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规划技术条例

2022-08-03

第一篇:宝鸡市规划技术条例

宝鸡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宝鸡实现体育“四市”目标的重要历史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体育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结合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市体育工作紧紧围绕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的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号召,全面推进西部体育“四市”建设(培养奥运冠军,建设西部竞技体育强市;打造品牌赛事,建设西部群众体育名市;开拓体育市场,建设西部体育产业大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西部体育设施靓市),体育改革逐步深入,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体育品牌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体育设施建设亮点纷呈。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选手张森夺得跳水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王峥夺得女子链球铜牌;在广州亚运会上,我市选手王峥夺得银牌,实现我市参加亚运会奖牌零的突破;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参加全国十一运会突出贡献奖”。在省十四运会上,我市参加了18个青少年比赛项目,以赛会总分 7451.5分,跃居全省第一位,石镓豪等3人4次打破省青少年纪录,倪媛媛等13人达17项(次)一级运动员标准,王列东、王蕾等2名教练员被评为“十佳教练员”,倪媛媛、陈靖、赵宇嘉等3名运动员被评为“十佳运动员”,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先后承办了中超足球联赛、全国乒超联赛、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U17足球联赛、全国青年男女举重锦标赛、第二届全国“县长杯”乒乓球比赛、全国农民武术比赛暨武术之乡传统拳种传承人演武大会、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全国乒乓球会员联赛、全国“社会保险杯”乒乓球赛等全国性重大体育赛事,连续密集举办全国体育大赛,创造了我市体育史上的新纪录,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了宝鸡体育的社会影响力。举办了宝鸡市第九届运动会。结合迎接全民健身活动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大会,先后举办了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围棋、长跑、武术、健身操、登山等多项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打造了太白山登山活动、木兰拳艺术节、“百合杯”、“县长杯”乒乓球赛等群众体育赛事,做到了“年有全国比赛、月有省级比赛、周有市级比赛”,倡导了全民健身新理念,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建设了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个、社区健身工程70个、农民健身工程465个,打造了市体育馆周边健身工程和渭河公园百里健身长廊建设工程,完成了市体育馆绿化工程。体育彩票5年共累积销售3.179亿,为宝鸡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公益金2219万元。全国校园足球布局宝鸡,全国奥林匹克竞走、举重、女子链球、体操、赛艇、足球高水平人才基地落户宝鸡。市体育局等8个单位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李富生同志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我市有10人入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二、“十一五”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推进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宝鸡376万人民对体育事业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市体育事业要破茧重生、再创辉煌,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准宝鸡体育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使宝鸡体育事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体育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境界。

(三)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四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实现体育“四市”的伟大实践离不开人民群众

的参与。就是说,体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能力的最大发挥,同时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本目的就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育事业才能正本清源、活力迸发。

(四)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宝鸡体育事业大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在推进体育“四市”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五)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体育是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伟大探索,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体育事业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绩源于改革创新。深化改革,既是我市体育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更是体育“四市”建设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六)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培养系统思维、辩证思想和战略思维。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今天,放眼未来;立足省内,放眼世界;实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设施协调发展。

三、“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宝鸡体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加快实施,体育事业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期。通过成功地承办国家、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我们探索和积累了市场经济下开展体育工作的经验。竞赛体制的改革和推进,激活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潜力。《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体育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体育彩票销售量的逐年攀升,壮大了体育产业基础。乡镇健身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社区健身工程、雪炭工程的实施,改善了体育活动条件。同时,还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体育投入不足,己严重制约城乡体育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市的体育事业费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体育事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城乡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市虽然拥有4100座的体育馆、26800座的体育场,就场馆规模而言,暂处全省靠前位置。如果从承办省运会的角度看,还要急需建设游泳跳水馆、射击馆、射箭场等一批体育场馆。我市县区体育场馆与省内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市差距更大。三是业训体系需要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以市体校、市游泳学校为龙头、“三集中”少儿体校为龙身、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龙尾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市目前仍有四个县区无少儿体校,有的少体校和体传校作用发挥不充分。运动员升学就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四是群众健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骨干队伍规模较小。特别是农村体育人口数量较小,有些乡村和社区仍然无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还比较低。五是体育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县区机构改革后,一些县区教育体育局没有设置体育股,体育工作由基层事业单位代行行政职能,个别县区对体育工作的定位不明确,有的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抓体育工作还没有进入角色。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瞻望“十二五”,成绩与问题相伴,优势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紧紧抓住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的目标任务,积极抢抓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机遇,牢固树立科学健身、大赛争光、产业兴利、体育惠民的发展理念,以备战和筹办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为突破,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引领,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基层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把宝鸡体育打造成民生工程的亮点、关天副中心城市的标志和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为全面实现体育“四市”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奥运冠军,建设西部竞技体育强市;打造品牌赛事,建设西部群众体育名市;开拓体育市场,建设西部体育产业大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西部体育设施靓市。

