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悲悯情怀

2024-05-05

苏轼的悲悯情怀(精选九篇)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1

一.悲悯的情怀直面现实

当今中国身处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 贫富悬殊加之社会阶层分化已然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而其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的生存困境尤为值得我们关注。现实的紧迫性和作家的良知坚守, “促使迟子建从对乡间平和自足生活的追忆与怀想中走了出来, 转而直面现实, 书写当下, 将底层的痛苦、冷峻的事实, 推向了小说叙事的前台。”[1]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 迟子建以一个心灵受伤的女性知识分子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底层大众被遮蔽的生活之痛, 表现了弱小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平民苦难生存状态殷切的关注, 寄寓了对背负悲剧的边缘者深切的同情。

小说的故事层是由女主人公“我”的旅行经历所串联起来的, “我”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 为排遣丧夫的巨大哀恸, “我”决定独自一人前往三山湖旅行。旅途中因山体滑坡, 列车在一个盛产煤矿的小镇乌塘中途停靠, “我”由此得以目睹了底层生活真正的残酷。在这个空气污浊、终年极少看见蓝天白云的矿区小镇上,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之痛:矿工妻子蒋百嫂独自承受着丈夫死亡而无法入葬的秘密;民间艺人陈绍纯因历史原因的迫害而酝酿成凄婉悲凉的歌声以及由此致使亲人对他的生疏隔阂;摆早点的小摊贩被连襟当卫生局长的庸医治死老婆却诉诸无门;卖扫帚女孩因生活的困顿和窘迫而破灭的大学梦想……在这一连串看似琐碎实则紧密相连的人物事件叙述中, 迟子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领读者逐层深入, 如抽丝剥茧一般将矿工蒋百失踪之谜逐渐解开, 而最后的真相竟比“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都更黑暗———早已死于矿难的蒋百不得安然入葬却被冰封于冰柜之中, 让读者在震惊、愤怒和悲叹矿难最残酷的现实一幕之余, 思索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诸多严峻问题。“完美批评”的代表人物李建军博士在评价这篇小说时说过:“迟子建没有停留在过度个人化的叙事语境里, 而是极大地超越了一己的悲欢, 深入而真实地叙写了乌塘镇可怕的生存现实, 从而使她的这部小说实实在在地成了‘底层叙事’。”[2]

在传统的反映底层生活的文学作品中, 一些作家习惯于用沉重而充满哀怨气息的文字去刻画苦难、渲染悲情, “这种过多的苦难叙事遮蔽、简化了社会原有的真相, 达不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艺术穿透力。”[3]而迟子建显然是超出了这种固有模式的苑囿, 她怀着温润的情感来体会, 秉持民间立场来表达, 既不刻意回避社会现实残酷面的抒写, 同时又以一种超常的执着给予苦难与不幸浸润中的底层民众以同情和谅解, 并以此来表达对苦难生活的质疑和拒绝, 充分展现了一个文学家的责任和良知。“渲染残酷和黑暗, 表达恐惧和仇视, 这是别人的嗜好;自忍大恸, 紧抱怀念, 有所原谅, 这是迟子建对命运之错的宽解和慈心。”[4]从始至终, 作者的叙述都绝少声色俱厉的文字, 即使在最后的真相揭露之时, 当真正的地狱情景呈现在“我”面前, 作者也没有呼天抢地, 歇斯底里, 而是一如既往地宣泄着胸中的悲悯情怀:“这种时刻, 我是多么想抱着那条一直在外面流浪着的、寻找着蒋百的狗啊, 它注定要在永远的寻觅中终此一生了!”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极淡然的笔调写出的是极锥心的痛苦, 因为洞彻了属于蒋百嫂的“黑夜之痛”———在强权的威逼利诱之下而让自己永坠黑暗与痛苦之中, 那种源于内心、发自肺腑的对不幸者的怜悯与同情因而也愈加深沉。

也许作者清楚地知道, 描写底层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并非只是为了鞭挞和批判, 对生命个体给予权利上的尊重和情感上的关怀才是作品的理性升华, 才能使其获得恒久的艺术魅力, 也才能真正意义上担当起文学应有的使命。正是这种对于苦难中人的心灵情感的深度观照与理性把握成就了迟子建的小说, 其作品里洋溢出的人性温暖与悲悯情怀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

二.温情的力量超越苦难

坚守温情主义世界观的迟子建信仰温情的力量, 她始终相信人类的温情是苦难人生中的亮色, 是黑暗尽头的缕缕晨曦, 能带给人抵御生命寒凉的勇气与希望。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图景中寻求温暖, 并让这种温暖的光芒普照所有苦难中的人们, 让人能在沉重、庸常的生活中找寻到前进的力量, 这正是恪守温情主义观的迟子建在作品中的一贯追求与表达。

她笔下的生活于乌塘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却又不得不承受命运乃至强权对他们的操控, 生活的苦楚与无奈让人心酸。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被苦难充斥着的小镇中, 却又处处弥漫着温馨与爱意, 散发出宁静温和的人性光芒。周二夫妇对蒋百嫂母子真挚的关心, 为惧怕黑夜的蒋百嫂送去照明的灯光, 淳朴善良的周二甚至在蒋百嫂受到旁人的嘲讽时也会反唇相讥;周二嫂对素不相识的腿残者悉心的照顾;摆早点的小摊贩对过世的妻子至死不忘的爱恋……因为残酷的现实浸透了泪水与哀怨, 所以这点滴的温情更显得弥足珍贵。温情支撑着他们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追寻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同时也成就了作者对自身哀恸的超越与解脱。

“她的文学创作过程不仅是关怀生存困境中的生命个体的过程, 也是对自我心灵创伤进行疗救和超越的过程。”[5]在小说开篇, “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 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一语直接道出了“我”内心的伤痛。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带走了与我感情深笃的丈夫, 让我陷入无边的思念与沉重的哀怨中而难以自拔, 而我的三山湖旅行实际也是给自己哀恸的心灵寻找精神的慰藉。现实世界中, 迟子建的丈夫也因车祸去世。当车祸的噩耗传来时, 她仿佛坠入绝望的深渊, “终日流泪, 沉浸在对往昔温馨生活的回忆中, 以至于眼痛得无法看书”。“夜间从噩梦中醒来, 抚摩着旁边那只空荡荡的枕头, 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孤立无援。”[6]当然, 我们不能将作者本人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等同起来, 但无可否认的是, 这种以深沉的内心背景为依托而激发的对外界的凝眸, 这种因生活厄运的磨砺而形成的对死亡和悲剧的深入思考和激情表达, 必然使她的文字具有了穿透人心的艺术魅力。“这些对并不能成为强势的生命个体和群落抱以仁厚宽解的心志, 尤其是经由自身遭际的体验的溶解, 汇流到柔弱中见刚强、单纯中见博大的情怀, 它的广阔和深度也就不必声张地潜隐在文本内部。”[7]穿行于乌塘这个浓缩着人间百态的小镇中, 看到人生的全景和生命的限度, 生命脆弱犹繁花易落, 人生也如魔术一般变幻莫测, 在无法抉择的命运和难以预料的灾难面前, 每个人都不得不承受属于自己的“黑夜”之痛。而正是在与底层大众敞开心扉的交流中, 在对人生困境的共同承担中, 作者一个人的“夜晚”融进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而一个人的苦难, 在民间穿越交织的哀恸中, 在对人生更为透彻的理解和参悟中, 最终也得以解脱和升华。在小说的最后一个章节, “我”和云领去清流放河灯缅怀挚爱的亲人, “听着云领的脚步声, 看着月光裹挟着的这个经历了生活之痛的小小身影, 蓦然想起蒋百嫂家那个轰鸣着的冰柜, 想起蒋三生, 我突然觉得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变故是那么的轻, 轻得就像月亮旁丝丝缕缕的浮云。”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终于从自哀自怜中解脱出来, 告别了被遗弃的委屈, 实现了对自身苦痛的超越。

