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的术后护理

2022-07-31

第一篇:ercp的术后护理

ERCP术后护理常规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与否是ERCP术成功的首要条件,而情绪、精神状态影响了其松弛状态。由于患者对ERCP缺乏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术前应耐心地向患者介绍ERCP的操作过程、手术的优点、可能存在的风险、手术成功的百分率、术中配合知识,增加患者对ERCP的了解和信任,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促进患者的主动合作。

2、术前检查及药物准备

检查患者有无严重的心、肺、脑、肾疾病,检查血压及凝血功能,做碘过敏试验及抗生素过敏试验,备好造影剂。患者穿着不宜太厚,以适应摄片要求,并去除义齿及金属物品。术前患者禁食、禁水8小时。造影剂一般采用76%复方泛影葡胺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5%。检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X线屏调到最清晰,调试好高频电的强度。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50%GS40ml静脉推注。安定10mg、杜冷丁50mg肌注,术前30分钟口服利多卡因胶浆20ml,并建立一条留置针静脉通道。

【术中配合】

1、取俯卧位,头偏向右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或右手放于胸右侧。

2、协助患者将牙垫咬好并固定,防止恶心、呕吐时牙垫脱出。

3、尽量放松,用鼻深吸气,用嘴慢慢呼出。

4、有口水时任其自然流出,不要吞咽,否则易引起呛咳

5、操作过程中会有异物感、恶心等,但可耐受,禁忌屏气或向外吐出及自行拉出内镜,以免引起咽喉黏膜擦伤和消化道大出血等。

6、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术者。

【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及家属更要热情细心体贴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紧张度。

2、 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唇湿润,使患者舒适。术后根据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及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如无并发症发生,常规禁食24小时后可进低脂流质,逐步过渡为正常饮食,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防止十二指肠乳头摩擦导致渗血,一周后可进普食。

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及压痛、反跳痛、皮肤黄染等症状体症;密切观察大便的颜色、量、性状以及可能会有结石排出;及时检测血淀粉酶,于术后6小时抽血查淀粉酶,24小时复查血淀粉酶,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汇报。为防止胆管继发感染,一般术后给予抗生素3~5天。

4、 鼻胆管引流管的护理

要向患者解释引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常检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在体外要做到双固定,即固定在鼻翼侧、颊部和床旁,并连接负压引流袋,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避免逆行感染。保持鼻胆管通畅和有效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以助于判断病情。引流初期,引流量较多,每日可达500~1000ml,后期逐渐减少,如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引流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应警惕引流管堵塞或是否置入胰管,应调整体位,保证引流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协助医生用甲硝唑100ml 1次/天鼻胆管冲洗,预防胆道内沉渣堵塞鼻胆管,并可控制胆道感染的发展,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压力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如胆汁澄清,每日引流量在300~400ml以上,无感染征象者可暂时不必冲洗。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低血糖、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告知患者应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避免剧烈活动。一般每隔1周复查血淀粉酶,每隔1个月B超检查,以观察肝胆系统情况。如有发热、呕吐、腹痛腹胀及皮肤黄染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篇: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护理分析

江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梁雪月 潘美玉

[摘要]:目的:总结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护理经验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2例年龄大于等于80岁伴或不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行治疗性ERCP的个体化临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有助于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并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护理。

背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胰胆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然而高龄胰胆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难以接受外科手术[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为探查胰胆道系统疾病的造影术,同时可内镜下行相应的治疗如取石、胆管引流、胆道支架置入、乳头切开等,是一种应用广泛、对病人创伤小,并且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易被高龄患者接受,已成为高龄胰胆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虽然ERCP的创伤小,但仍有可能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本文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行治疗性ERCP术的42例年龄大于等于80岁的高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行治疗性ERCP的患者42例,年龄大于等于80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最高99岁,平均年龄(83.4±3.3)岁,胆总管结石20例, 胰胆管肿瘤22例,合并症的共35例(83.3%),合并症主要包括:心血管(高血压及冠心病)28例、糖尿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或)肺部感染15例。有14例患者合并上述2种以上疾病。术后并发症:急性胰腺炎2例,胆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2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辅导:本组病人均为高龄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对相关知识认识甚少,因此术前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详细介绍ERCP的目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及担忧,同时了解其思想顾虑,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疏导,减少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术前护理: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做碘过敏试验;除ERCP常规术前检查外,所有高龄患者均需行心电图、胸片、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肺功能、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遵[2]

