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总规律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高等教育总规律范文

高等教育规律

高等教育与人的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的矛盾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便构成了高等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矛盾过程。

高等教育活动就必须遵循受教育者——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进行。 高等教育只有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才可能实现。

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并为之发展服务。高等教育不仅同社会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同诸如文化、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有着内在联系。同时,高等教育通过完善和巩固政治制度,提高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等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还起到巨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规律就是指高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同样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等特性。

(1)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 将教育内部诸方面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进而把这两方面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由于这种分类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操作,已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但这种过于简洁的提法也往往引起人们的误解和争论。因而,有人认为还应从事物的规律本身来论述,以便更有利于实践。

(2)按“规律就是关系”的说法进行分类。教育与政治关系、教育与经济关系等十大关系,并认为这十大关系就是十大规律;还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有4个: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关系、教与学及师与生的关系,与之相适应提出了4条教育规律。

(3)按照高等教育规律作用的形式、范围和层次分类,分别将其划分为: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与 特殊规律、高等教育的动态规律和静态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学校教育规律和学校内部教育工作规律三个层次。

(4)按分类学科的原理对高等教育规律进行分类,一级类分为“绝对规律”与“一般规律”, 二级类分为“教育本体规律”与“教育边缘规律”,并逐级细分,从而构成一个高等教育规律分类学体系。

作者自己的意见:

(一)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政治的发展2.高等教 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科技的发展。4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文化的发展。5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口的发展。

(二)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 制约,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体自身的因素;既有个体先天素质的影响,又有个体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中,个体的先天遗传素质只为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环境也只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而个体的后天的实践活动往往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高等教育作为环境的一个因素,它对个体的后天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素质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完善。

第二篇:遵循教育规律

遵循教育规律,做创先争优的先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抓好日常党务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政领导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坚持民主集中,不断完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注重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自律意识,全体教师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准则,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指针,以提升专业素养为重点,以“学习、实践、反思”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建设“敬业、精业、团结、进取”的优秀教师团队。

3、注重规范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本着“抓早抓紧抓好” 的思路保质保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深化党员全程教育培养,坚持实行党员量化考核管理,以党小组的活动为平台,积极拓展党员志愿服务。注重调动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通过签订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组建创先争优先锋党小组、设立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4、关注沟通交流。坚持党员谈心和班子成员下沉年级组谈心活动,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营造了理解、信任、支持、互助的氛围。

二、以“创新争优”为载体,开展各项活动

1、实施“青蓝工程”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支部常年实施“青蓝工程”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子,让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开展师生结对子活动,任课教师和学生结对子,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引导学生思想,鼓励学生上进,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成绩得以迅速提高。

2、开展“榜样的力量”活动,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让优秀党员教师去引导、带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大力宣传优秀党员教师事迹,同时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的大幅照片,张贴在文化长廊和教学楼走廊的墙上,同时还在校报上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影响和带动全体教师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提升教学效率。

3、开展“书香校园” 的教师读书活动,提升广大教师人文素养和做人品位。

党支部坚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提升教师思想境界,提高教师品位。使教师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全面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树立精心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信念。每周三的下午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让书香充满校园,教师做读书的首席,这样的读书活动既提高了教师们的品位,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了身心,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同时,学校党支部立足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用真诚去拥抱教师,用真情去温暖教师。及时关注教师动态,了解教师的疾苦,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想尽一切办法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乐业,敬业,让教师留得住,干得好。

三、走在前列,收获佳绩,创先争优见成效

我校党支部按照“五个好”的基本标准努力做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党支部。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德、勤、能、绩优秀的共产党员,出现了一批敬业奉献的模范教师,学校先后获得

等荣誉称号。

总之,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创先争优,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勤奋的工作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事业,推进学校的发展步伐,不断取得科学发展的新业绩。

第三篇:教育部参赛--找规律--石娟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的例

1、“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 体会周期现象

1、初步感知。

老师来自漂亮的海滨城市—连云港,老师班级的同学听说我要到这来上课,都很兴奋,他们每人折了一个纸鹤并委托我上完课后送给大家,大家想先看看吗?(出示三串不同颜色有规律排放的纸鹤图略)

第一串(10个):红、黄、红、黄、红、黄、红、黄、红、黄

第二串(12个):红、绿、黄、红、绿、黄、红、绿、黄、红、绿、黄 第三串(12个):绿、绿、红、红、绿、绿、红、红、绿、绿、红、红 提问:好看吗?仔细看一看,三串纸鹤是随意连在一起的吗?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板书:规律)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引导:我们可以把几个纸鹤看作一组照这样依次往下排呢?

明确:第一串以“红黄”两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第二串以“红绿黄”三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第三串以“绿绿红红”四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

2、提出问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三串纸鹤排列的规律,(板书:找)非常好。看到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纸鹤,你想研究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想研究第200只是什么颜色?想研究第一串中有几颗红色的纸鹤?„„(根据情况加以肯定)

谈话:我也想提一个问题,行吗?照这样连下去,第17只纸鹤是什么颜色?(板书问题)

二、发现周期规律

1、独立思考。

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串,你看到了几只?照这样子连下去,第11只是什么颜色?第12只呢?那第17颗只是什么颜色?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动动脑,动动笔,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

2、小组交流。

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再商量商量,看看你的方法究竟行不行?