三.隐形批判下的艺术张力

哲学家卡西尔曾有言:“一切时代的伟大艺术都来自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渗透。”[8]就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来说, 同样需要有两种对立力量贯穿其中, 作为支撑作品的精神内核, 并且只有在这两种相互渗透的对立力量被强化时, 小说才能显现出真正的“艺术张力”。“这种被强化了的对立关系是一种两极扩张的对立, 两个极点并不是静止的, 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两极间的反向运动力越大, 两极间的距离拉开越远, 两极间域越广, 那么由此产生张力的可能也越大。”[9]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 迟子建也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着这一艺术规律。

这篇小说所描述的底层生活, 其深度和广度、尖锐和残酷, 都超出了迟子建以往温婉浪漫的写作风格, 其批判现实的目的自是不言而喻的, 而以深沉的内心背景为依托又使她超越了一般的社会写实小说家, 她在写作中特有的温情底色并没有淡出, 温情的纯美与她隐含在作品里的批判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表达策略, 作者的批判犹如深海洋流, 于表面的风平浪静中蕴含的却是排山倒海的能量, 从而使小说呈现出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

小摊主的妻子金秀被披上白大褂的兽医误诊致死, 对方却只用两万块, “就把事平了”, 因为兽医的连襟在卫生局当局长;在频繁的矿难背后, 我们看到的却是当权者的“升官进爵”:因为把蒋百之死定为失踪, 矿难死亡人数由十人变成九人, 就构不成重大事故, 就不用上报, 当地领导也就依然可以稳坐高位。“矿工命太贱了”, 出事故死在井下的也不过“两万三万的”就可以打发了, “人死了, 只要给了钱, 没人追究责任, 照样还有人下井, 他们也照样赚钱”。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在这个矿难频繁的小镇中竟催发了外来女人特有的生财之道:嫁死。这些女人事先买好多份人身保险, 一心一意期待着丈夫在矿难事故死去自己好领取赔偿金。强权者将底层弱小者的性命视若草芥, 更可悲的是作为妻子竟也要以丈夫的性命作为换取钱财的筹码, 人性的贪婪、官僚的罪恶让人不寒而栗。

“作家放弃直接批判的话语权, 而是借助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诉诸了发生在乌塘镇这一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10]小说中, 迟子建没有疾言厉色地痛陈批判让乌塘的夜晚变得如此黑暗的丑陋者, 而是将深情的目光投向那承受黑夜之痛的底层民众, 以温润的情感去抚慰和激励受伤者的心灵, 正是由于这种温情脉脉的人性关怀, 才更显露出那些孜孜于金钱与权势而置良心于不顾者灵魂的卑劣。这种隐含的批判不仅没有减弱对造成悲剧的社会现实的控诉力度, 反而因温情的厚重更具有了人性锐利的锋芒, 作品的艺术张力也由此得以张显。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悼念亡夫的情感之作, 更是对底层芸芸众生心灵情感的关怀之作。在温情的悲悯与冷峻的批判中, 我们看到了迟子建作为一个作家的道德坚守和情感指向, 也看到了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走向艺术的成熟。

摘要: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标志着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作家在切身亲历的创伤体验与生命感悟中书写了底层生命个体苦难的生存现状, 寄寓了对背负悲剧的边缘者深切的同情, 表达了其深沉而博大的悲悯情怀;在努力挖掘和展示困境中温暖、善良的人性之光时实现了对苦难和自我的超越。同时, 建立在现实叙述基础上的隐形批判与作者一以贯之的温情底色形成强烈反差, 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

关键词:迟子建,悲悯,温情,隐形批判

参考文献

[1]张东丽.《别样的“底层写作”——解读迟子建小说近作的一种角度》.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第92页.

[2]李建军.《何谓好小说——关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及其他》.小说评论, 2008年第1期, 第39页.

[3]彭青.《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暴力叙事》.当代文坛, 2011年第5期, 第61页

[4]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 2006年第4期, 第53页.

[5]娄双.《创作体验下的生命审视与自我超越》.文艺生活, 2011年第7期, 第5页.

[6]迟子建.《假如鱼也有翅膀——迟子建最新散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第14页.

[7]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 2006年第4期, 第51页.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 第207页.

[9]金健人.《论文学的艺术张力》.文艺理论研究, 2011年, 第40-41页.

悲悯情怀的作文素材 篇2

林则徐关心民生疾苦,为官清廉,当他目睹难以计数的鸦片如潮水般涌入国土之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他上书道光帝得到受命后,立刻在广州展开禁烟运动。短短的23天,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收缴并销毁全部鸦片,共2万余箱,合计110多万千克。当烟渣随着潮水卷入咆哮的大海之时,民众们欢欣鼓舞,欢呼呐喊声响彻了虎门的上空。林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点燃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朱自清宁死不受美国救济面粉,扬我国格。

爱国是拒收嗟食的骨气。朱自清在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当时,朱自清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不足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这时他拒领美国面粉就意味着他的生活将会更加困难,他的胃病将会更加严重。然而朱自清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朱自清就去世了,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显我国怀。

悲悯的情怀,落地的文本 篇3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作《古炉》以陕西农村的生活为背景,从1965年冬天写到1967年春天,是文革发生中风雨欲来风满楼的三年。作者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把古炉村从一个偏远宁静的小村落,在“政治”虚幻又具体的利益中,演变成一个充满了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看后令人百感交集,感觉作品中的人物就是现实人物的幻影,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那段历史悲剧的始作俑者和参与者,因为悲剧的产生是都源于这些人身上无法摆脱的民族性。

对于那段历史,目前几乎都是彻底批判和全面否定,仿佛如果历史重来的话,今天的所有人都可以理性地做出判断,选择最正确的人生路线。但恰恰相反,疯狂的因子存在于这个民族的血液当中,任何私利的攫取都会被冠以堂皇的标签被放大和理直气壮。如小说中“革命”的两派,冲突的根本原因几乎都是日常生活中琐碎的拌嘴和你争我抢,也许就是谁比谁多拾了一把柴禾,多分了一块牛肉。虽然作品只涉及了短短的三年,但“文革”的历史真实如在眼前,是我们的民族史,值得每个人去反思。

