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

2023-01-17

第一篇: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

浅析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历程及现有规模

(一)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起步及借鉴对象

我国的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历程较短,起步也较晚,在改革开放后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和借鉴西方的模式,直至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推行“三票一卡”,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当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人行开始试办再贴现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刚起步,商业银行管理操作没有经验,票据市场上违规现象、假票问题严重,在1988年各商业银行被迫基本停办了票据业务。我国的商业票据市场发展方向陷入迷惘。

(二)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过程

我国各方专家机构通过研究,终于在1994年,针对当时一些重点行业的不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再度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开办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商业票据业务再次发展,在几个有限城市形成小规模票据市场。并在1996年颁布了《票据法》,奠定了法律基础。至此之后,我国不断改进,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货币市场健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贴现率、再贴现率确定方式,取消了再贴现行业比例限制等,使得我国票据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现有规模及经营现状

至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建立以来,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商业票据业务发展较快。一是票据业务量稳定增长,签发和贴现商业票据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但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二是以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个中心城市的票据签发、贴现占全国1/3以上,目前仍是票据市场交易最频繁的几个地区;三是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设立票据专营机构,如工商银行在上海成立了票据营业部,并先后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地设立了票据分部,带动了票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规模已比较健全;四是中国票据网建立,票据市场参与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咨询和沟通。时至今日,我国票据交易市场已达数十万亿,规模十分巨大,体系也相对较为健全。

二、目前阻碍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先天不足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起步晚,开始是照搬西方做法,经验严重不足,也是处于正在摸索建设的阶段,没能针对我国国情做出更好的发展策略,开始发展阶段受到了一些挫折,直至今日,我国商业票据市场还发展得不够完善,品种匮乏,法律法规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我国商业票据市场未完善的地方

1、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票据的基础是信用,我国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和信用状况不佳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

2、市场主体缺位。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一商业银行和部分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大量中小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度很低,阻碍了票据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3、交易品种单一。目前我国商业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据了整个市场交易量的绝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使银行成为最大的风险承担者,不利于企业信用提级和分散资金风险。

4、票据市场法规不完善。法规许多内容已随着时代变化出现了局限性,但却没有与时俱进加以修正。我国法规的不健全使得许多新型的商业票据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行。

5、票据市场流通性偏弱。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许多专业票据机构,但受地域和规模限制,难以协调各地的运作机制,使得许多票据只能在部分地区流通,信用程度也普遍不高,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和风险。

三、商业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及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信用良好的大企业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来筹集低成本的运营资金,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业务逐浙萎缩,银行的经营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因商业票据市场发展造成的困境应当根据我国国情作出适当改变。

(二)我国目前还不允许各类企业发行没有交易背景、纯粹为了融资的典型商业票据。我国的《票据法》将票据仅仅作为商品交易支付和结算的工具。这反映了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还有诸多不健全的地方,市场经济活动还不能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

(三)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十分薄弱,票据市场的违约行为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票据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作用

商业票据是信用性票据,直接反映了发行者的商业信用状况。商业票据评级有助于形成市场准入机制,起到降低市场的非系统风险、保护票据投资者利益的作用;也有利于票据发行者筹集资金,对于不为大众熟悉的发行人,通过对其发行的票据进行评级,使其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有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和国外同业交流,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程度的提高,能吸引外国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票据市场。

(二)国外较健全的商业票据市场可借鉴之处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加之其悠久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其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状况尤为值得我国借鉴。从发行人方面来看,美国商业票据的发行主体较为广泛,担保、资产支持等灵活的方案设计安排,使得商业票据能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为其融资提供便利。其商业票据市场具有以下优势:融资成本低;监管约束较少,程序简便;融资效率高。另一方面,美国商业票据的投资者群体高度发达,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信托是最主要的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来说,美国商业票据对其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风险可控;方案条款设计灵活。正是由于商业票据自身对于发行企业和投资机构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优势,它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得以发展成为美国货币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商业票据可以为中国提供些许启示,符合国内情况的商业票据的尽早推出能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五、对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现今存在问题的改革探讨

1、灵活而有针对性的条款设计是商业票据发展的动力。从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看,灵活的产品条款设计可以尽可能满足投融资双方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因此,商业票据在条款设计上应尽量丰富,积极推进票据业务和产品创新,拓宽票据品种,满足不同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的需要。

2、放宽扩大的投融资主体范围是国内发展商业票据的重要基础。上世纪70和80年代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和更多中小机构发行人的出现,推动了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壮大。因此,放开投融资主体范围对于国内商业票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和支持满足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票据,对于保证市场上充足的产品供应有重要意义,而新出现的投资者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将对促进产品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3、简洁的发行管理程序是国内发展商业票据的必要保证。美国商业票据获得发行人持续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程序较为简单,可以节约时间和发行成本。有鉴于此,国内商业票据在发行管理程序方面有必要较目前现有产品进行适当简化,这将有利于其获得发行人的欢迎,同时也将对探索新的证券审核与核准模式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4、进一步研究和健全法律法规和商业信用体系。对于我国现行滞后的法规,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地更新票据规定,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也能促使票据市场的繁荣。而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商业信用体系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遏制违约风险的程度。

5、尝试逐步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行为标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标准,减少跨系统银行承兑汇票识别难度。建立统一的票据监测系统,承兑行在签发汇票时应对承兑人的信息及时记入系统,贴现和转贴现行对于出票人的信息可直接从系统进行查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商业票据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发展,相信它可以为我国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潘彦,《探究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前景及策略》,网络财富,2008,(7):86-88 [2] 胡晋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历程回顾》,中国货币市场,2008,(12):4-8 [3]《美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证券时报网,2010-12-21

10证券投资 林鸿达 1040204114

第二篇: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经济的意义

摘 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在规模、功能、结构、规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而高效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的作用,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和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经济发展

