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喻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运用比喻范文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的性质也是人们不熟悉的。化学教学若采用适当的比喻,能达到形象生动、便于理解的教学效果,比用多媒体省时省力,所以比喻的技巧仍然有研究的必要。运用比喻的教学技巧,要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生动性、教育性、创造性。

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学生普遍感到化学难学。笔者曾经在高一上学期做过问卷调查,有一项是“你感到哪一科学习吃力”,调查的结果化学紧随数学之后排在第二位。通过了解和分析,化学学科难在如下几方面: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人们不熟悉,有些可以通过实验,有些还没有条件能够做到实物观察;知识点多繁杂需要记忆等。

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创新思维将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想象与理解,降低知识的难度,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体会到,教师若能采用恰当的事物做比喻,对化解知识的困惑、降低理解的难度有一定的效果。

在文学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在心理学、认知学中则不尽如此。心理学、认知学认为比喻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们头脑中相似的表象联想;有其独特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它表现为比喻的思维过程在使用上多次重复的共性和这种共性在人们认识实践过程中向认知深层的定格,有助于人们揭示并认识真理。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的、抽象的、深奥的知识,以宏观的、具体的、熟知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熟悉事物作比喻,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储备的具体形象事物,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去,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般的,在以下几方面运用比喻效果较好:

一、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运用比喻

有些化学基本概念很抽象,特别难于理解。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时候,学生很茫然。此时就可以运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一令纸---500张, 12克碳原子有6.02×1023 个,作为一堆,称为1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究竟多大呢?6.02×1023 粒米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曾有学生问我,为什么1摩尔水分子会有2摩尔氢原子?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摩尔是计量微观粒子的个数的单位。我们可以把微观粒子放大了来理解。一分子水就好比一粒大豆。1粒大豆有2个豆瓣、一个胚芽,就好比1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那么,如果有2粒、3粒、4粒„„6.02×1023(1摩尔)粒大豆呢?这样,将抽象的、虚幻的,需要全凭学生去想象的微观粒子比作宏观的,学生可以观察,可以触摸的具体的事物,既方便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在概念教学中运用比喻,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和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学生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把新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所联系起来,从而方便他们运用。

二、在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运用比喻

基本理论抽象,更易使化学课缺乏趣味性,这时更应有意寻找适当比喻。在讲共价键时,因成键原子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的,则可借喻这是一种“互相帮助,共同稳定”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在配位键的讲解中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助人为乐”的典型,因为这时是富有电子的一方“无偿”地帮助缺电子的一方达到稳定结构,比喻加强了趣味性,也融进了思想品德教育。

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活化能的大小虽然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却对这个化学反应桥后的能量变化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对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在办公司时,通常先要从银行贷款,公司启动后,还了贷款(假设不计贷款利息),公司的赢利或亏损通常只表现为收入与支出之差一样。同样,在关于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解释时我们可以说:一个孩子(普通分子)想要出门得迈过一个很高的门槛,所以无法通过,这时来了个木匠(催化加)将门槛的高度降低了,孩子就通过了。简单的两句话将两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原理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在有机反应原理教学中运用比喻

在分析加聚反应的时候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实际操作:每两个人面对面手拉手,组成一个“乙烯”分子,发生“加聚反应”时则是放开一只手然后与另一组手拉手连接起来。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很长的“人链”。如果更多的人,则会组成更长的链,而乙烯加聚时正象这样,打开一个链后相互连成一个很长的碳链,从而形成了分子量巨大的高分子。将宏观的“人链”来比喻“碳链”,将“手拉手”比喻“共价键”,学生懂得加聚时的关键部位在于双键,而与其余部分无关,加聚反应的实质也牢牢地记在脑中,此时不失时机归纳出口诀:“双键排直线,其它基团拐旁边;双键断一键,半键分别两边展;两边加括号,右下角来将‘n’添”。使通俗易懂的比喻“升华”为理性的认识,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本领。

再如在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这三种反应类型学生们却经常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三个反应类型比喻为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车,取代反应就像我们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公共汽车上每个人都有座位而且没有空座,你上车,我下车,这时候你仍然有座位;而加成则是车上有空座位,我们上车都有座;消去则是我们全下车,没有上车的。这个形象的比喻把三个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全都体现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就不会混淆了。

