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人物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英国历史人物范文

英国王朝及英国部分历史大事记

Early Settlers (史前时期)

Iberians, 3000 BC Stonehenge before 2000 BC]

Beaker Folk, 2000 BC

Celts, 700 BC

Roman Britain (55BC-AD 410) (罗马人统治时期)

J. Caesar invaded for the fist time in 55 BC.

The successful invasion by Claudius, AD 43.

Queen Boadicea rebelled in AD 61.

The Roman built the Hadrianl’s Wall and the Antonine Wall, and they also brought Christianity to Britain.

The Anglo-Saxons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Heptarchy, 449-828

Augustine became the first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in 597.

Egbert Egbert became the fist king of England in 829.

Viking and Dane attacked England from the 8th century.

Canute, the Danish leader, became king of England in 1016.

House of Normandy (诺曼底时期)

William, 1066-1087

Norman Conquest, 1066

Domesday Book was completed in 1086.

William II, 1087-1100

Henry I, 1100-1135

Stephen, 1135-1154

Henry II married Eleanor of Aquitaine in 1152, thus acquiring all western France from Normandy to the Spanish border.

House of Plantagenet (金雀花王朝,又称 House of Anjou,安茹王朝)

Henry II, 1154-1189

Thomas Becket was murdered in 1170.

Richard I, 1189-1199

John, 1199-1216

John was forced to accept Magna Carta in 1215.

Henry III, 1216-1272

Simon de Montfort summoned the Great Council to meet at Westminster in 1265, which is seen as the earliest parliament.

Edward I, 1272-1307

Wales came under the English Crown in 1284.

Edward II, 1307-1327

Edward III, 1327-1377

1 / 3

Black Death swept through England in 1348.

Hundred Years’ War, 1337-1453

Richard II, 1377-1399

The Peasant Uprisiing of 1381

House of Lancaster (兰开斯特王朝)

Henry IV, 1399-1413

Henry V, 1413-1422

Henry VI, 1422-1461

England was defeated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in 1453. (Wars of Roses, 1455-1485)

House of York (约克王朝)

Edward IV, 1461-1483

Edward V, 1413-1483

Richard III, 1483-1485

Richard III was defeated by Henry Tudor in the last battle of the Wars of Roses in 1485.

House of Tudor (都铎王朝)

Henry VII, 1485-1509

The end of Wars of Roses in 1485 & the beginning of English Renaissance

Henry VIII, 1509-1547

Henry VIII established Church of England in 1534 and became its Supreme Head in 1535.Mary I, 1553-1558

Calais, the last British possession on the Continent was lost to France in 1558.

Elizabeth I, 1558-1603

The destruction the Spanish Fleet “Armada”

House of Stuart (斯图亚特王朝)

James I, 1603-1625

Gunpowder Plot, 1605

The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 in 1611

Pilgrim Fathers founded New Plymouth in America in 1620.

Charles I, 1625-1649

English Civil War, 1642-1649

The Commonwealth (共和制王朝)

Council of State, 1649-1653

Oliver Cromwell, 1653-1658

Cromwell became Lord Protector of 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in 1653

Richard Cromwell, 1658-1660

House of Stuart (continued) (斯图亚特王朝续)

Charles II, 1660-1685

Restoration in 1660

James II, 1685-1688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

William III and Mary II, 1689-1702

They jointly accepted the Bill of Rights in 1689. Thus the age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egan.

Anne, 1702-1714

The name Great Britain came into being when in 1707 the Act of Union united England and Scotland.

House of Hanover (汉诺威王朝)

George I, 1714-1727

George II, 1727-1760

John Kay’s flying shuttle in 1733

George III, 1760-1820

Industrial Revolution, 1836-1848

James Watt improved the steam engine in 1765.

George IV, 1820-1830

William IV, 1830-1837

Chartist Movement, 1836-1848

Victoria, 1837-1901

William Booth founded the Salvation Army in 1865.

Queen Victoria became Empress of India in 1877.

House of Saxe-Coburg-Gotha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Edward VII, 1901-1910

Labour Party became a major party after the election in 1906.

House of Windsor (温莎王朝)

George V, 1910-1936

The Parliament Act was passed in 1911, establishing the Commons as the supreme legislative body. The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

Edwards VIII, 1936-1936

George VI, 1936-1952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5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was established in the U.K. in 1948.

Elizabeth II, 1952-

A full member of the EEC in 1973.

Mrs. Thatcher became the first woman P.M. in 1979.

第二篇:英国历史2

英国王室

三狮是英国王室的象征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皇室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发挥作用,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国王是名义上的统治者,由世袭产生。首相是英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通过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首相可就重大事项与国王磋商,但最终决定权由议会和首相做出。英国君主与其近亲的关系由其名号可知。王室成员虽然没有严格的法律或者正式的定义,并且不同的名单会有不同的成员,不过拥有国王/女王陛下(HM)或者王子/公主殿下头衔(HRH)的一般都被视为王室成员。

英国王室官方网站上的英国王室成员列表:

英国王室最新全家福 女王陛下

爱丁堡公爵殿下(菲利普亲王)(王夫)

王储(威尔士亲王)和康沃尔公爵夫人(女王长子及妻子)

剑桥公爵夫妇(威尔士亲王长子及妻子)

哈里王子殿下(王储次子)