1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不足

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跨越之年,特别是股市在经历了2005年的政策破冰和2006年的牛市运转之后,2007年上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96.66%,深圳成指上涨166.29%。截止到2007年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超过了32万亿元,流通市值超过了9万亿元,投资者账户总数已经达到了1.39亿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中国的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长和发展膨胀时期,市值由过去的3万亿元发展到今天的30多万亿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以沪、深交易所并存发展的模式,银行长期抵押放款市场仅服务于安全性高、风险较小的国有企业和大型集体企业,造成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风险大的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不能通过银行借款获得资金。且从证券市场的发行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为获得证券发行资格,虚报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部分持股大户常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操纵资本市场,造成严重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发生。我国资本市场有其不足之处:

(1)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资本市场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第一,债券市场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一直是“跛足”,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割裂,尤其是公司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更是发展缓慢,直到2006年,我国企业债发行规模才达到1008亿元,为历年发行总规模的近一半。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2006年贷款融资占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的比重依然高达82%,间接融资比重远高于直接融资。截至2006年底,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为57455亿元(不包括央行票据),与GDP的比例为27.4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63.11%的水平,远低于我国股票市值与GDP的比例42.70%;我国债券市场中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分别占50.56%、44.19%、5.0%。企业债余额仅为2831亿元,与GDP的比例仅为1.35%,远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30%的水平。 第三,股票市场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问题。一是虽然2007年沪深总市值已经超过我国内地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比例相当,但因流通市值无论绝对量还是占比都相对较小,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9万亿元,仅占两市总市值的30%左右,股市结构亟待完善;二是股市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发展不平衡,削弱了证券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我国单一层次的证券市场规定了严格的上市条件,阻碍了中小企业通过证券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进入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须受到严格的上市条件限制(包括公司规模、盈利性等),大多数企业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沪、深市场的大一统、高门槛,致使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于风险太大和公司的盈利性等原因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一切造成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型企业在我国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

展。

(3)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关于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国只有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尚未建立,沪、深主板市场门槛太高,企业往往由于一时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就有可能被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 ①公司的股本总额、股权分布发生变化,不具备上市条件; ②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 ③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④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有暂停情形第(1)项、第(4)项所列情形之一,经查实后果严重的,终止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一旦被终止上市,容易造成资本市场动荡,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过多的行政干预不能体现证券市场的高度市场化的特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10年主要是用行政手段管理,公司上市需要由自上而下的指标下达与自下而上的推荐相结合。这种管理方法与证券市场高度市场化的特点非常不适应,因此,今后公司的上市制度应该有所改革,凡符合条件的,可由企业自己申请上市,能否成功由市场决定,这样能通过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2 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1)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行使资源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由四个部门组成,即企业、政府、家庭和国外部门。家庭部门一般来说是收支盈余部门,企业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额部门。盈余部门一般要将其剩余资金进行储蓄,而收支差额部门要对盈余部门举债,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这种转化,曾经有过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计划经济性质决定的中央计划配置方式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资本市场配置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实践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

(2)资本市场还起到资本资产风险定价的功能。

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来指导增量资本资源的积累与存量资本资源的调整。风险定价具体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资本市场还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

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提供资本资产的流动性功能。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称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功能。流动性越高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就越高。流动性的高低,往往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4)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分散和信息积累功能。

从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还起到的两个作用是风险分散和信息积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非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常常会变成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本市场的信息积累作用有助于避免“有限制理性”而引起的投资决策上的偏差,从而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有来自国外厂商的威胁。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我国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伴随着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因此,投资者对这种项目往往采取非常保守的态度。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和共担” 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其投资风险。(5)高效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理论上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可以加强储蓄动员能力,优化配置资本要素,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发展是伴随经济结构变化的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资本的形成与扩张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历史学家恩格思·麦迪逊教授在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政策》一书中,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了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在这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0%。因此说,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资本来源于投资,投资取决于储蓄的规模及转化效率。扩大储蓄的源泉,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储蓄,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投资的储蓄约束,加快资本形成与扩张的速度与步伐,并正确处理好国内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使之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对经济发展是必须的。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

3 完善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由于资本市场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规范法律框架,完善交易规则,整合现有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市场良性互动;不断扩大股市和债市的市场规模,丰富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必须积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实现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背离,这并非否定了股市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反映的“晴雨表”这一命题。出现这种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市场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制度不健全和功能不完善之处,使我国资本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潜在着很多深层次和结构性的矛盾,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症结在于股权分置问题。 

(3)要重视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推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依托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深度的基础还在于全方位开展中国资本市场以效率为导向的创新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行上市以及股指期货等具有不同功能的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出,继续提高市场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不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等。总之,创新是增强市场

活力的源泉。

(4)顺应国际化趋势,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对于一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形成、流动性的提高、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努力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深化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融资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增进投资者信心;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巍,甘茂智.东亚资本市场在经济起飞时期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6,(5).

[2]赵晓雷.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N].文汇报,2004-2-16. [3]张留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谢林涛,徐恒峰.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5][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寻求平衡[J].社会观察,2004,(9)

第三篇:我国票据市场融资为何明显升温

关键词:票据融资 票据市场

目前,人们的融资注意力都放在股票、债券,或者银行贷款上,对于票据市场融资、票据市场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其实,票据市场有多种功能,它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应该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何为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这个市场按票据发行主体来划分,有银行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按资金属性来划分,有商业票据市场和融资票据市场;按交易方式来划分,有票据发行市场、票据承兑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资金融通的特点是:期限短、数额小、交易灵活、参与者众多、风险易于控制,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大众化、基础性的市场。

中国的票据市场,明清时代曾有相当的规模。解放初期,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仍然广泛使用票据,只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在全国实行信用集中,取消商业信用,以银行结算划拨取代商业票据。从此,票据融资和票据市场的概念从社会经济生活中消失。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重新推行"三票一卡",试图把银行结算转移到以商业票据融资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但实施中阻力很大,一度不得不重新恢复"托收承付结算"。到1996年,人民银行再度倡导发展票据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票据融资逐步升温,各商业银行也争相开办票据贴现业务,不少大中型企业从中体验到了票据融资的特点和优点,票据业务受到普遍欢迎,市场交易量有了明显的进展,票据市场初露头角。

