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文学现象

2022-07-12

第一篇:浅谈当代文学现象

对当代某些文学现象的批评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上刮起了一股歪风,上阵的居然多是“娃娃兵”,中国的作家普遍少龄化。几岁的娃娃写写吃喝拉撒的事情,居然有出版商大捧特捧。十几岁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以自己幼稚的眼光看周围世界,装的是冷眼旁观少年老成,常常把美好的情感弄上些五花八门的颜色,写高衙内和西门庆大学生活若何若何,写潘金莲和几个男生有一腿之类的无聊事。这些奇思妙想,无非就是把张三的事迹改头换面,安置在李四头上,完全是文字垃圾。然而偏偏有人捧场,甚至有更多的怪异现象与之呼应,黄发绿眼,鼻洞胸花,据说这个就是他们称之为“个性”的东西。这群有“个性”的“花朵”、“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看得津津有味,掌声一路。三十多岁的自诩为“知名作家”的一部分文棍也摆开恶俗摇滚的架势,文字如同爆发的洪水,来势凶猛。《大话西游》、《大话慈禧》、《水煮三国》等等。让真正懂得文学作品真谛的人大跌眼镜。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同依旧徘徊在六七岁之间。东家的淘气小男生捉了条毛蛐,把西家的漂亮小女生吓哭了,旁观的看客很得意,仿佛是自己的胜利。东家小男生给西家小女生讲了个蛤蟆吃大灰狼的故事,小女生破涕为笑,看客们依旧围观不去,觉得故事发人深省,受益不浅。最得意的要数那个所谓的“知名作家”了,书的销路上去了,半个月来盈利六位数,家里的麻脸婆可以更新了。

真正给中国文学支撑门面的还是那些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大师们。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走个楼梯一步三晃,廉颇老矣,不能饭食。以前靠观风赏月寻找创作灵感,如今只能饭后剔牙抠搜写作材料。心疲神衰,写的东西大都“想当年”,或者“老吾老”,英雄守旧,整个一尊入定的老和尚。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引领我们开步向前吗?

曾经看到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读后感觉十余篇文章都是一个主题,只是围绕同一个观点翻来覆去说,把前一章节拿来稍作改动。当时很纳闷,仔细翻阅该书每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好家伙,这个作家很牛气,居然在短短半月就洋洋洒洒写了一本百万字的人生哲学,而且修改数遍。那个作家在每篇文章后都注明写作时间,大概想让读者觉得“真实,不抄袭”。但是不料被行家看个大洞穿。人生哲学这个深刻的话题,必须经过对生活的慎密思考和对生命的认真探索,用心书写,完成的才是不朽之作。外国的哲学家创作一个哲学论题,需要三年五载,含辛茹苦。亚力士多德正夜站在大街上思考,牛顿在苹果园静坐,笛卡尔大热天裹毛毯围着火炉沉思。唯有中国的现代哲学家厉害,一场网球下来,沿着池塘走,注意些艳开的荷花,叫春的青蛙以及穿短裙的小姑娘。大为开心,灵感激发。赶紧回家,洗过桑拿,打好摩丝,正式办公。人有七情六欲,当然名作家比之更甚,其间猜想下刚才池塘边看到的靓妹的三围多大,给妻子和情人打电话信誓旦旦地说同样的话,发几声骚,肉麻地来个精神自慰。顿时,疲劳一

扫而光,吐两口唾沫搓手,之后一气呵成,把垃圾文字堆砌到凌晨五点,上床就寝是坐着火箭进入梦乡,一觉到了次日夕阳落下,醒后犹不愿起床,空虚无比,对镜垂怜,两目无光,想必“斯人也,当有斯疾”,感慨不已。突然,灵感又找上门来临幸他了,这个感慨不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么,还等什么,赶紧„„

于是乎,许多人对中国当代文学大失所望;于是乎,更多人把目光转移向中国古典文学。而今当代文学的腐朽落末,却重温了古典文学的温床,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不说了它了,由着去吧,也许明天能够从它烂掉的根部重新冒出希望的新芽。

