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

2022-08-02

第一篇: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

鞍山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鞍山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中小企业,是指在鞍山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的符合国家有关中小企业划分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第三条 市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市、县(市、区)主管中小企业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对中小企业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督促发展中小企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中小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落实有关政策措施。

第四条 县(市)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根据法律、

1 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将中小企业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扶持重点,完善本地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五条 市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中小企业统计制度,准确反映中小企业发展运行状况。

第六条 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强化政府行政协调服务机构的协调、组织、实施功能,支持引导、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与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七条 中小企业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小企业应当严格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不得向中小企业摊派财物,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中小企业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有权拒绝和有权举报、控告。

2 第八条 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其依法参与公平竞争与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歧视,不得附加不平等的交易条件。

第九条

中小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社会保障、资源环保、质量、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管理,不得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条 中小企业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恪守诚实守信原则,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章 资金支持

第十一条 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应当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用于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视财政增长逐年增加。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或者以其他方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无偿使用原则。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辅导、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开拓市场、管理(创新)咨询、法律法规宣传、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等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3 基金的配套等方面服务。每年应从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列支部分资金直接用于中小企业培训补贴;鼓励和支持企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将人才开发经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予以税前扣除;逐年增加对产业型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支持。

第十三条 各类商业银行、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创新信贷方式,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和支持境外金融机构来鞍开展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建立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第十四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数据档案库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网络,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

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信用信息征集机构应当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

鼓励依法设立的信用评估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服务。

4 第十五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指导、监督,推动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信用担保风险控制机制。支持建立担保业自律性组织,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第十六条 对中小企业以资产抵押办理银行贷款,登记部门应当公示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和时限,降低登记成本,积极推进标准化、电子化快捷服务,不得指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强制性评估。

中小企业申请办理股权出质登记的,免收登记费用。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应当在预算中安排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制度,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信用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县(市)区级财政安排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章 创业扶持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创业扶持的政策措施,引导创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环保节能型、农产品加工型等中小企业,重点扶持初创的、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要加强创业辅导,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技术创新、风险防范、企业诊断

5 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各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应为创办中小企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各种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

第十九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保护中小企业依法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权利,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中小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经营。除法律、法规规定实行许可经营或限制经营品种外,企业经营范围由企业自主决定,工商部门应按企业申请核定。分公司的经营范围可以超出总公司经营范围,对其中涉及经营条件、经营资格需办理前置审批的,可由分公司办理。经营多种行业、规模较大、不会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且不与其他企业名称相同的,企业名称可不反映行业特点。

鼓励创办中小企业。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经营领域,中小企业都可以进入并依法从事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加以限制。

第二十条 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企业未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不再实行审批制,将区分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公司注册资本可分期到位,首次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20%。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意外,对申报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额。若干自然人每人出资一元以上资金即可申请设立合伙企业。对由政府相关部门立项,符合登记条件、尚未取得前置审批而暂不具备生

6 产经营条件的企业,可核发带有“筹建”字样的营业执照,待取得有关行政许可和专项审批后核准其经营资格。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安排必要的中小企业建设用地,采取利用原有存量建设用地、闲置厂房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和经营场所。同时对初创的中小企业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放宽注册资本登记等方面予以支持。允许通过土地整理、置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办法解决初创中小企业建设用地。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增强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策划、技术支持、融资担保、商务代理等服务功能,扶持、引导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进入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聚集发展。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利用现有开发区、产业园区资源,投资建设中小企业创园区。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场地和楼宇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根据孵化器内成功创办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对其进行资金补助。

鼓励自然人或者企业法人依法以工业产权或者非专利技术投资参与创办中小企业。允许以管理才能、技术专长等人力资本作价入股,其出资比例由全体股东协议确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创办新企业的,对其出资所占注册资本比例可不做限制。

7 第二十三条 实行试营业制度。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老弱病残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等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除经营需前置审批的事项外,可申请试营业,免费核发有效期未6个月的营业执照;6个月后继续经营的,换发正式营业执照。试营业期间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小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5万元.对不设固定地点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跨区经营时,不需要重新办理工商登记。

第二十四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大专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退役士兵等创办中小企业的人员提供工商、财税、融资、人才档案、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险灯方面的咨询和便利措施,免费进行创业辅导和培训。对创办的中小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费减免或者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农村进城打工人员及大专院校毕业生。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进入省中小企业厅组织评选的“千户成长型企业”的鞍山入围企业,市财政将择优给予资金扶持,每户企业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

第四章 技术创新

第二十六条

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予以资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设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

8 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及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研发和质量技术检测等社会化技术服务,使中小企业形成孵化、中试、研发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力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专利产品,打造新名牌。

第二十七条

建立和完善鞍山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博士、硕士科研实验基地;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向中小企业开放试验室等科研场所,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中小企业建立的各类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在建设资金、建设用地、人才引进和科技项目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第二十八条

