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2022-11-11

第一篇:东莞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转型升级路径座谈会发言

加强资源整合

加快科技创新 为XX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20XX年X月X日

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之策。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动力的转变、中观层面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微观层面上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都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已得到很大改变,海工设备、电子信息、复合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委XX届X次全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争创全省转型升级先行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科学研判,抢抓机遇,迎接挑战,顺应潮流而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努力打造“创新XX”、建设“幸福XX”、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但客观地讲,全市原有经济基础和传统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我市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

1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和引导,相关部门需要更大力度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具体而言,我市目前转型升级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的制约。如我市发展多年的机械加工产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并未能完全走出产品档次低、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的困扰,多数企业因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一旦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难以从容应对,致使整个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这种矛盾不会以投资规模或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实现传统产业改变并提升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全市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6%;201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企业28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比例为19.8%;全市新标准实施以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仅8.4%。可见,虽然大企业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权重较大,但高新技术企业数仍然偏少,覆盖面不够广,未能形成铺天盖地之势。

三是新兴产业链条短粗脱节的制约。“新兴产业”在我市具有一定基础,是我市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但“四新产业”中,有些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有些产业产品分布广且集中在中低端节点,尚未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些产业产品生产上下游和

2 外围服务配套不紧密,产业链衔接能力不强,需要补齐填平,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结构自我调整的主体,企业建立开放的研发机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欠缺。我市目前已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26家大中型企业分别建有各类研发机构,但相对全市XXX家规模企业而言仍然不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五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制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是支撑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作为年轻的地级市主城市,缺少集聚众多创新资源的高校院所的支持,缺少精通产业政策、擅长各项管理的高级经理人才的加盟,加之企业科技研发人员不足的制约,决定了我市需要进一步改善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大环境。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改进,促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显示了其对社会文明,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工作是重要的经济工作,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我们在推动转型升级、争创全市转型升级先行市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度挖潜,更加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视瞄准科技抓经济,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实现科技与产业、科技与

3 人才、科技与金融的多方联动,为加快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市本级财政经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为新兴产业技术产业化提供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风险投资。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产业扶持、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重视研发创新和转型升级。设立市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园市建设,通过政府示范性投入拉动社会资金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引导风险投资参与新兴产业培育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助推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转型升级目标定位,从产业链的延伸和填平角度进行“补链式”招商,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为目标,收集研究机构的新兴产业化项目信息,举办技术与项目对接会,积极引导市内实力企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发展转移,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深入研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市域资本转移趋向,精选招商人员,加大招商培训,适应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域竞争形势,努力打造一支“会交朋友、会抓信息、会

4 谈项目、会搞服务”的专业招商队伍,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组织化、高效化运作,以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手段、专业的方法,确保专业招商取得实效。

三是发展高新技术。着眼科技前沿,发展转型升级绕不开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组织开展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认真发动并指导相关企业申报承担国家、省、市新产品试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双创人才等各有关部门的资金引导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通过课题计划实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我市转型升级的扶持和资助,弥补企业研发经费不足,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指导,深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税收优惠和其他产业扶持政策,以各类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快全市转型升级步伐。

四是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扎实做好企业项目需求和技术难题征集等基础性工作,对口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同时通过实施开放式创新,弥补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促进优质创新资源引进和创新成果转化,力推转型升级。改变企业与高校院所简单项目合作的单一模式,深入

5 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全覆盖;在微电子器件、海工设备、功能复合材料、数控机床、现代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引导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器、产业化基地、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跨领域集成创新,增强市域创新活力。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用好各类人才。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按照“引进高端人才带来创新产品,引进创业团队催生新兴产业”的思路,加快转型升级关键因素创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招引,重点引进拥有创新成果、通晓国际先进管理、善于运作创新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企业家,切实增强技术全市创新的能力和转型升级的活力。深化用人机制,坚持“用培并重”,把本土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等各类计划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以项目的实施来锻炼和凝聚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既扩充人才资源又推进转型升级。

六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广泛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利用其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实施原始创新,加快转

6 型升级。在产业集中的特色园市,面向中小企业,建设科技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中介、标准化信息咨询及产品质量公共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项目包装、技术咨询、专利代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产业园专业孵化器建设,吸引更多高层次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实现以研发优势带动产业创新,以龙头产品带动纵向产业链发展。加快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加大高科技项目和高科技企业招引力度,加快入驻企业孵化速度,加速成熟企业毕业和项目产业化进程,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输送优质资源。