第二篇:当代中国大学生同居现象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同居现象

随着大学生结婚的合法化和部分学校校外租房的解禁,很多男女大学生开始明目张胆地在校外租房同居,挑战学校的规章制度, 冲击社会的道德伦理, 引起了广泛争议。在这些大学生同居群里,真正到民政部门登记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以恋爱为借口,以张扬个性,追求幸福为幌子,构筑二人世界。目前, 很多高等学校附近房屋出租的主要对象就是在校大学生情侣,有人戏称大学生租房已成为高等学校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另外, 近年来媒体关于因大学生同居所引起的未婚先孕、被校方开除及各类犯罪的报道也日益增多, 极大程度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生同居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当前出现大学生同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我国是非常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一直处于性压抑的状态之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思想,这有力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原有的生活方式。

(2)社会对同居行为的宽容和默许。近年来, 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社会上对同居现象都宽松了许多,婚前同居早已不是新闻, 越来越多的此类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性的态度是: 只要两人相爱或两人愿意, 就可以在一起, 性观念比较开放和自由。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性行为日益增多,同居现象随声应合。

(3)媒体方面渐渐增多的有关性的信息。社会上不法商贩为追求个人利益,大量制作、贩卖淫秽书刊、图片、电影等黄色东西,利用网络的发展普及,进行铺天盖地的黄色轰炸,黄色文化的崛起,也诱惑大学生产生了“性趣”,对同居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此外, 方便的避孕工具、医学技术的推广也为同居提供了安全保障条件。更加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也为大学生未婚同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 学校因素

(1)我国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管理制度促使了同居现象的增多。在学校, 大部分学

生是过集体生活, 家庭对他们管教和监督明显弱化, 学校方面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隐私也很少干涉, 学生不出现异常现象, 很少有老师去过问,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们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不当。另外, 学校在对待大学生性教育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强调反对大学生同居, 另一方面却在校园内销售安全套、避孕药等。

(2)我国各高等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爱情观教育和积极引导, 更是少之又少的高等学校能够开设完备、科学的性教育课程, 缺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性爱观的相应措施。

(3)食宿等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生宿舍拥挤, 很多高等学校在扩招同时并未及时跟上后勤服务等配套措施, 使许多新生无法接受。适应能力强的, 就默默忍受; 而经济条件宽裕的, 便纷纷离开宿舍, 寻找自己的一方空间。正是外出租房为同居提供了条件。

(三)自身因素

(1)大学生的生理需求。大学生大都已经是成年人,生理也已经成熟,对于爱和性的需求也在增长,很多学生已经有了强烈的“性冲动”,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2)大学生经历了高考, 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没有了家长、教师的严加管教, 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里, 自然而然地萌生出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大学生们的心里都渴望得到爱情, 为了寻找到浪漫和纯真、拥有真正的爱情,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同居生活;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追求享受、为了摆脱心中的空虚与寂寞、为了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减压而走向了同居的生活, 从同居中寻找慰藉;也有的大学生充当着时尚的弄潮儿, 不再陌生的性行为成为这个时代的时尚, 大家相互效仿, 甚至是互相攀比, 推动着同居的普遍化。这些大学生倾向于追求于一种自由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 同居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二、大学生同居的利与弊

大学生同居现象就象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能带来快乐, 也可能造成伤害。在一定意义上讲, 大学生同居可以暂时满足彼此之间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但是,从长远来看, 同居的负面作用还是很严重的。

1、国家只对合法婚姻中的同居起保护和监督作用, 而对大学生之间出现的同居

关系缺少监督和控制。当同居双方发生纠纷时, 很难得到法律上的有效保护。特别是女性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因同居关系破裂时而导致自杀的现象仍占相当比例。

2、大学生同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业,同时, 因为同居, 各自的活动圈变小了, 缺少与外界的广泛沟通, 不利于身心健康。由于同居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未婚早孕、未婚生子等,但是大学生却又无经济能力, 无法承担家庭责任, 这同样不利于健康发展。

3、给高校的管理带来困难,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大学生同居现象持续升温或者是蔓延开来的话,不仅会对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影响,使学校的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到学校的校园环境,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无论是对学生的安全、学生的思想教育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避免未婚同居的对策、建议

1、国家要加强立法, 规范同居行为。加快对未婚同居的立法步伐, 规范未婚同居的现象和行为.

