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思考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规范不完善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思考论文 篇1:

从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引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摘 要: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使得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满足各个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本文从会计核算及监督的角度来解读财务报表的制作者与报表的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均衡,并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究,着重从公司的治理机构及政府引导两方面提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公司治理 政府引导 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最终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会计行为最核心的部分,其信息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社会、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各方利益,关系着国家宏观经济制度的调控,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一、从公司治理角度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公司层会计核算方面的建议。

据财务管理杜邦分析模型:权益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1-所得税率)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看出企业进行舞弊的两个主要原因:上市公司通过虚假业务来①操纵利润②操纵所得税来调节利润。一方面虚增利润容易使公司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使公司不断的扩张,另一方面公司经营者可以稳住股东并获得更多绩效奖励和分红等。

1.1积极的使用税务筹划在会计核算方面对企业所得税额的影响。

广泛开展税务筹划,来实现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均衡。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认真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及立法精神,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及方式,在国家税收政策法规规定的范圍内,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并利用税法提供的一切优惠条件,通过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和筹划,达到减轻税负,降低企业应缴纳所得税额,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税务筹划有利于企业的资本运作,企业在筹资方面可以通过税务筹划,确定一种税收负担较少、经济利益较高的筹集决策;在投资方面,可以通过税务筹划,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等。通过税务筹划,既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又可以有效合法的降低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额。

1.2 从对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支付体系来防止会计信息不对称。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经营者、管理者各自的利益不同,且对资源的掌握程度也不同,管理层很容易通过操纵报表、虚增利润来获得更多的奖励报酬。针对普遍存在的这一现象,应该通过加强公司的治理结构,尤其是对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支付方式作大的改变,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一方面使得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建立起相互牵制的关系,使得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进而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企业的目标上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职业经理人作弊的成本。当职业经理人管理作弊的成本高于其自身的收益,或者其管理作弊将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利益时,通常职业经理人就会选择不作弊。

① 对职业经理人薪酬体系的建立应该与股东支付率及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保持一致,而不仅仅是股利支付率,进而使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

② 在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具体支付上,薪酬的支付时间很重要,应该将薪酬的支付与企业的会计报表报告期联系起来。如可以将薪酬支付与会计报表的报告质量及社会投资者的反应挂钩,来增加职业经理人作弊的成本。

1.3内部监督方面的建议。

总会计师的职能不能到位,就谈不上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总会计师职能的完备,尤其是强化总会计师在创造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方面的核心作用,可以有效的协调各方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的建立一套制衡机制,有助于增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监督体系,有助于积极的发挥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和监管作用,进而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正确性。

四、从政府引导方面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① 加强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得应用,进而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即国家应该积极引导和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的建设,进而达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的目的。因为会计电算化,采用的都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财务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通过一定的程序,生成统一的报表,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会计信息手工操作舞弊的概率。

② 加强会计信息的需求方,行成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从会计信息的供需方面,由于当前会计报表的提供者为单一的,而对企业会计报表的需求却是多方面的。而当前我国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服务于股东的,其次是政府,使得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着重服务于股东。政府应该加强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形成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使会计信息可兼顾投资人等的利益。政府通过加强会计信息的需求方,能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稳健资本市场。

③ 国家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应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⑴国家应该积极引导会计师事务所的披露制度从主要服务于监管者向服务投资者转变,进而使得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正确决策,完善会计信息市场,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

⑵国家应该扩大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事项。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社会途径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这既完善了资本市场又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博弈导致的,再加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很容易被管理当局操纵,只图公司的短期利益及管理层个人的利益,而缺乏对公司长远利益的保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这就要求我们从企业内部及公司的治理结构这一源头及政府的引导两方面来调节和平衡各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资本市场。

作者:李娜

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思考论文 篇2: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

摘要: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规范不完善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会计信息

