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术遗产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捍海为田,截溪引灌:莆田地区古代农田水利史研究(627-1850)

摘要:特定区域内古代农田水利体系是对历史时期该区域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及其与自然、社会等环境要素互动结果的总体性描述。以“区域性古代农田水利体系”这一角度对历史时期特定区域内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可以解决传统水利史研究如何与水利生态史、水利社会史相结合的问题,实现跨学科领域的互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同时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当前“水利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开展。之所以选取莆田古代水利事业发展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地区现存工程性、制度性水利遗存相对丰富,且当地水利事业在社会文化层面有较为丰富的作用成果,基本符合“区域性古代农田水利体系”分析对象的特征;同时这一分析过程也有助于分析这一地区古代水利遗存的特征与价值,并为进一步提出有效开发与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传统水利史、水利社会史研究分别以水利工程建设及其遗存、古代水利工程与周边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往往忽视了该区域农田水利事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唐代以来莆田境内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为中心作“区域性农田水利体系”的分析,是在传统水利史、水利社会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水权”这一意象被用于串联农田水利体系内部各要素,并在其历史特征与文化影响分析过程中中发挥一定作用。特定区域内农田水利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定自然与社会基础条件。就莆田境内的情况看,该区域古代农田水利体系构建首先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莆田“依山附海”,境内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山脉连绵,东南海岸线崎岖;境内主要水系包括木兰溪、萩芦溪与延寿溪,其中木兰溪为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萩芦溪紧随其后,延寿溪为境内第三大水系,各溪源远流长,水量丰沛。其次,特定区域内灌溉与堤防工程建设同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的影响。莆田境内西北山区、中部平原与东南沿海地区间气候差异决定了自西北向东南各地区年均降水量依次递减;同时,历史时期莆田年内降水量的不均匀分布决定了夏季洪涝灾害多发性,洪峰多由西北一带而来,至中部平原地区往往造成巨大破坏;降水量的季节性分布往往导致一年多旱,且历史时期莆田境内连年干旱性天气也并不少见;台风引发的海潮倒灌除导致木兰溪、萩芦溪下游一带“咸淡不分”外,还会淹没沿海一带农田,对该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破坏。最后,特定区域内农田水利事业发展需要有较为稳定的行政建制与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莆田、仙游2县初设于唐,至北宋被纳入府级行政建制“兴化军”之中,此后“兴化军(府)”始终下辖兴化、莆田、仙游3县;明初兴化县被拆分并入其余2县,此后至清末兴化府仅辖2县。莆田境内人口规模在唐宋之际出现了快速增长,至元末始因战乱出现下降,且有明一代一直未能得到恢复,至清初“复界”重新进入快速发展期。莆田境内优越的自然环境导致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将这一环境优势不断扩大,同时满足多样化种植体系所带来的用水需求,当地居民有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意愿。莆田境内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大规模建设始于唐代,当地居民首先于兴化湾南北沿海一带开展围垦事业,将滩涂垦为农田;其后又于垦区、山区交界处凿设蓄水平塘,并开渠引水入2处农田供其引灌;盛唐以后莆田北洋垦区居民又在延寿溪入海口筑堤截溪,导流入沟,灌溉北洋垦区,始开大型灌溉工程建设之先河。宋元时期莆田境内居民开展大规模灌溉工程建设,于萩芦溪、延寿溪、木兰溪流域分别建成南安陂、太平陂、使华陂、木兰陂等4座“截溪引灌”工程,并于平原地区开凿了纵横相连的引水沟渠,使灌溉工程体系日趋完善;西北山区一带则依据本地区环境条件,在唐代灌溉技术的基础之上继续开展小型灌溉工程建设。明清时期莆田境内并无大型灌溉设施的“新建”,各灌区居民在修复旧有灌溉设施的同时于“无水可用”的区域开展小型灌溉工程建设,并尝试利用新水利技术完善沟渠灌溉体系;沿海堤防体系构建在这一时期得到地方官与乡绅群体的普遍重视,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沿海石堤建设中,于木兰溪入海口两岸构筑了坚固而完善的堤防工程体系,在防止内陆地区遭受海潮侵扰的同时也使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可能。莆田灌溉工程体系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于北宋。