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江南镇基本情况

2022-10-04

第一篇:安化县江南镇基本情况

安化县中小学校家庭教育情况汇报

家校创建更加积极。全县各乡镇共办有家长学校138所,其中省示范9所,市级示范7所,县级示范44所,计60所。除个别乡镇无示范家长学校外,其余都创建了一所县级以上示范家长学校。去年,通过组织学习仙溪经验,全县新增了4所县级示范家长学校,烟溪镇完小、羊角塘镇文昌阁完小成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马路镇中心幼儿园、东坪镇中学、江南镇中学成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2017年县局出台了《安化县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各中小学校家长学校的开办提出了一个规范性的意见。

教育模式更加新颖。奎溪镇中学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家访,建立了家访专用登记卡;奎溪镇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动员家长委员会参与园务管理,准备申报县级示范家长学校;安化一中组织14岁以下的教职工子女“走进大自然,牵手紫云山”系列亲子活动。2016年秋季开学,各家长学校开学开班开讲,按照省统编《家长必读》教材上好了第一课,东坪镇中学、冷市镇中学、马路镇中学、小淹镇敷溪学校、小淹镇中学、羊角塘镇中学、南金乡中学、东坪镇城南完小、东坪镇闵家完小、东坪镇青山园完小、烟溪镇完小、烟溪镇十八完小、烟溪镇新开完小、羊角塘镇文昌阁学校等家长学校七年级或一年级家长学员自愿征购《家长必读》做到人手一本。全县共计订购《家长必读》8817册。2017年1月,成立了成立安化县教育和体育局关工委青少年教育讲师团,指导全县教体系统家庭教育普及培训工作和公益咨询服务活动;指导全县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调研、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家庭教育先进典型宣传。

科研成果更加丰硕。梅城镇完小、龙塘乡中心幼儿园、清塘铺镇完小等学校的家教课题分别获得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评奖

一、

二、三等奖。吴合完小和龙塘乡完小申报了省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去年年底县教体局也成功申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新形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省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各单位加强家庭论文撰写并踊跃参评,向省、市推荐101篇,其中有7篇为家长撰写的论文,获科省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1篇;市级一等奖21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38篇。

第二篇:安化县田庄乡民兵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坚持党管武装强化责任使命——安化县田庄乡民兵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基本概况我乡地处安化县城东郊、濒临资江南岸,乡政府所在地距城区仅13公里.这里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是承接县城东扩的经济走廊与桥头堡,安化县田庄乡民兵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田庄乡东邻江南镇,南连南金乡、北与娄底地区新化县接壤。行政区域面积207平方公里,共辖两个管区、23个行政村,总人口32400人。省道308线由东向西纵贯我乡;本乡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乡镇,外出务工青年农民15000余人,近年,我们在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的领导下,我乡党委坚持党管武装制度,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狠抓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灌输国防教育引导民兵队伍、以服务经济建设壮大民兵队伍、以参与维稳处险锻炼民兵队伍、以构建地方特色打造民兵队伍。

一、抓组织重调配,民兵队伍组成结构更加合理。通过调配,田庄乡现配有专职武装干部二人(部长1人,副部长1人),全乡设置23个村民兵营。民兵营均按要求配备了民兵营长或教导员,其中:党员23人,退伍军人11人,受过军事训练23人,除高马二溪民兵营长为村主任(预备党员)外,其余民兵营长全部担任村或居民委员会支部书记。全乡民兵总人数3581人,其中基干民兵 229 人,编为:应急维稳分队 40 人;道路交通保障分队 30人;重要工程警戒分队10人。党团员、退伍军人、专业对口人员、军训在位率比例分别为80%、45%、95%、100%、85%。普通民兵3352 人。全乡2010年至2011年退伍军人服预备役人员共有131人,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人员43 人。