[3]医嘱用药,控制血压、血糖等在正常范围,如合并肺部感染,积极控制感染以在术前达较理想状态;按医嘱嘱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术中不要穿戴影响摄片的衣着饰物,带病历、手腕带等资料;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术前备药(安定、654-

2、杜冷丁)等[4]。

2.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高龄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因俯卧位压迫胸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加重心肺负担,应常规吸氧(2~4L/分钟),心电监护,备好呼吸机及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选择有经验的护士,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熟悉操作流程及器械的应用,技术熟练,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动作轻柔迅速,反应敏捷,最佳配合医生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等。

2.3.术后护理

治疗性ERCP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且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升高,患者痛阈高,反应相对迟钝,术后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容易延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处理,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龄患者的术后护理,并根据不同个体制定个体化精心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恢复时间。

2.3.1一般护理:术后禁水禁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同时密切观察意识、尿量、鼻胆管等;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肛门是否排气排便等变化情况,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及血常规、生化等,并遵嘱指导患者逐渐恢复饮食;积极给予心理辅导,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生活、饮食等方面的需求,并给予解决,尊重、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对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患者,禁食期间注意血压、血糖的变化,如有危急值,及时报告医生并予相应处理;对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术后常规吸氧,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补液速度;对有鼻胆管引流的患者,应主要防治引流管脱落、堵塞、感染,并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等,做好相应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2.3.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胰腺炎、 出血、胆道感染、穿孔等[3][5]。因此,ERCP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ERCP术后胰腺炎的观察及处理:ERCP术后胰腺炎是指进行ERCP术后有明显的腹痛等一系列腹部症状、淀粉酶升高等胰腺炎表现,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治疗时间的现象。ERCP术后胰腺炎与反复多次插管、过高的注射压力等引起胰管过度充盈有关,是ERCP术后常的并发症[3]。该并发症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术后出现持续腹痛且血淀粉明显升高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嘱严格禁水禁食、同时根据情况予制酸剂、抗生素,并维持水电解

[6]质平衡等,必要时予生长抑素或类似物或乌司他丁,定时复查血尿淀粉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运用心理技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对此项检查的恐惧与焦虑。

胆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胆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切开过大、过深、乳头旁憩室或憩室内乳头等,该并发症在本组病例中仅有1例。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排黑便、呕血、有无冒冷汗、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等出血征象,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是否有血性液体流出,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快速扩容,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等。并根据情况辅助医师行内镜下治疗或血管介入治疗等。我院该例患者通过血管介入治疗成功止血。饮食方面需告知患者止血术后2天内需禁食,待病情平稳后可逐步过渡到全流食、半流食至普食。

胆道感染的观察及护理: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有胆道梗阻、切开导致水肿明显、鼻胆管引流不畅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术后出现上腹痛、高热、黄疸加重、右上腹压痛、胆囊肿大,重者出现休克[2,8]。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体温的变化,观察临床症状如腹痛明显伴发热、寒战等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嘱给予降温、抗生素等处理,仍不见病情好转,应紧急行内镜下胆管引流。

3.讨论:

高龄胰胆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尤其是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这大大增加了治疗性ERCP的风险,同时对患者术后的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术前充分评估及准备、术中仔细监护、细心操作,术后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治疗,这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治疗成功。本组42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综述所述,通过分析发现,80岁以上高龄胰胆疾病患者不应该是治疗性ERCP的禁忌症,通过细心而严密的护理及治疗,治疗有效率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张荣春, 秦斌, 等. 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28: 21-23. [2] 麻树人, 邵晓冬, 张宁, 等.治疗性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23: 31-34.

[3] 李兆申, 许国铭, 孙振兴, 等.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 19: 77-80.