各大型灌溉设施在建成后,由负责该工程建设组织的地方官或知名乡绅协调灌区内用水成员组建工程日常管理组织,负责该工程日常修缮维护工作,其组织运营资金则来源官府或乡绅群体为其购置的田产租佃收益;各工程大修、抢修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由地方政府下辖专门水行政管理机构或乡绅群体内部自行成立的临时性施工管理组织负责,修缮资金按照工程权属不同,有官府出资与民众筹资之分;各灌区用水分配制度是固定的,即某一干渠、支渠体系乃至渠系下属村落可用灌溉水资源在沟渠开凿时便被确定下来,并以各类工程形式加以固定。明代以后莆田境内水利管理体制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用水成员取代工程建设者,成为各灌区水利管理的主体;灌溉工程管理组织按照其活动形式,有“长甲制”、“圳甲制”、“公正—能干制”之分;各工程大修、抢修虽名义上仍由官府主持,但实际施工过程乃至修缮资金筹集已完全被乡绅群体控制;地方政府在各灌区用水分配制度构建过程中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即地方官以“三七分水”、“源头置闸”为则,力求以公平的方式化解内陆地区各村落间用水矛盾,并制定合理的灌溉水资源分配章程;同时地方官在沿海与内陆居民用水纠纷解决过程中则更偏向于内陆居民,但仍在最低限度之上保障了沿海地区居民“水权”。莆田沿海堤防管理制度构建肇始于北宋,至明代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即以由“堤户”构成的“堤甲”负责各堤段修缮管理,凡参与修堤的“堤户”可获得自内陆沟渠引水的权利;而海堤修葺章程直到清代方得以确定。莆田境内古代农田水利体系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反映出不同的历史特征。具体而言,历史时期莆田境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反映出一定技术变迁路径,即水利技术积累肇始于唐,表现为筑堤围垦、凿塘蓄水、截溪导流3项技术,并对周边地区水利建设产生了启示性作用;水利技术高速发展于宋元,表现为截溪蓄水、凿渠引水2项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技术进步在福建沿海垦区水利事业发展中产生了“先导性”作用;明清时期是莆田水利“技术停滞”时期,表现为灌溉与堤防工程建设技术发展因官民于水利建设事业中参与程度减少而趋于停滞,但这并不意味着水利事业整体的停滞,事实上“综合性水利修治”的出现表明莆田官民在水利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水利共同体”在北宋以来莆田水利管理制度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宋元时期莆田各灌区水利共同体并不完善,故不能发挥全部作用,水利管理乃至水利事业整体由地方政府主导;明清时期各灌区用水成员参与到水利管理中,并将其“用水权利”与“修缮义务”相统一,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化的“用水集团”构建,这一完善的共同体参与到水利管理中,有实力与地方政府构建平等的合作机制,并最终实现“官民合办”的水利管理体制构建;实际上古代莆田水利管理体制变迁的历程反映出基层社会管理乃至权力结构模式变迁的过程,即“水利”作为中心概念贯穿于灌区居民生产生活,并最终促进基层自治趋势出现的发展过程。莆田现存水利工程遗迹及管理文字记录反映了这一水利体系构造的完整性、各工程设计及施工控制的严谨性以及各灌区水利管理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充分表现出古代水利建设与管理者的科学智慧。莆田地区农田水利体系的构建,为当地居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一定便利条件,进而导致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获得了提升。具体而言,历史时期莆田境内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的完善,以及相应管理制度的构建,导致该地区可用耕地规模不断扩大,而该地区居民在新作物引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灌溉需求也使得农田水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成为可能。莆田境内农田水利事业在社会文化层面的作用成果,即其“文化影响”反映为水利神祠信仰体系与水利文献体系2个部分。水利神祠信仰最早出现于唐代,最初的“水利神祗”形象多由各灌区水利建设者转化而来,这一民间宗教体系在唐宋之际于各灌区吸纳了大量信众,并由各地信众为之建成了大量祠宇;北宋以后,各灌区“水利神祗”形象开始受到地方政府乃至国家政权的重视,并先后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明代以后,“水利神祠信仰”的活动形式逐渐丰富,地方政府一般通过“官祭”来表达官员对于水神乃至水利事业的重视,乡绅群体尤其是“创建功臣后裔”通过参与宗族祭祀来表达对先祖事迹的感怀以及对其精神的继承,普通民众通过参与“赛会”、“庙会”来表达对水利建设先贤的感激并满足在“用水层面”社交的需求。水利文献体系包括地方志中的水利资料、各灌区水利碑刻以及水利志书,其中水利志书又包括水利专志与总志。莆田现存2部水利专志《木兰陂集节要》、《木兰陂集》均于明代由“创建功臣后裔”组织修撰,是研究木兰陂水利的重要文献;水利总志《莆田水利志》由致仕乡宦陈池养撰于清末,是对唐代以来莆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总体回顾。水利神祠信仰对地方政府而言象征着获取水权分配话语权乃至基层社会控制权的手段,对于乡绅群体尤其是“创建功臣后裔”而言象征着获取在用水成员心目中崇高地位的工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在作为用水精神寄托的同时也是证明用水成员身份的社会行为模式。水利专志的编撰是“创建功臣后裔”证明其先祖“功绩”乃至“神性”过程的一部分,而水利总志则是承载水利建设管理知识以及作者水利建设思想的重要工具。农田水利事业在社会文化层面的作用成果,既为地方文献体系增添了内容,也丰富了民间宗教信仰的内涵,在传承农田水利建设精神的同时对地方性文化体系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福建莆田地区;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水利文化;农田水利史

