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必须认清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成功办学经验,准确定位,把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的确立、学术氛围的营造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引领新升本科院校科学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篇1: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新升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高等院校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组织部分的新升本院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于走出办学困境,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办学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苏世乙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篇2:

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新升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必须认清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成功办学经验,准确定位,把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的确立、学术氛围的营造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引领新升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办学理念 科学发展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依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把教育列为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组织机构,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状和未来。新升本科高校要想抓住机遇,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定位,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新升本科院校应该立足本科教育,坚持教学型本科高校的定位。没有必要把目标定在几年之内设硕士点、博士点,最终变大学,而是十年之内心不旁骛,专心致志办好本科教育,打好基础逐渐上层次。

当今高校基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研究型大学,二是教学兼研究型大学,三是教学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多数是研究型大学,但研究型大学并不都是一流大学,相反,一流中也不乏教学型本科院校。虽然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科研,但也丝毫不忽视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在所有一流大学中都处于中心地位,美国的高等教育就是这样。哈佛、耶鲁、哥仑比亚等美国一流大学最初都以本科教育而著名。在美国,你如果是一流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你才算是一流的毕业生:你在哈佛读的本科,你才敢说你是哈佛毕业生。你不是哈佛的本科生,而是研究生,你只能说你是哈佛的硕士或博士。教学型大学都是专门从事本科教育的大学,没有研究生教育。由于对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先入之见,国人常常小视美国很多极负盛名的本科学院。事实上,有些私立从事本科教育的文理学院的教学质量绝不亚于研究型大学,如艾姆赫斯特、斯瓦茨摩等单纯本科文理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优雅的校园环境成为八所常青藤大学本科教育的竞争对手,号称“小常青藤”。这些学校在美国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绝不亚于十大私立名校。美国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非常注重是否拥有名校的本科学历,并不认为教学型本科院校就不如研究型大学。在我国,历史造成了现在的一般教学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以及其他各方面确实不如综合研究型大学,但现在不代表将来,随着对高等教育认识的加深,我国的高等教育会得到全面发展,单纯本科教学型院校一定会发展壮大,教学型本科院校不会永远差于研究型综合大学。

正确的办学定位是树立先进办学理念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大学就有希望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目的、办学方向的理性思考和对学校发展的合理定位,是办学者对大学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展望。具体来说,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使命与价值观等基本发展思想的概括,是大学与外部联系的规定,是大学内部管理的思想基础。大学办学的具体目标、任务、机制等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具体化,大学的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园和建筑等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大学的办学理念无形地制约着其发展方向。

纵观中外一流大学,无不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但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教授就是大学”的人才理念,“育人而非制器”的育人理念,“学术自由”的治学理念等等。新升本科院校应该借鉴这些大学的成功办学理念和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制定、学术水平提升、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二、重视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质量是大学的生存之本,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美国高校流行一句话:“教授就是大学。”1952年,艾森豪威尔接受哥伦比亚大学聘请,出任校长。上任伊始,艾氏与校董会、教授、员工、学生见面。在见面会上,他说:“今天和哥大的雇员见面,感到非常荣兴。”这时,一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教授拉比站了起来,自负而又不失风度地说:“先生,教授不是哥大的雇员,教授就是哥大。”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绝对,但也言之有理。试想,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教授或者说没有教师,能称得上大学吗?中外名牌大学之所以成功、出名,不就是因为他们有大师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吗?北大、清华、哈佛、牛津、剑桥等名牌大学都是因为有名人执教而闻名于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西南联大,一所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大学,没有大楼,也没有大院,为什么办得那么成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南联大有一支非常优秀的教师团队。其实,现在的中国大学校长们若真想建好一所大学,不必到哈佛、牛津去取经,只要到昆明西南联大的旧址上走一走,想一想,答案就出来了。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在北大讲演时谈到办好一所大学的四个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有一流的人才。只要有一流的学者在你那里,一流的学生就会涌向你那里。他说创造一流意味着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创造一流就必须能够接纳那些具有偏激思想和难以相处的人。新升本科院校必须要有一些相应的措施,能够使优秀的人才愿意来你这里工作,愿意留在你这里工作。要在物质条件、工资收入、职称评聘、精神需要上满足优秀人才。尤其在职称评聘上要按照教学型院校的实际出发,摆正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关系。教学型院校评聘职称时应该以教学效果评估为主,科研成果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科研成果突出的,当然可以当教授,但对一般的教师来说,绝不能按照几篇重点文章、几篇核心期刊文章来评聘职称。能把课程讲明白,教学效果好,学生愿意听他讲课的教师也可以当教授。拿诺贝尔奖的是人才,讲课效果好的也是人才。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一篇文章里介绍,在美国平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的教授还不到50%,单纯本科教学型院校,评教授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素质教育,把育人作为根本培养目标