2011年6月2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人民文学出版社、陕西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国内著名评论家近三十人围绕着《古炉》诸多话题,进行了热烈研讨,部分发言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聂震宁(著名作家·中国出版集团总裁)

贾平凹是我们当代中国重要的作家,写中国当代文学史不能没有平凹。刚才看到《贾平凹研究》中讲到讨论《秦腔》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我认为更需要讨论《古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甚至说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是一位大作家的大作品。我从几个方面来谈,一、它是宏大历史叙事中的乡村文本,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宏大历史叙事中的乡村文本。是很独特的乡村文本,是文学期盼的文本,非常难得的文本。二、这是历史文化反思。他是用一种见微知著的方式进行历史文化反思。我看到孟繁华写的评论,他认为《古炉》是寓言性质的写作,我认为有寓言性质,但它是现实主义的作品,里面充满着作家个人的经历、体验、观察,有历史文化反思,不免就有寓言性质。三、它是有着天然大美意境的作品。阅读过程中,他那种工于对话,精于藏巧的大智,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平凹的写作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古炉》深怀悲悯情怀,对狗尿苔是这样,对蚕婆是这样,对霸槽也是这样。这部作品到了非常高的化境,达到这样的化境是我们当代作家的骄傲。

李敬泽(著名文艺批评家·《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贾平凹肯定是当代文学屈指可数的大家,《古炉》是大家的大作品,当之无愧。这些年来,他的旺盛的创造活力几乎快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奇观。《古炉》是一个大炉子,老贾有扛鼎之力,放在整个当代文学,特别是三十年文学关于文革表现的书写谱系中,《古炉》是很强大的、很独特的。《古炉》的写法,是他在量子力学的水平上做出的宏大叙事。谈到这部小说的寓言性和写实性,我想当我们达到在量子力学上写实的时候也就达到了高度地对世界的抽象,也就达到了寓言性。《红楼梦》一个重要的叙事传统或者说一个重要的精神传统,是它如此的具体,如此的微小,如此的固执和如此的实在,但它又是如此的虚,又是如此的空。能够同时达到这两个极端,这曾经是古典小说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达到的最高转变,在现代小说家中、当代小说家中,老贾从当年《废都》到《秦腔》《高兴》,直到《古炉》,都是在向这种方向迈进。到《古炉》可以说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同时我相信,就《古炉》而言,放在30年来文学的序列中,确实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他在写那段历史,又是如此写,就给我们文学评论提出了文学究竟应该怎样进入历史,或说说历史究竟是怎样在文学中存在的挑战性课题。

阎晶明(著名文艺批评家·《文学报》总编)

我谈两点:一、《古炉》后记里有一个看法非常值得重视,他并不关注读者对这本书的态度,所以他是心里没有读者的写作过程,他还提到“我不在乎市场怎么样,就按照我的写”。我觉得这非常重要,也是《古炉》能写成这个样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现在很多著名的、不著名的作家,在小说的第一页第二页的时候就让人看到巴结读者的态度,太容易把握故事的走向,太知道故事可以改编成电视或者在市场上卖得好的原因,所以扭曲了自己写作的姿态。《古炉》的写作态度在今天非常难得。二、《古炉》是写文革的,我觉得文革是一个背景,这种散文性的、漫不经心的写作,在品格上有点像圣经式的写作,圣经就是一堆故事,你讲任何其中的道理,必须把这个故事讲完道理才能呈现出来。《古炉》不是那种直奔主题的写作方式,他的这种方式是文学的写作,只有文学家才可以这样写,不是电视剧作家和其他人可以写的。

何向阳(著名文艺批评家·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

一、《古炉》在文本上是向《红楼梦》致敬的作品,它的叙事,其意义还不仅是物质世界的现实复原这个层面,而还是贾平凹式的对乡村人独特审美方式的构建。五六十年来我们已经习惯对乡土中国的另外一个阅读和书写,即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生发开来的对群体的农民人物现实主义的、传统的、也是更加主观性的写作。而《古炉》是更加传统的开放式写作,这种写作当中他把主观的东西放在后面,注重自然的、原生态的、客观的呈现。二、《古炉》在精神上向鲁迅先生致敬的作品。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六十年代未曾具体展现的乡土真相,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即善人、霸槽、狗尿苔,来致力于对农民对乡村的研究。从世纪初到六七十年代,在边缘的小乡村里鲁迅先生所说的启蒙,所说的国民性的书写远未完成,《古炉》在文革中也并没炼出完整的瓷,最后我们拣到的只是一地瓷片,也可以说这种散沙式的结构其实对应了巨大的文化隐喻,我们所要启蒙的书写还在继续。这是一种情怀,我对这样的情怀致敬。

孙郁(著名文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我读了作品后写了一篇文章:《从“未庄”到“古炉村”》,主要讲从阿Q的革命到古炉村的文化大革命。老贾的这本书非常丰厚,涉及中国农村文化的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农民离开土地或者在土地上游手好闲的情况,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也是这个问题,老贾也许是无意当中进入到历史这样一个话题里,但他做得非常好,不仅涉及农民问题,而且把中国民间的一些信仰,残存在中国百姓间好的东西如何被破坏掉,他都很深切地表现出来。过去他的小说里也写到一些鬼怪、图腾等乡村的东西,多少还有点做作,《古炉》则非常成熟了,这是《聊斋志异》之后中国人写现象和鬼神之间,写人的希望,写人的梦想和苦难之间,找到新的审美的表达方式。这是《古炉》的一个重大贡献。从“未庄”到“古炉村”的变化有一个宿命,维系乡村人内心的文化因子慢慢都消失了,他写到问题的残酷,所以是一部大的忧患之书,让人看完感到心灵的震撼。他的语言之好,作品意向之深切,他的悲悯情怀和鲁迅不似又相似,确实为当代文学贡献了一个珍品。《古炉》是我们当下精神的高地,我们要进入这个高地跟他交流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贾平凹有很多东西都隐含里边。五四以来很多作家的思考,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人们对中国苦难的思考,他表达得最具诗意,最具文学感。

南帆(著名文艺批评家·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

我觉得细节的洪流把我们给淹没了,同时在想,首先这个细节不是情节或富有悬念的故事所控制的细节,完全是一种更为自在、更自由、更散漫、更纷杂的细节,它有很强大的传统,又摆脱了我们现有的为了一个故事的结局而读小说的叙事习惯。这样,我就觉得这种细节后有很多让我们思考的东西。《古炉》是写了一场大革命与一个小山村的遭遇,如果深究,这场大革命跟这个小山村在形式上相遇,而在内在上是脱节的,所以大革命在这个小山村所发生的事就有了荒诞色彩。如果说无数的大革命,是外面而来的,那么乡村内部是什么?这部小说中便有了很多很复杂的书写。内在乡土的价值系统中,平凹很重视两个体系,一个是天人合一,狗尿苔能够不断领悟自然的信息,跟大自然能认真地进行对话,这是现代社会以来,人类逐渐消失或抛弃的一种情怀;而另一方面是小说中的善人,对于人生的另一种理解。这种智慧的理解也是被现代社会所抛弃的。大革命洪流中,这些观念必然是处于弱势的,同时也只能是阴冷的力量。这部小说我读得很慢,而汹涌而来的细节里,透出的信息和各种复杂的感受是那么深刻。

