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

2022-09-12

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仅体现当前就业形势及各专业就业前景, 同时也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社会知名度, 影响高校及各专业的生源状况和发展前景, 同时它也成为引导高考学生将兴趣、志向与社会需求相统一而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英语专业一度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选择热门, 而从前些年的就业情况看, 其就业情况与其他专业相比也确实处于优势地位。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变以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的重要阶段,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当前外语专业学生就业面临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如何应对存在的问题, 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部分高校英语专业2005年至2007年350名毕业生, 包括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泰山医学院和泰山学院。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就业意向

2.1.1 毕业生的职业期望

调查发现, 毕业生最想去的单位前几种单位是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和党政机关, 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来三资企业和一些优秀私营企业兴起, 吸引了许多尤其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目光。从早先的事业单位 (主要是高校和中小学) 一枝独秀到现在不相上下, 男生对于三资企业的青睐更是超过了事业单位。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给予三资和一些实力雄厚的国内私营企业更优厚的条件, 使它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雄厚的资金, 优越的工作环境, 加之诱人的薪酬使得三资企业成为许多毕业生的最期望的单位。这些单位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必然需要外语工作人员, 这同时也为国内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这同时也说明英语专业毕业生已不再把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作为就业界限。事业单位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收入依然是大部分尤其是女生的首选工作单位。

2.1.2 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单位所在地区、专业是否对口、单位的地位及声誉。其中, 选择单位所在地区的学生占37.4%, 大多希望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优厚的精神和物质条件和个人的发展机遇吸引着毕业生, 但由于就业岗位的高标准要求和竞争的激烈性, 只会使小部分毕业生获得机会, 大部分毕业生将会落选, 由于就业观念的影响不愿到小城市和乡镇基层就业, 最终造成毕业生不是无业可就, 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另外, 在实际就业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定位欠准确;还有不少毕业生离就业单位提出的素质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2 就业行为

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形势选择不太了解的占49.3%, 选择不了解的占6.4%, 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合计高达55.7%, 说明我省英语专业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形势不甚了解;就业程序方面, 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合计占62.4%。对于就业形势、政策以及就业程序不了解在就业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性, 对就业政策、形势存在想象的成分, 进而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在所有签约的学生中, 对就业政策形势和程序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分别占高达90%以上, 相反在所有未签约的学生中, 对就业政策和程序完全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合计也超过90%。这说明对就业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越高, 就越能看清形势, 正确定位自己, 在求职时有的放矢, 所以签约的比例也就越大。

2.3 就业冲突

当被问及面试时, 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被排在前4位的回答分别是:知识面狭窄;缺少面试技巧, 心理紧张;缺少实习锻炼, 不知怎样上好英语课。43.1%的学生选择“知识面窄”, 在与毕业生的交流中发现, 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第二外语的学习情况很差, 更谈不上其他外语的掌握。第二外语绝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前都没有接触过, 目前大多数学校专科不设二外课, 本科一般开设时间也比较短, 实践的机会几乎没有, 这是导致二外掌握较差的主要原因。另外, 第二外语可以选择的空间太少, 许多学生不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语言学习, 缺乏兴趣, 学习动力不足也是导致学习不利的原因之一。还有些学生反映, 小语种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老师只是假期几个月进修就开设课程, 教学水平可想而知。

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 53.2%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 14.8%的学生选择很不满意, 两项合计高达68%, 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占学生总数的3 2%。这表明我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很不尽人意, 需要进一步改进。

3 对策与建议

3.1 调整课程结构, 注重小语种教学

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许多相关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 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 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放的比招聘英语人才的低出不少。根据市场需要, 结合自身实际, 适当缩减英语课程, 扩展第二、第三外语课。另外, 提高对小语种教学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 使他们在毕业后能胜任最少两门语言的翻译工作。

3.2 改变培养思路, 扩展就业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 进入职场的外语专业人才到最后只有不到5%左右的人可以沿着双语翻译的道路走下去, 而绝大多数外语类的人才都不得不面临知识结构转行和职业危机问题。因此, 一些专业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兼容性比较强的行业比如行政、市场、销售、商务等可以成为外语专业毕业生的重要选择方向。针对外语专业人才的特点和工作性质, 广大外语类学子在大学阶段首先必须树立一个鲜明的自我的职业定位。其次, 学子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做好相应的职业准备, 包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偏技术性或实物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 提高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适当的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

3.3 延长实习时间, 改进实习方式

针对目前我省部分院校的实习时间安排不甚合理的现状, 一方面在现行的师范教育体制下, 增加实习时间;另一方面, 调整实习计划, 实习的内容和时间系统规划, 统筹安排, 理论学习要同实践锻炼交替进行, 互相促进, 可将原来一次性集中实习改为三、四年级分别进行的两次实习。实习的模式过程可以采用学校先把需要实习的单位信息公布在网上, 由学生自己按兴趣报名, 然后学校再把学生资料供用人单位挑选, 最后使学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双向实习协议。这同时也要求学生要能更早的确立自己将来的工作方向, 利用宝贵的实习机会将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向社会过渡, 学会进入相关行业之后如何处理好与工作涉及专业磨合以及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 顺利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软着陆。

3.4 就业教育与培养过程全程跟进

择业前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可使其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为将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献身我国外语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业教育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做到就业教育不断线, 而且不同年级的内容不同。就业教育要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代阶段应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第二个阶段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就业的市场需求, 以及就业的形势, 选择就业、创业或者继续深造, 树立健康的职业观、择业观;第三个阶段是使学生掌握好求职的本领, 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礼仪、自荐和面试、竞争及诚信意识等的培养, 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和就业竞争的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如何应对面临的困难, 解决存在的问题成为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本文主要对2007年我省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意向、就业行为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转型期,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季显军.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前景探析[J].黑龙江教育, 2005 (5) .

[2]  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 (一) [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10) .

[3]  杨德广.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8) .

[4]  苗天慧.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4) .

上一篇:应用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下一篇: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