四、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比喻

在实验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实验前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实验后撤下酒精灯时要继续通氢气这一程序,我们就可以比喻说:氢气很辛苦,像很多同学一样早出晚归,而酒精灯很懒惰,总是迟到早退,这样一来就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

再如探究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实验,关于等浓度的氯化钠和硫酸镁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原理解释时我们可以说在港口有一艘大船和一艘船,在船速相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是大船运输的货物多还是小船运送货物多呢?对于浓度大氯化钠溶液导电能力强还是浓度小的氯化钠溶液到电能力强时,我们也可以依此来说,在船速相同的情况下,船越多运输的货物就越多。有这个形象的比喻,学生很自然的理解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是决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五、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运用比喻

复习课一般容易讲成严肃有余而失去趣味性,学生觉得都明白,容易轻视复习的内容,实际上复习课中也可运用比喻,而且运用比喻比重复概念、理论效果可能要好。

比如:复习弱电解质的概念,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可以这样比喻:醋酸就相当于我有1000元钱,其中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00元,哪一个付账更快一点?当然是盐酸。但是购买力一样;体积相同、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可以这样比喻:醋酸就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开始付账一样快,但是醋酸还可以再提取现金,购买力醋酸强。

比喻是文学修辞中的一种形象修辞法,它利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描绘,说明另外一个事物,这种比喻总包含被比喻的事物称主体,和用来比喻的事物称客体,共两部分构成。实践证明,比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个恰当的比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但比喻不恰当,反而画蛇添足,有碍于知识的理解。所以,运用比喻进行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比喻要有科学性。比喻的主体同客体是互不相同的事物,一般教学中的主体是新知识,是抽象的,而客体是旧知识,是具体的,但是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如果没有相似之处,生拉硬拽在一起,客体就不能把主体形容得更加明白。客体不恰当,不准确,是使用比喻最容易产生的毛病。在将电子运动时,笔者曾这样描绘:夏天,一群蚊子(相当于电子)围着灯泡(相当于原子核)乱飞,在灯泡周围出现的几率最多。

第二、比喻要有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北京大学教授傅鹰,在讲饱和溶液时,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这就好比吃饺子,吃了二十个在肚子里,吃了三十个就上了食管,吃了四十个就挤到嘴巴了,再就装不下了,这就是饱和。”接着他特意打了个饱嗝,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从这具体形象的比喻中懂得了饱和的含义,经久不忘。科学家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

第三、比喻要有时代性。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学生接触的事物也在变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寻找学生熟悉的例子作比喻,摒弃学生陌生的例子,做到常教常新。在书写化合物电子式时对学生说:离子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私有制”归阴离子所有,因此用“篱笆”(括号)围住,同时标出“贫富”(失,得电子数目——电荷数);共价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股份”制企业,双方投资、共同管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

比喻是化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需要,我们只有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注意积累,好的比方才能信手拈来,课堂气氛才会更活跃,教学质量才会更好,学生才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比喻的修辞作用和运用原则

一、修辞作用

(一)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运用这类比喻时,大多着眼于主、客体之间外部形态上的相似。如: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二)用来说明事理。运用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如:(文章)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下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

二、运用原则

(一)要贴切:一方面是指客体与主体之间确有共同之点——或者某方面的外部特征、形态类似,或者某一内部特征相仿;另一方面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味、色彩必须协调。违背了以上的原则,就是不恰当的比喻,比如:(1)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娇小的姑娘,胖乎乎的、圆圆的脸庞,一头秀发瀑布似的向后梳着。听说采访她,得满脸通红。(2)机器隆隆响着/含着我心跳的韵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二)注意创新。那些招之即来的比喻,往往也是最缺乏光彩的。只有那些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的比喻,才是成功的、有表现力的,如:工人们背后议论:“新来的赵厂长,这人——不赖!”王栓说:“敢是!这人心里没假。他的心是一块阳泉炭,划根火柴就能点着,烧完了是一堆白灰。”

但是,如果故意标新立异,也常常造成比拟不伦,弄巧成拙,下面就是这样的例子:(1)呵,沙漠中的绿洲啊,你静静地安卧着,犹如绿色的梦永远把你笼罩。(2)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顿时好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以令人难以想象也无法理解的现象作喻体,也就丧失了比喻的意义。

(三)要通俗、形象。一般地说,总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下面的例子,就违反了这一原则:(1)明净的末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2)红的、绿的、黄的,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睛。(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节和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区辨]“像”、“仿佛”、“似的”的非比性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如以下的几种情况:

(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3)表示猜度的句子。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第三篇: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比喻教学法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探讨了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各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比喻教学法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基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是以人体歌唱器官为“乐器”,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歌声的音乐艺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声乐教学艺术也逐渐演进和成熟起来,逐渐创立了流派众多的声乐教学理论,产生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其中,比喻教学法由于极富启发性而深受声乐教师的青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一、比喻教学法的生理心理学原理

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是与大脑皮层的反射作用和高级神经活动分不开的。而歌唱技能的形成,正是由于在反复的练习中,大脑皮层经常接受到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刺激物的作用,因而形成某种与之相应的暂时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声乐教学的过程,正是经过系统规范的长时间的训练,使一系列歌唱动作能按一定的顺序自动地得到实现。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练声的首要目的就在于使内耳熟悉他想发出的声音,然后体验并逐步发出近似想象的声音。比喻教学法正是基于语言思维对于中枢神经的有机调控之上,通过教师简洁、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述,凭借“表象与联想”的高级神经活动,间接地控制、调整歌唱器官的运动,使优美地“演奏”自身“乐器”成为可能。

二、比喻教学法的教育学基础

声乐教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又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声乐教学法的客观主体和研究对象是人,因此,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人类富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明了的教学语言和欣赏学生的亲切教学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声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使学生潜在的优秀演唱素质得以充分的挖掘并运用于实践。

在声乐教学中,抽象的声音概念,歌唱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声音又是具体的。把抽象的声音概念,歌唱感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声音,仅靠讲解和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实践证明单纯的技巧训练和反复的说教灌输等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对学好声乐这门课程是极不利的。比喻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各种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声乐理论和声音概念变得直观具体,引导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易于“感觉”和“认识”到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歌唱状态。

三、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各方面的运用

(一)在呼吸方面

用示范和启发式语言教学,达到强调气息支持和正确起音,连贯歌唱的目的,是

17、18世纪欧洲美声学派主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当时的声乐教学中很少用生理学来解释呼吸的具体方法,但是却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比拟、暗示来达到所预期的目的。比如要求学生象“闻鲜花”,象“雄鹰展翅飞翔”那样的呼吸,气息的控制应像小提琴演奏中运弓那样平稳、流畅、抑扬、自如。还让学生体会哈哈大笑、咳嗽时的腹部感觉,或者模仿狗喘气时的腹部动作等。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常把气息的控制比喻成骑马,时而快,时而慢,既要让“马儿跑”,又不能“信马由缰”,失去控制,唱高音时犹如“纵马越山涧”,既要充满勇气,又要沉着冷静,准备充分。而气息连贯与流畅,更像是游泳样,身体要放松,没有多余的劲儿,这样才能使喉咙完全贴在气息的支点上自如歌唱。无数教学实践证明,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声音比较自然,而且容易使气息与发声,与歌曲的情感内容,与舒适自如的演唱心理相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声情并茂的演唱状态。

(二)在发声方面

20世纪著名声乐教育家凯萨里在《声音的科学和感觉》中提出了“音柱”学说,把歌唱从起音到共鸣都作出了形象的比喻,他主张在起音时,声带的感觉犹如飞机降落地面似地、柔和而又迅速地在气息上有一个向下又向前的滑翔着陆的动作,同时他又强调:只要心中这样想就可以了,生理上自然会自动地调整,千万不要故意去使劲,以致夸张过分,成为喉音。

沈湘教授在阐述歌唱发声的共鸣原理时,用“吹小号”的形象比喻将这一理论说得通俗易懂。他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心理表象”的方法,去想象胸腔是个“口小、颈细、肚大的空瓶子”,歌唱时要想像“贴着咽壁吹瓶口”,这些完全是高级神经系统的形象思维活动产生出来的精神力量,而生理上的力量微乎其微,这样就可以使高音的演唱变得轻松又省力。

说到气息与声音的辩证关系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比喻:气息就像是一根“绳子”,而声音就像是“珠子”,气息的连贯是声音连贯的前提,这就像用绳子串起珠子一样;气息就好比是铁轨,声音就像行进的火车,声音不能与气息脱节,犹如火车不能脱轨一样;歌唱时的喉头位置就好象是钟摆一样,既要保持松弛的闭合状态,又要在气息的流动中自然碰响,气息连贯流动是主,声门适度闭合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既亲切,又不能“有字无声”,太“开”太“白”。美声唱法的咬字要领是“子前母后”即子音要靠前,母音则相对地说来靠后。各种母音的声区和共鸣位置的统一,乃是声音连贯的基础,而子音是破坏声音的连贯性的,所以子音要发得迅速而果断,发出后要立即迅速退回到母音的发声部位上来,形象地说,要像手指碰到热烙铁那样赶快缩回来,这样才能做到既“字正”而又“腔圆”。

