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作业

2022-07-21

第一篇:学前儿童游戏作业

学前游戏论作业(3)

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名词解释

角色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其生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各种故事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对话、独白、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建筑游戏,是幼儿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构造物体形象的游戏。

规则游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创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二、选择题

1.老师问一个在玩“娃娃家”的男孩:“你在做什么?”男孩回答:“我煮它吃过了。”老师说:“哦,你把饭煮好,还喂娃娃吃过了。”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D

) A.建议 B.评论 C.描述 D.重述

2.发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基础是(

ABCD

) 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B.提供适合的游戏场所 C.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 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3.指导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文艺作品要符合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便于幼儿理解,并富有教育意义;二是(

D

) A.情节性

B.戏剧性 C.娱乐性

D.表演性

三、简答题

1、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有哪些? 答:

一、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二、借助游戏材料介入

三、借助语言介入

四、应用题

观察幼儿游戏,分析各类游戏开展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并对教师的指导进行分析。 答:P65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好的材料承载着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是吸引幼儿注意、帮助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延续幼儿兴趣的媒介。

一、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成为活动的颈瓶,根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追踪观察记录和分析,我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困难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

1.来自幼儿的“争抢玩具”现象、无人问津”现象、“游离游戏”现象、“喜新厌旧”现象、“无序活动”现象。

2.来自教师的“适时调整”问题、“取舍材料”问题、“盲区指导”问题、“无从下手”问题。

二、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幼儿问题分析出的原因。表现为材料投放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投放不够形象生动、情景性不够,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材料投放数量不够,无法开展平行游戏;材料投放简单划一,没有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幼儿;材料投放混乱,各种材料混合摆放,造成幼儿活动中的混乱。

2.从教师问题分析出的原因。表现为材料投放没有及时更新,致使幼儿没有兴趣参与活动或是活动无法深入开展;材料投放从教师考虑的角度出发,缺乏幼儿角色材料选择的参与度;材料投放源自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教师要从游戏的角度出发投放材料,但也要考虑高于生活;材料投放缺乏隐性指导作用,不能较好的促进幼儿游戏中的发展;材料投放没有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帮助幼儿形成角色意识,确立角色行为责任。

三、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对策

对策一:投放足够多数量的游戏材料,避免游戏中“争抢玩具”的现象。 对策二:投放材料前要学会先和幼儿的沟通,避免“无人问津”的现象。

对策三:投放材料前捕捉孩子的游戏兴趣点,避免“游离游戏”的现象。

对策四:投放材料应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避免“喜新厌旧”的现象。 对策五:投放材料重视材料角色的标示作用,避免“无序活动”的现象。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中出现的问题,也使我们看到,有些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迎刃而解的,甚至有些问题还是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的老师。怎样培养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需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积累经验。

第二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第1至2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 2.纵向研究 3.实证研究法 4.横向研究

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

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

, 把被研究者称为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

。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

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

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

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第1至2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 婴幼儿阶段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性,因而构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特殊分支。

2、纵向研究 即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横向研究 即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 复杂的 、漫长的 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

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

被试

.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 年龄偏小 与 年龄偏大 。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自然前提 。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社会条件 。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 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 特定的发展阶段 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 观察法 、 调查法 、 实验法 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发展的普遍性 。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 发展速率 、 特色和风格 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 谈话法 、问卷法 、 测量法 和 产品分析法 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实证研究法 和 理论研究法 两大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答:在早期教育领域中,关键期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在胚胎学中,关键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关键期的概念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试述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答:横向研究的优点是在同一时刻的大规模样组的行为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大规模样组的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缺点是由于时间较短,难以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此外,如果研究者在组织样组时控制不当,容易形成抽样误差,造成虚假结果。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对于探索某种心理现象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和发展快慢是必不可少的,如早期经验对后期行为的影响、一个智力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变化等,都适于做长期追踪研究。缺点是这类研究耗时费力,对象有时缺乏典型性,且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和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2(第3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 分) 1.直觉行动思维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具体形象思维 3.记忆策略 4.自传体记忆 5.记忆恢复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39 分)

