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简述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英国史简述范文

英国史

学 术 论 文

简析英国王室的命运

胡译方 200730710106

指导教师:朱亮

学 院 名 称:

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名 称:

论文提交日期: 2008年12月10日

生物技术

英国史论文 摘 要

从古至今,英国王室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对英国王室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英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网上搜查资料,结合老师上课所讲内容,主要以人物和事例为线索,研究英国王室的过去、现况和未来,得出英国王室的发展特点和趋向等结论。

关键词:英国王室 过去 现况 未来

在当今西方世界中,英国的王室是最古老,也许是最有生命力的。尽管英国十七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令王室为之中断,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又重新延续了它的生命,直至今日。回首滚滚历史长河,英国从1066年建立诺曼王朝以来,已先后经历了10个王朝,即诺曼王朝、安茹王朝、金雀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和温莎王朝。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她屹立在世界大国城市发达程度的前缘位置,却又保持着古老的英国皇室制度。她有着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却还遵守着古老的宫廷礼仪。她是古老与文明并存的国度。那么,英国皇室的过去是怎样?近况如何?将来又将何去何从?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再加上本人浅薄的理解,本文将试图与你一起探讨。

一、 英国王室的过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英帝国都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

英国君主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五、六世纪,盎格鲁——萨克逊王朝的出现是这一制度的开端。而在大英帝国发迹和升腾之初,是都铎王朝(Tudor Reign)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亲自督导偏处一隅的不列颠战舰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继而驶向各大洋,在北美开拓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伦敦交易所开业;东印度公司成立„„从此,欧洲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这位被史学界公认为英格兰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位长达45年的女王,以建立大英帝国的霸业为己任,终生未嫁,被尊称为"处女女王"。为表示对她的尊敬,第一块在北美开拓的海外殖民被命名为"处女地",即今日的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ia)。在她统治下,在其统治期内,英国的文学艺术也空前繁荣,涌现了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培根(Francis Bacon)、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等许多名垂青史的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和诗人。在伊丽莎白一世辞世时,英国已取代西班牙越居为占领导地位的欧洲大国。

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英国王室经历了风雨飘摇的300年。此时,另一位伟大的女性担负起中兴大英帝国的重任,她便是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的维多利亚一世(Queen Victoria I)。在她的统治下,大英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虽然北美殖民地在此期间脱离英国独立,加 2 拿大也获得了政治上的自治,但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和罗得西亚等非洲国家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保证海路的畅通,英军又占领了埃及。1877年新年,维多利亚被宣布为印度女王。维多利亚一世有幸成为英国历史上和平与繁荣的象征,并非因为她才华出众,而纯粹因为得到幕僚的辅佐。但自从挚爱的丈夫早逝以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从公开场合退隐(并未废弃朝政,只不过隐身幕后进行管理。)终生穿着黑衣以示追忆,至死也未能从亡夫的阴影中走出来。

八卦英国王室,就不得不提及这件事了,那就是于1936年以爱德华八世登基,同年底又被迫退位的戴维(David),上演了那出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非常罕见的,真实版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剧。这位威尔士亲王即位前的岁月大多在国外度过,在此期间认识了离了一次婚的美国人沃丽丝·沃菲尔德·辛普森(Wallis Warfield Simpson)。两人一见如故,感情急剧升温。问题是辛普森夫人如果与未来的英国国王生活在一起,她还须第二次离婚;更有传言说她与纳粹德国的高层过从甚密。英国朝野为之震撼。1936年12月,首相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正式告知国王,国会和国家以及全体国民都不能接受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他们的王后。爱德华八世选择了退位,其弟乔治六世随即封他为温莎公爵。1937年,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在法国结婚。1972年,温莎公爵悄然逝去。14年后,温莎公爵夫人最终为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温莎公爵夫妇虽然不为英国王室所容,但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却为世人广为传播,成了许多艺术家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