二、抓认识重投入,硬软件装备建设日趋完善。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对于国防作用的认识高度统一,除了在组织上对民兵队伍建设强化领导,我们还在硬件建设与装备配置方面加大经费投入,按照乡总人口每年人平八毛的比例进行国防建设资金的投入。乡人武部还设置了独立的办公室、资科室和装备器材室,制定了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以及民兵工作情况图表,并制成喷绘框张挂上墙。配有装备情况如下:风力灭火机4台,潜水泵5台、灭火拖把100把,砍柴刀50块,灭火服10套,作训服20套,头盔10顶,警棍10把,应急灯10个。15个村民兵营均配有专门办公室、旗帜、资料柜、电脑,形成了较为完善工作资料,有关工作职责、制度、图表均张挂上墙。其中10个村基本达到了规范建设的要求,其余的23个村民兵营计划于2011年底要求基本达到规范化的标准,工作汇报《安化县田庄乡民兵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三、抓教育、重使用,民兵队伍发挥作用更加显著。

(一)政治教育是民兵建设的舆论导向。乡武装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干民兵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会,主要内容是形势教育、法规政策宣传和营长兼职工作布置。每月一次的民兵干部工作例会已经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组织民兵参加“三贡献”活动,如参加新农村建设、卫生整治、造林绿化、公益事业建设等也很有亮点。按照要求参加县人武部组织的军事集训使民兵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得了到加强。

(二)制度设计是民兵组织的可靠保证。为了加强民兵队伍建设,我们就民兵请销假、民兵队伍使用、民兵政治教育、民兵文化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制度设计,并使之成为指导民兵工作的具体指南。

(三)科学使用是民兵成长的重要途径。

1、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民兵科学创业有典型:桃林村青年民兵谌彦涛大学毕业后,放弃沿海高薪回家创办养殖,他与父亲谌茂盛成功杂交培育出当前湖南名猪苏泰猪,因肉味细嫩甜美而称雄肉类市场,年出栏生猪4000头,成为安化第二的养殖大户,他本人也被推选为“安化十杰青年”“共青团益阳市委委员”

2、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民兵维稳处突有建树:2010年乡人民政府在开发药场的过程中,少数不法分子为了攫取不当得利,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对药场开发投资者进行威胁恫吓敲诈勒索与打砸抢,经过工作组20余次劝解工作之后,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下,我乡大胆使用民兵治安分队,成功解决了药场纠纷,民兵分队缴获鸟枪5支,军用步枪子弹20余发,切实地维护了一方长治久安。

3、积极参与抗洪抗冰,民兵作风塑造有楷模。2008年特大冰雪侵袭,我乡文溪管理区9个行政村一万余人断水断电断路2个月,我乡组织干部群众数千人奋起抗击冰雪,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关键时刻,我们充分发挥民兵突击队员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传统与特别能吃亏、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终于抗击冰雪成功。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国防宣传力度,提高民兵国防意识,在我乡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国防工作氛围。

2、加大民兵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创业能力强、领导能力好的民兵干部队伍。

3、加强民兵队伍尤其是基干民兵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军事素质优良、战斗作风过硬、后勤保障有力的精干队伍。

4、采取切实科学措施,建立健全档案跟踪,加强对外出民兵的管理教育。

5、积极探索民兵“三贡献”活动的有效方法和形式。2011年3月29日

第三篇:新化县商贸物流发展情况汇报

2012-8-20 15:50:38新化县商务局

一、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化县商贸物流呈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11年底,全县商贸物流等产业已发展到15129家,从业人员约60985人,实现增加值46.34亿元。年增长10.4%(可比价),高于同期GDP 0.3个百分点。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因我县不断加强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大批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住宿、物流企业相继建立,沃尔玛、友谊阿波罗、步步高等一批国内外大型知名商贸企业的进驻,为县零售贸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我县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6亿元,同比增长17.9%,连续五年名列全市首位。批发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年均增长10.3%。

今年,我县已把汽贸家居建材广场、农贸综合大市场和物流园列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之中,汽贸家居建材广场占地200亩,总投资12亿元。新化农贸综合大市场项目规划用地298亩,总投资8.7亿元。新化物流园建设拟与新化农贸综合大市场相邻,项目规划用地300亩,总投资8亿元。另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和定点屠宰场建设也列入商务部门的重点规划之中。

