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总结范文

2022-06-01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问题总结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生态问题总结范文

南社小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南社小学

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1、文明班级的创建

我们在创建文明班级的过程中,立足于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注重教室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自主学习、热爱劳动、勤于实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健康向上、使学生健康成长,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狠抓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通过班会,队会,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树立典型,进行经验介绍,我校学生现在已养成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尊重老师的好习惯。

②充分发扬民主,公开、公平竞争班干部,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们能够在自己喜欢的班干部的带动下更加投入的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

③通过各项活动的评比,发挥各个班级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班争光的积极性,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学雷锋,见行动活动,举办了中华魂诗朗诵活动,举办了校园艺术节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学生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④创建文化特色墙,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各班定期创建富有年龄段的特殊墙报,展现班级的品味和小学生的才能。学校并把特色墙和黑板报的评选工作也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之中,并组织全校老师进行参观,这样给老师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动力,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⑤为了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我们在学校楼道悬挂伟人、名人像,学生看到后能自觉地去认识伟人、了解伟人、学习伟人,激励自己。从小养成树立远大目标的信念。

⑥为促进学生养成讲卫生守纪律的习惯,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对学生进行讲卫生守纪律的养成教育,二是卫生环境区班级承包,三是学校加强了卫生纪律的检查评比,开展文明班流动红旗活动。并把评比结果与老师的年终考核挂钩,促进了学生讲卫生守纪律的好习惯。

2、绿色生态校园的创建

创建生态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师生创造心情平静、舒畅,消除疲劳感与紧张感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师生文明、有序、礼貌的行为,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施:

①成立学校绿化领导组,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并配置专人负责,绿化养护,建立严格管理制度。

②建立校园绿化档案,编制绿色植物目录。

③为了创设优良的班内环境,班班养鲜花,生生爱鲜花,也培养了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习惯。

④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我们对学生定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学生中开展了绿色校园广告语的征集活动,通过评比,把优秀的广告语制作在植物说明牌上,使孩子们和绿树一起成长。

3、平安校园创建 创建“平安校园”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是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重要基础。在“平安校园”创建中,我校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不断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控和长效工作机制,为全体师生创建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氛围,为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精心安排部署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由校长任组长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负总责,主任任副组长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各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及其他教师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校务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检查落实,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深入开展。学校还要求教师对学生按班级分楼层分楼内楼外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明确自己安全教育和管护的责任范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方案》,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安全制度,实行了平安创建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并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创建"平安校园"一岗双责责任书,明确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强化管理。

2、 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安全知识,创造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中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以及周边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行为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引导学生分析村子周围的不安全因素,加以防范。 ②、班主任利用班队会以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安全教育影视,组织学生讨论安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

③通过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法制教育活动、校园广播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掀起创建"平安校园"的高潮,营造创建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学校开展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利用学校心连心校报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利用重大节假日全校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比如进行防震演练、消防演练等,暑假前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及在家安全及在外的交通安全,并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冬季主要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防煤气中毒教育、安全用电教育、食品安全教育、冬季长跑安全教育等。

3、学校定期对教学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4、学校要求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矛盾排查及刀具管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了应矛盾引发的安全事故。

5、教师发现个别学生情绪不对的时候能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具体的计划、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认真填写学校安全管理日记,做到日记、周总、半月报。 总之,我校的平安校园创建由于工作踏实,教师认真负责,取得了明显成效。

4、卫生厕所创建

为了创建卫生厕所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不随地大小便

②每班每天轮流值日,保持厕所卫生整洁、干净,达到“六无”并进行登记,及时进行表扬与处罚。

③在醒目位置写有规范文明的提示语。 ④在厕所安装声控灯具,保证照明。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面

一、指导思想

为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促 进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师生生态文明意识,树 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广大师生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 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 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 园。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 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和少先队紧密配合,将校园文 化环境建设与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 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 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生态环保工作。

(二)加强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 能。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 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 坚决消灭卫生死角,由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学生每天对校 园卫生进行检查,做到每天“三洒两扫一拾” 、每周一次大 扫除,力争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把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 工作来抓,卫生区域明确落实到各个班级。

