顺应儿童情绪,鼓舞儿童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他提出的“训蒙教约”,他把教学比作时雨春风盎然生意,情意舒畅,在启发诱导、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王阳明的这些主张,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对如今强硬、单调、枯燥的应试教育来说,王阳明的这一主张应该得到重视。

注释: 参考文献:

1、《朱子语类》《近思录》《白鹿洞书院揭示》《性理精义》《答陆子静》《与朱元晦》

2、《朱陆之辩的主题演释及其确立——以朱陆三次相会为据》 陕西师范大学政经学院

郭锋航

3、《东南学术》 2006年06期朱陆之辩的缘由 薛孝斌

4、《中国哲学史(季刊)》1998年第3期发表的《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 彭永捷

5、《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王炳照、郭齐家等编;北师大出版社

6、《 论语·朱熹集注》

齐鲁出版社

第三篇: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对自己说今天所作一切都不要想了,不要考虑了。倘若睡不着觉,为今天做错一件事而气恼,或者为赚到一百万而高兴,那我认为你还没有进入智慧境界,你只是在聪明的境界徘徊,所以正确地区分人的这四种状态,我认为是我们正确处事的前提。这些话作为我讲王阳明的前言。

二、以史为鉴,立德立功立言的两个半完人

在会前曾给大家推荐了四本书,一是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二是《论语》,三是《金刚经》,四是《道德经》。《论语》、《道德经》、《金刚经》这三本书,我都研究很长时间了,四十年来,我大约没有离开过其中的两本,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论语》,我自认为至今研习还不够的是《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是《论语》、《孟子》、《金刚经》、《道德经》的中和。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说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两个半”,王阳明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诸葛亮,还有半个完人是曾国藩。诸葛亮是一介书生,以一己之力促成三国鼎立,为什么他不能一统天下呢?因为刘备,尤其是刘禅根本就没有当帝王的资质,所以诸葛亮也抱憾终身,未能兴复汉室。但诸葛亮能够三分天下,已是“立德立功立言”,诸葛亮从来功不震主,他知道,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司马懿五路大军攻击蜀国之时,诸葛亮接连几天闭门不出,朝政大乱,人心惶惶,最后刘后主亲自登门拜访,适时诸葛亮手拄着拐杖在花园中赏鱼发呆,刘后主便在其后不忍打扰,等到时机叫声“相父”,诸葛亮回头一看,是后主,马上扔掉拐杖,匍匐在地。一个小孩子,一个伟人,足见诸葛亮臣品。后人将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编辑成《诸葛亮集》,其有两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叫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诸葛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完人,然后就是王阳明。曾国藩为什么是“半个完人”呢?《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典范式的著作,历代领导人对曾国藩评价很高,他后半生在处理与洋人的关系上欠妥,所以史书认为他是“半个完人”。诸葛亮这个完人我们今天暂且不讲,曾国藩这半个完人也不讲,今天就主要讲王阳明的心学。

三、心学之起源 ㈠ 王阳明的生平概况

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529年在江西南安去世,享年57岁。王阳明5岁才会说话,到10岁的时候,王阳明父亲高中状元,此后王阳明认真学习,22岁成为举人,29岁中进士,在22岁到29岁这些年间,他潜心研究儒释道的学问,结婚当日,竟然为了与相谈甚欢的老道一同打坐而彻夜未归,可见其对道学研究之忘我。

佛教的观点是人修行在三个境界中好修:第一个境界,病人好修;第二个境界,穷人好修;第三个境界,没有自由的人好修。因为钱多容易做坏事,而穷困不能;有病想做坏事,但无能为力。王阳明恰恰在中进士之后,因身体原因回家休息几年,期间他精研道学,几次想去入空,但是还是不能忘记红尘。到31岁的时候,他开始精研佛教,与高僧论佛谈道,深入研究了儒释道学问。弘治十八年,王阳明37岁,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时年仅17岁,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把持朝政,嚣张跋扈,时人谓之“八虎”,王阳明因上书仗义执言,被廷杖四十后发配贵州龙场做驿丞驿长。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㈡ 从儒学演变看心学地位

一般认为,儒家有三变。孔子讲授儒学,孔子学问能够包容,具备治理天下、拯救人心等许多优点。秦亡汉兴后,发展到汉武帝,他为了给自己大权在握、唯我独尊寻找理论根据,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董仲舒固定了“君权天授”理念。儒学从此以后才被当作唯一的治国学问,直至君主专政制度彻底结束。因此,儒家从孔子到董仲舒为一变;到宋朝有程颢、程颐二兄弟,加上朱熹的理学为一变;理学到王阳明心学又为一变。