一、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从现代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构成了资本市场有效运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性。一方面,置身于特定公司治理结构下运行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其信息披露受制于公司治理结构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公司治理不仅有助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执行标准和具体内容,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效果,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可以说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具有交互影响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披露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纵观世界各国和各组织对于公司治理准则的规范不难发现,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是公司治理准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公司治理准则几乎均有对其专门的强调和阐释。例如,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颁布的《公司治理原则》中就有专门针对“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的描述:“治理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提出,持续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上市公司除按强制性规定披露信息外,应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并保证所有股东有平等机会获得信息。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直接影响着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内容,信息披露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

(二)公司治理机制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公司治理结构由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控制机制构成。内部和外部控制机制的存在,通过加强对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施加了内外两种动力及约束力,降低了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就内部治理机制而言,董事会的构成及其议事规则至为关键。目前被引起广泛讨论的主要是董事会的构成及其独立性问题,特别是独立董事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特殊作用。由于独立董事与公司及管理当局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大利益关系,在地位上完全独立于公司管理当局,因而通常被认为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活动发表判断意见。

从理论层面探究,独立董事可在如下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一,许多独立董事具有高层次的会计专业背景;第二,独立董事着力于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并有权提议或聘任会计师事务所。

从外部治理机制来看,竞争性的外部市场体系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和经理劳务市场。当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时,会计信息披露作用于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带动了外部治理机制的协同影响。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用脚投票”,加大了公司控制权市场上被敌意接管兼并的风险,也相应地提高了公司经理人员被解雇的可能性,最终,所有这些势必波及经理人员在职业市场上的声誉和未来的就业前景。因此,外部竞争性市场制约机制的协同作用,必将约束经理人员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它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发挥作用的。

二、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股票上市需要,高估资产,虚假包装。比如某上市公司将无关资产作价并入公司,连同其他相关资产虚增资本数千万元,连续三年不盈利甚至亏损、将亏损通过作假账变为盈利,从而成为绩优企业。不少上市公司有意披露不真实信息,有意迎合庄家炒作,配合在不同阶段颁布误导投资者的信息。许多上市公司出于圈钱考虑,采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利用虚假财务报告,掩饰上市公司被“掏空”的事实,误导中小投资者。

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多数上市公司只按行业披露分部的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产品收入的比例及主营业务利润增减变动情况,而没有按规定披露上年对比数。这些内容涉及的会计信息面极其有限,投资决策者难以据此了解分部的完整信息。

3、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使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基本能够做到在规定时间内披露业绩报告,但对重大事件的披露往往不及时。

上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都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对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国企改革乃至社会、国家,都是贻害无穷的。而对于广大股市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的失真会给他们的投资决策带来误导,以至投资失误带来损失,将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股市的正常发展。

(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制度基础——两权分离下的公司治理。这是因为在公司治理制度下,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关系中,所有者将资财授权、委托给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运营,期望企业能在经营者的努力下实现价值最大化,并使所有者自身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则首先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报酬、社会地位、低经营风险甚至灰色收入的最大化。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表现为所有者要求经营者履行完整、真实、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责任,以对其投资的风险和预期收益进行评估,并据以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而经营者则不愿意披露对自己不利的会计信息,倾向于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因此,当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制衡作用较弱时,经营者就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与操作权,向所有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中,大股东特别是控股大股东,不仅具有信息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公司重大决策权和实务操纵权。这些为他们进行不正当交易、攫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大股东需要隐藏其不正当交易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向相关利益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所以,在两权分离下的公司治理中,客观上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基础。

2、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1)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即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股份所占比重极大,不流通且股权高度集中,社会公众拥有的流通股比重小,且股权极为分散,这种股权结构,严重破坏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制衡关系,股东对公司的终极控制权随之被削弱,甚至丧失殆尽,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大股东或个别控股实际上控制了股东大会、董事会,进而控制了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股东大会的职权难以真正发挥出来。董事会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履行其功能。此时,企业内可能既无制衡的动因,也无制衡的机制安排,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难以体现所有者利益要求。(2)监事会缺乏独立性。作为监督机构的监事会,其成员往往是企业内部人员,与被监督者往往是上下级关系,地位较差,对董事会和经理的监督作用有限,结果往往流于形式,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3)不健全的外部公司治理。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占很大比重的国有股不能真正流通,经理不必承受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这对通过市场来约束经理层的一系列机制都造成了影响。其次,经理市场缺乏竞争性,我国的经理市场尚未建立,经理往往通过组织任命,而较少通过竞争性的经理市场来选择,缺乏对经营者正确评价的市场机制。最后,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和会计信息质量重要保障的注册会计师,缺乏根本的独立性。