七是完善相关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加快项目规划、立项等办理速度,重点加强土地、电力等紧缺要素资源的协调,为新企业进驻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和有力的制度保障。组建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产业发展“听诊搭脉”,搭建专家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新兴产业人才库,与国内外先进地市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实体;加大现行各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切实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取得专利的技术和产品,切实加强专利保护,形成

7 良好的专利保护法制环境。

第二篇:我社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的总结

中堂供销社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

主题组织生活会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根据《关于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为主题召开组织生活会的通知》(东组通„2011‟28号)文件的相关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联系我社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讨论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落实学习讨论任务

为了开展好“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主题组织生活会,我社主任积极研读有关文件及相关书籍

“十二五”期间,东莞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幸福东莞是东莞“十二五”工作的总目标,也是东莞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莞市政府每年为居民办的十件实事就是建设幸福东莞的重要载体,其中实现平安东莞是建设幸福东莞的首要任务。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东莞”的重头戏

第三篇:浅谈对东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认识

东莞市的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市场经济自发的产物。自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此诞生之后,东莞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并且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下,东莞民营企业在城市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悉,东莞市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562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03家。全市2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75%;1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78%;全市306个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中,6成以上为民营企业所拥有。此外,在2010年,东莞有7家企业进入了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

近年来东莞经济发展逐渐开始面临着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水、电资源与人口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问题。还有受到了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东莞从事“三来一补”为主的经济形式和外源性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于是,东莞市提出了要深入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工作力度,有序推进民营企业升级转型的决定。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东莞民营企业遇到了四大难题。

一是政策环境。一些部门只停留在“转发”上级文件的层面,没有真正帮企业解读政策,更谈不上用活政策,这使得政策落地难,引导也不够。

二是审批障碍多。“审批多、效率低是民企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刘志庚说,个别部门人为设置前置审批环节,重处罚轻服务,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企业苦不堪言。而有些部门甚至将审批过程、初审权限“外包”或捆绑在某些中介机构,为自己谋私利,企业意见很大。

三是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这是民营经济最突出的软肋。刘志庚介绍说,东莞民企主要集中在酒店、房地产等配套性产业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环境消型企业,其中纺织、服装、造纸、家具等产值比重前十名的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量的八成。刘志庚说,这反映了一些民企尚存在“思维模式守旧、从业模式相对落后、组织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

四是 “融资难,这也是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老大难’问题。”民企拥有可抵押的资产比较少,而且多数企业土地、物业等资产都没有办证,加上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放贷,必然制约其发展。

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东莞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关人士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当前民营经济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来。重点从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着手。

1二、加强产业引导。要推进民营企业中的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向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等支柱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大力发展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网络的企业等。

三、大力引进人才。民营企业要升级转型,人才是重要支撑。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东莞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东莞,了解东莞,树立起东莞的城市品牌和良好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才来东莞创业。当前要重点抓好帮助企业搭建引才平台和加大对东莞的宣传力度两方面的工作。

四、推进技术创新。要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以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突破口,引进建设一批研发中心、重点试验室、孵化器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要以产学研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走访活动。 2

第四篇: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目录

一、资助对象

二、实施起始时间

三、申报受理程序

四、资助的项目类别及须提交的资料

(一)研发机构资助项目

(二)设立总部奖励项目

(三)转型升级辅导项目

(四)国内展览项目

(五)国内市场宣传推介专项

(六)国内商标注册项目

(七)产品内销奖励项目

(八)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专项

(九)新设项目或增资奖励项目

(十)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为做好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根据《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特制定本申报指南。

一、资助对象

(一)在我市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上在我市税务部门纳税的外商投资企业;

(二)在市外经贸局登记备案的“三来一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

二、实施起始时间

自《办法》颁布之日起(即2008年10月27日),上述企业实施了本申报指南规定的项目,均可提出资助申请。

三、申报受理程序

市外经贸局(产业发展科)是项目申报受理的业务窗口,上述企业实施本申报指南规定的项目后,即可填妥申请表格并备齐相关资料提出资助申请。为方便企业办事,企业除了可直接向市外经贸局(产业发展科)提交申请资料外,也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申请资料报送所在的镇(街)外经办,各镇(街)外经办根据《办法》和本申报指南的规定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初审并填写《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企业申报汇总表》后,统一汇总报送给市外经贸局(产业发展科)。市外经贸局完成审核后报送市财政局复核,经复核符合资助规定的再按程序拨付资金,其中:市直属企业2 的资助资金由市财政直接拨付给申请企业,镇属企业的资助资金由市财政局拨付给申请企业所在的镇(街)财政分局,再由镇(街)财政分局转拨给申请企业。原则上每季度审核拨付一批,当年实施完成的项目最迟应在下一年的第一季度提出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四、资助的项目类别及须提交的资料