发展票据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票据市场的本质是商业信用,用现代金融学语言,就是指企业间的直接融资。票据市场的重要性,目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集中表现在人们融资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发展股票、债券,或者银行贷款之上,至于票据市场融资,只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或者是作为应急手段而已。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票据市场的功能定位问题。目前,企业要从银行得到贷款不那么容易,发行股票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发行企业债券也不会如愿以偿,那么企业融资的出路在哪?尤其是中小企业怎么样才能得到社会融资支持呢?一方面,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大增,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许多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筹资无门,导致了市场融资关系板结状态。今天的市场板结,同改革开放以前的限制商业信用,似乎并不相关联,然而实际上有内在联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银行信贷取代商业信用,直接信用被人为地封杀;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又产生了以股票和债券(国债)市场替代商业信用的倾向,票据融资被人冷眼相待。所以,就不得不回到一个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初始条件问题:票据市场是不是金融市场的发祥之地?发展金融市场能不能逾越票据市场这个发展阶段?有人说美国就没有票据市场,其实不然。美国企业的融资构成中,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可转让定期存单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股票。 从票据的发展历史进程来说,是先有产品交换后有货币,先有货币后有商业票据,先有商业票据后有股票。票据融资是从商品和劳务交易中以双方的延付行为为基础衍生的信用形式,是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的条件下,提供的融资与融物的直接信用。这种信用行为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融资工具,逐渐成为一种规范的交易对象和一套公共规则,并演化为一种特定形态的市场融资制度。我们现在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如果超越票据市场这一个必要阶段去建立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市场,这种市场结构就远离了绝大多数企业的融资需求;企业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融资机会。经过6年多的时间,到2002年,商业票据年末未到期额(余额)达到了7347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十几倍,然而,这样的规模,只相当于国债余额的47%。商业票据的交易总量,2002年最好的估计是25000亿元,也只相当于国债交易额的21%,大体上同股票市场交易最清淡的2002年股票交易额相等。至于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余额只有5200亿元,只相当于同期贷款的4%。这种交易的规模和格局,真实地反映了票据市场本身的局限性呢还是反映了市场环境对票据市场的深重压抑?是票据受市场限制的结果,还是限制票据市场的结果?如果不从市场结构上调整这种残缺的状态,不加快解决票据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找到市场融资的出路是渺茫的,中国金融市场要达到协调运转也是不可能的。

发展票据市场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最佳途径

从2000年以来,对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已经取得共识。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五"规划和近两届政府的工作报告,都把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作为政府工作的任务之一。这两年中,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和办法,以求优化本地区的信用环境,提出了"信用市"、"信用省"、"金融安全区"等等目标。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征信系统",金融系统也投入巨资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这些诊断、维护、评价和强化社会信用的举措,是近两年来取得的可喜进展,会在今后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应该持久地坚持下去。

但是,这些举措,对贷款者来说,总有一种外部强制的不舒适感,没有一种内在的强烈需求;由这些外部征信体系所作的评价,贷款人也有许多辩解的理由;从征信体系来说,信息的取得和评价的不可抗辩性也难以保证。对一个企业如果要取得它的信用状况,一般来说应该具备四个条件:标准性、准确性、连续性、可计量性。一些模糊的、弹性的、推算的、类比的行为观察指标,就容易引起歧义,甚至产生纠纷。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掌握一个贷款人(这里以企业单位为对象),最直接最准确最不可辩驳的观测区,就是票据市场。

古人云:"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观察一个公司和企业的信用状况,从他们每天所签发和兑付的票据过程与结果,可以作为一个实时的稳定的观察座标。一个经营优良、管理完善的企业,它会十分珍惜自己的票据信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完备有效的票据管理体系,始终把票据信用作为应对市场变化的盾牌。很难设想,一个票据信用卓著的企业,会发生意外的突变。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风险积累、内部管理失控、资金周转异常,必然在票据流通中反映出来,这样的企业也必然借用票据融资来达到某种目标,最明显的标志,就会出现多种形式的票据违约与违规行为,从票据行为的细微变化中,就不难对其信用状况做出预测和评估。

如果建立了健全的票据市场体系,商业银行可以实时进行票据运行登记,把企业出现的不良行为形成信用记录,并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可以在银行电子支付体系中自动产生。这种记录,应该说是公平公正的,是不可辩驳的,也是可以随时对外公开的资料。有了这种票据市场记录,对企业来说既是一项无形资产,也是一道险关。同时,保持信用品牌的主动权始终在企业自己的手中,不存在外界的压力和偏见,记录是自己的行为书写的,那么企业就要承担丧失信用所造成的苦果。

所以,衡量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信用状况,从其票据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就可以得出基本判断。我们通过票据市场的规范化运作,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形成全社会稳固的票据信用观念,在交易中签发票据就不会出现拒收,到期票据不会出现拒付,票据纠纷就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那么整个社会信用会处于稳定高效的状况,投资和经营的效率必定很高,而风险必然可控,目前令人担忧的信用缺失问题可在大范围内得到深度缓解。