2、大众传媒应负起社会责任, 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恋爱观、道德观。 大众传媒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性知识、性观念, 坚决阻止各类不法音像制品流入社会, 堵住不适合大学生浏览的各种色情资料制造源头。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性、婚姻。

3、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把对生理的冲动转变和升华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学校要开设有关性道德教育和性心理健康、性知识教育等相关课程, 引导学生在道德上能形成一种自律的态度, 增强良好的性道德意识和性责任意识,在心理上能很好的承受和应对感情处理能力。

4、高校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 通过校内管理和跟学生本人、家长沟通等途径来达到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学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沟通作用, 各教师应把关心、爱护学生, 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全面发展当作首要职责, 尽量缩减和避免未婚同居现象的发生。

5、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房的管理改善学校附近的环境, 使其尽量走向健康化。面对大学生同居现象的发展,我们不应该恐慌,更不能盲目禁止,应当在正确认识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性教

育,正确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合作,努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篇: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

摘要: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可能面临的选择题。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在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不光是个人品质问 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而其中反应出来的,也可窥见当今社会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此类事件中,我们也能够发现社会道德现状的种种问题和背后引人深思的原因。

一、 老人摔倒不敢扶的原因

(一)没有法律保障

著名的南京“彭宇案”可谓揭开了老人摔倒无人扶起的序幕。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人徐寿兰赶公交车时跌倒,到医院验伤,发现需要更换人造股骨头之后,咬定在车站把她扶起并陪同她前往医院的彭宇是肇事者,彭宇因此被徐寿兰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赔偿徐寿兰45876.6元。

此后,类似案件在国内屡屡发生。2009年10月21日,天津市民许云鹤驾车经过红旗路时,发现67岁的王秀芝老人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后摔倒,他随即停车叫来120并将老人送往医院,不料老人事后一口咬定是其撞伤了自己。随后,天津市红桥法院一审判决:许云鹤承担40%的责任,赔偿费10万余元。2011年8月28日,江苏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驾车时发现一位摔倒老人后对其进行帮扶,老人也感谢他做了好事。就在殷红彬驾车离开后交警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大巴撞倒一名老人后逃逸,而老人也坚称被大巴撞伤。最后大巴监控系统所拍摄录像证明才为殷红彬确系助人为乐。广东肇庆,搀扶摔倒老人者竟遭到老人女婿殴打;辽宁朝阳,因交警出具了证实搀扶者无责的监控录像,老人儿子竟冲进交警队殴打交警,打砸办公室;北京,儿子将父亲背到搀扶者的家迫使对方替他交了住院押金.......不是老人摔倒后从来就无人搀扶,而是在众多被人搀扶的老人纷纷“倒打一耙”后,搀扶老人,似乎变成了一个高风险的行为。

在“彭宇案件”的影响之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的场面。不难看出,没有法律的保障,大家害怕简单的做个好事之后,各种麻烦却也接踵而来。这是诚信缺失的后果,同时也是法律不健全的遗憾。

(二)社会道德建设力不够

1.社会诚信的缺失。在网络调查问卷中,有一项题为“你认为出现所谓道德底线丧失的原因是什么?”三千余名参与问卷的网友中,有71.9%选择了“社会互信状况被负面案例不断蚕食”这一选项。负面信息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影响可以想象。对此,有专家指出,要在全社会重构道德价值体系,恢复民众人际间的信任感,这其中有媒体的引导责任,更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多元努力。

2.缺失的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人口庞大的流动人口基数中分化出的城市新移民群体面临着制度变迁和身份变迁的结构性问题。制度结构性制约包括了户籍管理制度、单位制度、社区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和工会制度等;公民身份差异带来的权利不平等则表现在劳动权、居住权、福利权、教育权和医疗权等方面。有媒体调查劳务市场许多打工者说:“我们的户口都在老家。来这边做生意,哪有人管你户口的事。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什么的,统统没有。”另一位打工者则说:“我们就靠自己,没有人管。但我们也不管别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这种

