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2022-08-21

第一篇: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分析

在欧美,80%以上的汽车企业选择把汽车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或者物流总代理商加入汽车供应链已成为主流。但在我国,高速增长的汽车工业刚刚触及汽车供应链管理的边缘,真正意义的汽车物流也才刚刚起步。

制造全球化带来机会

跨国汽车制造企业根据其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将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这两个高附加值环节掌握在手中,生产、加工和一般设计等方面根据相对优势转移或外包到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对生产和营销进行统一布局,构建全球生产体系,使汽车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走向全球化。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在组织形式上一般表现为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这种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竞争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导致了定单驱动的混合生产模式、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模式和JIT供应模式的盛行。

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良好成长性和人力资源的区域比较优势,都为我国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张的空间,世界汽车制造中心正逐步向中国转移,各汽车跨国公司都将中国汽车市场视为其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在中国布点设厂、合资合作、扩大投资、引进新建生产线或改扩建旧生产线的先进生产设备,引进大量新车型和其关键零部件,以谋求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这在推动汽车物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现代汽车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汽车供应链结构具有最典型的供应链组织模式,整车制造业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物流调度与管理中心,担负着信息集成与交换的作用。汽车物流系统中涉及的主体有原料供应商、多级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制造商、分销商、维修服务站、汽车用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物流分供方等多个方面。

对于汽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包括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的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接收、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的管理、生产线的物料管理等。零部件物流供应商就是要实现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的物流配送体系与其主业剥离,逐步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体系。

从整车制造商的立场考虑,汽车物流一般可分为进口SKD、CKD的入厂物流;国产件的入厂物流、厂内物流、厂际物流、整车分销物流、售后备件物流、国际采购出口零部件物流、以及相关逆向物流等几个主要方面。

汽车整车物流和零部件物流服务是各个环节必须衔接得十分流畅的高技术物流行业,国际物流业公认其为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物流领域。特别是零部件的入厂物流更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市场前景

在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比较好的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率也在逐步提高,汽车产销增长速度很快,销售收入年均增幅为20%。2003年,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400万辆,达到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分别增长35.20%和34.21%,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其中轿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01. 89万辆,同比增长83.25%,比上年净增91.71万辆,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预计未来五年中我国汽车产销量将保持在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每年以平均超过10%的速率增长,与之相对应,汽车零部件物流以及备件物流市场规模巨大,汽车物流收入相应呈现较快增长趋势,2005年已达到1306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市场会更大。

零部件进口今年有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零部件进口物流市场具有重要地位,也说明汽车散件进口、国内组装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我国零部件出口维持较低的水平,随着全球采购和制造的活跃,我国的成本优势会体现出来,零部件出口物流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领域。

运作现状

目前,我国约有100多家整车制造厂以及近3000家零部件制造厂。汽车制造商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前15家的产量占全部产量的82%。轿车生产厂的前10家的份额占全部产量的94%,名列前三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的份额占总产量的54%。零部件供应商即随着汽车制造商的工厂布置而全国性散乱分布,也形成了区域性的相对集中,零部件销售总额最高的6个省市依次为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辽宁,2003年6省市合计为4,800亿元,占全国零部件销售的50~60%。不管是零部件入厂物流,还是售后备件物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大规模发生。

由于零配件生产厂分布地域广阔,供求双方信息交流困难,生产计划的调整和变化不能及时沟通,使整车生产厂的供应物流管理难度加大;而且由于采购供应物流系统信息不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迟滞,造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我国现行的汽车物流模式主要是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汽车制造企业既是汽车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实施操作者,又是企业物流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这种模式下,制造商对采购物流、制造物流及分销物流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能够掌握第一手客户信息,有利于改善客户服务和对整个物流进行协调与控制。

但是,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大,供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对汽车产品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柔性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自营物流而言,不但加重了制造商的资金负担,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分工的经济优势,会降低汽车产品的总体物流效率。同时,自营物流居于整车生产企业自身,往往只从整车生产企业的利益出发,过多地强调保障整个生产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会要求零配件生产企业提供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库存的进一步增加。