票据市场信用的价值比票据融资额度更宝贵

发展票据市场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是要为企业融资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使绝大多数企业直接从市场中得到低成本、高时效、多方位的融资便利。这几年的票据市场实践中,许多企业深切地感觉到票据融资的成本,低于银行借款成本、低于债券成本、低于发行股票的成本、更大大低于民间借贷成本。据调查,有些大企业全年节约的融资成本达几千万元到过亿元。据资料反映,全国由于三角债的牵累,每年形成的损失有3000亿元之巨。可见,发展和完善票据市场的社会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在最近几年中的票据市场发展过程中,企业关心的是自己的票据到银行能不能贴现,银行关心的是办理贴现票据有没有可靠的承兑和担保,管理决策部门担心的是票据市场搞大了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挤兑风险,等等。因此,目前的票据市场出了孤岛效应。一是票据类型孤岛:敢于接收的票据,只有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大多排除在外。第二个是企业类型孤岛:银行愿意为资金势力雄厚的大企业提供票据贴现,中小企业就受到冷落。第三个是地域孤岛:经济发达地区票据融资比较活跃,欠发达地区就无所表现。其实票据市场,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也不是对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更不是由银行承兑汇票来唱独角戏。

目前的现实是:没有银行承兑的汇票,中小企业签发的商业票据,欠发达地区的票据,能不能提高信用度?如何提高信用度?从商业银行办理贴现的风险管理来说,有没有办法识别和预防风险?如果只是因为信用差,就拒绝开办这项业务,不见得是上策。理由是:存在的信用重于信用的存在。前者指在企业群体中,必定有少数企业十分珍重自己的企业信用,这些企业就是培养信用环境的种籽队,要使这些种籽队在票据融资中得到真实的利益,成为社会信用中的典范,然后逐渐扩大,使这种籽队的信用逐步扩张与升华,成为全社会的信用价值观,形成为公共规则。后者认为,现在几乎不存在任何信用,处处是骗子,认为目前无信用可言,显然是过于悲观的估计。现时整体信用状况不佳,只能说明建立现代信用制度是长期的任务,也是发展票据市场的长期价值这所在。从融资来说,银行办理10000亿元的贷款业务与办理10000亿元的票据贴现,于企业和银行在融资总量上并无区别,但对培育信用环境来说,后者的价值就大大高于前者。因为前者,只是原来的制度框架和管理理念之下的简单融资方式的重复,后者则孕育着新的融资理念和市场行为标准更新。从金融业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票据市场导致的体制改革意义也远大于扩大融资规模的意义。从企业成长来说,树立企业良好信用形象的价值,可能几倍于融进几笔资金所包含的价值。

发展票据市场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各类市场都要依法进行管理,而票据市场更有其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中使用票据融资,是从基本经济关系中产生的契约行为,这种行为构成要式票据以后,即转化为独立的票据契约行为,而且不能以前者的交易契约有效性来对抗后者的票据权利有效性。如: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供货合同,某乙签发了相应价款金额的汇票给某甲,甲得到票据之后,日后已经把票据转让给某丙,票据到期时,乙发现甲的货物有瑕疵,就以此为理由,拒绝对丙付款,这就违背了票据关系独立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履行商品合同中出现纠纷时,票据付款人不得以基础关系中的冲突为理由来对抗拥有票据权利的第三人。票据契约关系独立,票据才可能流通,否则就乱象丛生。

票据关系又不能依靠道德力量来维持。在融资性票据中,资金贷出方先行给付义务,就必须同时得到借入方签发的符合票据法规则的票据才能确保自己的合法权利,才能表达借入方履行义务的要式承诺。借了别人的钱要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借款不还,有损人格,在道德上是有缺陷的。但借款人当时未签发合格票据,事后借款赖账,就无可奈何。在融资关系中,仅仅依靠双方当事人的道德约束是非常有限的,签发票据是基础,还必须借助于强有力的公力约束,才可能使票据付款人履行义务,才能杜绝那种赖债、逃债和废债行为。否则,社会信用关系必然受到腐蚀,甚至导致社会信用链条全线崩溃。

在票据市场中交易的标的物就是单一的票据,这种票据同货币一样具有同质性,没有民族、地域、风俗、文化之别,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国的票据法粗细有所不同,但基本规则是一致的。早在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各国就要求制订统一票据法,1929年的日内瓦票据法内容,至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票据交易中的基本规则,除了有明显的强制性以外,还有明显的国际性,而且可以适用刑法条款进行制裁。所以票据法的强制力,高于其他民法和商法,其目的就是要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强力保证市场交易规则的统一性、履行权利义务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在票据理论上,概括为设权证券、要式证券、无因证券、流通证券。这些属性,只有依靠强制性法律作保证才得以实现。

在我国目前的票据市场中,对票据的任意性解释和恶意的抗辩屡见不鲜。如票据到期,以单位会计请假未上班为由就可以不付款,或者以商品入库数量不够就不付款,有的还以账户无款就拒付。这种票据法律观念的淡薄和对票据法律准则的践踏,必然导致票据市场的低效、无序和混乱,以至于积重难返。

发展我国的票据市场,除了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为依托之外,还必须有科学的立法作根据。我国在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但票据法自身存在的理论误区,把早已过时的"真实票据原则"作为立法基础,阻碍了票据市场化进程;把融资票据排斥在商业票据之外,缩小了票据市场的发展空间;大量采用了银行结算的规则,使票据市场交易链条无法稳定和协调运转。坚持"真实票据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出现融资性票据,也就是怕出现无实质交易的空头票据,以保证每一笔票据都具有"自偿性",即依据交易中的货款回流实现清偿。现行的票据管理法规中,还要求各家银行对票据的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要根据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运单等凭证进行"真实性审查"。且不说这种真实性审查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审查成本如何,即使是全部合格,可以断言就是真实的吗?目前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放弃"真实票据原则",及早修订票据法,以引导票据市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在宣传、培养票据法规意识、理清执法程序、保证司法效率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票据法的完备性和执法的有效性,是决定票据市场能否正常运行的首要因素。

发展票据市场离不开高效的市场管理

成熟的票据市场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票据市场由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怎么管理,至今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票据市场有主体多元性、交易连续性、地域无限性和风险速发性的特点,所以监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有分布全国的监管网络;二有跟踪监测的工具;三有足够的调控实力。一张票据出了问题,应该就地处置,不能等待延误,如果市场状态不正常,就要相机抉择作出灵活反应,不能使问题成堆之后去算总账。我国三角债务数额之大、损失之重,与缺乏高水平的市场管理者有关。