(一)研发机构资助项目

外商按照外经贸部门的有关规定,于2008年10月27日后(以外经贸部门颁发批准证书的时间为准)在我市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或在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增设研发机构,对企业办理新设审批、变更登记过程所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工本费以及验资等方面的实际费用给予全额资助。申请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及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上审计报告和最近一期验资报告的复印件;

4、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凭据、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二)设立总部奖励项目

3 外商按照外经贸部门的有关规定于2008年10月27日后(以外经贸部门颁发批准证书的时间为准)在我市投资设立总部,经国家商务部认定为投资性公司,一次性奖励300万元人民币;经省外经贸厅认定为地区总部,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人民币。申请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注册资本已全部缴清的验资报告复印件;

3、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上审计报告和纳税证明复印件;

4、经国家商务部批准设立投资性公司的文件或广东省外经贸厅认定为地区性总部的文件。

上述所指的投资性公司的认定条件参见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商务部令2004年第22号)和《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商务部令2006年第3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地区总部的认定条件参见广东省外经贸厅《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粤外经贸厅字„2004‟13号)的相关规定。

(三)转型升级辅导项目

通过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等辅导机构的合作,建立莞港、莞台辅导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平台,4 为我市重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实地评估、解决方案和转型升级辅导等服务,协助企业平稳实现转型升级。本项目所称转型升级辅导,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开展实地评估,诊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企业转型的应有决策和行动提出初步书面报告;

2、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诊断、辅导和服务。

有意向辅导的企业,可将辅导的需求报送属地的镇(街)外经办,镇(街)外经办汇总后上报市外经贸局,市外经贸局对提出辅导的企业进行筛选确定。经批准的企业除可获得相应辅导机构的辅导服务外,对企业实际支付的费用,由专项资金给予50%的补助,每个项目最高补助30万元,申请费用补助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4、辅导服务完成后,由辅导机构出具的书面报告复印件。

(四)国内展览项目

外商投资企业为自产产品开拓国内市场而参加的国内展览会、国内市场推介会等项目,按展位费、特装布展费和展览主办单位或 5 我市组织单位统一收取的公共布展费给予50%的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10万元。该款所指的国内展览会是指2008年10月27日后举办,经市外经贸局确认的面向国内采购商的展览会(不含广交会),具体包括:

1、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国家部委(或商会)主办或组织的主要面向国内采购商的展览会;

2、省(市)人民政府、外经贸部门、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主办、组织参加的面向国内采购商的境内展览会;

3、其他经市外经贸局确认并公布的国内大型展览会。 申请资助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主办单位或组展单位发出的邀请函复印件,展览合同或含展位价格的展览确认书复印件,布展合同复印件;

4、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五)国内市场宣传推介专项 该专项包括如下两类项目:

1、企业印制产品宣传材料(光盘):按制作实际费用额的50%给予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额10万元,同一产品的宣传材料(光6 盘),每年只支持一次,已获得其他专项资金资助的不予重复资助。

2、企业利用第三方传播媒介(含电子商务)发布广告宣传: 指企业在国内影视媒体、报刊杂志、电子商务平台(仅指行业内知名的专业B2B电子商务平台,不包括企业创建宣传网站)发布的广告以及在户外投放的广告宣传,按实际发生费用额的50%给予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额15万元。同一在同一宣传媒介(含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的广告宣传,最多资助12个月的广告宣传费用。

申请资助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属制作宣传材料项目的提供合同(含报价)的复印件和一份产品宣传材料(光盘)的原件,属广告宣传项目的提供广告合同(含报价)的复印件、电子商务平台广告页面的复印件;

4、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六)国内商标注册项目

外商投资企业于2008年10月27日后在国内申请注册并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其实际支付的注册费用,以及商标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工本费,由专项资金给予全额资助。申请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与商标注册代理机构签定的服务合同复印件、取得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工商局对注册商标权属的确认证明;

