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

2024-04-08

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精选8篇)

篇1: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

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

昨天你因为长针眼(毛囊炎)开刀,而没去上学。

今天早上,听说你在头上绑了一块红头巾,打算扮成海盗的样子。我清楚地听见你与母亲争执:既然左眼被医生蒙了这么难看的一块东西,好像独眼龙的样子,何不干脆扮成海盗,否则坐在地铁上,走在学校里,会多么地奇怪!那么我要问你,当你绑上大红头巾,岂不是更怪吗?人家要以什么眼光看你?你是参加化装舞会?眼睛真正受伤?抑或故意打扮成这个样子的市井小太保笨昨天你缺考的那门课的老师,又会怎么想呢?我知道你不好意思出门。因为那个医生给你蒙上肉色纱布,又黏贴上层层的黄色胶带,确实看来奇怪,但是难道你能为这么一个针服,几乎完全无碍于你行动和学习的校韩病,就几天不出门吗?

我当然能了解你的感觉,因为当我初中时,曾在朝会里直挺挺地晕倒。由于站在第一排,前面没人挡住,所以当我醒转时,发现自己上下排的门牙全摇动了,嘴唇肿得几乎遮住鼻孔,鼻子和额头也皮开肉绽。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转两班公共汽车回家时,人们奇异的目光,和你祖母惊讶心疼的表情。但是,我能因此而不去上学吗?过去总被人赞赏为美少年的我,瑟缩在公车的一角,我尽量转脸向着窗外,转得脖子都酸了。我试着不去看人,因为对上的总是惊异的目光。

受伤之后没有几天,一个不认识的同学主动与我接近,问我出了什么事,他跟我搭同一班车,上车时,我才发现他居然有一条腿出奇地细,鞋子也特别,当时是夏天,大家穿短裤,每次坐着,他总是把书包尽量向前推,挡住那看来像根枯骨的膝头。

于是我们成了相怜的朋友。但是,我脸上的血痴,一块块脱落了!嘴唇消了肿,牙齿也奇迹式地重新变得坚固。每天当我们下课时相遇,他都注意地盯着我看,又闪过眼神去,仿佛没见到一样,我的脸渐渐又扬了起来,他膝头上的书包,却推得更前面了!我们的距离日远,渐渐发现他居然有些避着我。我开始了解残障人内心的痛苦。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一个彼此同情的世界,一个难为外人体会的世界。而今想起来,我甚至庆幸自己曾有那样的遭遇,使我知道在这世界上有那么一大群,应该让我们去了解、去帮助的人。我也反省到,一个在公共场合不易见到残障人士的社会,绝不表示残障人的`比率低,反而显示了我们道德的层次低。因为大家以特异的眼光看残障者,甚至指点点地,加上缺少残障者考虑,是社会之耻、正常健康人之耻。

说到这儿,你想想自己的伤,是否远不如我少年时?再说几天就可以把眼上的纱布拿掉,跟那些真正残障的人相比,岂不是一种幸运?你只是几天,就难以忍受,而他们是几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啊!我们常在失去时,才知道有的美好,希望在你失而复得时,一方面感觉得的可贵,一方面纪念失的痛苦。更因此了解失者的心境,产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篇2: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

悲悯是种因缘,在布施过程中,圆满了别人,同时也种下了福种,若有一日,自己陷入世俗苦海,无法摆脱时,许是宿命安排,只需抬头仰望,纯净苍穹,必会有若干不同天梯,只需纵身一跃,就能一切释然,大概这就是福报吧。

悲悯是种力量,在某个时刻,某个角落,传达给需要的人,会使人温暖,随之强大,这力量无穷不竭,源源汩汩,可化腐朽为神奇,撼动天地,似乎,这力量原就是天地所赐,只是借你我躯壳,来拯救苍生,天意悲悯,原来如是。

悲悯是种境界,先人后己,方显本色,携感怀之悟,包容万物,八荒苍莽,皆如我辈,修一颗真挚之心,渡身边可渡之事,青萝拂行,超然而至,如此,世间当无杂念,悠悠天地,清澈分明,也许这才是造物者的良苦用心。

悲悯是种信仰,在你人生黑暗之际,它就像半空中突然飞入的萤火虫,用这星点光明,焚了你无边的混沌,最后,给你照亮通途,指引你到达理想之彼岸。或者,只有经历了,才会莫失莫忘,信仰原来是黑暗中的际遇,悲悯才是选择。

圣人云人性本善,又云人性本恶,千百年来,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其实,善恶不过一念,只不过是悲悯表现与否的产物。

我们来时,悲悯自己母亲十月怀胎之苦,用自己刚领悟的方式,替这世上第一挚爱之人宣泄,又或者,也是悲悯我们自己,只因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煎熬,总之,这就是我们来时的状态。

而我们走时,身后子女,悲悯我们一生辛苦操劳,用他们早已经领悟的方式,替安详的我们宣泄情绪,又或者也是悲悯他们自己,因为今日的我们,即是明日的他们,总之这就是我们走时的状态。

于是悲悯贯穿了我们整个生命过程,造物者悲悯的赐给了我们,然后我们又悲悯的全部还给了他。

是的,这才是答案,勿庸置疑,人性本悲悯,就是这样。

我们悲悯的`走,正如我们悲悯的来......