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

。 2.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

的普遍原因。 3.对于婴儿来说

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4.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 5.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

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6.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 7.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

,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

8.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

有重要联系。 9.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10.尽力减少环境中的

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11.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

为主。

1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

在先,

随后,

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3.多通道知觉主要指

之间的联合。

14.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

, 再

, 然后是

17.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

、易

、易

、易

的特点。

18.儿童在玩皮球,一会儿皮球滚走了,他玩皮球的事也就结束了。这一过程反映了他们思维的

的特点。

19.皮亚杰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将感知运动阶段划分为

个子阶段。

20.学前儿童晚期时其思维出现了

的萌芽。 21.

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 22.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

23.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

1.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会产生什么影响? 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 分) 试述思维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2(第3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直觉行动思维

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3.记忆策略

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

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记忆恢复

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9分) 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2.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 3.对于婴儿来说身体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4.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 5.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6.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7.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

8.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 9.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

10.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11.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 1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3.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14.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7.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

18.儿童在玩皮球,一会儿皮球滚走了,他玩皮球的事也就结束了。这一过程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直观性和行动性特点。

19.皮亚杰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将感知运动阶段划分为6个子阶段。

20.学前儿童晚期时其思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21.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22.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23.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会产生什么影响? O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O身体的分离包括与父母过早的离别等,心理的分离包括情感剥夺、精神虐待、在团体中受排斥、不为集体接纳等。 O有时孩子和分母的长期分离会产生极度的悲伤。 O新入园儿童的"入托分离性焦虑" 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O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就这个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转的。但这这三种思维方式之间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事实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往往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

O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地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试述思维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O思维的发生不仅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而且思维的发生、发展引起其他认识活动的质变;

O思维的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认识领域,它还渗透到情感、社会以及个性的各个方面

O思维的发生于发展使儿童的心理开始成为具有一定倾向的、稳定而统一的整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3(第4至5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2 分)

1、自我中心语言

2、同伴关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亲社会行为

4、自我中心语言

5、依恋

6、移情

二、填空题(每小题0.5 分,共23 分)

1、

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2、柯尔伯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

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3、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

4、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即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

5、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以及

的发展等方面。

6、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分为

(0—2岁)、

(2—7岁)、

(7—12岁)。

7、电视的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

, 或者是

的原因造成的。

8、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三个发展阶段中。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0、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

的角色。

11、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

1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

,一种是

1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

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14、喜欢的

是儿童评价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

15、自我中心语言分为三个范畴

16、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

17、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

关系比

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

行为。

19、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

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36 分)

1、心理学家Parten是怎样划分游戏种类的?

2、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3、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4、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5、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6、气质与儿童情绪调控的关系?

7、玩具及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8、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

9、儿童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3 分,共9 分)

1、试述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特点。

2、试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3、试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1、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 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2、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3(第4至5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自我中心语言

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2.同伴关系

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3.亲社会行为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4.自我中心语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同1 5.依恋

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6.移情

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23分) 1.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2.柯尔伯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3.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虑-回避型、安全型、 焦虑-反抗型、紊乱型。

4.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即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

5.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6.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7.电视的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8.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三个发展阶段中。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和问题与回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0.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11.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1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UGG Boots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14.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儿童评价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 15.自我中心语言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16.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17.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19.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2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心理学家Parten是怎样划分游戏种类的?P160 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2.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O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O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O句子机构从不完整到完整 O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3.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扮演着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4.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O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制定的 O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

O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 O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O单方面做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5.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O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宗传播媒介等 O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对情景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择及归因 O移情 O强化

6.气质与儿童情绪调控的关系? O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O由于气质不同,有些儿童主导情绪积极,容易与成人配合; O也有些儿童主导情绪不稳定,难易与成人合作。

