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2023-01-21

第一篇: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不断扩大。

2.了解探测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

3.了解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归纳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保护宇宙环境的有关内容,认识保持太空清洁的重要性,增强保持宇宙环境的意识。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的教学建议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涉及到许多概念:如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空间站等等。这些概念不需要学生掌握,若学生感兴趣,或者问到某些相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予适当的补充。本期扩展资料有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关键应该说明这样几点:

一、人类借助越来越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范围增加了许多倍。尤其是各种探测器对一些天体的近距离观察甚至直接取样等,使人类对于宇宙环境中的很多天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人类不断增强的宇宙探测能力,不仅仅是满足认识新事物的好奇心,而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军事侦察、飞机导航、地球资源遥感等。

三、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关于这点,教师可以参考“媒体素材”中的课件类素材。扩展资料也有相关内容。教师通过这部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人类执着地向宇宙进军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痛苦的灾难。比如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世界载人航天大事”,选择性地介绍,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历程是艰难的。

关于开发宇宙的教学建议

关于开发宇宙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本资源库提供的媒体资料着手,让学生从录像中了解一些人类为开发宇宙做出的各种努力。比如如何建立太空生态系统,让宇航员可以更长时间停留在太空。

学生很容易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开发宇宙离我们很遥远,而事实上,人类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重要的成果。尤其空间资源是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很理想的资源。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很多飞行器和人造卫星都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供给。发电后送回地球在目前是科学家的设想。对于矿产资源,目前还处在采样分析阶段。但毫无疑问,人类开发宇宙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时间

探测器

探测方式

探测内容

探测意义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

【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演示】保护宇宙环境部分。

【提问】发展航天事业固然重要,但这些空间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且体积越来越大,对航天器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举实例说明对航天器的破坏),太空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将其清除掉?

【活动】学生讨论上述问题,提出清除太空垃圾的必要性和具体清除的办法(发散思维)。

【总结】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按类别和逻辑关系组织材料、演示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人类探测宇宙历程、探测成果的资料。

(2)总结人类的各种宇宙探测活动取得的成果,制作成合适的讲演稿向其他人演示。

(3)讨论人类开发宇宙的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分组搜集资料。教师可以将可能的领域罗列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比如可以 按照国家分别搜集或者按照开发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军事、空间通信等)进 行搜集,或者按照时间段(最好是能体现科技发展实现的跨越)来搜集等。

(2)在讨论人类开发宇宙的现实意义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表达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巧妙的引导。

第二篇:宇宙的真理 人类的灯塔

2013-8-5 18:07:08 来源: 原创 作者:站长 录入:admin

核心提示:宇宙究竟是无限的,或者仅仅是非常浩渺的呢?它是永恒存在的,或者仅仅是年代久远的呢?我们有限的思维何以理解无限的宇宙?虽然我们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我们的精神却能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甚至勇敢地闯出入连《星际航行》都畏缩不前之处【1】。笔...宇宙的真理人类的灯塔

孩儿

宇宙究竟是无限的,或者仅仅是非常浩渺的呢?它是永恒存在的,或者仅仅是年代久远的呢?我们有限的思维何以理解无限的宇宙?虽然我们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我们的精神却能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甚至勇敢地闯出入连《星际航行》都畏缩不前之处

【1】。笔者认为,探寻宇宙真理确实需要足量的勇气,敢于前仆后继的勇气,敢于突破自我、突破“固化”认识的勇气,而且必须拿出这样的勇气,因为宇宙真理与人类的一切包括未来无不息息相关。

“人类在迈向自由王国的漫漫长途中,关于人、自然界和宇宙以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一代一代的人们,永不停息的求索,每迈出一步都极其艰辛,每迈出的一步都是为走进真理所做的努力。尽管有的努力有可能是错误的,有的努力有可能遭遇误解,有时候甚至事与愿违,但前人的错误总是为后人树立起前进的灯塔,前人的成功为后人铺就递升的台阶。”

【2】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我们现有的认知之外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等待开拓。人类文明从原始蒙昧中摆脱出来,不断前进,走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路程,人类的科技水平与大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自然界探究也不断深入,虽然人们越发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知,但却从未停止究天人之际的步伐。中国哲学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与宇宙的同一。也许这是人类先天的一种本能,就如“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3】 ”一样。或者对真理的向往及探寻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类精神成长的需要。

