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接诊的4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2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并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论文 篇1: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大手术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大手术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骨科大手術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予以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路径管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栓预防的依从率分别为84.9%和8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和57.1%(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分别为81.1%和82.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和52.4%(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工作更加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依从性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大手术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

骨科大手术主要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骨折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骨科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也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及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以循证医学和整体护理为基础,通过个体化、流程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了提高骨科大手术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的质量,我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围术期的血栓预防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骨科大手术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7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纳入标准:①实施骨科大手术的患者;②知情同意且愿意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

1.2干预方法

根据围术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中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将95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53例,平均年龄60岁,男女比例27:26;对照组42例,平均年龄61岁,男女比例20:22。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予以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路径管理,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规范细化责任护士的工作内容,关注患者的遵医行为、相关知识知晓度及效果反馈。

1.3大手术围术期

VTE的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术前管理内容:VTE风险与预防评估表(外科版)、签署知情同意书、预防措施。

1.3.1预防措施

包括:①手术操作规范,减少静脉内膜损伤;②正确使用止血带;③术前遵医嘱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④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⑤注重预防静脉血栓知识宣教,指导早期康复锻炼;⑥围手术期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

1.3.2物理预防措施

肢体静脉的向心回流有赖于正常的静脉瓣功能、骨骼肌收缩的肌肉泵作用及胸腔的负压吸引共同完成,而下肢肌肉中的静脉回流往往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完成。这为下肢功能锻炼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单独使用物理预防仅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出血风险降低后仍建议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对患侧肢体无法或不宜采用物理预防措施的患者,可在对侧肢体实施预防。应用前常规筛查禁忌。下列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1)充血性心衰、肺水肿及下肢严重水肿;(2)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已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3)间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了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或缺血性血管病、下肢严重畸形等。

1.3.3药物预防措施

适当使用抗血栓药物可减少THA和TKA后VTE的风险,一些组织,如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美国科学院的骨科医师学会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等制定了静脉血栓预防指南,推荐抗凝药物在这类手术后的规范使用。然而,有症状的临床静脉血栓形成事件仍有约2%至4%,发生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9.7d(3~21.5d)。由于术后凝血过程持续激活可达4周,所以指南建议,在没有抗凝禁忌症及用药后并发出血时,抗凝药术后连续应用35d。推荐用于骨科大手术VTE预防的药物主要有:血小板抑制剂(阿司匹林)、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间接凝血酶抑制剂(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及idraparinux)、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

2 结果

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栓预防的依从率分别为84.9%和8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和57.1%(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分别为81.1%和82.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和52.4%(P<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栓预防的依从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术前没有能够正确实施踝泵训练、术后踝泵运动的频次不达标等、出院后不能坚持进行踝泵训练及不能坚持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栓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较差,主要表现在:不清楚踝泵运动的作用;对梯度压力弹力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综上所述,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进行骨科大手术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可以使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工作更加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依从性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参考文献

[1]李之琛,余楠生.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利器——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02).

[2]李华文,刘效敏,张玥,颜征.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03).

[3]范勇.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活血灵防治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血栓与止血学,2017(03) .

[4]李之琛,卢伟杰,陈东峰,刘琦,钱东阳,钟树栅,陈玉书,王鹏坤.降钙素原诊断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05) .

作者:杨菲 龚秋菊

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论文 篇2:

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 12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接诊的4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2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并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程度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住院时间方面均有优势(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明显,适宜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护理;护理路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中先进护理模式之一,该综合性跨学科整体护理模式,是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从而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1]。本文对我院骨科接诊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 12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接诊的4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伤,并排除了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1例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范围20~70 岁,均龄为(45.4±3.6)岁,10例上肢骨折,7例下肢骨折,2例肋骨骨折,1例脊柱骨折;对照组14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范围21~71岁,均龄为(44.3±3.7)岁,11例上肢骨折,7例下肢骨折,2肋骨骨折。两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人员给予入院患者指导,向患者介绍病房及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等,以尽早拉近和患者之间距离。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向其分析身体状况和所患疾病情况,制定符合患者个体需求的临床护理路径,并确保该护理路径的安全性。