整车生产厂主宰整个物流系统的同时,为了实现零库存,要求零配件生产、供应商按其生产节奏和生产需求量进行供货,实施“直送工位”的JIT(及时供货)配送。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需要通过自建仓库、租用整车生产厂仓库或社会仓库资源等方式,构造自身的仓储系统,相当于把成品仓库前移至整车厂的生产线旁。

由于整车生产厂都有多达上千家的配套生产零配件和供应原材料的企业,每—个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周围,都有由数目庞大的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群所构成的垂直分布的单一配套体系,也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采购供应物流体系。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构成了采购供应物流的起点;运输企业构成了干线运输层;围绕整车生产厂的仓库群构成了仓储层;供应商的配送部门或整车生产厂的供应部门构成了配送层。在配送到生产线之前,所有零配件均由供应商负责,增加了供应商的压力,而整车生产厂由于要面对许多仓库,其配送管理难度很大,配送效率和及时性也大打折扣,成为入厂物流系统的薄弱环节。

目前中国汽车物流成本(从零件供应商交货开始计算)占成品车总成本的10%,而国际先进水平在4%--5%之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汽车制造业采购供应物流的体系结构所造成的。

发展途径

普通制造行业的采购物流、对分销商的销售物流和对最终用户的销售物流的外包度分别为15%、46%和27%。汽车制造商更愿意外包物流业务,这三个指标分别达到了33%、50%和33%。其中,国际采购物流通常采用外包的形式,国内汽车入厂物流目前主要由供应商负责,以后有由总装厂负责并外包的趋势。

在我国,汽车物流业务外包也在迅速兴起,如上汽、一汽、东风、北汽等都将物流积极外包,一些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也对其内部物流实体进行剥离,同时服务内外部客户,这都将导致专注于汽车物流的大型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出现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比如安吉天地,长安民生等。

汽车制造商在选择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时,注重的主要是实际运营经验、专业化操作经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品牌商誉、网络覆盖率、运作成本和信息管理能力等。

从汽车供应链组织关注的关键性问题排序可以看出,行业运作经验、市场声誉和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成为名列前三位的选择标准。

在零部件供应环节,3PL的信息系统应该可以与整车生产厂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接收整车生产厂的生产计划和物流订单(电子看板),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订单进行处理后,将信息传送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完成零配件的分拣、配货和工位配送等实物流作业。

另外,系统还应该与零配件生产厂进行信息交换,随时向零配件生产厂传递整车生产厂的生产信息和配件需求信息;零配件生产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接或拨号上网访问配送中心网站,查询库存信息和配送信息,下达补货指令。这样在整车生产厂和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信息直通道,使零配件生产厂可以及时了解整车生产厂的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避免由于信息滞后所造成的零配件产品的积压和盲目生产,保障了整车生产厂的JIT工位配送,生产的高效性和连续性。

改进对策

汽车制造商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出现任何新的变化,都会引发很多的物流问题。所以,汽车制造业在为我国汽车物流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汽车供应链所关注的关键性问题的排序如下:降低库存水平(39%);增强稳定性(29%);缩短周转时间(22%);降低直接物流成本(10%)。在采购物流方面,要求实现最小库存,动态的计划和生产安排、严格规范的收取或交付以至绩效监督。

目前我国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很强的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同时还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涉及的安全及诚信等问题,所以,我国汽车物流现代化的进程不能一蹴而就。就物流模式而言,我国汽车行业现阶段强行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未必适宜,可行的汽车物流模式应该将供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机地结合,综合两者的优点。汽车企业内部汽车物流由制造商负责,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物流主要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汽车产成品的分销物流一部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另一部分则由制造商自己完成,最后过渡到完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

第三方物流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改善物流环境,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具有显著效果,具体表现在:

1.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一方面可以减少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量的人、财、物投入,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依托其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强大的网络优势,实现汽车零部件运输资源的整合,从而大大的提高运营车辆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节省车辆的在途时间。

