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政务网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安化县政务网范文

天津政务网

公安部支持天津创新发展出入境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以及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出入境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将极大促进天津市聚拢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天津开发开放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支持天津创新发展出入境政策措施可以让哪些外籍人士受益?

此次实施的7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服务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华人、外籍留学生和长期在华工作人员等群体,将极大促进天津市特别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聚集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二、此次七项政策措施有哪些突破之处?

一是针对国际高端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推荐单位,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下放至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滨海新区政府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海外高端人才释放出强烈的引才信号,为天津外籍人才引进工作助力提速。二是针对外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拥有长期稳定工作的普通外籍人员,建立市场化人才选聘模式,优化入出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特别是允许其外籍配偶、未成年子女随同申请,为其在津工作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居留预期。三是针对外籍华人,特别是高学历外籍华人推出更为宽松便利的入出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进一步激发其归国创业的热情以及归属感和自豪感。四是针对外籍留学生和外籍学生到天津创业实习,提供优越的政策利好和孵化支持。

三、符合什么条件,可以认定为外籍高层次人才?

为进一步细化明确外籍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天津市公安局会同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制定了《天津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天津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明确了“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的外籍人才”、“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外籍人才”、“符合市场导向的鼓励类岗位需求的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的外籍人才”、“优秀青年外籍人才”等6大类,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31项人才认定具体标准,涵盖了科教文卫体等各领域外籍人才。

四、天津市哪些部门可以直接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在华永久居留?

为积极争取政策优惠最大化,经全力争取公安部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均可以直接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华永久居留。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内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分别向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推荐函。除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以外的我市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向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推荐函。

申请人获得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推荐函后,可向天津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办理“特殊人员类”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的申请。

申请《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推荐函》服务窗口地址及咨询电话:

——天津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天津市河西区友谊北路29号三楼,电话:+86-22-83869366。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窗口:①天津港东疆片区办事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亚洲路4611号联检服务中心人才引进窗口,电话:+86-22-25605046;②天津机场片区办事处(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三道166号服务大厅,电话:+86-22-84906032);③中心商务片区办事处(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响螺湾迎宾大道旷世国际A座1703室,电话:+86-22-65668032)。

——滨海新区服务窗口: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宝策大厦行政审批局一楼34号窗口,电话:+86-22-66897769。

五、如何以工资和税收为标准认定人才,建立申请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

外国人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突破了现行申请“任职类”在华永久居留政策中对外国人任职单位和职位的限制。通过满足在天津市连续工作、居住时间以及工资性年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等条件,实现对市场化人才的认定,并允许这类人才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外国人申请“任职类”永久居留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受益人群进一步扩大。

符合市场化人才标准的外国人,需在天津市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同时,连续4年工资性年收入(税前)40万元人民币以上(注:约为上一年度天津市年平均工资的7倍),并且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8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允许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

六、对外籍华人,特别是高学历外籍华人有什么政策倾斜?

对外籍华人的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外籍华人人才以及在天津市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进一步突破了准入门槛、申请条件、工资税收标准等申请条件,体现了外籍华人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政策优越,也有效地激发了外籍华人中的人才、创新创业者归国创业的热情以及归属感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对来天津探望亲属、洽谈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可以签发5年以内多次入出境有效签证;对在天津市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外籍华人,可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停留时限,由原来的最长3年,延长到最长5年的标准,为外籍华人回国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

七、对方便来津工作的外国人入境和长期工作有哪些突破性的便利?

经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重点支持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办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的,可在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申请工作签证入境。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凭企业出具的邀请函件以及外籍人才相关证明材料,在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申请人才签证入境。入境后,须在签证有效期内,到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并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重点企业,包括国家和天津市科技部门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众创空间及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和天津市科技部门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所属企业;天津市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服务规上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和天津市发展改革部门认定的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所属企业;国家和天津市经信部门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所属企业(具体名录可登陆“天津出入境服务网”进行查询)。

此外,对在天津市工作的外国人,如其已连续两次申请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问题的,第三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可以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充分满足了外国人在我市长期工作居住的预期。

八、对支持我国高校外国留学生、境外高校外国学生来津创新创业和实习有哪些鼓励政策?