二、商贸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化县商贸物流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从它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差距还很大。一是对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大型物流企业规划建设总是停留在调研之中。二是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不合理,不能形成产业集群,专业化和现代化服务水平低。目前,我县缺乏规模较大的商业批发市场,不能吸引大量外地客商来经商,县外大量的购买力不能流入,反而部分购买力外流。宾馆酒店基础设施档次不高,经营方式和营销理念落后,竞争力难以有效发挥。县内的物流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体系不健全,辐射功能不强,现代化搬运和管理水平低,运营成本高。三是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经营缺乏信誉,商业欺诈现象尤存,不同程度上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削弱了扩大内需的基础。四是外贸出口环境不理想,激励机制滞后,大多数进出口企业未能办理直接进出口业务,难以发挥较强的竞争力。

三、商贸物流发展的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商贸物流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合理规划布局商贸物流企业,完善批发市场功能和培育专业批发商为重点,以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以服务于商贸服务业和居民消费为目标的城乡配送体系。充分运用社会物流资源,建立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跨区域运输的配

送网络。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物流发展和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把我县打造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四、下阶段商贸物流发展做法

1、高度重视商贸物流发展。加快扶持力度,努力解决物流税收、用地、交通、管理体制、科技创新、物流投资融资等难题。不断培养和引进商贸物流管理人才。

2、千方百计拉动内需。继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扩大消费活动,提高市民消费信心。抓好会展节庆活动,组织引导流通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扩大汽车、住房、餐饮、旅游等新消费热点,进一步推进城市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城市消费。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搞好“家电下乡”等工作,完善销售网络,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加大市场的监管和服务,保障市场供应,努力改善民生,积极开展农超对接。

3、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专业特色市场。按着《新化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建设好县级中心商业区、中心镇商业区、居住区(社区)商业、街坊商业、特色商业街、批发市场,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重点引进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市场和具有梅山特色的市场。在全县形成一场一类,各具特色、配套齐全的市场格局,从而达到活跃市场繁荣

经济的目标。

4、加强培育骨干商贸流通企业。要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培育骨干企业。加快农贸综合大市场和物流园建设,增强辐射功能,形成商贾云集的商品集散地,为我县成为商贸流通中心打造坚实的平台。要大胆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把汽贸家居建材市场、农贸综合大市场和物流园建设作为目前的重点项目早日抓落实,力争三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大型商贸平台,以中心镇为枢纽的商贸辐射网络,逐渐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诚信经营、监管有力的服务体系,利用交通优势及历史沿革的影响,使我县成为区域性的商贸流通中心。

第四篇:新化县琅塘镇中心小学基本情况及重建规划

汇 报 材 料

一、基本情况

琅塘镇中心小学集琅塘镇小学教育教学、科研、新课改于一体,是娄底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新化县“示范性完全小学”、新化县“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新化县“十五”中小学行政管理干部实习基地。是老红军成仿吾的母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28名,学生800余人,教学班级12个,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厕所、教职工宿舍楼各一栋,运动场一个。学校服务于琅塘镇六万多村民,及邻近的荣华乡、孟公镇、金凤乡、安化县平口镇和溆浦县善溪江乡方围四十公里。

因为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思想道德教育及理想前途教育,不仅在琅塘镇,就是在毗邻的县市、乡镇都很有名气,所以慕名而来的学生逐年增加;又本镇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长;还有,学校实行小班制。根据以上情况,学生人数将达到1600多人,近40个教学班,教职工近70人。

二、 人才辈出

琅塘镇中心小学创办于十八世纪末,起初取名“西团学堂”,几经搬迁来到琅塘镇张家村。在历时百多年办学过程中,培养出了大批 1

优秀人才。有红军中唯一的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人成仿吾、有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应书、有工作在中央文化部的伍俊、有任职在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研究员刘宋斌、戴龙兵、有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正师级刘中路,有大批学友在省、市、县级任领导干部,有千万富翁戴解平、五星工业园近百家企业的老板。

三、师资力量

本校共有专职教师28人,全部达到合格学力。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人,专科学历19人,中师学历4人。除5名特岗教师外,全部是小学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有:周东华任镇小学语文、科学科带头人兼本校教研组长,刘菊华任镇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兼教研组长,戴丹丹任镇英语学科带头人兼教研组长,伍先仁任镇科学学科带头人兼教研组长,马微任镇思品学科带头人兼教研组长。