约克公爵殿下(女王次子)

威廉王子殿下(王储次子)

比阿特丽斯公主殿下(约克公爵长女)

尤金妮公主殿下(约克公爵次女)

埃塞克斯伯爵夫妇殿下(女王幼子及妻子)

路易丝温莎小姐(埃塞克斯伯爵夫妇之女)

瑟林子爵(埃塞克斯伯爵夫妇之子)

长公主殿下(女王之女)

格罗斯特公爵夫妇(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公爵夫妇(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的迈克王子夫妇(女王堂弟及妻子)

亚历山德拉公主,尊敬的Ogilvy夫人(女王堂妹)

英国王室

最近逝世的王室成员

格罗斯特公爵夫人爱丽斯王妃殿下(女王的婶婶)

伊丽莎白太后陛下(女王母亲)

玛格丽特公主殿下,斯诺顿伯爵夫人(女王之妹)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王储前妻) 外围王室成员名单

皮特·菲利普斯,扎拉·菲利普斯(长公主子女)

林利子爵(玛格丽特公主之子),子爵夫人,子爵之子女

莎拉·夏托夫人(玛格丽特公主之女),其夫,其子女

阿尔斯特伯爵夫妇(格罗斯特公爵之儿子儿媳)

达维娜·温莎小姐,罗丝·温莎小姐(格罗斯特公爵之女)

圣安德鲁伯爵夫妇(肯特公爵儿子儿媳)及其子女

海伦·泰勒夫人(肯特公爵之女),其夫,其子女

詹姆斯·奥吉维夫妇(亚历山德拉公主的儿子儿媳)及其子女(亚历山大·查尔斯和弗罗拉·亚历山德拉)

尼古拉斯·温莎勋爵(肯特公爵幼子)

玛丽娜·莫瓦特夫人(亚历山德拉公主之女)及其子女(与前夫所生的克里斯蒂安·亚历山大和泽诺斯卡·梅依)

豪华轿车配备

海伍德伯爵(乔治五世女儿,长公主玛丽之子),他的第二个妻子,及其子女

杰拉尔德·兰利 (海伍德伯爵之弟)之遗孀及其子女

法夫公爵(爱德华七世之曾孙)及其子女

萨尔托恩(Saltoun)夫人(维多利亚女王第三子,亚瑟王子(Prince Arthur, Connaught)康诺特公爵之孙Alexander Ramsay of Mar遗孀及其子女

缅甸的蒙巴顿女伯爵(第一任缅甸的蒙巴顿伯爵,路易斯·蒙巴顿的长女,爱丁堡公爵的表妹),其丈夫及子女

汉诺威王子夫妇(乔治三世的曾曾曾曾孙)。虽然他们和现在英国王室关系很远,但他们是乔治五世以前,汉诺威王室仅有的嫡系传人。他们宣称自己是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王子王妃,但这一称号并未得到英国王室承认。

这些人并无王室头衔,也不帮女王执行王室公务,也不从王室内库中支取薪资。但女王会邀请他们参加非官方的仪式,也会参加一些官方的仪式,如女王生日时的阅兵礼,女王的金禧纪念,王室成员的葬礼等。

在世的王室成员前配偶列表

约克公爵夫人莎拉(约克公爵前妻)

马克·菲利普斯(安妮公主前夫)

斯诺顿伯爵(玛格丽特公主前夫) 编辑本段年金

执行公务的王室成员每年有资格领取一笔年金(相当于工资)

价值连城的皇冠

爱丁堡公爵:35万9千英镑

约克公爵:24万9千英镑

肯特公爵夫妇:23万6千英镑

安妮公主:22万8千英镑

亚历山德拉公主:22万5千英镑

格罗斯特公爵夫妇:17万5千英镑

埃塞克斯伯爵夫妇:14万1千英镑

编辑本段所得税

1993年起,女王同意为所得和资金收益付税,同时宣布以后只有女王,菲利普亲王,太后会收取王室专款。然而,其王室成员并没停止支取王室专款,他们支取后,女王会返还相同数量到国库。这只是一个掩盖停止付款后管理和立法上难题的折中办法,但女王每年因此少缴纳53万6千所得税,这些税会从她应付的所得税中扣除。

.

编辑本段英国王室的姓氏 概述

―1917年英国王室采用了Windsor(温莎)这一新姓氏。何谓―采用一个新姓氏‖?意思就是说,英王室废弃了祖传的姓氏,改用另一个姓氏。

按照我们常人的理解,平民百姓的祖传姓氏都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王室。王室的姓氏

英联邦标志

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甚至历史不可改变,除非改朝换代,如果真是那样,就不仅仅是姓氏的改换了,连坐在御座上的那个人都换了。那么英国王室为什么在没有发生任何变故的情况下要改变自己家族的姓氏呢?问题就出在―1917年‖这个年份上。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卷入其中。仗打到了1917年时,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胜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兰德战壕里的伤亡人数令人震惊,德国成了最可怕的敌人。英国人体味到了战争的辛酸苦辣,厌倦战争以及强烈的挫败感是那个时候许多英国人的普遍心态。为了发泄对德国人的畏惧和憎恨,人们歇斯底里地诅咒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砸烂捣毁德国人的商店,拳打脚踢昔日备受宠爱的德国种小猎狗―腊肠‖,人们对任何能够与可恶的德国人联系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挞。这还不够解恨,反德的矛头直指皇室。因为这时候,英国正处在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统治之下,而该王朝的统治者科堡家族则来自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个名字也来源于德文。所以此时王室只是将这面德文旗帜从温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来,已经远远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于是有人建议,修改英王乔治五世身上的某些东西,那就是他的家庭姓氏——科堡。人们认为这个姓氏和德国人有关系,怀疑英国君主同情德国人。英王室的家族姓氏和德国人有什么关系?这事说来话长。