温莎公爵在潇洒和哀怨中的离去,"成就"了另一位令人敬佩的王室女性,她就是乔治六世(戴维的弟弟阿尔伯特,Albert)的妻子伊丽莎白·鲍斯-莱昂(Elizabeth Bowes-Lyo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最惨烈的阶段,伦敦人每日都在空袭警报声中艰难度日,德国空袭白金汉宫: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及两个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和玛格丽特(Margaret)的住所。伊丽莎白王后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很高兴我们被袭击了,它让我感觉我和人民大众面对面、共患难"。为安全起见,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总统曾要求王后把公主们送到美国去。伊丽莎白王后予以婉谢:"没有我的相伴,公主们不会离开祖国;没有国王的相伴,我不会离开祖国;而国王当然是永远不会舍弃祖国。"她也因此成为英国正直和勇气的象征,连希特勒都咬牙切齿地骂她是"欧洲最可怕的女人"。2002年3月30日,这位"全英最敬爱的祖母"以101岁的高龄在睡梦中安然辞世。

二次大战后,满身疮痍的大英帝国随之步入了另一个艰难、飘零的岁月。昔日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相继弃旧主而去,追求自己的新生。南爱尔兰和印度半岛相继独立,非洲英属殖民地追求自由的斗争也风起云涌。1948年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出,从而为以色列建国开辟了通途。到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继承王位时,昔日的大英帝国已沦为一个仰人鼻息的二流强国。

二、 英国王室的现况

从1690年威廉三世率领军队登陆爱尔兰的波恩战役到法国大革命,再到拿破仑战争以及北美殖民地的丧失,这些都在思想观念上给君主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不过,这时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并没有超越王权之上。“应该说,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国王的权力才逐渐削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英国史专家洪邮生说。

而现在,女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1、现任君主的权利

3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历史上获得学位最多、最高的女王。她通晓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语言天赋令人咋舌,只不过,因为贵为女王而无从施展。

女王虽然名义上是英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宗教领袖,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但实际上是统而不治,真正的权力完全在内阁,女王只不过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已。

女王所有的政务活动均由内阁安排,任命高级官员必须依照首相和内阁的建议。每届议会开会时,女王的演说词由首相代拟,等等。除此之外,女王不能制定或通过立法,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态度。另外英国政府也不向女王负责,它必须向下议院负责,即间接地向英国选民负责。

在英国法律中,女王也变成了一个自然人,必须像其他所有人一样遵守法律,但是,女王是否能够在触犯法律时被控告却是未定的。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期间,议会曾经控告查理一世叛国,但在查理二世上台后整个过程被宣告非法。

按照现行的英国法律,如果将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呈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在上面签字。这样看,坐在那位子上,没有什么令人羡慕的。温莎公爵就曾抱怨,作为国王却无权去爱一个自己喜爱的女人。

“女王可以有最迷人的微笑,那些真正能够亲近女王的人总是说,女王在私下里完全是另一个人。但是,在公开场合,她是女王,一举手一投足都不能随意。”历史学家菲利普·辛格说。

2、王室继承人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已在位55年,2007年庆祝了她与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结婚60周年。

他们的大儿子查尔斯王子,也就是现在的威尔士亲王,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威廉王子是查尔斯亲王及其前妻黛安娜王妃的大儿子,他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

3、女王和英联邦

君主是英联邦——一个由53个独立的前大英帝国殖民地国家自愿组成的联盟的首脑,要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民主、人权、良好管理和经济发展。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成为英国女王,而且也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女王。

三、 英国王室的未来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之后,君主立宪制被宪法确立,英国王室获得了一种彻底的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宪法居然保障了英国王室可以永远高高在上,享受任何一个普通英国公民绝对不可能享受的特权地位。从此,民主制度中的君主立宪制,成为对民主制度本身的最大嘲讽。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今天,英国王室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

对王室存废问题的看法,在当今的英国人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知识分子群体对王室的评价中则不乏负面的议论。然而,从总体上考察,大多数英国人还是认为,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英国王室不会被废除。

原因何在呢?