3、全班交流。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1)画图的策略:●○●○●○●○●○●○●○●○●→红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分类的策略:左起,第

1、

3、5„„都是红色的,第

2、

4、6„„都是黄色的。

17是奇数→黄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红色的,双数的都是黄色的)

(3)计算的策略:17÷2 = 8(组)„„1(只)→红

提问:谁能讲讲算式中的四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把2只看作一组?余数是1为什么就可以确定第17只是红色的呢?(余数1相当于每一组的哪一只?)

4、解决第

二、三串里的问题。

谈话:刚才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画图、分类、计算解决了第一串纸鹤里的问题,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那么第二串、第三串中,第17颗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试试看。

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采用计算的方法: 17÷3 = 5(组)„„2(只)→绿 17÷4 = 4(组)„„1(只)→绿

引导:采用计算的方法的人举手。为什么不用刚才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呢?

5、 小结。引导学生交流下列三个问题。

⑴这三题都是求第17只纸鹤的颜色,为什么第1题除以2,第2题除以3,第3题除以4呢?

⑵你怎么知道第1题是红色,第2题、第3题是绿色的呢?

⑶要算出某一只纸鹤是什么颜色?要害是找准什么?然后看什么来确定它的颜色?(教师说余数,学生说颜色)

三、运用周期规律

1、出示例题中彩旗、彩灯、盆花画面。

谈话:每逢过节,一些单位都喜欢用彩旗、彩灯、盆花来装扮,一起来看这幅图。漂亮吗?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有规律吗?每组图中排在第21个的是什么?用计算的方法算算看。 学生自主解决,并组织交流。

(1) 21÷4 = 5(组)„„1(面)→红旗 (2) 21÷3 = 7(组)→绿灯

(3) 21÷2 = 10(组)„„1(盆)→蓝花 (适当小结,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是“找规律”,你会找了吗?考考你:找规律找规律„„,照这样排列,第50个是什么字?

谈话:我发现你们学数学很有灵感,想不想接受更难一点的挑战? (出示“练一练”第3题)提问:你能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是什么吗?

3、当回设计师。

谈话:你也能设计像这样有规律的图形吗?(要求:①画在老师发的纸条上,可以适当画大一点;②再算出第32个图形是什么,把答案画在反面;③把设计师的名字写在正面的右下角,设计漂亮的要展示。) 学生活动,并与同桌交流。 4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同学们,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有规律的现象,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正是这些有规律的变化,才构成了我们这个既有序又多彩的世界。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现象。刚才有几位同学介绍自己时也说到了,那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

四、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了很多问题,通过一节的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法能和大家说说吗?

课后请同学们把书上练一练第

1、2题做在书上,同时凌老师还有一题想请同学们在课后去研究:

一列数,按1个负数、2个分数、3个自然数的顺序排列,请问第100个是什么数?100个数中,自然数、分数、负数各有多少个?

第四篇: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作者:金亚白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12期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

认真学习、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时效性有着重要作用,全面贯彻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都内在地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与其经济基础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广泛认同的共同价值标准,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根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和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民族感和时代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居于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要始终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根本价值取向,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价值准则。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则是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这个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追求。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就是当代中国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鼓舞斗志,使民族精神在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八荣八耻”以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由价值性转化为实践理性,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形成知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正是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就着价值主体,营造着社会氛围,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各种社会思潮的环境影响下,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发生着重大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思想发展和价值取向都反映了当今时代和社会的特征,但是,由于他们生长在价值观念迅速变化的年代,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等矛盾冲突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使其容易发生裂变、产生困惑。如何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对价值观念正确理解的认识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大多数是1990年后出生,在他们身上既有突出的优点,又存在不足,两者交织融合在一起,他们热爱祖国,渴望成才,积极进取,同时又富有理想,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喜欢独立思考,不满足前人的现成结论,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但是,有的学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消沉;少数学生思想方法往往主观,偏激,把握不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有的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务实倾向和个人功利意识并存;少数学生身上存在泛功利化现象,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但往往目标不稳定,不专一,缺乏诚信意识;还有少数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存在心理

障碍等等。针对这些特征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结合高校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新途径、新特点、新方法。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教育的功能在于完善人格,启迪智慧,激励成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开展和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灌输先进思想和科学真理,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起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引导他们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和增强实效性教育。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条件、环境影响、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不同,他们的思想结构是有层次的,思想变化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层次和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理想信念的树立,文明行为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塑造,是一个漫长、渐进、艰辛的过程。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理特点,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展开,循序渐进,切忌一刀切。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导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要求下,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作为工作的重点,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各种活动都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思想动机又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因而动机是可以预测的,行为也是可以引导和改造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和倾向,帮助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克服盲目性和避免随意性,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通过学生管理机制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要求,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和广泛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要求下,正确地认识疏导性和广泛性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校的一切工作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理特点出发,及时进行疏导,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引导就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实践证明,对学生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和问题,宜疏不宜堵,宜导不宜压,堵则对立、压则逆反,疏则通,导则提高。建立健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化解心理危机。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具有广泛性,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问题的综合