英女王安妮

一个朝代是由几代人延续下来的。为什么1917年德国的尊严在英国受到了侮辱,这就需要知道德国人是怎么进入英国王室的。事情要追溯到18世纪初的英女王安妮。

安妮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父亲詹姆斯二世是罗马天主教教徒,而她是个虔诚的新

伊丽莎白二世

教徒。安妮在位的12年,英国在文学和艺术装潢方面达到了繁荣时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坚实而闪光的印记。但她个人生活却是灰色的,她的孩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出于后继乏人的考虑和对家庭的忠诚,安妮女王最初倾向于遵从家族的意见,选择她的同父异母兄弟作为王位的继承人。然而,英国立法机关的成员们早在1702年安妮登基以前就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对于当时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他们希望王位继承人依然是一位新教徒,而不是斯图亚特家族的天主教教徒。显然詹姆斯二世的宗教偏见所造成的伤害,依然使人们耿耿于怀。很清楚,下一个君王的人选要么是安妮女王的同父异母兄弟,要么是詹姆斯一世的后裔子孙——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家族,他们是一个小公国的统治者,同

时也是新教徒。这是令人较能接受的一家亲戚。宗教做出了决定:英国需要一位信奉新教的国君。于是立法机关的成员们将选票投给了安妮女王的这家德国亲戚。根据1701年的继承法,古老的斯图亚特家族被很小心地排除在外。

安妮死于1714年,于是下一个君主来自德国的汉诺威家族,这就是英王乔治一世,汉诺威家族的第一个国王。宗教将英国推进了乔治王朝时代。

乔治

乔治一世的即位为英国王室注入了德国血统。这位新君主只能说一点儿英语,只把一部分时间放在他的王国上。尽管这是一个愚钝的、不讨人喜欢的外国人,尽管詹姆斯二世的儿子和孙子一直都在觊觎王位,但是法律将王冠牢牢地戴在了乔治一世的头上,直至1727年。

乔治一世之后登基的是他的儿子乔治二世。乔治二世虽然政治上无能,但却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华。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亲自带兵征战沙场的君王。

乔治时代在位最长的是乔治三世。乔治三世是乔治二世的孙子,出生于英国,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多次的精神错乱为他的晚年笼罩上一层乌云。这个病传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四世。在乔治四世摄政和执政时期,英国在时装、家具和建筑方面成就显著。

下一个登上王位的是乔治三世的另一个儿子威廉四世,他在位仅七年。威廉四世宽厚、善良,然而又令人遗憾地常常犯错误。和其他君王比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人遗忘的君主,人们之所以还能记住他,只因为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维多利亚是乔治三世第四个儿子的女儿,她将是威廉四世的继承人。威廉四世从心里讨厌维多利亚那个盛气凌人的母亲。作为国王,他的野心之一就是尽量活着,直到维多利亚度过18

英国公主

岁生日。到那时,维多利亚就可以不需要母亲的摄政而独自执政。威廉四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家族的最后一位君王。她的登基意味着汉诺威王朝结束了,由她而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维多利亚女王的出现并没有切断英国王室与德国的联系。事实上恰恰相反,她的母亲、家庭老师以及作为监护人的舅父莱奥波德都是德国人,都来自德国的柯堡家族,而女王自己也认为她是那个家族的成员之一。更重要的是,1840年也就是在即位的前三年,维多利亚和表兄、来自德国柯堡家族的王子阿尔伯特结了婚。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多年,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强大和繁荣的象征。―这个女人就是大不列颠帝国‖。 19世纪盛行大家庭,女王也不例外,也是一位多产的母亲,共育有五男四女。到晚年时,她已是四世同堂的老祖母,共有37个孙子、近80个重孙。儿孙们的婚姻不能自主,而是专门有人为他们与外国王室牵线搭桥。于是女王的子子孙孙就成了德国、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腊、罗马尼

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国王或王后。一张惊人的皇家亲属国际网就这样被织成,这张网上的一丝一缕都和女王相连。维多利亚女王不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欧洲的祖母。

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嫁到德国皇室,后来成为德国皇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儿子即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德皇威廉二世,竟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统辖德军与英国开战。

要不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姑表兄弟的德国皇帝,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英王乔治五世也不至于受到国人非议,也无需忍辱负重地更改祖传姓氏。所幸的是,乔治五世还算是个明君。最初,他对这样的流言蜚语感到吃惊和伤心,但他也承认欧洲各国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间有着复杂的联姻关系,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亲属的一些头衔听起来确实不那么―英国式‖。于是乔治五世决定顺应民意,结果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年中,发表了一个正式而庄严的声明:英国王室将以―温莎‖作为家庭的新姓氏,同时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国式‖的头衔。

在英王乔治五世君临王位的第八年,一个新命名的温莎王朝就这样诞生了,王家的传统和风格就这么变得―本国化‖了。事后人们感到奇怪,像―温莎‖这样一个具有民族性和本国化、且令大家都高兴的名字,以前怎么就没被用过呢?