四、 学校成绩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本着服务于本地、服务于学生为宗旨,积极展开新课改,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此,学生从行为习惯到文明礼貌、从学业成绩到动手能力都稳步上升,学校的声誉一步一个台阶。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上级的肯定,学校的名誉一个接着一个而来:1997年获县教育局“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1998年获人武部学生军训一等奖;1999年度获娄底市教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2000年获娄底市“我是文明小公民”征文竞赛组织奖;2001年学校的科研课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探索”在娄底市教科所获得通过,并获二等奖;2002年获县教育局、县绿化委员

会“绿化达标学校”;2003年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同年10月县教育局颁发“新化县‘十五’中小学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基地”;2004年县教育局授予“示范性完全小学”;2005年获娄底市教育局“新课改示范性学校”;2006年获县委县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奖牌;2007年县教育局、县禁毒办授予“2006年度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008年获县“常规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获县2008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综合排名语文、数学优胜单位,同年,获镇党委、镇政府颁发的“2008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获县“梅山艺术节”二等奖;2011年获镇党委、政府颁发的“庆七一,我为建党90周年献份礼”文艺汇演一等奖;2012年获县“特岗教师培训示范性学校”;2013年获娄底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学示范性学校”。

五、 教研教改

全体教师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多次获。如:魏杏元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要合理运用教具》参加由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主办的“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荣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在《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杂志上,并依法享有著作权;余丽2010年在新化县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2011年11月荣获镇特岗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2011年12月六年级语文《空山鸟语》一课在全县新一轮教师基本功修炼培训“同课异构”活动中,评为县级示范课;李周2010年参加秋季

班主任远程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2011年下期获镇特岗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刘道红2011年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被《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刊用,并评为优秀论文;马微撰写的论文《儿童好动心态初探》发表在《教师》杂志上;姚运莉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的工程问题怎样寻找规律》发表在《小学生》杂志上。

六、 校舍现状

现有校舍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历经几十年风雨,已经破烂不堪,后经多次修修补补,方成现在这样子,实质上,其内部结构早已松动。经县学校危房鉴定小组鉴定,除教师宿舍楼外,其余的都属于D级危房,须立即拆除重建。又校园狭窄,布局明显欠妥,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教学室严重短缺,还教学功能室、边远山区学生的寝室就更不必说了。

七、 重建规划

为了给广大师生建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校舍应该重新布局,改造重建。这次重建必须要有长远规划,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能就地实施,那样是重蹈老路,收不到应有效果而造成国家资源严重浪费。因此,琅塘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反复研究,决定对镇中心小学的危改进行全面安排,整体规划,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重建。且报请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争取多方支持,以便早日实现重建目的。具体规划如下:

(一) 向北方征地10亩,将校园北扩;

(二) 除教师宿舍外,其它危房校舍全部拆除;

(三) 根据生源规模(1600人)及化解大班额的需要,拟建容纳40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一栋,约3300平方米,配套建综合楼一栋,约1800平方米,学生食堂一栋,约900平方米,厕所一栋,约300平方米,共6300平方米,约需资金750万元。此外,建拥有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及篮球、排球场,重建450米围墙和带保安室的校门,对校园进行绿化,上述三项共资金约150万元。总计需要资金900万元。

(四) 资金来源:争取危改项目资金300万元,社会善款500万元,镇财政出资100万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关爱孩子,支持教育,功德无量。琅塘镇中心小学的重建工作,希望得到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琅塘镇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将以更加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来感谢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心、回报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奉献!

琅塘镇人民政府

2014年6月23日

第五篇:隆化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隆化县农牧局

隆化县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养牛历史悠久,农民素有养牛传统。近年来,我县按照“一主两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在资金投入、用地审批、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品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肉牛养殖已成为富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隆化县养牛产业基本情况