2. 提高物流效率,实现零库存管理。汽车制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雄厚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平台,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和运作经验以及运营网络,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尤其在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环节中,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协调功能减少甚至取消供需双方的库存,实现库存水平的合理化,提高库存周转率,真正实现企业的零库存管理。

3. 实时跟踪、信息服务。通过铺设高效的信息平台和配置先进的GPS等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对在途汽车零部件运输进行实时的跟踪;另外,通过建立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可以较为高效的处理运输或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安全。

4. 有助于企业构筑核心竞争能力。物流外包是社会化分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由于资源与管理相对“稀缺”,汽车制造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就能将自身相对有限的资源与管理能力集中于核心事业上,如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新产品的开发、销售、产品质量的提高等,从而能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主机厂中心型”供应物流模式的实质只是将风险向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转移,在短时间内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下去,不但汽车生产成本有增无减,而且会使零部件质量下降和研发能力降低。伴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飞速发展,汽车制造业的物流职能剥离需求越来越强烈,与汽车制造业结合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汽车物流企业最有效的利润来源和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建立战略层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有效的结合途径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必然能寻找到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的最佳结合点,最终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第二篇:汽车零部件投资分析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突出,汽车零部件工业综合竞争力增强,产业集群逐步成形,出口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国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明显冲击。我国出台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具体优惠措施,汽车消费的增长拉动了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市场需求的增长。2009年1-11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10,517.607亿元,同比增长19.98%。

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行业景气度大幅高涨,行业效益大幅回升。2010年1-11月,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14960.944亿元,同比增长42.32%,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31.78%)。

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销售增长速度较快。2011年1-3月,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4363.192亿元,同比增长20.06%。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将不断递增。而庞大的售后市场需求也给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蕴含更多投资机会。

第三篇:汽车零部件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汽车市场零部件销售行业概述

第二章: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概述

第三章:未来汽车零部件销售市场分析

概述

在发明汽车时代,古老的中华名族正惨遭世界列强瓜分和欺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民族汽车品牌不断涌现。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自主创新是我国成为汽车列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在突飞猛进的进步,在2005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已基本步入汽车社会的大门。中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决定了汽车进入家庭会经历长期持久的释放过程。将陆续有更多的城市、地区步入汽车社会。汽车消费以私人消费、新增需求为主。2012年左右,全国汽车市场会超过1000辆。这么大的汽车市场带动我汽车零部件销售行业的。

正文

一、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特点:

1.相对售后市场而言,品种较少,但是每一批的量比较大。

2技术难度比售后市场更高。由于受主机厂直接控制和参与,技术上的要求会远高于售后市场;

3.物流上要绝对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和持续性,绝对不能因此造成主机厂停产;理想的状况是在整车厂周围设置仓储。

4.服务上的要求较高比如可能涉及到召回等。另外,即便你所供应的车型已经停产,一般也需要保证十年以上的零部件供应。

对很多供应商而言,国内市场的空间已经剩下不多,开发海外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生存现状

1.中国本土零部件生产企业困难重重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整车制造商的实力大幅提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离做大做强还有不小差距。

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出口退税一再削减等背景影响之下,涨价还是不涨价,令每一家企业左右为难。不过,对于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来说,涨价可能就意味着订单流失,由于产品本身缺乏核心技术,如果再丧失了传统的成本优势,届时恐将遭遇无人为“中国制造”买单的尴尬局面。

在“2008中国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上,多家零部件供应商表示明显感到了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前几年还能创造不错利润的企业,在原材料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作用下,利润率已经大不如前,企业出口的利润越来越薄,而国内汽车配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做售后市场配套的企业毛利润不断下降,平均水平约在10%左右。

此外,跨国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乘用车零部件和商用车零部件领域迅速扩张,种种因素导致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2.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势头强劲

与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日渐艰难的日子相比,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在华的日子却过得风生水起。日本的电装、韩国的摩比斯、美国的德尔福和博格华纳等,在中国的独资或者控股企业,其业务借助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均在快速飙升。