编辑本段英国皇室起源及国王列表 起源

英格兰曾经历过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人撤走后,进入了小王国、小部落联盟混战的时期,到6世纪

伊丽莎白二世

,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形成了七个王国(部落联盟)。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829年国王埃格伯特压服了其它王国,成为英格兰的共主。但与此同时,英国也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遭到北欧海盗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孙子阿尔弗烈德因为成功地抗击丹麦人入侵,以及营建伦敦、组织编撰《阿尔弗烈德法典》、《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功绩而被后人尊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传了15代国王,到埃德蒙二世时,终于无力抵挡丹麦人,被迫与丹麦王克努特分治英格兰。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并了整个英格兰,开始了丹麦王朝的统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后裔―忏悔者‖爱德华以母系血统继承了丹麦人的王位。

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临终前授意贤人会议选举哈德罗二世为王。但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王朝。威廉一世将大批诺曼贵族分封到英格兰,通过全国普查编制《土地赋税调查书》,加强了英格兰的王权。威廉一世的儿子亨利一世因为没有子嗣,死后被外甥斯蒂芬夺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及其子亨利二世不服,打败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为继承人。

金雀花王朝

1154年,亨利二世开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

第一个名君辈出的黄金时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学造诣,对英国的法律体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继位后,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打败了萨拉丁而名声大噪,获得了―狮心王‖的称号。理查一世之弟―无地王‖约翰继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败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领地,但1215年在大贵族胁迫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是世界宪政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无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间,同样被大贵族所胁迫通过了《牛津条例》和《威斯敏斯特条例》,开设了立法机构议会。亨利三世之子―长腿‖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议会制发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兰法律体系,还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到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时代,因对法国王位提出要求,揭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并屡败数倍于己的法国骑士军团。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理查二世被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废黜,金雀花王朝被兰开斯特王朝取代。实际上亨利四世也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是受封为兰开斯特公爵的王子冈特之子。

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开英法百年战争,蹂躏了大半个法国,迫使法王承认他为继承人,可惜暴病死

查尔斯与卡米拉

在法国战场上。他的儿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岁就成为英、法两国的国王,但圣女贞德的出现扭转了法国的战局,英国人被赶出了法兰西。亨利六世在英国的统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爱德华三世孙女菲丽帕的后代、约克公爵起兵造反,这场战争史称―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废而复立,立而复废,最终败于约克家族之手。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继位,建立了约克王朝。但玫瑰战争仍未结束,1485年,兰开斯特公爵冈特曾孙女的儿子亨利七世从国外攻回英国,杀了约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铎王朝。

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废后问题,同罗马教皇决裂,在英格兰推行宗教改革,英格兰国王从此成为―国教的领袖‖,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使英格兰顺利度过宗教改革的混乱时期,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没有后嗣,都铎王朝结束,她的表侄孙(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英格兰、苏格兰历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国王统治,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

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在英国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并最终送上了断头台,由克伦威尔担任

戴安娜王妃

护国公。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后,不顾英国大多数人已皈依新教的国情,企图恢复天主教的主导地位,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在国内新贵族的邀请下,攻入英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但他们在接受议会的《权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征收赋税等。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位之后,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同一个王国。安妮无嗣而终,斯图亚特王朝终结。

1714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德意志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汉诺威王朝。汉诺威王朝时期是英国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并开始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到了第六任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手里,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3300多万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同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生事物不断产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大英帝国达到全盛。但与此同时英国王室的实权却不断萎缩,到了20世纪,几乎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图章‖。

温莎王朝

维多利亚女王与德意志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结婚,其子爱德华七世继位之后,也以父姓称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爱德华七世之子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愿再使用敌对国德国的姓氏,将王室改姓为―温莎‖(因为王室行宫―温莎堡‖),朝代名称也改称为―温莎王朝‖。温莎王朝一直延续至今,当前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国王。

英国王室尽管经历了许多王朝,但实际上前后王朝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王室血统一直没有中断过。

编辑本段英格兰、联合王国王室世袭年表 威塞克斯王朝

(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尔沃夫 (839-858在位)

3埃塞尔巴德 (858-860在位)

4埃塞尔伯特 (860-866在位)

5埃塞尔烈德一世 (866-871在位)

6阿尔弗烈德 (871~899在位)。

7爱德华一世(900-924在位)

8埃塞尔斯坦 (924-940在位)

9爱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爱德华二世(975-978在位)

14埃塞尔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丹麦王朝

(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麦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麦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罗德 (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麦王兼) (1040-1042在位) 威塞克斯王朝(续)

1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

2哈罗德二世(1066在位)

诺曼王朝

(1066—1135年)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兰国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1154—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在位 )

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

兰开斯特王朝

(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1470—1471)

编辑本段约克王朝

(1461—1485年):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 编辑本段都铎王朝

(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在位)

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兰国王1509-1547)

3爱德华六世(1537 - 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女王1553)

5玛丽一世(1516—1558)(英格兰女王1553—1558)

6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兰女王1558-1603)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1603-1625在位)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 共和政体

(1649-1653)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3-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 斯图亚特王朝(续)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在位)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