(三)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生态教育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教育 知识讲座,进行教师生态教育知识测试活动,以开讲座和办 培训等方式促进生态教育意识。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态教育,在教案 中体现生态教育意识,开展生态教育征文征集活动,把生态 教育宣传落实内化为师生自觉自愿的行动。

(四)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生态教育。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课堂 的生态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 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到有机渗透生态教育。

2、利用班、队会、升降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教 育活动。积极开展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寓 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态环保意识, 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各中队每学期均要组织开展一次 中队生态环保主题活动。要做好“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第二篇:某乡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区纪委监委、区林业局《关于印发<__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乡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得到了社会好评。

一、领导重视

乡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党委会、全乡职工大会等安排布署清理整治工作。首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__乡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六个工作组,分别负责乡辖六个村的可能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由各联系村领导负责,联系村办室负责人、包社干部、扶贫第一书记、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组成清理工作人员。负责扎实推进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妥善处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二、明确任务重点

以原各社“一事一议”讨论的分配方案为准,以农业社为单位,重点清理xxxx至xxxx年度公益林补助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优亲厚友、截留私分、侵占挪用、一家多户等问题,以及乡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是否履职到位,发现问题立即移交乡纪委处理。

三、多举措推进工作

各村通过村社的QQ群、微信群、居民点、村活动室张贴、社员大会公布等形式,公示xxxx至xxxx年度各村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分配方案、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发放清册、补偿资金分配表、历任村社干部表。收到良好效果,特别是社员大会和村社微信群公示后,群众讨论相当活跃,为清理整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同时,各工作组也通过走访调查、资料对比等方式主动收集公益林补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线索,分析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梳理问题线索,归类汇总。

四、清理整改情况

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断努力,全乡收集到问题线索xx起,经过调查,其中x条线索符合当时的“一事一议”分配方案,但需要向广大群众作详细说明。如有x个社社长每年多领取x-x亩的公益林补助金资金,经查是当时按方案分配后,剩余的少量余数,不好再分配,经与会人员同意,作为平常开会的灯油烤火费计算在社长户头上;又如六棱村冉正合与马林友夫妻两人一人一个户头领取森林补助,经查实为马林友代其弟冉正余领取。另有__村__组两条线索是经工作组数据比对时发现,其户领取金额明显超过同社其它农户,经查实为原大家庭人口众多,林权证面积多造成的,符合分配方案。

清查出存在违规行为线索x条,共计涉及x人,金额xxxx.xx元。一是__村__私自将代为村民__保管森林直补存折里的钱取出xxxx元自用,已完成整改存回__帐户。二是__村__组原社长__xxxx年至xxxx年间,在分配方案之外,多享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共xxxx.xx元,其中xxxx-xxxx年多领取xx亩补助金xxx.x元;xxxx-xxxx年多领取xx亩补助金xxx.xx元,责成__退回资金xxxx.xx元到乡财政帐户。

五、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这次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存在违规行为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公开透明度不够。以前通讯不发达,公开公示渠道少,加之群众外出务工人员多,每次户长会总有很多农户未参加或只是老年人参加,对会议所讲理解不是很清楚。二是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反正大家也不知道,数量也不大,不会存在问题。三是乡村两级的监督管理欠缺。没能逐社监督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公示公开做实。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公示公开过程中,不能只在村社张帖公示表了事,还应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现代的方式增加公开的透明度,让群众真正了解。充分发挥群众自身对干部的监督作用。

二是加大监督执纪力度。乡纪委、乡林业站要切实履行监督指导职责,通过主动检查数据,走访群众等形式,杜绝少数干部徇私舞弊。

第三篇:生态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生态问题;"三农"问题;解决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来成为了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今年,更是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最重大的社会问题都是

农民问题。中国的每一次社会进步,都是农民问题得到某些解决的结果。直到今天,我国的农民问题已经扩展到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大相互连接的问题,其严重程度已经直接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了。因此,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决策部门有他们的许多措施和政策,学者们有各个角度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策建议,这些有的为理论决策做出了贡献,有的产生了很大的实际成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提出良好的方法,有的甚至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级处方。笔者欲换个说法,跳出"三农"的本身,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是生态问题引起的,其解决的根本方法也是生态方法。力求从生态的角度对"三农"问题进行新的思考,以求"三农"问题有一个战略性的解决。