伟世通亚太区市场总监杨卫华表示:原材料上涨让本土供应商低成本优势不再,但是伟世通在华业务仍将大幅增长。“直接受影响的将是中国本土的供应商,虽然这种影响可能要一两年后才会显现。”

博格华纳(中国)采购部的相关人士表示:从2006年到2010年,博格华纳在华营业额将实现“5年增长5倍”的宏伟目标。目前博格华纳在华一方面为本土主机厂配套,另一方面也以中国为生产基地供全球出口。

3.边缘化淘汰赛正式开局

在内外资的较量中,多数来自中国本土的供应商,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内几乎所有的核心零部件企业,都被跨国公司以独资或是控股形式完全垄断。据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而在轿车零部件行业,有专家估计会达到80%以上。此外,在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外资控制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90%。有专家甚至告诫,作为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一旦丧失了市场的主体地位,则很可能意味着本土汽车工业被“掏空”。

目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业已经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呈下滑趋势,由于行业主管部门重主机轻零部件思想严重,滞后性成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虽然中国的供应商成长很快,但是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加上基础产业(如钢铁制造和工业塑料)薄弱,以上都是整车企业对本土零部件配套企业缺乏信心的原因。以博格华纳(中国)为例,目前博格华纳有近7成供应商来自中国本土,但这其中仅有30%的供应商可能入围核心供应商行列,而其他供应商终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局面。

在零部件供应商的生态圈中,按照实力大小和分工不同一般可分为三个层级:即Tier1(层级)为汽车系统供应商,Tier2为汽车总成/模块供应商,Tier3是汽车零件/元件供应商,而国内大多数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都是Tier2和Tier3阵营,入围Tier1的几乎没有。”

当前Tier1阵营几乎是博世、韦世通、德尔福等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天下,而本土企业多半是以原材料生产、低技术含量、劳动力密集生产方式的Tier3小零部件供应商。

总抄别人的作业所以无法毕业,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才能彻底摆脱“生产上、技术上、研发上被越来越边缘化”的局面。

三、本土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如何突出重围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2007年汽车保有量将达45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250万辆,这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跃居世界第6位,到2020年可能达到13300万辆,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以后进入平稳的发展期。

它有着无限的商机,充满魅力,是有待我们去开发的“金矿”。随着汽车整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取得了迅猛发展。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引来了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品牌,特别是近年来,如嘉实德尔福、伟世通、电装、米其林、马勒等国际零部件知名品牌,凭借其国际品牌的优势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路扶摇直上,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陷入被动局面、突出国际重围已成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当务之急。

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国际上众多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把行业内国际一流的标准和企业,作为自己对标追赶的目标,向更高层次发展。要练就

一、两招或更多别人没有的“绝招”,提高企业产品自自身竞争力,形成绝对优势。要迅速扩大自己的产能和规模,迅速做强做大。要创国际一流的强势自主品牌,形成“高、特、强”的“名牌效应”。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现了一些在市场站得住脚的品牌,如万向轴承、等等,这些企业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技术实力逐步增强,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出了自己

的天地,亮出了自己的品牌。汽车零部件的高端市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市场利润来看,高端汽车零部件虽然目前只占整个车用配件市场的30%,但利润却大大超过了中低端产品的利润总额。尽管我国汽车零部件业在高端市场已经有所突破,但国外汽车零部件厂商以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成熟的产品和生产管理经验,加上与跨国汽车集团结成的战略联盟,占领了我国主要高端零部件市场,控制了高技术、高效益的产品领域。而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却是“低端混战”愈演愈烈,呈现“高端失守”的局面。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低端混战”、“高端失守”是其位于产业链低端的真实写照,而造成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工业目前这种现状的根源就在于本土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亮不出自己的“绝活”来。

第四篇: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调查报告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状况