当今的票据市场中,普遍感到棘手的是票据验证和票据信息查询问题。一些不法份子频频制造假票、变造票、空头票、克隆票,而且屡屡得手。解决这一难题,除了提高票据经营者的内控能力之外,全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全天候的票据查验与咨询网络。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电子网络系统,但缺乏网络联通与标准化管理手段,使票据市场中,受票人不是心惊胆颤就是防不胜防,极易为不良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不在于技术和能力上的不足,而在于管理者缺位。

票据市场经营的是单一的标准化的产品(票据),都是以货币的融通为标的,所以必须有标准化的操作规则。不能一地一个做法,不能一家一个做法,不能一时一个做法,更不能一户一个做法。这些规则由谁来研制、由谁来论证、由谁来核准、由谁来监控和裁判,也是目前市场运行中急盼解决的问题。如,最简单的是票据背书盖章,容易错的范围要不要划定,是不是压一点线就认定为不合格票据,总得有个统一说法。

票据市场的竞争现在越来越激烈了,什么样的竞争是良性竞争,什么样的竞争是恶性竞争,也需要有一个识别和确认的标准。由于各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资力强弱不同,极易产生垄断竞争的弊端,一家票据经营机构完全可以凭借垄断实力,把另一家机构挤出市场。如果没有市场反垄断规则,没有反垄断的诉讼程序,市场的无序性和垄断性可能成为常态。 发展票据市场,最终是要为资金价格市场化创造条件,实现资金供求价格均衡才是市场的最优状态。由于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争相进入票据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打破了原有的融资垄断状态,票据融资价格日渐走低,为企业融资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为市场利率的正常水准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的地位不均等,股票市场、国债市场、票据市场各自分立分离,没有形成以价格为机制的资金联动机制,金融市场的几个子市场出现了惊人的价格差。如票据市场的票据贴现利率最近已低到1.7‰到1.8‰,已经低于银行的短期存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贷款利率在6‰左右,许多中小企业很难以这样的价格从银行得到贷款;民间市场利率高达12%到15%,仍然是不少中小企业获得应急资金的重要来源。发展票据市场之后,各市场之间的资金价格差,应该在票据交易中得到中和,也就是说,票据市场利率不仅是真实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同时也是联通金融市场中各个子市场的枢纽。如果目前社会资金总量确实大得不得了,可以维持最低的资金价格,则票据市场的交易总量,不应当是25000亿元,而应当上升1倍到3倍,一直到其他市场利率接近于票据市场利率,从而达到市场资金的供求平衡。现在银行贷款利率高于票据贴现利率的2倍,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而拚命地压低票据贴现利率,真不知道一些商业银行做这种要亏本的买卖意在何为? 维持票据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持合理的市场价格水平,也必须由市场监管部门运用极强的市场干预手段,监管当局也必须有强大的干预能力。这也是呼唤监管到位的理由之一。中国的票据市场方兴未艾,但愿因势利导,适时确立票据市场的监管机制,使中国的票据市场加快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第四篇:我国花卉市场面临的现状分析

花卉消费观念落后,阻碍消费行为

在许多人眼里,只有办大事时才消费花卉,比如结婚、丧葬和重要会议等。由于地区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消费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里的花卉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高层知识分子的花卉消费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群体。

花卉消费被认为是奢侈消费,局限于这样的消费观念与心

态难以促进花卉的发展。

花卉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花卉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花卉业区域机构不合理和花卉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发展的自发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花卉业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我国的花卉主要产于云南、广东、上海等地区,而且发展势头非常好,北方的花卉产品相对较少。同时,由于自主生产栽培,产品结构单一,地域性色彩比较浓。而在同一区域产品比较雷同,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产品结构同一化,上市日期同一化。而花卉属于季节性产品,同质化造成上市一哄而上,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上不来,损伤了花农的利益;而在淡季花卉价格飙涨,市场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花卉的销售;所谓的“一村一品牌”,导致相同花卉生产者相互残杀利益受损,不利于花卉业的发展。

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花卉业发展比较晚,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花卉生产上主要采用传统小农种植方式,种植花卉的人基本是一些专业知识少、缺乏市场意识的农民,除了我国本土产的名花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外,其他产品缺少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销路不好。比如在一些地区,年宵时进口花卉销路很好,而我国自产的却滞销,价格也比我国的要高出两三倍。可见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会卖高价。

花卉消费渠道不流畅

我国的花卉销售主要存在两种渠道:一种是花卉市场,一种是零散的零售商。我国批发市场一般是批零兼营,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缺乏专门的经营知识。同时,由于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不力,造成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可以说,我国花卉业的流通渠道缺乏现代批发市场应有的规范与效率。从实质上看,我国花卉批发市场处于由传统市场向现代批发市场的过渡,有待于进一步发育成熟。

服务人员素质低下

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传统方式,花农自产自销。随着花卉业飞速发展,花卉业种植、销售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水平差、缺乏市场观念的弊病越来越暴露,与花卉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对此,我们必须培养具有现代花卉知识的种植人员和销售人员。

第五篇:论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范文)

死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其因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为主要内容和特征,故又被称为生命刑或极刑。我国现行死刑制度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情况。死刑作为一种最古老最严厉的刑罚方式,历来倍受我国统治阶层的推崇和青睐。几千年来,“以牙还牙、杀人偿命” 的观念在早人们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死刑作为人们传统理念中昭彰天理、惩恶扬善最有力、最有效的保障,可以说在以“功利主义”和“报应主义”为主导的社会里,死刑的存在是实现正义和公平的必要手段,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容置疑。但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死刑的存废问题曾一度在中世纪的欧洲引起争议。在当前世界人权运动方兴未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死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以“保障人权”和“人道主义”为目的废除或严格限制死刑制度。我国作为保留