我国传统唱论就曾用“字是骨头韵是肉”来比喻歌唱时吐字和归韵的辩证关系,而且将咬字的技巧形象地比喻为:“字在嘴里的劲头要像大猫叼小猫一样”,明确指出既要吐字准确清晰,又不能将字咬死,破坏了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圆润。

我认为,歌唱的气息、声音和语言的关系就像是水,船和乘客一样,水动舟行――气声协调,船载客至――声字相谐,气,声宇三者应统一于歌唱的整体中,不能分割,脱节。除此之外,在教学实践中,我常用“有的放矢”来启发学生在念字时要将所有的字都要像射箭样集中于“靶心”的焦点之上,密集的语言就像是连珠箭一样准确而又集中,从而达到清晰而又连贯的语言效果。

总之,复杂多变的声乐技巧,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抽象的感觉。在声乐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敏锐的观察,运用科学而充满智慧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声音概念“形象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将自觉的创造性思维贯穿于声乐学习的全程,使声乐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比喻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由于它是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感受之上的心理想象,所以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唯心”误区,使教学目标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在运用比喻教学法时,绝不能仅凭自己的“想当然”,必须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最后形成准确无误的文学语言。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比喻教学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它往往和其他教学法交织在一起,灵活运用,优势互补。

第四篇:花草的比喻句,描写花草的比喻句

花草的比喻句,描写花草的比喻句

1、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2、爬满篱笆的喇叭花,不愿把喇叭吹响,大概是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吧。

3、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4、牵牛花的果,像盏盏小灯,向下垂着,好像在寻找适宜的地方,然后把种子弹落,让它在繁茂的枝叶上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

5、一片片的叶儿一闪一闪,就像一张张少女的脸。

6、嫩叶上残留着一两滴雨露,泪珠一样晶莹。

7、学校的春天,那真是太美了!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急似的聚拢起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8、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9、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起舞。

10、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

11、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妆扮着春天的衣裳。

12、啊,牵牛花开了。六角形的花,像个小酒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显眼夺目。

13、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14、长剑似的绿叶,互相缠搭着,密不透风。

15、那牵牛花儿爬在树上,调皮任性,无拘无束,就像小孙女缠着老爷爷。

16、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17、一列美人蕉,盛开着红色、黄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

18、微风过处,那碧绿的随风起伏,就像一位舞女在摆动她那美丽的长裙。

19、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20、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

21、美人蕉的花远看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近看像小姑娘头上的红蝴蝶结。

22、美人蕉就像含羞的小姑娘,捧出红艳艳的花朵。

23、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第五篇:比喻和比喻句的教学 钱正权

[ 2007-11-11 21:07:00 | By: 语文组 ]

“初夏,梨树立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位老师是这样教这个比喻句的:

师: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呢?

生:这个比喻句把梨树上青青的果实比作害羞的小姑娘。

师:这里老师也有一个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你们看哪个写得好?(老师出示一个句子:初夏,梨树上结出了青青的果实。)

生:课文中的句子好,因为课文中是个比喻句,写得很生动。

生:课文中的句子写得好,还因为把初夏梨树上梨的样子写得很可爱。

师:对,一比就看出来了,同样的意思用上比喻句就生动了。这就是用比喻句的好处。现在大家把初夏梨长得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这个教例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个是老师应不应该出示用来作比较的那个句子?一般来说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老师出示这个句子意味着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假如不用比喻句这句话该怎么说呢?学生根据自己对比喻句的理解可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如“初夏,梨树上结出了青青的梨子”“初夏,梨树上结出了青青果实”等。学生转换句子的表达形式,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另一个问题是两个句子作比较,首先要比较的是不是它们的好坏?是不是用来作比较的那个句子因为写得不“生动”就“不好”了呢?这样的比较显然是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语言表达上的误导。语言表达的简单化和模式化将会导致思维活动的僵化;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思维活动灵活性、创造性的表征。如果拿来比较的句子不是教师出示的,而是学生对课文中比喻句句式的转换,那么不是“不好”,而是很好,理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简洁明白,与课文中的比喻句相比,仅仅是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语言表达得简洁明白就是思维的缜密、准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正如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的,“文章做到绝处,无有它奇,只是恰好。”