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女王,苏格兰女王1689-1694)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89-1702)

4安妮(1664-1714)(英格兰.苏格兰女王1702-1707,联合王国女王1702-1714) 汉诺威王朝

(1714—1901年)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在位)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 温莎王朝

(1917—)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在位)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

3乔治六世(1895-1952)(联合王国国王1936—1952)

4 伊丽莎白二世(1926—)(联合王国国王1952—) 编辑本段英国王室裁员

英国王室进行瘦身,仅剩5人。抛弃了二流的王子、公主。

英国王位的继承 英国王位的继承 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Settlement)规定,王位应该传给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娅的有血缘关系的后代,而且继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一些人认为该规定与英国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视的条款有冲突。不过实际上,绝大多数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开场合都大多宣称自己是圣公会成员。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第一继承人: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储殿下(女王长子)

第二继承人:威尔士的剑桥公爵威廉王子殿下(查尔斯王储的长子)

第三继承人:威尔士的哈里王子殿下(查尔斯王储的次子)

第四继承人: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殿下(女王次子)

第五继承人:约克的比阿特丽斯公主殿下(约克公爵长女)

第六继承人:约克的欧吉妮公主殿下(约克公爵次女)

第七继承人: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王子殿下(女王三子)

第八继承人:塞文子爵詹姆士 (威塞克斯伯爵的儿子)

第九继承人:路易斯·温莎勋爵(威塞克斯伯爵的长女)

近代:

英国出台法律,并减弱王室权利,王室开销缩减。

戴安娜王妃

关于王室对于戴安娜王妃的看法,可以参见电影《女王》主演:海伦·米伦,在大量真实影像和高超演技,表现了女王的内心世界。本片对于了解英国王室有较大帮助。

编辑本段英国王室著名的13场婚礼

1.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王子 1840年

2.爱德华七世和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 1863年

3.乔治五世和玛丽公主1893年

4.约克公爵和伊丽莎白·博斯·莱昂 1923年

5.温莎公爵和夫人 1937年

6.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浦 1947年

7.玛格丽特公主和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 1960年

8.安妮公主和马克·菲利普斯上尉 1973年

9.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斯宾塞 1981年

10.安德鲁王子和莎拉·弗格森 1986年

11.爱德华王子和苏菲·里斯·琼斯 1999年

12.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帕克·博斯 2005年

13.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 2011年

编辑本段英国皇室的相关电影 1.《女王》

国家/地区:英国

类型:剧情 / 历史 / 传记

片长:97分钟

分级:USA:PG-13

对白语言:英语

2.《恋爱中的维多利亚》

外文名: The Young Victoria 其它译名: 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

出品公司: GK Films

制片地区: 英国,美国

导演: 让-马克·瓦雷

编剧: Julian Fellowes

主演: 艾米莉·布朗特,鲁伯特·弗兰德,米兰达·理查森,马克·斯特朗

类型: 剧情,爱情,历史

片长: 101分钟

3.《鸠占鹊巢》

【原 片 名】The Other Boleyn Girl [1]

【外文别名】A Outra / Deux soeurs pour un roi / Schwester der K?nigin, Die / Králova prízen

【中 文 名】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 鸠占鹊巢 / 美人心机 / 华丽孽缘/王室双姝

【类 别】剧情/历史/爱情

【出品公司】焦点电影公司

【出品年代】2008 年

【首映日期】2008年02月29日

第三篇:英国历史人物:伊丽莎白二世(本站推荐)

英国历史人物:伊丽莎白二世

作者:沪江英语 来源:网络

人物介绍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Queen Elizabeth II,1926-),原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登基于1952年2月6日(加冕于1953年6月2日)。2012年6月2日至5日,英国举办英女王钻禧庆典,纪念女王登基60周年。2012年12月18日,参加内阁会议,她成为百年来和平时期出席政府内阁会议的第一位英国君主。

Elizabeth II (born 1926) becam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upon the death of her father, George VI, in 1952. She was a popular queen who was also respected for her knowledge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state affairs. The prime ministers who served under her were impressed by her knowledge of state affairs—gained by conscientious reading of state papers contained in the Red Boxes, dispatch cases which followed her everywhere. Her popularity at home and abroad was indisputable. The queen, perhaps in part influenced by her strong-willed and perceptive husband, started some new trends toward modernization and openness in the monarchy. Her efforts were not unsuccessful. The queen and her activities command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nd widespread respect. 伊丽莎白二世,现任英国君主,英国、英联邦及15个成员国国家元首,国教会最高首领。目前在世的在位时间第2长的国家元首(仅次于1946年即位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同时也是英国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63年又七个月)。以她为国家元首的英联邦国家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女王继位:1952年2月乔治六世病逝。伊丽莎白接替父王正式继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除了作为英国世袭国家元首,她是:英国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亚新几内亚女王、巴哈马女王、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女王、格林纳达女王、圣基茨和尼维斯女王、圣卢西亚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纳丁斯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图瓦卢女王、牙买加女王和英联邦(52个成员国)最高元首。

国内外关系: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出访最多的国君。自从女王登基之后,她正式出国访问了325次。也成为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纽西兰和斐济的在位君主。

王室家庭与形象:伊丽莎白女王在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上非常保守。她对待宗教责任十分严肃,并将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虽然王室其他成员经常引起许多争议,但女王本人较少引发争议,并受到英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放松,但她在公开场合中表现得依然十分正式。