大学期间,有幸读了《人类的起源》一书,逐步深入地了解了薄法平理论,非常地激动和震撼。作者站在宇宙的高度,把人类的起源演化与宇宙的起源演化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从哲学层面考察了天地之间的诸多未解现象,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与宇宙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人类的身世之谜,揭示了人类进化的方向和根本动力。相信无论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都可以从其理论中找到依托和共鸣。其理论具有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提供了充分的实证资料,率先在理论上为人类思想统一提供了实现路径,这是到目前来说任何一门科学或宗教都无法做到的。该理论空前的突破性和超越性,能够大大开拓我们的心智,把我们的思想率先引向自由王国。

从人类历史来看,不同的文化思想体系相互接触,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无论是吸引还是排斥,最终总会发生融合,如中国的佛教与道教两种宗教,相互争斗的一千多年,为了战胜对方,不惜借用政治手段打压对方。结果表明,中国的佛道两教都吸收过对方的教义、教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也是这样,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也是如此。站在文化长河的角度看,不同文化的相通相容不正是表明了:没有永远的对立,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吗?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哲学史作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也正是在彼此的斗争中累积了人类的智慧灵光。但人们可曾想过,唯物与唯心、无神论与有神论能否突破自身的限制,是否能够真正地融合与统一呢?薄法平理论提出:如果人类思想永远沿着唯物与唯心,无神论与有神论两条路向前走,无论是无神论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还是有神论追求的大同世界的目标,都是将永远是一句空话【4】 。实现唯心论与唯物论的统

一、有神论与无神论的统

一、物质与精神的统

一、宗教与科学的统

一、人类普世思想的统一,是令人类实现世界大同和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5】。笔者认为,薄法平理论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了一个合命题,找到了全新的结合点,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在现历史阶段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在薄法平理论中已经被统一起来了,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突破,为人类走向和谐统一,走向世界大同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点亮了现实道路的灯塔。

以前常在想,人这一生究竟是所为何来?如果说就是为了体验生命,那么体验的目的何在?生生灭灭,人的一生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意义何在?难道人的生命在宇宙中就是昙花一现?也许,时间可以以它的标准来衡量生命的长度,但却无法衡量生命存在的意义,更无法衡量这个永恒运动、循环着的宇宙。《人类的起源》让一切都有了答案,可谓终解无私造物情。人类并非宇宙的孤儿,本是宇宙人即人们所称之为“神”的后代,人类如今的道路是在宇宙人的关怀和引导下前进的。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薄法平理论认为人是物质体与精神体的有机统一体,物质生命有止,精神生命自被宇宙人创生之后,并不会随着物质体的回归大自然而消亡,而会继续与新的物质体重新结合,人类的进化实质是精神体的进化,向着更高空间维次的进化,向宇宙人回归,向着宇宙文明的进化。由此可见,薄法平理论已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宇宙之门,宇宙的真理之光已然照耀进来,照亮了人类前进与进化的道路。同时也终于明白,人只有走出狭隘的自我,才能走到那光明灿烂的新天地中去。

真理如水,我们是鱼儿,当有一天我们跳出海面看大海时便会发现,原来真理就是水,而它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不曾离开,很近很近,近得与我们自身都融在一起。当有一天,我们跳出地球,站在宇宙看地球时便会发现,原来,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是如此一番不可思议的天地,而被宇宙人改造呵护下的地球是如此之美,然而人类社会下的产物——神、佛、天主等,以及自然规律,其背后都是同一力量在发挥作用,那便是宇宙之中更为久远的宇宙人。她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便是宇宙的真理之一。

笔者认为,薄法平理论的诞生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随其理论的发展,这也将会是一场空前的思想革命,人类终将认识到自身的命运和宇宙以及宇宙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薄法平理论在未来不仅会有更为广泛的影响,而且还会获得更多的领域的研究、验证和开拓。因为,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并没有到达终点,不会就此止步;人类的未来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会一马平川。但就一句俗话讲:只要方向找对了,还怕路远吗?