对具有在天津创新创业意愿的外国留学生,可凭我国高校毕业证书申请2至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期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以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对经天津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以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入境在天津市进行实习活动;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以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进行实习活动。

对申请在津创新创业的我国高校毕业外国留学生以及被邀请来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需向天津市外国专家局提交申请。凭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向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和滨海新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请相应出入境证件。

九、天津公安机关受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和相关出入境证件的地址、咨询电话?

(1)申请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及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

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河北区寿安街19号,电话:+86-22-24458825。

滨海新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滨海新区迎宾大道与集华道交口光耀东方广场辅楼B座,电话:+86-22-66977445。

另: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滨海高新区出入境服务大厅仅办理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业务,不办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业务。地址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华道20号智慧山双子座B座。

(2)申请外国人口岸签证:

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1航站楼B209室,电话:+86-22-24905951。

此外,外籍申请人可登陆“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天津出入境服务网”( http://60.28.61.198)以及天津出入境官方微信(微信号:tjgacrjglj),查询政策措施内容、办理须知、办公地点、咨询方式以及《天津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有关企业标准名录等事项。

随着各项出入境政策措施的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相关部门还将及时汇总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实施细则,并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力争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第二篇:政务内网管理办法

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保障委电子政务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市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内网即东营市内部办公网,主要满足市级机关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及决策需要,提供电子公文、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服务。

综合办公系统是政务内网最主要的应用系统,主要以接入东营市政务内网的有关单位为用户。电子政务其他应用系统按规定应接入政务内网。

第三条 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与因特网实现完全的物理隔离。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委机关以及接入东营市电子政务内网的委属单位。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发改委办公室是电子政务内网的归口管理部

门,负责协调与沟通。

第六条 发改委信息中心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主要工作包括:

(一)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畅通; (二)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保障数据安全; (三)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四)承担内外网数据转换(非发布的数据)和委属各单位电子政务内网计算机的维护管理工作;

(五)负责其他业务系统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技术审查。 第七条 信息中心负责外网门户网站的日常运行管理,承担网站需求分析、栏目和网页内容更新,及时将内外网信息转换发布。

第八条 委属各单位接入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第九条 委机关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公用平台(以下简称“公用平台”),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服务。

第十条 各单项业务应用系统由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开发和管理,应遵循公用平台制定的开发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 接入管理

第十一条 建立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审核登记制度。办公室负责接入的审核,批准后方可接入。

第十二条 各科室、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计算机,必须与外网物理隔离,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网页防篡改,应用防火墙。

第十三条 各科室、单位可申请与委电子政务内网互联,接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成与因特网完全物理隔离的单位内部局域网; (二)按照政务内网安全保密要求,采取必要技术防范措施; (三)符合关于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要求。

第十四条 需在电子政务内网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经办公室批准后接入。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用户密钥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政务内网新增用户(含正式交流人员)由所在科室、单位提出申请,经办公室审核同意,统一发放密钥。岗位变动时,原密钥交回,重新申领密钥。离开河口镇或退休时,须交还密钥。如密钥遗失,应立即挂失,并按规定申领补办新密钥。

基于身份认证系统的网上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效力。 第十六条 政务内网用户的访问操作权限(如授权、读、写、删除、复制、打印等)应严格加以控制。公用平台不得设置超级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与具体业务应用的访问权限分开设置。各业务应用的访问权限由各业务部门确定,在系统正式运行期间,系统管理员不得私设用户。

第十七条 电子政务内网与因特网完全物理隔离,内网计算机不得采用电话拨号、交替插拨、双网卡等任何方式接入因特网;不得修改或删除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不得私自安装网络设备;严禁笔记本电脑接入电子政务内网。