李星(著名文艺批评家·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我认为这不光是写文革的作品,还是一个乡土作品,它写出了文革的反思,更把乡土中国写得那么深刻。这种厚背景、全状态、多人物、多因果的小说理念和艺术表现方式,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对乡土中国的文化与伦理恒常的哲学感悟,既有自己对人与乡土传统的理解,又暗合后现代思潮对于人在世界中主宰地位的消解意味。这样就决定了他的小说迥异于理想现实主义的表现型特征,也带来了他长篇小说叙事的革命性变化:如结构与人物关系的近乎原生态的自然生活逻辑流程,语言与叙述的散文化、意象化;对神韵、意境的诗化追求;重精神重情感气韵,抽象而丰富的人物意象,代替设计目的明确的典型环境、典型冲突下的典型性格。它的艺术精神无疑是现实的。但这种现实主义是由深厚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发达的思想、技术所决定的。前者是源于自然生命的人类艺术本质,后者却是由可操作的名词概念和技术所肢解的被加工的现实。这就是贾平凹常常自述其小说多从书画艺术受到启发的原因,也是贾平凹小说遭到许多误解的原因。《古炉》里无论是对这场自上而下所煽惑的动乱的批判,还是对逝者无谓牺牲的生命的凭吊,都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具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来实现的,也只有从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象征性内涵出发,我们也才能理解《古炉》主题的深刻和批判反思的力量。

雷达(著名文艺批评家)

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但它是一本非常耐读的书。花费精神是值得的,需要静下心去体会。他写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血液灵魂中最深藏的东西,所谓真正的中国经验、中国情结,中国人是怎样的活着。书上详尽写开会研究救济粮发给谁,如何传达文件,办班,两派怎样形成,我们原先以为的文革的血腥、暴力、残酷没有,而是非常平凡的,只是在最后溅了一些血。这个写法很深刻,就是最基层的叙述。他还原体味生活自在性、完整性、复杂性、多义性和纠缠性,要让许多从未被文学照亮过的地方进入写作。这部小说不是靠情节、靠故事,也不是靠大起大落的架构,而以人物、细节、场景为主要,特别是场景,看起来非常有序、有趣,令人感动。从《秦腔》《高兴》以来他的笔法基本一样,而《古炉》达到的境界更高。

陈晓明(著名文艺批评家·北京大学教授)

迄今为止,贾平凹出版的作品数量之欢与质量之过硬,这在当今中国文坛少有人可与之比肩。《古炉》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在《废都》《秦腔》之后,贾平凹这个年近六旬的文学老汉还有多大作为?如果这不是让人捏把汗的事,那就要让人击节赞叹了。赞叹不只是对贾平凹,更重要的是对今天的中国文学。现在贾平凹已经不需要任何肯定和赞美,对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作品,我们需要是具有文学史和理论性的眼光去理解它。

《古炉》是落地的叙述,落地的文本。这就是应了苏东坡的话“随物赋形”,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就是浑然天成。但《古炉》确实又是一种粗粝,随物赋形,更像落地成形,贴着地面走,带着泥土的朴拙,又那么自信沉着,毫不理会任何规则我行我素。其叙述之微观具体,琐碎细致,分子式的叙述,甚至让人想到物理学的微观世界,几乎可以说是汉语小说写作的微观叙述的杰作。这种叙述,这种文字,确实让人惊异,有些超出我们的阅读经验,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它不可名状的磁性质地。《废都》在美学上和叙事上的合法性,在21世纪初的传统主义复活的语境中已经足够建立起来,这使《秦腔》的高吭难以压抑住《废都》的幽怨,这两部小说不只是平分秋色,而且让人们想起这样的问题:假如《废都》当年没受到迎头痛击,贾平凹在传统美学道路上会走多远?会有什么样的古典美学大师在当代现身?《古炉》的出版,这条沿着《秦腔》路数更为干脆的回到乡土,回到汉语,这就是“落地”了。从《废都》转向《秦腔》,是值得的,甚至是侥幸的,因为有了《古炉》,它并非必然之作,只能说是可遇不可求。它如此彻底的回到汉语,如此的随心所欲,如此的无所不能,这几乎是拿着《废都》和《秦腔》回炉——这才有炉火纯青。“落地的文本”当然不只是在美学的风格上和叙述方法上来立论,如果要开掘出作品文本的内在意蕴,那是历史的落地——那就是大历史,文革的创伤性记忆落在一个小山村;灵魂的落地——那就是这里面的人的所有的行动、反抗和绝望,都具有宿命般的直击自身内心和灵魂的意味。这部作品有着说不完的素材,精彩而锐利,直抵本质,不留余地。但是,对于贾平凹这样的作家,对于存在着的《废都》《秦腔》和《古炉》来说,更要紧的或许是说出三者的秘密关系,这就是贾平凹写作的秘密,就是《古炉》的秘密,就是半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秘密。

贺绍俊(著名文艺批评家)

《古炉》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写作。首先,他是对小说叙事的挑战,《古炉》的叙事跟平时我们看到的那种传统的、经典的小说叙事完全不一样,好像是非常日常性的、非常碎片性的叙事,这从《秦腔》就开始了,《古炉》走得更加彻底。《红楼梦》是日常生活的叙述,但那些细节是情节化的,是推动情节发展,而《古炉》中很多这样的叙述,实际上没有情节性的叙述,而是有意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来更好的呈现生活的真实状态。第二,它也是对文革思维的挑战。他要摆脱好像我们已经被公共化的文革叙事的模式。第三,它也是对当今阅读习惯的挑战。如果抱着读一个非常好读的顺畅的故事的话那会失望的,如果调整一下阅读习惯,却从中会读出别样的东西,体味到它的深意和美味。第四,它也是对自我的挑战。他的长处是不断地在思考,不断地怀着更大的心愿,不断地攀更高的艺术境界。

白烨(著名文艺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如此从容,如此厚重,如此丰沛复杂,《古炉》是文坛新的高峰作品。贾平凹的创造力、后劲令人吃惊。这个作品确实充满了丰富性和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让我最难忘的,是贡献了狗尿苔这个人物。在当代作品里是能够看到这种人物的一些影子,但写得这么典型、完整、复杂,这么一言难尽的不多。我觉得在阿Q之后,人物形象上能够跟他比较接近的很少。这个人物可以拿来作为指认这个时代的符号。

邵燕君(著名文艺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部小说我觉得非常难读,我想说说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阅读感受呢?这确实和贾平凹先生自觉的实验有本质联系,他在形式实验的时候故意剔除了读者熟悉的叙述模式,与其说是古典的不如说是现代的,与其说是传统的不如说是代表先锋实验性质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写作方式?我觉得《秦腔》恰恰是因为它的现实题材,而且由于我们今天对现实处于迷茫的困境,他的写作方式传达了这种困难,《古炉》应该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精英写作,他要负载一个典型的启蒙的主题,但却摒弃现实主义的写法,所以我觉得读者的阅读快感被阻隔。以贾先生的生活底蕴和写作功力,写农村过日子的小说应更有烟火气,应该有更让人放不下的人物。