O大部分儿童要到10岁才能形成一套恰当的亲故控制技巧。 7.玩具及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O玩具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O儿童的活动空间过小或者没有足够的玩具,儿童之间容易起冲突。 O儿童较长时间收看电视节目,自主活动时间减少,会阻碍儿童思维的活动,易形成刻板的、模式化的行为方式。 O儿童会模仿电视中的如暴力这样的反社会行为。 8.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 O一个儿童在教室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地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O米勒发现教室对儿童的特征和价值的认可曾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其他儿童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

O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O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 9.儿童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 O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儿童评判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 O儿童喜欢一幅画的的首先是因为他们喜欢图画中所画的对象。 O颜色是儿童喜欢一幅画的第二个理由。

四、论述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试述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特点。P154 O兴趣指引】学前儿童喜欢游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游戏的内容有强烈的兴趣。

O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在游戏上的,没什么外在的干扰可以组织他们对游戏的投入,而且儿童在游戏中的高度注意力,也使得他们在游戏中思维尤其活跃、想象力丰富。 O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能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在游戏中他们能尽情地体验着愉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以及体验到那种战胜恐惧和不安的快乐。

O自由性】学前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主动参与的,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游戏,没有很多外在的、多余的规则,此外游戏中儿童不用担心需要实现什么目的,游戏没有目标压力。

O假想与真实的转换】游戏中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学前儿童假想出来的,特别是在象征游戏中,他们经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当有细细过程中的假装部分出现问题时,儿童通常会跳出假想,回到真实的现实情境中去解决问题。一旦错误纠正,游戏又回到假想状态。 O人与人(物)的交流】在社会性游戏、象征性游戏中是非常普遍的,当孩子们需要在一起做游戏时,需要分配角色,这时就需要协商和交流;不仅如此,学前儿童在游戏中海发生人与物的交流,比如在独自游戏中需要与玩具进行交流。

O各方面能力的延伸】游戏能在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搭建一个发展的支架,使其在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和与他人合作方面延展自己的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试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婴儿早期的依恋质量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至成人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有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到小学期仍然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系;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处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反之,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儿童的认知通常也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对于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安全依恋的儿童能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乐于求助,寻求合作;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表现为对问题不感兴趣,很容易失望、放弃问题,忽视成人的指导等消极的情绪反应。 3.试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皮亚杰论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情感共鸣使儿童获得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在儿童语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

【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儿童才能认知到他人的意愿、需要、情感,同时确定自己相对于同伴的角色和地位,从而帮助儿童区自我中心,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的满足更多地从一般的同伴集体中获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O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等。

O行为特征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之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儿童个体之所以交往成败不同、同伴地位各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冥想不同的行为表现。

O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而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是比较笨拙和不明智的,他们尝试加入群体活动那个,但是往往被令人讨厌的特征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害羞,他们大多自己玩,很少见到他们表象自己。

O该案例中的琳琳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虽然她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正是这些特征,使其他小朋友都否认和琳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是好朋友。

2.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O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

O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 O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O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8 分)

1、性别稳定性

2、观察学习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 29分)

1、气质有

的差异而无

的区别,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

一面和

一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

决定的时间表。

3、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儿童3岁时开始意识到

的区别。

4、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

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5、教育既要

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

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6、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

的评价。

7、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

8、观察他人的过程有

等4个组成部分。

9、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的发展。

10、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叫作儿童

,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称作

11、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

发展的重要标志。

12、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

1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

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14、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简答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2、消极强化与惩罚有什么不同?

3、研究儿童气质有什么意义?

4、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

5、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

四、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2、今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23 分)„

1、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2、当孩子遇到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拿到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业4(第6至7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 1.性别稳定性

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2.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9分) 1.气质有类型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

2.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3.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儿童3岁时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

4.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5.教育既要适应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促进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6.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7.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8.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强化和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9.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10.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叫作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称作最近发展区。 11.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12.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

1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14.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O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O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O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2.消极强化与惩罚有什么不同? O消极强化是指当刺激减少后,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反而增加; O惩罚是指给予刺激,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消除行为的再次发生; O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时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

3.研究儿童气质有什么意义? O气质有类型之别,但没有好坏之分,即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一面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有消极一面;