电子政务内网服务器及核心网络设备设专用区域,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第十八条 建立完善电子政务内网计算机病毒防范机制,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认可的防病毒软件。内网用户不得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不得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程序或其他有害数据。

第十九条 办公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责令改正。

第五章 保密管理

第二十条 电子政务内网保密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各科室、单位兼职保密员负责本部门、单位政务内网日常安全保密监督与检查工作。

第二十一条 加强电子政务内网保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保密审查制度、统一标识制度、涉密存储介质统一登记制度和涉密计算机定点维修制度。

(一)电子政务内网用户应按定密规定在电子信息上标注密级,并确定知悉范围;

(二)加强涉密存储介质统一管理,建立登记制度;

第二十二条 凡从事电子政务内网运行维护的人员,必须政治可靠、忠于职守、保密观念强,并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人员基本情况报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三条 办公室要加强对接入电子政务内网部门、单位保密安全的监督与检查,定期组织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风险评估。

第二十四条 信息中心定期举办面向全体用户的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教育,增强遵守保密纪律与保密规定的意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三篇:联通电子政务网项目案例

昌乐县电子政务网项目案例

中国联通山东省昌乐县分公司 徐军

摘要:昌乐联通公司在电子政务网项目中力挫对手,反败为胜,实现了项目的“大翻盘”, 巩固了主导运营商地位。同时借助移动OA应用推广,使党政部门移动业务转网为联通3G,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子政务;转网3G;经济效益

一、案例背景

2009年,昌乐县政府决定建设昌乐县城域网和昌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对正在运行的电子政务网进行升级改造。政府对该项目采取“以资源换市场”的策略,以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中标人,中标人将建设资金注入到政府指定账户,政府部门固网和移网业务转移到中标人。5月10日,联通、移动和电信三家运营商参加竞标,尽管联通建设方案最具可行性,但投资方式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该项目内昌乐电信中标。昌乐联通决不言弃,决心将业务千方百计争取回归。

二、案例描述

(一)坚定信心,锲而不舍

电信的中标,公司上下感到了剧烈震动。2009年6月,昌乐县政府专门召开了由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部署政务网建设事宜,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公司领导班子分析认为,如果形势不能扭转,就意味着昌乐联通将会失去维系多年的党政重点客户市场,失去大量的优质客户,企业的核心业务今后将难以保证,也难以在移动市场上有所作为,而且会引发全市其他县市区通信市场的连锁反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内外双重压力面前,我们没有弯腰,没有放弃。为巩固企业主导地位,确保存量市场,尽可能地争取增量市场,我们多次召开会议,精心研究制定方案,紧紧依靠市公司支持,与昌乐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汇报沟通,多方争取支持,并就投资形式这一焦点问题专门进行沟通。市公司对此项目作了专题研究,再所需投资可以采取集中招标方式,以设备投入和线路资源作为政府要求的建设资金。

为了进一步证明我公司的网络和技术实力,得到县领导的信赖,我们的对全县特别是城区的资源分布优势、网络层次优势、技术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汇编成

册,同时与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作了比较,多次向分管县长和县委领导汇报,使县领导对联通的实力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县领导非常认可联通的实力,认为联通的技术实力最强,有能力担当起政务网的建设重任,特别是地下管线资源丰富,政务网光纤线路施工不会影响市政建设,认为只有联通才能当此重任,责成信息管理部门对政务网建设改造项目深入考察研究。

(二)完善方案,赢得信赖

为进一步增强县委、县政府对联通的信任,我公司在市公司的领导下,借助市公司重点客户事业部、客户网络服务中心的业务和技术支持,对《昌乐县城域网和昌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域网建设方面,以昌乐数据资源中心为核心节点,以光纤传输模式覆盖全县县级机关、县直各部门、乡镇(街道)以及规模以上企业。整个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完全物理隔离的网络。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方面,包括机房配套、机房设备、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光路的调测等。整个方案在布局合理性、网络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作了进一步完善。