从深层次考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说来,最重要的是如何巩固它的阶级统治。资产阶级从亲身的经历中体验到,若同王室的关系处理得当,那么它的存在不仅无损于资产阶级的地 4 位,反而有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英国现任首相公开高度赞扬英国女王,甚至称她为“最好的英国人”。不管这个评价是否恰如其分,但它的确说明了当今英国政府维护女王的鲜明的政治态度。

从王室的角度考察,它深刻地认识到,要想生存就必须顺应历史的潮流,所以它总是多做些有利于现存秩序的事情,以争取人们的好感。设若王室不能为巩固现有秩序效力,谁还需要它呢?没有双方的这种配合,情况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英国的王室在当今强大的共和体制的冲击下依然能够存在,这说明它的确拥有相当的生命力。看来,导致它存在的原因至少有下列一些因素:

一、凝聚力

英国王室在现代英国社会中发挥了凝聚力的作用。

追溯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的岁月中,当时的国王乔治六世不顾自身之安危,坚持与民同生死共患难,拒不撤离被德国法西斯多次滥炸的伦敦白金汉宫,表现了大无畏的爱国主义气概。国王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前线视察并发表激动人心的广播讲演,以鼓舞士气。英国王室成员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曾经凝聚了多少英国人的心啊!这又怎能令英国老百姓忘怀呢?乔治六世去世后,其女伊丽莎白继任,继续奉行其父凝聚人民的方针,王室的亲民政策自然得到人民的拥护。

今时今日,伦敦“7·7”爆炸事件发生当天,女王立刻发表声明,对死难者表示哀悼。其后,她特地去医院探望伤者。“这对于稳定民心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主任张祖谦说。

君主已经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君主是中立的、超党派的,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政治协调作用;君主对国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因为君主在位时间较政党执政时间要长得多,老百姓对女王的信任度要远远高于对其他政要。

二、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英国王室信守不干政的原则,但又非常注意利用王室成员的影响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不论在幼儿园教育中,在敬老事业上,在救济贫困群体的社会工程中,在各式各样的慈善活动里,在团结全体人民的工作中,他们总是竭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实实在在于民有利的事情,从而赢得了不少人们的好感。为了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展示王室对民众的关切,女王每逢任何一位国民纪念金婚,或者纪念百岁寿辰时均亲自发电祝贺,以示与民同庆。戴安娜在世时,对于慈善事业的热诚献身,更是赢得广大人民的普遍好感。世界上的有些事情,说到底,还是公平的。戴安娜对人民群众充满真挚的爱,人民群众也用同等的甚至更多的爱回报了她。戴安娜逝世不到一周时间,世界各国发来的唁电竟达三十五万封之多。据说,其数量甚至超过斯大林逝世后于一年内接到的唁电总额十倍还要多。

三、维系英联邦的团结

大英帝国解体后,为了维系各独立国同宗主国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英联邦。许多独立的国家先后加入了这一组织。女王是英联邦的元首,她念念不忘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强化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受到人们尊重。种瓜自有得瓜时,女王付出心血终于结成了果实。澳大利亚人民二千年举行全体公民投票时,大多数群众还是主张保留英国女王继续担任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

四、公开开支,接受监督。

顺应时代潮流,王室主动公布每年开支,便于民众监督,深受人民好评。在今日世界民 5 主潮流的影响下,人民渴望透明化,这一举措为王室赢得了不少政治分数。

五、为国开源

王室深知,他们开支巨大,而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所以他们也力尽所能为国家开源,如采取了开放白金汉宫以吸引外国旅游者等等措施。据说单是白金汉宫定期举行的宫门换岗仪式就可为英国吸引为数众多的外国游客,其带来的外汇收入是相当可观的。英国传媒有关王室对旅游业贡献的宣传,促使作者特意去观看了白金汉宫换岗仪式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理财节约

众所周知,英国王室拥有的财富在世界王室中居第二位。尽管王室腰缠万贯,但女王在理财上一直重视节约,其生活始终奉行精打细算的原则。据说,每次宴会一散,女王必亲自检查有无忘了关灯的地方,这一风格是其父乔治六世时留下的传统,延续至今。

