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苏轼《赤壁赋》

2024-05-05

我眼中的苏轼《赤壁赋》(精选13篇)

篇1:我眼中的苏轼《赤壁赋》

去年在乐山凌云寺曾看到东坡先生的自赞: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我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读毕一笑,既赞赏又感慨,心情像坠了重物的风筝,不知是沉甸甸地往上飘,还是轻悠悠地向下落好.问我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坡翁的自况可谓妙绝.后来,发现《百家讲坛》里有专论苏轼的节目,喜欢得不行,而且爱屋及乌,连康震也一并喜欢.只嫌电视里看不尽兴,特意到网上下载,一饱眼福后舍不得删除,宝贝似的留在文件夹里.我开始更多地关注起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文豪来.翻开《古文观止》,专拣苏轼的文章读,边读边问自己,守着这样的宝藏,早干嘛去了?看到我兴兴头头的样子,他又买来《东坡志林》,告诉我《观止》上的文字固然好,但对于了解一个人仍有局限性.好比出席社交场合的正装,一板一眼之余,终不够洒脱自如.而《志林》上多是东坡的日常笔记,又像居家的便装,正好弥补了正装的缺憾.一番话说得我信服加感动,到底是知音.

篇2:我眼中的苏轼《赤壁赋》

是的,他的确是个十分值得人们敬佩的人.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而我,也十分钦佩他.钦佩他的洒脱、乐观、是非分明,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当然,也更佩服他的才华,在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的信念.

篇3: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明月

《前赤壁赋》是“乌台诗案”的产物。贬黄期间的苏轼精神世界经历了一个“追求——痛苦——超越——旷达”的过程。贬黄期间他人生如梦的苦恼只有通过“一樽还酹江月”来排解。经过了“大江东去浪”般的时光淘洗, 终于达到了“客喜而笑”的境界, 实现了思想境界的飞跃。这一飞跃的载体, 就是贬黄期间的诗文中反复吟咏的“明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月出》写到:“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从此, 这轮明月便照彻了古今文坛, 浓如暮色的“明月情结”盘亘在了文人心头, 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中。月, 高悬穹宇, 那么的洁亮, 又是那么遥不可及;那么洁美, 令人遐思无限。那么含蓄又意蕴无穷……圣洁而不可亵渎的明月, 传达着文人们的许多审美经验:“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是思乡愁;“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是孤独苦;“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是心静宁远的人生超脱;“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睛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是超越个人情思的宽广胸怀。这是传统文化中的明月。

撇开其他诗文不谈, 笔者只探究《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内涵。

从表象上看, 《前赤壁赋》中, 作者以明月为意象, 借明月设意境, 托明月表主旨。又以明月串全文, 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但从苏轼思想情感的变化上来体察, 旷达乐观绝不是阵痛后的顿悟, 应是痛苦又漫长的“参月”、“悟月”后的沉淀。

在“壬戌之秋”与“既望”这两个突出的时间点上, 月为人而出。“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的心声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叹;“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如何解脱?当“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时, 人因月而思。“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 “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唯“清风”“明月”“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明白了这一道理后“客喜而笑”。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过程, 就是人生境界升华的过程, 他完成了一次从凡人到超人的转变。因此, 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明月的启迪。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探究苏轼在思月观象中所悟获的明月内涵。

道家文化中, 明月的内涵:

首先, 月神女娲、嫦娥表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女娲、嫦娥个性平和, 具有温柔而坚韧、聪明而善思、热情又乐观等女性特质, 因而闪现着母性的光辉, 能给人亲近、依恋和同情。月神的传说反映了寻找母亲温暖怀抱的文化主题。现实世界是难以把握的, 不光痛苦, 还充满着血腥的斗争!而明月却是宁静的, 安详的, 永恒而和平!像母亲温暖的怀抱, 能安抚不堪重负的疲惫灵魂!