(二)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废探析

死刑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要完全废止死刑同样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且艰辛的过程。根据当今国际刑罚改革的发展形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死刑限制论”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

1、我国死刑应该保留的原因分析

死刑的“存”与“废”实际上是当代“保障人权”、“人道主义”与“报应主义”、“功利主义”矛盾的结果,它既是一个关于刑罚改革的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阶段我国不能废除死刑制度。正如我国学者瞿同祖说的:“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换句话说,我国现阶段继续保留死刑制度有其必要性:

(1)保留死刑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公共社会秩序稳定。新中国虽然建国50多年了,但台独势力、邪教组织、恐怖主义以及与邻国的疆界纠纷等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国防利益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影响公共社会秩序稳定。

(2)保留死刑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继续稳健快速发展。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秩序比较复杂,各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屡屡发生,保留死刑能有效惩治这些犯罪,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重大利益和保障我国经济继续稳健快速发展。

(3)保留死刑有利于保证我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对于一些严重侵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来说除了死刑外一般的刑罚是难以起作用的,如果没有死刑的威慑和惩罚作用就难于使其有所畏惧和不敢重蹈覆辙,从而无法实现刑罚的目的和保证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保留死刑符合民意。我国自古便有 “杀人者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死有余辜”的传统观念和价值理念。据1995年的一份中国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赞成废除死刑者仅0.78%,就是说99%以上的人主张保留死刑;另据2002年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88%以上被调查者反对废除死刑。 现阶段保留死刑具有满足大众渴求安全的心理需要,符合我国的民意,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支持。

2、我国死刑应该限制的原因分析

在当今世界精神物质文明都空前发展的时代,死刑被认为是最不人道的刑罚方式可以说与人类崇尚人文关怀,追求人道主义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目前受我国具体国情、文化传统、民意、司法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要彻底废除死刑制度是不切和实际的,但针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逐步适应国际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限制我国死刑过多适用则是有其可行性的:

(1)限制死刑是我国基本死刑政策的要求。“慎杀少杀”、“可杀可不杀的坚决不杀”、“防止错杀”是我国对待死刑的一贯的立场,主张对于一些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定罪量刑时,除了注意犯罪的积极条件外,还充分考虑犯罪的消极条件,充分综合其两方面的表现,能不用死刑的坚决不用死刑。

(2)限制死刑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法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现阶段限制死刑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限制死刑是适应国际刑罚改革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当今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国际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先继签署和加入一些人权公约,虽然我国还不具备完全废除死刑的条件,但是根据现行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限制死刑的过多适用,并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废除死刑,这也是适应国际刑罚改革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三、我国现行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社会法制文明不断取得进步,但近年来有关死刑的冤案错案还是频频发生,特别是从“董伟案”到最近的“聂树斌案”所显露出其在司法实践上的种种弊端,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我国的死刑制度。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现行死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死刑罪名设置繁多

虽然现行刑法典对之前的1979年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的死刑罪名进行了整合,但是仍有39项条文涉及死刑罪名68种,占据现行刑法罪名的将近六分之一,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规定死刑罪名最多的国家之一。与世界其它同样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相比,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罪名的数量远远超过它们,如韩国规定17种死刑罪名;印度规定战争罪、谋杀罪和抢劫3种死刑罪名;日本仅规定故意杀人罪1种罪行适用死刑。

(二)死刑的适用领域分布不合理

我国现行刑法典所规定的死刑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除渎职罪以外的其它九类犯罪都规定了适用死刑的情况,其中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为主的非暴力犯罪死刑占了全部死刑犯罪的近十分之七。综观其它尚未废除死刑的各国立法状况,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于经济物质利益与生命价值缺乏等价性都已经被废除或大大减少经济犯罪及财产犯罪适用死刑的规定,而我国还存在许多有关经济和财产性犯罪适用死刑的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人数过多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判处和执行死刑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特赦组织记录在案的数据,我国在1994年、1995年和2001年的死刑判决分别为2780余件、1800件和4015件,其中处决的分别为2050件、1147件和2468件。仅1994年的死刑处决件数就相当同世界其它国家死刑处决总和的三倍。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在第六份《关于死刑和保护犯权利的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的五年期报告》表2中根据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发表的报告指出1994至1998年期间中国死刑处决达到12338件,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以后的几年里虽然尚未公布有关我国死刑判决和执行情况的具体数据,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2007年11月23日在全国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我国判处死缓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数。由此亦不难推断,从2002年至2006年间我国被判处执行死刑的罪犯人数也应该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四)死刑适用主体过于宽泛

我国现行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上对死刑的适用主体作出限制的唯一具体规定,并且与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要求基本一致。此条规定明确了我国死刑适用主体的年龄下限,但对于有关适用的年龄上限规定暂时还是一片空白。目前许多国家均对老年人适用死刑的年龄上限做出了具体的规定。1961年蒙古刑法典第18条第2款规定对60岁以上的男人和妇女不得适用死刑,修改后的1996年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则规定对65岁以上的男子不适用死刑。 哈萨克斯坦则规定了执行死刑的最大年龄限制即对年龄在65岁的人不得执行死刑。 墨西哥、菲律宾、荷兰和苏丹等国家年对年满70岁的人则是免除刑罚。此外一些国际条约和决议也在死刑适用的年龄上限作了相关规定。如《美洲人权公约》第4条第5款规定了对年满70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也在1989年5月24日的1989/64号决议(该决议的第2 款第C 项建议会员国“规定可判处死刑或予以处决的最高年龄”)与1996年7月23日的1996/15号决议中重申了对死刑的限制,而这一限制的具体措施就是1989/64号决议补充提出的“确立一种最大年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任何人便不得被判处死或者被执行死刑。”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尊老爱幼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早在西周《周礼•秋官•司刺》便规定了:“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的“三赦之法”。根据《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八