蒋原伦(著名文艺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贾平凹在重建自己的叙事风格和腔调,我觉得这是真正的秦腔,这个秦腔比前边的《秦腔》更加完善。就是因为腔调所以没有故事局限,最传统的叙事也反映作者的雄心,最日常的时间观能反映一切,不需要像曾经很流行的马尔克斯写的句式,比如“二十多年以后回想起当年的村庄”。他语言的独特性,场景的独特性最为明显,而其视角,是很平实,甚至低调也形成重要特性。从《秦腔》到《古炉》所建立起来的叙事腔调,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栾梅健(著名文艺批评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秦腔》出来时在复旦开了第一个研讨会,那时大家就觉得这样的篇幅,这样的深度,这么好的作品就是贾先生才有的巅峰之作。可几年后看到《古炉》,大为惊叹,不得不让我们敬佩他的创作活力。巴金有两个提议,一是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央领导批准了,但还有一个提议现在还没办,就是建立一个文革馆,关于文革的写作,一些作品中写文革的时候变得非常好笑,太轻飘了,我们等待着文革清算的大作等得太久了,这个时候《古炉》出来,那么多人物,那么多事件,贾平凹的天才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我认为文革馆没有建立起来是一个遗憾,但我们庆幸的是在我们国内一部活生生的文革馆已经诞生了,这就是《古炉》。

李云雷(著名文艺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小说写的那些乡村生活特别丰富复杂,它像生活本身一样复杂,又像生活本身一样平常,这两点表现得非常好。刚才大家也提到《古炉》跟《红楼梦》比较,我觉得贾平凹在创造一种新的中国小说美学,它不同于以西方为标准的评价模式,也不同于古典类小说,他在创造现代的有民族性的文学,这对我们文学评论提出新的要求,不能用既往的标准评价它,需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性的视点来看待。

吴义勤(著名文艺批评家·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评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 篇4

著述者或通过研读传主的小说以及一些回忆性的记实散文, 或直接对传主进行访谈, 从而占有丰富而准确的资料, 进而梳理出传主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 准确把握传主的生命历程。真正了做到了传的“真实、全面、丰赡”, 在此基础上, 进而对传主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客观、公正、系统、权威”的评。田本相曾说:“的确, 写传记不容易, 写评传更不易, 评传这种体裁很难掌握, 搞不好, 评和传两头都不能兼及, 甚至因平分秋色而写得不够深入”[3]。可见, 驾驭好“评传”这种体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刘俊在《白先勇评传》中却恰如其分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一方面著述者并不是堆砌或罗列材料, 光传不评;另一方面著述者也并没有为了炫耀自己的理论素养, 光评不传。著述者并不是将传、评截然分开, 而是评传互融。传是评的基础, 评从传来。然而, 著述者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 长期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所以在传记中, 我们又能明显地感到:著述者擅把理论分析和对人生与创作的叙述融为一体, 以评为经, 以传为纬, 紊而不乱, 文气酣畅, 为读者与白先勇的交流敞开方便之门, 具有了非凡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田本相说:“写一部专著最需要花费力气的, 还是在结构上, 或者说设计上。如何搞起一个具有新意的理论框架, 是最要反复斟酌的。”[4]坚稳而缜密的结构既是著述者功力的体现, 亦是建构一本有价值的著作的必要条件。刘俊在《白先勇评传》中采取的是总分式的逻辑架构。

从文本六章标题即可看出, 第一章是研究白先勇及其小说的总纲, 此乃框架之基。这一章从总体上对白先勇创作进行理论上的剖析, 从而确定了这本著作的核心命题。在此基础上, “派生”、“建树”出后五章, 在第一章中, 著述者从思想底蕴、文学观念、艺术特质三个方面对白先勇的个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人具备怎样的思想底蕴、文学观念、艺术特质, 必反映到他的小说创作中, 而小说创作又是作者个体特征的具体体现和深化, 后五章正是从不同角度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解读。

然而, 我们必须注意:在阅读《白先勇文集》 (共五卷) 时, 其实, 白先勇小说的作品分期和题材取向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但二者存在相互重合交叉的现象。如果仅从作品分期或题材取向来看白先勇的小说创作, 不免造成混乱。而刘俊将二者进行了整合, 他从“情感视角”、“文化视角”、“历史—命运视角”、“道德视角”和“政治视角”五个维度对白先勇小说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评述, 这样就避免了混乱和重复的叙述。最能体现著述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是:发表于1979年的短篇小说《夜曲》、《骨灰》虽收入第一卷《纽约客》中, 但作品分期和主题与《纽约客》中的其它几篇都不同, 著述者独具匠心地抽出这两篇单独加以分析。笔者在阅读过程中, 根本没有意识到《纽约客》集子中这独特的两篇, 也没有意识到它们间的区别。这也正体现了此著作的应用价值。

总之, 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 为著作的学理推演搭建了适体的舞台。此著作具有独立的研究视野, 持论平允, 叙述周密, 具有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不失为一部研究白先勇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出版, 2000年.

[2]贺绍俊.《铁凝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悲悯情怀 篇5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书中十四篇堪称一流的短篇小说串联成一体,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今昔之感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台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剧连缀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都出生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湾这一小岛。也许当初他们还是意 气风发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却已是暮霭沉沉的年龄。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 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话,荣光属于既往,衰朽属于当下。时移势易,色衰爱弛,怎不产生世过境迁、人情巨变的今昔之感!白先勇 在书前引录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点出《台北人》的这一主题,传达出作者不胜今昔之怆然感。

欧阳子说,《台北人》一书只 有两个主角,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统而言之,此间的“过去”代表青春、纯洁、敏锐、秩序、传统、精神、爱情、灵魂、成功、荣耀、希望、美、理 想与生命。而“现在”,代表年衰、腐朽、麻木、混乱、西化、物质、色欲、肉体、失败、猥琐、绝望、丑、现实与死亡。确实,《台北人》的主人公都有一段难忘 的“过去”,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过去”之重负,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不但“不能”摆脱过去,更令人怜悯的,他们“不肯” 放弃过去,他们死命攀住“现在仍是过去”的幻觉,企图在“抓回了过去”的自欺中,寻得生活的意义。这也是使读者油然生起恻怜之心的所在。