【1】霍金《果壳中的宇宙》。

【2】薄法平《人类的起源理论创新600问》,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后记。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4】薄法平《人类的起源理论创新600问》,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42页。

【5】同上。

2013年8月重庆

摘自人类的起源网

第三篇:宇宙与人类

《宇宙与人》观后感

科学一直在探讨宇宙人类的起源,生命的秘密,人们为之在艰难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一串串步履铿锵的脚印。但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

在这个苍茫的宇宙中,地球就像苍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不,甚至是浩瀚大地中的一粒尘埃,渺小的微不足道。但正如片中所说:“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够缔造出生命这样的高级物质形态,并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智能。”宇宙,一个伟大物质演化的史诗,它以一个没有知觉的物质系统,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生物,那就是人类。

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已阻挡不了不断扩展的人的思想,强烈的求知欲望。人们对这个世界探索永无穷尽。人们不断地问自己,问世界,问宇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大约200万年了,而200万年之前,甚至更久远――以至于地球形成之初的情形,我们都无法具体了解,就更不用说不知道年龄的宇宙了。

我们一直以为太阳会一直“照顾”我们,永远没有消亡,然而这错了,大错特错。影片中提到,太阳终究不是永恒的能源。太阳只有2次核聚变,90亿年的氢聚变和大约10亿年的氦聚变。当氦燃烧完的时候,太阳的引力会继续塌缩而且将没有抵抗,此时,它的力结构将会出现一些不稳定而喷出一些外围的物质,然后这些物质会形成艳丽的光环。在宇宙中有许多这样的气体光环,这些都是类似我们的太阳这样的恒星的死亡符号。如果它们之中有被孕育过的生命,不 知它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到智能,并且在它死亡之前寻找到新的居住地,幸运的是,人类有至少40亿年的时间来做准备

让我深入思考的是我们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人类历史只有短短的那么一段,可是宇宙的历史却是很是久远,从我们人类诞生到现在,人类经历了很多的劫难,但是我们幸运的活了下来。虽然是历经劫难,但是百折不挠的坚持,并且在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当然这期间人们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其中不乏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自然的过度崇拜,人们会因为时代的局限,而作出了很多现代人不了解的事情或者什么,这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妄加判断。在人类的进化史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生物已经以为不能经受环境变化的考验,渐渐的离开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是灭绝,这可以作为我们人类生命顽强的一个表现。

人类看到到的宇宙是有限的,然而,人类惊异地发现,即便不看到整个宇宙,也能判断宇宙究竟有多大,在干什么。而在这个如此大的空间里,人类及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角色,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宇宙是一个群体,一个物质的群体,在银河的彼岸,是否还有另一种“人类”呢?

答案是肯定的。宇宙中千千万万个尘埃,千千万万个星系,遥遥之外,也有千千万万种生物在它们的“地球”上生存。我们并不是宇宙中的唯一存在者,但却好像被冷落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里,闭关发展,在浩浩宇宙空间中寻找一些填补自己的失落感的安慰。

人类的失落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加重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人类,既然能够在宇宙中存在,在地球上生存,就应该来研究宇宙的发展历程,关注其由来和走向。这样,加之利用我们智慧的高科技产物,主观的扭转宇宙的变迁,来更好的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宇宙。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的深入,拓展的更远。这样一个永恒发展的宇宙,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掀起它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怀着这种憧憬,一如既往的探索吧。

正如影片最后慷慨的:“从人类用笨拙的手在岩壁上用简单的图形记录自己的生活,到创造辉煌的史前文明,最后穿越宗教的黑暗,迎来科学的曙光,只用了几万年。今天,人类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连人类自己都为之振奋。”的确,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我们相信,一个还拥有40亿年太阳光辉的智能生命,将不会辜负如此厚爱我们的宇宙。

第四篇: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discover 1

作者:随心

宇宙,东西南北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空间和时间的四维构成这个世界。宇宙起源学说最强势的莫过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空间和时间起于0,终于0,如此反复,暗合道家庄子之“无”字。比如浩瀚的星云,恒星和行星恰如尘埃,世界的本质是虚无本身?湮灭才是永恒?

道若真为个人浅显所了解的宇宙的基本规律,从我们的认知范围它应该分为两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老子之自然应包括我们所理解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恒古不变,不以人力所变,社会规律却不尽然。古往今来,人类为了追求进化无不在接受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人性的阴暗面却无处不在,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杀戮、掠夺,皆因为资源,人类的痛苦和阴暗真的是欲望之无限对资源之有限?人类苦苦争夺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存?安全?交往?情感?自我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有些乏力,村上、昆德拉、卡夫卡之生存的意义有些迷惘,孔子之“未知生,焉知死?”有些回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有杰出的精英在探索世界至理,东西方的学术巨人倾其毕生探索,可并没有真正完全回答。爱因斯坦试图建立统一场论失败,牛顿归依神学,尼采陷入疯狂......博尔赫斯之平行宇宙类似科幻,薛定谔之猫貌似无解,黄易之探索意义即为本身类似循环,朱熹之理守仁之心看似难以相容……以有限求无限真的不可接近?真的无限趋近不可到达?宇宙本身只是程序,我们存在只是在运行程序,进化能量完毕程序结束?还是让上帝来解答吧,可上帝创造宇宙,上帝在哪里(宇宙之外or宇宙之内)?嘘......他也许在看着我呢_~