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的记载,可见当时年满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7岁以下的孩童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唐朝《唐律•名例》中也规定:“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往后的历朝历代也大多对年幼或年长的人在刑事犯罪在给以减免刑罚的规定,如1928年的《中华民国刑法》第63条规定:“满八十岁人犯罪者,不得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六)枪决执行死刑的方式不人道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2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和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45条规定:“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注射和枪决成为目前我国执行死刑的两种法定方式。综观古今中外死刑执行的方式可以发现,从以烹刑、火刑、醢刑、脯刑、石刑、鸟兽刑为主奴隶时代到以斩刑、绞刑为主的封建时代再到以枪决为主的近代,可以说人类对死刑的执行是一部从野蛮逐步走向文明过渡的进步史。根据大赦国际1989年的数据显示,在保留死刑的134个国家和地区中,采用枪决作为死刑执行方法的国家和地区有86个,其中把枪决作为唯一死刑执行方式的国家和地区有56个。随着死刑执行方式日益趋向人道化和现代化学及医学的不断发展,注射以操作简便快捷和能大幅度减轻被执行人的痛苦被认为是值得推广的死刑执行方式。用注射执行,比用枪决执行的痛苦要小得多,注射时被执行人“惟一能感受到的痛苦是注射器的针刺”,这种痛苦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反,枪决基于以下原因被普遍认为是不人道的死刑执行方式:

1、执行枪决前的准备给被执行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恐惧和精神压力;

2、即使能够准确射击,有时也难以做到一枪毙命,补射会给被执行人太多的身体痛苦;

3、枪决可能造成被执行人脑浆迸裂、面目全非;

4、执行枪决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被执行人亲属的悲伤情绪。

据1984年5月25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保证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护的保障措施》第九项规定:“在有死刑的场合,死刑应该以施加最小痛苦的方法执行。”目前,我国虽然把注射和枪决都规定为执行死刑的方式,成为世界上少数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的国家之一,但自1997年昆明市在全国率先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以来,仅有有昆明、长沙、成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杭州、沈阳、武汉、青岛等少数地方成功地实施了注射方式执行死刑。换句话说,枪决仍然是实践中执行死刑的主要执行方式。

四、关于我国死刑制度完善的思考

(一)废除部分不合理的死刑

废除部分不合理的死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对死刑罪名加以整合,大幅度删减死刑罪名,将死刑罪名限制在10种左右;

2、调整死刑适用领域,特别是应该取消有关以经济和财产为主的非暴力死刑犯罪,而将死刑的适用仅限于严重危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公权犯罪和严重侵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故意犯罪。

(二)调整死刑的适用对象

在原来规定死刑只不适用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下列三种情况来调整死刑的适用对象:

1、规定犯罪时已满70周岁且无故意实施暴力犯罪前科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

2、新生儿母亲在哺乳期间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3、患有不治绝症的人不适用死刑,但明知自己患有不治绝症而故意实施犯罪的除外。

(三)将适用死刑的条件具体化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总则第40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刑法分则更有规定诸如“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等一系列高度概括的抽象标准。但这些适用死刑的积极条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很难说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在建国初期贪污几百元和在今天贪污几万元是两种同罪不同罚的犯罪。因此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规定适用死刑的详细具体条件,同时本着“慎杀、少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规定适用死刑的消极条件,如有立功、自首情节的不适用死刑。

(四)调整死缓制度适用范围

死缓制度是我国死刑制度的特色,近半个世纪来被司法实践证明是调节死刑立即执行过泛适用的有力杠杆,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功能。当前,法官对“如果不是立即执行的可以适用死缓”的规定自由裁量权过大,应该尽快规定适用死缓的具体条件,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把死缓规定为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最高刑罚。

法制是保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刑罚更是惩戒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有力保障。法律具有刚性的本质,但其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趋时更新。当今,废除死刑制度已成为国际刑罚改革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受我国具体国情、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彻底废除死刑,但针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应该对其逐步加以完善,并不断积极主动的创造条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最终实现完全废除死刑。

▲▲死刑属于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刑罚种类——主刑与附加刑两类之一的主刑之中,是所有刑罚中最严厉的一种,它剥夺人的生命,而生命一旦被剥夺,人就消失了,以人为载体的一切就不复存在,因而历来受刑法学家的重视。在当前世界上人权运动方兴未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死刑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死刑的存废之争。死刑是一种古老的刑罚。在古代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人的生命价值的低下,因而死刑的滥用成为司空见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相应提高,人权理论逐渐形成,人们开始对死刑制度进行理性的反思。可以说,死刑存废之争正是由人权理论引发的。英国哲学家洛克与法国哲学家卢梭都将生命权神圣化,开启了现代人权理论的先河。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提出废除死刑的观点,没有将人权与死刑对立起来,而是都认为出于社会更高利益的需要,生命权仍是可以剥夺的。直至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对死刑提出非难并首倡废除死刑,关于死刑的功过与存废之争就开始了,这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我国刑法学界,还谈不上死刑存废之争。尽管我们向往死刑废除那一天早日到来,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且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在我国刑法中保留死刑还是很有必要的。其理由除中国现在还不具体废除死刑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外,主要还在于:

(1)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还存在较为严竣的治安形势,严重刑事犯罪的发案率长期居高不下,已对社会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构成了威胁;

(2)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杀人者死”的报应观念的在中国民族心理结构中已经根深蒂固;

(3)中国现在人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基于以上原因,当前中国侈谈废除死刑是徒劳的。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死刑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国家一起出现,是以国家名义实施杀人行为的一种极为古老的刑罚。