我认为,儒家应有四变:第一叫原儒,就是初始的儒家;接下来是董儒,把儒家便成了术;朱熹理学是朱儒;然后王阳明的心学。我认为儒家到了现在,依旧没有离开这四变,依旧是以这四变来作为儒家的根本代表。

㈢ 儒家心学起源于陆九渊

王阳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被视为圣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学视为经世治国之学。在讲王学之前略谈理学,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是天之子,认为君父合一。董仲舒把父亲和皇帝合二为一,孙中山把皇权思想和老师合二为一。

朱熹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天理是公,人欲即私,天理是善,人欲是恶,合乎道理的就是天理,循个人私欲的就是人欲,朱熹认为灭尽人欲然后循道而行即为存善。但人心要完全服从道心有很大的难度,人心只考虑个人需要,不考虑是否合理,存在着这种矛盾。

陆九渊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就必须是从人心入手,如果人心能够向善,能够自我约束,这人自然会存天理。陆九渊解释宇宙两字,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我们想到宇宙的时候,用心来形容,宇宙跟我们有无关系都只是与我们的心有关,万物具备于我心。陆九渊首先提出了心学,这在朱熹时代已经开心学之先河,可惜没有成功。

㈣ 王阳明心学之根基

对陆九渊而言,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的思想还没有跃出儒家之外,还没有跃出孔子之外,儒学认为佛家、道家都是旁门左道。王阳明为什么能完善发展心学?因为王阳明有三学之根,即儒释道。从唐朝之后中国的学问只谈儒家不谈佛学,就不全面,因为佛家虽是进口学问,但同儒家结合得很紧密。王阳明的思想严格遵循孔孟以来的正统原儒,在此基础之上又融汇佛家,还有道家,甚至有兵家。所以王阳明以自己三学的基础创立了真正的心学。我认为,理学让人从明理角度考虑去恶存善,而心学是让人认识自己的内心,自觉地向善除恶,这是我给理学和心学的区分界线。

王阳明对佛学认识很深,禅宗的认识抓住了根本,王阳明有一句话叫明心见性。禅宗如果学好是思辨之学,可以超越本身的思维。王阳明有句话:“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学,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儒学与禅宗水乳交融的产物。

㈤ 王阳明心学之精髓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知行合一;还有一个就是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心学”理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他认为有且只有“良知”是人之本性,人如果有良知,就可以判断善恶是非,向善去恶。

一个人有了“良知”,再“知行合一”,我认为就接触到王阳明心学的门槛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为人上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儒家讲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里完善自己,达到正气凛然、不怒自威的仪表气度。作为一个领导没有威严,没有让人有望而却步的气度,那就是“内圣”没有修为好,其原因就在于对自己的“良知”和“知行合一”没有一个很好的体会。

四、心学之思辨

㈠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文案,他当时对荣辱得失已有深刻的认识,但对生死还没有悟透,为了更好地参悟生死之道,他命人以石制棺,坐在棺上悟道六七日后,突然超脱意念,达到顿悟境界,他总结凡事欲深究就要跳出“事”之外。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知道“圣人之道,我心自足”,在极度入静状态中就会找到“良知”。

释迦摩尼说过,众人皆同,只是众生被尘土蒙蔽,而他拭掉了尘土而已。禅宗有一个关于六祖惠能和神秀的著名故事,五祖弘忍让其写偈子以展示修行所悟,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把我们身体修炼成世上最干净的菩提树,把心修成像镜子一样明净,每天擦拭,不惹尘埃。六祖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比可以看出,六祖是大悟、是顿悟,他的境界是通过一生一世的践修所得,所以才能写出上述偈子。因此,没有践修的基础,就不能理解六祖的顿悟,就像我们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过程,就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学问。

再举个例子,我六叔陈寅恪,他精通14门外语,有100万字著作传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学者。他出国留学18年,没拿一张文凭、一个学位。后来清华大学要成立国学院,需要组成四大国学导师,聘请到了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三者都是顶尖人物,但尚差一人,梁启超推荐了陈寅恪,为此还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是四大导师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教授都来听他的课,因此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㈡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知悉圣人之道。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本性自足,勿需向外索求于事物之理。陈寅恪等大学问家,表面看似司职具体某一件事宜,实质在救心。例如,毛泽东上过战场吗?但他指挥四大战役,运筹于帷幕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毛主席如果不是救心,不是有自己的良知,不是有知行合一,试问四大战役怎能取得胜利?!