[4] 张晶, 崔梅.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360例临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4): 35. [5] 姚谦, 黄强,等. 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 肝胆外科杂志. [7]2012, 20: 176-178 [6] Cohen S, Bacon BR, Berlin JA, et al.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e-of-the-science conference statement: ERCP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 Gastrointest Endosc.2002, 56(6): 803-809. [7] 李俊梅, 李芸,等. ERCP术后并发胆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西部护理.2012, 3: 23 [8] 吴传良 ERCP常见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医学研究杂志. 2009,38(3): 92

第一作者:梁雪月 主管护师 大专 邮箱 1045833009@qq.com

电话 13680402960

潘美玉

护师

本科

第三篇:ERCP及EST手术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探讨ERCP及EST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47例ERCP手术配合过程,总结其中配合要点。结果 247例手术中手术成功232例,成功率93.9%。结论 ERCP及EST是治疗胆管及胰管手术的重要方法,护士熟悉配合程序及各种配合技巧,可缩短操作时间和提高操作成功率。

关键词:ERCP;EST;护理配合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是诊断和治疗胆管疾病简单易行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回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重复性、治疗肯定等优点[1]。同时ERCP是具有高风险、技术操作要求高,除需操作熟练的医师还要有受过专训练的内镜护士密切配合。我院在2013年全年共开展此类手术247例,其中成功232例。现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47例,其中男102例,女145例,年龄56~84岁,平均65岁。247例中胆总管结石146例,胆管癌伴胆总管结石14例,梗阻性胆管炎62例,胆道蛔虫2例,胰腺肿瘤18例,胆管结石并发胰腺炎5例。

1.2方法 患者先取左侧卧位,将十二肠镜经上消化道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患者改俯卧位,经活检孔道插入三腔乳头切开刀及导丝,在X线显影下导丝达到胆管或胰管,注入造影剂碘普罗胺或欧乃派克进行显影从而直接观察胰腺胆囊、胆管、肝管有无病变。根据显影情况进行治疗,方法有①通过放置鼻胆管和内支架,达到胆管或胰管引流;②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③十二指肠乳头及胆道狭窄段扩张术及内镜下球型或柱状气囊扩张;④利用取石篮结石及胆泥取出术。

2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2.1.1仪器准备 术前备好显示器十二指肠镜、三腔乳头切开刀、亲水斑马导丝、球形气囊、柱状扩张气囊、压力注射器等,根据情况准备不同规格的内支架、鼻胆引流管、取石网篮,备好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监护仪,还应备好抢救药品,碘伏、造影剂,肾上腺素、654-

2、杜冷丁等。

2.1.2患者准备 术前禁食、禁水12 h,行碘过敏试验,避免佩戴首饰、穿金属纽扣的衣服、穿着不宜太厚,有假牙应取出,术晨穿手术衣,排空大小便。指导患者适应俯卧位,以鼻吸气,口腔缓慢呼出。术前30min遵医嘱肌注654-

2、杜冷丁,安定等。术前10min口服达克罗宁胶浆一支。

2.2术中护理

2.2.1进镜配合 术中患者先取侧卧位,将十二肠镜经上消化道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协助患者俯卧位,部分患者会出现不配合症状如:躁动,恶心,屏气,手拔内镜或口圈脱出,咬住内镜等,应暂停操作,告知患者放松,给予心里指导,并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术中出现胃肠道反应较大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追加抑制肠蠕动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2.2操作配合 当术者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开口处时,护士应根据乳头的形态、大小选择乳头切开刀的型号,对于特小的乳头,一般选择前端较细的造影管,对于开较大的乳头,可直接送入乳头切开刀。将已准备好的造影导管(或乳头切开刀)交于术者,注意勿打折,导管送出内镜前端后,用稀释好的造影剂将导管充满,术者将导管插入胆管后,护士在X线监视下可缓慢推注造影剂进行造影,如胰管显影则停止推药,并尽可能将胰管内造影剂吸出,以免胰管内压力过高导致胰腺炎,如胆管显影,药量可适当加大,使胆管显影更充分。发现结石后,在X线监视下,护士左手持导管尾部Y形接头.右手拇指和示指采用"捻线"的方法送人导丝,并根据术者的要求不断调整导丝的位置,直至送达合适位置[2]。此时注意观察显示屏导丝位置情况,防止导丝脱落在乳头外。再次确认导丝在胆管内后,医师选择好切开位置,切开点通常选择在11~12点方向[3]。护士将高频电导线与电切刀接好,轻轻收紧切开钢丝,根据结石大小,切开长度为0.5~1cm,选择电流凝、切指数为35w。切开时,护士一定要注意手中切开刀钢丝的松紧度,慢慢增加力度,太松将切开无力,太紧将立即形成大切口,会引起出血、穿孔等。切开成功后将网篮交于术者,在x线监视下术者将网篮送过结石后,将取石网篮张开,上、下抖动网篮,将结石抓取入网篮中,然后慢慢收紧网篮,将结石从胆管内拉出至十二指肠后,松开取石篮,使结石从网篮中脱出,掉入十二指肠。对于结石较大需碎石者,可送人碎石篮,然后进行碎石,将结石与碎石篮一起拉至乳头外,对于细小的结石.可用气囊导管插到结石的上方,然后充气清扫结石。探查胆总管结石取尽后,均放置鼻胆管引流,即沿引导丝插入鼻胆管,并送达合适部位,在X线监视下保持鼻胆管位置不变,逐步退出内镜,将鼻胆管末端用导尿管自鼻孔引出并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保持通畅[4]。