(一)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成就肉牛生产强县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将养牛确定为第一主导产业,通过抓基地、扶龙头、增投入、强服务,全县肉牛产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我县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拿出1亿元的资金用于“政银企户保”农业政策性贷款贴息,撬动银行贷款10亿元,用于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其中列支3000万元对新建舍饲存栏肉牛200头以上、深度贫困村新建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在水电配套主体工程上予以适当补贴,圈舍建设上按照实际存栏量6平米/头、140元/平米的标准予以补助,目前全县累计新增圈舍面积近27万平方米,新建青贮窖10万立方米;同时列支100万元资金,在肉牛品种改良、新品种繁育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持续努力下,隆化肉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隆化肉牛一直在“京津冀辽蒙”等地享有很高知名度,早在1978年就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8年至2012年间,先后3次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是河北省肉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6年,“隆化肉牛”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又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二)产业基地逐年壮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十乡万户母牛繁育、肉牛快速育肥、品质提升和龙头带动“四大”工程,全县形成了以郭家屯、山湾、步古沟、西阿超、韩家店等10个乡镇为主的深山区可繁母牛繁育产业带和以以张三营、唐三营、偏坡营等7个乡镇为主的浅山区肉牛快速育肥产业带,肉牛数量稳步增长。积极打造以隆化为核心覆盖丰宁、围场的环首都“百万头肉牛基地”,着力建设冀北山区肉牛产业生态循环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7.7万头,其中存栏27.5万头,基础母牛总量达到了14.3万头,百头以上规模牛场达到520个,省部级示范场8个。在此基础上,树立大户引领的理念,每个乡镇都培树了一批肉牛育肥和能繁母牛生产“大户”,逐步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蝶变效应”。目前,全县规模养牛户达到1.7万户, 10头以上可繁母牛户达到3200户。截止2017年底,全县养牛业产值达17亿元以上,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养牛收入将达到48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三)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肉牛品质持续优化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在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构建了品种改良、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和饲草饲料保障“四大体系”,肉牛品质持续优化。品种改良方面:我县从七十年代就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乳肉兼用牛进行黄牛改良,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县黄改技术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布黄改液氮罐50个,年改良黄牛6万头以上,全县良种牛比例达到了95%以上。近几年又引进了日本和牛、红安格斯牛培育了高档肉牛新品种,每年冷配高档肉牛1万头。疫病防控方面:全县设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0个基层防疫分站,从业技术人员452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保证了养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技术服务方面:实行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每年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000人,普训农民3.5万人以上,适用新技术普及率达90%。饲草饲料保障方面:我县自2016年起连续两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粮改饲”项目试点县,以发展优质全株青贮种植、新建青贮窖和秸秆处理为重点,全县累计建设永久性青贮窖22万立方米,发展“粮改饲”种植面积11.1万亩,贮制全株玉米青贮29.32万吨,年处理秸秆25万吨以上,秸秆饲用率达85%以上。

(四)扶强扶壮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县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在我县工业园区成功建成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一处,厂区主建筑已完工,冀康商贸有限公司肉牛深加工项目正式启动,北戎牛业肉牛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子泽公司生产的肉牛走出河北、直供港澳,被香港“五丰行”评为“信得过”产品,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北戎牛业被商务部确定为肉牛贮备基地,生产的北戎雪花牛肉经专家鉴定达到A4以上标准,填补了河北省高档肉牛养殖空白,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北京注册了新绿萌农牧科技公司,其生产的中高档牛肉产品直销北京30个社区;凤林、益佳等规模育肥场已成为北京福成公司等企业主要活牛供应地;张三营大牲畜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年交易量10万头,年交易额6亿元。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扶持凤林和北戎两家企业,投资3000万元,建成有机肥加工厂,年产有机肥2万吨。今年将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通过建立粪污收集体系、规模养殖场、散户分类治理、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解决粪污“出口”问题,到2019年底,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到 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这些都将为完善肉牛产、加、销一体生态循环产业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肉牛发展的突出问题。肉牛产业周期长,投资大,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又限制野外放牧,但国家投入圈舍建设资金减少,投入的扶持资金不能满足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养殖户建完场后无资金购牛,或是养殖中后续资金不足,不能够大规模饲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二)缺少高档牛肉品牌。我县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档肉牛比例逐年提高,但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致使肉牛高档产品少,名牌产品影响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近几年虽然建设了肉牛加工项目,但加工肉牛数量偏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肉牛经济的发展。