美国教育家卡诺奇说:“如果我们对大学的培养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什么。”那么,大学应该让学生通过四年学习收获什么呢?大学应该怎样帮助年轻人成长和发展呢?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是“育人”非“制器”》。文章有力地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培养仅仅懂得某一专业的“机器人”或工匠。在我们看来并不怎么重视德育的美国高校也一贯把“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从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1971~1991年在任)制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八个目标就可以看出美国高等

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1)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首先是精确、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是清晰、流畅又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是这个能力。(2)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曾有美国大学搞过调查,90%的大学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重要目标。(3)道德推理(判断)能力。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就把道德课引入了大学,鞭策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各种道德问题。在大学开设道德课开始也没有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同,很多人认为“当学生迈进大学的时候,他们的道德观业已形成,要么有道德,要么没有,道德培养是父母和中小学老师的责任”。其实,这种观点把道德问题的一个层面混为一谈了:说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是指两个问题,一是他有没有思考和判断道德的能力,二是他没有实践道德的能力。大学的任务主要是教给学生思考和判断道德的能力。(4)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就是民主意识、自治意识、自律意识、理性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意识教育,所有大学都把合格公民教育作为自己的使命之一。(5)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本科生需要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德雷克的意思是既要学会与不同民族的学生相处,也要学会与同族的学生相处,大学有责任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6)全球化素养。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今天的学生应该了解更多的国际文化知识(外语能力是基础)。(7)广泛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也是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读完本科教育,应该对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产生兴趣。此外,学生也要对音乐、诗歌和绘画等某个方面具有业余爱好,它使学生能够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8)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进入劳动市场做准备。

除此之外,想象力、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也是很有价值的目标,如果大学能够实现它们,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不过,德雷克认为,实现这些目标是很难的,本科大学如果一味追求这些目标,往往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博克的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理论虽然是从美国的价值观出发的,但他的观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保证学术自由,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

学术自由是解放思想和追求真理的必要条件,没有精神上的畏缩不前和政治上的担惊受怕,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求知的热情和积极性、尽情施展思维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从而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知人之所未知。科学发展史证明,科学上的众多重大突破都是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牛顿定律、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孟德尔遗传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斯密的《国富论》等等,无不是自由探索的结果。

学术自由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由人创造的。人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研究方法、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兴趣偏好的不同,所得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学术自由就是保护不同观点不受到攻击和惩罚。不管这种观点是在公众舆论中传播,还是在教室里讲授都应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利。古希腊正是由于高度自由而宽松的学术氛围才人才辈出,从泰勒斯到赫拉克利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亚里士多德到伊壁鸠鲁,几乎每个人都是一派学术宗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研究自由和宽松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出现了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绝代奇观。

学术自由也意味着学术研究不像是生产物质产品,按照固定的生产程序、模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产量。学术研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也没有现成的公式和模型,没有办法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工作量。一旦给研究者施加固定的研究任务,要求他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研究者的大脑就会处于紧张状态,思想活力和创造性就会下降,潜能得不到发挥,效果将适得其反。学术自由要求研究者自由支配时间,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去研究,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另外,学术活动需要经费支持。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人文学科的研究现在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

新升本科院校由于过去缺少学术研究氛围,学校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自觉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升入本科以后,更要加强学术研究氛围的培养,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从而逐渐提升学术水平。