1.2.2 术前护理 术前在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同时;针对每位患者手术治疗采用的方法,给予相关健康知识科普指导;指导患者手术后尽早做康复训练;通过和患者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并向其介绍已成功同类型案例,这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还有利于手术能顺利进行。

1.2.3 术后护理 由护理人员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并对其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密切监测,同时观察患者伤口和感染以及渗血情况,若有异常反应则及时配合医生妥善处理。护理人员还通过适当调整患者体位,来预防压疮并增加其血运,同时还给予术后有消极情绪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2.4出院护理 患者病情趋稳或基本痊愈后即可出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出院护理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进行后续治疗以及如何保持康复成果。并指导患者在今后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1.3效果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减少住院时间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满意为:护理人员操作专业规范,护患关系良好,护理文书清楚;一般为:护理人员操作时较规范,护患关系较好,护理文书较清楚;不满意为:上述各项观察指标均不规范。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x±s )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且应用X2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程度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住院时间方面均有优势(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护理和康复制定的一套综合性治疗标准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循证医学,目的是通过提高护理治疗效率减少患者治疗成本,从而控制变异并对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通常临床路径执行流程是:护理人员通过执行各项检查,制定治疗护理途径及目标,并详细列出患者治疗疾病的进度表;接下来就是对治疗护理进行监控;在做好和治疗护理计划相关的护理同时,完善预后目标[2]。

本文中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治疗有较多优势,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协调护理,还制定了护理所需各种表格,这种表格的制定能协调各类医务人员,降低了不同学科背景带来的限制,临床诊疗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促进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流,精简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这样护理成本就减下来了。由于临床护理路径被应用于临床时会有护理路线图,使得护理人员每日护理工作有的放矢,并且保证了护理重点和护理关键。由于对各病情阶段有计划的有所侧重,较大的减少了护理盲目性,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不仅深化了护理专业内涵,还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有了认同。

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明显,适宜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超兰.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28-1129.

[2]祝晓华.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112-113.

作者:马克梅

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论文 篇3:

基于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骨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知识掌握达标,92.5%患者锻炼掌握理想,患者治疗后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实验组患者治疗(15.5±4.0天)后出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 骨科疾病 护理效果

骨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骨折诱因较多,类型也比较多,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较多,常见的有:疼痛、行动不便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骨折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且患者治疗后缺乏有效的护理方法,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近年来,临床路径在骨折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临床路径在骨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具有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患者的主治医师和护士,告诉患者物品摆放、保管等,并给患者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1-2]。患者入院第二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饮食,让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并指导和告诉患者家属给患者喂食的正确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患者入院第三天,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患者入院四五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用法、剂量等);患者出院前三天医护人员告诉患者相关知识,让患者进行锻炼;患者出院当天,嘱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观察患者骨折创面情况。

1.3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症状消失,患者能够自理生活。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能够进行简单运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需卧床休息。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较高,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0%知识掌握达标,92.5%患者锻炼掌握理想,患者治疗后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实验组患者治疗(15.5±4.0天)后出院,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临床路径在骨折患者中广泛使用,并且护理效果较好。这种模式能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让患者知晓进行的检查、治疗及护理等,使护理工作人性化。骨折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缓解患者恐惧、害怕心理,能够让患者尽可能配合治疗,更加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临床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并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护理路径,并将其运用于患者入院治疗后的每一天。并且对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时主要通过表格等形式罗列出来,使得患者能够根据顺序治疗、护理,能够有效的避免护理过程中的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0%知识掌握达标,92.5%的患者锻炼掌握理想,患者治疗后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实验组患者治疗(15.5±4.0天)后出院,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此外,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时治疗后,要多与患者沟通,这样既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分心,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锻炼,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力,另一方面能够加强患者骨折部位活动,但是患者要注意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在饮食方面,患者治疗后要尽量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

综上所述,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明薇,卓丽芬,朱蕾.专病专护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在妇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4).

[2]杨骏,吴丽心,杨芳,陈培能,李春兰.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内容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8(04).

作者:赵琴 谢红美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护理论文下一篇:交通事故伤亡待遇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