篇3: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

一.悲悯的情怀直面现实

当今中国身处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 贫富悬殊加之社会阶层分化已然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而其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的生存困境尤为值得我们关注。现实的紧迫性和作家的良知坚守, “促使迟子建从对乡间平和自足生活的追忆与怀想中走了出来, 转而直面现实, 书写当下, 将底层的痛苦、冷峻的事实, 推向了小说叙事的前台。”[1]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 迟子建以一个心灵受伤的女性知识分子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底层大众被遮蔽的生活之痛, 表现了弱小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平民苦难生存状态殷切的关注, 寄寓了对背负悲剧的边缘者深切的同情。

小说的故事层是由女主人公“我”的旅行经历所串联起来的, “我”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 为排遣丧夫的巨大哀恸, “我”决定独自一人前往三山湖旅行。旅途中因山体滑坡, 列车在一个盛产煤矿的小镇乌塘中途停靠, “我”由此得以目睹了底层生活真正的残酷。在这个空气污浊、终年极少看见蓝天白云的矿区小镇上,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之痛:矿工妻子蒋百嫂独自承受着丈夫死亡而无法入葬的秘密;民间艺人陈绍纯因历史原因的迫害而酝酿成凄婉悲凉的歌声以及由此致使亲人对他的生疏隔阂;摆早点的小摊贩被连襟当卫生局长的庸医治死老婆却诉诸无门;卖扫帚女孩因生活的困顿和窘迫而破灭的大学梦想……在这一连串看似琐碎实则紧密相连的人物事件叙述中, 迟子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领读者逐层深入, 如抽丝剥茧一般将矿工蒋百失踪之谜逐渐解开, 而最后的真相竟比“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都更黑暗———早已死于矿难的蒋百不得安然入葬却被冰封于冰柜之中, 让读者在震惊、愤怒和悲叹矿难最残酷的现实一幕之余, 思索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诸多严峻问题。“完美批评”的代表人物李建军博士在评价这篇小说时说过:“迟子建没有停留在过度个人化的叙事语境里, 而是极大地超越了一己的悲欢, 深入而真实地叙写了乌塘镇可怕的生存现实, 从而使她的这部小说实实在在地成了‘底层叙事’。”[2]

在传统的反映底层生活的文学作品中, 一些作家习惯于用沉重而充满哀怨气息的文字去刻画苦难、渲染悲情, “这种过多的苦难叙事遮蔽、简化了社会原有的真相, 达不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艺术穿透力。”[3]而迟子建显然是超出了这种固有模式的苑囿, 她怀着温润的情感来体会, 秉持民间立场来表达, 既不刻意回避社会现实残酷面的抒写, 同时又以一种超常的执着给予苦难与不幸浸润中的底层民众以同情和谅解, 并以此来表达对苦难生活的质疑和拒绝, 充分展现了一个文学家的责任和良知。“渲染残酷和黑暗, 表达恐惧和仇视, 这是别人的嗜好;自忍大恸, 紧抱怀念, 有所原谅, 这是迟子建对命运之错的宽解和慈心。”[4]从始至终, 作者的叙述都绝少声色俱厉的文字, 即使在最后的真相揭露之时, 当真正的地狱情景呈现在“我”面前, 作者也没有呼天抢地, 歇斯底里, 而是一如既往地宣泄着胸中的悲悯情怀:“这种时刻, 我是多么想抱着那条一直在外面流浪着的、寻找着蒋百的狗啊, 它注定要在永远的寻觅中终此一生了!”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极淡然的笔调写出的是极锥心的痛苦, 因为洞彻了属于蒋百嫂的“黑夜之痛”———在强权的威逼利诱之下而让自己永坠黑暗与痛苦之中, 那种源于内心、发自肺腑的对不幸者的怜悯与同情因而也愈加深沉。

也许作者清楚地知道, 描写底层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并非只是为了鞭挞和批判, 对生命个体给予权利上的尊重和情感上的关怀才是作品的理性升华, 才能使其获得恒久的艺术魅力, 也才能真正意义上担当起文学应有的使命。正是这种对于苦难中人的心灵情感的深度观照与理性把握成就了迟子建的小说, 其作品里洋溢出的人性温暖与悲悯情怀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

二.温情的力量超越苦难

坚守温情主义世界观的迟子建信仰温情的力量, 她始终相信人类的温情是苦难人生中的亮色, 是黑暗尽头的缕缕晨曦, 能带给人抵御生命寒凉的勇气与希望。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图景中寻求温暖, 并让这种温暖的光芒普照所有苦难中的人们, 让人能在沉重、庸常的生活中找寻到前进的力量, 这正是恪守温情主义观的迟子建在作品中的一贯追求与表达。