方案制定后,我们在县委县府两办的协调安排下,见缝插针,分别向政府和县委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引起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兴趣和高度关注,在有关场合表露出由联通建设政务网的意见。

(三)发挥优势,扭转局面

为进一步发挥联通在技术的独特优势,坚定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信心,同时达到G网的业务发展目的,我公司在市公司和省系统集成公司的支持下,为政务网工程配套开发了WCDMA移动办公平台,实现3G手机办公和固网办公共享一个平台。各部门可WCDMA移动办公终端,纳入到该办公系统之内,实现各部门、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远程公文处理、待办提醒等多种移动办公功能。同时专门制作了宣传昌乐形象的政务网手机炫铃“齐国首城,宝石之都,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昌乐欢迎您”。昌乐县委主要领导专门对项目建设作了指示,同意由我公司实施本项目,昌乐县政府与我公司签订了合同书。项目自2009年10月份开始建设,到2009年12月底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四)落实转网,增加效益

根据合同约定,我公司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和资金;县政府 2

负责并要求将财政支付的县级机关、镇(街办、开发区、库区)和县直部门单位的固定电话、宽带、光缆(含ADSL宽带)、移动电话全部转到联通网络中。

为使投资尽快产生效益,我公司将网络接入和移动转网提到了重要日程,并及时向县领导汇报争取。县政府先后召开“昌乐县政务网建设会议”和“全县信息化推动工作会议”,两次安排部署各单位网络接入和3G移动办公事宜。

关于光纤接入工程,我们积极协调县政府信息网络信息中心,以县政府办公室名言下发红头文件和接入时间进度表进行统一安排;我公司则成立专门队伍,负责光缆施工和调测,先后共接入134个单位。

针对手机转网问题,经过积极争取,县委书记专门就此作了批示,责成分管县长协调办理。我们则专门向市公司申请了号码段,与县政府网络中心一起分配给各部门和乡镇,制定下发了办理时间表。为方便3G业务办理,将部门单位分为三部分,我公司为此成立三个小组,设立专门的办理点进行办理,并根据客户需要,上门进行办理。为方便客户购买3G手机,我公司协调供应商蹲点供应。通过上述措施,使公司3G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使3G业务进一步推向深入,昌乐联通借iphone4上市之机举行了上市启动仪式,县委县政府和市联通主要领导共同启动上市。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得3G业务的推广和信息化应用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全新的3G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余生活质量。

政务网项目和3G转网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政府网接入县委、县府及县直共134个部门,每个单位使用内、外网光缆各一条,按照合同,政府每年拨付光纤使用费180万元;通过发展移动OA终端,副科级以上985人转网,每年可带来业务收入153.66万元(按156套餐计算);通过3G业务辐射带动机关一般人员及家属2G业务,预计发展2G用户9000户,带来业务收入162万元(按人均15元计算)。合计每年可带来业务收入约495.66万元。目前昌乐联通移动业务月收入是融合之初的近4倍,今年移动业务总收入同比增幅85%以上,3G业务发展超越较大的县市,在全市名列前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党政部门转网3G。

三、案例思考题

(一)高度重视政府关系的处理,占领竞争制高点。随着信息化应用在各行 3

各业的不断渗透,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同时,逐渐趋向于市场化运作模式,使我们在综合信息化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抓住了政府客户关系这条主线,就是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同时要注重与政府部门建立融洽的关系,打好长期合作的基础。

(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该项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了也取决于我们为政府量身定做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布局合理、使用便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政府的实质性需求。

(三)以高层次的服务和强大的综合运营实力取信于人。服务质量的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网络层次和服务水平的保障、良好的社会口碑是取得政府信赖的重要元素。

(四)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联通有着雄厚的网络资源、技术基础、丰富的业务种类和技术服务优势,可以说是“大而全”,在固网运营上占主导地位。但也应看到对手在由弱变强,竞争中要高度关注,及时掌握对手的发展动向,直面挑战,反应迅速、灵活应对。