支持度:女王一直获英国民众的支持及爱戴。据2001年英国广播公司的调查显示,83%英国民众承认女王极具责任感;79%民众认为女王在海外出色地代表了英国;90%以上民众认为女王工作表现出色、良好或一般,而只有9%民众认为女王工作表现差。而据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委托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约78%的民众认为英国应该继续保有王室。

银幕上的伊丽莎白女王

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举国悲痛欲绝,但是英国王室人员却对此采取了逃避疏离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激怒了很多英国民众。民众反王室的情绪相当高涨,紧急形势让王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面对此刻棘手的情势,必须尽快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措施,让王室摆脱信任危机,女王重新修好与国民的关系,而自己也在当中树立权威。电影《女王》(The queen) 2006年获6项奥斯卡提名, 最后获1项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奖)

女王The Queen (2006)

导演: 斯蒂芬·弗雷斯

主演: 海伦·米伦 迈克尔·辛 阿历克斯·杰宁斯

After the death of Princess Diana, HM Queen Elizabeth II struggles with her reaction to a sequence of events nobody could have predicted. 当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世界震惊。大众对英国皇室产生了怀疑,皇室信用急剧下降,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时并没有站出来,而是和家人们躲到了度假行宫巴尔莫罗堡的高墙之后。首相托尼·布莱尔一上任就要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皇室情绪,压力颇大,他必须尽快找出办法,令女王和人民的关系再次和睦起来。

第四篇: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摘要:英文议会Parliament一词 , 源于法文Parler(原意为谈话),它的拉丁文形式为Parliamentum(意为会谈) 。英国议会的开端一般认为始于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以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S.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1265年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者有僧俗贵族和每个郡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镇两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召集议会,史称“模范议会”。“模范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议会的最终诞生。中世纪的议会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不断增长其限制王权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后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自身体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的国家,其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甚至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对美中两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君主政治 议会 弹劾 贵族

Abstract:The word “Parliament” in English came from the French word “Parler”(means conversation) and is written as “Parliamentum”(means discussion) in Latin .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arliament was started in 1263 when Henry Ⅲ , the king ,replaced the 15 person meeting which had the veto with his trusted followers , ignoring the great completely .In the clash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aristocratic opposition faction led by Simon de Monfort , won the civil war finally . A meeting , was held in Westminster Abbey palace in 1265 ,with the attendants consisting of religion aristocrats , two knights from every county and two citizens from every big town . In 1295 , a Parliament

“ Model Parliament ” was called by Edward Ⅰ for collecting war funds . During the Middle Ages , the Parliamen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restrain the power of the sovereign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Parliament system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ritain . It is not only meaningful to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ritain itself , but also to some western countries , such as the system of US . And it even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origi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n history , and also talk briefly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oth US and China . Key words: capitalism monarchy parliament impeach noble

1. 引言

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并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那么,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以及议会对当今世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将把全文分为五节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2、

3、4节将着重分析前两个问题,第5节具体阐述第三个问题。 2. 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英国曾经有过较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和与之相伴随的封建君主制。可以说,议会就是在同封建君主不断地抗争,夺权的背景下产生的。 2.1 英国的贤人议会

1 最早可追溯至公元5至7世纪,盎格鲁一撒克逊人趁罗马帝国崩溃之机征服了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地区,在英格兰建立起大小七个王国,这些王国的国王与贵族代表组成“贤人议会”,共同治理国家,这种尊重各部分力量的国家权利机构的设置,促使在英国形成了一套渗透着原始民主传统的宪政观念,这是贵族代议制度在英国的最初体现。 2.2 英国的“大议会”

诺曼王朝(1066-1154年)的国王威廉一世基本继承了贤人议会的体制,并在贤人会议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大议会”制度。“大议会”主要由封建贵族及教会头面人物组成,虽然大议会每年只举行几次会议,但其运转机制和权力行使方式已经距“议会”不远了。

英国封建时期,国王征收封建捐税是受限制的。如遇紧急情况比如战争需要额外的财源而导致财政赤字时,国王就得寻求封建贵族们的大笔捐赠或大额借款,实现的渠道就是“大议会”。到了13世纪,国王为了取得对征收特别税款的支持,于是召集封建权贵以及各郡、市、镇的代表开会,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同意征收特别的税款。“大议会”开始向“议会”过渡,“议会”一词在官方文件中就专门指国王所召集的贵族及地方代表会议

3. 议会历史演变的具体过程

在英国议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众多的历史事件。议会就是在这些重要的事件中逐渐成熟,完善起来的。

3.1 议会的诞生与确立

3.1.1 英国议会诞生的标志—“模范议会”

1295年11月13日,国王爱德华一世为了增额征收税款,特地召集新的议会开会,既“模范议会”。此次议会把各郡、市代表参加议会的例外确定为合法的制度,以后的各届议会只能遵循这项制度才能取得合法性。出席这次议会的有四百多人,由三部分人构成:宗教领袖和贵族代表,他们属于特权阶级,由国王特诏赴会;每个市、郡各有2名教士、市民、骑士代表,他们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议制议会的主要内容此时已基本具备,骑士和市民被吸收到全国性政治会议中,也是议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据此,人们称1295年的模范议会为“第一个代议性质的议会”。模范议会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议会的产生。