其次,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对永生的追求。《山海经》中记载许多巫医皆有不死之药, 服之可得永生。楚文化中, 不死药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只要获得不死药, 就能与月亮一样永生不死。嫦娥窃取不死药而奔月的神话, 暗示了一种追求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中桂树创口会随时自动愈合, 月中冰蟾能复活都是不死的隐喻。故月亮也能掌握人的生死, 既可赐予人不死, 也能创造新的生命。这种执着的愿望主要见于道家, 由此也开启了中国两千年的炼丹史。另外, 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 也影响了道家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道家思想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已深入人心。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体现, 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样, 月亮作为一种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 又成为士大夫逃离现实的人格化身与一种飘逸的风范。当士大夫历经宦海波澜, 顿悟人生禅机之后, 便一头扎进那澄透晶莹的月光世界里去了。

因而明月就代表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 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前赤壁赋》中道家思想有很显著的体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羽化”是道家语, 道家称飞升遐举为羽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这种变与不变的观点, 是受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相对主义哲学观点的影响。“举匏樽而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心中明月是安详、永恒、和平的, 生生不息的, 他把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寄托在酒中, 和明月交谈, 回归生命至情至美的本真, 指向了道家生命的哲学!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内涵: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意象意蕴十分丰富, 其中独具代表性的意蕴主要是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佛说月喻经》曰:“皎月圆, 行于虚空, 清净无碍。”同时, 《华严经》中宣扬了法界缘起, 理事无碍, 圆融自在, 认为宇宙间的各类关系都是圆融相通的。

苏轼散文《前赤壁赋》中, 佛家思想有鲜明的体现。佛教常以水流的流转不息、易逝难追喻指人生的无常。佛教水意象突出的是时间观, 讲的是人对生死如何超脱的道理。“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认识, “羽化而登仙”的心境, 正是佛家“容而化之”的观照。

禅宗的顿悟理论认为:成就佛道, 不需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 也不需经验积累, 只凭感性直观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道、佛中这些对明月的认识, 深刻的影响了苏轼。正是由于有了对明月这一物象意蕴的深刻理解, 他才参悟到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得以自疗伤痛。散文《前赤壁赋》就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这一过程中, 完成了灵魂的升华, 完成了一次精神世界的转变。因此, 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对明月内涵的解悟。

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治国济世的儒家思想, 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 让他以理性的现实的态度来对待人生。道家的无为, 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 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显得从容自如, 让他冲破正统儒学伦理的束缚, 追求精神的自由, 回归自然, 超世脱俗。佛家的圆满空净,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消解了悲剧意识。儒、道、佛精神成了苏轼安身立命的精神柱石:以儒为主, 兼以道、佛为辅。即以儒家思想作处世之具, 以道家思想作修身之术, 以佛家思想作安身之法。

天人合一的超然, 旷达乐观的情怀, 是《前赤壁赋》的主旨,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 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 殆未之有也。”苏轼以其高尚伟大之人格, 创作出了高尚伟大之文章。他赋一江月韵, 化千千心结, 将明月的意象化成了集体意识的文化积淀, 永远亮在了华夏儿女的心田。

摘要: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喻象与内涵包含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 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境界”的道家思想, 也包含了明月“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的佛家文化。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并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

篇4:苏轼《赤壁赋》之自我和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自然美景,苏轼的情感开始激荡。他一生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希望“致君尧舜”,于是“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实际喻指仁宗皇帝。但此时苏轼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了黄州,虽是团练副使,却毫无实权可言,更不用说向皇上献计献策了,所以他只能“望美人兮天一方”独自感叹。

一、“本我”的催促

弗洛伊德这样解释“本我”:“这是在我们个性之中,最难渗透的幽暗部分。……它一团混沌,像充满了沸腾情绪的一只锅子。”

在苏轼感叹之后,客人的情绪也随着苏轼开始激荡,以洞箫和之。这里的“客”其实就是苏轼的“本我”。他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为我们直接呈现了“本我”,这正是那“充满了沸腾情绪的一只锅子”,即“客”。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呜呜”声其实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写照。苏轼的“本我”开始“沸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曹孟德,一代枭雄,多么渴望贤人志士加入到他的集团,为了贤人志士,曹孟德可以“周公吐哺”。“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天下归心”的“一世之雄”却被困在了此地,本想有一番作为的苏轼也被贬到了此地。

面对“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夏口”“武昌”,苏轼的内心能够平静吗?当然不能,不但不能,反倒是内心有一团灼热的火在燃烧。苏轼因为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而入狱,牵连到他三十多位亲友,并且他自己险些丧命。想到这些,他的内心能不燃烧吗?现在他“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但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更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于是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苏轼是真的在悲吗?不是,反倒是这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催促着他去寻求自我的和谐。

二、“超我”的激励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自我理想的载体,自我根据它来衡量自己,竭力仿效它,争取满足它所提出的任何更高的完美性要求。”