“救心”在心学中叫“致良知”,就是说其实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出于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就某一件事而论,致良知能够高屋建瓴地给予我们指导。

关于“知行合一”,举两例子,比如现代人要研究作诗,其研究诗的理论而不是研究诗的本身,这就是向诗中求诗,诗的本身在心,向心求诗。另一则例子是现代人把伦理变成了伦理学,不向心求伦理;现代人把教育变成教育学,不向教育心理去求教育,从教育学中求教育;现代人把宗教体验变成宗教研究,不在宗教中体验宗教;现代人把智慧变成了学院派,去做学究;更有人把爱情变成了一纸结婚证书。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不明白良知,不能知行合一。当然,我们要伦理学,要教育学,要宗教研究,结婚证书也不可少,但是比如驾驶飞机的机长,把飞机开平稳、开好,这就是把心用在这架飞机上,而不必去向飞机的事理当中去求心。所以,王阳明在五百年前把这些理论分为教条和心学,心学最根本的敌人是教条,教条的对峙者是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最有实用价值的是良知。孟子曾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无此四心者不足为人,所以王阳明的良知是建立在这“四心”之上,他的“致良知”洞悉了本源。

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组织了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准备一举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奉命阻击。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何谓也?王阳明心中有贼。贼在何处?即他既不是领兵的元帅,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圣旨让他去剿灭宁王。王阳明得把心中的贼破掉,俗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于是他采取围魏救赵战术,直接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宁王首尾无法兼顾,只好回师救援,双方大战于鄱阳湖上。在短短30多天的时间内,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几乎是在王阳明的谈笑之间就灰飞烟灭了。诸葛亮曾说过“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用现代话来讲则称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

一、致良知有实际作用,在这次大战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阳明一生中有“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曾国藩对“诚”的解释为“一念不生谓之诚”,实则从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中衍生而出。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此心者也即是诚心。

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何为“亡天下”?亡一国之文化,亡一国之民族,亡一民族之民族心,谓之“亡天下”。亡一家一姓之江山,谓之“亡国”。海航也好,其他任何一个企业也好,要想做成百年企业,薪火相传,最根本的不是拼资金,而是拼文化。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企业文化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这个企业的生命最多在五十至八十年。日本的索尼、丸红株式会社等历史悠久的著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大企业的员工跳槽率非常低,这些企业文化中都有一种“家族主义”,视员工为家人,但不任人唯亲。资本主义的企业是唯资本是图,并不唯利是图,而社会主义的企业是以自己的企业为“小社会”,以自身的“一社一会”为核心。

当权者要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任何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核心之一。如果海航的企业家们能够从王阳明的实践当中吸取到这一点,那海航集团必定会更加兴盛。王阳明的心学实践,实际上是把“儒释道兵”等百家思想汇合成海,万法归一,将人们的思维方式调整得既有效又正义。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能够把员工调整得做事高效,但能否调整得很正义还亟待考证。现代人都是从历史经典中去寻找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智慧的思想,并谓之曰“古人的智慧”。我的学院宗旨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要求在学习古人的思想和古代的知识时,不违背今天的时代现实,在学习现代社会的知识文化时,也不随波逐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在不纠缠于他人见识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存在;在不忘记自己存在的同时,又能吸收他人的见识。

苏轼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王阳明认为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无一不能成大器,所以他一贯坚持孔子学生颜回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现在的人们应该安心于般若之上,各尽应尽之责任。般若就是命运,“命运”二字一动一静,“命”是定数,“运”是运作,董事长尽董事长的责任,员工尽员工的责任,要把心安在般若之上。

梵高说过:“化欲为情,极致人生”。这个“欲”是指朋友、亲人之间的欲望。比如对父母就是孝顺他们的欲望,如果不把这种孝的欲望化为孝顺父母之情,非孝也。把对父母的孝臵于情上,才是真孝。对自己家人好,对他人家人不好,是自私。所以孔子说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个人如果“真诚至极”,又“机变至极”,能恪守自然道德,心智又能极端自由,是圣人。成为圣人有两个前提,一是能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人生,二是能自觉地改造社会,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改造自己、改造社会合二为一。

“闲时成圣,乱时成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王阳明一生有三次大的战争,自出战以来,未曾战败。这是典型的“闲时成圣,乱时成雄”。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拿起枪来,就是英雄;国家清平时,好好工作,就是圣人。如果大家能认可并领会“闲时成圣,乱时成雄”这八个字的精髓,那么我也能有一点余兴,一些欣慰。