3.1.2 英国议会第一次弹劾国王

爱德华二世压制议会,倚重姻亲和近臣管理财务,触及了大贵族的利益。于是大贵族联合起来,趁国王滞留国外之机召开议会,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拥立其长子为国王。议会威胁国王,如果爱德华二世拒绝退位,议会将废除王子的继承权,从而迫使爱德华二世主动退位,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3.1.3 百年战争对英国议会的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为增强议会的权力创造了客观条件,战争使议会占据了当时英国的主要政治生活,国王军费的主要来源是特别捐赠,这些都来自于议会成员,因此,这种力量对比为议会争夺权力创造了条件。从此,下院受到国王的重视,地位也得到提高。 3.1.4 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议会

都铎王朝时期是英国议会变化较大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并且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兴起,议会的权威得到加强,这是因为国王已经不能抛开议会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只能利用和借助议会力量来实现君主的意志。 3.2 英国议会制度的嬗变与发展 3.2.1 英国议会战胜王权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与国王的权力之争是这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动因之一。“长期议会”(1640年11月至1653年4月)在革命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由于赋税方面的冲突,国王与议会之间经常发生争执,结果导致1688年的“光荣革命”,通过革命,议会的最高权力终于以文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宣布了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再次否定了国王的征税权,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议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2.2 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轨迹

2 《权利法案》并没有最终解决王权与议会权力的全部问题,但是它确定了现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此后,英国议会制度又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下降,在议会中下院的地位不断上升。与议会制度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是,英国的内阁制度、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也同时得到发展。

在王权被进一步削弱的过程中,实现了行政机构由向国王负责到向议会负责的转变。到了18世纪中叶,国王基本上失去了对政府的控制权,并逐渐的形成了一种议会制上的机制,行政部门尽可能实行议会赞成的政策。如果首相不能得到议会的支持,首相就应当辞职。行政部门如果出现政策失误,就会遭到议会的追究。1783年,小威廉·皮特开创了一个惯例:如果内阁不能得到下院的支持,不仅要内阁总辞职,同时必须重新进行大选。

随着现代议会制度的形成,英国的政党政治也开始发展,这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托利党就是保守党的前身,辉格党则是自由党的前身。托利党主要代表天主教徒的利益,支持王权;而辉格党则代表新教徒的利益,反对王权。到了19世纪30年代,这两个政党都发育成熟,下院的民主化也在政党轮替的过程中为全社会所接受。

选举制度的成熟,对议会制度的发展影响更大。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无产阶级人数迅速增多,落后的选举制度不断被淘汰。1832年的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重新规定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参与政治的权力被打破;重新分配了下院的议席,新兴发展的地区取得相应的代表权。

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现代议会制度已经成熟,议会不仅拥有了最高权力,而且与之相配套的责任内阁制、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也都形成。 4. 英国议会的现状

按照官方的介绍,议会是由英王、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三部分组成。现代英国国家最高权力就是由这三位一体的“君临议会”来实现的。在形式上,英王是英国议会的中心,但实际情况,英王只是象征性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将对这三者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4.1 英王

英国的宪政体制下,国王只拥有形式上的权力。不过按照英国的宪法原理,英国的议会、内阁、法院都从属于国王。议会的召开、法律的制定必须经英王的决定和批准;首相及大臣的任命及所发布的政令也必须经过英王的签署;法院的审判必须以英王的名义进行。尽管这些只是形式上,程序上的问题,但离开这些,则议会、内阁和法院就无法正常活动。 4.2 上议院

英国议会的上院,又称为贵族院,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承袭下来的机构。上院议员不是由选举产生,而是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主教等组成。根据1986年6月的统计,上院共有议员1175名,但经常出席议会的不过100人左右。在早期的议会中,上院的权力与地位曾远比下院重要。时至今日,上、下两院的地位刚好颠倒。上院在立法问题上已没有什麽权力,但可以单独行使(下院不能参与)最高司法权。上院可以审理贵族的案件,也可以审判由下院提出的弹劾案。 4.3 下议院

下院议员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目前,全国分为63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1名下院议员。下院现共设有650个议席:英格兰523席,威尔士38席,苏格兰72席,北爱尔兰17席。下院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5. 英国议会所产生的影响

英国是最早确立议会制度的国家,如果从光荣革命算起,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议会的鼻祖”,英国议会确实给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其他各国也纷纷积极从英国议会制度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引以为用,在自己国内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下面我将以美、中两国为例,进一步阐述英国议会对他国的影响。 5.1 对美国的影响 5.1.1 议员选举

美国众、参两院的议员选举同英国下院的选举制度相似,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众议

3 院的选举名额按照各州的人口比例来分配该州在众议院中的席位。每州有2个参议院席位。众议员任期2年,期满全部改选,可以连选连任。参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可以连选连任。 5.1.2 国会职权