死刑自产生后,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盛行过,这主要是因为死刑有其它刑罚无可企及的预防功能。这种预防的功能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即个别预防的作用与一般预防的作用。个别预防指的是死刑能否预防犯罪者本人再次犯罪,一般预防指死刑能否预防犯罪人以外的一般人犯罪。就个别预防作用而言,死刑显然是所有刑罚中最有力的,“人死万事休”,死刑既然剥夺了犯罪分子的生命,自然也就剥夺了其再次犯罪的能力,死刑个别预防功能可谓是彻底;就一般预防作用而言,死刑与其他刑罚相比也是最有效的,对被害人来说,以死刑惩罚犯罪人可以安抚其本能的报复欲,对潜在的犯罪人来说,死刑具有威慑作用,对其他普通大众来说,对罪大恶极的犯罪人实施死刑,也有平息民愤的作用。

三、行政复议程序中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而对如何确认该证据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及此种证据如何进行审查均未作出规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不应在公开审查时进行披露,但如果该证据是导致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原因,我们认为当事人应当对其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否则便无法体现行政复议中当事人双方的平等主体关系,因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往往已无条件提供给行政机关。退一步讲,如果证据确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而无法向当事人出示,应当由行政机关在提交时作出明确标注,并向复议机关进行详细说明,经复议机关确认后通过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审查并告知当事人。对于提交人未明确表示为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复议机关不应自行认定。如果没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查程序来规范,所谓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便有可能成为个别行政机关掩饰问题,维持不公平地位的借口。

我国1997年新刑法坚持保留了死刑的适用,对50余个条款、60多种罪名规定死刑,这是基于我国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众多的恶性犯罪而在立法界、司法界和学术界达成的共识,现阶段我国不可能废除死刑,这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近110个国家和地区废除或者不执行死刑,联合国在其多项公约和文件中,都表明了限制和废除死刑的态度,这多少代表着国际社会减少、限制乃至废除死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的现况与国际社会对死刑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形成了明显的不协调,中国要融入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循环之中自然不可逆流而上,固执的在现有的死刑制度上踏步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死刑应持何种态度?应采取什么对策?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尽管已有许多国家废除了死刑,但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各的国情,各有各的理由,我国死刑的存废在我国有其可能性也有其合理性,但在现阶段不具备现实性。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死刑虽然作为国家、社会与犯罪较量的最具威慑力的武器而被广泛的采用,但从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死刑制度从占据刑罚体系的中心位置到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每况愈下,乃至于面临着被逐出刑罚体系的厄运。中国目前虽然不能废除死刑,但我相信,中国终将废除死刑,这条道路会是漫长、曲折、艰辛的,但这必定是一条通向废除死刑的道路。

我想,通过对我国死刑立法、死刑司法的全面反思,修改刑法,将所有所侵害的权益的价值低于人的生命的价值的死刑罪改为非死刑罪,对某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若不具有直接危及国家存续的可能性,又不具致人死亡的因素的则改为非死刑罪,减少、合并死刑罪名,提高死刑适用标准,在死刑司法中确实做到慎用死刑,限制死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犯罪对社会压力的减轻,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在经济、社会、文化持续、稳定发展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时,可以预见我国刑法将逐渐减少死刑,并最终走上废除死刑之路,实现法律上没有死刑,实践中不适用死刑的目标。

◆◆◆关于在我国刑法典中增加新的刑罚种类,理论上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11]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在思路上基本上都是将刑法典所规定的现行刑罚体系完全推倒,另起炉灶,重新设计刑罚体系。尽管其中很多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客观而言,其中某些设想缺乏一定的可行性,难以在短期内成为刑法规范。笔者认为,刑罚种类的增补应该立足于刑法典关于刑罚体系的现行规定,既要注意根据现实需要对现行刑罚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又要注意与刑法典的现有规定进行恰当的衔接。基于此考虑,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刑罚体系中,可增补强制社会服务和保安处分两种刑罚。

首先,增设强制社会服务,改进管制。缓解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但又保持刑罚对犯罪人的惩罚性质,是各国司法机关都要面临并需要有效解决的共同问题。社区服务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服务令当时是针对监狱人满为患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及对犯罪人应更好地融入社区的顾虑的一种反应措施。该措施起先被视为罚金刑的一种替代安排,但是,现在被认为是替代关押性刑罚措施的。社区服务令要求犯罪人在社区内做一定时间(以小时为计算单位)的工作,可以被视为正常量刑过程的一部分内容。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社区服务令比一个监禁判决更有意义、更为有效,且更加经济。[12]除此之外,该措施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也有利于犯罪人的重新社会化,符合行刑社会化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可吸取社会服务令的合理之处,在我国刑法典中规定强制社会服务,即判处犯罪人在一定期限内从事公益的社会服务,从而改进管制,增强其强制性。 其次,改造劳动教养,增设保安处分。目前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性质定位模糊、收容对象宽泛、内容过于严厉、审批程序不严、当事人缺乏必要的司法救济、期限过长等弊端。从价值理念上看,它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保障人权的观念,有违公平、正义原则;从法律根据上看,它与我国的《立法法》直接相违背,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不相协调,明显不符合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背离了依法治国的内在需求。劳动教养制度设计的严重缺陷带来了操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诟病,成为国际社会指责我国法治现代化和人权保障状况的焦点之一。劳动教养作为“强制性教育改造”的初衷,已经被其现实运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严厉处罚性所取代;作为“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的最初考虑,则更是荡然无存。可以说,劳动教养作为我国控制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造成的对法治原则和正义理念的不良影响,已超过它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13]因此,正是存在这些弊端,为全面保障劳动教养适用对象的合法权益,理论上多主张将劳动教养改造为保安处分,规定于刑法典中,在程序上由人民法院来适用。保安处分在范围上自然不限于类似于劳动教养这样形式限制人身自由的。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保安处分,从而将适用于实施了严重危害行为、但不构成犯罪之行为人的各种措施予以司法化。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因为不仅有利于将劳动教养予以司法化,而且还有助于将其他类似于劳动教养的较长期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也予以司法化,实现刑事法治与行政法治的有效协调。

上一篇:劳务分包管理暂行办法下一篇:厉行节约光盘行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