三、规范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提高公司治理的绩效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差,严重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了公司治理绩效的极端低下。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规范信息披露。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在优化公司内部治理上,一方面要培育完全意义上的股东。包括:调整现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的比重;将部分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转为优先股,以降低大股东的持票权;采用公司回购国有股的方法,减少股东的持股比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三权分立的内部制衡机制,即: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管理层行使执行权、单独成立审计委员会行使控制权。其中内部控制权应包括内部审计权、聘任和解聘注册会计师、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对董事会决策的质疑等权利。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培育公司间并购市场,出台有关法规,鼓励涉及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促使股东“用脚投票”的机制得以充分发挥功能,即若公司出现经营状况不佳,或被发现财务信息披露虚假等,可能陷入被收购的境地。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也像普通商品一样,既有需求方也有供给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就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所以必须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虑,才能够找到问题的实质,从而采取相应对策。

首先,逐步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制定严格的市场游戏规则,制定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监管规则》,对目前的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法制的角度加以严格规范;建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错误与舞弊责任追究制度,让违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从法律、内部行政、经济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证券机构进行约束,真正达到证券市场的共同管理、共同负责的目标。

其次,必须发展机构投资者,使其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体。机构投资者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而且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反馈能力更强;应提高个人投资者的素质,使其逐步走上理性投资之路。

再次,加强证券监管力度。证监会要强化信息披露,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使股东、债权人、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能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信息,形成对上市公司有效的外部监督和约束。

参考文献:

1、于东智,谷立日.公司治理:透明度与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月刊,2003(4).

2、陆黎峰.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3、田昆儒.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会月刊,2002(1).

4、乔春华.公司治理的财务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3).

5、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5).

(作者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襄樊供电公司财务部)

作者:韩维刚

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思考论文 篇3:

论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功能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本身作为治理上市公司的一个机制,是政府代表社会公众与上市公司签订的一份公共合约,具有很强的外生性。公司治理本应作为上市公司内生的制度安排,但由于其是从西方移植的产物,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难有作为,而发挥会计信息披露的本原作用——公司治理功能,则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之间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公共合约;公司治理;作用机制

自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出现的舞弊、欺诈、不规范等现象层出不穷,因而会计信息披露通常被作为对上市公司进行治理的重点。这其中建议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章比比皆是。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一点,即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于公司内部,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制约经营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风险,带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披露。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本身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内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的运行及其结果,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帮助企业有效进行管理决策;对外则是市场治理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作用于价格机制,可向市场传递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引导资本趋利性流动,从而形成外部压力机制来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进一步提高效率。会计信息披露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公司治理的其他机制失效的环境下,可发挥会计信息披露的替代治理功能,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环。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

会计信息披露首先是作为维护市场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而出现的。一方面,上市公司需要借助于信息披露发送信号以获得市场参与者的关注和投资;另一方面投资者也需要披露的信息来缓解自己的信息劣势,同时会计信息部分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而带来的外部效应使得会计信息成为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对象,因而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安排更多体现为一种外生的制度安排。从契约的视角可以把会计信息披露看作是所有资本市场投资者借助政治程序与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一份公共契约,这就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是基于其社会公正原则而对会计信息的生产、鉴证、披露、分析和利用进行的一系列强制性规定,具有确定性、一般性和普适性(柯武钢、史曼飞,2002),即该份契约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有效,因而还具有市场契约的特征。在这样一份契约中,双方的权力结构比较对称,可以借助市场的价格机制自我实施。因为有效的资本市场能对反映企业管理层效率和企业价值的会计信息作出反应并作用于价格机制,而投资者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作出买卖决策来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对企业具有很强的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同时作为公共契约投资者还可以借助政治程序和国家强制力,在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机制来获得赔偿。