(三)“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宝鸡体育事业发展融入到关天副中心建设和和谐新宝鸡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挥其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体育惠民。

3.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围绕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天经济区规划的发展战略,推动宝鸡关天副中心城市建设,凸显体育特色。

5.坚持依法治体、人才兴体。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推动体育工作法制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充分发挥人才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6.坚持举市一致,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举市一致的优势,更好地凝聚发展目标、社会需求、大众意志和体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宝鸡体育实现新的跨越。

五、基本任务

(一)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建设西部群众体育名市。

1.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以社团性体育组织为助手,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和完善市、县两级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协会向乡村、社区发展和延伸,提高乡镇体育活动站覆盖范围和功能作用,努力使市、县、乡、村等各级群体组织有效对接、统一管理,实现全市群众体育工作组织“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2.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组织、参与、支持、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责任意识。建立市、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全督查考核、表彰激励机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制度,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和培训,力争“十二五”末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000人。探索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努力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

3.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积极推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建立健全市县(区)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制定国民体质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力争“十二五”末5%以上的群众接受检测,指导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4.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方便”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好全市体育大会、万人越野等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好“太白山登山”活动;打造关山草原旅游体育精品工程;挖掘张三丰武术遗产,打造西部武术之都和太极之城;继续办好“县长杯”、“百合杯”乒乓球赛、“陈仓杯”中国象棋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坚持工间(前)操制度,鼓励企业制订针对职工的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体育协会组织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小型、分散、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

5.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创造条件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健身锻炼平台。

(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西部竞技体育强市。

1.加强业余训练工作。珍惜我市承办省十五运会机遇,认真研究竞赛规程、用好竞赛规程,拓宽视野,准确把握项目特点和规律,创新训练手段和方法。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训练管理、运动队管理、教练

员培养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努力在训练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上寻求突破,切实提高训练质量水平,力争省十五运会总分、金牌和赛会总会、赛会金牌“四个第一”。修订完善业余训练考评办法,突出人才输送和大赛成绩,引导业余训练工作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训练全程跟踪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反兴奋剂工作。

2.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坚持“举市一致”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后备人才培养“五合一”试点工程,即县区少儿体校和一所市属体传校、一所市级训练基地、一所市级体育后备人才示范学校、一所后备人才路线图学校合五为一,同时挂五个牌子,将县区最优秀的体育教师、最优秀的后备人才、最好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资源整合在一所学校,切实解决后备人才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借助教育体育编制改革有利时机,实现全市县区少体校全覆盖。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2010〕117号),科学安排业余训练和文化课教育,完善运动员学习培训、就业安置政策,完善普通中小学业余训练运动员上学保障政策,加强学生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按照省十五运会规程,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3.积极承办国际、全国、全省体育赛事。积极争取国际、国家、省级专业性体育赛事,争取举办3-5次国际性体育赛事,15-20次全国性体育赛事,60余次省级体育赛事,全力以赴办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

4.办好市级青少年比赛。每年举办全市青少年年度比赛和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举办好2013年全市第十届运动会。对市十运会及全市青少年年度比赛和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等市级比赛实行县区申办制,推动县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5.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管理。完善教练员培训机制,选送教练员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宝鸡讲学和带训,更新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施训的能力。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以业务培训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年轻裁判员的培养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硬、品德好的裁判队伍。积极推行裁判员上岗执裁资格证制度。

6.加快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人才基地建设。巩固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竞走、举重、体操、赛艇、女子链球等人才基地建设,积极争创新的奥林匹克高水平人才基地,争取“十二五”末实现18个青少年训练项目高水平人才基地全覆盖。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抓好训练和参赛,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开展。

7.支持县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努力推进县区体育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彩票发行等工作情况与项目、资金和体彩公益金分配比例相挂钩的支持县区体育事业发展捆绑式运行模式。加大对体育工作发展好的县区的支持力度。

(三)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建设西部体育产业大市。

1.强化体育产业发展意识。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陕政办发〔2010〕11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个主体、各种资源、各类资金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切实加快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用品制造和零售业等本体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秦岭山地体育产业经济圈。

2.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坚持把体育彩票发行作为“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完善制度,确保“十二五”末全市体育彩票发行量突破2亿元,力争体育彩票发行量居全省前三位。

3.提高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力推行管理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调动干部职工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加速场馆改造维修,提高体育中心的软硬件环境,做好各项体育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场馆利用率,力争争取“十二五”末实现年经营收入1000万元。