《赤壁赋》第三段中,“苏子”正是苏轼的“超我”。水与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喜爱的,苏轼在这里也用“水月之喻”来表达他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绝对化。他对待自己的苦难也是同样看待。从变的角度看,苦难也只是在转瞬之间,是暂时的,像月亮一样时有时无,苦难同样也会像水一样逝去;从不变的角度看,苏轼及他周围的存在也就是无穷无尽的了,所以苏轼也就还是那个苏轼了。因此,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超我”正是这样就给予他的人生以积极意义。

三、外界的“推搡”

苏轼以“放臣”谪居黄州后,“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然而黄州人民却向他张开了双臂,拥抱这位天涯沦落人。田夫野老尊敬他,帮助他,资助他,并帮他建造了临皋亭和雪堂。这使得他对这里的人民怀有一种深深的情感。黄州,虽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这里有丰富多采的风物,有诱人的赤壁,有浠水兰溪、蕲春天峰麓、黄梅五祖寺等名胜古迹,这些在苏轼的笔下都构成了他对人生、对生命的不断思索。苏轼竹杖芒鞋,往游其间,到处有他的足迹和诗篇。“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声”“目遇之色”这种美好的图景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面对此时的清风、明月,想想自己的苦难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苏轼又怎能不释怀呢。于是“喜而笑,洗盏更酌”。

正是由于“本我”的催促,“超我”的激励,外界的“推搡”,苏轼最后才能找到自我的和谐,“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篇5:解读苏轼的《赤壁赋》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林语堂评苏轼)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至黄州,做团练副使。其间他数游赤壁,之后写下了这篇《赤壁赋》。文章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借赤壁之景,抒乐观之情,以水、月为喻,言人生之理,景、情、理,融合一体,可谓文采灿烂,字字珠玑。

开篇,绘赤壁之景,抒畅快之情。时维七月,泛舟与客同游赤壁,清风明月,对酒当歌,景随时变,情随景迁。一“浩浩”、一“飘飘”,连用二喻,表现出苏子欢快舒畅,飘逸洒脱的情怀。因为是朗月高照,故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广阔空灵之境。在这广阔空灵的氛围之中,苏轼怎能不敞开怀抱歆享自然呢?“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飘逸洒脱,自由不羁,飘然若仙,沉醉其间。

情因景生,乐之所至,扣舷而歌。苏子因乐而歌,然同游之客却吹起了哀切之乐,为何?此一段紧扣首段之景,同时为下一段主客对话设以悬念。这里我们不能不惊叹苏子对箫声的描绘:“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连用比喻,摹其声、绘其形,借以想像、夸张,传神地描绘出了音乐的表现效果。

苏子之问,客人之答,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箫声之哀,缘何?客以曹操这样的旷世英雄为例,言说其由。一句“而今安在哉?”道出了人生无常的悲哀,而后由曹及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道出了人生短暂,生命卑微以及欲不可得的苦痛。

篇6:读苏轼的《赤壁赋》心得

苏轼的《赤壁赋》表现了苏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提出了求端追美为大道的思想。

苏轼的《赤壁赋》提出了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苏轼认为世界是永久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是用水与月比喻论述世界的永久性和变化性。接着直接论述了世界的永久性与变化性。“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就阐述了世界的`永久性与变化性,甚至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苏轼把世界的永久性与变化性辩证统一起来认识,在当时这应该是很有见地的。这个观点不单单是对世界的看法,也包括对其它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包括了对人生的看法。这里苏轼把人的生与死看作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因此“物与我皆无尽也”,由此可见苏轼的豁达超然人生态度。

《赤壁赋》提出了做人要端庄,要纯正,为官要端正,要清廉的标准。

在关于人生问题中,就如何做人、如何为官,《赤壁赋》中提出了端庄、纯正、清廉的标准。《赤壁赋》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里指出物不苟取,不贪不占,只有对大自然中人人可以取而用之的事物方可随意取用。这就是说做人要端庄,要纯正,要廉洁。苏轼是官员,如此为官,自不会贪占,会廉洁自处的。为官廉洁是少见的,也是不易的,苏轼做人为官,自己提出这样的思想理论,追求做官的端正清廉,是很高尚的。