心态的表述似乎与“见死不救”的社会冷漠议题产生了某种联系。

二、加强道德建设的措施

有媒体呼吁对见死不救要立法治罪,同时也有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为他们“做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此期间,北大副校长吴志攀上月说的一段鼓励校友扶起摔倒老人的话再次被提起:“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吴志攀的这句话被网友理解为“北大为学生撑腰”,在被疯传的同时,各种版本的“撑腰体”也在演绎。就在“撑腰”言论在网络上被广泛讨论之际,现实社会中的“撑腰”努力也在跟进。民间公益网站筹建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企业向员工发起帮扶老人小孩的“扶一把”倡议书,律师们发起成立了“停止冷漠公益法律援助”律师联盟。在发生小悦悦事件的广东,广东省工会也提出,将为见义勇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这些社会反应都在试图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免费法律援助,来重塑见义勇的正气,纠正诬陷好人的歪风。其实,就在这个全社会感叹“人心冷漠”的10月里,我们身边的爱心故事一直在不断涌现,而这些真实可感的爱心实例,也让全社会的“撑腰”努力变得更有力量。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 是一个经济问题、分配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其次,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 也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作为人类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 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一个社会能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即道德建设状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固然要靠社会成员的内省, 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加强道德建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道德建设水平高低,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加强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法律保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法律中,更缺乏对道德的人文关怀。没有以人为本理念的法律的约束,只会让更多的人忘记道德的底线,只会让更多无视人性、践踏生命的悲剧发生。回顾近年来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从三聚氰胺到上海“11·15”火灾,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到甘肃正宁县校车车祸,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类似事故层出不穷,生命安全的保障一次又一次地挑动我们的神经。如果我们的社会道德足够健全,食品制造商又如何会置人身体健康于不顾,一次次植入令常人匪夷所思的化学成分?如果我们的社会道德足够健全,又怎会有人为了背后庞杂的经济利益链条而置人生命安全于不顾,以致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过于松懈的监管、过多的法律空白,使犯罪成本变得如此之低!法律,就是要把某些心存恶念的心强行引到正途上来。没有健全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没有相关的法律能够约束道德,甚至扶一位老人还

需事先拍照存证、还需找周围旁观者证明,难道这不是社会的悲哀?我们该更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健全的法律提供保障,即使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会变得如此无力。法律是道德的后盾,没有法律的支持与提倡,道德的底线只能一降再降。为什么老人摔倒后有那么多人围观却鲜有人去搀扶?不是道德已经真正地在现代人心中死去,而是“彭宇案”“许云鹤案”等等事实让人寒心地发现,法律,并没有提供给我们对道德的支持与保障。如果连老人摔倒做出上前搀扶这样几乎本能的反应都变得如此困难,那么在其他领域,会有更多人无惧道德的审判、无惧法律的制裁。缺乏人文关怀的法律顾及不了道德。缺乏人文关怀的法律甚至保障不了道德高尚者的基本权益。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2.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为什么会有老人摔倒后反诬救助者?为了得到高额的赔偿,尽管他们通常打着“钱不是目的,关键是要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旗号。为什么老人又会需要如此高额的赔偿?如果他们本身有很稳定的收入、有完善的医保社保,他们还会不会昧着良心铤而走险,与帮助过自己的人对簿公堂?未必。当前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如此悬殊,多少人自顾不暇。当生存都觉得缺乏保障时,又有多少人还能考虑到道德?如果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就会有合理收入,又有多少人还会制假售假?如果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就能够在社会立足,又有多少人还会用不正当手段屡屡制造潜规则?同样,如果老人的医疗都有所保障,他们还会因为害怕承担数额巨大的医疗费,而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吗?矿难、诈骗、交通事故、制假售假、食品安全问题、天价医药费......种种问题,暴露的是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和早已被金钱扭曲的人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我们有健全的制度,有对每一个人平等和尊重。如果每个人能够通过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得幸福。那么那些为了金钱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想必会大大减少。试想,搀扶一个摔倒的老人都有可能承担经济赔偿,那么在目睹别人遭遇困难甚至危险的时候,也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冷眼旁观。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的漠然走过。难道他们就真的是铁石心肠,可以对一个浑身是血的小生命视而不见吗?不,是制度的缺陷使他们不知道如果救人是否会被讹诈,是否会被其家属要求承担责任。救助老人反被诬告,这样“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频频上演。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我们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把一些为生活所迫的人真正逼上了邪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舍己为人......这些美德是否真的会因为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而变成当今社会的奢侈品?

3.教育为本。从毒奶粉到儿童用品违规使用添加剂,再到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孩子们是社会道德缺失的受害者。而无论我们的社会道德令人担忧的状况已经达到了何种地步,未来社会道德进步的希望,依然在下一代。当一个十二岁的广州小男孩说出他的理想是要当一个贪官时,震撼我们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个孩子惊人的“成熟”。反观当前的教育,我们交给孩子们的除了应付考试,在德育上,我们做了些什么样的努力?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则是危险品。学校交给孩子们知识,却鲜有学校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便多才多艺,甚至在家庭的教育下学会了算经济账、算人情账。经济的腾飞、传媒业的发展,使很多幼小的心灵早早成熟、童真不再。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任由社会上道德败坏的案例侵蚀孩子们的内心,那么所谓的“社会道德滑坡”必然难以避免。而在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诬告的事件频频发生后,更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教导孩子“少管闲事”。2009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