3体会

3.1 ERCP治疗时患者神志清楚,操作时患者紧盯屏幕会引起精神紧张,呼吸急促、肠蠕动加快,从而影响操作,我们耐心与患者做好沟通,教其放松技巧,避免过度紧张。同时熟悉配合程序及各种配合技巧,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和提高操作成功率。

3.2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患者用柱状扩张球囊扩张时,压力应缓慢逐步加大,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以免撕裂乳头。术前周密的准备工作是内镜治疗的前提,术中密切观察,同医生熟练的配合是ERCP治疗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周平红,姚札庆,高卫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内镜诊断和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6):335-338.

[2]余容,袁诚霞,胡晓玲,等.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8):702-703.

[3]季国忠,缪林,范志宁,等.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蜢床研究[J].实用稿床医药杂志,2005,9(3):71-73.

[4]沈莉,顾方乐,陆翠玉.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33-35.编辑/申磊

第四篇: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一、 PTCD 术的定义和手术方式

(一) PTCD 的定义

PTCD 是继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PTC )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外科手术引流术。是经皮肝穿刺途径置放胆道引流导管,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和胆道梗阻的减黄治疗。

(二) PTCD 的手术方式

是在 X 线或 B 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由于 B 超检查可以显示扩张的胆管,并可监视穿刺、置管的整个过程,故目前以 B 超引导下穿刺为主。

二、 PTCD 的临床意义

PTCD 手术可以减压、减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择期手术时通过 PTCD 减黄、全身情况的改善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对于老年人、体质衰弱的或者全身情况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则更为适宜先行选择 PTCD 术; PTCD 可以经引流管冲洗,滴注抗生素,以改善感染症状;可以进行多次造影,经窦道取石;另外,还可以通过 PTCD 管留置的导管进行化疗、放疗和细胞学的检查。

三、 PTCD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 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行姑息性胆道引流; 2. 深度黄疸病人的术前准备 ( 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 ) ;

3. 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症胆道减压引流,使急症手术转为择期手术; 4. 胆道术后胆瘘者,因手术损伤所致的胆管狭窄或肝肠吻合口狭窄者; 5. 经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胆道扩张; 6. 协助诊断肝、胆囊及胰腺的病变。

(二)禁忌证

1. 碘过敏,有严重凝血机能障碍,严重心、肝、肾机能衰竭和大量腹水者; 2.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尚未控制;

3. 肝内胆管被肿瘤分隔成多腔,不能引流整个胆管系统者;

4. 超声波检查证实肝内有大液平面,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Casoni 试验)阳性,疑为肝包虫病者;

5. 不能控制咳嗽或呃逆者; 6. 病人不合作者。

四、 PTCD 术的优点

PTCD 是经 B 超定位,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 PTCD 的安全性比较大,退黄的效果明显而且迅速; PTCD 适应范围比较广;对于高位胆道梗阻时传统手术难度大且并发症多, PTCD 手术治疗有着较大的优势。