从上述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来看,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筹资功能和产品市场价值实现功能的依赖导致其本身存在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动力,因而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可以有效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理功能。例如在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披露引导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从而使资本市场有序运转,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产品市场上,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有效打破信息壁垒,促进产品市场充分竞争,提高了产品市场的自由度,而市场自由度的扩大所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进入者对现有企业形成强大的压力机制,激发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而有助于增加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的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失灵而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强制性要求,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都受到了管制。会计信息披露事前、事中的管制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对外传递都受到了监管部门的统一约束和规范,使得不同的公司之间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上具备了可比性,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选择。而会计信息披露的事后管制主要表现为相关法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在造成投资者损失时所作出的惩罚性规定。对会计信息披露各个环节的管制利

用了政府的权威调节机制,有助于对上市公司形成威慑,达到治理管理层道德风险的目的。

三、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公司治理机制从本质上讲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努力程度的不可观察性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制度安排,以达到有效激励和约束公司管理层的目的。但从中国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产生来看,却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强加给中国上市公司的一项制度安排,因而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建立的是形式大于实质的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而且由于中国产权、企业文化和道德以及各项经济制度、法律法规等这些现代公司治理机制赖以获得滋养的土壤尚未有效开发出来,导致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都存在不足。

首先,从中国公司内部治理状况来看,尽管中国的上市公司在机构的设置上都已经借鉴了国外的公司治理模式,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的治理结构,但这一模式是欧美模式杂糅在一起的产物:一边是欧洲大陆双层制的董事会制度,一边是美国单层制下的独立董事制度,造成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重叠和冲突。中国在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上的相互矛盾和冲突,弱化了其治理机制的发挥;再者欧美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产物,中国采用移植和嫁接方式形成的公司治理机制,在运行中导致的现状是:股东大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独立董事不“懂事”成为摆设的花瓶。这一现状的背后,乃是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演化中的“路径依赖”使得维护旧制度中习惯、习俗等非制度因素仍然存在,导致现有的公司治理制度与非制度因素难以有效融合。

其次,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主要是所有者缺位带来的内部控制和核心代理问题,从而出现“强管理者、弱所有者”或“强势股东、弱势股东”这样的权力格局,导致弱势一方的利益必然受到侵犯,引起内部人控制问题。这些内部人不仅拥有信息优势,而且利用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实施垄断定价,通过提高在职消费、薪酬等增加成本来为自己的垄断定价作为借口。显然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这样的公司从上到下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只有借助于外力才能对其行为进行制约。而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如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受制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无法一蹴而就,因而导致中国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虚化,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声誉机制和分配机制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激励和约束。

在中国公司治理出现内部治理弱化、外部治理虚化、制度与非制度因素难以有效融合的状况下,依靠公司治理来解决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问题以促进公司质量的提高,难以找到合适的着力点。

四、会计信息披露治理的优势

针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寄希望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显然不切实际,反而会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低效循环。因为公司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格局下,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若公司治理内外失衡,就给公司利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误导市场满足其不当利益需求提供了机会。而一旦其行为被市场识别,披露的会计信息价值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的信息甚至退出市场,结果必然使会计信息披露外部需求弱化,市场制约机制失灵,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的制约力下降,由此形成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低效循环。如何破解这种低效循环的状态,在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格局无法有效扭转的情况下,发挥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功能具有极大的优势,理由如下:

首先,会计信息披露的各个环节,包括会计信息的生产、鉴证、分析、披露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管制状态下,并嵌入公司治理体系中,辐射到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因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会带动整个公司治理的改进。如今中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中的核心、规范会计信息生产的会计准则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已实现了国际趋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一方面对公司管理层在会计政策选择上施加了限制,但另一方面也保留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空间。这些合理、公允的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向市场传递更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增加企业应对环境变迁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价值,为公司治理实现持续均衡的改进提供了激励。同时会计信息披露缓解了上市公司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增强了双方合作的信心和耐心,有助于激励企业利用企业组织这个巨大的声誉载体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完成自我实施的协调与监督,使得经营者能够把对个人有价值的服务与对社会有价值的服务捆绑在一起实现。