4、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凭据、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七)产品内销奖励项目

鼓励我市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在国内销售产品,按企业上(从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9月30日作为一个核算)新增的国内应税销售额(指一般纳税人,年新增销售额不低于600万元),由本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奖励,每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新设企业从满一个会计的第2年起算。申请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申请资助前2个核算的财务报表,以及在我市国税部门缴纳销售环节增值税的证明资料。

(八)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专项

根据2008年6月23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就8 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东外经贸„2008‟40号),凡在市外经贸局登记备案的“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按企业办理新设审批、变更登记过程所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工本费及验资等方面的实际费用给予资助。其中: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证照工本费的,全额资助;属于验资费用的,按50%的比例给予资助。申请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市外经贸局关于企业转型的批文、批准证书复印件和营业执照及来料加工企业终止协议等复印件;

3、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上审计报告和最近一期验资报告的复印件;

4、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凭据、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九)新设项目或增资奖励项目

从2008年月10月27日起(以外经贸部门颁发批准证书的时间为准),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加投资或原投资方在东莞新投资设立项目,外方认缴注册资本额达500万美元以上,按投资500万美元奖励10万元人民币的比例给予奖励,每个企业每次最高奖励100万元。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方在莞新设项目或增加投资额,参照该标准给予奖励。申请时须提交的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批准增资或新设项目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说明本次认缴注册资本已缴足的验资报告。

(十)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对外商投资企业在2008年10月27日后组织员工参加由各镇(街)外经办会同劳动分局根据企业需求列入培训计划,经市外经贸局确认,并由中介机构承办的以提高生产技能、企业管理为主的职业培训,按企业实际支付培训费的30%给予资助,最高资助10万元。该项资助只对培训费予以支持,不资助差旅、交通等费用。

外商投资企业委托中介机构举办职业培训应事前制定具体的培训项目,确定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明确参加员工人数、培训工种、培训目标、培训方式、课时安排、培训收费等,报所在镇(街)外经办,由各外经办会同劳动分局对各企业提出的培训项目审核后制定当期培训计划,分别于每年2月、8月向市外经贸局提出培训计划申报。未经市外经贸局确认的培训项目,不列入本专项资金的资助范围。

1、各镇(街)外经办向市外经贸局提出培训计划申报需提交以下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汇总表》;

(2)各企业提交的《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申报表》; (3)各培训机构的资质证明(含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税10 务登记证正、副本,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等)。

2、企业向市外经贸局申请资助时须提交的资料: (1)《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2)外经贸部门颁发的批复文件、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的员工培训协议书、培训员工花名册; (4)反映企业员工培训成效的相关资料复印件(如员工获得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其他可证明的资料等);

(5)费用支出凭证,包括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凭据、银行汇款证明的复印件(如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汇款凭证等,须显示盖有银行业务章)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申请表格索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登录市外经贸局网站-“业务表格下载”-“产业发展科”栏下载,或登陆市财政局网站-“业务专栏”-“外经金融科”栏下载相关表格。每一份《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应包括《封面》、《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申请项目总结报告》和《项目资金拨付情况表》(按申请的不同项目类别填写相应的项目资金拨付表,不涉及的项目不需填写),按次序与须提交的证明资料装订成册,申请时提交一式两份(有特别要求的除外)。

(二)严格项目的费用支出管理,同一项目纳入资助范围的费用支出超过1万元的,须通过企业银行账户付款,否则不予纳入资助的范围。企业(单位)收到资助资金后,应按照所适用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作冲减有关费用处理,但属于奖励的须按税法规定依法缴纳所得税。

(三)提交的申请资料要完整、真实、清晰,复印件统一用A4纸规格,同一企业同时申报多个项目,申报材料应按顺序装订成册,不必按每个项目分开填报一套申请表,装订顺序应该是《封面》、《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申请项目总结报告》、各个项目的《项目资金拨付情况表》以及须提交的证明资料复印件。

(四)以外币支付的费用,应按费用支付凭证发生日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为人民币,并列出折算公式。如果费用支出笔数较多的项目,企业可自行编制项目费用支出明细汇总表。

