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9-11

重庆市长寿区从1987年开始推广再生稻。由于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 日产量高, 省种、省工、节水、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 是长寿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不足的地区, 及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措施之一。

1 生产现状

再生稻在长寿区粮食生产上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87—2004年的18年, 长寿区累计生产再生稻127608 hm2, 平均单产1387 kg/hm2, 总产17.7万t, 占水稻总产量的4.3%, 最高年份1998年达7.5% (见表1) 。1997年高产田块5550 kg/hm2, 1999年高产田块6630 kg/hm2。1988—2004年的17年中, 长寿区再生稻生产经历了快速发展、滑坡、稳定、下降4个阶段。从近10年来再生稻生产发展历程看, 年间际间有收面积波动大:2005—2008年, 长寿区累计生产再生稻10000 hm2, 单产1800 kg/hm2;2009—2014年, 长寿区累计生产再生稻5300 hm2, 单产1455 kg/hm2。

在再生稻产量较高的1999年, 据统计各镇街再生稻种植情况见表2。

2 发展再生稻生产的依据

2.1 再生稻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

长寿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 降水充沛, 秋季温光资源有利于留蓄再生稻。本区海拔400 m以下的稻田占70%, 从水稻播种到安全齐穗的生长期在190~200 d, 积温4500℃左右, 降雨量850 mm左右, 日照时数950 h左右。水稻生长季是两季不足, 一季有余。从产量水平来看, 中稻+再生稻一般都在650 kg以上, 而现有一些生育期长的一季中稻品种, 虽有600 kg以上的产量潜力, 但大面积生产上即使按增产10%计算, 实际产量也只能达到550 kg左右。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蓄留成功率和单产, 使中稻+再生稻两季合计能比一季中稻增产100 kg/667 m2以上, 这对确保长寿区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2.2 经济与生态效益

在中稻的基础上, 留蓄再生稻有“不用种、不占地、不争茬、不育秧、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十大优势, 一般生育期60~70 d, 667 m2投入30元, 按长寿区平均667 m2产量115 kg计算, 产值184元, 投入产出比1∶6, 经济效益显著, 是农民增产增收的路子。同时再生稻减少农药开支, 稻谷达到无公害标准, 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3 再生稻生产的技术途径

长寿区要稳步发展再生稻, 需在技术上走“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良种良法配套, 两季兼顾, 主攻单产, 提高成功率”的路子, 关键是要统筹兼顾, 合理布局, 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秧和配套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提高单产。

3.1 更新组合, 确保两季高产

再生稻要真正成为一季庄稼, 兼顾两季高产, 较科学合理的做法是:选用头季稻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的品种种植中稻—再生稻;使中稻在7月15日前齐穗、8月15日左右收获, 成穗18万/667 m2左右;再生芽萌发快, 再生稻在9月15日前安全抽穗扬花, 减少低温阴雨的影响, 再生稻有效穗在20万/667 m2以上, 大面积单产能稳定在200 kg/667 m2以上, 抗性、品质、稳产性好, 确保两季丰收。

3.2 适期早播早栽, 合理密植

保证中稻在7月15日前抽穗扬花, 8月15日前正常收割, 是再生稻成功的关键。总结历年来的经验, 蓄留再生稻区域的水稻播种期必须提早, 3月5日前播种的达80%以上, 最迟在3月10日前结束。同时, 大力推广旱育秧这一避灾增产措施, 确保再生稻蓄留区域的水稻早播早栽早收, 要求旱育秧推广面达90%以上。穗数型品种栽1.5万~1.6万窝/667 m2, 其余品种栽1.2万窝/667 m2左右, 适当增加头季稻苗、穗数, 提高再生稻有效穗及单产。

3.3 综合防治病虫害

再生稻能否高产, 病虫防治是基础。病虫为害不仅造成头季减产, 而且常因纹枯病、稻飞虱等严重为害, 造成茎叶枯死, 再生芽大量死亡或整株枯死, 再生稻产量锐减, 甚至绝收。因此在采用选抗病良种、进行轮作、清除带病虫的田间杂稻草、减少越冬病虫基数、进行种子消毒、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综合措施以外, 还必须科学地进行防治、降低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 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分蘖盛期还要重点防治纹枯病, 中后期防治稻飞虱;可选用植保部门的“配方药”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毒, 确保稻谷质量和单产。

3.4 及时足量施好促芽肥、发苗肥

应及时足量施好促芽肥、发苗肥。再生稻的再生芽萌生要靠头季稻的根和母茎提供营养, 且与头季稻的灌浆成熟同时进行。所以, 头季后期生长健壮、绿叶多、根系活力强是再生稻高产的基础。长寿区大多数再生稻田块, 在头季稻齐穗后10~15 d, 一般施尿素15 kg/667 m2左右, 高产示范片施尿素20 kg/667 m2左右;在中稻收割后的当天或第二天, 再用尿素5 kg/667 m2对清粪水泼施稻桩, 既起到保护稻桩的作用, 又促进早发苗、多发苗。