其次,会计信息披露在脱离了企业的边界后,更多是作为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通过作用于市场价格机制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一方面服务于投资者,将公司内部的信息有效传递到市场,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导投资者正确决策;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改变了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得占有信息优势的企业管理层在双方力量的博弈中,不得不更加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求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中国上市公司的垄断定价问题,主要产生于供方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邮政、石化、电信等企业,以及需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例如医药企业。前者独享稀缺资源,因而对这类企业的要求应该是在补偿成本的情况下略有盈余,若将企业业绩作为衡量公司管理层的努力程度的指标则不具有信息含量,有关这类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应是反映其努力程度的重点,但这类企业往往都是国有企业,其提供的垄断产品定价受到国家管制,因而其公司的管理层为了给自身攫取更多的利益,往往以成本过高为借口,要求产品提价。如何遏制管理层依靠垄断地位要求产品提价却并不在公司治理效率上努力来降低产品成本的动机,可以通过对这类企业增加高管人员、职工的薪酬的详细披露以及产品成本信息披露来解决。而对于医药企业,由于消费者对其主观效用评价极高,因而导致医药企业利用本身的信息优势对产品制定高价,导致药价居高不下,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福利的改进,因而医药行业的证券定价也无法有效反映公司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因此依然可以借助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要求提供有关产品成本的信息。此时会计信息披露将起到威慑作用,迫使公司管理层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形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和公司治理效率提高的双赢局面。

最后,会计信息披露治理主体强大,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声誉机制和社会压力机制来推动公司治理。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资本市场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利益链上,有着众多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大多是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关注者,如众多的投资者、财经媒体、财经分析师以及社会的中介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机构等,加之如今网络技术的普及及发达,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构成强有力的威慑,使得公司管理层不得不对公众的信息披露要求作出及时的反映。最近媒体对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天价薪酬以及一些垄断行业员工薪酬的声讨,促使相关单位专门针对国企高管颁布了限薪令,这已足以说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引致的强大社会压力。

另外,在注重社会和谐、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氛围下,政府会积极推动保护中小投资者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证监会、证券交易机构则可以根据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当行为实时进行谴责或出台相应的指导措施,因

此,利用会计信息披露来约束和激励公司治理完善,力量更加强大。

五、结论

在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尽管中国的上市公司已具备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形式,但内部治理由于缺乏权力制衡弱化了其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加之中国公司治理是从西方移植的产物,尚未与中国的企业文化和道德有效整合,因而注定中国的公司治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而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维持市场制度有效运转的一项制度安排,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利用了上市公司本身存在的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动力,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可以对公司管理层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治理。同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放大了企业组织的声誉机制,使上市公司在多种信息披露媒体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下,能够对信息披露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后果及时作出反映,部分地起到了类似于西方外部公司治理中控制权接管、经理人市场竞争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中政府的权威调节机制,形成对公司管理层道德风险问题的威慑,从而有助于解决因为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而形成的公司内部治理软约束问题。因而当前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的情况下,从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入手来推动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可操作性更强,见效也最快。

参考文献:

[1]李明辉.论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8,(4).

[2]潘爱玲,王英英.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3]柯武钢,史曼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刘慧凤,潘爱玲.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互动及趋同互动研究[J]﹒现代财经,2006,(1).

[5]陈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4,(8).

[6]郭彤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1).

[7]陈汉文,刘启亮,余劲松.国家、股权结构、诚信与公司治理[J]﹒管理世界,2005,(8).

责任编辑:杰卿

责任校对:学 诗

On the Administration Func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Zhang Caifeng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Business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ublic contract; company corporation; function mechanism

作者:张踩峰

上一篇:数字档案电力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公路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