O学前儿童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4.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P190 O生物取向阶段6-8岁 O社会取向阶段9-13岁 O心理取向阶段14-18岁

5.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 O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O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O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O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O皮亚杰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自己的阶段,其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我们要相信儿童是积极的、有成效的探索者。

O皮亚杰认为思维和语言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不能彼此解释或相互归结的,在语言的帮助下,思维可以做很多它不能做的事。 O教育必须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育既要适应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促进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2.今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O格赛尔的全部功绩,在于向我们证明成熟机制如何在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儿童的发展使遵循着一个内部计划的,任何行为,都需要它自身的生物学基础,主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

O格赛尔的另一功绩是提请所有研究儿童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树立重视儿童成长规律的观点,用以正确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从而扩大了格赛尔学说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O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对儿童的教导过于急功近利,以使儿童无暇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这导致儿童成人后的失落和悔恨,从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这也正是今天学习格赛尔学说的现实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1.学前儿童性格处于萌芽阶段,其特征: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案例中强强具体体现如下:

O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这体现了好模仿,儿童喜欢学着做某个动作或做某一件事。

O他想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袜子,这是他的好奇心驱动的。 O他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体现了好动的特征 O不顾危险以及洗衣机没转动便大闹,这体现了好冲动的特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四)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

2.家庭治疗法

3.沙盘疗法

4.感觉统合失调

二、填空题

1.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危害,常见的环境污染种类有( )、( )、( )。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生理的影响、( )和( )。其中生理的影响具体又指( )、( )、( )。

3.行为疗法的基本方法有惩罚、( )、( )。

三、判断题(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通风、取暖、照明以及色调都是衡量房舍卫生的主要标准。

2.美国心理学家在1970年编制,用于测查4~1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的量表是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简述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五、分析论述题

1.简述幼儿园防止污染的措施

2.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六、活动设计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直接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又可以使学前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妨留出一处空间如活动室或者走廊处让学前儿童自己动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制品或栽种花草、盆景,设置自然角和绿化长廊。请以“我的绿色空间”主题分别设计出大、中、小班的活动计划。

第四篇:《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2. 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 错误 B. 正确

3.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4.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5.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6.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7.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8.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9. 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10.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2.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3. 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中已有“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黑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 )的过程。

A. 同化 B. 冲突 C. 顺应 D. 平衡

4. 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 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 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 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 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5.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6. “恩物”的设计者是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培尔 D. 陈鹤琴

7.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8.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9. 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 结构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10. 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 音乐游戏 B. 体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 敏感型

B. 专制型 C. 冷漠型 D. 温和型

2. 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 角色动机说 B. 精力过剩说 C. 松弛消遣说 D. 宣泄说

3.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

A. 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 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4.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5.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角色分享

B. 情景迁移 C. 物的替代 D. 角色扮演

6. 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 动作技能性游戏 B. 认知性游戏 C. 社会戏剧性游戏 D. 结构性游戏

7. 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8.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9.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的教育化 C. 教育的游戏化 D. 游戏化教学

10. 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 医生 B. 神仙 C. 黑猫警长 D. 奥特曼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2. 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 (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2.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3.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4.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5. 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 错误 B. 正确

6.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7. 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8. “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9.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10.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2. 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 结构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3.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4. 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 音乐游戏 B. 体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5.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 感知运动期 B. 前运算期 C. 具体运算期 D. 形式运算期

6. 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 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 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 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 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7. 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中已有“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黑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 )的过程。

A. 同化 B. 冲突 C. 顺应 D. 平衡

8.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 科学教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活动 D. 上课

9.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10.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 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 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 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2.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3. 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 角色动机说 B. 精力过剩说 C. 松弛消遣说 D. 宣泄说

4. 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 医生 B. 神仙 C. 黑猫警长 D. 奥特曼

5.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 A. 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 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6. 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 材料的支持

B. 精神的支持 C. 时间的支持 D. 语言的支持

7. 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 敏感型 B. 专制型 C. 冷漠型 D. 温和型

8.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的教育化 C. 教育的游戏化 D. 游戏化教学

9.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10.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四、简答题