为了应对金融海啸 英国王室精简开支以稳定民心:女王带头做表率,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出席国宴时都没有穿新衣服,穿的是一件20年前的正式晚礼服。今年夏天的时候,女王参加格罗斯特公爵之女“罗丝温莎小姐”的婚礼时,所穿的衣服也是1981年参加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婚礼时的礼服。不仅女王本人做出表率,她还严格要求其他王室成员,要求他们也同样节省开支,并在公众面前保持微笑,和民众一起过难关。查尔斯王储日前前往哈利法克斯,其座驾使用的绿色环保燃料,裤子穿的30年前的。 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也已经意识到国家正处于艰难时期,尽量减少出入昂贵夜总会的次数。

七、对当权者的失望

不少英国人对王室的好感,还有一个奥妙的原因,那是因为人们对真正掌权的政治家不乏不满,特别是对政治家的撒谎颇多微词,所以当今政治家在英国人民心中的威望,特别是青年人心中的威望相当低。当权者少了威望,一些人自然便把他们的信赖转移到王室身上,这也使得王室得以扮演民族团结的象征,民族尊严的化身。英国十九世纪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巴齐霍德说过一句很风趣的话:英国需要用王室“来保持人民群众的虔诚”。

八、渐进的英国文化

稳重守成是英国人的特点,英国文化取渐进而避激进。对于王位存废的重大问题从来持极为审慎的态度,深怕处理不当反有所失,这也是对王室存废问题一再拖延不决的原因之一。

人们从英国王室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纵观历史,人民是最公平的。只有人民才是决定历史人物命运的主要力量,也才是历史最公正的评判者。

然而,不管怎么说,王室不可能永远高高在上,英国王室的前途已经远远不如半个世纪前那样稳定和安全。 从长远来看,英国王室的未来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彻底放弃,废除王室制度;二是改变王位的世袭制度,由选举产生君主。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室的前途不仅掌握在王室自己手中,也掌握在民众手中。

参 考 文 献

王忠和

《英国王室》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钱乘旦, 许洁明

《英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 《英国:王室不再神秘》,《时代人物周报》第30期

6 《应对金融海啸 英国王室精简开支稳定民心》 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27日 《环球风采:英国王室的命运》

中国新闻网

《旅行札记 伦敦行:英国王室的遐想》

指南针网

第二篇:英国史年表

英国历代王朝

1、诺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称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后传给他的两个儿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历经三王之后,“绝嗣断统”,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继绝了男性继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继承人还有两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应,结果爆发了一场夺位战。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议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继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归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孙继位,称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国的安茹伯爵,纹章以金雀花为图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争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这个朝代爆发的。此王朝传八世而终,其中包括约翰王。

3、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

四、

五、六三世,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号,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两家争夺王位的战争就叫作“玫瑰之战”。

4、约克王朝(1461—1485年)

这个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

5、都铎王朝(1485—1603年)

这个王朝以创始者命名。都铎是兰开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夺得王位后称亨利七世。他与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决裂,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6、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为苏格兰国王,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无嗣,得以到伦敦继承大统。此王朝1649年被国会军推翻,查理一世被处死。国会军首领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60年,王朝复辟,后来改行君主立宪制。

7、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图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这个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时也把他们在位的时期(1714—1830年)称为乔治时代(Georgian)。

8、温莎王朝(1910年至今)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其子爱德华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国的封地萨克森科堡与哥达为王室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朝野反对德国,情绪激昂,迫使英王乔治五世宣布以行宫所在地温莎作为国王家族新名。温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乔治六世及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史简述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英国(不列颠)历代君主世系表(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及大不列颠三个谱系)

历史简介:英格兰和苏格兰历史上是分别处于不列颠岛南北的两个国家,相互间曾多次发生战争,公元1568年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族女王玛丽被英格兰都铎王族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处死,苏格兰詹姆斯六世即位。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詹姆斯六世又继承英格兰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在整个不列颠统治开始,后又经过多次战争,统一的英国(英吉利)逐步建立。