四、案例分析点评

(一)联通在政府与其他运营商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实现 “大翻盘”,不仅避免了企业损失,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决堤”现象发生,压倒了对手的气势,巩固了竞争防线。

(二)联通要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技术问题是政府需求量的实质性问题,联通的政务网方案在县市区中设备一流,技术一流,适应了政府的需求。省经信厅专程调研,并依托该项目为昌乐向国家工信部申报“全国县域经济信息化示范县”。

(三)对各地政务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潍坊市委办公室以参阅文件的形式正式印发了昌乐政务网的做法和初步成效,市委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其他县市认真学习。项目的成功回归,对本地区电子政务网建设模式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市联通固网市场的稳定和3G业务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四篇:政务内网安全解决方案

政务内网安全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各业都建设自己的网络信息化系统,而如何使信息网络系统不受黑客和工业间谍的入侵,已成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健康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之一。

政府机构从事的行业性质是跟国家紧密联系的,所涉及信息可以说都带有机密性,所以其信息安全问题,如敏感信息的泄露、黑客的侵扰、网络资源的非法使用以及计算机病毒等。都将对政府机构信息安全构成威胁。为保证政府网络系统的安全,有必要对其网络进行专门安全设计。

二、政府内网安全需求分析

政府作为国家的重要部门,在进行信息网络建设的时候,对安全性做了成熟的考虑,但是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网络安全,如边界防护设备、灾难备份、病毒防护等。随着分散在各个内网主机和服务器上的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多,内网终端的安全和保密成为信息中心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国家各部委,政府机关等主要的关心和需要建设工作内容之一。

政府单位内网主要面临的安全威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如何防止未授权终端接入政务内网,窃取政府内部重要的文件?

2. 内外网隔离,如何防止雇员通过3G设备、ADSL非法连接互联网?

3. 如何限制雇员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任意下载等,保证正常政务办公效率?

4. 如何迅速修复系统漏洞,保证电脑系统的安全?

5. 如何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管控?

6. 如何在促进文档流通电子化的同时,保证政务网络内部众多的敏感文件安全?

7. 如何快速统计政府内网中的IT资产,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三、政务内网安全解决方案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防火墙、外部入侵控制、访问控制等来解决政务外网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实现了政务外网的安全,但政务内网安全仍不完善。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内网安全管理系统来保证政府单位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解决政务网中涉密数据安全问题。

网剑内网安全综合管理系统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系统主要由终端安全子系统、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子系统、网络准入子系统以及文档安全管理子系统4个模块组成,这几个- 1 -

模块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统一配备,从而全方位保证政府敏感信息安全,强力规范互联网与内网的使用,防止内外网混用和非法入侵,盘点IT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 针对非法及不安全终端接入政务内网的问题,INSS可以通过接入用户的强身份认

证、安全状态检测、802.1x协议以及arp协议阻断等措施保证接入终端的合法性,确保内部网络的业务的正常运行;

2. 针对员工非法接入互联网问题,INSS通过违规外联控制策略,实时检测终端用户

是否有连接互联网的行为,并对违规终端报警、阻断其联网;

3. 针对员工上班时间浏览娱乐网站、聊QQ、看电影、玩游戏问题,inss通过上网行

为访问控制、进程限制、禁止安装非法软件等措施限制员工的行为;

4. 对于无法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安装补丁的问题,INSS能够自动智能扫描检测漏洞、

下载终端机器缺少的漏洞补丁信息,保证系统安全,降低内部信息泄密风险;

5. 针对移动存储介质管理问题,INSS通过对移动存储设备生命周期(注册、授权、

使用、挂失、解挂和注销)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了非法移动设备接入到内网;

6. 针对政务内网中涉密文件安全以及笔记本用户外出办公问题,INSS通过先进的文

件过滤驱动级的透明加解密技术,防止因黑客入侵、员工非法窃取文件、电脑丢失等原因导致涉密信息的泄露,从而有效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