前市场,主要是指汽车制造业和汽车的整车销售业;后市场,则主要是指汽车的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美容养护和汽车改装等服务,这两个市场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均十分庞大。汽车市场良好的产销状况无疑推动了零部件市场发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以及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优惠措施对汽车消费增长作出一定贡献。汽车消费的增长拉动了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作为一个新兴汽车大国,汽车保有量近年来迅速扩大。由于中国的汽车保有总量大,所代表的后市场需求潜力相当大。二手车市场对零部件市场的需求旺盛,其持续繁荣有力带动了零部件市场的进一步扩张。随着整车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从其中分得一杯羹的零部件产业获利也必将随之增长。中国相关部门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即以纯电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

二、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渠道

1、零部件品牌专营店管道

为了避免产品层层批发带来的价格混乱,并树立零部件品牌的良好形象,一些零部件厂商已经开始设立零部件品牌专卖店或授权经销商。在专卖店体系内,零部件产品执行统一销售价,这样就避免了不良价格竞争,而且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都能够得到保证。

2、汽修连锁店管道

汽车维修连锁店是集汽车维修、零部件销售以及快速养护为一体的综合性修理厂,成为以整车厂为主导的4S店模式的强有力竞争者和补充。4S店包含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资讯回馈等(Survey),相当于专卖店,是由厂家统一设计,根据厂家的模式经营管理的。

3、网路行销尚处起步阶段

据市场调查显示,网路行销意识最强的是乘用车生产厂商,80%以上的轿车生产厂商对网路行销十分重视,绝大多数都制定了专门的互联网行销战略;意识最弱的是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商,大约只有10%不到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有利用网路电子商务来为公司带来商机和品牌提升的意识。 ⑴、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现状

目前,有极少一部分汽配经销商开展了网上交易,任何与汽车配件销售相关的服务均可在互联网上实现。此类经销店的销售员们都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他们耐心地帮助没有网上交易经验的顾客完成在互联网上的买卖。如果顾客需要,他们还可免费传授各种有关网上交易的知识。客户只需坐在自己公司的电脑前进入该公司的网站,然后就可以完成所有想做的事,观看该店全貌、下载所需车款配件的图片、了解价格、下订单等。然后就可以安坐在自己的维修店里收到由销售员送货上门的汽车配件。

⑵、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优点

首先,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来说,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地收集顾客购买汽车配件过程中所提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可以据此分析出顾客的购买意愿,从而尽早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配件。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又抢得了市场先机。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和便捷服务,生产企业可以及时得知配件销售商的库存情况和销售情况,从而调整

自己的生产和汽车配件调配计划。互联网汽车配件销售商可以给生产企业提供顾客实时实地的信息。事实上,互联网还可起到一定的广告促销作用。有了互联网的便捷服务,不仅仅节约了时间和费用,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还可引起一种观念的变革,使汽车配件生产企业、销售商和顾客贴得更近。

⑶、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改革之路

中国汽车配件网络销售的发展应该适合中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经营之路。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互联网发展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些实事,才是当今汽车配件网络经营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的汽车配件电子商务和网络化经营必须走企业联合之路-网络公司与实体企业结合,实现机构调整以及采购、配送、财务、市场信息的重新构建,只有这样才会是实实在在的互联网经营。目前,汽车配件的网络化经营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跋涉,但是,传统企业一定要顺应互联网时代作出选择,网络化经营必然是汽车配件营销的必由之路和改革之路。

三、汽配城

1、汽配城面临的挑战

汽配城内所集中的经销商大多数是中小级别业者,其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采购的规模化,从而在上游压缩成本,所以该模式将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成本劣势。汽配城内经销商大量聚集,供需双方往往不稳定,各经销商之间相互拿货现象相当普遍,直接影响了个配件经销商的获利能力。由于汽配城内部相互拿货以及各经销商本身的进货渠道混乱,市场内缺乏有力的监督体系,使汽配城内产品的质量品质以及售后服务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国内汽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型流通模式不断出现,汽配城的发展潜力非常有限,虽然不会被新模式完全取代,但影响力将逐渐下降。

2、经营者积极探索出路

⑴、加大整顿力度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整顿散户等措施。

⑵、扩大规模

汽配城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而城城联营、自身扩建或自建新的汽配城能够为优秀经营模式的复制和汽配城的扩张提供可能