英格兰王族谱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逊血统(公元827-公元1066,其中978-1016不详,1016-1042为丹麦血统统治时期,1042年撒克逊血统复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尔夫(839-858)/埃塞尔博德(858-860)/埃塞尔博特(860-865)/埃塞尔雷德一世(865-871)/阿尔弗雷特大帝(871-899)/老爱德华(899-924)/埃塞尔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爱德烈(946-955)/艾云(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爱德华(975-978)/埃德蒙.艾恩赛特(1016)/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哈罗德二世(又名高云逊,1066)

2.丹麦血统(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罗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诺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约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爱德华一世(1272-1307)/爱德华二世(1307-1327)/爱德华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兰开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逊位,约克王族爱德华四世继位,1470年亨利六世复辟,1471年兰开斯特王族统治结束,爱德华四世复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

6.约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爱德华四世(1461-1470,1471-1483)/爱德华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铎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爱德华六世(1547-1553)/玛丽一世(1553-1558)/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

苏格兰王族谱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时期(公元1005-公元1371,1290-1292和1296-1306不详)

马尔科姆二世(1005-1034)/邓肯一世(1034-1040)/麦克贝斯(1040-1057)/马尔科姆三世(1057-1093)/唐纳德.贝恩(1093-1094,1094-1097)/邓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亚特兰大一世(1107-1124)/大卫一世(1124-1153)/马尔科姆四世(1153-1165)/狮心王威廉(1165-1214)/亚特兰大二世(1214-1249)/亚特兰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玛格丽特(1286-1290)/约翰.狄奈波尔(1292-1296)/罗伯特一世(1306-1329)/大卫二世(1329-1371)

2.斯图亚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兰王位)

罗伯特二世(1371-1390)/罗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玛丽(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颠王族谱系(公元1603-现在)

1.斯图亚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1688-1689不详)

詹姆斯一世(即苏格兰詹姆斯六世,1603-1625)/查尔斯一世(1625-1649)/共同统治时期(1649-1660,包括克伦威尔护国主时期)/查尔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汉诺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乔治一世(1714-1727)/乔治二世(1727-1760)/乔治三世(1760-1820)/乔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维多利亚(1837-1901)

3.萨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爱德华七世(1901-1910)

4.温莎王族(公元1910-现在)

乔治五世(1910-1936)/爱德华八世(1936)/乔治六世(1936-1952)/伊丽莎白二世(1952-现在)/目前即位次序排在前三位的查尔斯王子及其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如果继位的话按照历史排序应该分别称为查尔斯三世、威廉五世和哈里一世。

第三篇:英国史复习

英国史复习线索

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表现: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④都铎王朝的统治措施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都铎王朝(1485—1683年)的统治

①削弱旧贵族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教会(说明革命前英国已是新教国家,封建势力相对薄弱);②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有共同利益)

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

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

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专制统治

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②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③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特别是清教徒。

4、议会反对派的形成和斗争

①反对派: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

②议会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过程

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

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2、内战爆发:1642年国王讨伐议会

①议会:组成议会军,依靠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以东南地区为根据地同国王对抗。王党依靠旧的封建贵族,盘踞北部和西北部地区。②著名人物和战役:克伦威尔;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3、处死国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

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②措施: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在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贸易)

5、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6、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7、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①背景:查理二世反攻倒算使政治斗争尖锐,英国政坛分化,辉格党和托利党形成;詹姆士二世压制反对派,企图恢复天主教。②经过:1688年辉格党和一部分托利党发动政变,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③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目的:限制王权;

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3、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形成和发展起来。

(四)意义

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一)海上霸权的建立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1、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

2、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

三、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资产阶级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

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殖民国家。)

(二)进程

1、时间: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

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②1840年前后,

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③18世纪末,

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各部门相互推进的顺序:纺织业(采煤、冶金)——动力——运输;

3、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②工厂取代手

工工场

(三)重大发明

1、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3、交通运输: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发明火车

(四)影响:(对英国)

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很快成为世

界霸主。

2、促使自由主义思潮兴起。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要求进一步

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3、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4、城市化兴起。