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影响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调动和组织一切教育力量,各守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教育机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营造全社会育人的环境和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论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形成崭新的高职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教育 教育规律

我院是一所年轻的职业技术院校,通过近几来的发展,我院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摆脱了中专放大型的影响,形成了一整套崭新的教学模式,先后形成了29个专业,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院坚持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了地方与行业发展的需要。

一、商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摸式的现实意义

1.就业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力盘源泉。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二十余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优秀院校也表明.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就受欢迎,学校发展就快。实践证明,适合经济发展、就业率高的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2.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其特色。

大众化时代的人才标准是多元的。只要培养的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能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就是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加上爱岗敬业的精神将使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3.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

科学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与发展思路,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成长周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尽快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希望之路。

4.扰业导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家庭收入多数处于中低收人水平,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通过高等教育后能否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就业导向代表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愿望。

5.就业状况应是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毕业生就业状况纳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估结果更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的实际状况。

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高职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效益明显增强。

1.在课堂教学上,突出“必需”和“够用”的原则。

根高职教学计划,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中,把理论课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加大实训课的比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把知识传授型的内容也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而对学生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加以巩固,对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删除及必要的“削枝强干”,去除或精简公式的指导过程,只要求学生会应用。对必需的理论教学,采用“加强、补充、提高”的方法,讲授中要求“少而精”,对学人学前已接触过的重点部分放在加强上,借以巩固和加深;对以前未讲过或讲得少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补充;对以前讲过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穿线”,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较全面的掌握,并再提高一步。

2.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教师区分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面、块、点”教学方式。

即总体抓面,保证学生学完所有教学计划安排的内容,使其水平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选修课,并制定有关政策,开放所有的实验室、机房等,使这些学生“吃饱”。每学期在全院选出拔尖学生,发放奖学金,以“点”的方式,实施专项培养,为他们专升本继续深造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修专业研修。

3.增加实验、实习、设计的比例,突出动手力。

在高职学生的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应该注事两点:一是对课程设计、毕业役计、实验实习等实行单列课,即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实验、实习。单列课时,以保证动手能力训练的时间和效果;二是在实验、实习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实验实习指导书“为高职学生的实验、实习任务书,以加强针对性,取消教师的具体指导,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习任务,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

在对一般的课程实行理论、技能双重考核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不同专业技能的要求,重点对相应专业的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比如对英语课的考核可以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增加口语的实测,重点考核其会话、语言掌握程度;计算机理论课与实际操作课的比例调整为各50%每个学生单独进行实训考试,实际操作不合格者取消理论考试资格,此科另行考试(重修)。上述做法可以突出能力培养,效果较好,学生也很感兴趣。同时学院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实验室或不同专业教室从早到晚向学生开放,可举办一些象外语角、讲座、学习班等学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其它课程可以采取半开卷半闭卷、分组大作业、公开答辩等新的考试方法,以突出实训考核。

5.根据高职特点选用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书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是基本工具。但是,高职教育仍然是大量借用本、专科普教学术、学科型教材,这种状态无法解决产业型专业急需多种知识和实践训练的职教教材的矛盾;无法解决有限时间与借用教材间的矛盾;无法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技能多向”的目标;无法选用适合职教的教学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合格的教材难于构建以教材为依托的课程组合模块,和课程组合模块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因此,要非常重视高职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尝院可以专门成立高职教材选定领导小组,、组织各专业系部和专业教师进行选定并制定自编戳封却划。确定教材采用自编与选用相结合的原则,一选用教材以内容精炼,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技术成熟、管理规范的教材为主;自编教材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既考虑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又考虑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还有必要组织教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进行消化、吸收,并引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音像、电子教材、网络等,以提高教材质量。学院可以自编高职基础教材在高职班试用。

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围绕专业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可以采取多项措施,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有关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管理。

一是协助学院确定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明确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则应来自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要求。通过专业委员会可使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砌起培养目标,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二是参与专业设置论证。高职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在专业设置上就应以市场经济导向为原则。因此,不仅要分析当前经济状态下的专业人才结构和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还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因素,使专业设置既具市场性又有超前性。通过专业委员会及时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完善,帮助更新课程和教学内容,使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保持紧密的联系。

三是为师资培养和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特色、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学院应该与地方企业实行校企联合,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培训基地。学院每年可以选派一批符合高职教学要求、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实践和调研,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对评上双师型教师的,在工资待遇、职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总之,只有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探索职业技术教育规律,通过“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从而推动培养目标的明确,师资与仪器设备、实践工厂、工场的配备,并通过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及改革教学方法来达到“纲举目张”,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观察动物的日记范文下一篇:工程合股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