4.扩大体育融资渠道。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事业发展。凡在我市举办的大型体育活动,力争全部有社会力量的赞助支持。

(四)掀起体育设施建设新高潮,建设西部体育设施靓市。

1.加快启动承办省十五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工程。着眼于办高水平的省运会和关天副中心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市游泳跳水馆、射击馆和射箭场。加快现有场馆功能完善改造,调查摸清企业事业单位体育场馆现状

和发展计划,统筹全市体育设施发展,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为省十五运会成功承办奠定基础。

2.加快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二分之一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常年开展活动。继续实施社区健身器材配送工程,每年建设成25个社区,力争到“十二五”末覆盖全部社区。继续实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年建设8-10个乡镇,力争到“十二五”末覆盖70%以上的乡镇。争取省上实施的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打造全民健身示范带工程等群众体育活动场所。

3.建设新的奥林匹克中心。建设在西部地区处领先地位的宝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包括:①体育馆,规模在8000座以上。②体育场,规模在6万座以上。③网球馆,2600平方米,800座。④综合训练馆8000平方米。⑤全民健身中心,10000平方米。⑥水上运动中心,设2300米×100米水池。⑦体操馆,2000平方米。形成功能齐全、为承办全国乃至世界级高水平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及其它全国行业综合性运动会奠定基础。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体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按照《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要求,把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以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政策。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体育事业发展。

(二)加强党的建设。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全市体育工作者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执政为民、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有所提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三)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机制的要求,努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体育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要完善各类考评奖励制度,给想干事者以机会、给能干事者以舞台、给干成事者以激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体育人才整体素质。

(四)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机制,奖优罚劣,激励先进,提高执行力,保障和推进全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宝鸡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半年总结(范文)

宝鸡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上报2012年度上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2012年度上半年,宝鸡市科技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以公正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公开制度和规范公开内容,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现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1.加强工作领导。为确保科技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的日常事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的工作机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会议,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全力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2.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根据市政府相关规定,参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规则和文书格式,修订了《宝鸡市科

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宝鸡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方式和程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管和保障以及保密审查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重大活动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氛围。

1.加强宣传学习,创造良好政务环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我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教育与机关学习活动有机结合,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科室组织交流学和互相传阅学习等形式,深刻领会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干部职工主动配合、自觉履行的意识,提高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

2.层层落实,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按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我局围绕领导关怀、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事项,积极主动地在宝鸡科技信息网站上发布信息。围绕科技工作,我局以 “基层建设年”、“创建文明科室”、深化作风建设以及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科普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通报。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实效。利用宝鸡科技信息网上设立的局长信箱和网上留言互动平台,认真了解群众需求,做到及时回复、准确回复,让人民群众满意。

3.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及时公布科技管理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计划、科技工作动态、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

项等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人事任免、科技项目、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今年以来我局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0条。其中:科技动态36条,机构设置4条,机构职能1条,政策法规8条,通知通告16条,知识产权6条,行政执法2条,县区科技67条。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到位。

1.建立并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工作人员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把政务信息公开情况纳入各科室及其负责人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总体来看,各科室主动公开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公开质量也进一步提高。

2.保障信息发布及时、公开程序严格。为确保政府信息生成后及时在网上公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公开及时性的督查,严格把关,对各部门、各单位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进行实时监察。同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性和保密性的审核发布制度,实行严格的信息审核程序,对各责任单位下发的各类文件,一律在保密性和规范性审核后的第一时间上网发布。

3.切实保障信息公开的质量。我局坚持信息内容“规范、适时、真实”原则,认真抓好信息公开各项制度的落实,依法履行公开义务,没有在政务信息公开中隐瞒或者捏造实施,没有因保管不善导致有关信息损坏和灭失。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对照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我局也清醒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科室重视不够。态度消极,措施不力,工作懈怠。上报信息不及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陷入停顿。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全面、不及时,敷衍了事。信息队伍建设乏力。人员配备不齐,报送主渠道不清、方法不明。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公开内容不完整,政府要求必须公开的信息内容缺失;公开内容欠丰富,趋易避难,缺乏新意,政府出台信息不能及时上网公开,时效性差。今后,我局将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局上下强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进一步加大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完善网站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覆盖面。继续调整、充实、完善科技信息网站的页面布局和栏目设置,优化网上公开,丰富公开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各科室信息公开栏目上发布政府信息的指导,提升工作水平和层次,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

(三)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我局将利用绩效考评、实地检查、网上信息统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抽查,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在信息公开中防止搞形式主义和应付式的工作态度,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一种日常化、制度化的管理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交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加强工作总结,针对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健全制度,使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宝鸡高新第三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三年发展规划