四、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一 )原因:

1、最大的殖民帝国,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获得巨额利润;

2、

资本大量输往国外

3、资本家不愿技术,企业设备陈旧

3、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表现:

1、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

2、丧失19 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三)优势

1、最大的殖民帝国;

2、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金融业);

3、造船业和金融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帝国主义特征:“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意义)

五、一战到二战期间的英国

(一)一战前

1、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

2、随着英德矛盾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

的关系, 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建立英、法、俄

三国协约。

(二)一战后

1、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

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

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

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拒绝与法国结盟。

3、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③表现:九

一八事变中;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德意入侵西班牙时;慕尼黑阴谋;奇怪

战争;④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⑤作用: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主张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

西斯局部战争失败。

4、二战中

①不列颠之战;②英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③英美

对日采取禁运;④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⑤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⑥1942年,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⑦1943年7月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⑧1944年6 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⑨1945年初,美 、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⑩参与四次国际会议。

(一)二战后

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

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六、思想文化

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①戏剧家莎士比亚;②牛顿

1831年,法拉第用试验验证了电磁感应现象。

17世纪牛顿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史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

括和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世纪中期,达尔文《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提出了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

选择的原理。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作家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20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作家萧伯纳《苹果车》

2、英国的启蒙思想

①霍布斯②洛克(P36)

3、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概念: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

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2)实施:

①联合抗法:组织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重新确立英国的霸主地位。

②联法抗俄:与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遏制俄国扩张;③联法抗德:20世纪

初与法、俄结盟,对付德国;

④扶德抑法: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不与法国结盟,用德

国牵制法国。

⑤纵德反苏:二战前,英国联合法国共同纵容德国侵略,企图将矛头引向苏联。

(3)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①实力决定。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9世纪中期,处于“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②维护国家利益。为了维护资产

阶级的利益,,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③客观条件具备。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

法、德、俄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

4、对外扩张(略)

第四篇:读英国史有感

读完这两本书的近一个月后,我再次翻开这本书,将之前我的种种观点在借这次重复阅读之际,有好好梳理一番,之后,我大致把自己的看法分别叙述。

首次按,英国作为世上独一无二的国家,其历史也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英国历史有三大特点。其一,英国历史的发展主体繁荣,有时候英国历史中,君主并非英国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与重要因素。其二,英国历史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英国民族形成的复杂性。其三,英国历史的继承性,个人认为英国的历史遗产大部分都被现代英国国家继承,同时,中世纪用过也遗留了许多东西给近代的变革的英国,欢聚或说,英国这个国家的形成绝对是有历史一点一滴雕琢而成的,其中的学都不奋斗可以追溯到过去的年代。所以英国是一个历史感很强烈的国家。为了体现这一点,我将会把英国与中国进行比较,就历史感而言,英国与中国也是各有特色。其次,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作者在写英国通史的时候,基本框架与我国的编年体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叙述历史的,但相对于中国编年体史书而言,英国通史在叙述时又会注意短时段历史的分层,从而可以较详细的讲述英国社会的特点。还有,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高度概括性很高,所以,这本书即短小精悍又很全面,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可取之处,它的每一章节之后,都会对本章节的一些重点部分列出书目,可供读者另外参考。最后一点,本书的逻辑感很强,但并不缺乏幽默。英国历史复杂繁琐,这本同时在分析某些历史问题是会让人感到很有条例,文笔简单、内容丰富。这本书会问题简单化又直中要害,可读性非常高。最后,这本书令我感悟良多,之前一些雾里看花的东西现在我的内心心如明镜。