1. 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 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 (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2.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3. 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4.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5.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6. 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7. 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开放式的空间。

A. 错误 B. 正确

8.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9.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10.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2.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3. 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 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4. “恩物”的设计者是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培尔 D. 陈鹤琴

5.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6.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7.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8. 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 音乐游戏 B. 体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9.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10.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成人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其关键是尊重儿童,要做到

A.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B. 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 C. 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D. 了解孩子的心理

2. 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 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 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 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3.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4. 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 材料的支持

B. 精神的支持 C. 时间的支持 D. 语言的支持

5.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角色分享 B. 情景迁移 C. 物的替代 D. 角色扮演

6. 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 动作技能性游戏 B. 认知性游戏 C. 社会戏剧性游戏 D. 结构性游戏 7.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8.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的教育化 C. 教育的游戏化 D. 游戏化教学 9.

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 医生 B. 神仙 C. 黑猫警长 D. 奥特曼

10.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 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2. 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 (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2. 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3.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4.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5. 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6. 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开放式的空间。

A. 错误 B. 正确

7. 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 错误 B. 正确

8.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9.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10. 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2.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3. 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 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4.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5.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6. 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 结构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7.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8.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 科学教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活动 D. 上课

9. 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 音乐游戏 B. 体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10. 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中已有“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黑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

)的过程。

A. 同化 B. 冲突 C. 顺应 D. 平衡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

A. 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 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2.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3. 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 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 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 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4. 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5.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6. 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 角色动机说 B. 精力过剩说 C. 松弛消遣说 D. 宣泄说

7.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的教育化 C. 教育的游戏化 D. 游戏化教学 8.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9.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角色分享 B. 情景迁移 C. 物的替代 D. 角色扮演

10. 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 医生 B. 神仙 C. 黑猫警长 D. 奥特曼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 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 (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5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2.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3.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4. 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5. “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6. 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7. 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8.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9.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10.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2.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3.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4.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5.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6.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7.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8. 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 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 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 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 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9. “恩物”的设计者是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培尔 D. 陈鹤琴

10. 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 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的教育化 C. 教育的游戏化 D. 游戏化教学

2. 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 材料的支持

B. 精神的支持 C. 时间的支持 D. 语言的支持 3.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4. 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 动作技能性游戏 B. 认知性游戏 C. 社会戏剧性游戏 D. 结构性游戏

5. 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6. 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 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 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 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7.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 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8. 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 医生 B. 神仙 C. 黑猫警长 D. 奥特曼

9.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10.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角色分享 B. 情景迁移 C. 物的替代 D. 角色扮演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6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2. 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3.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4. 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5.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6.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7.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8.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9.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10.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2.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 感知运动期 B. 前运算期 C. 具体运算期 D. 形式运算期

3.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4.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 科学教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活动 D. 上课

5.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6. 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 结构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7.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8. 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 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9.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10.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 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2. 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 材料的支持

B. 精神的支持 C. 时间的支持 D. 语言的支持

3. 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 敏感型

B. 专制型 C. 冷漠型 D. 温和型

4. 成人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其关键是尊重儿童,要做到

A.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B. 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 C. 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D. 了解孩子的心理 5. 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 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 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 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6.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7.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8.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

A. 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 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9.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10. 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7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2. 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3.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4. 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5. 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6. 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7.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8.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9. 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开放式的空间。 A. 错误 B. 正确

10. 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2.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3.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4.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5.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6. 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 音乐游戏 B. 体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7.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8.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9.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 感知运动期 B. 前运算期 C. 具体运算期 D. 形式运算期

10.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 科学教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活动 D. 上课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 材料的支持

B. 精神的支持 C. 时间的支持 D. 语言的支持

2.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 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3. 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 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 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 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4.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5.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6.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角色分享 B. 情景迁移 C. 物的替代 D. 角色扮演

7. 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 角色动机说 B. 精力过剩说 C. 松弛消遣说 D. 宣泄说