第四篇:西游记心学解读心得

3112002013 120704班 张鹏程

西游记心学解读心得

从小就酷爱看《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但那只是看热闹,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它;直到上了这短短的几节西游记心学解读课,使我对《西游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明代中叶,王阳明心学大盛,《西游记》深受其影响,并将其艺术化而指出了一条心学明心见性的心路历程。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唐僧师徒与自身的“心魔”斗争历程。这一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不断证实着“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的道理。在这里,“心”指的是人的主观意念,所谓“魔”,乃是人的私欲邪念的象征,是人迷失了本心的结果。而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妖魔鬼怪,其实都是它“心中之魔”的外象。孙悟空一个个的除妖灭怪,象征着它在消灭自己的心中之“魔”;在把一路上的孽障铲除以后,便达到了儒家所追求的“内圣”的精神境界;也修成了佛教正果,成为了“斗战胜佛”;同时也实现了道教“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超脱生死,位列仙班的目的。

孙悟空的出生于一块巨石之中,形状为猴,称做“心猿”,反过来就是“猿心”——元心,也即根本之心。既然是元心,所以玩耍之际,也要探看源头,于是找到了水帘洞。石猴“瞑目蹲身”,是在致虚守静;然后一纵入洞,看见一座明朗的铁板桥,“桥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这是一个字谜:桥下水倒挂,是个捺勾,流出去的是三点水,合起来却也是一个“心”字,所以水帘洞就是心洞。不仅如此,花果山也是心山,因为山上的“花果”只有“仙桃”。猴子爱吃桃,跟祖师学道吃了七次饱桃,上天掌管王母的蟠桃园,取经路上采的野果也是桃,可见桃与孙悟空的关系甚深。桃形象心,与心猿相合,正是心心相印。因此,这“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正是心之山洞、心之源,所以石猴会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这家当是指心的住所,而且是先天的,所以是“却是有人家居住一般”,似曾住过,随即安下家来。

美猴王为了认识本心,获得长生不死之法,便出“家”离开水帘洞,去求仙访道。历经千辛万苦,一路西去,果然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心,儒称灵台,佛称灵山,道称灵关,《西游记》第85回就引用了一首禅诗:“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人人平等,谁都有心,只向此心,莫要远求。“方寸”也是心。斜月是一捺钩,三星是三点,合起来亦是心字。这个无非是说祖师所居是心山心洞而已。祖师名“菩提”,是正觉、觉悟之意。心山心洞所在的菩提祖师,自然是菩提心,觉悟心。猴王门前回头见字,即成语“回头是岸”,此岸也就是彼岸,也就是“明心”, 明本心中的菩提之心。美猴王西行求法,所得到的却只是本心中的菩提心。

正所谓“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我明白了想要提高人生的境界,其本质就是修心,而欲修心就必须怀有永远坚定地追求真理的信念。但仅此远远不够,还要得到高人的指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纳百家之所思,这样也是提升自身境界的修心之道。如果只是通过禅坐,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便是狭隘的,如井底之蛙般可悲可笑。我们虽然通过种种途径得到真理,却必须要明白一切真理都是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走上也只有走上这个社会,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形形色色的事,只有通过实践,用身体和灵魂去体会这些从书本上获得的真理,才能收“心”,然后得道。

第五篇:教师招考教心学试题-(4)

第六章

1、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A.元认知计划B.元认知监视C.元认知调节D.元认知体验 查看答案:B

2、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A.举例B.类比C.提问D.划线 查看答案:D

3、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 查看答案:B

4、谐音联想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答案:A

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供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具体方法B.动作技能C.复杂方案D.学习工具 查看答案:C

6、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D

7、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谐音联想B.举例C.列提纲D.阐释意义 查看答案:C

8、组织策略重点强调()之间的联系。

A.新知识与新知识B.新知识与旧知识C.旧知识与旧知识D.都强调 查看答案:A

9、精加工策略重点强调()之间的联系

A.新知识与新知识B.新知识与旧知识C.旧知识与旧知识D.都强调 查看答案:B

10、学生利用系统结构图对学习材料归类整理,这一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C

11、为了掌握预测、提问、解释和总结等四种策略,教师和学生不断地互换角色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是模式

A.指导教学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教学模式

查看答案:D

12、复述策略适用于()

A.机械识记B.意义识记C. a和b都适用D. a和b都不适用 查看答案:C

13、划线是一种常用的()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A

14、概念图是一种常用的()策略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C

15、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应用性原则、()原则、自我效能感原则和监控性原则

A.学科性B.个性化指导C.通用性D.全体性 查看答案:B

16、学生在学习时能主动选择安静的环境,这是()策略 A.监控策略B.调节策略C.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E.可逆性 查看答案:D