《赤壁赋》表现了主客对美的追求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赤壁赋》的开篇就描绘了一个非常幽美的环境。“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一段描绘了天空的圆月空明,奔腾的大江东去,一叶扁舟飞翔,如凭虚御风,由天上到江面,幽美的。立体景象展现出来了,为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布置好了美好的舞台。

《赤壁赋》描述了美好的事件。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美好的景象中饮酒赋诗,回顾历史,纵观世界,品评英雄,体会自身,谈论人生,叙述哲理,阐发大道,这是何等的快乐啊!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啊!夜间到长江上泛舟,临风赏月,饮酒赋诗,高谈哲理,这在当时的官员和士大夫中也是极少见的。这里描绘了美好的事物,表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

《赤壁赋》体现人生的美好追求。赋中主客主要谈论了对人生的看法,“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表现了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又表现出端正廉洁的人品,这两点豁达超然与端正廉洁,正是人生的美好的境界与追求,这是《赤壁赋》要大力弘扬的精髓。

篇7:苏轼 《前赤壁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 环绕)

尊(“尊”通“樽”)

狼籍(“籍”通“藉”,凌乱)

篇8: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两个自我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自我,主客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 不仅其文学艺术作品像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 而且其人格精神, 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对象, 成为他们面临挫折打击时的精神食粮。苏轼一生不断遭受挫折打击, 在官场上, 一贬再贬, 最后流放到当时最偏远的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他贯通儒释道, 在三家思想中从容出入, 并以此来调适自己的心灵世界, 从而能从容旷达地面对人生, 笑傲江湖, “一蓑烟雨任平生”。

然而, 苏轼的内心不是没有矛盾, 没有纠缠, 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复杂的, 同样面临着困惑和迷惘。苏轼的伟大就在于, 他最终能够化解之, 从困惑和迷惘中走出, 而不是消极避世, 回归田园。他身在江湖, 心系田园, 以出世的心态成就入世的事业。

现在让我们走进他那复杂、矛盾的心灵世界。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 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陷入文字狱, 被关进大牢,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 终于出狱, 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一遭遇不仅使苏轼在肉体上备受折磨, 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 使他深陷痛苦和矛盾之中。然而作为朝廷的“政治犯”, 他不能轻易向别人诉说。这一时期, 他极为孤独, 在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流露出了这种心态:“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渔樵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也表达了这种孤绝的心情:“我谪黄州四五年, 孤舟出没烟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 疾病饥寒以死矣”。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只好放浪于山水之间, 从山水中得到慰藉, 并极力从古代的思想资源中寻求拯救的力量。

现在, 鲜活的苏东坡向我们走来了,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农历七月十六日, 他来到黄州赤壁之下。此时的东坡先生是孤独的。他有朋友吗?有, 有一位“客”———“苏子与客泛舟”。但真的有吗?没有。其实, 苏子是苏轼的一个“自我”, 而这位“客”是其另一个“自我”。在《前赤壁赋》中, 作者设置了“主客”对话, 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来展开心灵的对话。这里“主客”对话实际上就是苏轼两个“自我”的灵魂的搏斗, 是他在痛苦和矛盾中的苦苦挣扎, 是他在进行自我救赎、自我超越。两个“自我”的斗争过程, 就是苏轼灵魂的自我挣扎、最后获得解脱和拯救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人,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 往往走向山水, 在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怀, 在山水中找到生命的皈依。所谓“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山水已和中国文人的生命结下不解之缘。苏轼当然也不例外, 他贬到黄州后, 寄情于这片奇山异水之中, 渴望从中得到解脱。七月十六夜, 水上赤壁是一个纤尘不染的世界:“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此时的苏轼沉浸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中,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他似乎进入了一个道教神仙世界, 已经脱离了人间, 没有了人间的烟火味。于是他的心灵世界也进入宁静状态, 暂时摆脱了往日的矛盾和痛苦。此时两个“自我”还没有分裂, 人格是合一的。所谓“苏子与客泛舟”, 暗示其人格是合一的, 即主客合一。

“于是饮酒乐甚, 扣弦而歌之。”作者由宁静转而进入快乐状态, 放声歌唱, 苏子歌曰:“桂棹兮兰浆, 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在歌声中, 苏子不知不觉地就流露出了悲伤。悲伤何在呢?苏子怀想美人, 而美人在天之一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往往有以“美人”比贤君之说, 这在屈原就开始了。苏子心中的贤君在天之一方, 而现实却是他在政治上遭到严重的打击。他顿时回到现实, 人格于是开始分裂。人格分裂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另一个“自我”出现了, 那就是“客”。“客”是以一个痛苦的形象出现的:“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客”之箫声是如此之悲伤, 这正是苏轼另一个“自我”的痛苦呼告。于是两个“自我”开始了一番灵魂的殊死对话、较量和搏斗。