(2015年度——2017年度)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2015.09

1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5年度——2017年度)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成立于2014年,是由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的一所“双轨并行、优势兼蓄”的新体制现代化小学。学校经过1年的艰难创业,经历了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实现了开办初期7个班级300多名学生到目前12个班级538名学生的初步发展。建校1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实践,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在社会上、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创建初期的三年(2015至2017),是学校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学校自身的需要,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全校师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2015—2017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本规划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第三部分:学校规模及预期效益。

第四部分: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推进计划。

第一部分 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分析

(一)有利条件

2 1. 学校设施齐全,发展态势良好。

学校创办至今已招收一到六年级12个班级,35名教职员工和538名在校生的办学规模,初步建立了有本校特色课程体系,管理高效、教育质量优异,成为家长向往、学生喜欢、社会和上级领导肯定的学校。学校教育设施齐全,学校电脑、美术、体育、书法、音乐、图书、阅览等功能场室齐全,教室全部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类教学设备设施基本完善。 2.管理优势:

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决定了体制和机制的灵活优势,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为学校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服务优势:

随着地区性经济差距和社会的发展,面对社会上日益增强的知识需求,家长也理性地认识到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将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教训。因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学校的办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家长固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再加上他们平时忙于家庭生计,且较多家长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因此更多的家长向学校寻求帮助,这就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又一次机遇。

(二)面临困难

3 1.教师问题

(1)教师流动性:由于公民办教师的双向选择的灵活体制以及民办学校传统理念的因素,教师流动性较大,要形成稳定优秀的教师团队有一定难度。

(2)教师现实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归宿感不强,更看重当前工作量和的待遇,缺少自己专业成长的长久打算,工作被动应付,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对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动力,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有较大困难。

(3)教师适应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新招聘的教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和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教育理念、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和适应学校工作要求,需要一定时间。

(4)教师培训困难:由于民办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涉及经费、时间、教师认识、培训后在学校服务年限的要求等诸多因素制约,要形成对民办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计划存在一定的困难。 2.生源问题

(1).生源数量:由于政府对公办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办学校数量增多,硬件投入大,教师福利待遇提高,优秀教师聚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家长选择公办学校的较多,农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手续办理条件较容易,报读其他民办学校的子女人数减少,以上原因导致报读普通民办学校的学生

4 规模难以迅速扩大。

(2).生源质量:学生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较差,管理难度较大,对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以致我校目前生源较差,影响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限制了学校向优质品牌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的速度。

(3).家长问题:家生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忙于工作,不重视子女的教育,把教育学生的任务全部交给学校,学生教育很难形成合力。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办学总目标:学校本着“目标引领、重点突破、质量提升、特色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学校小班化、特色化的精品高端办学转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三年发展目标,那就是:完善管理,孕育文化;优化师资,提高质量;尊重个性,提供选择;开发潜能,鼓励超常。

完善管理,孕育文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方管理,并逐步由规范管理走向超越规范。将学校和谐的人际文化氛围与人性化教育、人本化管理相融合,孕育融入地方文化精华,突现三小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心智教育校园文化。

5 优化师资,提高质量——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育水平,建设一支师德优良,具有良好教育教学能力、反思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必须拥有的良好素质和快乐、自信的生活心态。 尊重个性,提供选择——充分承认学生在学习潜能、发展基础和个性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充分认识未来社会对人才资源的多元需求,研究和甄别学生的群体和个体差异,发展适应学生文化、生活等方面差异的多元课程服务体系,建设有特色的综合主题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学生较高水平的学科基础的同时,拓展和丰富他们的综合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创造激励奋发进取的学校隐性课程。

开发潜能,鼓励超常——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物质设施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和政策制度环境,有利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优化每一个学生的智能结构。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基础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在智能、社会性发展、情商等方面适度超常发展。

第三部分 学校规模及预期效益:

新三年中,学校将在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办学规模继

6 续发展。至2016年9月,学校将达到16个班级,700名左右学生,45名左右的教职员工。

第四部分 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推进计划:

(一)学校管理

1、具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宝鸡市乃至陕西省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2、实施策略

(1) 实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根据民办学校的特点,我们实行在学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的作用。通过教代会、校委会、级段会、教研组会等等形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学校工会、各年级组、各教研组都将组织教师充分地讨论,聚全体老师之智慧,促实际问题之解决。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民主生活,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会和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7 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 (2) 完善学期考评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考评制度,并不断完善。加强学校对各处室、各年级组、各教研组的考评督查力度,通过督查、考核、评估、协调、奖惩,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真正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鼓励他们提建议,参与学校管理。