第五篇: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我国的经济体制己成功的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监狱生产却由过去的一度辉煌,变得难以适应,困难重重。其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或定位不准,忽略改造;或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或盲目招商引资,无序竞争;或不顾犯人的合法权益和监狱的实际,舍本逐末;或束手无策,坐吃闲饭……形成上述局面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这就要求我们理论要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课题做出深层的理性思考,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监狱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

思考之一:“监企合一”,问题根源

我国的监狱生产是随着新中国监狱的诞生而应运而生的。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方面亦十分困难。与此同时,监狱在押犯也急速增加。为了解决犯人“坐吃闲饭”问题,有效的改造罪犯,195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制定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由此,监狱生产拉开了序幕,不仅解决了犯人“坐吃闲饭”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监狱经费不足的困难,而且解决了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问题,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此观之,当时对监狱企业的定位:即是监狱又是企业。“劳动生产,从政治上看,是属于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一项重要政策。但从经济上看,则是属于国营经济性质的特殊企业。”(参见1952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第一次全国劳劳动改造罪犯工作会议决定》)这种“捆绑”式的“监企合一”的双重职能(又改造又生产)的定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现在看来,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甚至错位。这种偏差及错位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其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即长时间以来一些监狱重生产、轻改造,为了赚钱不顾犯人的正常休息和身体情况,超时超限超体力,严重偏离了改造工作的宗旨。毛主席听到有关部门的汇报后,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劳动改造罪犯,生产是手段,主要目的是改造,不要在经济上做文章。并对一些监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有些干部不懂得把改造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劳动生产放在第一位,不要赚犯人的钱。刘少奇对此也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这几年不是改造第一,而是生产第一,搞奴隶劳动,越搞越坏,对立情绪很厉害,生产也没有搞好。周恩来总理对这一问题也十分不满,指出“刑满以后他还是不满,出来以后又犯法,结果还是关起来……”时至今日,监狱改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后,监狱企业计划时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监狱企业的设备老化,资金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产品单一,管理呆板,缺乏营销手段等劣势,尽显无遗。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监狱生产陷入窘境。一些监狱为了企业生存,硬着头皮去参与市场竞争,其结果只能是:拼设备,拼体力,用低廉的劳动力,换取不等量的“劳务费”。有几句顺口溜在一些监狱不迳而走,广为流传:“经济指标是命令,教育指标是糊弄;经济上去提拔重用,教育上去原地不动”,“加班加点家常便饭,违规生产司空见惯;教育改造无暇顾计,紧张疲惫苦不堪言,死看死守莫出乱子,年终评比风光无限”。这虽不是监狱生产的全部实际,但也的确是部分监狱生产状况和犯人、干部心里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种恶性循环的生产模式,作为权宜之计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对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及犯人的改造,有害无益,与监狱改造工作的宗旨也是大相径庭。综上,我们不能不说:“监企合一”的体制是产生改造与生产的主要根源。

思考之二:“监企分开”,任重道远

1994年我国《监狱法》院颁布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财政体制问题,使得监狱生存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批转了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把“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做为监狱体制改革的目标后,使监狱生产重现生机。但由于监狱生产情况十分复杂,对“监企分开”内涵的理解又颇有分岐,加之缺少法律政策的支持,所以使“监企分开”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距监狱体制改革的目的尚有很大距离。

一是对“监企分开”的理解尚待统一。从“监企分开”的表述看,应理解为,监狱的刑罚执行工作,与监狱的企业生产分开,或者说,把监狱的企业从监狱中剥离出来,形成刑罚执行同企业生产两条线。相对独立,互有联系,互不干扰,规范运行。这里有一极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即监企分开的“企”是监狱自己的企业,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监狱以外的什么企业。如:社会企业与监狱的“合作”,“两头在外”的企业,“来料加工”的企业,均不属于监狱自己的企业,故,监企分开所指的企业不包括这类企业,仅指监狱自己的所有企业。然而,监企分开虽然不涉及这类企业,但是所有在监狱