《花 桥荣记》之卢先生,来台多年,却紧抱“过去”,一心一意要和他少年时期在桂林恋爱过而留居大陆的“灵透灵透”的罗家姑娘成亲。这一理想是他生命的全部意 义,有了它,他不在乎也看不见现实生活的艰辛痛苦,当现实之重棒击碎了理想,使他再也没有寸步余地攀住他那梦幻,就绝望地想抓住“现在”。《那片血一般红 的杜鹃花》之王雄对丽儿如此痴恋的原因:他要在丽儿身上捕捉“过去”。丽儿之影像,与他少年时代湖南乡下定了亲的“小妹仔”,合而为一,他今日对丽儿之迷 恋,其实正是他对“过去”的迷恋。当丽儿舍弃了王雄,也就是说,当“过去”舍弃了王雄,他的生活意义顿失,剩下的,只是空空的“现在” 《永远的尹雪艳》之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她公馆的势派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但她的公馆明明在台北,而非上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之金大班最后搂着跳 舞的青年,虽然同样是个眉清目秀腼腆羞赦的男学生,却不是当年她痴恋过的月如。

白先勇对这些大陆人之不肯放弃过去,不能面对现实,虽然有一点嘲讽的味道,但我认为他更多地怀着一种怜惜,一种同情,蕴涵着深深的感伤之情。白先勇曾说:“文学不能带给社会工业的进步或是商业的繁荣,可是问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 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中,“昔”与“今”之不可能妥协,归根究底,起源于一个自古以来人人皆知之事实:时间永不停驻。时 间,不为任何一人,暂止流动,青春,不为任何一人,久留一刻。然而可怜的人类,却往往要把这份凝固的过去,抓回移置现实中,以为这样就能和从前一样,却不 想到流动的时间,无法载纳冻结之片刻。“过去”,永远不能变成“现在”。如此,白先勇那些台北人,所追寻的理想,是根本不能实现。如此,《台北人》之主人 公注定是以悲剧告终。总的来说,贯穿《台北人》各篇的今昔对比之主题或潜流于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魂之失落感,主要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剧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长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

文化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以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白先勇曾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伤怀的追掉,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 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他 把这种“历史感”看作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结果他对人生的品味也常常以这种境界作为归结。历史一旦成为有人生体验的历史,也就变得有血有肉有脉息; 人生一旦融入历史体验,也就变得浩茫苍凉有厚度。

白先勇认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继承与发展。而今,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文化传统慢慢消失了,这是最让人感到遗憾、惋惜 和痛心的。正是对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的浓浓的爱和对近百年来这种精致文化传统悄悄失落的深深的遗憾,他要寻找逝去已久的传统文化价值,那儿有民族的青春、历史的骄傲、人种的尊严。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这一切又组合成凄楚的黄昏,遥远的梦,殷切的思念,悲怆的祭奠。他把这一切称为“文化乡愁”,即对精致文化 传统的留恋。他解释道:

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合,很难解释 的,可是我真的想得厉害。这种大抵属于“家乡记忆”的部位,在社会学上可看作是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情丝,但在艺术学和美学上就复杂得多了。它 会泛化、升腾、沉淀,变成一种弥漫处处的回顾性意象。由于受到这种乡愁的神秘控制,作者满怀感情地描述了广泛意义上的“台北人”由盛而衰直至没落、死亡的 诸多过程;作者以一系列凄

楚动人的故人往事,表现出他内心深处极为强烈的失落、惆怅和惋惜,表现出他极具特色的“敏感”与“伤心”。这种从悲剧故事及其人 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无可奈何的历史怅恨和寻根思旧的文化乡愁,是白先勇小说最具个人特色的悲剧主题。白先勇的系列小说固然写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写出了精 神世界的广阔深邃,但它们又何尝不是一曲曲对美到极致而又衰落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哀歌呢!总之,无论是爱也好,失落也好,其本质都是一种深 深的依恋。“文化乡愁”说到底是对精致文化传统的一种依依深情,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环境中的一种极具温情色彩的精神寻求,是对知识分子心灵天地的一种珍惜 和守护。白先勇在小说《台北人》的卷末,特意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那首令人叹息不已的《乌衣巷》,作为他“文化乡愁”主题的提示。诗曰:“朱雀桥边野草 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斜阳野草,诗意古深,只是不知白先勇的无边愁绪,一腔情怀,这首小诗可否容得下?

命定劫数

白先勇在“很小的时候,对世界就有一种无常的感觉”,小学五年级看《红楼梦》时,“看到《好了 歌》,对那里面写的那些特别感到惊心动魄”。形成这种心理形态的原因当然很多,幼时战乱和病中的生活,情感的特殊,以及家族的衰亡,或许都对他产生“诸行 无常”的念头起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感性上的“无常”感使他在理性上天然地“对佛教的看法,特别感到动心”。

细读《台北人》,我感触到确实有这种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潜流于底层。人生是虚无。一场梦。一个记忆。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白先勇把《永远的尹雪艳》列为《台北人》之第一篇,我觉得绝非偶然。尹雪艳,以象征含义来解,不是人,而是魔。她是幽灵,是死神。“尹雪艳总也不老”,她是“万年青”,“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一身白色的衣衫,双手合抱在胸前,像一尊观世音”。当尹雪艳说:“ 宋家阿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 我们好像隐约听到白先勇的叹息:“唉,可怜,真正可怜的人类!如此执迷不悟!却不知终归于死!”这是作者隐形之“开场白”,深具寓意,与《红楼梦》第一回 “跛足道人”口中念的《好了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白先勇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红楼梦》,他在小说艺术上的种种追求,总会不由自主地与《红楼梦》 对应起来,有时甚至以《红楼梦》作为出发点,又以《红楼梦》作为归结。

如果说尹雪艳是幽灵,那么最后一篇《国葬》中,突然出现于灵堂的老和尚 刘行奇便是个菩萨。他对着李浩然将军的灵柩,合掌三拜,走了出去,回了秦义方两半句话,掉了几滴眼泪,便“头也不回,一袭玄色袈裟,在寒风里飘飘曳曳,转 瞬间,只剩下了一团黑影”。白先勇把老和尚放在《台北人》的最后出现,正是为了表达作者本人悲天悯人——对众生之痛苦怀无限之悲悯的胸怀。

此 外,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会预卜凶吉的吴家阿婆,称尹雪艳为“妖孽”。金大班称朱风肚里的胎儿“小孽 种”。丽儿的母亲戏称她“小魔星”,又说王雄和喜妹的“八字一定犯了冲”。顺恩嫂得知李长官家庭没落情形,两次喊“造孽”,而罗伯娘解之为“他们家的祖 坟,风水不好”,朴公关心王孟养“杀孽重”。娟娟唱歌像“诉冤一样”,“总司令”拿她的“生辰八字去批过几次,都说是犯了大凶”。朱焰第一眼就知道林萍是 个“不祥之物”。蓝田玉“长错了一根骨头”,是“前世的冤孽”。这让我们感觉到,白先勇似乎相信,人之“孽”是遗传的,出生就已注定,根本无法摆脱。他好 像也相信有“再生”的说法,未免迷信色彩太重。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 篇6

我们学习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地亚哥为了保住大马林鱼,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海浪已经平息,战斗已经结束,但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宣言还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关于老人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是这篇小说关注的对象。

二、整体感知

教师:浏览课文,梳理情节。小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致写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小说1、2两段交待主人公和环境。主人公是老人和“我”,“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在尘土中踯躅的农夫”暗示了社会环境:战争即将来临。第3段到第35段,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我”和老人的对话。最后一段交待故事的结局,老人没有走。

三、研读文本

(一)品对话

教师:下面我们来赏析小说的主体部分,品读“我”和老人的对话,揣摩老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主旨。“我”和老人的对话基本上是“我”问老人答。“我”主要问了老人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生(齐):问故乡,问政治态度,问动物。

师:嗯。问政治态度包含在问动物里面,所以总体上可以视为两个问题:问故乡和问动物。下面我们就逐一梳理吧。

1.问故乡

师:老人提到故乡后“高兴、微笑”,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最后一个离开”说明了什么?