当前比喻句教学中普遍存在什么问题呢?一是不顾年级特点,不分年级高低,课文中如果有比喻句,教师往往要学生把它找出来进行教学,造成多次重复;二是理性化,遇到比喻句,似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了,或者拿什么来比什么的(认识本体与喻体),只重知识而不重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三是简单化,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好像就是通过比较。让学生说说用上比喻句好在哪里,不用比喻句有什么不好。

探讨比喻句的教学,得先看看比喻句在表达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比喻从它的作用来分,可分为说理性比喻和描写性比喻两大类。说理性比喻的作用,古人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就是用已知事物说明未知事物,用熟悉事物说明生疏事物,让人清楚明白。如《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威尼斯的小艇是怎么样的,小朋友没有见到过,把它比作新月,大家就明白了。小朋友不仅明白了小艇的模样,而且脑海中浮现出一勾新月,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这类比喻句大多出现在知识性说明文中,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描写性比喻的作用就不同了,《文心雕龙·比兴》提出比喻的作用是“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写物”指描写,“飏言”指夸张的描写。比喻的作用不是重在说明什么,而是用描写来突出事物的形象。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具有文学性,文中的比喻大多是描写性的。钱钟书先生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这话深中肯綮。因此,教好描写性的比喻句尤为重要。

那么这类比喻句该如何教学呢?

首先得注意年级特点。

一、二年级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比喻句早就存在于学生的口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教师只要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是了。三年级以上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千万不可进入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的误区。如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让学生想象秋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自己对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在学生有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选择地适当地进行句子的比较。

那么什么是比较?如何进行比较呢?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从比较中辨同异,从同异中辨特征。这是比较的主要功能。有时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还可以分辨出它们的高下和优劣。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应该怎样进行比较呢?首先通过朗读和思辨区别两种表达形式的同异。相同的是两句话的基本意思没有多少差别,不同的是拿来比较的句子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初夏,梨树上结出梨子),而在课文的比喻句中除了含着这个基本事实以外,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情感:一种对家乡秋白梨的喜爱,一种热爱家乡的感情。你看,在作者眼里,家乡的秋白梨多可爱啊,它颜色“青青”的,“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一个个像“害羞的小姑娘”!让学生从比喻句中感受形象,体会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所在,是宏观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微观教学细节中的整合体现。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将获得审美的启示: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而是作者美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愫的彰显。这样,学生读老舍先生《猫》一课中的比喻句“它(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就能领悟到猫踩在稿纸上原本是黑乎乎的脏脚印,可在老舍眼中变成了又美又香的梅花,是因为作者饱含着对猫的喜爱之情。这不正是爱具有化腐朽为神奇魔力的例证吗?反之,一个精神家园荒芜、情感世界冷漠的人是不可能吐出美的语言来的。这说明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句子表达形式取决于表达内容的需要。选择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抑或生动性,要视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科学性或是艺术性。科学研究强调客观事实,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确和简约,而艺术创作则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语言表达的生动和丰富。一味强调拿来比较的那个语言简洁的句子“不好”,而用了比喻句写得生动才是好的,会导致学生盲目追求浮华,堆砌词藻的不良文风。

课文中出现得比较多的还有一类比喻叫博喻。博喻是从直喻隐喻的基本格式中派生出来的。它是用多种不同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去比况本体事物,突出特点,突出形象。如:“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船过三峡》)“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这类比喻句的教学,同样首先还是加强朗读,读出排比句式的气势,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之情。然后让学生“视通万里”,驰骋想象,头脑中三峡的群山、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奇特的模样呢?于是学生情动于中,仿照课文中的博喻,尝试连用三个“像”来描写自己脑海中“山”的形象„„这样就把阅读欣赏与学习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运用比喻范文】相关文章:

比喻在作文中的运用10-09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04-08

谈比喻范文05-15

比喻表达范文05-15

爱情比喻范文05-15

比喻象征范文05-15

象征比喻范文05-17

有比喻的范文04-08

比喻句4范文05-15

是比喻句范文05-17

上一篇:优秀博文范文下一篇:元素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