在赶场途中扶起摔倒老人,竟被老人告上法院。这样的事实的确让所有想做好事的孩子寒心。而在这样的事实下,我们又该拿怎样的事实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样的原本朴素的道理呢?人之初,性本善。试想,如果连孩子都有很重的防人之心、如果连孩子都会以怀疑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如果连孩子都不愿意相信这世界还有真善美,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道德,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的国家与民族还有什么未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然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现有的经典阅读以外,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敬老爱老、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这样的风气又与成人的示范与楷模作用密不可分。不要让孩子们真的连搀扶一个摔倒老人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让搀扶老人的孩子受到莫大的伤害。道德,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大爱。爱己及人,是最朴素也最珍贵的道德品质。

四、总结

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或是搀扶老人反被诬陷,都不能证明我们的社会道德已经大滑坡。虽然在法律上,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在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上,我们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依然要相信真善美,相信良好道德的品质能够引领我们个人和民族走得更远。

第四篇:浅析《青春之歌》揭示的文学现象

吟唱生命的青春之歌

孙悦 13级汉语言文学1班 1340503140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主潮的代表作品,它完成了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的蜕变。其中揭示的一系列围绕文革产生的文学现象也可以称作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典型。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作者杨沫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小说的开篇就描绘了身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色运动鞋,手捏素白手绢的女学生在火车上的场景。小说中多次写到林道静喜欢白色,这一点细节映衬出其向往纯洁美好的精神个性,也与黑暗污秽的社会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林道静的命运坎坷,她出身在一个地主家庭,其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自杀。她从小受到后母的折磨,但面对每一次打她都不哭,从这里就开始体现了林道静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的品质。幸好命运并没有关闭所有的窗户,林道静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书本中她进入了一个并不污浊的世界,这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抗性格,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打算,有着自己的梦想。在后母的逼迫下,她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她孤身来到北戴河的小镇上,但现实的黑暗沾染着每一个角落,林道静本想在这个看似美丽宁静的临海小镇当个小学教员,“自己养活自己”,结果却受了校长余敬唐的欺骗,差点被当作“礼物”送给鲍县长。

故事到了这里读者的心境被带入到对女主林道静悲惨遭遇的忧伤与愤恨之中,在情感被打压到极点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唤起读者对于探寻反抗道路的思索,作者在这里很好的把握了读者的心理,将读者的情绪控制的恰到好处。从小说的这里开始便加入了三个男主人公的故事,林道静也在这三个人的影响之下走入了对自己命运的探索与抗争的道路。