从这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大体上是以王朝的更迭来叙述历史的,但这个目录会蒙蔽你,因为英国的历史不全是以这些王朝更迭为主体的。例如,在叙述诺曼人统治英国之前的历史,重点就放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这片土地的统治上。在11世纪,诺曼人入侵因果之后,英国历史的主体就来事件间转移到由外国人统治的英国封建王权上了。这时候若还是将着眼点放在盎格鲁-撒克逊人身上,就将错过英国社会形态的转变。在百年战争之后,历史主体就由王公贵族的上层阶级渐渐向下移,到了开始关注中下层阶级的时候了,议会制度在快速向完善的程度发展,英国民族的形成,黑死病对英国底层大众的影响,以及庄园制的瓦解等等,相较于王位的继承、领土的扩张、税收以及采邑,前者成为作者更为关注的重点了。再将这个特点与其他相比较,则会更突出,例如在中国,中国的通史,大体上都会以朝代更迭为阶段来叙述。朝代更迭一直以来就贯穿在整个中国历史之中,而且具有规律性。还有就是法国的通史,近代的法国就是根据王朝家族为主体来进行著作的。与英国相比,英国历史的变化真实多姿多彩。

而英国历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英国民族的形成,英国民族的形成也与其他国家大相径庭。首先,英国民族的构成具有一种生硬拼凑的僵硬感。追根溯源,英国民族在老早以前就不是同一族属,土著居民、盎格鲁-撒克逊人、诺曼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以及欧洲大陆上的部分人,在经过历史锤炼糅杂而形成的英国民族,肯定不纯粹。而且相较于相互融合却又统一的语言的民族,英国的民族没有创造他们的语言而是被迫接受了英语。

现代英国是个更有贵族气息的地方,在伦敦与牛津,古老的建筑依然矗立在那里,同时,英国的两大政党也有很深的历史背景,英国的政治制度也是从17世纪至今所保留下来的,它的社会福利体系也可以追溯到

14、15世纪的济贫事业去。可以说英国的历史遗产不论是自认的还是非自然的大都得以保存,这样丰富的遗产至今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我认为政府的保护只是很表面的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英国历史发展中内生的一种稳定性促使英国不易发生激烈的变革,其实,如果中国没有早受到外来侵略的打击,中国本土的文化继承较英国会更完整。但因为中国受到强大的外来力量的干扰,打破了这种稳定性,致使许多东西已流失。英国却始终把握着国家发展的方向,一直沉淀到现今。

编年体史书一般都是分年记事,不变把人物、事件叙述的完整集中。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大时段下的重要事件进行叙述。例如,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作者会着重将这一时期的宗教、海外扩张、社会阶层的变迁等重要问题进行讲解。如果有相关方面的具体资料,她会在章节之后一一列出。本书的作者也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例如,在讲到玛丽女王与西班牙王子的婚姻,本书所写的原因是英国需要继承人,以及玛丽女王需要外援,这个外援最好是与她的母亲有血缘关系的西班牙王室。这个原因一看就要比一些书中所写的玛丽爱上腓力王子更靠谱。本书的语言魅力也深深吸引读者,有些话很具有哲理。例如这一句“玛丽的悲剧在于她没有能够懂得这个事实”。

英国的历史迥异于我的国家,在很多地方都值的我们借鉴。总之我看完后感悟良多。

第五篇:《英国史》读后感

逝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史读后感

如果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写下来都是一篇宏伟的著作的话,那么英国的历史应该是这一篇篇著作中的一颗明珠。看完了阎照祥先生写的《英国史》感触很深,他用简明的历史语言把英国的历史从史前写到了近代,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一个帝国的成长过程。在书中阎照祥先生用精炼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英国从新石器时代到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从史前历史的野蛮落后到引导世界近代工业进程工业革命的先进,阎照祥先生用大量的史料和照片记述了英国这个国家从中世纪不被欧洲大陆认可的“小国家”到一个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艰辛行程。阎照祥先生是国内研究 历史的专家和先行者,作为从事研究英国历史的专家,他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并书写了《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和《英国史》等学术专著。

在书中,严先生用时间轴线把英国的历史进行串联,并根据历史的时代把英国的历史分为了十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讲英国如何从史前时代斯旺斯孔布人到布立吞人,从一个原始社会被罗马人改造成一个原始社会并最终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把英国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造,并最终把英国由一个陆外文明逐步融合入了欧洲大陆文明;