7. 针对IT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INSS提供了固定的软硬件资产档案管

理功能,解决了资产实物清查的繁琐问题,并能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方案价值

1. 通过部署网剑内网安全综合管理子系统,能全面提升政务内网安全防护能力和合规

管理水平,帮助用户构建起安全可信的合规内网。

2. 通过对政务内网中各单位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可以有效的提供员工日常的工作效

率,降低内部信息泄露的风险。

3. 能够解决非法终端接入政务内网,防止涉密信息泄露。

4. 解决可移动存储设备的监管困难问题。

5. 解决员工同时连接内外网,导致终端不安全

6. 实现了对内部重要数据的监管与保护。

联系人:小曾

联系手机:13306931639

联系电话:0591- 88026604

QQ: 615410995

第五篇: 北京市政务外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电子政务网络中政务外网的管理,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北京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和其他政策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外网主要满足本市各级政务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的需要,由市和区县两级网络组成。各单位通过电子政务传输网接入政务外网。

电子政务传输网是指使用本市各级财政经费投资建设或者租用的,用于连接各级政务部门的专用有线通信网络。 第三条 政务外网的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政务外网的管理部门和各接入单位。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信息办)负责以下工作:

(一) 负责全市电子政务传输网的统一规划。

(二) 负责政务外网相关制度、标准、规范的制定。

(三) 负责市级政务外网的接入审核与监督管理。

(四) 对区县级电子政务传输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区县级政务外网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五) 负责本市政务外网与国家政务外网间的互联互通。 第六条 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以下工作:

(一) 依据全市电子政务传输网的统一规划,负责本辖区内电子政务传输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 负责本辖区政务外网的接入审核、运维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 依据本市政务外网网络地址的统一规划,负责本辖区网络地址的分配和管理工作。

(四) 负责对本辖区内政务外网接入单位的局域网建设进行技术指导。

(五) 负责配合市信息办完成市级单位纵向业务系统的开通,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六) 负责将本辖区政务外网相关情况于每年六月三十日前向市信息办备案,备案内容详见附件表一《区县政务外网备案表》。 第七条 北京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在市信息办的领导下,负责以下工作:

(一) 负责市级电子政务传输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 负责市级政务外网接入、运维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 负责本市政务外网网络地址和域名的统筹规划、分配和管理工作。

(四) 对区县政务外网的运维进行技术指导。

(五) 对市级政务外网接入单位的局域网建设进行技术指导。

(六) 负责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机构的业务联系,以及本市政务外网与国家政务外网的连接和业务开通工作。

第八条 政务外网接入单位按照要求做好如下工作:

(一) 负责本单位局域网的规划、建设、运维和安全管理工作。

(二) 负责协调本单位政务外网接入地点的线路接入工作。

(三) 市级政务外网的接入单位负责按照市信息办统一要求配备专用政务外网网络接入设备;区县级政务外网接入单位的网络接入设备按照本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要求配备。

(四) 市级政务外网的接入单位负责将本单位局域网情况于每年六月三十日前向市信息办备案,备案内容详见附件表二《委办局局域网备案表》;区县级政务外网接入单位的局域网备案工作按照本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第三章 接入管理

第九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可以接入政务外网,其他财政预算单位经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接入政务外网。确有需要的非财政预算单位,经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接入。 第十条 市级单位接入市级政务外网,区县及以下单位接入区县级政务外网。市级单位的纵向业务系统应通过市和区县两级政务外网实现。

第十一条 接入政务外网可以通过专线和拨号两种方式,具体接入方式应当根据拟承载业务系统的数据量和实时性要求进行确定。

第十二条 市级政务外网的业务包括以下各类情况,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请。区县级政务外网的业务管理按照本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一) 新增或撤销业务系统