17、陈林在等公交车时,不断回想下午所学的英语单词,这说明陈林很擅长()策略

A.自我监控B.自我调节C.时间管理D.环境管理 查看答案:C

18、小王发现自己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效果不佳,他及时调整了记忆方法,这说明他很擅长()策略

A.调节策略B.监控策略C.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答案:A

19、小明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来发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难点,他在应用()策略

A.元认知计划B.元认知监控C.元认知调节D.元认知管理 查看答案:B

20、小云非常喜欢通过口头讲解,课堂讨论和其他听觉刺激进行学习,这说明她的优势感觉通道是( ) A.视觉通道B.触觉通道C.听觉通道D.动觉通道 查看答案:C

第七章

1、创造性存在于哪些人身上?() A.多数人B.所有人C.少数人D.极个别人 查看答案:B

2、选择题中的单选题是训练学生的什么思维?()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动作思维 查看答案:B

3、随机应变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A.变通性B.独创性C.流畅性D.综合性 查看答案:A

4、空间想象能力一般位于大脑的哪个部位?() A.脑干B.小脑C.左半球D.右半球 查看答案:D

5、创造性高的人智力会怎么样?() A.高B.中等C.低D.不好说 查看答案:A

6、创造性一词由谁首先提出?() A.布鲁纳B.皮亚杰C.吉尔福特D.班杜拉 查看答案:C

7、整齐划

一、遵守常规对创造性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A.积极的B.消极的C.没有影响D.不好说 查看答案:B

8、对教师而言,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做法是() A.不让学生提问B.及时解答问题C.不急于评价D.考试竞争 查看答案:C

9、不经过一步一步思考而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属于() A.形象思维B.逆向思维C.分析思维D.直觉思维 查看答案:D

10、头脑风暴法是谁首次提出的?() A.奥斯本B.吉尔福特C.斯腾伯格D.桑代克 查看答案:A

11、在一个问题中,朝向目标努力方向的操作或活动称为()。 A.问题的初始状态B.问题的目标状态C.问题的路径D.问题的种类 查看答案:C

12、问题解决者思考分析问题的背景信息,把握问题的实质,也就是要理解问题的意思,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明确问题的结构,属于问题解决的()。 A.明确问题与条件B.界定目标与表征问题C.寻找可能的解决策略D.预期结果与实施 查看答案:B

13、问题解决者首先明确目标,不断分析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之间的差距,将总目标分解为几个子目标,而后选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去达到子目标,缩减差距。()

A.算法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类比思维D.问题表征 查看答案:B

14、在数学中常常采用验算的方法来评价解答。如:以减法验算加法;解方程时,将答案带入算式等,这属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 A.界定目标与表征问题B.寻找可能的解决策略C.预期结果与实施D.回顾与监控反思 查看答案:D

15、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中,结合各门学科来培养问题解决策略和思路,称为()。

A.具体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训练B.一般性问题解决策略训练C.类比思维D.行为训练 查看答案:A

16、在一个问题中,给定的信息与情境,称为()。

A.问题的初始状态B.问题的目标状态C.问题的路径D.问题的种类 查看答案:A

17、当选择了某种解决方案后,执行计划,尝试解答之后的问题解决步骤是()。

A.明确问题与条件B.界定目标与表征问题C.预期结果与实施D.回顾与监控反思 查看答案:D

18、从目标开始往回走,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初始状态,叫做()。 A.算法式B.逆向反推法C.类比思维D.问题表征 查看答案:B

19、在一个问题中,期望达到的结果称为()。

A.问题的初始状态B.问题的目标状态C.问题的路径D.问题的种类 查看答案:B

20、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第一步是()。

A.明确问题与条件B.界定目标与表征问题C.寻找可能的解决策略D.预期结果与实施 查看答案:A

第八章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 查看答案:B

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 。 A.品德B.意向C.态度D.技能 查看答案:C

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A

4、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情感B.道德行为C.道德观念D.道德意志 查看答案:B

5、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A.权威阶段B.可逆性阶段C.公正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 查看答案:D

6、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A.一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 查看答案:B

7、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 0~5岁B. 6~8岁C. 8~10岁D. 10~12岁 查看答案:B

8、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无规则水平 查看答案:A

9、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 “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查看答案:B

10、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 “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查看答案:C

11、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查看答案:A

12、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D

1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 查看答案:B

14、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查看答案:D

15、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查看答案:A

16、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价值体系D.策略系统 查看答案:C

17、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 查看答案:B

18、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A.得到他人认可B.试图与榜样一致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D.与他人相接近 查看答案:B

19、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A.依从B.认同C.内化D.参与 查看答案:C

2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 查看答案:B

上一篇:心系百姓范文下一篇:新闻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