8. 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 敏感型 B. 专制型 C. 冷漠型 D. 温和型 9.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10.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 A. 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 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 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 (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8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2.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3.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4. “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5. 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6. 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7. 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 错误 B. 正确

8.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9.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10.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 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 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 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2. 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 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 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 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 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3. 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 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4.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5.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 科学教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活动 D. 上课

6. 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 结构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7.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 感知运动期 B. 前运算期 C. 具体运算期 D. 形式运算期

8.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9.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10. 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 音乐游戏 B. 体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 A. 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 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2. 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 材料的支持

B. 精神的支持 C. 时间的支持 D. 语言的支持

3. 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 敏感型 B. 专制型 C. 冷漠型 D. 温和型

4.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5. 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 动作技能性游戏 B. 认知性游戏 C. 社会戏剧性游戏 D. 结构性游戏 6. 成人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其关键是尊重儿童,要做到 A.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B. 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

C. 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D. 了解孩子的心理

7. 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 医生 B. 神仙 C. 黑猫警长 D. 奥特曼

8.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角色分享 B. 情景迁移 C. 物的替代 D. 角色扮演

9. 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 角色动机说 B. 精力过剩说 C. 松弛消遣说 D. 宣泄说

10.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 (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2)游戏过程的协作。

2.

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9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 错误 B. 正确

2.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3. 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4. 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 错误 B. 正确

5.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6. “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7. “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8. 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9. 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10. 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 感知运动期 B. 前运算期 C. 具体运算期 D. 形式运算期

2. 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 未分化型游戏 B. 累积型游戏 C. 连续型游戏 D. 分节型游戏

3. “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席勒 B. 格罗斯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4. 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 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 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5. 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 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 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 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 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6. “恩物”的设计者是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培尔 D. 陈鹤琴

7.

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 单独游戏 B. 平行游戏 C. 合作游戏 D. 联合游戏

8. 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 机能性角色 B. 对应性角色 C. 想象性角色 D. 虚幻性角色

9. 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 建构性游戏 B. 功能性游戏 C. 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10. 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 扮演角色 B. 表演文学作品 C. 说唱绘画

D. 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 角色动机说 B. 精力过剩说 C. 松弛消遣说 D. 宣泄说

2.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的教育化 C. 教育的游戏化 D. 游戏化教学 3. 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4. 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 敏感型 B. 专制型 C. 冷漠型 D. 温和型

5.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 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6.

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 认知动机 B. 学习动机 C. 模仿动机 D. 情感动机

7. 规则性游戏包括 A. 角色游戏 B. 体育游戏 C. 音乐游戏 D. 智力游戏

第五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平时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_空间____。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线条 、 形体 、 结构 和 色彩__。

3、20 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 福禄倍尔) 、 蒙台梭利 )的幼儿教育思 ( ( 想及 (杜威) 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 是经由日本传来的 福禄倍尔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 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 “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 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 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 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创造 ) 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

二、选择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美术也称___C___、___D___或__F____。 A、形体艺术 D、视觉艺术 B、影像艺术 E、民间艺术 C、造型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__C____、___D___和___F___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 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A____: A.弗兰兹· 西泽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D.冈仓觉

4、1923 年幼儿教育家___B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 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三、简答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 环节, 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 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 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 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 前· 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 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 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 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 影视图像等。 还有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除幼儿园、 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 由国家和社会团 体举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 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特殊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发 展个性。并且可以自然的与艺术环境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了 解艺术并爱上艺术。

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是以存在重“艺”和重“技”两种倾向为 特色的。 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 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 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 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四、论述题: (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 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 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 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 展。 而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 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 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 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 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 从而逐步完善自 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 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 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 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 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以上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阐述)

2、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 美国:对于美国当代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和教育举措,1994 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 术教育国家标准》可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文件。 《标准》指出: “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 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 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 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他们学会用各种工具、过程和媒体进 行工作。他们学会在视觉天地的探究中协调他们的双手和头脑。他们学会选择,以强化观念 的交流。他们的自然好奇心得以促进,并习得意志力和持恒心的价值。 ” 日本:在当代,日本教育界认为,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活动,应把培养儿童 的个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特别避免教师固守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一定的 形式语言,而造成儿童单一表现的情况。美术教育赋予幼儿自我表现以很高的价值,在美术 教育中,透过艺术的教育,结合造型基础教学。这两者的统合,可能是日本学前儿童美术教 育正在探索的路线。