(二) 新增或撤销已有业务系统接入单位

(三) 已接入政务外网的单位线路迁移或接入方式变更

(四) 连通或撤销与国家政务外网间的业务

第十三条 市级单位在政务外网上新增业务系统,应根据以下要求进行:

(一)业务申请

1.由业务需求单位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有业务主管部门的,应由业务主管部门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 2.申请应包括申请依据和申请表:

申请依据可为市政府文件、市领导批示、项目审批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申请表详见附件表三《新增业务系统申请表》,其中,尚未分配政务外网网络地址的申请单位应同时提交附件表十《政务外网网络地址申请表》。

3.业务需求单位应事先协调政务外网接入地点的物业管理方,确保线路接入。

(二)业务审核

1.网络接入审核以业务需求为依据。 2.以下情况不允许接入政务外网。

(1)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业务系统。

(2)传输带宽大于十兆,传输频度低于每周一次且无实时要求的业务系统。 (3)不能接入政务外网的单位。

3.通过专线接入的带宽原则:数据业务带宽为两兆,视频业务带宽为十兆,多种业务并存的带宽为十兆,有特殊需求的,需提交相关依据。

第十四条 市级单位承载在政务外网上的业务系统需增加接入单位,应根据以下要求进行:

(一)业务申请

1.由原业务申请单位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 2.申请应包括申请依据和申请表:

申请依据可为市政府文件、市领导批示、项目审批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申请表详见附件表五《已有业务系统增加接入单位申请表》。 3.业务需求单位应事先协调政务外网接入地点的物业管理方,确保线路接入。

(二)业务审核

新增接入单位应按照原业务系统的接入方式和带宽需求接入政务外网。

第十五条 已 接入政务外网的市级单位如需迁移线路或变更接入方式,由业务需求单位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有业务主管部门的,应由业务主管部门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附件表 七《已接入政务外网单位线路迁移或接入方式变更申请表》作为申请的附件。业务需求单位应事先协调政务外网接入地点的物业管理方,确保线路接入。 第十六条 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所列三类申请的审核与接入时限:

(一)市信息办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如遇特殊情况,可顺延五个工作日。

(二)通过专线方式接入政务外网的,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自答复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网络接入工作。如因线路等特殊原因,可根据实际情况顺延。

(三)通过拨号方式接入政务外网的,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自答复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网络接入工作。

(四)凡因接入单位原因导致政务外网在接入时限内无法完成接入的,当次接入申请取消。待接入条件具备后,由原业务申请单位重新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

第十七条 市级单位撤销承载在政务外网上的业务系统,应由原业务申请单位提前二十个工作日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附件表四《撤销业务系统申请表》作为申请的附件。

第十八条 市级单位承载在政务外网上的业务系统需撤销部分接入单位,应由原业务申请单位提前二十个工作日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附件表六《已有业务系统撤销接入单位申请表》作为申请的附件。

第十九条 已接入政务外网的市级单位,因单位被撤销或因其他原因不再使用政务外网的,由该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提前二十个工作日向市信息办提出网络撤销申请。附件表八《已接入政务外网单位撤销申请表》作为申请的附件。

第二十条 需与国家政务外网连通的单位,应向市信息办提出申请。附件表七《国家政务外网连通申请表》作为申请的附件。 第四章 网络地址和域名管理

第二十一条 政务外网的网络地址范围包括政务外网接入单位的局域网网关地址、服务器地址、网络设备地址、局域网终端地址、远程拨号地址等。

第二十二条 市级接入单位和各区县需要进行政务外网网络地址的撤销、变更和追加时,应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提交附件表十一《政务外网网络地址变更申请表》。

第二十三条 区县及以下接入单位的政务外网网络地址由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全市统一的政务外网网络地址规划进行分配。需要访问市级单位的区县及以下单位,由所在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将其地址转换为统一分配的纵向业务系统地址。

第二十四条 政务外网接入单位如需申请政务外网网络域名,应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提交附件表十二《政务外网网络域名注册申请表》。 第五章 网络运维管理