⑶、优化商户组成

引进品牌生产商、经销商和汽配超市。品牌引进,提供优惠条件吸引与汽配城进驻商户产品互补品牌零配件生产商和经销商;品牌支持,建立品牌产品展销中心,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并为品牌经销商免费提供经营管理、营销、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专门培训,加快其发展;品牌提升,品牌生产商、销售商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汽配城的影响力也由此提高;从而实现汽配城与引进汽配品牌的共赢。

⑷、多元化经营

建立汽车交易综合服务区

3、汽车交易综合服务区的优势

汽车交易服务综合区的建立能够充分兼顾汽车生产企业、汽配件经销商、汽车修理企业和汽配城的利益需求。汽车生产企业谋求产品销售量的增加;汽配件经销商追求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汽车修理企业欲增加业务量,降低服务成本;汽配城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五篇:汽车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及解决方案

1、行业总体需求分析

(1)与主机厂计划保持协同,适应主机厂频繁的需求变化

汽车零部件制造厂的生产一般要按整车厂的生产计划,同时考虑整车厂的配件需求、市场的配件需求而制订,由于市场变化莫测,而整车厂一般又采用准时供货制,因此很难保证计划的稳定性,这必将对整个物流的计划和采购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此如何在生产及采购计划上与整车厂商保持更好的协同将是ABC有限公司管理上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2)提高“准时制供货”能力

目前,整车厂普遍采用“准时制供货”的供货方式,供应商根据客户的需要作时间安排,提前一小时或数小时将产品送达生产线供装配使用。另一方面,整车厂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如果导致整车厂的生产线停顿,供应商便要支付违约赔偿。其实,无法按时供货衍生的问题远远不只赔偿违约金。很多情况下,一旦出现生产线停顿,客户的信誉将会受到影响,竞争对手也会乘虚而入,使企业失去商业机会。为达到“按时交付”,供应商一般在客户工厂或周边(一般3英里范围之内)租用库房,使货物可预先运到仓库,让客户根据需求随时取用。不过,由于对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以及对市场变化的估计不准确,为了保证货物的及时供应,必须保留较高的库存,这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因此,如何既能保证按时交付,又可避免库存积压风险将是“准时制供货”不可回避的难题之一。 (3)强化成本控制,从容应对主机厂降低成本要求

成本作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素来为制造企业所密切关注。如何降低成本,也一直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整车厂迫于竞争压力而不断压低采购成本的今天,在成本上领先(那怕是细微的领先)更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因此,对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如何准确、及时地把握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找到改善的关键将是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又一难题。 (4)保证质量稳定,进行全程质量追踪,提高客户、供应商服务水平

由于消费者对整车在安全及性能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相应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若要确保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质量,并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因此,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是ABC有限公司管理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汽配行业有许多产品属于安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制动器等,因此需对原物料、中间生产过程、及产成品的质量进行跟踪,以便发生异常时可从产成品到半成品、原材料、供应商等进行跟踪追溯,以符合汽车行业质量标准要求。但手工作业情况下往往只能发现问题表面状况,无法有效的追溯来源,很难消除问题的根源。

(5)工艺管理和在制品控制

由于汽车零部件工艺复杂,加工工艺路线不确定性,生产过程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繁多。因此,对在生产线生产中的零部件,从第一道工艺开始到最后一道工艺完成,其间所要经过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数周,可是针对制造进度:各道工艺分别已经完成多少数量,差多少数量未完成,还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以及各道工艺当前在制量为多少,目前进行到哪一道工艺等等信息无法准确及时的得到。经常造成在制品数量过多,在制品帐务不准。如何解决工艺管理及在制品的控制,也是零部件企业管理上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

(6)产品数据及设计变更管理

随着汽车消费需求个性化时代的逐步来临,汽车零部件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零部件厂商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整车厂商的产品研发与试制,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产品数据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也是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在管理中予以重视的环节。 (7)供应商评估