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 涂鸦期 、 象征期 、 定型期 、 写实期 。

2、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 《通过艺术的教育》

3、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 杂乱线 单一线、 圆形线 、命名线四种水平。 、

4、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 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 涂抹阶段 、 装饰阶段 、 再现和表现阶段 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 (每题 5 分,共 15 分)

1、 《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___B___。 A.加登纳 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C.里德 D.阿恩海姆

2.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 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_____A _三个阶段。 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 B.“概念画”期、“象征”期和“涂鸦”期 C.“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

3.__A____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 系。 A.遮挡式 B.零乱式 C.并列式 D.多层并列式

三、简答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 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 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能力的水平较低,而 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简化倾向,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 形的倾向。 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 儿童画大都是二维的; 大都是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

这种倾向似乎毫不顾及原形,只以简洁为准。

2、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陈鹤琴先生认为, “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 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 ”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 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 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

3、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早期儿童由于知觉 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 复杂。 在早期阶段, 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 而往往是整个人体。 随着儿童的成长, 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 但是, 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 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体的各个部位。

四、论述题: (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智能的定义: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 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加德纳提出以下八种智能: 语言智能和 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 家智能。 艺术的三大特征是形象性、 情感性和审美性, 而他认为情感在人的智能方面起着主要作 用, 这三种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 此外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智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虽然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 但同时也认为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 和制造产品时,往往运用组合在一起的几种智能来完成,因此各自独立的智能之间,有着各 种各样的联系。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整合,确立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质量观、 注重个性和发展的评价观、 智能培养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观和尊重学生智能结构的因材施教 的教学观,从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有何特点? 儿童对色彩的选择是循序渐进的。3 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 4 种基本色; 3 岁—4 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 6 种颜色的百分率为 97%,4 岁后达到

100%。在颜色的细微区别能力在 4 岁后逐渐发展。4 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 岁后,幼 儿渐渐能区别颜色的深浅和色调倾向。 儿童对色彩的描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涂抹阶段。4 岁前,儿童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幼儿在探索和认识色彩。 初期一般单色,什么颜色都行;渐渐的,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了喜爱或讨厌的情感,开始 跟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的色彩, 而拒绝选用不喜欢的色彩, 画中出现的大都是是他们喜欢的 色彩。 第二:装饰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他们对色 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随之增加。在他们喜欢的色彩中又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 绿色等不喜欢的色彩也多起来,扩大到深蓝,棕,灰,土黄等色。他们画中的色彩也多起来 了,幼儿把自己认识和掌握的色彩到处运用,画面五彩缤纷,有了明显的装饰性。幼儿对色 彩的美感取决于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特征之间的关联。 他们喜欢比较温暖明快的 红,橙,黄和绿,而不喜欢黑,灰,棕等色,这与幼儿活泼旺盛的生命力相一致。此时,也 有的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 第三:再现和表现阶段。 大约在幼儿末期,一些幼儿有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例如:画 熊猫有黑和白色,画小鸡用黄色,他们意识到,不这样用色,不这样赋色,就画不像了。同 时,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3、儿童画的透视及空间表现是如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举例说明。 幼儿在变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统为一形。最初,幼儿画出的形象不但方向感差,而且没有深度感。幼儿观察事 物后,再用与视觉感念等同的形状或线条将其再现。例如,用一个圆形代表人的头部,缺乏 各个面的深度。 第二, 正侧面同在。渐渐的,幼儿意识到了物体的各 个面, 希望画得更完整。于是,他们把物体的正面,侧面,甚至是背面都并列在画面上。 这种方式虽然表现出物体的各个面,但形象的立体感含混不清。 第三, 单一面。为了避免正侧面同在造成表现上的模糊性,最求明确性,幼儿开始放 弃力求完整表现的企图,舍弃其他的面,只表现一个角度看物体时所见的单一面。例如,他 们画的人物有各个形状的面,但是缺乏立体感。 第四,多面变形。这是幼儿尝试将前几个阶段的表现方式结合起来产生的。