五、 PTCD 病人的护理

PTCD 术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向病人解释行 PTCD 术的目的、意义及方法,耐心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增强病人的信心,病人如较紧张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 完善检查:了解病人有无造影剂过敏,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胆红素和凝血功能。 3. 术前用药: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遵医嘱给予维生素 k110mg 肌肉注射每日两次。本药需行肌肉深部注射,不同部位轮换,同时推药速度需缓慢,注意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

4. 呼吸训练:因人体肝脏位置随着呼吸进行变化,需首先告知病人控制呼吸的重要性,再了解病人的呼吸状况,教会病人如何控制呼吸进行配合。

5. 术前备药:可遵医嘱准备止痛药,如哌替啶 50mg 。 6. 术前禁食 4-6 小时。病人有无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

(二)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一般护理主要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卧床期间协助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术后暂时禁食四到六小时,然后循序渐进增加饮食的种类;进行静脉补液;对病人术后疼痛的评估尤为重要,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以及黄疸消退的情况,以确定引流术后的效果。

2.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打折扭曲;根据患者在床上翻身的范围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下床活动时防止引流袋高于置管处发生引流液的逆流而造成逆行性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敷料的情况,防止引流不畅或者引流管脱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引流量。

3. 饮食护理:因胆汁流失,病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明显降低,指导病人少食多餐,从清淡易消化低脂流食逐渐过渡;进食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

4. 心理护理:多数病人术后身上会留置引流管及引流袋,病人会因为担心引流管移位或穿刺点疼痛而引起焦虑心理。责任护士需给病人再次讲解留置引流管的目的,需要留置的时间,减轻其焦虑心理。告知病人管路留置初期,若出现少量的血液为正常情况,避免引起病人的惊慌。病情好转的情况及时向病人告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并发症是 PTCD 引流管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见的 PTCD 术后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胆道出血、引流管阻塞、胆漏、脱管、电解质紊乱等。

1. 胆道感染的护理

( 1 )胆道感染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是 PTCD 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是因为引流管与外界相通,增加了细菌进入胆道的机会,且细菌容易聚集在支架或引流管的内壁;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等也是导致胆道感染发生的一个原因之一。感染后会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病人表现为 PTCD 后 30 分钟至数小时内骤起畏寒、高热、右上腹胀痛、白细胞计数升高、黄疸加深,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 2 )胆道感染的护理

①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腹痛、高热、寒战及意识改变的情况; ②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③ 保持引流通畅。 2. 胆道出血的护理

( 1 )胆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引流液为血性胆汁, 2h 内引流量达 100ml 以上时应考虑胆道出血。胆道出血常与穿刺损伤局部血管有关,也因胆道梗阻致维生素吸收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受阻、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关。急性出血且量大时,病人出现腹痛、腹胀、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慢性少量出血时,血液进入肠道或凝血块堵塞胆管导致黄疸不退。

( 2 )胆道出血的护理 ① 发生出血后病人要绝对卧床;

② 严密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面色和意识状态的变化; ③ 观察胆汁引流的颜色、量的变化; ④ 遵医嘱静脉输注止血药物。 3. 胆汁渗漏的护理

( 1 )胆汁渗漏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穿刺部位观察到胆汁样的渗出。胆汁渗漏可以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胆汁的渗出对皮肤刺激可能造成胆汁性皮炎,表现为穿刺处的皮肤发红,病人有瘙痒感。

( 2 )胆汁渗漏的护理

① 及时更换敷料并注意保护皮肤;

②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体温波动; ③ 保持引流通畅; ④ 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4. 导管堵塞的护理

( 1 )导管堵塞的原因:长期置管有发热时,表示导管有淤塞或移位,其原因包括 PTCD 管细长容易扭曲,早期胆汁浓度较高, PTCD 术后出血形成血凝块等。

( 2 )导管堵塞的护理

① 妥善固定 PTCD 引流管,避免导管受压和扭曲; ② 注意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性质; ③ 管道冲洗。 5. 导管脱出的护理 ( 1 )导管脱出原因

① 术后因膈肌和肝脏随呼吸上下移动,使引流管不能完全留于胆管腔内,表现为通而不畅。

② 固定不牢:皮肤局部汗液或局部渗出导致敷料粘性下降。 ③ 患者睡觉时无意识的将导管拉出。 ( 2 )导管脱出的预防

① 术中插管的深度适宜可起预防作用;