她笔下的生活于乌塘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却又不得不承受命运乃至强权对他们的操控, 生活的苦楚与无奈让人心酸。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被苦难充斥着的小镇中, 却又处处弥漫着温馨与爱意, 散发出宁静温和的人性光芒。周二夫妇对蒋百嫂母子真挚的关心, 为惧怕黑夜的蒋百嫂送去照明的灯光, 淳朴善良的周二甚至在蒋百嫂受到旁人的嘲讽时也会反唇相讥;周二嫂对素不相识的腿残者悉心的照顾;摆早点的小摊贩对过世的妻子至死不忘的爱恋……因为残酷的现实浸透了泪水与哀怨, 所以这点滴的温情更显得弥足珍贵。温情支撑着他们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追寻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同时也成就了作者对自身哀恸的超越与解脱。

“她的文学创作过程不仅是关怀生存困境中的生命个体的过程, 也是对自我心灵创伤进行疗救和超越的过程。”[5]在小说开篇, “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 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一语直接道出了“我”内心的伤痛。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带走了与我感情深笃的丈夫, 让我陷入无边的思念与沉重的哀怨中而难以自拔, 而我的三山湖旅行实际也是给自己哀恸的心灵寻找精神的慰藉。现实世界中, 迟子建的丈夫也因车祸去世。当车祸的噩耗传来时, 她仿佛坠入绝望的深渊, “终日流泪, 沉浸在对往昔温馨生活的回忆中, 以至于眼痛得无法看书”。“夜间从噩梦中醒来, 抚摩着旁边那只空荡荡的枕头, 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孤立无援。”[6]当然, 我们不能将作者本人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等同起来, 但无可否认的是, 这种以深沉的内心背景为依托而激发的对外界的凝眸, 这种因生活厄运的磨砺而形成的对死亡和悲剧的深入思考和激情表达, 必然使她的文字具有了穿透人心的艺术魅力。“这些对并不能成为强势的生命个体和群落抱以仁厚宽解的心志, 尤其是经由自身遭际的体验的溶解, 汇流到柔弱中见刚强、单纯中见博大的情怀, 它的广阔和深度也就不必声张地潜隐在文本内部。”[7]穿行于乌塘这个浓缩着人间百态的小镇中, 看到人生的全景和生命的限度, 生命脆弱犹繁花易落, 人生也如魔术一般变幻莫测, 在无法抉择的命运和难以预料的灾难面前, 每个人都不得不承受属于自己的“黑夜”之痛。而正是在与底层大众敞开心扉的交流中, 在对人生困境的共同承担中, 作者一个人的“夜晚”融进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而一个人的苦难, 在民间穿越交织的哀恸中, 在对人生更为透彻的理解和参悟中, 最终也得以解脱和升华。在小说的最后一个章节, “我”和云领去清流放河灯缅怀挚爱的亲人, “听着云领的脚步声, 看着月光裹挟着的这个经历了生活之痛的小小身影, 蓦然想起蒋百嫂家那个轰鸣着的冰柜, 想起蒋三生, 我突然觉得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变故是那么的轻, 轻得就像月亮旁丝丝缕缕的浮云。”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终于从自哀自怜中解脱出来, 告别了被遗弃的委屈, 实现了对自身苦痛的超越。

三.隐形批判下的艺术张力

哲学家卡西尔曾有言:“一切时代的伟大艺术都来自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渗透。”[8]就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来说, 同样需要有两种对立力量贯穿其中, 作为支撑作品的精神内核, 并且只有在这两种相互渗透的对立力量被强化时, 小说才能显现出真正的“艺术张力”。“这种被强化了的对立关系是一种两极扩张的对立, 两个极点并不是静止的, 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两极间的反向运动力越大, 两极间的距离拉开越远, 两极间域越广, 那么由此产生张力的可能也越大。”[9]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 迟子建也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着这一艺术规律。

这篇小说所描述的底层生活, 其深度和广度、尖锐和残酷, 都超出了迟子建以往温婉浪漫的写作风格, 其批判现实的目的自是不言而喻的, 而以深沉的内心背景为依托又使她超越了一般的社会写实小说家, 她在写作中特有的温情底色并没有淡出, 温情的纯美与她隐含在作品里的批判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表达策略, 作者的批判犹如深海洋流, 于表面的风平浪静中蕴含的却是排山倒海的能量, 从而使小说呈现出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

小摊主的妻子金秀被披上白大褂的兽医误诊致死, 对方却只用两万块, “就把事平了”, 因为兽医的连襟在卫生局当局长;在频繁的矿难背后, 我们看到的却是当权者的“升官进爵”:因为把蒋百之死定为失踪, 矿难死亡人数由十人变成九人, 就构不成重大事故, 就不用上报, 当地领导也就依然可以稳坐高位。“矿工命太贱了”, 出事故死在井下的也不过“两万三万的”就可以打发了, “人死了, 只要给了钱, 没人追究责任, 照样还有人下井, 他们也照样赚钱”。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在这个矿难频繁的小镇中竟催发了外来女人特有的生财之道:嫁死。这些女人事先买好多份人身保险, 一心一意期待着丈夫在矿难事故死去自己好领取赔偿金。强权者将底层弱小者的性命视若草芥, 更可悲的是作为妻子竟也要以丈夫的性命作为换取钱财的筹码, 人性的贪婪、官僚的罪恶让人不寒而栗。