五、重视制度建设,实行以法治校、民主管理

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制度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胜过任何好的“人治”。邓小平同志总结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经验,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是靠不住的,还是制度管用。”这个结论是千真万确的。治理一个国家,管理一个单位,制度是关键的要素之一。同样一个社会,同一个民族,由于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地位、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等有很大差别。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积累了大量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制度一旦改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GDP持续增长20多年,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制度优势显现。政治生活也是一样,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能避免政治极权,有效地杜绝渎职、贪污腐败、公共资源浪费等现象。有一个科学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就一定会进步。学校也是一样,如果高校的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各个机关就会有效运转,各项工作就会顺利开展。

管理高校这样的组织机构,也和管理其他机构一样,关键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当前新升本科院校着重要做好的是:建立健全党委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制度,保证重大问题决策科学合理,减少失误;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涉及学院生存发展和师生员工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教代会讨论决定,保证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定岗定编,全员聘任;完善校内分配办法,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职称评聘办法,按需设岗、评聘结合;制定学术成果评价办法,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建立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保证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制度,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建立健全学院经费使用预算和决算制度,公开年度预算和决算,大项支出和重大工程建设经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审议通过后实施。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刘玉杰 吕孟仁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篇3: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研究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师资力量不充足,职称结构有待优化,学历层次有待提高,青年教师比例过大等问题。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合理规划,增加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近十几年来,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高职高专合并或独立升本形成,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教育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诟病。教师队伍作为高校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正如哈佛大学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地域、经费、科研实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引进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整体结构存在失衡。这不仅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分析,来探究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涉及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7所新建本科院校,其中包括福建省、湖南省各4所,广东省3所,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各2所,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辽宁省、湖北省、江西省、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各1所。其教师队伍结构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关于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

(二)统计分组

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时,采取统一分组和单项分组两种方式。所谓统一分组,即以学校“性质”为标志,分公办和民办两组;以“升本时间”为标志,分2004年及以前升本和2004年以后升本两组;以“地区”为标志,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组。 所谓单项分组,即根据对教师队伍现状不同层面的统计分析目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组别:以“教师类型”为标志,分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两组;以“职称”为标志,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无职称五组;以“学历”为标志,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四组;以“年龄”为标志,分老年、中年、青年三组。

(三)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Excel和SPSS19.0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7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结构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采取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剖析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运用整体分析法,将37所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结构的整体情况或共性特征;其次,从中观层面上,运用局部分析法,比较不同性质、时间、地域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结构现状,以发现不同统计分组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层面上,运用个案分析法,以具体的新建本科院校为单位,发现某些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的一些特殊表现或典型特征。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

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是衡量教师资源是否充足的基础性指标,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合理,才能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主要体现在生师比和不同类型的教师结构两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研究

1.生师结构

生师比是学生折合数与教师折合数之比,反映了一所院校每个教师在理论上可以对应教育的学生数量,是衡量教师队伍数量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合格标准要求除体育、艺术医药类院校外,各高校的生师比不高于18。

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共有折合教师26542人,折合在校生520554.4人,生师比为19.61。与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生师比17.71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生师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的每名教师要在全国水平的基础上额外关注2名学生。同时,新建本科院校整体生师比高出《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合格标准1.61。这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规模的要求,可能面临着师资短缺的问题。

若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师比进行分类比较,虽然民办院校高出公办院校1.05,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比2004年以前升本的院校高出1.56,中部地区院校高出东部和西部地区院校1.32,但是显著性检验表明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各种类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师比基本持平,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短缺现象。具体情况,详见表2。

若从院校个体情况来看,则生师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仅有9个,约占24.32%的学校,生师比超过限制招生的有2所,约占5.41%的学校。其中,生师比最高的院校高达25.78,生师比最低的学校为14.99,两者相差10.79个百分点,说明不同院校间生师比差距悬殊。

2.类型结构

教师队伍由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其中外聘教师是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从其他的高校或企事业单位等外部单位引入的优秀人才。虽然外聘教师可以为学校注入新的力量,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但是外聘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新建本科院校缓解自身教师队伍不足的缓兵之计。因此,外聘教师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过程中外援力量的强度,是衡量高校自身教师队伍是否充足的另一指标。

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现共有教师29616人,其中自有教师23468人,约占79.24%;外聘教师6148人,约占20.76%。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外聘教师比例与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外聘教师占比(21.23%)基本持平。