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莆田古代农田水利建设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水系分布

一、地理环境特征

二、水系分布特征

第二节 气候条件与农业自然灾害

一、气温与降水分布

二、主要农业自然灾害

第三节 建置、人口与农业

一、行政建置的变动

二、人口的变化

三、农业发展背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莆田古代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历程

第一节 唐代筑堤围垦活动与蓄水工程建设

一、平塘建设与灌溉条件的改善

二、围海造田活动的兴起与海堤建设

三、延寿陂的建成与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积累

第二节 两宋截溪蓄水灌溉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平原四陂”与小型灌溉工程建设

二、南北洋平原灌溉体系初步形成

三、各类沿渠水工建筑的设置

第三节 元代沟渠灌溉系统的发展

一、万金陡门的建成与木兰溪北岸灌溉体系的完善

二、小型灌溉工程建设

第四节 明清灌溉系统的维护与海堤建设

一、旧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

二、新建农田水利设施

三、沿海堤防体系建设与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莆田古代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演变历史

第一节 灌溉工程管理组织的变革过程

一、宋元时期灌溉工程管理组织及其运作方式

二、明清时期灌溉工程管理组织及其运作方式

第二节 灌溉工程修葺制度的发展过程

一、宋元时期灌溉工程修葺制度

二、明清时期灌溉工程修葺制度

第三节 灌溉用水分配规则的演化过程

一、内陆地区分水制度与用水纠纷

二、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用水纠纷与解决措施

第四节沿海堤防管理体制的构建过程

一、海堤兴修管理主体构成

二、海堤兴修管理章程制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莆田古代农田水利体系的历史特征

第一节 古代农田水利体系的技术变迁特征

一、农田水利技术萌芽阶段

二、农田水利技术高速发展阶段

三、农田水利技术停滞阶段

第二节 古代农田水利体系的水利共同体特征

一、宋元时期的水利共同体与农田水利管理

二、明清时期的水利共同体与农田水利管理

三、农田水利体系与基层社会

第三节 古代农田水利体系的科学性

一、农田水利体系构造的科学性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三、农田水利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莆田古代农田水利体系的经济与文化影响

第一节 古代农田水利体系的经济影响

一、宋元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发展

二、明清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发展

第二节 水神崇拜及其活动形式

一、农田水利建设功臣形象与水神塑造

二、水神祭祀庙宇的设立

三、水神祭祀活动的开展

第三节 明清时期水利志书的修撰

一、明清时期水利专志的修撰

二、陈池养与《莆田水利志》

第四节 水神信仰与水利志书的象征性意义分析

一、水利神祠信仰的象征性意义构建

二、水利志书的象征性意义构建

三、象征性要素与区域文化体系构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化学教学质量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