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2-12-28

2型糖尿病隶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 主因饮食无度,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功能, 脾失建运, 痰湿内生, 久而化热, 耗气伤津而转为消渴。久病络脉瘀滞伤及它脏, 即所谓“血瘀”症。“血瘀”症就是由于血液和血管的流变性质异常产生了“血行失度”或血液循环障碍、并导致全身或局部血行低下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疾病[1]。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 血脂代谢紊乱, 高血脂, 使血浆粘度增加。血红蛋白糖化, 携氧能力降低, 可使组织缺氧, 血红蛋白增加, 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增大红细胞内粘度增加, 变形性减弱, 主要影响高切全血粘度。糖尿病渗透压变化加大, 高血脂使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增加使细胞变形能力减弱。以上等等因素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液流变学改变, 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中医认为消渴病久则络脉瘀滞的理论与现代医学2型糖尿病出现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相关的。临床上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的治则, 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2010年收住院及门诊具有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糖尿病患者60例, 男31例、女29例, 年龄50~68岁、平均57岁, 均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且均具有血液流变学改变。将患者随机分成A、B2组各30例, 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B2组都应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 A组加服自制中药汤剂, 方剂组成:党参15g、茯苓15g、麦冬20g、天冬15g、知母10g、陈皮10g、半夏10g、枳壳10g、红花15g、桃仁15g。水煎装袋 (由本院煎药室煎制) 150m L, 每天早晚各口服1袋, 疗程3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周后分别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 应用生物医学电脑血液测定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 血脂代谢紊乱, 高血脂, 使血浆粘度增加。血红蛋白糖化, 携氧能力降低, 可使组织缺氧, 血红蛋白增加, 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增大红细胞内粘度增加, 变形性减弱, 主要影响高切全血粘度。糖尿病渗透压变化加大, 高血脂使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增加使细胞变形能力减弱等等因素使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增加, 加快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黏附血栓形成, 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发生多器官损伤。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 逐渐认识到虚及瘀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2]。研究认为应该从“脏虚络痹”认识2型糖尿病基本病机, 其中脏虚为肺脾肾气阴两虚, 络痹为痰瘀阻络;肺脾肾气阴两虚为致病之本, 痰瘀阻络为致病之标[3]。本文就自己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正是由于脾气亏虚, 痰湿内生, 化热伤阴, 络脉瘀滞, 痰瘀互阻最终导致络脉瘀滞。与现代医学血液流变学改变, 血粘度增加相吻合。遂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以党参益气养阴, 茯苓健脾化痰, 麦冬、天冬、知母养肺肾之阴兼清除体内虚热, 陈皮、半夏健脾化痰, 枳壳行气可助化痰行血, 红花、桃仁活血化瘀, 畅通络脉。以上著药以益气养阴化瘀祛痰之效, 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 改善微循环缺血状态,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现报道于此, 可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影响, 为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为组方原则自制中药汤剂, 治疗30例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 并设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 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自制中药, 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指标,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是非常有临床治疗价值的疗法。

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瘀祛痰,血液流变学,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王珍.试谈血液流变学与中医“瘀血”原理的关系[J].陕西中医, 2002, 23 (5) :426~427.

[2] 尹翠梅, 吕蕾, 郭俊杰, 等.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03, (6) :12。

[3] 马宁宁, 瞿勇, 郑晓峰, 等.调糖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9, 15 (2) :5~6.

上一篇: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综述与展望下一篇:公路路线设计中应把握的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