苏子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你这箫声为什么这样凄凉啊?你为什么如此之痛苦?“客”此时开始直面他内心的痛苦, 回答道:“‘月明星稀, 乌雀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缭,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其实,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纵使取得了盖世的功业, 也终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面对历史, 感受到的只有一个字———“空”!人生的追求似乎没有价值, 一切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 转而成空。如《三国演义·卷首词》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也如《红楼梦·好了歌》所说:“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客”的痛苦且在进一步加深, 像曹操这样建立了百世功业的人, 都难逃历史之刀的宰割, 何况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呢?当时, 苏轼贬谪黄州, 哪有什么功业可建?只是“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个人是如此的渺小, 如文中所说“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于是“客”有了更深的感伤:“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并且产生了幻想:“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然而他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只好借箫声来表达这种痛苦之情———“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苏子站出来反驳“客”, 两个“自我”进行正面的交锋。如果说“客”这个“自我”是悲观的话, 那么苏子这个“自我”则是达观的。苏子劝“客”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变者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的相对主义观。水看起来, 时时刻刻在变, 而实际上没有变, 还是一直在流;月看起来, 缺了又圆, 圆了又缺, 而实际上也没有变,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变与不变, 只是相对的。从变者观之, 天地万物都只是短短的一瞬, 在浩渺的宇宙面前,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短暂和渺小。从不变者观之, 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生生不息的, 从未尝断灭。这里, 苏轼显然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中有这种相对主义思想:“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如果说, “客”陷入于“小我”的悲伤中, 那么苏子则上升为“大我”的达观。这里所说的“物与我”中的“我”, 是“大我”, 指我们整个人类。在生命的长河中, 每个人都是一个匆匆过客, 但正是这些过客使我们人类的生命得以生息绵延。这正如张若虚所言“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于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 都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并不是最终成“空”;而且每个“小我”构成了整个“大我”, 小我虽死, “大我”不灭。这是苏子对“客”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反驳。

然后, 苏子进一步劝说“客”:“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这实际上是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 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就一番功业的, 因此功名不可强求。因为“客”虽然说英雄人物最终成空, 但他们毕竟成就了一番功业, 而自己则混迹于江湖之间, 无法身在魏阙, 成就百世功名, 这就更为悲伤了。苏子实际上在此反驳“客”的这种说法。既然功名不可强求, 那么, 人生的价值何在?苏子认同道家思想, 心灵向往山水 (其实儒家也有此种思想, 只是道家更具代表性) , 在山水中获得灵魂的拯救:“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篇9:赤壁赋 苏轼 教案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教学设想

1.本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这两个特点。课前预习,可要求学生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在教读中,又可要求学生找出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这样,既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又便于学生对全文结构的把握。

2.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教学中可根据“诵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通读两遍。

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ppt)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三、范读

配乐朗诵课文。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

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东 空 雄

鹿 属 粟

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

主 取

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è)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四、诵读、感悟、背诵

学生诵读、感悟。教师从句法、层次理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记诵速度,逐段练习背诵。

1.第一段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指导要点

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熟读成诵。

2.第二段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指导要点

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巩固1~2段,熟读3~5段。

板书设计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第二课时

一、齐背1~2段

二、诵读、感悟、背诵

1.第三段

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指导要点

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熟读成诵。

2.第四段

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指导要点

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熟读成诵。

3.第五段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指导要点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4.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板书设计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第三课时

一、齐背全文

二、品味

1.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第一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的《月出》。第二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月出皎兮”只是比兴。末句直抒胸臆,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渺远空阔。歌的前两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女,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3.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写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

4.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5.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辩难?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

苏子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二是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6.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7.课文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课文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三、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赤壁赋》优秀教案

2.《前赤壁赋》教案(全)

3.《赤壁赋》教案2017

4.《前赤壁赋》大学教案

5.《前赤壁赋》教案

6.高二《前赤壁赋》阅读理解教案

7.赤壁赋获奖优秀教案

8.赤壁赋公开课教案

9.赤壁赋优秀教学教案

篇10:苏轼赤壁赋教案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诵读、品味、鉴赏文中精美的语言。

3、理解作者游赤壁而触动的情思和用主客问答手法表现的乐观旷达的胸怀。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鉴赏文中精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游赤壁而触动的情思和用主客问答手法表现的乐观旷达的胸怀。