“作家放弃直接批判的话语权, 而是借助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诉诸了发生在乌塘镇这一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10]小说中, 迟子建没有疾言厉色地痛陈批判让乌塘的夜晚变得如此黑暗的丑陋者, 而是将深情的目光投向那承受黑夜之痛的底层民众, 以温润的情感去抚慰和激励受伤者的心灵, 正是由于这种温情脉脉的人性关怀, 才更显露出那些孜孜于金钱与权势而置良心于不顾者灵魂的卑劣。这种隐含的批判不仅没有减弱对造成悲剧的社会现实的控诉力度, 反而因温情的厚重更具有了人性锐利的锋芒, 作品的艺术张力也由此得以张显。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悼念亡夫的情感之作, 更是对底层芸芸众生心灵情感的关怀之作。在温情的悲悯与冷峻的批判中, 我们看到了迟子建作为一个作家的道德坚守和情感指向, 也看到了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走向艺术的成熟。

摘要: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标志着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作家在切身亲历的创伤体验与生命感悟中书写了底层生命个体苦难的生存现状, 寄寓了对背负悲剧的边缘者深切的同情, 表达了其深沉而博大的悲悯情怀;在努力挖掘和展示困境中温暖、善良的人性之光时实现了对苦难和自我的超越。同时, 建立在现实叙述基础上的隐形批判与作者一以贯之的温情底色形成强烈反差, 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

关键词:迟子建,悲悯,温情,隐形批判

参考文献

[1]张东丽.《别样的“底层写作”——解读迟子建小说近作的一种角度》.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第92页.

[2]李建军.《何谓好小说——关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及其他》.小说评论, 2008年第1期, 第39页.

[3]彭青.《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暴力叙事》.当代文坛, 2011年第5期, 第61页

[4]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 2006年第4期, 第53页.

[5]娄双.《创作体验下的生命审视与自我超越》.文艺生活, 2011年第7期, 第5页.

[6]迟子建.《假如鱼也有翅膀——迟子建最新散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第14页.

[7]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 2006年第4期, 第51页.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 第207页.

[9]金健人.《论文学的艺术张力》.文艺理论研究, 2011年, 第40-41页.

篇4:“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

“唤醒良知”中的“良知”,是指优良之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是生而知之,知耻、知愧、知恩、知是非、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均是有“良知”的表现。良知,可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唤醒良知”是动宾短语,行文的重心应是“唤醒”,因此应该在良知缺失的基础上行文,如果文章避重就轻,只谈“良知”,或偷换概念,谈“感恩”“拥有良知”“坚守良知”“良知的缺失”“一味地批判良知的缺失”等等,均属审题不准。

立意:

应围绕“唤醒”的原因、方式、过程、结果等角度展开。从本质上理解,“唤醒良知”就是唤醒真善美,拒绝假丑恶,彰显人的尊严和理性。

构思:

(1) 提示语的角度:

①什么是“良知”:同情心、羞耻心、感恩心……是人的是非认识和道德观念。

②为什么要“唤醒良知”:人应该反省自己的恶行,不能任良知沉睡;面对良知泯灭的事情,也不能冷漠旁观。这样才能构建健全的心灵。

③怎么“唤醒良知”:外在的“唤”,引导警戒他人,要有担当正义的精神;内在的“醒”,反思审视自我,要有痛改前非的勇气。

(2) 提示语中可提炼的观点:

①健全的心灵体现在反省自我,避恶从善。

②良知是一根理性的刺,唤醒良知要敢于承受脱胎换骨的痛苦。

③唤醒伴随人的一生,是生命的常态,是人生的必修课。

④任良知沉睡,或泯灭良知,是心灵的扭曲,也是人性尊严的丢失。

⑤唤醒良知,是对所有迷失自我的灵魂的呼唤,重构健全的心灵是其最终目标。

选材:

①“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10位“良心人物”脱颖而出。他们是: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

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台阶的开山爷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万元谢恩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人生的王伟力;照顾非亲老妈17载的退伍老兵杨森;13年温情照顾,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幼小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的12岁小女孩夏鹃。

②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文体:

(1) 记叙文:文章要在准确把握“良知”内涵的基础上,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唤醒”的过程,构思精巧,转变过程要自然,语言需富有内蕴。

(2) 议论文:要紧扣 “唤醒良知”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需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延伸训练二】

请以“春去花还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春去花还在》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作文。重点扣住“春去”“花在”两个语素,并体现“春”与“花”的关系,要揭示出“春”和“花”的内涵,侧重点在于呈现“花还在”。

既是比喻性的命题,行文不可纠缠于“春天”和“花”的本身。本文应虚写,即便实写也要有独特的角度和个性化的感悟。

立意:

“春”是“花”开的时代和环境,“春去花还在”表层意在“孕育花开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花依然芬芳,依然美丽”。

挖掘开去,可以写成“青春已过,但属于青春的美丽还在”“童年已去,但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和纯真还在”“亲人已去,但曾经的爱和精神还在” ……

构思:

文章开篇就要简单交代“春去”,重点落在“花开”上。因为这个命题是要让人们坚信“有些东西逝去了,但它曾经有的美好还在”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切不可写成“春曾在”“春已去”“花还在”。结构要合理。

选材:

①冰心先生的春天是早已去了,可她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永不凋谢的花,承载着她的深情,她的眷恋,装点着不再寂寞的人间。

②他们的死亡不是走出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以一种更加刻骨铭心的方式开着花朵散发芬芳。春去了,可是花还在,那半卷半开的花瓣中间似有泪水与欢笑的冻结,藏着一半的人生,露着无悔的结局。

③在那个阴冷灰暗的清晨,秋瑾因她自杀式的起义被捕,在街市口被处以极刑,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句诗,以笑赴死。死得这般美丽与震撼,她成为历史的传奇,在牺牲中活出自己。

④屋后的山丘上,我在驻足遥想,想那逝去的岁月,想那故乡渐渐消失的容颜,想那不变的民风。原来,只要人性之花还在,只要淳朴善良的种子还在,春天就不会远去。

文体:

(1) 记叙文,切记夹叙夹议,文中要有必要的点题,切不可贴标签。

(2) 议论文要有必要的议论分析,切不可堆砌材料。

篇5:悲悯情怀的作文素材

“我们会被时代的浪潮,被这个社会,被不可逆转的命运,往后推得非常遥远”,正因如此,在这个大势所趋的互联网时代里,那些“大情怀”与“小心思”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何天平

悲悯让世界有温情

悲悯情怀,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倘若世界上各民族的大多数人能有如此情怀,今日之世界不至于动辄血流成河,不至于被恐怖主义的阴云笼罩,不至于让邪恶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并施展它的淫威。

——曹文轩

游子情怀是灵魂深处的东西

游子的情怀其实就是在漂泊中的一份认同感,是一种对于故乡的感情……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张颐武

无限的欲望让诗意情怀无处栖息

人们狂热地追逐着各种各样的新奇与时尚,又是这样轻率地抛弃与历史的联系,于是生活就剩下永远也不可餍足的欲望与轻浮的奢华,诗意的情怀再也无处栖息。

篇6:情怀故乡作文1200字

我生长在东海,东海岛曾经是一个美丽和谐的地方。在一个小村子里有几百户人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活虽苦,但每天活得快乐轻松。当时村里生活水平低,人们曾经住过草屋、茅房。一且遇上雨天或是刮大风的天气,村里总会有人家的屋内漏雨,甚至屋顶被掀翻。由于有的房子是泥砌成的,赶上大雨天,说不定围墙、房子都会同时倒塌。这时候。人们不得不在房子倒塌前跑到附近的邻居家投宿,等到风停雨停了再去收拾残局。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不鲜见,赶上多暴雨天气,全村子的人神经都是绷得紧紧的,生怕自家或其他人家遭上不测。好在第一时间赶上去帮忙渡过难关,村里的人都这样互相关心,患难与共。

为了尽量改善住房条件,过上好日子,当地村民靠出海和耕田过活,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全村村民生活的节拍。早上天刚刚亮,就有渔民开始下海抓鱼。村里的小孩也早早下田干农活,田野里小孩子在比赛干活,干劲十足,有说有笑,笑声在整个田间久久回荡。大人们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但时不时被孩子们地笑声给吸引了,耕田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赶牛的农夫大声地吆喝着牛,示意让它专心工作。将近黄昏,出海一天的渔民满载而归,在田里干活的人们也高兴地放下手中的活儿,大家各自回家去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苦工作,全村子的人们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近些年来,村里到处都建上了高楼、平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

但。这样安稳的日子终于过到头了,政府出行政策,要在东海岛大搞建设。全村人被告知要被征地搞建设项目,村里的人被迫于无奈“出卖”房子,全家人靠着政府的补贴在外艰难地谋生,很难想像,从一个个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迁走,他该是怎样的无奈和不舍。就这样大家拼搏好不容易才盖上的新房子在一辆辆掘土机的推压下倒塌,昔日热闹,快乐的乡村一下子变成了破败不堪、催人泪下的废墟,荒凉的土地无不触痛着每一个向往家乡的游子之心。你可曾知道,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为了守护曾经的家,在这片土地上又躺着多少执着村民的躯体。村里的人也开始变得势利,为了争夺权益,不惜一切手段“萁豆相煎”演绎了多少家破人亡、六亲不认的锥心刺骨之痛,昔日村民眼中刚正不阿、清廉公正的一村之长也变得贪婪可恶,不顾全村人的生活和性命,出卖土地,背叛祖宗,多么可耻。可悲的人啊!明知道搬走是错误的开始,但在金钱的诱惑下却忍不住一错再错。那个站在村口远处孤独又恐慌的孩子,始终在告别,那些我偷望过的人都不曾为他停驻,他曾经苦苦等待谁的回眸?是政府突然改变主意不征发土地?可是,总是一场空想。