内生产(加工)的企业,都是要依据行罚执行的具体要求“规范运行”的,如何规范这类企业,为罪犯改造提供劳动岗位,如何为改造工作服务,也是我们丞需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是“监企分开”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实现“规范运行”。监企分开做为一个改革目标,内容十分丰富,工作十分复杂,任务十分艰巨。首先就是不同类型、

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监企分开;如:大型企业怎么分,中、小型企业怎么分,工业企业怎么分,农业企业怎么分,等等。其次,按上级监企分开的要求,要做到机构分开,职能分开,人员分开,资金分开,管理分开,收支分开,以达到监狱严格按照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要求对罪犯行刑和教育改造,企业按照企业运作程序和要求开展生产经营。而机构如何分,又如何设,人员怎么分,资产怎么分,都是难度系数非常大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在我们基层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同时,还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制定监企分开后的运行规范,把“监企分开”和“规范运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进而推进“监企分开”的速度,提升“监企分开”的质量,真正到“规范运行”。

思考之三:特殊企业,“特”在何处

监狱企业主要是为了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手段,是改造罪犯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所以,监狱企业是特殊企业。《国务院批转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监狱企业的性质,做了进一步明确确定,即“监狱国有独资公司及其子公司或分公司是改造罪犯工作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为改造罪犯服务,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但也要讲效益。”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监狱企业与社会企业有哪些不同呢?换句话说,监狱企业“特殊”在哪里呢?

一是性质不同。监狱企业是依法为罪犯劳动提供的岗位和场所,为改造犯人服务,是监狱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目的不同。监狱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犯人改造提供岗位,培训技能,改造思想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

三是劳动者与企业的法律关系不同。监狱企业的劳动者不是一般的社会公民,凭劳动协议与企业形成的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而是犯了罪的公民,其参加劳动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且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综合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参差不齐等特点。

四是管理形式不同。监狱企业实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式集中管理。这是由监狱性质决定的。也是依法行刑,教育改造犯人的需要。监狱生产必须服从监管改造制度要求,以监区或分监区为相对独立生产单位,并根据监区押犯的数量、个人素质、技能等情况统筹考虑,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五是生产项目选择上不同。不是哪个项目经济效益大就上哪个项目。监狱企业生产项目的选择,是个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考虑产品的性质、技术的难易、产品的营销,又要考虑监狱的社会条件、地理位置,还要考虑押犯的构成、刑期的长短等等。这也是由监狱企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比如有损害犯人身体健康,危害监狱稳定安全的,技术要求太高和太低的都不能选。哪个监狱具体上什么项目也都要考虑到不同监狱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还要尽可能考虑通过政府采购订货制度,实现产品销售。这既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又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六是资源配置不同。监狱企业的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调配,《监狱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须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监狱企业所需的土地资金、生产项目、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由国家计划调配和划拨。监狱企业是国有独资,这与社会企业团体或个人投资的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七是享受的政策不同。监狱企业享受免交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先增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专项贷款核销、政策性破产等金融优惠政策,享受建贷贴息、技术改造贴息等生产建设优惠政策。

监狱企业这一既有一般社会企业的共性,又有监狱企业特性的特点,决定了监狱企业既要遵守《公司法》等企业法律法规,又要遵守《监狱法》等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既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守教育改造规律。这种双重性质,双重任务,双重规律,双重要求的特点,不仅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搞好监狱生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思考之四:以史为鉴,坚定前行。

如前所析,监狱这些年出现的“多元职能”“监企不分”“重生产轻改造”“包袱沉重”等问题,主要根源就是“监企合一”,现在监狱体制改革决定把“监狱分开”,这是解决监狱问题的关键。可以说“监企分开”是否成功,决定监狱体制改革是否成功。据笔者掌握的一些情况及一些人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心度,我们一定要警惕避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明“分”暗“合”,走“监企合一”的老路。如是,必然将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取之不易的成果丧失殆尽,错失良机,痛失好局。二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三是敷衍塞责、不思进取。任何好的改革和制度,也都需要通过人来贯彻和执行。因此,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作风硬朗、高素质、高水平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监企分开是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获得的重大成果,是监狱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这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创新工作,其复杂性、艰巨性可想而知。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坚定前行。深入探索“监企分开”的方法、原则、措施及运作模式,提供理论上的有力支持,建立健全有关监企分开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把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切实做到“规范运行”,真正使监狱改革和监狱生产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上一篇: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下一篇:美丽乡村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