关于小说中出现的三个男主人公,在文学创作上,他们也同样代表着不同的三个含义。首先是余永泽,他在林道静的心目中是第一个拯救她的人,不仅仅是在现实中,也同样是在精神上的拯救,当她充满绝望决定在雨夜的海边结束自己惨淡的生命之时,是余永泽将她拦住,带她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从此她便在余永泽的帮助下鼓起勇气重唱自己的青春之歌,小说中这样写到:“余永泽不慌不忙的谈起了文学艺术,谈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谈起雨果的《悲惨世界》,谈起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海涅、拜伦的诗;中国的作家谈起曹雪芹、杜甫和鲁迅……他似乎知道得很多,记得的也很熟。林道静睁大眼睛注意地听着从他嘴里慢慢流出的美丽动人的词句,和那些富有浪漫气息的人物和故事。”【1】,林道静在余永泽身上看到的是自己向往的一面,她在余永泽的身上找到了与自己同样热爱文学的特点,她听着余永泽的诉说,渐渐的被感动了,脸上不觉流露出欢欣的神色,林道静的心里渐渐充满了一种青春的喜悦,一种绝处逢生的欣幸。对余永泽除了有着感恩、知己的激情,还加上了志同道合的钦佩。短短的一天时间,她简直把他看作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了。这一种青春的喜悦被爱情唤醒,让林道静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她的青春之歌在这里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很明显,作者杨沫在设置余永泽这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是以一个人道主义知识分子的形象去创作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余永泽对于胡适极端崇拜这一线索可以看出。胡适是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然而五四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这里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给整篇小说红色背景服务,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必将受到打击。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知识分子的意义是由于其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无产阶级的经济阶级地位所决定的。由于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身于有产阶级家庭,同时在出卖劳动力的形式和工作条件上与一般个人、农民有很大不同,因此具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双重性。”【2】,根据这一条定义我们就可以发现林道静这一个人物形象的身上就具备着这样的双重性,她的母亲是佃户出身,而她的父亲又是明显的剥削者地主阶级,然而根据当时毛泽东提倡的反对资产阶级,进行思想改造的思路,知识分子应该受到无产阶级思想的净化,正如很具有代表性的1950年代开始下乡知青等事件都可以看出。小说的路线也顺应着这一个思想继续下去,于是余永泽这一个人物的命运注定也是失败的,随着林道静和余永泽一起展开了新的生活,她渐渐的在余永泽的身上发现了令她无法接受的缺点。余永泽的身上沾染了所谓资产阶级的自私与个人主义,他沉浸在自己小我的世界里,面对从家乡前来求救的佃农,他无情的拒绝了请求。这样的余永泽又渐渐让林道静陷入对于自己人生追求的沉思,余永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构建一个舒心温暖的家庭,这个家庭束缚住了林道静,但是她的思想早已冲出余永泽精心布置的世界。小说中在林道静初识余永泽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我常常想起高尔基的一句话:‘最光荣伟大的职务就是在世界上做一个人。’为了保持人的尊严,我不愿马马虎虎的活在世上……”说着说着,她提高了声音,这羞涩的沉默的少女突然激昂起来,那种天真豪迈的神色,不禁让余永泽又吃了一惊。”【1】,的确,林道静不愿意马马虎虎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她对余永泽的爱已经消磨殆尽,内心对于自己命运的迷茫的纠结与挣扎让她对于余永泽至深的表白只剩下了苦恼,善良的内心让她对于余永泽充满愧疚,然而另一面不屈于束缚的内心又在鞭策她离开余永泽前行。小说在这里迎来了又一转折。

林道静还在北戴河焦树德时候初次认识了卢嘉川,当时她正在为日军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的事情忧愁,为中华民族的存亡担忧。在卢嘉川侃侃而谈中华民族的紧张形势的时候,在她被卢嘉川煽动起来的愤懑情绪中还隐隐含着一种惊异的成分。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对林道静的心理描写:“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学生,他和余永泽可大不相同。余永泽常谈的只是些美丽的艺术和动人的缠绵的故事;可是这位大学生却熟悉国家的事情,侃侃谈出的都是一些道静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话。”,卢嘉川的出现为林道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也帮助她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是从小我进化到大我即对国家及全民族命运的思考,林道静的思想是博大的,卢嘉川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她指引了一条新的道路,这让她在与余永泽勉强度日的生活里射进了一道光束,她开始循着这道光束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逐渐的参与到那些学生运动中去,他们呼吁政府对于日本的侵略展开反抗,作为学生、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展开了一系列救国的运动。林道静最终离开了余永泽,她被卢嘉川身上的闪耀的个性魅力和爱国精神吸引着,走向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救国的道路。林道静的青春之歌唱到了一个新的篇章。

然而卢嘉川也逐渐的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学生运动中发现了问题所在,每一次学生运动过后都有学生因此被抓、流血甚至牺牲。这样组织学生进行思想的宣传只会让个革命的队伍逐步消亡,卢嘉川也在思考,但在组织的质问与要求下,他还是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学生运动。最终卢嘉川牺牲了,林道静并不知道卢嘉川惨死在狱中,她守着卢嘉川留下来的宣传资料,自己偷偷的进行着宣传,她利用这样的方式传承着卢嘉川的精神。

但卢嘉川只是林道静的理论启蒙者,理论并不能救中国,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所以作者塑造了一个注重实践救国的人物江华。江华的出现指导林道静参加到农村的阶级斗争中去;“所以我很希望你以后能够多和劳动者接触,他们柴米油盐、带孩子、过日子的事知道得很多,实际得很。你也很需要这种实际精神呢。”【1】最终林道静完成了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转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战士。

根据以上的论证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一个文学现象,那就是文学与社会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小说论述了作者对于建国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的改造这一问题的看法,即知识分子也应跟随工农兵主体这一内容方针进行创作。所以《青春之歌》成为了知识分子改造的经典范本。小说中塑造的每个人物形象都能在当时的社会中找到范本。鲁迅曾经说过:“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便有变革。”【3】,我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文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由文学来描写社会的,文学是社会的写照。二是如果我们有能力,用自己的文字去影响社会,唤醒人们的思考,从而引导社会进步。白居易也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我们的文学创作要想有新的高度,那就应该拥有对于社会进步之思想,一份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不朽的佳作流传至今,那么其包含的社会意义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这份意义可以延续至今,影响当今的社会。