篇7:悲悯情怀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书中十四篇堪称一流的短篇小说串联成一体,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今昔之感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台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剧连缀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都出生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湾这一小岛。也许当初他们还是意 气风发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却已是暮霭沉沉的年龄。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 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话,荣光属于既往,衰朽属于当下。时移势易,色衰爱弛,怎不产生世过境迁、人情巨变的今昔之感!白先勇 在书前引录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点出《台北人》的这一主题,传达出作者不胜今昔之怆然感。

欧阳子说,《台北人》一书只 有两个主角,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统而言之,此间的“过去”代表青春、纯洁、敏锐、秩序、传统、精神、爱情、灵魂、成功、荣耀、希望、美、理 想与生命。而“现在”,代表年衰、腐朽、麻木、混乱、西化、物质、色欲、肉体、失败、猥琐、绝望、丑、现实与死亡。确实,《台北人》的主人公都有一段难忘 的“过去”,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过去”之重负,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不但“不能”摆脱过去,更令人怜悯的,他们“不肯” 放弃过去,他们死命攀住“现在仍是过去”的幻觉,企图在“抓回了过去”的自欺中,寻得生活的意义。这也是使读者油然生起恻怜之心的所在。

《花 桥荣记》之卢先生,来台多年,却紧抱“过去”,一心一意要和他少年时期在桂林恋爱过而留居大陆的“灵透灵透”的罗家姑娘成亲。这一理想是他生命的全部意 义,有了它,他不在乎也看不见现实生活的艰辛痛苦,当现实之重棒击碎了理想,使他再也没有寸步余地攀住他那梦幻,就绝望地想抓住“现在”。《那片血一般红 的杜鹃花》之王雄对丽儿如此痴恋的原因:他要在丽儿身上捕捉“过去”。丽儿之影像,与他少年时代湖南乡下定了亲的“小妹仔”,合而为一,他今日对丽儿之迷 恋,其实正是他对“过去”的迷恋。当丽儿舍弃了王雄,也就是说,当“过去”舍弃了王雄,他的生活意义顿失,剩下的,只是空空的“现在” 《永远的尹雪艳》之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她公馆的势派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但她的公馆明明在台北,而非上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之金大班最后搂着跳 舞的青年,虽然同样是个眉清目秀腼腆羞赦的男学生,却不是当年她痴恋过的月如。

白先勇对这些大陆人之不肯放弃过去,不能面对现实,虽然有一点嘲讽的味道,但我认为他更多地怀着一种怜惜,一种同情,蕴涵着深深的感伤之情。白先勇曾说:“文学不能带给社会工业的进步或是商业的繁荣,可是问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 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中,“昔”与“今”之不可能妥协,归根究底,起源于一个自古以来人人皆知之事实:时间永不停驻。时 间,不为任何一人,暂止流动,青春,不为任何一人,久留一刻。然而可怜的人类,却往往要把这份凝固的过去,抓回移置现实中,以为这样就能和从前一样,却不 想到流动的时间,无法载纳冻结之片刻。“过去”,永远不能变成“现在”。如此,白先勇那些台北人,所追寻的理想,是根本不能实现。如此,《台北人》之主人 公注定是以悲剧告终。总的来说,贯穿《台北人》各篇的今昔对比之主题或潜流于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魂之失落感,主要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剧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长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

文化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以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白先勇曾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伤怀的追掉,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 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他 把这种“历史感”看作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结果他对人生的品味也常常以这种境界作为归结。历史一旦成为有人生体验的历史,也就变得有血有肉有脉息; 人生一旦融入历史体验,也就变得浩茫苍凉有厚度。

白先勇认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继承与发展。而今,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文化传统慢慢消失了,这是最让人感到遗憾、惋惜 和痛心的。正是对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的浓浓的爱和对近百年来这种精致文化传统悄悄失落的深深的遗憾,他要寻找逝去已久的传统文化价值,那儿有民族的青春、历史的骄傲、人种的尊严。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这一切又组合成凄楚的黄昏,遥远的梦,殷切的思念,悲怆的祭奠。他把这一切称为“文化乡愁”,即对精致文化 传统的留恋。他解释道:

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合,很难解释 的,可是我真的想得厉害。这种大抵属于“家乡记忆”的部位,在社会学上可看作是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情丝,但在艺术学和美学上就复杂得多了。它 会泛化、升腾、沉淀,变成一种弥漫处处的回顾性意象。由于受到这种乡愁的神秘控制,作者满怀感情地描述了广泛意义上的“台北人”由盛而衰直至没落、死亡的 诸多过程;作者以一系列凄