② 术后妥善固定导管 — 可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 ③ 评估患者,夜间睡眠时可适当约束; ④ 做好宣教,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⑤ 加强床头交班和巡视; ⑥ 规范操作。 ( 3 )导管脱出的处理

① 及时报告医生,根据脱管程度进行床旁处置或再行重置手术;

② 一般经引流 10 ~ 14 日后,肝实质内已形成一大于导管的肉芽通道,如导管脱落,可通过导丝引导在 24 小时内再插入导管。

6.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若引流量大于 1500ml/ 日,可造成严重水电解质失衡。因此,要注意观察、记录病人胆汁引流量,引流量大于 1200ml/ 日时,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电解质情况,定期抽血检查电解质,及时调整补液,防止病人出现电解质紊乱。

7. 拔管的护理

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胆汁引流量在 700 毫升以上,大便颜色转黄,黄疸消退,血胆红素下降,且经夹管试验后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大便颜色正常可拔管。

(四)出院指导 PTCD 术后病人带管出院,除了要教会病人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敷料保持干燥,观察引流量、性状、颜色以及引流量和引流液异常时及时就诊等常规护理外,还应该告知病人在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要到医院进行处理:

1. 出现发烧、寒战,腹胀、疼痛、呕吐等症状时; 2. 黄疸复发、皮肤瘙痒、灰色便时; 3. 引流管堵塞、脱管时;

4. 引流液为血性或胆汁粘稠,管内含有凝血块时; 5. 胆汁有恶臭味及化脓物,引流液超过 1000ml 时。

因胆汁流失,病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明显降低。因此,出院后要指导病人少食多餐,从清淡易消化低脂流食逐渐过渡,进食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的症状。

六、总结

PTCD 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减黄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将梗阻的胆汁从引流管引流至体外达到减黄的目的,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减轻患者的全身不适症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保障。 PTCD 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护理不当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 PTCD 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第五篇: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我们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应用硬膜外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腹部外科术后疼痛常见原因

腹部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和各种导管插入或因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心理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人的情感反应,以及病人性格、性别、年龄、痛阈、文化背景、社会层次、过去对疼痛的体会等有关。病人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越差,男性较女性耐受力差;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病人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

2 护理体会

2.1 做好术前宣教,加强心理护理

2.1.1 术后疼痛心理护理的意义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痛觉反应,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有差异并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内脏反应,同时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实验证明,人的大脑能够产生吗啡样物质,现已检测出的脑啡肽、强啡肽类物质已有几十种,它们与外源性吗啡一样,能够控制疼痛的传导,抑制疼痛。情绪、心理等因素可影响吗啡类物质的产生。心理护理的原理就是激发机体产生释放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因此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2.1.2 术前耐心劝导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术前耐心劝导,让患者了解有关疼痛的知识和缓解办法,使患者认识术后疼痛的性质,采取预防性措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正确对待手术。

2.1.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 主动询问,相信患者的主诉,并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让患者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

2.1.4 分散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视觉分散法,如看书看报;听觉分散法,如听音乐,以及触觉分散法,如亲人的抚摸等。每个人的性格及以往经历不同,都会选择一些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

2.2 镇痛药物的应用

2.2.1 术后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预防性措施 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压迫伤口部位,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腹部伤口,以防牵扯缝线引起伤口疼痛。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变体位时,避免压迫或扭曲牵拉,以减轻伤口疼痛。给予预防用药,而不是疼痛难忍时再给药。预防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

2.2.2 硬膜外镇痛泵给药止痛 病人硬膜外镇痛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镇痛效果满意。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及尿潴留,注意监测血压、脉搏、面色,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患者对手术镇痛要求越来越高,外科医生、药理学家、心理学家及麻醉医师都进行积极探讨,普遍认为,术后疼痛除受手术部位、创伤大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患者的情绪、精神、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而且能提高患者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因此,在术后镇痛的护理中,将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加强术后心理护理,积极配合药物镇痛,是术后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法,并为患者术后创伤的恢复,心理生理状态的调整及整体康复创造条件。

上一篇:工作要点下一篇:petct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