三、书目推荐。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如何?这种炼狱般的经历又是如何让苏轼走向成熟的呢?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余秋雨的散文《苏东坡突围》,答案自然揭晓。如果你还想体味苏轼那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乐观与豪情,就再去翻开苏东坡留下的传世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后赤壁赋》等,一同走进这位大智者的精神家园。

四、文本教学。

(一)新课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是优秀剧目《班昭》中的精彩台词。我认为,用它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再合适不过。

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130天。之后,以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解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从此,与鱼虾麋鹿为朋,与樵夫渔民为友,苏轼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为他苦难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即《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字词整理。

1、正音。

壬戌(rén xū) 桂棹(zhào) 扣舷(xian) 嫠妇(lí) 愀然(qiǎo)余音袅袅(niǎo)

少焉(shao) 舳舻(zhú lú)酾酒(shī) 横槊(shuò) 扁舟(piān)匏樽(páo)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2、释义。

(1)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2)古今异义。

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古义,斗宿和牛宿,星宿名;今义,西班牙一种著名的斗牛游戏。

白露横江。 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词类活用

歌窈窕之章。(名词作动词,吟诵)

正襟危坐。 (形容词作动词,整理)

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东下,东进)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舞,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哀吾生之须臾。 (为动用法,为……哀叹)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三)文意理解。

意读全文,思考回答: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写作者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谈话后,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

先正面描写“泛舟”游赏的景物,融情于景;然后用主客问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结尾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超然境界。

(四)语言品析。

本文是一篇散体文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讲究文采、对仗和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语言精美,情、景、理尽妙。有哪些句子让你玩味不已,请先将其翻译出来,然后将你的所品之味写出来,并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交流。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确:此句用词生动准确。“横”字写出了江上水汽范围之大、之厚;“接”写出了江天一色的壮景;“纵”字写出了任小舟自由漂游的悠闲状态;“凌”字写出了小舟掠过江面的动态。这些动词写出了月下江面之美。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明确:此句讲究对仗、韵律,运用比喻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明确:此句运用工整、大气的对偶。节奏优美,写出了“客”消极避世的心态。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明确:此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骈句对偶,读来节奏明快,有感染力;散句陈述事理,令人心动。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有长有短,不规则中包含规则,和谐中包含灵动。形式优美,感情丰富。

五、课堂探究。

(一)重点、难点探究。

细读全文,注意把握朗读的语气。之后探讨: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苏子的“悲”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明确:“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即发生了从“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苏子的“悲”从歌声(政治失意)中来, 从箫声(箫声幽怨)中来,从历史人物(人生无常)中来 。

分析第4段,解答第3问。作者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为喻,阐述万物与人生,既“变”又“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在变;从“不变”角度看,万物和人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而后,又从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的角度阐释“取”与“不取”的道理: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大自然原本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的“悲”情是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2、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具体分析见教参)

(二)拓展探究。

这篇文章苏轼所表现的对宇宙、人生的感悟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迪?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该如何面对?

点拨:苏轼的感悟启示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顺境有逆境,遭遇逆境时应调整好心态,以乐观豁达不拘世俗的心胸去看待得失,如果悲观怅惘,只是徒增烦恼,如果淡然处之,心境自然明朗,还会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外收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象苏轼那样,明智达观地看待荣辱得失,因为生命的真谛是:结果并不重要,经历才弥足珍贵,难忘的经历在于心态和胸襟。

六、课堂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七、教后反思。

《赤壁赋》是一篇美文,是苏轼“以议论为诗”在散文创作方面的体现。文章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教学此文,我不仅让学生流畅地背默,还让他们深刻体味了文章的内涵。因此,教学重点就落在品读优美文句,理解苏轼的思想上。

本文文笔跌宕。写景则水月流光,抒情则哀乐相生,说理则物我相适,又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情由景发,理由景悟。以水月为主景,作者如何抒情、说理,是授课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篇课文的教学,通过积累文言知识、探索感情线索以及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学中掌握了必要的古文知识,感受了文章的无限魅力,心灵得到启发。但不足在于疏理文章大意的环节,学生的依赖性比较明显。对于文章的字词理解,并非是基础太差,但进行归纳总结的积极性还不是太强。所以,多种形式的翻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课堂的主导性还是体现在教师身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