(五)具体各类申请项目须提交的证明资料、纳入资助范围的费用和资助标准等详见附件,各申请单位根据附件可径自向市外经贸局或所在的镇街外经办提出项目资助申请,不需委托任何中介机构代理申请事宜;如发现有中介机构对外冒称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代理机构以非法营利的,可直接向市外经贸局和市财政局反映,同时,我们也将根据企业反映的情况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中介机构代理作进一步的处理。

执行中如遇有问题,请向市外经贸局和市财政局反映,市外经12 贸局联系电话:23304739,23304738;

市财政局联系电话:22830

533、22831161。

第五篇:文献综述(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附件3: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 农业推广硕士 □ 兽医硕士 □ 工程硕士 □ 中职硕士 □ 高师硕士

研究生姓名: 入 学 年 月:

所 在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领域(专业): 农业推广

研 究 方 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日 期: 2012 年 6 月 16 日

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2008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产生了很大冲击波,我国农业形势面临着下面的难题:

1、成本高、资金不足;

2、国际竞争对手的“入侵”,对我国的农业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威胁;

3、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市场对农业的需要量不大,市场低迷。

另外,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恰逢其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正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增速因此逐渐放缓。此外,随着材料、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正在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利渡过这一瓶颈阶段,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4.1、国内研究

我国从农村产业最初转型升级以来,在尽最大可能地健全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不但使农业起着食品保障功能,还要发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把农村产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好绿色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做大无公害优质大米的基地建设。

在我国农村产业转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胡红根在《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转型》中批出:当前,制约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关键在于调整结构问题,而影响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又往往是因为政策的实施不到位。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策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产业导向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科技扶持政策、拉动市场政策、缺乏龙头企业等几方面谈了政府在农业转型方面的影响。龙头企业是带动结构调整的动力,由于地方干部受自身素质的局限,不能有效组织农产品的开发和找不到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农业搞流通的路子。

4.2、国外研究

国外对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比中国的研究历史要长,例如欧盟《2007-2013年的农村发展政策》中规定:利用一个专门基金、一个专门模式、一个专门网络,把整个欧盟的农村发展控制在欧盟农村共同政策的框架内,从而实现农村的协调,要和其它部门相协调,共同发展。梅勒的农业发展理论认为:按照技术进步的性质将农业转变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技术停滞阶段,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和资本密集性技术进步阶段。这一理论意味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来实现,要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就应该大力增加稀缺资源的投入,提供刺激的体制,加强农业科研,提供新的物质投入供给,加强农业服务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目前也正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加大投入。随着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领域转移,质量逐步提高,为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凤洋.中国经济结构略谈[M].中国少儿出版社,2005 [2]李煜红.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J].中国审计,2010 [3]叶红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J].农村建设,2011 [4]黄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中国农村,2008 [5] 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M].St. Martin’s Press,1957 [6] Akamatus Kaname.A Theory of Unbalance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1(86) [7] Akamatus Kaname.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 [8]刘峰,中国农村产业化转型的特点及方向[D].中国农村经济,2009 [9]周慧,论东莞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M].大众科学,2009

[10]Todaro, 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969):138-148 [11]Boyd,Robert L. Urban unemployment,the rural labor market,and southern Blacks in farm labor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a research not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Volume:39,Issue:2,2002.295-299 [12]Harris, J.R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 [13]赵卿,周永.我国农业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J].统计研究,2008(4) [14]张文,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业转型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10 [15]聂度安,王长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劳动力开发研究,商业研究,2009,(12) [16]王丹,喻秋英,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3) [17]何流红,东莞经济分析[M]人口与经济,2001 [18]胡红根,胡边根,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转型[J].经济研究,2003,(4) [19] 李洁.深化改革加强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天津农林科技,2010(1):1-3. [20] 胡红.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有新说法[J].新农业,2009(10):62. [21]谌春萍. 半数农科成果难逃“体制杀伤”,[J].新农业,2010(10):62. [22] 范厚明,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体系.安徽农业科学,2005,(9) [23]余鹏,农村产业转型特点的模型分析.经济与管理工作,2007,(21) [24]李要白,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25]黎明明,农民就业的特征与实现途径的探讨,经济师,2004(10) [26]袁洪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2006 [27]曹明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农村经济,2006,(11) [28]张广宇,杜书云,中国农村产业转型的成本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1) [29]王国霞,曾磊,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下的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2007 [30]李佧琦,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07

上一篇:电子商务学员问卷调查下一篇:党组织创建设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