由于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价格、质量及交期方面的要求呈现越来越苛刻的发展态势,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只有拥有优质的供应商资源才能确保自己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而科学、及时的供应商评估无疑将有效地促进汽车零部件厂商不断提升供应商服务水平。 (8)供应链协同

在建设好ERP系统的基础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信息化发展一大趋势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及EDI等技术提高企业、供应商、客户之间的联系和对市场的把握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掌握市场需求,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及时满足个性化需求和服务,使企业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个环节更贴近市场。

此外,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还将逐步借助互联网将自己的设计系统、制造系统、管理系统在技术上和功能上向外延伸,并且逐步重新构造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企业之间组成动态联盟,发挥各自的设计和制造优势,通过网络进行同地或异地数据交换和快速设计制造,形成网络制造和虚拟制造环境,实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支持。 (9)向精益制造目标迈进,提高制造执行能力

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简称JIT)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即追求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该管理模式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1973年以后,这种方式对丰田公司渡过第一次能源危机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后引起其它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并逐渐在欧洲和美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行开来,也吸引了国内汽车配件行业采用此方式进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现JIT生产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看板(Kanban),看板是用来控制生产现场的生产管理工具,具体而言,是一张卡片,卡品的形式随不同的企业而有差别。看板上的信息通常包括:零件号码、产品名称、制造编号、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看板编号、移送地点和零件外观等。

2、行业总体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核心理念:

以精益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减少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非增值环节为最终目标的运作思想,所有非增值环节以各种不同的浪费形式来定义,最终建立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运作体系。 解决方案目标:

(1)建立平稳、顺畅的场内、场外物流体系,实现供应链物流的协同,降低供应链库存水平,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优化企业运作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的计划与执行流程体系,提高客户交付和服务满意度; (3)通过业务运作与管理的持续改进,建立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最终建立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的精益生产体系。 解决方案概述:

(1)与主机厂计划保持协同,适应主机厂频繁的需求变化

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接收主机厂供应商日程,以此作为需求来源,通过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指导企业生产、采购;通过SRP(订单需求计划)、生产订单变更快速处理主机厂、上游客户的需求变化。 (2)实现准时制供货

通过MRP(物料需求计划)和JIT生产的有效结合,既实现准时制供货,又将库存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缓解资金占用的压力;通过供应商协同和寄售管理,随时掌握主机厂、上游客户的VMI库存消耗,并及时补货,根据生产消耗及时进行下线结算,精确控制远程库存。 (3)持续的降低成本,从容应对主机厂降低成本要求

通过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有效平衡需求和供给,减少生产过剩和过量采购的浪费,严格控制生产用料,避免生产停工待料和生产用料的浪费,降低在制品库存;通过供应商协同和寄售管理,精确掌控VMI异地库存,优化补货策略,实现供应链精益生产;通过提高制造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缺陷和废次品浪费;通过设计与生产快速衔接,减少物料呆滞和差错造成的浪费。 (4)进行全程质量追踪,提高客户、供应商服务水平

为保证关键部件的生产质量和满足汽车售后服务的要求,用友ERP系统通过批次、序列号管理全面跟踪生产、采购、质检、发货、销售、服务等过程环节,实现质量追踪管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客户、供应商满意度,减少索赔损失,巩固ISO/TS16949实施成果。 (5)规范企业的工程变更流程,设计与生产快速衔接

ISO/TS16949要求设计都必须有文件标识,审查和批准的程序。因此,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的变更以工程变更单为依据,快速与生产衔接,减少由于差错和呆滞产生的物料浪费。

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设计工作繁重,须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协同开发,且设计变更频繁,同时还要满足成本和质量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丰富的物料信息辅助设计,不断提高零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水平。 (6)供应链协同

通过供应链计划和物流的协同,提高计划的可执行性,减少需求波动,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绩效。 (7)向精益制造目标迈进,提高制造执行能力

根据物料特点和需求驱动,MRP(物料需求计划)和JIT看板方式的有效结合,可优化企业的计划策略,提高制造执行能力,推动企业向制造精益目标迈进。

上一篇: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下一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