若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外聘教师占比进行分类比较,则民办院校的比例为40.06%,高出公办院校25.53%,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民办院校可能存在更多的师资队伍短缺问题,需要聘请更多的外聘教师;2004年以后升本院校的比例为27.15%,高出2004年以前升本院校约9.0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与2004年以前升本的院校相比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在师资队伍数量上面临更多的问题;东部地区院校的比例为22.08%,中部地区院校的比例为26.06%,西部地区院校的比例为11.73%,东、中部地区院校的外聘教师比例明显高于西部地区10.35%~14.33%,经过显著性检验,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不同地区外聘教师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情况,详见表3。

若从院校个体情况来看,则外聘教师比例最高的院校竟高达62.27%,最低的院校为4.68%,两者相差近58%。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外聘教师比例超过50%的有2所,约占5.41%的院校,外聘教师比例在10%以下的有13所,约占35.14%的院校。

(二)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不同职称教师的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经验、学术积累和社会贡献程度。教师的职称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无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般来说,职称越高,工作经验就越丰富,学术沉淀越深厚,社会贡献力度越大。

37所新建本科院校共有专任教师23299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有1910人,约占8.20%;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6171人,约占26.49%;具有讲师职称的10642人,约占45.68%;具有助教职称的有3820人,约占16.40%;无职称的有756人,约占3.24%。具体情况,详见表4。

若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各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进行分类比较,则公办院校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83.07%)高于民办院校(67.94%)约15%。对两者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进行显著性检验,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学校性质对教师职称结构有一定的影响。2004年及以前升本院校在讲师及以上各个职称中所占比例均高于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对两者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进行显著性检验,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升本时间对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有一定的影响。东部地区院校讲师级以上教师所占比例(83.05%)高于西部(79.52%)和中部地区(77.36%)。对三者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进行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东部和中部、西部的院校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中部和西部院校高级教师占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详见表5。

若从院校个体情况来看,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最高的院校为56.35%,最低的院校为15.35%,两者相差近41个百分点。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40%以上的有8个约占21.62%的院校,占比在30%以下的有6所约占16.22%的院校。

(三) 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

学位结构是指各个学位层次教师的构成情况,反映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学术基础、科研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位一般划分为四个层次:无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一般来说,学位层次越高,教师队伍的学术基础越好,科研能力越强,更具有持续发展性。

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的2329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959人,约占8.41%;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3029人,约占55.92%;具有学士学位的有6511人,约占27.95%,无学位有1800人,约占7.73%。具体情况,详见表6。

若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不同学位专任教师的占比进行分类比较,则公办院校博士和硕士占比分别高于民办院校3.16%和2.38%,无学位教师比例低于民办院校5.38%。对两者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进行显著性检验,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学校性质对高学位教师占比有一定的影响。2004年及以前升本院校在教师不同层次学位占比上基本持平,两者高学位教师占比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院校的博士教师占比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2.62%和5.59%,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院校硕士学历教师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约5%,西部地区院校无学历教师占比高出东部和中部地区约5%。对三者具高学位教师占比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院校所在地域对高学位教师占比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情况,详见表7。

若从院校个体情况来看,具有硕博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最高的院校为91.73%,比例最低的为42.98%,两者相差约49%。其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在80%以上的有6所,约占16.22%的院校;占比在50%以下的有5所,约占13.51%的院校。

(四)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构成情况,反映了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命力的发展态势。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教师称为青年教师,他们年轻,有活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普遍缺乏教学经验;36-55岁之间的教师称为中年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都不断得到提升,日益成熟,这一阶段为教师的最佳年龄阶段,是学校的骨干力量;55 岁以上的称为老年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由于年龄原因,工作动力可能不足。

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的23299名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最大,约占48.61%;36-55岁的中青年教师次之,约占47.14%;56岁以上的老年教师相对最小,约占4.25%。

若对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不同年龄段的专任教师的占比进行分类比较,则民办院校的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占比均高于公办院校约9%,中年教师占比低于公办院校约18%,两者的年龄结构差距明显;2004年及以前升本院校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占比均低于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约4%,中年教师占比高于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约9%,两者中年教师占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老年和青年教师比例略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中年教师比例略低于东部地区,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西部和中部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详见表8。