1. 代表人民:因为美国的两院和英国议会中掌权的下院都是由人民选出来的,所以两

国的议员如果想再次当选,则必须与本选区选民保持良好的联系和赢得他们的好感。为此,他们都会努力去发现选民的意见,以赢得更多的支持。

2. 所授权力:美国宪法授予国会的权力可以分为两类:立法权和非立法权。立法权是

国会的首要权力,这与英国下院的主要职权是相同的。除此之外,财政权的掌握也是美国国会与英国议会的相同之处。

5.2 对中国的影响

5.2.1 人大与英国议会的相同点

1. 两国行使权力的方式都是代议制,都是代表选民以国家权力使者的身份行使国家权 力。

2. 两国都是按一定法律程序经选举产生,并按一定选民比例分配议员或代表的名额。

英国是1名议员代表3万名左右的选民;我国人大代表,各个地区不一,通常是1名人大代表,代表3千到5千名选民。

3. 都是届期制。2004年宪法修订前,我国人大代表分为5年和3年两个不同的届期,之 后统一为5年一届。英国则是下院议员5年届期。

4. 两国对议员和代表都有各自认可的条件,且在任期内,都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

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我国人大与英国议会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如下: 5.2.2 人大与英国议会的不同点

1. 代议制性质不一样,即政权性质不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英国实行的 是资本主义制度。

2. 授权不一样。在英国,中央政府来自于由议会组成的内阁。内阁向议会负责,如果

得不到议会的信任,就要集体辞职,或者解散议会以进行重新选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全权性。

3. 履行职责的方式不一样。我国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绝大多数是兼职化,代表直接和选 民生活在一起;而英国议员都是专职化。 6. 结束语

总之,英国议会之为议会之母,并不是说它提供给我们的全都是成功经验,而是说它率先探索了代议制之路。它在探索时间上早于各国议会,内容上极为系统深刻,其经验或教训因而都有定型力量,可供我们或借鉴,或引以为戒。

现代各国,多数行使类似英国的熔权制。所以,透彻了解英国议会,会极大地帮助我们认识这些国家的议会,乃至其宪政制度,因为它们都是有意识地引用英国议会制之长、补救英国议会制之短,而设计各自的宪政制度和议会。所以,认真学习英国议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 刘建飞、刘启云、朱艳圣,《英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 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兰州大学出版社。

[4] 田生、高秉雄、苏祖勤等,《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

王晓民,《国外议会研究文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议会制度及立法理论与实践纵横》,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

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 [8]

李秋生,《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议机构》。

[9]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行政法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

学研究所编译,《各国议会制度概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编著《与人大代表谈西方议会制度》,人民出版

社2004年版。

[11] 威尔逊,《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2] 相关内容来自www.parliament.uk网站。

第五篇:历史观后感-大国崛起之英国

21世纪,我们来做主 观《大国崛起-英国》

在大学历史老师的推荐下,我迫不得已的看了大国崛起这一部大片。在历史的足迹里,我不但了解到了许多从未知道过的知识,也领悟到了许多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直以来英语都是世界上第一语言,作为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对英国发展史也是尤其感兴趣。

从古到今,世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结果不得不归公于大国的崛起。英国是一个在历史上工业发达地区。也可说工业发展是从英国开始的。自从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西方崛起并由他们主导世界长达百年的历史大幕起,在西方人眼中富有神秘色彩的中国的面纱慢慢被揭开,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中国无尽的摧残、践踏„„未来中国将如何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新一轮的国家较量?而这一切,又要从头说起„„

我认为英国的成功来自于工业革命,但为什么工业革命不从其他国家开始,瓦特的蒸气机没有在其他国家首先出现呢?工业革命的动力又来自哪里?这动力正是来自英国取得海洋霸权之后的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英国取得的海洋霸权之后垄断了海洋贸易,殖民地的扩张则带来了丰富的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使得英国的市场似乎变成一个需求无限的黑洞,谁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原有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英国人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来制造更多的产品。此时,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则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满足社会需求。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英国的工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革命的枪声首先在纺织业打响了。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极大的减少劳动生产力。最有历史性意义的自然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

这场革命,最先由英国发起,对英国,对欧洲,甚至对世界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世界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发源于英国而后波及欧美主要国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资本主义在它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以前几个世纪的总和。

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的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 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

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并确立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我相信英国的崛起与称霸,绝不仅仅是依靠着它那所向无敌的皇家海军,在那一艘艘铁甲战舰背后,是日不落帝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经济体制,是完善的保障体质,是英国人不断向前的心!

当英国人与拿破仑的无敌铁军激战,企图夺取欧洲霸权的时候,我们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美好光景中无法自拔;当牛顿在英国掀起了崇尚科学的浪潮的时候,我们的统治者却坚持所谓的祖制而固步自封;当蒸汽

机,蒸汽火车争相问世的时候,我们仍在为男耕女织的生活感到满足;当新的制度为英女王带来无上荣光的时候,我们的领导者仍在为封建制度的稳固而不断做出努力。都是同样的国家,况且中国地大物博,为什么与英国有着如此大的差异呢?中国一个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

我想《大国崛起》的录制,为的绝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外国的历史,更是告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只有进步,才能自立自强。这种进步,绝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进步,更是经济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制度的进步。这种种的进步合在一起,带来的就是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作为一名中国学子,吸取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学习其他国家先进制度是必要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得到更多成长中必要的知识,我们才可以对国家奉献出一些自己薄弱的力量。21世纪,世界舞台如此大,如果一个个学子都可以成

为国家栋梁,那么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就不会太远。现在的社会经济科技发达,懒人越来越多,只有我们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国家才会运转的更好。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勤奋的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做一个真正的21世纪的学子。

上一篇:义工活动须知范文下一篇:医共体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