(4) 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关怀、信赖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爱护学生、服务于学生,努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搞好食堂管理、生活管理;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5) 坚持“安全第

一、质量第

一、服务第一”的原则,狠抓安全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思想,努力打造平安、卫生、文明的绿色校园。

(6)严肃各部门工作作风,提升执行力。凡事要做到细致深入、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凡事要恪守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之规定。进一步明确部门的职能,教务处:负责研究教学的课程标准、要求,负责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发掘教师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政教处:吸取优秀文化之长,整体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学生的活动、节庆的气氛能得到较好的呈现。学校招生办:负责对外宣传学校的

8 形象、背景,制定学校招生进度及工作指南,收集社会信息,改进学校工作,组织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反馈家长的合理建议,组织开发家长的各类资源,发展学校。以上三个职能部门,由行政办公室牵头,制定规划,加强检查落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更好地体现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

3、推进计划

(1)2015年9月-2016年8月

构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和谐校园,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政教处、后勤部每月要对全校所有的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排除可能的安全隐患,巩固平安校园成果;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拟定学校常规工作的固定流程,正本清源,践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目标,规范学校常规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暨发展性评价制度,并将有关内容编印成册。 (2)2016年9月-2017年8月

大力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教育,使所有学生都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告别卫生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力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改进量化学生素质的考评方法;继续实践学校的精细化管理,逐步渗透人性化管理机制,形成团结、民主、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加强德育教

9 育、素质教育,力争教育有特色、出成果,实现德育教育达标校、体艺教育先进校的目标。 (3)2017年9月-2018年8月

加强学校教科和校本教材开发工作,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提升学校办学管理方法,查漏补缺,全面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把我校打造成为具有三小特色的宝鸡市乃至陕西省的品牌学校。

4、成功标志

(1)学生综合素质在高新区同类学校列前二。 (2)教师流动率控制在5%以下。

(3)学校被评为宝鸡市文明单位、陕西省优秀民办学校。

(二)德育工作

1、管理目标:

确立“以德治校,全员德育”的德育教育理念,坚持“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格成长并重”的育人目标,通过强化德育环境、德育队伍、德育制度、德育科研等建设,形成管理顺畅、队伍精良、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格局。努力打造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营造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实施策略:

(1)面对我校学生实际,点面结合,探索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10 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孝敬教育,培养助人为乐精神,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窗、晨(班)会课等多种途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网络体系。

以心理辅导室为窗口,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积累经验和成果。

以法制教育为导向,让法制教育生动化、普及化。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法制教育,同时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学校开放日为互动点,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2)强化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建设,发挥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适合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营造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形成三小特色的育人模式。

(3)百花齐放,创建健康、安全、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创新传统的节日活动,保证活动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注重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发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并及时调整和反思。

11 打造精品系列活动,形成“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四大经典节。在前几年的积累基础上,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再加工,使其成为精品。 (4)以德育小课题校本教研为载体,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5)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办学品味。此外,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开设武术、舞蹈、书画等特色课程作为学生选修特色课程。把“读书、练字”活动纳入常规管理中,计划每天下午专用20分钟用于对学生的写字训练;要求每位小学生每学期阅读经典名著2部,阅读经典散文10篇,上交书法作品20篇;每位初中生每学期阅读经典名著5部,阅读经典散文20篇,上交书法作品50篇;学校开辟各种读书专栏、讨论专栏等,从而让师生开展心际交流。第二方面让师生开展随笔漫谈,引导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通过读书振奋精神、健全师生的品格、提升境界、演绎人生的精彩。每学期举办书画展、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演唱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实践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健康心理,提高其综合素质。

3、推进计划:

(1)2015年9月-2016年8月:以创建高新区文明单位、

12 陕西省优秀民办学校、陕西省先进学校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2)2016年9月-2017年8月: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探索德育创新途径,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强化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适合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 (3)2017年9月-2018年8月:创建宝鸡市文明单位、陕西省优秀民办学校、陕西省先进学校,进一步唱响三小品牌。

4、成功标志:

(1)通过几年努力促进学校快速、均衡、健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校常规管理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学校德育工作能取得多项荣誉,学校顺利通过各类评估验收,确保校园安全、和谐、有序。

(三)教学管理

1、具体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测控模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理想发展。要求教师积极追求“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教学理念,积极融入“新教育”活动。通过三年努力,教学品质整体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新区名列前

13 茅。

2、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更新课堂学习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自主、探究、合作、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建立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办法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构建并实验符合新课标理念和中考评价制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引导功能。