第二个阶段讲述了英国的前期民族融合以及其封建君主制形成的过程,其中讲述了北欧民族入侵的血腥和七国时代的惨烈,最终英国的民族定型,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王国。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在缓慢中前进,其中的贤人议会制度和郡区制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英国,还有文学和史学也取得了有限的发展;

第三阶段讲述了安茹时期,英国在这个期间被诺曼征服,并逐步进入了封建制度,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设立了大议会制度并与国王约翰签订了《大宪章》,骑士制度也进入了黄金时期,国家的版图页初步奠定,这个时期的国家经济遭受战乱和天灾的影响,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盘剥加深;

第四阶段,讲述了英国的封建制度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贵族阶

层的形成和骑士制度的发展,并伴随着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城镇自治和行会的形成,并确立了三级议会制度,在经济方面农业庄园和新农业三圃制的发展,城镇人口增加,商业盛行,由于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加深,基督教会开始影响英国的各个方面,宗教建筑和教学建筑得到了发展,并出现了早期的大学教育,奠定了英国科学的发展根基;

第五阶段,主要讲述了英国在百年战争期间的社会情况,这个时期由于国家的**和黑死病的流行给国家带来了深远的灾难,庄园经济解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方面进行了议会改革,确立了两院制议会,经济方面民族文学兴起;

第六阶段讲述了英国近代史的开端多铎王朝时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出现长足发展,商业迅速成长封建制度减弱,出现圈地运动,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个时期的英国开始外贸经济和拓展海外殖民地,并与当时的“无敌舰队”西班牙进行了贸易海战,国王加强了君主专制,为获得更大的权利开始进行宗教改革与欧洲教会分裂,这个时期政治学、哲学、文学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沐浴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氛围中;

第七阶段主要讲述了英国的革命时代,讲述了16世纪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斯图特亚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迫使资产阶级需要确立自己的地位,最终爆发革命建立共和国,并于1689年与国王签订《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加强,皇家学会和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确立,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根基;

第八阶段讲述了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君主立宪制后资产阶级为自己参与政治扫清了道路,逐步形成了寡头经济,并伴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催生了黑奴贸易和圈地运动,国外贸易增加一倍海运业增长两倍,文学得到了发展,绘画和艺术灿烂持续,并出现了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新文学;

第九阶段,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动力使用使得工业发展迅速,使得英国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先进与政治体制

的落后形成对比,因此资产阶级改革了议会,国外殖民地版图扩大,使得英国有充足的原材料基地进行贸易扩张,军事上与法国拿破仑爆发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文化事业上政治经济学发展,浪漫主义诗歌出现;

第十阶段自由主义时代讲述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人们称之谓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时期资产阶级对自由的渴望,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政治改革拓展并改革了文官制度,出现了保守党和自由党执政执政,他们主张自由贸易论,经济上废除了《谷物法》工人待遇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占人口70%以上,领土上海外殖民地继续扩展,与中国清朝发生了“鸦片战争”并取得胜利,国内出现了爱尔兰独立问题,文化事业上领先世界各国,自然科学和科技发明居世界之首,并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另外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出现了“维多利亚风尚”;

第十一阶段,讲述了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战争造成的衰落,这个时期英国由于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方,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造成了经济的衰退被美国赶超,并最终丧失世界领导者地位;

最后一个阶段讲述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虽然获得了经济的复苏,但是英国作为世界政治体制模板、经济体制范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战后国际新格局下,美国和苏联成为新的世界性超级大国,英国只能居于二等国家地位,英国国外的殖民地纷纷脱离了英国统治而独立,“日不落帝国”就此没落。

从以上叙述来看,作者在书中不仅仅给我们展现了英国的国家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科学文化、海外贸易及战争,并以此为根据而延伸到社会发展的种种。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一个帝国的兴盛除了天时地利以外更多的是其自身的不断努力,通过历代英国人不断的奋斗和曲折的斗争,使得英国领先世界几个世纪,但是又由于其自身的问题使得国家迅速没落,最终失去世界的支配地位,失去了“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上一篇:小作文母爱范文下一篇:幼儿入园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