这一份社会意义在杨沫的《青春之歌》之中却并没有完整的被传唱。由于小说中描写的林道静有宣扬小资产阶级的嫌疑,在文革期间,杨沫被例如批判的名单,这本1958年初版的《青春之歌》在一年后由《中国青年》发表的批评文章引发了一场论争,杨沫在论争后对出版进行了大量的删改。杨沫本人在晚年的时候也曾说:”我很佩服卢梭,很佩服卢梭敢讲真话的勇气。所以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尽可能大胆地写出来,以一个真实人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愿意像有些人那样总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的人。实际上,一个人总是有很多缺点的,有很多内心不一定很健康的东西。”【4】,杨沫自己也清楚自己没有说实话,自己的文学作品也没有说实话。修改后的《青春之歌》不仅没有起到“影响社会”的目的,甚至没有做到“敏感的描写社会”,这是非常可惜的一处败笔。

当然撇去杨沫个人的因素,导致这一问题的外因便是文革,面对文革的打压,《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选择了屈从与改变,然而也有胡风这样文人大胆的反驳:“斯大林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那本质的意义就包括在斯大林底谈话里面:‘写真实!让作家在生活中学习罢!如果他能用高度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了生活真实,他就会达到马克思主义”。我们作为21世纪的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在文革时代背景下的水生火热,但写真实这一点则是我们需要去践行的,不仅仅要写真实,更为彻底的是要了解真实,探求真实,要保持着这一份精神去读文学作品,去写作,甚至是去做人。当然文革带来的十年浩劫我们应该去深刻的反思,做到以史为鉴。

【1】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3】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4】老鬼《母亲杨沫》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第五篇:浅谈“带病提拔”现象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公务员制度专题期末论文

浅论“带病提拔”现象

年 级: 08 级 学 号: 20080820 姓 名: 咼 盟 飞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袁智

2010 年 11 月

摘要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合理公正的公务员任命、选拔、提拔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组织内部各个职位获得合适人选,从而使事得其人,职得其人,人事相宜的主要途径,这些直接影响政府工作效率。本文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存在的“带病提拔”的原因,惯用方法,途径等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公务员;带病提拔;问责

目录

1引言 4 2主要内容 4 2.1“带病提拔”现实情况 4 2.2“带病提拔”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4 2.2.1“权钱交易” 4 2.2.2制度规范不健全 5 2.2.3制度落实不到位 5 2.2.4干部伪装和把握偏差 5 3对策 5 3.1构建合理的公务员晋升提拔制度 5 3.2改变人们传统的社会观 6 3.3倒查机制 6 3.3.1“倒查机制”基本概念 6 3.3.2“倒查机制”产生的效果 6 4研究结论 7

3 1.引言

近年来,干部“带病提拔”、“边腐边升”、“愈坏愈用”等官场丑恶现象,在少数地方已经屡见不鲜了,甚至成为“约定俗成”的词汇和尽人皆知的“潜规则”。毫无疑问,“带病者”早晚会露出“狐狸的尾巴”,但提名者却始终“毫发无损”,依然“提名”不止,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针对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我将采取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带病提拔”现象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2.主要内容

“带病提拔”现在已经在社会上普遍出现,为什么这种现象会这么有市场,在政府的严令下还是屡禁不止。笔者从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运用的方法和造成的后果等发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对政府的一些措施进行简单的评述例如“倒查机制”。

2.1“带病提拔”现实情况

带病提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是群众对一些有腐败行为的党政干部“边腐边升”、得到提拔和重用现象的约定俗成的说法。这两年很多“落马”贪官都是“带病在岗”,如陈良宇、王怀忠、曾锦春、秦裕等,至于“带病提拔”的就更多了如最牛县委书记之称的王志国,瓮安事件发生时的原县委书记勤,“黑砖窑事件”中的副县长王振俊等等。

2.2“带病提拔”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权钱交易”