第二十五条 政务外网实行市和区县分级运维制度,市级政务外网由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负责运维,区县级政务外网由各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运维,市与区县对接的网络设备由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负责运维。

第二十六条 市级政务外网汇聚节点机房应保证持续电力供应,市电供应中断后,应提供至少两小时的电源保障。

第二十七条 市级政务外网汇聚节点如需中断运行,所在机房的管理单位应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第二十八条 市级政务外网与接入单位局域网的管理分界为网络接入设备。该设备由各单位按照政务外网的统一要求配备并维护,数据配置由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局域网的运维管理由各接入单位负责。 第二十九条 各接入单位不得随意更改政务外网的连接线路和网络接入设备配置。

第三十条 各级电子政务网络管理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断开接入单位与政务外网的连接,保障政务外网安全。 第六章 接入政务外网的局域网运维管理

第三十一条 本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异地办公的业务部门与本单位主办公地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按局域网要求进行管理,所需线路由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统筹。 第三十二条 机房管理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一) 各单位机房的设计与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二) 机房应由专人专职管理,并建立完善的值班、巡检、报告、人员登记等管理制度,做好值班日志、巡检日志。

第三十三条 局域网管理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一) 各单位局域网的设计与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二) 各单位局域网应由专人专职负责,并建立完善的局域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地址、性能、故障等制度,做好运维日志,建立网络安全的应急响应和报告处理机制。

(三) 局域网应经安全测评,达到安全接入要求后,方可与政务外网连接。安全接入要求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局域网应做好边界访问控制,防止其他网络经局域网访问政务外网。 2.局域网内应做好防病毒措施,防止病毒影响扩散到政务外网。

3.局域网内应做好安全监控措施,防止发生局域网内到政务外网的攻击事件。

(四) 与政务外网连接的计算机或局域网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经安全测评后,可以与其他网络连接。

(五) 市级政务外网接入单位应通过本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不得通过政务外网与上级单位连接后,经上级单位的互联网出口访问互联网。区县级政务外网接入单位按照本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执行。

(六) 各单位应建立终端网络地址使用登记制度。终端的网络地址应使用全市统一规划的政务外网地址,不得随意更改。

(七) 各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局域网网管系统,并为市级网管平台提供网络信息共享接口。

(八) 各单位一旦出现影响政务外网稳定运行的事件,应立即断开与政务外网的网络连接,并向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处理完毕后方可恢复连接。

第七章 应急保障

第三十四条 市和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政务外网接入单位应建立本级的应急保障预案,并根据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及时修订。应急保障预案相关工作要求详见附件表十三《A、B、C、D四级通信保障对相关单位带班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要求》。 第三十五条 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将应急保障预案报市信息办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三十六条 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接入单位应积极配合市信息办做好政务外网应急保障工作。

第八章 费用管理

第三十七条 政务外网运维经费由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分级负担。市级政务外网及市与区县对接的网络设备所需费用由市级财政负担;区县级政务外网所需费用由各区县负担。

第三十八条 市级政务外网与接入单位局域网的投资分界点为网络接入设备。该设备及局域网所需费用由各接入单位负责。区县级政务外网与接入单位局域网的投资分界点按照本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第三十九条 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各接入单位应在网络运维费预算中考虑应急保障费用。 第九章 奖惩

第四十条 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每年对在政务外网运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扬。

第四十一条 出现以下情况的,市或者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一) 各区县、各接入单位出现网络严重故障或屡次出现网络故障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 未经允许,擅自更改政务外网的连接线路、网络接入设备配置或网络地址的。 (三) 未经安全测评,擅自将政务外网与其他网络连接的。 (四) 未经允许,擅自在政务外网上开通业务系统的。

(五) 被撤销单位未及时办理政务外网网络撤销手续的。 (六) 未按要求及时提交备案的。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起施行,原《北京市有线政务专网管理制度》(试行)同时废止。

上一篇:案防警言警句范文下一篇:安全风险台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