生1:老人提到故乡便不由自主地“微笑”了,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可见,老人是多么热爱他的故乡,故乡是老人最温暖的回忆。

师:老人呆在那儿照料动物,是最后一个离开故乡圣卡洛斯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生2:说明他对故乡十分眷恋!战争来临,他“只得撇下”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动物,他心中很舍不得,不愿意离开。

师:让动物被炮火摧残,老人的内心又是多么苦涩,多么悲哀!(板书:眷恋故乡)

2.问动物

师:除了对故乡的眷念,我们还能读出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6段至第35段,从中找出老人唠叨动物的句子。从这些句子里你能读出些什么?请大家讨论探究。(学生分角色朗读、讨论)

生3:我找到了第17段中的“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从这个句子中,我读出了老人的孤苦无依。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凄凉,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与他相依为命,小动物就是他的亲人。

生4:我找到的是第28段的“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我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战争迫使老人离开他的家园,他的命运很悲惨。

师:战争让孤独的老人离开他视为亲人的动物,连最后这点温情也要剥夺。

生5:我注意到老人四次唠叨动物的话,这些句子分别是:“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嗯,(鸽子)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这些句子里几乎都有“可是”“它们怎么办呢”这样的句子。足以看出老人对动物的命运忧心忡忡,他的心中充满焦虑,可见老人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嗯,你找得很全,而且善于比较分析。除了可以读出老人的善良,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解读呢?

生6:战争来临,大家都只顾自己逃命,谁还会顾及动物的生死存亡呢?动物在战争中是最无辜,最无助的,它们为战争买单,可是对人类的仇恨却一无所知。战争的双方,谁会关注生命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但是老人却觉得这是世界的价值所在,可以看出老人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生鼓掌)

师:非常精彩的解读!也就是说除了鞭撻战争,我们还读到了老人关爱弱小的悲悯情怀,老人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板书:鞭挞战争 悲悯情怀 人性光辉)

师:此时我想,老人不关心政治也就不奇怪了吧。“政治跟我不相干”这句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7:用厌恶的语气吧。

师:好,那你给我们读一读看吧。(生7读)这种语气表达了老人怎样的情感?

生7:厌恶战争。

师:不错。这句话还可以用其他的语气来读吗?

生8:应该用平淡漠视的语气读吧。(生8读)

师:你为什么觉得应该这样读呢?

生8:他不关心政治,只关心动物,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不管以怎样一种语气读,作者意在说明政治离一个古稀老人太遥远,他只想跟动物一起过安静和平的生活,他要稳稳的幸福!这是老人内心最卑微的渴望。(板书:渴望和平)

师:那么,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几次劝老人离开,他为什么懒得动弹、不欲离开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生9:文中说到“他太累了,走不动了”“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一方面是他年老体弱,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走不动了。另外到巴塞罗那老人也“没有熟人”,不如在故乡生活自由亲切。

师:对,老人此刻已经没有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找不到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走或不走对他来讲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他的未来一片“茫然”,他的脸上全是“木然”。老人不想离开,“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他说了两句话:“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强调的是哪一个词?

生10:强调的词语是“只是”。

师:谁能跟我们说一说这个词蕴含着老人什么情感呢?

生11:我觉得老人打心眼里怨恨战争,谴责战争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二)悟结局

师:下面我们来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除了写老人没走,这一段还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复活节”在此有更深层的含义吗?

生12:还写了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再次点明环境,呼应开头。

生13:“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渲染了阴沉压抑的氛围,烘托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因为“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加上“猫会照顾自己”,这些成为老人“仅有的幸运”。

师:但飞机起飞只是时间的问题,战争爆发不可阻挡。老人和动物最终的结局还是死亡,“幸运”一词透着“浓黑的悲凉”。此刻我们再来看“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除了点明时间,“复活节”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吗?

生(讨论后明确):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象征重生、拯救、希望。但是复活节与战争、死亡构成了巨大反差。

师:战争让一位耄耋老人漂泊异乡,让动物不得安生,让希望与和平成为泡影,强化了作者鞭挞战争残忍罪恶的感情。如果政客能够摒弃自己的私欲,放下手中的屠刀;如果我们都能像老人一样关爱弱小,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唤醒心中善良的人性,也许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救赎,获得重生和希望。可见,作者赋予“复活节”象征意义,强化了鞭挞战争的情感,讴歌了老人的悲悯情怀和人性光辉,表达了渴望和平的主题。

四、总结全文

小说《桥边的老人》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老人的悲悯情怀和人性光辉,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7

黄爱华老师这种“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观点,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这种观点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珍视和尊重,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更深入的诠释,是对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可是,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做到了什么呢?

“以人为本”是新《数学课程标准》向我们展示的核心理念,具体要求是: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则。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些理念的落实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理解和应用。教师职业向来被赞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教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然,在这些美誉与光环背后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虽然说一个学生在班级里只占几十分之一,而对于家庭和其个人来说就意味着全部的希望。我们应该站在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的角度,用我们博大的悲悯情怀去关切每个孩子。

一、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关爱每个后进生

由于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智力因素,甚至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勇于承认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个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有用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见到孩子的时候,我都要端详他们的小脸。”“首先应该懂得孩子们的内心活动,这是不可能通过什么特殊方法学到的,只有依赖于教育家高度的道德情感和修养才有可能做到。”当我们遇到后进生只想到抱怨时,爱的天平就失去了平衡,不知不觉中我们可能打破了一个父母期望的梦,否定了一颗正闪着光的露珠。

二、悲悯情怀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落实

1. 摸清情况,精心预设

老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好教材、教法、学法外,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哪些学生可能会有问题,会有什么样的问题等。找到问题后应及时与相关学生进行解决,及时的疏通将有利于课堂的进程,也更有利于后进生对新内容的掌握。

2.课堂上需要“快节奏”,也需要“慢镜头”

备课只是计划,课堂上的教学进度还是应该按照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来制订。对于一些较难的、学生容易出错的、容易混淆的内容,必要时我们就要放慢脚步,辅以习题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这些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有时就可以加快脚步,快一点结束课程。

学生们做作业的同时,我们要走下讲台,及时发现学生们做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找出学生们的典型错误,而且还要多想想这道题对于哪些学生来说会有困难,谁需要帮助,对有困难的学生主动伸出手去帮助他们。这样就可以真正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反馈调整教学。