(3)倡导校本研修。完善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倡导学科作业优化设计,形成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备课组氛围。努力创建合作共赢的学习型教师群体。 (4)实施质量工程。采用六年一贯、分年实施策略,一二年级重培养学习习惯,三系年级重均衡发展,五六年级重抓两头促中间,提高整体学业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小学低年级过好汉语拼音关和口算关,中高年级侧重写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训练,确保小学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进入初中学习。。

(5)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

14 度上得到提高。根据学校实际,在六年时间内,开发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作业本、练习、单元、期中、期末复习资料以及学业考试复习系列资料。完善学生竞赛序列,重视特长生、尖子生的培养,提高学业竞赛获奖档次,增加获奖数量。 (6)实施分层教学。淡化后进生概念,建立后20%学生在校表现与学业“会诊”制度、跟踪分析制度,实施“帮教助学”制度。关爱学生,搭建各类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改变学习态度,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同学的帮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6年8月:

1、完善学校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开展有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实践“减负增效”。

3、稳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16年9月-2017年8月:

1、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组织教师开展全员赛课活动。

2、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订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4、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扎根三小,献身教育。

2、构建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汇编新课程教学优秀成果,推广优秀教师的有效教学经验。

4、努力提升后20%学生的学习成绩,确保高新三小

15 各方面的能力在全市领先,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成功标志: 教师:

(1)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经验之中,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适时拓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师生对话、合作、沟通的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在各级教学业务比赛中有较多人次获奖;做到“四好”:备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课、出好一份试卷、写好一篇经验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2)各科都有区及以上的骨干教师。

(3)编写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若干本。

(4)有一套完整实用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课件、作业本、试卷库。

(5)编印优秀课堂教学案例集、教师论文集。 学生:

(1)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基础扎实,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品质全面提高,自主发展。

(2)每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居全区前列。 (4)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多、获奖级别有所提高,

16 名列全区前茅。

(四)教师管理

1、具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既懂得团结协作,又能胜任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师资队伍。

2、实施策略: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1) 继续坚持“教师暑期师德学习培训”制度,要求所有老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自我提升,写出师德培训体会;

(2)要开展经常性的师德理论学习以及平时正常的教育工作;坚持每年一度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 (3)制定高新三小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每年对所有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凡是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下一年度不予聘任。

(二)抓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对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每个教师开展自我分析,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定期派部分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铸成发散点;定期让部分骨干教师开出示范课或开展讲座,形成发散面,不断开拓教师的教育思

17 维空间和教育理论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2)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每年至少1-2次邀请专家或者名师作教学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员参与的赛课活动,提高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完善学校教师培养与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3)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我校校本教研的层次与品位;修订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强化校本研训和教育科研。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实施派出学习归来汇报课制度;对学区以上的公开课、展示课,各教研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采用磨课制,力争培养出更多的教学骨干;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启动各教研组的作业练习的选编工作。

(4)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堡垒作用,完善学校先进教研组评比办法,根据各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评比条件,每学期评出先进教研组2个,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5)根据民办学校管理灵活的特点,实行优胜劣汰制度。通过三年的努力,继续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淘汰个别不适应三小教育教学管理的教师,使学校的整体素质更上一层楼。

18 (6)加大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全国或省内优秀教师来校上示范课;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开宽教师视野,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促进教师迅速成长。

(7)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培养措施。除校内采取师徒互帮互学外,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机会,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8)健全和完善学校星级教师评定工作,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争当名师,力争上游。

(三)稳定教师队伍

(1)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努力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对在高新三小工作的老师,我们尽最大可能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下心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逐步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经济待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拉开特别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使优秀教师能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3)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师,了解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共同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问题;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职工课余活动,放松教职工的心情,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 (4)适时邀请专家为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

3、推进计划

19 (1)2015年9月-2016年8月

通过学校全员赛课、星级教师的评比活动,使教师寻找自己的差距,提出努力的方向;争取30%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上区级及以上公开课。 (2)2016年9月-2017年8月

继续重视、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特别是学校三星级教师的作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人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培养一批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师队伍;50%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上区级以上公开课。 (3)2017年9月-2018年8月

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型团队;力争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爱生如子、教学风格独特、教学质量令人信服的骨干教师群体,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胜任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65%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上区级及以上公开课。

4、成功标志:

(1)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教育思想紧跟时代步伐。 (2)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三星级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

(3)教师的师德修养、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稳定在85%以上;涌现出一定数量的高新

20 区级的优秀教师。

(4)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参加上级有关论文、案例、命题、优质课评比、课题研究等获奖率大幅度提高。

(5)教师的本科学历、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进一步得到提高,教师年龄结构进一步合理。

(6)教师队伍趋于稳定,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五)教科研工作

1、具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技能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成果,力争在上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取一定的名次。注重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教科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实施策略