由沃尔泽复合平等理论观点来看,“在每一个具体的分配领域内,在该社会物品的占有上,一定是一部分人占有的多,另一部分人占有的少,但社会分配领域仍然能够维持其应有的相对自主性,没有一类或几类社会物品几乎能在重要的社会分配领域里畅通无阻,换句话讲,人们并不能因为仅仅占有了金钱和权力就能享受社会几乎所有的重要好处”。对于以上理论来讲,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环境或想法,对于现实而讲,金钱和权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其他社会领域入侵。这种现象在公务员晋升和提拔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金钱成为了晋升和提拔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一心做好工作,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则得不到应有的晋升机会。对国家和政府建设和发展以及对公民的各方面保障起到了阻碍作用,不利于各方面的发展。

4 2.2.2制度规范不健全

我国公务员制度现在刚刚进入发展期,还有许多方面不够健全或者说还有很多缺陷,职绩晋升制度、法制执行不力,晋升依据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完善,晋升机会、空间有限。越往高处晋升的机会越少,使得晋升提拔制度几乎不能调动广大公务员特别是县级以下的低层公务员的积极性,从而造成许多公务元采取不合法的手段来晋升和提拔。同时,我国的公务员问责机制更是存在很大缺陷,制度的不健全,执行落实程度不够,使许多“带病提拔”的案例产生。

2.2.3制度落实不到位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并且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尤其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1)全国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和部门已全面实施了各项制度,有的则只是实施了公务员制度的某些方面或是一个单项制度;2)动态地满足时间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上有欠缺,如依法治国、执法行政、严格管理,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等方面的力度不够;3)制度本身还有不完备的地方,同时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在与时俱进等方面还很薄弱。

2.2.4干部伪装和把握偏差

少数干部善于伪装、隐藏,善于做秀,在被查处前大都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用假象掩盖真相。在公开场合讲廉政勤政往往是头头是道,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有的还故意把一些不便收、不值钱的礼品或数额小的红包拿出来上交组织,以标榜自己。

然而德才兼备历来是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把握。用人标准上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了偏差: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用人只要看“才”就行了,有德无德无关紧要;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急于改变落后面貌,在用人上片面强调大胆起用能干“大事业”、“敢说、敢闯、敢干”的“创新型”干部,而对干部的“德”重视不够、考察不到位;有的明知干部在“德”方面有问题,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一些“带病者”选拔到了领导岗位。

3.对策

3.1构建合理的公务员晋升提拔制度

5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治本之策是要在深入抓好已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贯彻落实的同时,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关键是狠抓落实,强化执行力。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切实贯彻到干部考察考核的具体实践中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选拔提名、考核、监督的机制,扩大考核工作中的民主,扩大选人识人的视野,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提拔起来。

改进群众参与的方式,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干部交流的力度,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的机制,使“带病”干部相形见绌,使“带病”的干部无机可乘。

3.2改变人们传统的社会观

即通过宣传、引导、教育等方式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晋升提拔只是一种公务员任用方式和任用行为,也是一种人才资源调配手段。”如前文所述,在我国长期工作实际中将升职作为一种奖励,而降职作为一种惩罚,使人们形成了职务升降与奖惩等同的错误观念。这种社会观念大环境严重阻碍了职务晋升工作的正常化。倘若人们的认识本身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则再怎么完善的制度也不一定能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实施。因此首先要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然后才能推动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3.3倒查机制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为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责任追究办法》设立了“带病提拔”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倒查”机制。

3.3.1“倒查机制”基本概念

规定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

3.3.2“倒查机制”产生的效果

对于一切制度和措施,不论其优劣,在一段时间或者在一个领域都会产生一定作用。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阻力和因素使得许多好的政策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和作用。此次的“倒查机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带病提拔”现象和其他一些恶劣

6 现象。

“倒查机制”从晋升提拔的源头做出了对各种措施来防止“带病提拔”现象,到目前为止,此机制已经有效地防止了许多不良现象,但是对于所有的政策下面的人员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在各种政策出来后,各级官员要注重落实,富有责任心,起好监督作用。《责任追究办法》在深入抓好已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贯彻落实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选拔提名、考核、监督的机制,使“带病”的干部无机可乘。

4.研究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出,我国公务员晋升提拔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停的完善和发展改进。对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我国的各方面制度在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并且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如果人人都能遵纪守法,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是正是由于不同的人和不用的想法,使得社会变的复杂,对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总是钻其空子,挖其墙角。所以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是从总体的发展看来,我国的各方面发展还算迅速,但我们也要时刻抱着忧患之心,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各方面又好又快的发展。

7

上一篇:浅谈政府危机公关下一篇:浅谈音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