(四)规模养殖场建场选址难。目前山区乡镇基本农田规划范围几乎涵盖了山沟所有耕地和荒地,养牛户想扩大规模,很难找到可使用的土地,再加上环评要求逐年变严,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对今后规模养牛用地带来极大影响,制约养牛产业发展。

(五)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多采取传统方式饲养肉牛,粗放经营,机械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是我县部分黄改技术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年轻人不愿干,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逐年减少,地方的“土专家”更少之又少,技术力量薄弱与蓬勃发展的产业之间的矛盾凸显。

(六)肉牛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村肉牛超载过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养牛粪污排量大,建设堆肥发酵、大型沼气、有机肥生产等处理设施投资较大,这些成为制约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障碍。

三、进一步壮大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扶持肉牛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规模场生产规模。增加对肉牛规模养殖的信贷投入,确保生产规模,改善生产设施建设需要。市、县财政每年也要投入养牛资金,用于改善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规模养殖数量。二是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建立养牛风险基金,采取财政出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养牛户筹一点等方法筹措养牛风险基金,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和非正常死亡的补贴。同时,每头肉牛上一定数额的保险,降低养牛户的经济损失。建立母牛补贴保护机制。每购进一头母牛补贴1000元,每冷配一头牛补贴100元、母牛补贴1000元,并建立母牛监控和追溯制度,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出台保护基础母牛的相关规定,对于宰杀基础母牛的个人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肉牛产业的考核奖励力度,实行目标管理制和一把手负责制,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养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三是全面保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协调发改、国土、环保、水务、电力、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解决建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资金及项目等予以扶持。国土资源部门要着力解决好养牛建设用地方面的问题,要将养牛用地列入用地规划,对于建设养牛小区、养牛场用地的,要从简从快办理用地备案手续;金融部门要加大养牛贷款的发放力度,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养殖贷款门槛,支持养牛发展;发改、电力、水务、环保、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保证养牛项目申报、用电、用水、环评审批、企业登记等方面予以支持,执行最低收费标准,从简从快办理相关手续。三是加大对贫困村肉牛产业的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村肉牛发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在水电配套、圈舍建设上加大资金扶持,在养殖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推动肉牛产业脱贫攻坚步伐。

(二)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抓好肉牛深加工企业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加快10万头肉牛加工项目建设,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企业产品宣传和包装,打造特色牛肉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二是抓好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培育壮大传统规模养殖场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使其发挥肉牛育肥的“排头兵”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牛。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在对张三营大牲畜市场进行规范改造的同时,尽快启动郭家屯等大牲畜市场,确保年交易量突破10万头以上,拉动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

(三)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网络信息销售平台 要解决养殖户卖价低的问题,就必须及时获得准确的销售信息。一是加快养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建立规范的肉牛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实行“企业化”管理、“订单式”生产,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建立信息销售平台。建立以交易市场为中心,辐射养殖户公司、肉牛育肥大户、基础母牛户的肉牛销售信息平台,及时更新肉牛价格和市场行情,并与专家咨询、疫病诊疗进行有机结合,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三是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京津建设牛肉直销点,开拓高档肉牛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生态肉牛”产业链条,打响“隆化肉牛”品牌。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肉牛产业安全 一是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加强改良技术队伍建设,对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跟踪帮带,每年举办黄改技术培训班,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技术人员的冻配操作技术,保证冷配质量。建立黄改技术员资金补贴和奖励制度,确保技术人员工作稳定。加大劣种公牛去势力度,提高母牛冷配率、准胎率、良种覆盖率,对劣种公牛去势和对人工输精改良工作进行补贴,激发养牛户改良肉牛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加强肉牛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疫病防治、投入品安全监管和环境治理三个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全面建立肉牛产业发展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以“瘦肉精”为主的非法添加物监管,确保养牛生产安全。三是加强科技服支撑系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养牛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鼓励和引导养牛户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养牛品质。四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推广饲料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发展饲草饲料加工业,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饲草饲料保障。五是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逐步完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在分散养殖量大、污染问题突出的村建设村级粪便集中收集点。采取委托第三方治理、有机肥生产市场化运作、鼓励肥料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方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养殖污染物不外排,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生态肉牛养殖业。

2018年1月3日

上一篇: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方案下一篇:安监局整改回复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