若从院校个体情况来看,则中年专任教师占比最大的院校为73.81%,占比最小的学院为20.38%,两者相差约50%。中年教师占比在60%以上的有6所,约占16.22%的院校,占比在30%以下的有3所,约占8.11%的院校。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教师队伍数量不充足

1.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张

新建本科院校总体生师比偏高,大部分院校生师比未达到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合格标准,不同院校之间相差悬殊。在调查统计的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其整体生师比为19.6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75.68%的院校未达到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虽然生师比在不同院校分类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院校之间的生师比差距也比较悬殊。在调查统计的院校中,生师比最高竟高达25.78,两级差高达10.79。生师比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率,较高的生师比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数量增长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能同步进行质量建设。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14.8%到2014年的37.5%,短短15年增长了22.7个百分点。[1]但是在招生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数量却没有得到充足的补充,从而导致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张。

2.部分院校外聘教师比例欠合理

民办院校外聘教师比例过高,而西部地区院校外聘教师比例偏低。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外聘教师比例与全国本科高校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内部间不同院校的差距比较明显。其中,民办院校外聘教师比例高达40.0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民办院校面临着更多的教师短缺问题,不得不从外部聘请更多的教师来缓解学生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压力。西部地区院校外聘教师的比例仅为 11.73%,与东、中部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不同院校之间外聘教师比例差距悬殊,外聘教师比例最高的院校高达62.27%,最低的院校为4.68%,两者相差近58个百分点。外聘教师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缓解院校教师数量不足,保障正常的教学运行;二是借“脑”融“智”,加强学术交流,优化的教师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外聘教师比例过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数量不充足,而外聘教师比例偏小则可能说明与外界的专家学者交流、引智的机会比较少。民办院校之所以外聘教师比例过高,归根结底还是其教师数量的增长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张。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收入,这就会导致民办院校更倾向于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学校的收入。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本就相对薄弱,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其师资队伍的建设无法适应扩招的速度,从而导致民办院校不得不外聘大量教师来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交通和经济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而言还比较落后,加之学校的知名度较低、信息不灵通等各种原因,导致很多企事业、科研单位或其他院校的在职教师没有意愿去担任西部地区院校的外聘教师,从而导致西部地区院校的外聘教师比例相对偏低。

(二)教授职称比例偏低,教师职称结构有待优化

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比例偏高,且部分院校教师职称结构严重失衡。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仅占8.20%,具有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比例为19.64%,其中,民办院校的初级及无职称教师占比高达32.04%。在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上,公办院校高于民办院校8.13%,2004年以前升本的院校高于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5.23%,东部地区的院校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院校。不同院校之间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差距较大,占比最多的学校达56.35%,最少的学校仅有15.35%,两者相差近41个百分点。之所以会出现教授职称比例偏低,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比例偏高的结构失调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职称评审制度重科研,轻教学,标准单一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院校,其教师队伍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实践指导和社会服务,相对于传统的科研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工作重点是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单纯以期刊论文和专著为晋升的标准,使新建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晋升标准趋同,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优秀教师得到合理的发展。第二,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新建本科院校多是由高职高专升本而来,其原有的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偏低,因此教师晋升的机会比较少,新引进的教师又缺乏一定的资历。特别是民办院校,由于教师的待遇有限、传统观念、经营者重视程度等各种原因,致使民办院校更难以引进高职称的教师,从而使得民办院校教师职称结构更加不协调。

