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

2022-11-12

糖尿病治疗关键在于稳定血糖并预防并发症,已有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为探究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诊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43例;年龄57~81岁,平均(67.59±8.60)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之后依据患者实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情况:1入院指导,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病房情况,并提醒患者进行情绪调节。2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症状、检查目的与方法、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素。3饮食护理,介绍护理的意义与目的,强调饮食量、时间、食品种类及热量评估。4用药指导,介绍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强调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药效及不良反应。5并发症预防,介绍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与危害,并介绍有效预防方法,包括皮肤清洁、口腔清洁、足部护理及眼部护理。6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定期复诊,告知疾病注意事项与咨询电话。

1.3效果评价

以问卷调查评价患者遵医行为,记录患者空腹血糖及饭后2 h血糖水平。

1.4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

2结果

1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护理后按时服药、自我检测、坚持饮食原则及合理锻炼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详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2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饭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护理前(P<0.05),详见表2。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3讨论

单纯的治疗手段难以改善糖尿病病情,其重点在于结合治疗、护理及患者自我保健等方式以稳定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为探究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该研究选取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的按时服药、自我检测、坚持饮食原则及合理锻炼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护理前,其中按时服药由65.26%提升至93.68%。分析原因在于 ,临床护理路径是通过制定护理日程表以明确护理目标, 从而确保良好护理效果的护理模式,其可有效保证护理的计划性、针对性及预见性,并将其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时期,从而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护理[3]。其中入院指导可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并有效缓解其不适情绪,从而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并了解糖尿病治疗与护理的注意事项,从而帮助患者避免诱发因素;饮食护理与用药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与用药行为,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护理的参与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饭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护理前,其中护理后空腹血糖为(6.08±1.68)mmol/L,优于护理前的(13.97±2.15)mmol/L。分析原因在于,通过护理路径患者增强保健意识和治疗依从性,在护理下进行饮食控制、按时用药及合理锻炼,从而达到血糖的有效稳定。护理过程中应以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事项讲述,避免患者因说教式教育而产生抗拒情绪。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95例,均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与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患者按时服药、自我检测、坚持饮食原则及合理锻炼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饭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遵医行为,血糖水平

上一篇:基于慕课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五动”课堂下学习行动模式下的评价模式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