3.5 适期收割头季, 高留稻桩

要根据不同品种腋芽萌发生长的特点, 坚持收割前定点剥芽检查, 以全田有10%左右的窝能见到再生苗时收割头季稻。据长寿区近年来的实践证明, 在8月15日左右, 当头季稻达到谷黄叶秆青时, 就及时收割, 以利再生稻早生快发, 同时, 要求稻桩达到33~40 cm高度, 以保留倒二节芽, 实现苗多、穗多, 提高单产。

3.6 加强田间管理

蓄留再生稻田块, 在头季稻收获时, 提倡挑桶不下田, 避免损坏稻桩;收后扶正稻桩, 清除杂草, 搞好蓄水保水。于头季齐穗期至再生稻始穗期喷施一定剂量的“九二○”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有效地增加稻株后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 延长叶片功能期, 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 促进光合产物向再生芽运输, 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 加速再生稻抽穗进程, 提高再生稻成穗率和单产。再生稻始穗期用“九二○”2~3 g/667 m2对水喷施, 喷施时要以组为单位确定专人掌握配兑比例, 避免浓度过高产生副作用, 促进再生稻早穗整齐, 确保丰收。

3.7 适期收割确保丰收

因各芽位再生芽萌发、穗分化和抽穗先后时差较大, 致使再生稻穗成熟期不一致, 故在收割时要注意前后兼顾, 确保再生稻稳产高产, 一般在再生稻8~9成熟时收割为佳。

4 长寿区再生稻发展对策

4.1 提高认识力度

区政府及农业部门要从再生稻的优质、高效的高度来认识, 抓好再生稻生产、提高水稻品质, 广泛宣传, 通过舆论导向引起镇街村社对再生稻生产的高度重视。

4.2 强化政策扶持

再生稻的发展, 关键是要依靠制订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充分调动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及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1) 严格控制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加大土地监管力度。 (2) 加强农田保护,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维持耕地的基本用途, 避免耕地撂荒。 (3) 正确处理生态退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4) 实行种粮直补政策, 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4.3 改善生产条件

改善再生稻生产的条件主要包括2个方面。 (1) 中小水利设施的给护保养。长寿区年均降雨量1163 mm, 但分布不均,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10 d以上不下雨, 由于长寿的土壤特别是遂宁组土, 保水力差, 1周不下雨即显旱象, 20 d不下雨即为旱灾, 个别年份在7—8月连续40 d不下雨即可造成大田颗粒无收;加之塘、库、堰长久重用轻管, 堤堰垮塌, 所以必须进行正常的维护、管理和保养, 确保蓄水抗旱。 (2) 中低产田改造。对深、冷、毒、患低产田实施工程改造, 深挖排湿沟, 引走冷泉, 增加土温, 配合水利设施, 以改良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肥力, 在再生稻地区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

4.4 加强技术培训

再生稻生产是耕作制度的改革, 必须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改变农民已有的种田观念和技术。农业部门应按照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坚持从头季中稻播种开始, 针对每一个技术环节, 采取三级培训技术到街镇、村、组, 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 使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落实到千家万户, 让农民熟练掌握相关技术, 提高再生稻蓄留成功率。

4.5 增加农业投入

政府应采取特殊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在资金、物资上给予倾斜扶持。 (1)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稳定科技人员, 切实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和应用推广工作。 (2) 对再生稻生产所需的优良品种、肥料、农药、“九二○”等农用物资, 实行技物配套的办法, 由街镇农服中心统一组织调配, 优惠供应到农户, 保证技术配套物资及时到位。 (3) 农机、水电部门及时做好抗旱抽水机具的检修、供水供电, 及时解决用水矛盾和纠纷。 (4) 粮食加工企业积极做好优质再生稻的购销工作, 实行优质优价, 搞好再生稻米的系列开发, 让农民实实在在增加现金收入。

摘要:重庆市长寿区从现有资源和生产条件来看, 扩大稻田面积已不可能, 要稳定粮食产量, 只有充分利用晚秋光温资源, 适当增加复种指数, 稳步发展再生稻, 真正把再生稻作为一季庄稼来种植, 努力提高稻谷产量, 才能使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简介长寿区再生稻生产现状, 发展再生稻生产的依据。阐述“更新组合, 确保两季高产;适期早播早栽, 合理密植;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足量施好促芽肥、发苗肥;适期收割头季, 高留稻桩;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割确保丰收”等再生稻生产的技术途径。提出再生稻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再生稻,生产现状,技术途径,发展对策,重庆市长寿区

上一篇:艺术批评的意义下一篇:探讨民法中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