篇11:苏轼后赤壁赋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后赤壁赋原文

2.《后赤壁赋》练习题

3.《后赤壁赋》文章鉴赏

4.苏轼的作品《后赤壁赋》翻译

5.苏轼《后赤壁赋》原文带拼音

6.《后赤壁赋》全文及翻译

7.读《后赤壁赋》有感1000字

8.浅析后赤壁赋

9.《后赤壁赋》原文赏析

篇12:我眼中的苏轼《赤壁赋》

一、寄寓深刻的思想矛盾

赤壁之游, 已是作者黄州谪居生活的后期。一方面是遭受重创宿志难伸、内心无可排遣的苦闷和消沉;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 又有不能释怀的对人生的追求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些深刻的思想矛盾和激烈的内心冲突在作者高超的文笔下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1. 抒写遭受打击的苦闷

一个人, 才情奔放, 胸怀大志, 却壮志难酬, 遭谄重创。面对冷酷的现实, 即使再旷达超脱之人, 也难免郁愤苦闷。在作品中, 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思。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 用豪壮、洒脱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前赤壁赋》先写月明风清之夜, 泛舟赤壁, 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怡然自得, 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 以至到了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登仙”境界, 何等洒脱飘逸!继而从幻想跌入现实, 借“客”之口, 哀叹人生的短促无常, 认为功业豪杰, 不过是过往烟云。回想自己青春虚度, 华发早生, 时运不济, 命途多艰。与其怀古伤今, 不如耽赏江山风月, 及时行乐!从而把那种在黄州特定生活条件下和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满腔的郁闷抒发了出来。

于是寄情山水的逍遥却挥不去心灵的苦闷, 豪迈洒脱的音调中不时传出悲愤的愁声。这种矛盾的心情和思想此消彼长, 真诚坦露, 感人至深!

(2) 借古人古事的兴亡透露现实的苦闷

苏轼的曲折生涯多为自己的性格所累。赤壁之游重新唤起他对英雄事业的追求, 但他特殊的处境又迫使他有所克制。所以, 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反映的却是自己内心的苦闷。

文中“一世之雄”的曹孟德, “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真是不可一世!这样的“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也许悄然消失了。想想自己偏处江湖之远, 身为贬谪罪人, 事业上有何建树?不过就像仅活几个时辰的蜉蝣, 也像大海里一颗毫不起眼的米粒。此番潦倒比常人尚觉惭愧, 还想有何功业成就?

可见, 萦绕诗人心中的古人古事, 反映的正是他的现实苦闷。那种迁谪沦落失望无奈和不甘无闻的复杂心情混为一体, 对自身失意的感叹, 托古人古事吟出, 胸中的郁闷之情便悄然流露。

2. 隐含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贬谪黄州, 苏轼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然而, 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并未因此泯灭,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渴望不时萦绕心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 描绘壮丽山河, 隐含雄心壮志。

谪居黄州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作者积极用世的报负和理想又逐渐抬起了头。赤壁之游, 观赏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脚踩着赭红陡峭的石壁,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唤起了诗人蜇伏已久的雄心壮志。

文赋中描绘的是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清风明月, 一苇飘飘的迷人秋夜。面对如此江山胜景, 诗人不禁扣舷而歌:“……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优美的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怡, 蜇伏的报国之志怎能泯然而逝?“美人”比君, 似喻神宗。这里写出了作者在特殊的情形下忠君之殷切及渴望报国的邈邈之思, 正是他思为世用, 希望为宋王朝分忧, 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

可见身遭贬谪迁居黄州之后, 正是美好的江山抚慰着诗人受伤的心, 激活了他蜇伏已久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 截取古人古事, 透露胸中抱负

神游赤壁, 壮丽的山河令诗人心潮澎湃, 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一世之雄”曹孟德, 踌躇满志, 豪气冲天, 何等英武豪迈!千秋伟业, 万世英名, 怎不令人无限向往?对古人古事的热情歌咏, 正表明了诗人对建功立业, 实现抱负的热烈向往。

综上所述, 一方面是遭受重创、贬谪山野的消沉和苦闷, 另一方面又是深藏内心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些深刻的思想矛盾和激烈的内心冲突在特殊的“赤壁”山水间交锋, 最终汇注笔端, 在赤壁创作中天衣无缝地结合了。