3. 善用激励语言,放大后进生的闪光点

课堂上学生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老师更要注意到后进生的表现,多给他们机会。对后进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向他们投去关切的目光,对他们说出贴心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为他们酿造心灵的甘露。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懂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心灵,我们试图用指责、批评甚至虚伪的感动来打动孩子,除了破碎的闷响,我们常常听不见回声。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明白,所以体恤。我知道,这无限的悲悯之心,是埋在许多人心里的,是藏在许多人眼睛里的,可是有些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将它“克制”住了。

总之,只有老师们坦然释怀,用我们的大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每朵花才能绽放,后进生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摘要:在我们这个时代,“爱”是一个已经被说腻了的词,很多时候我们都严重亵渎了它。所以我更愿意感受悲悯,它不声张,但它是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悲悯,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不是身怀优越的可怜;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惋惜。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浅谈数学老师运用悲悯情怀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苏轼的乐天情怀 篇8

苏轼的一生, 儒道佛三家对他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弟弟苏辙曾这样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 论古今治乱, 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 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 口未能言。今见《庄子》, 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 深悟实相, 参之孔、老, 博辩无碍, 浩然不见其涯也。”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由此可见, 这三种思想对他的影响。正是这三种思想的影响, 才使苏轼在入仕后能够意气风发, 奋厉有用世之志, 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在遭遇挫折时, 能够旷达自适, 坦然面对命运强加给自己的痛苦和磨难, 充满了乐天情怀。

苏轼22岁中进士, 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 (宋代的最高等) , 入仕后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 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 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 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不得已, 他自请外调。人生初遇挫折, 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 这时的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在外任时他勤于政事, 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 灭蝗救灾, 抗洪筑堤, 政绩斐然。

与他的人生相映的是他的作品的豪迈之气。例如他在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 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 野店鸡号, 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 且斗尊前。”词中流露出中年经历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 更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稍后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则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显而易见。

在人生路上, 苏轼虽然也遭遇了坎坷, 但总的来说, 这时的他生活安定, 仕途也较为顺利。然而就在正值壮年的苏轼想要大济苍生, 一展宏图之时却大难临头。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 险遭不测。45岁那年被贬至黄州, 一住四年。“乌台诗案”以后, 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 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 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 而是力求自我超脱, 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他钟情于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 借以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在《西江月》中他这样写道:“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暖暖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 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他还先后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 表现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苏轼的乐天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苏轼晚年更是被一贬再贬, 59岁时被贬往惠州, 62岁时贬至儋州, 到65岁才遇赦北归, 前后在贬所六年。正如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所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在荒远的海南, 他食芋饮水, 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岭南荒远, 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潮州, 柳宗元贬柳州, 作诗多为凄苦之音。苏轼被贬至惠州时, 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枝二首》之二) 及贬儋州, 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 (《吾谪海南, 子由雷州, 被命即行, 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 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从儋州遇赦北归时, 他作诗说:“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宽阔胸怀。由此不难看出, 在垂暮之年, 苏轼也能够始终保持着乐天情怀。

“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篇9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

“唤醒良知”中的“良知”,是指优良之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是生而知之,知耻、知愧、知恩、知是非、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均是有“良知”的表现。良知,可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唤醒良知”是动宾短语,行文的重心应是“唤醒”,因此应该在良知缺失的基础上行文,如果文章避重就轻,只谈“良知”,或偷换概念,谈“感恩”“拥有良知”“坚守良知”“良知的缺失”“一味地批判良知的缺失”等等,均属审题不准。

立意:

应围绕“唤醒”的原因、方式、过程、结果等角度展开。从本质上理解,“唤醒良知”就是唤醒真善美,拒绝假丑恶,彰显人的尊严和理性。

构思:

(1) 提示语的角度:

①什么是“良知”:同情心、羞耻心、感恩心……是人的是非认识和道德观念。

②为什么要“唤醒良知”:人应该反省自己的恶行,不能任良知沉睡;面对良知泯灭的事情,也不能冷漠旁观。这样才能构建健全的心灵。

③怎么“唤醒良知”:外在的“唤”,引导警戒他人,要有担当正义的精神;内在的“醒”,反思审视自我,要有痛改前非的勇气。

(2) 提示语中可提炼的观点:

①健全的心灵体现在反省自我,避恶从善。

②良知是一根理性的刺,唤醒良知要敢于承受脱胎换骨的痛苦。

③唤醒伴随人的一生,是生命的常态,是人生的必修课。

④任良知沉睡,或泯灭良知,是心灵的扭曲,也是人性尊严的丢失。

⑤唤醒良知,是对所有迷失自我的灵魂的呼唤,重构健全的心灵是其最终目标。

选材:

①“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10位“良心人物”脱颖而出。他们是: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

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台阶的开山爷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万元谢恩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人生的王伟力;照顾非亲老妈17载的退伍老兵杨森;13年温情照顾,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幼小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的12岁小女孩夏鹃。

②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文体:

(1) 记叙文:文章要在准确把握“良知”内涵的基础上,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唤醒”的过程,构思精巧,转变过程要自然,语言需富有内蕴。

(2) 议论文:要紧扣 “唤醒良知”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需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延伸训练二】

请以“春去花还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春去花还在》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作文。重点扣住“春去”“花在”两个语素,并体现“春”与“花”的关系,要揭示出“春”和“花”的内涵,侧重点在于呈现“花还在”。

既是比喻性的命题,行文不可纠缠于“春天”和“花”的本身。本文应虚写,即便实写也要有独特的角度和个性化的感悟。

立意:

“春”是“花”开的时代和环境,“春去花还在”表层意在“孕育花开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花依然芬芳,依然美丽”。

挖掘开去,可以写成“青春已过,但属于青春的美丽还在”“童年已去,但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和纯真还在”“亲人已去,但曾经的爱和精神还在” ……

构思:

文章开篇就要简单交代“春去”,重点落在“花开”上。因为这个命题是要让人们坚信“有些东西逝去了,但它曾经有的美好还在”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切不可写成“春曾在”“春已去”“花还在”。结构要合理。

选材:

①冰心先生的春天是早已去了,可她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永不凋谢的花,承载着她的深情,她的眷恋,装点着不再寂寞的人间。

②他们的死亡不是走出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以一种更加刻骨铭心的方式开着花朵散发芬芳。春去了,可是花还在,那半卷半开的花瓣中间似有泪水与欢笑的冻结,藏着一半的人生,露着无悔的结局。

③在那个阴冷灰暗的清晨,秋瑾因她自杀式的起义被捕,在街市口被处以极刑,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句诗,以笑赴死。死得这般美丽与震撼,她成为历史的传奇,在牺牲中活出自己。

④屋后的山丘上,我在驻足遥想,想那逝去的岁月,想那故乡渐渐消失的容颜,想那不变的民风。原来,只要人性之花还在,只要淳朴善良的种子还在,春天就不会远去。

文体:

(1) 记叙文,切记夹叙夹议,文中要有必要的点题,切不可贴标签。

(2) 议论文要有必要的议论分析,切不可堆砌材料。

上一篇:内蒙古干旱地区下一篇:和谐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