第三次作业

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 目的 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 欣赏 、 绘画 和 手工 三大方面。 。 反 和 要求 的归纳,是学前儿

3.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 分步练习 4.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 思 、 表达 这样一个流程。

与 整体练习

知觉 、 体验 与

5.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 儿童 、教师与 美术作品 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 交流。 6. 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 原理 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和 步骤 ,以帮助儿

二、选择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___A___。 A、对话 B、讲述 C、临摹

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__C____、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 B、设计 C、临摹

3、命题画可分为___A___和___D___。 A.物体画 B.写生画

C.情节画

D.临摹画

4、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 有的___B___。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三、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 的敏感性; (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

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 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 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2、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1)审美性原则。在教学中,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应有潜在的审 美价值,应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冶等。 (2) 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 要目标。 (3)实践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 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3、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幼儿命题画要有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二是图画形象基本是画 过的;三是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4、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二是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三是 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

四、论述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你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 作用:帮助低年龄段的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图形表达能力,在 临摹中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使幼儿更快地获得成就感。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的美好 事物,幼儿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能联想开去。方法:利用教材,多次观 察,反复描绘,循序渐进。

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描述阶段。 对作品的第一形象是单纯的视觉快乐,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要做好准备工作, 注意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针对作品,教师要注意恰当描述,对主题,形象,材料等方面作 出较为详尽的描述,让幼儿充分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 (2)形式分析阶段。引导幼儿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 以及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运用。 (3)引导幼儿探讨一件美术 作所蕴涵的内在意义, 帮助幼儿把握具象的艺术形式再现的东西, 或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

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 (4)评价阶段。评价美术作品不是重点,引导幼儿能够对优秀的 美术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之处,或是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

五、实践题: (每题 15 分,共 15 分) 自己选题,试制定一个中班绘画教学的教案。

第四次作业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 结果 和儿童美 术 发展 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 状况 、活动设计 、 活动 组织 、 活动指导 和 活动效果 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

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2. 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它们 是将幼儿 当前 术学习与 其他 的学习与幼儿自己 过去 的学习相比较、 将 某一 幼儿的美 进行比

幼儿进行比较、 将幼儿的 学习

与理想中的评价 标准

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 展的目标。 3. 色彩的三要素是 色相 、 明度 、 纯度 。 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 黄

4.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 明暗 色 。

二、选择题: (每题 5 分,共 10 分)

1、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___B D___)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d、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以下哪七 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 )

a 智慧成长、 b 性格成长 c 感情成长 d 技能成长 e 心理成长、 f 社会成长、 g 知觉成长、 h 生理成长、 j 美感成长、 k 绘画能力成长、 i 创造性成长

三、简答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 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 的测量和评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应关注一种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估观念,承认和关注 幼儿的噶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幼儿,在幼儿面漆那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 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 尽可能得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 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 幼儿画的表现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 幼儿的绘画能力要配合他的身心发展, 两者才能得以平衡发展。第二,幼儿画要能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人情感。第三,幼 儿画要能发挥幼儿的个性,要有自我的表现。第四,幼儿画要能表现出绘画材料的特征。第 五,幼儿画做平,要和画纸的大小相称。

3、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 主要从色彩所特有特殊情感和象征意味、 色彩有了一种特殊的象征内涵、 色彩对人所产 生的心理及情绪上的影响,简单谈谈自己运用色彩的体会或认识。

四、实践题: (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幅幼儿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 知识点:评价方法 要注意幼儿作品评价的原则。鼓励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估观念。具体略。

2、结合幼儿园一个美术教育活动案例,对该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3、尝试用上述的方法制作一幅纸版画(题材不限) 。

上一篇:学期工作总结小学下一篇:下派干部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