(三)博士教师比例偏低,学位层次有待提高

新建本科院校博士教师的比例整体偏低,无学位教师的比例整体偏高,这种高学历人才缺少的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制约师资队伍的科研潜力和发展的持续性。在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其师资队伍的博士比例仅为8.41%,学士及无学位教师的比例为35.68%,有11所约占29.73%的院校的博士比例少于5.00%,有11所约占29.73%院校的无学历比例超过10.0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最高的院校为42.91%,比例最低的院校仅为1.10%,两者差距悬殊。若从不同院校分类情况来看,公办院校高学历比例高于民办院校,东部和中部地区院校高于西部地区,不同性质和地区的院校其高学历人才的比例差距较大。这种现状,主要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关。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继承了升本前的师资队伍。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的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来自于以前高职高专师资队伍,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新建本科院校中一大批学历较低的教师的存在。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地理位置、声望、待遇不能吸引足够的高学历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多处于地级市,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其声望和地位也不能与传统的本科学校同日而语,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很难争夺到足够的高学历优秀人才。特别是民办院校或者西部地区的院校,由于学校性质、地理位置等原因,要想跟老牌本科院校争抢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四)青年教师比例过大,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比例偏小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年龄呈“正三角”状,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比例偏少,青年教师比例过大,特别是民办院校和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在调查统计的3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老年教师占比4.25%,中年教师占比47.14%,青年教师占比48.64%,呈现年龄越大比例越少的情况。特别是民办院校和2004年以后升本的院校,其青年教师占比分别为56.06%和52.19%。同时,不同院校之间的差距悬殊,中年教师占比最大的院校为73.81%,占比最小的仅为20.38%,其中,占比在30%以下的有3所,约占8.11%的院校。可见,新建本科院校的年龄结构失调现象明显,教师年龄结构欠成熟。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招聘新教师年龄单一。新建本科院校升本时间较短,教师队伍比较短缺,迫切需要引进大龄的教师。但是很多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都是直接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中进行招聘,甚至对年龄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大量的青年教师涌入,使教师队伍呈偏年轻化的状态。特别是民办院校和2004年以前升本的院校,由于其师资力量更加缺乏,所以引进的年轻教师比例更大。二是现有教师退休制度的不合理性。我国高校教师男性一般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虽然这很好地保护了教师的休息权,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校教师的发展轨迹。高校教师作为科研工作者,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术积累和沉淀才能厚积薄发,其学术造诣往往在中老年阶段才达到最高水平。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在退休之后较少有机会被返聘回学校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这就导致新建本科院校老年教师比例偏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张,但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更应强调的是内涵的发展。[2]作为院校核心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必然会制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以发展自身特色为前提,合理规划,促进教师结构的优化,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

第一,实施人力资源供求预测,避免师资不足。虽然高校和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新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以及国家的政策法规,结合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和本校的内部状况,对所需引进的教师数量、结构进行分析,预测各个时期内本校的教师需求,从而确定自身的人员配置情况,避免师资不足的现象。

第二,重视引进培训,优化职称结构。虽然目前单一的职称评定制度难以改变,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从提高自身师资队伍素质方面入手,加强对教师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职称评定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只有从根本上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真正解决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偏低问题。同时,大力引进高级职称的教师,以暂时性地对自身教师的职称结构进行优化。高级职称教师的培养是长年累月的过程,短时期内并不能解决其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的现状。因此,目前可以先大量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通过外援来优化职称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强化学历要求,优化学历结构。教师的学历水平反映了教师的科研潜质,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引进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这样才不会出现后劲不足的状况。虽然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诸多劣势,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高学历人才来校工作,诸如提高经济待遇、解决配偶工作[3]。另一方面,加大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力度,解决原先很多教师学位较低的问题,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做好教师建设发展规划,通过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主动攻读更高学历。

第四,改变招聘模式,优化年龄结构。现在的招聘形式大多是直接从高校到高校,并且很多院校有一定的年龄限制,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青年教师队伍的比例过大。因此,应拓宽招聘形式,取消年龄限制,更多地从行业、研究所或其他教育教学单位招聘经验比较丰富的大龄教育工作者或研究人员来校任教。同时,开发银发工程,提高返聘力度,适度增加对精力充沛、学术沉淀深厚的退休教师的返聘力度,这既可以改变目前老年教师比例偏低的现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掘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带领作用。[4]

第五,增加师资建设的经费投入。这一方面要求高校自身增加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来保障学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来吸引优秀教师,培养本校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投入,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获得的财政拨款相对较少,特别是作为经费自筹的民办院校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校自身的发展,从而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得不减少开支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应在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经费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各种基金会为民办院校提供经费低息贷款等必要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208/t20120830_141305.html,2014-08-13.

[2]曹杰明.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统筹处理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47-48.

[3]邓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探索与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5-61.

[4]华玉,李兵,赵国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91-197.(责任编辑钟嘉仪)

作者:陈寒 顾拓宇

上一篇:盾构隧道排水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营销方案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