二、复杂的心理矛盾形成作品独特的意境

偏僻遥远的黄州, 山高皇帝远;险峻古邈的赤壁, 慰藉着诗人受伤的心。作品中独特的意境, 正是他特有的复杂感情和心理矛盾融注在作品中形成的。

文赋中, 作者开篇展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 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优美的夜景中, 主客秋夜荡舟, 把酒诵诗, 扣舷而歌, 怡然自乐, 宠辱皆忘, 不禁飘飘欲仙, 这是何等悠扬和谐的境界。这种寄情山水的逍遥是多么令人神往。然而, 一想起“美人”, 顿时心境大变, 悲凉的箫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正道出了作者忧愤无奈的心声, 思君而难被启用, 游乐却心存不甘。胸中的块垒难消, 于是借主客问答的方式, 把读者带入山横水绕, 苍茫邈远的古赤壁战事。那英武壮阔的气势令人神往, 可如今却风流云散。联想自己当时处境, 顿时陷入无奈失意之中。好在作者的超然旷达及时挥去了心中弥漫的愁绪, 从而以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情品味大自然美妙的江月水风, 旷达乐观又占了上风。主客开怀畅饮, 兴尽而睡。又回到了开篇超然欲仙的境界。由此可见, 纵情山水、放任无为的消极思想是那险恶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殊的身份决定的, 但他积极用世的抱负和理想并未泯灭,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对朝廷政事的牵挂关切, 而不甘沉沦。因此寄情山水又不甘消沉, 想放任无为却难舍政事;要积极用世又心存疑惧, 思慕建功却只能韬光养晦。各种深刻复杂的思想矛盾形成作品亦喜亦悲、翻波涌浪的独特意境。

篇13:苏轼赤壁赋真迹

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苏轼说的“多难畏事”似乎在眼前景物中叠印出了深微隐曲的文脉和心迹。文吧,“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睹物兴情,情以物兴”(刘勰语),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心吧,作为“乌台诗案”受害者的苏轼,应该有两重:一是他太出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当路者沮之”;二是他的性格和遭际,早已练就了他处惊不变、逆势顺迎的本领。他不乏诗友过访,亦不缺野老相问,但是“望美人”垂顾的期望还不可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会时时撞击心扉。

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

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互为参照、相为表里。之所以采用此种形式,一则行文上显得奇崛多变,有助开掘,生发义理;二则与此前山川风物、心绪起落后先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的曹操何等气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少年得志的周郎何等风流。赞耶羡耶,抑或兼而有之,但借客一声“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诗人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执迷也罢,超脱也罢,出将入相也罢,临渔问樵也罢,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既然非凡的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终成过客,人还必要去执念一物,不托意于箫音、不纵情于酒歌吗!人事如此,造化亦然。水月之属,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相生,不会是一种姿态和面目。西方哲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苏子看来,是可以颠倒来用的。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既然人事上所取有限,人为何不拜自然之赐,尽享清风之爽、明月之洁呢?借眼前景,因当前情,作者以旷达的胸怀、超然的态度,不滞于物,无碍于事,让自己的思想休假,精神散步,谁人能有此等襟怀和能耐?而且全篇景、情、理水乳交融、相互应发,笔端寄兴,兴尽而止。无论内容或形式此赋均堪称登峰造极之作,垂之永久。

其实,英雄豪杰之悲,不一定是嬴不得全世界的凄惨,而是窒碍难圆、赔上性命的死呆。生命的来临与消逝,即使盖世英雄也无法过问,不能预知。平凡人物的悲哀,是生无补于时,死无伤于世,而生死动静,只不过与蜉蝣寄予天地无异。至于挟飞仙以遨游的乐趣、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不论伟大的圣贤,抑或卑小的渔樵,都无法实现。苏轼正是参透这一至理,他在精神上才占据了常人难及的高地,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思想的迈勇、精神的高贵。这就是苏轼。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的赤壁赋赏析

2.苏轼赤壁赋是哪里

3.《赤壁赋》重点句子翻译测试题

4.北宋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5.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6.寓情于景 物中有我——《赤壁赋》赏析

7.《前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8.赤壁赋原文写作背景

9.《赤壁赋》写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上一篇:公司施工项目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下一篇:小学美术18课《电脑美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