(1)明确教科研工作职责,加强对教育科研的领导。完善教科研工作管理机构建设和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为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制度上的准备。

(2)学校把教育科研放在“年度工作计划”的突出位置,领导好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加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

21 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工作效率。在一定的条件下,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学校对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动态;指导教研组推进教学课题教学的探讨和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横向联系,与其他兄弟学校共同开展调研工作。互通有无,交流信息,相互学习,相互取经,做到优势互补。 (5)深入课题组指导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水平,努力使课题的研究切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新课改的需要;对已经申报的课题,指导有关课题组争取按时结题;同时指导教师有选择地争取申报新的课题。 (6)组建自主性学习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团队,外出学习取经、聘请专家引导,大胆尝试,力争“自主性学习”研究尽快出成果

(7)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网络。形成学校教科室——教研组——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网络。密切教育科研、教研、教学工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8)强化校本培训,实行研训一体化,建设一支校本培训骨干队伍,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

22 (9)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育科研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6年8月:

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编制《宝鸡高新第三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刚要》《宝鸡高新第三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和编制《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邀请教育科研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培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撰写《宝鸡高新第三小学教师教科研论文集》。积极探索课堂自主性学习模式,尝试自主性学习实验方案。 2016年9月-2017年8月: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争取每位教师每一学年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组织好“教师读书随笔”征文活动;在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教师教科研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刊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师优秀论文集》。做好自主性学习课题的方案设计、材料整理和申报工作,使自主性学习研究有实质性进展。 2017年9月-2018年8月:

教师的科研意识更加浓厚,课题教学都能注重教学反思,争取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在参加上级有关优质课比赛、教学技能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能有县级及以上的课题成果,并使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真正起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23

4、成功标志:

(1)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浓厚;消除过去的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上的“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科研就是写写文章”等不正确的认识,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

(2)学校有一套完整而实用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比较实用的教师教科研评比、奖励办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3)每年有一本教科研方面的论文集。

(4)三年内有3个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结题或获奖;自主性学习研究课题获得突破性进展,课题顺利结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

(5)有一套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作业、练习、考试、复习的校本教材。

(6)参加区级的有关论文、案例评比,获奖率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1%及以上,并且有3-5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

(六)后勤服务

1、具体目标:

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健康、温馨、文明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确保食品质量;健全后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后勤管理

24 措施;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创建平安、整洁的师生生活环境;提升校园软、硬环境的层次,保障学校日常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的高效健康运行。

2、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按照“分工负责,各尽其职,高效动作”的原则,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规范电线、网线安装,规范配电箱维护,及时维修教育教学设施,更新办公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3)完善教学装备,重视信息化建设。教师办公室电脑配备齐全,满足现代化教学、办公需要。建设校园局域网,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完成学校宣传载体的及时更新,建设电子幕墙,改善校容校貌。

(4)加强对后勤人员、生活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做好资源配置及服务工作。学校章程明确,按不低于年度净资产增加额的25%提取发展基金。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提出土建工作计划、设施改造计划、设备添置计划,重点在于创新、在于建设现代化的一流学校,用好发展基金。

3、推进计划:

2015年9月-2016年8月:完善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等

25 资源配置,完善后勤保障制度,落实对后勤人员、生活教师的安全培训措施,促使后勤人员、生活教师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优化后勤服务品位,巩固平安校园成果,为实现我校各项工作正常提供有力保障。

2016年9月-2017年8月:进一步加强校园软硬环境建设,创建节能环保型绿色校园。

2017年9月-2018年8月:打造学校文化与教育内涵品质,努力建成“心智文化主题”校园,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2、组织保障

一是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

二是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为,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26

3、资源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出台为学校优秀教师购买商业保险方案,每年有5%教师进入享受名单。

三是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是安全保障。做好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校车安全、杜绝违规用电行为、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习,强化师生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加强校园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各种安全应急预案等。

2014年是我校创办1周年,2015年学校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步步走来靠的是创业精神,学校发展规划定出的目标仍然要靠全体教职工来实现。创业是一种智慧,善于在思考中突破;创业又是一种开拓,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创业更是一种进取,永不言败充满不折不挠的韧劲,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相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立足学校实际,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走内

27 涵发展之路,以内涵发展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以内涵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苦干巧干,不断进取,把宝鸡高新第三小学办成“家长满意的学校,质量一流的学校”,共同谱写宝鸡高新第三小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28

第四篇:宝鸡文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一、 选择题

1.以下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的是()A.戴尔B.布鲁姆C.皮亚杰D斯金纳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尽量选择较多的媒体,以实现多感官刺激。