一、农民问题是一个严重的人口生态问题

"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说到底就是"一农"问题,即农民的问题。因为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才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出发点。我国的农民问题有许多,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农民人口太多,打破了农村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平衡,由此引发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农民人口太多引起耕地紧张、农村耕地资源人均拥有严重不足。我国农业人口现在还有八亿多,但是人均耕地仅一亩多点,而世界上有的国家的人均耕地是我国农民的几十倍,这样大的差距却要同样养活这么多人,谁都知道问题将是怎样的严重了,而这个人多地少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的典型表现,这是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环境与消费者和生产者失衡的问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它们是人类食物的最初来源)人口作为消费者的数量太多,非生物环境与生产者相对太少,因此,造成"三农"中农民和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使"三农"问题自身比例失调,因而引发"三农"问题。

其次,农民人口太多造成农民在农村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在农村有的就只有几分责任田和几分自留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有力没有地方使,但是收入又不高,只能维持一般的温饱生活甚至不能维持温饱,造成农民的劳动力巨大的浪费,还引出很多社会问题,如赌博、盗窃、酗酒等等。

其三,农民人口太多,还使农村稳定问题加大。农民的人浮于事,大量的人休闲时间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占有特别关注,往往在承包土地上一点小事都会引起纠纷。还加之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使集体之间为了一点土地纠纷造成村与村之间或组与组之间的深层矛盾,有的甚至团体斗殴。

二、农业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

"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是生态问题的突出表现,农业问题更是生态问题加重了它的严重性。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由于生态的破坏,每年都有局部的洪水和局部的旱灾、虫灾,还有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这些灾害的损失,最终都将降临到农民的头上--农业歉收甚至完全失收,这种灾难对我国农业有时是毁灭性的。

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在其生产条件正在日益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进而加重"三农"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在日益变坏。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农业气候条件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使许多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改变,环境变化后,引起动植物的生长条件恶化,甚至使他们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有的动植物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态结构和特征。农业生产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或减少产量,或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增产不多,甚至要用高成本才能维持原来的产量,致使农业的增产问题日益严重。

其次,生态的破坏引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农业的生产存在严重的危机。我国98年的特大洪灾使许多人至今还存在恐惧,但是,局部的灾难在我国从没有间断过,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据专家估计远远超出了农业的增长。就湖南西北部最近发生的洪水灾害,对农业的损失不是能靠一两年的增产弥补的。所以,尽管我国农业的局部增长不断,但是农业的危机依然存在,以至成为令人忧虑的"三农"问题。

再次,生态的破坏使农业的生态链得到损害,影响农业的收成。森林砍伐、草地破坏、杀虫剂的过度使用、化肥的滥用,已经使农业的生产在日益退化,不是一般的增加投入或勤劳耕种能解决的问题了,这需要生态的长期恢复和环境的逐步优化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同时,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比如许多害虫的天敌

减少,使农作物的自然保护能力降低,完全只能靠农药来保护其免遭侵害,这使农产品的毒性增大,对人体的威胁增多,使农业的生产活动存在巨大的危机。

三、生态问题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以上可知,生态问题在"三农"问题的农民、农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实,农村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生态问题恶化的结果。这一方面因

为农民与农业问题本身就是农村问题;另一方面因为农村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着。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一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也是一个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影响,最终都是农村买单了,我国历来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自然灾害受损失的都是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正在进一步遭到破坏,农村在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巨大的牺牲。我们今天还可以勉强维持农村发展的生态系统,但是,明天的农村将会在一个怎样的生态环境下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环境的问题。