楚动人的故人往事,表现出他内心深处极为强烈的失落、惆怅和惋惜,表现出他极具特色的“敏感”与“伤心”。这种从悲剧故事及其人 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无可奈何的历史怅恨和寻根思旧的文化乡愁,是白先勇小说最具个人特色的悲剧主题。白先勇的系列小说固然写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写出了精 神世界的广阔深邃,但它们又何尝不是一曲曲对美到极致而又衰落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哀歌呢!总之,无论是爱也好,失落也好,其本质都是一种深 深的依恋。“文化乡愁”说到底是对精致文化传统的一种依依深情,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环境中的一种极具温情色彩的精神寻求,是对知识分子心灵天地的一种珍惜 和守护。白先勇在小说《台北人》的卷末,特意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那首令人叹息不已的《乌衣巷》,作为他“文化乡愁”主题的提示。诗曰:“朱雀桥边野草 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斜阳野草,诗意古深,只是不知白先勇的无边愁绪,一腔情怀,这首小诗可否容得下?

命定劫数

白先勇在“很小的时候,对世界就有一种无常的感觉”,小学五年级看《红楼梦》时,“看到《好了 歌》,对那里面写的那些特别感到惊心动魄”。形成这种心理形态的原因当然很多,幼时战乱和病中的生活,情感的特殊,以及家族的衰亡,或许都对他产生“诸行 无常”的念头起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感性上的“无常”感使他在理性上天然地“对佛教的看法,特别感到动心”。

细读《台北人》,我感触到确实有这种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潜流于底层。人生是虚无。一场梦。一个记忆。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白先勇把《永远的尹雪艳》列为《台北人》之第一篇,我觉得绝非偶然。尹雪艳,以象征含义来解,不是人,而是魔。她是幽灵,是死神。“尹雪艳总也不老”,她是“万年青”,“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一身白色的衣衫,双手合抱在胸前,像一尊观世音”。当尹雪艳说:“ 宋家阿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 我们好像隐约听到白先勇的叹息:“唉,可怜,真正可怜的人类!如此执迷不悟!却不知终归于死!”这是作者隐形之“开场白”,深具寓意,与《红楼梦》第一回 “跛足道人”口中念的《好了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白先勇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红楼梦》,他在小说艺术上的种种追求,总会不由自主地与《红楼梦》 对应起来,有时甚至以《红楼梦》作为出发点,又以《红楼梦》作为归结。

如果说尹雪艳是幽灵,那么最后一篇《国葬》中,突然出现于灵堂的老和尚 刘行奇便是个菩萨。他对着李浩然将军的灵柩,合掌三拜,走了出去,回了秦义方两半句话,掉了几滴眼泪,便“头也不回,一袭玄色袈裟,在寒风里飘飘曳曳,转 瞬间,只剩下了一团黑影”。白先勇把老和尚放在《台北人》的最后出现,正是为了表达作者本人悲天悯人——对众生之痛苦怀无限之悲悯的胸怀。

此 外,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会预卜凶吉的吴家阿婆,称尹雪艳为“妖孽”。金大班称朱风肚里的胎儿“小孽 种”。丽儿的母亲戏称她“小魔星”,又说王雄和喜妹的“八字一定犯了冲”。顺恩嫂得知李长官家庭没落情形,两次喊“造孽”,而罗伯娘解之为“他们家的祖 坟,风水不好”,朴公关心王孟养“杀孽重”。娟娟唱歌像“诉冤一样”,“总司令”拿她的“生辰八字去批过几次,都说是犯了大凶”。朱焰第一眼就知道林萍是 个“不祥之物”。蓝田玉“长错了一根骨头”,是“前世的冤孽”。这让我们感觉到,白先勇似乎相信,人之“孽”是遗传的,出生就已注定,根本无法摆脱。他好 像也相信有“再生”的说法,未免迷信色彩太重。

篇8:悲悯情怀阅读理解答案

不知该怎么形容这种情感,它是那么的旷世,仿佛来自天上的水;它又是那么的尘世,伴着人的血脉不息运行。它是上天在人的灵魂中植下的一方净土,培育纯净而慈悲的花朵。

少年时,住在一户院落内,院落的门口左侧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长牌,“李殊如诊所”,字是隶书,端雅干净,像虽已迟暮仍面目清秀的李殊如大夫。她是解放前同济医科大学毕业的,医术精湛。据说她身世复杂,她也从未向人提过只言片语,只是安静行医。她很少言笑,但并不威严,眼神中总有善解的温情。

有次一个无理取闹的病家吵上门来,为拖赖诊资与药费谎说病人病情更重了,李殊如并不争辩,只是看着病家浅浅一笑,说:“是吗,那就不必付费了。”转身,她配过一服药,递与病家,“要不再试试?”病家红了脸,迟疑地接过药急急走了。

那一笑,是我在白色的诊室外感受到的最初的悲悯。从此,我觉得悲悯应当是白色的,微微透着天的蓝光。

一个有悲悯心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悲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纾解自私,淡化不平,它是一种温柔而持久的心灵光泽,经得起时间的变迁。悲悯并不仅只对个人,它也是对自身、对人类、对于万物普遍的情感关怀。