B.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线性组合。

C.尽管新媒体不断出现,功能不断扩大,但不可能完全代替老的媒体

D.多媒体肯定比单一媒体好

3.布鲁姆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A.了解、理解和应用B.认知、情感和动作C.生理、心理和情感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4.不属于教学设计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是()

A.学习目标 B.学习者一般特征C.学习风格 D初始能力

5.教学评价按照功能分为()。

A.计划评价、项目评价、产品评价B.自身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定量评价D.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6.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级。

A.系统级、产品级、课堂级B.教育局、学校、教师

C.国家级、省级、市级D.教师级、学生级、课堂级

7.下列不属于搜索引擎的是()A.YahooB.WebquestC.GoogleD.Baidu

8.下列部署以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是()A.学习理论B.教学理论C.计算机理论D.传播理论

9.下列哪个是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A.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于学习很重要B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

C.学习过程是一个顿悟的过程D.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10.教师借助评价中所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是利用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调控功能B.教学功能C.激励功能D.诊断功能

二、填空题

1.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把人类经验的获得分为:

等三个发展阶段。

3.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开发涉及五个主要成分:、

4.教学媒体按照作用于人类的感官的不同分为:、、、

三、

1.

2.

3.

4.

四、

1.

2.

3.

4.

五、 名词解释 积件 教育技术(AECT94) 网络课程 教学系统设计 简答题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有哪些?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有哪些? 论述题 2.远程教育经历的由19世纪中叶兴起的、20世纪初兴起的20世纪末期出现的

讲授法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大家通常认为它只适合学生的被动学习,你认为呢?

第五篇:西安翻译学院工程技术学院扶贫调研团队再赴宝鸡陈仓调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我省高校扶贫攻坚工作,根据校扶贫办整体部署,7月13日,工程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一流专业建设团队、“支持工作室”与“精益团队”三强联合,组成了工程技术学院扶贫调研团队,继7月2日宝鸡陈仓区万龙公司扶贫调研后,再次前往宝鸡陈仓区贾村镇进行精准扶贫相关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分别由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支持创新工作室发起人、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支侃买,工作室成员教务办主任陈彩彦、创客中心主任马永輝;团总支书记、“精谊团队”指导老师王荣平、团总支副书记、“精谊团队”指导老师余乐,“精谊团队”成员张晨希、见李燕、钱瑞丰、徐凡等老师组成。同时,此次调研活动携带了由丁祖诒教育基金会提供的价值6000元的捐赠物资。

7月13日中午抵达宝鸡陈仓后,调研团队稍作休整便到东关镇科技园社区服务站进行调研,受到了服务站党支部乔书记和梁主任的热情接待。梁主任向调研团队介绍到,“其实社区服务站就是一个家”,服务宗旨为“礼仪诚信,清雅素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四点半课堂和社区党员活动室,四点半课堂主要是辅导六年级以下孩子的学习,而社区党员活动室在乔书记的带领下实现了真正的一室多用。在乔书记和梁主任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参观了宝鸡秦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是制造货车的排气设备。当参观中团队成员对相关机械配件一头雾水时,公司工会张主席用一个用词---“发动机的口罩”,一语道破。据张主席介绍,公司看似不大,却拥有两家分公司,最多年产值为6万套。

7月14日上午,在共青团陈仓区委的牵线搭桥下,调研团队走进贾村镇,与贾村镇党委李副书记、驻村工作队田队长、村委杨主任一起深入扶贫一线花园村、殿沟村开展相关调研。经过近四个多小时的走访调研,共调研花园村、殿沟村养殖黑猪、秦川牛、野猪、土鸡、"绿壳蛋″鸡、山羊、土蜂蜜等基地8个。同时,完成丁租诒教育基金会捐赠扶贫物资转运交接工作。

7月14日下午调研团队在殿沟村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与各个养殖大户进一步进行了交流。座谈会上,老支书马书记详细介绍了殿沟村与花园村的村情村貌、经济发展状况和近几年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西安翻译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支侃买指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是大势所趋,要充分挖掘学校和当地的优势资源,激发活力,为殿沟村和花园村经济发展助力;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双方一定要密切合作、多沟通。同时,西安翻译学院将充分调动和积极发挥民办高校机制灵活及发展定位,为扶贫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随后与会双方就企业如何发展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讨论,西安翻译学院也希望经过电子商务产业扶贫工作将殿沟村和花园村的农产品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电子商务产业扶贫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电商扶贫工作,助力贾村镇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此次调研活动完成了由丁祖诒教育基金会提供的价值6000元的物资捐赠

合影留念

本次调研由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支持创新工作室发起人、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支侃买带队

上一篇: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下一篇:部机关党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