首先,生态失衡使我国农村的资源正在日益减少,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的耕地资源正在被严重损害。我们许多专家提倡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来化解三农问题,但是,农村的耕地资源正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锐减,我们工业发展了,农民变成了市民,但是,市民同样要吃饭,并且变成市民的目的还是想吃的更加好一些。可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的农村的耕地资源在日益减少,农村人口却在继续增加,我国现有1亿农民工和4000万失地农民由于土地资源缺乏而加重农村问题。据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的统计,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为19.51亩,到2003年减少到18.51亩,七年间竟减少1亿亩!照此速度,我国耕地能经过几个七年。同时,农村的其他资源也在日益减少。农村发展离不开农村的资源,如上所述,农村土地资源在日益减少,农村的其他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等也在生态破坏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野生动物资源和野生植物资源,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变,正日益走向灭绝之路。可以想到,当严重到一定的程度时,农村的发展将会成为无米之炊,到那时,即使有十几亿巧妇也不能使农村继续发展了。

其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严重的问题。由于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我国地大物博的沾沾自喜已经成为昨日的梦想,过度放牧引起的的草原退化、毁林开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过度扑杀引起的生物物种减少、植物物种灭绝等,加上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例如湖南郴州的桂阳县,二十年前,那里还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山城,掘地三尺有清泉。当地的水井资源在国际上都是不可多得的遗产。但是因为在露天开采矿石,将一座座山变成了一个个丘,以至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所有的井已经干枯,多么令人痛心的毁坏啊!

其三,生态问题也是我国农村在世界竞争中能否生存的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农村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但是WTO的规则

对农产品的生态质量要求相当严格,生态准入的门槛是阻碍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只有生态产品在世界市场才具有竞争力。我国当前的许多农产品都被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污染问题拒绝在国际贸易之外,我国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就不能参与世界的贸易竞争,这不仅会使农村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会使我国农村在竞争中被挤垮。

总之,生态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和重大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有战略眼光,不是政府的救济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着眼于三农的根本。

四、如何生态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是生态问题,那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用生态的方法。如何生态解决三农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应该是要件吃的基本原则。

其一,树立科学的生态观。生态是关于生物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人要和自己的环境和谐发展,就必须有科学的生态意识,要以自己的生态环境为要,长远计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在农村,必须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出发,坚决维护农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坚持农村、农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观。统筹发展观并不是特对三农的观点,但是它是一个生态的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发展观,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安排发展。

其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生态农业既是人类的自然需要,也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相比,有其自身的缺陷,但是农村在生态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是生态化的,人类社会也只有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发展自己和使自己幸福。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进步,生态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这为生态农业和生态农村的发展提供市场和环境。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能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和环保型的食品,也能提高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农业在工业中和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生态农村不仅能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能为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保障,生态农村也是开发生态旅游的路径,是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的有效途径。

其三,生态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为解决农村的就业压力,缓解农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侵占,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这种破坏如果不考虑生态的代价,可能我们今天收益的只是对明天生态破坏的补偿而已。我国现在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就是这种形式的偿还。工业化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工业化并没有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多少实惠,有的还是以损害农村的生态为代价发展的。工业的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让农民买单的事情名的和暗的都客观存在着。因此,我们必须以生态为标准,科学而慎重地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给农村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最后,科学设置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切实贯彻执行。一方面要制订科学可行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特别是要用法律限制损害农村生态环境的项目上马,要杜绝损害生态环境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上马;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法律,惩罚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行为,做到执法必严。只有这样,农村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严格的保护。

总之,"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和现实许多问题造成的综合问题,但是,"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是生态问题,其根本解决和可持续解决只能用生态的方法,这并非是笔者哗众取宠,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何谓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型,随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转移问题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沈降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第五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

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 1

几个方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因此,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其次,我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有哪些?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比如:1.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万亿吨,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2.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7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到2003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千米;3.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天然林和成熟林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人工林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林相单一,保护生态的功能要逊色许多;4.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目前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据联合国《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个,约占其总数的1/4;还有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及海洋生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

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党的十八大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比如: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3.大力开展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4.政府体制改革:在过去建设的不足方面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单纯地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唯一依据;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 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 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建立

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我愿意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分包装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新闻网,2012-11-08.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0-28.

〔3〕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范俊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苏大课堂讲座.2012-10-7.

〔5〕陈慧.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措施.中文期刊网.2012-09-17.

上一篇:生物国培总结范文下一篇:生物固氮类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