但同时,有悲悯意识的心灵又是痛苦的。

一位朋友曾说起,一个夏天的晚上,她从朋友家出来,因为炎热,买了罐饮料边走边喝。路上行人很少了,一个拎着旧麻袋的男孩超过了她。路过时,他的脚步有些迟疑,但他侧了侧脸,还是走过去了,柔和的路灯下,他的背影很单薄,灰旧的衣衫被汗水濡湿了,贴在瘦瘦的脊背上。他在沿街搜集空易拉罐。朋友把未喝完的饮料很快倒掉了,把空罐递给他,男孩也就十六七岁吧,很清秀的轮廓,头发被汗水濡湿了,贴在额角。他接过空罐,拎着袋子,默默又向前走了。

那一刻,朋友说,“我心里充溢着复杂的滋味,觉得自己很难堪。饮料其实还剩了不少,但我想拿空罐给他更好,尊严可能比施舍对他重要,而且也许我已在内心伤害他了,虽然我出自真诚。那晚心里一直有点沉,隐隐有痛,那个男孩,不知还要拾多久?一个晚上的风尘,是否能当得了一两罐饮料的钱?他是用微薄的力帮持着困窘的家,还是根本无以为家。将来他的命运会怎样呢?”朋友沉默了,眼睛有点潮,“而且让我难过的是……我无法为他,为他们做点什么”。

悲悯,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柔波,有时惊起阵痛。悲悯是有温度的,它使心灵懂得体恤,而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石头。

而现在,悲悯更多被淡漠与自私所取代了,身边真实的苦难不被援手,经过加工的血泪却成为热卖(热卖也正说明匮乏有个女人,乡下失去双亲的表佳、表佳女因贫困辍学,为丈夫寄去一些钱她阴沉了几天脸,但在看杂志上一篇农村少年和拮据的命运奋争、尽心服侍病母的故事她感动地有了泪花,不是出于悲悯心,而是出于对自己丰衣足食日子的感动吧。还有什么比境遇的对照更令人觉得自足呢?而有悲悯心的人即使身处窘境也会从薄焰中分出一缕微光,无存此心的从一杯奠中分出一小匙也是不忍。

悲悯就像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它不一定给人带来幸福,也不一定济世,但一定有光,一定伴着感动,有什么比贯穿着感动的生命更令人感动的呢?

小题1:作者从哪两件事中感受到了悲悯?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下面的句子表现了病家怎样的心理?你是如何体会到的?(4分)

病家红了脸,迟疑地接过药急急走了。

小题3:作者认为“一个有悲悯心的人,是幸运的”,但同时“有悲悯意识的心灵又是痛苦的”。这其中“幸运”和“痛苦”分别指什么?(4分)

小题4: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悲悯”是“世上最温柔也最具震憾力的东西”。(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李殊如医生理解、宽容赖账的病人家属;②我的朋友将饮料罐倒空再给拾垃圾的少年。

小题2:句子表现了病人家属面对李医生的理解、宽容时的羞愧,和接受赠药时的犹豫心理。从“红了脸”、“迟疑”“急急”这些神态描写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样的心理活动。

小题3:①“幸运”是指有悲悯之心的.人心底无私,能理解、宽容他人,也让自己心境平和。②“痛苦”是指有悲悯之心的人心中有一份对困窘之人的牵挂,为自己无法改变他人困

苦境遇而感动痛苦。

小题4:李医生在面对赖账的病人家属时浅浅一笑,并另配一服药让他带走,“我”的朋友将没喝完的饮料倒掉再把罐子给男孩,“悲悯之心”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是很柔和的(3分);“悲悯”能使人保持心灵的纯净,无论自身牌何种境地,都能对处于困境之中的人们保有一分同情。

小题1:试题分析:文章共写了有关悲悯的两件事,有明显的语言标志,一个是“少年时”,另一个是“一位朋友曾说起”,精读这两个部分,从中找到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大意即可。如第一件事是:李殊如医生具有悲悯之心,理解、宽容赖账的病人家属。第二件事写我的朋友出于悲悯,将饮料罐倒空给了拾垃圾的少年。

小题2: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可知,“病家红了脸”是因为李医生不仅没有质疑他的谎言,而且还拿了药让他再试试,李医生的宽容令他感到羞愧。“迟疑地接过药急急走了”不仅写出了他内心的羞愧,还写出了他的犹豫,他在接药、不接药这件事上不好做决定。

小题3:试题分析:结合词语“幸运”和“痛苦”出现的语段,联系上文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体会出答案,另外,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如“因为悲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纾解自私,淡化不平,它是一种温柔而持久的心灵光泽,经得起时间的变迁”等也是很重要的。这样综合分析,我们便可概括出“幸运”是指有悲悯之心的人心底无私,能理解、宽容他人。“痛苦”是指有悲悯之心的人心中常为自己无力改变他人的困苦境遇而伤感无奈。

上一篇:建筑施工实训课程标准下一篇:咨客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