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制定知识产权规划,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建立企业专利数据库,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利用与保护。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知识产权的投入,积极申请、保护、实施专利和商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小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小企业应当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创建

9 著名品牌、驰名商标,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中小企业获得驰名商标、国家和省名牌称号、专利奖项的产品和项目,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专精特新”产品开发项目,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章 市场开拓

第二十九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项目配套,通过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和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中小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外大企业的产业链或者采购系统。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可享受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

第三十条 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根据本市产业发展重点,每年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品拓展市场。扶持中小企业参与农产品运销、促进城乡贸易、搞活商品流通。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市政府给予相关支持。

第三十一条 保护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完善品牌建设激励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创建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小企业的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地理标识产品、省级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以及省著名商标称号的,市政府给予相应奖励。

10 第三十二条 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国际标准认证,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对能够制定行业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的企业,由市政府给予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扶持。

第三十三条 鼓励和促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在本市建立健全安全电子认证体系、在线支付体系及设立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产品销路,降低营销成本。

第三十四条 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应当及时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采购信息,为中小企业获得采购合同提供指导和服务。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实行首购和订购制度。并逐步扩大中小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

第三十五条 发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参与国际贸易,推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中小企业应当积极争取通过开展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开拓国际市场。

第三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第六章 社会服务

11 第三十七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非国有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应当建立中小企业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库,推动各类人才的交流。 鼓励建立区域性的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测评与推荐中心,促进中小企业职业经营者队伍的发展。

第三十八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政府行政协调服务机构、公益性服务机构和商业性服务机构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制定和完善中介服务机构考核与评定机制,鼓励其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其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考核和评定的中介服务机构,列入政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优先支持名单。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交流、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资金融通、法律援助、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人员培训、产权交易等服务。政府主办或者资助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应当向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服务。

第三十九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培训示范机构、基地的示范作用,依托大中专院校、各类培训

12 机构和企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培训网络。鼓励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职业学校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各类培训,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中小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第四十条 各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应引导协助中小企业成立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促进会等行业自律性社会组织,开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服务活动,及时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中小企业的建议和要求,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化制度,提升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及技术应用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市场营销和售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网,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融资信息、技术推广、人才交流等专项信息服务,发布企业信用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和展示企业形象的网络平台。

第四十二条

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网站,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改善经营管理,开展网上交易,推动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网,及时公布政策法规和市场动态,发布企业信用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和展示企业形象的网络平台。

13 第四十三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整合利用法律服务资源,推动中小企业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建设,开展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

第七章 权益保护

第四十四条 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投诉中心,完善受理举报制度,公开程序和方式,依法查处侵犯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第四十五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开展中小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提供赞助或者资助、订购报刊或者图书、参加社会团体或者学术研讨会、购买指定商品或者接受指定服务。除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外,不得强制对中小企业开展培训、考核、评比、达标、升级等活动。依法开展考核、评比、达标、升级的,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企业负担监督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六条 中小企业因配合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或者其他市政建设项目使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协助解决资金、建设用地等问题;需要拆迁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14 第四十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有关事项,给中小企业造成损失的;

(二)截留、挪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或者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以及其他扶持资金的;

(三)其他损害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各县(市)区可以根据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的实施办法。

第四十九条 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负责对该《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第五十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

【发布单位】80616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5-11-25 【生效日期】1996-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

(1995年11月1日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5年11月25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1996年1月1日起施

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督内容

第三章 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保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保证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保证全国、省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贯彻与执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对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实施法律监督;对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施监督。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基本的组织形式。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处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日常工作。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

第三条 第三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注重效率。必要时向社会公布监督结果。

第四条 第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是本行政区域内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被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监督。

第二章 监督内容

第五条 第五条 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是否违反司法程序,是否拒绝受理依法当受理的案件、扩大案件管辖权、超时限办案、超期羁押,是否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出的判决、裁定、决定是否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

(三)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决定是否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

(四)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或者罢免、撤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是否有违法行为;

(五)市人民政府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执法活动中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

第六条 第六条 工作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作出的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

(二)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体育、卫生、司法、民政、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

(四)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以及申诉、控告和检举的处理情况;

(五)其他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并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第七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违反廉政规定的严重腐败行为;

(三)渎职、失职和滥用职权的行为;

(四)重大决策的失误;

(五)因严重官僚主义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八条 第八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产生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情况。

第三章 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第九条 第九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下列方式:

(一)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二)审查规范性文件;

(三)开展视察;

(四)组织执法检查;

(五)听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述职;

(六)组织评议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评议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七)督促办理建议、批评和意见;

(八)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

(九)重特大案件呈报备案;

(十)进行询问和质询;

(十一)组织对特定问题调查;

(十二)提出罢免和撤职案。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依法采用其他有效的监督方式。

第十条 第十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应及时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下列重大事项:

(一)经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较大的调整和变更情况;

(二)改革、开放方面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方案;

(三)本级决算草案;

(四)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

(五)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六)列为市级及市级以上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情况;

(七)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和调整情况;

(八)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重大措施;

(九)维护社会稳定、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治理的重大措施;

(十)发生重大灾害和重大事故及处理情况;

(十一)对危害严重,影响重大的案件的检察、审判情况;

(十二)对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需要限制人身自由的;

(十三)同国外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情况;

(十四)授予本市公民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地方荣誉称号;

(十五)设立永久性纪念物和纪念日;

(十六)对人民群众生活有重大影响和其他有必要提请报告的事项。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提议常务委员会听取工作报告;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常务委员会听取工作报告。

前款提议和提请听取的工作报告,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的工作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应于会议举行前三十日通知有关机关。

有关机关须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前十日将工作报告送交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常务委员会临时决定听取的工作报告,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工作报告后,由分组会议或全体会议进行审议。

主任会议可以将工作报告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的工作报告,报告机关的负责人必须到会报告,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工作报告未获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的,报告机关应在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重新报告。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决定或提出审议意见。有关机关对决议、决定应当认真执行,对提出的审议意见应当认真办理。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听取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有关情况汇报。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对本市地方性法规在应用中所作的解释;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通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作出的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和其他关于审判、检察工作的政策性规定、决定;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均须在发布之日起十五日内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条例第十八条所列的规范性文件,应责成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部门在收到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查完毕。专门委员会或工作部门发现有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应及时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进行审议。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视违法程度发出法律监督书,责成制定机关自行纠正或作出予以撤销的处理决定。

法律监督书应载明违法文件的名称和要求纠正的内容、理由、时限等。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有关机关对法律监督书的规定应严格执行,并应在限期内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应在接到法律监督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报告。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视察。也可以组织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上述机关及其部门进行视察。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组织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本委员会职权范围内有关的工作进行视察,并可以就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视察时,被视察单位或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当如实报告工作,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作出决定或决议。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法规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可以组织执法检查。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对与本委员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可以组织执法检查。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在接受任命前必须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作任职报告。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凡是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在任职期间要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述职报告。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述职报告一般以书面形式进行。述职人员应在任职的第二年和第四年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报一份述职报告。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可以有选择地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听取述职报告。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适时组织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选择地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和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应述职人员的工作进行评议。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评议可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进行,也可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评议。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执法检查和评议应组织执法检查组和评议组。

执法检查组和评议组有权查阅或调阅有关案卷、材料,掌握法律、法规实施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支持执法检查组和评议组的工作,提供真实情况。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执法检查组、评议组的执法检查报告和评议报告,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决定列入会议议程。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组织的执法检查的执法检查报告,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列入会议议程。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评议所提出的整改意见,由主任会议以书面形式交受检或受评机关办理。受检或受评机关应在六个月内将改进的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受检、受评机关和受评人员在限定时间内未能改进工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对执法中特别重大的违法案件,常务委员会可以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并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及时转交有关机关办理,有关机关必须认真研究,及时处理,答复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于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答复的,有关机关必须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说明,并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每年第三季度有关机关应当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办理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全面情况。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下列案件实行呈报备案制度:

(一)危害严重,影响重大的案件;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的案件;

(三)检察院免诉、抗诉的案件;

(四)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案件;

(五)本选区内的全国、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案件;

(六)政法干警的违法侵权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

(七)涉及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违法案件。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违法行为;

(二)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行政措施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通告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

(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对案件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决定在认定事实上或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的;

(四)不服司法机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决定,经申诉被司法机关驳回或者按程序提出申诉三个月,主办司法机关不予答复的;

(五)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渎职、滥用职权、重大决策失误和因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行为的;

(六)县(市)区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或者罢免、撤销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违法的;

(七)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应当受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对受理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部门分别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一般申诉、控告和检举转交有关机关办理。有关机关应在三十日内将办理结果直接答复申诉、控告和检举人;

(二)重大申诉、控告和检举以及全国、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转办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求协办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交办的和长期未经处理的申诉、控告和检举转交有关机关后,有关机关应在三个月内,将办理结果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部门对有关机关的办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听取汇报、查阅案卷,必要时,可以建议主任会议听取有关机关的汇报,由主任会议作下列处理:

(一)交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复议、复查和纠正;

(二)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提请常务委员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

(三)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可以提出处理意见或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和工作报告时,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询问,有关机关应当认真回答或作出说明。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代表视察、执法检查、评议和特定问题调查召开会议时,有关机关或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代表或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询问。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质询案应当针对下列事项:

(一)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重大问题;

(二)行政管理、审判、检察工作中的重大失误;

(三)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重大问题;

(四)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渎职、滥用职权,重大决策失误和因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行为;

(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六)其他应当质询的事项。

质询案须写明质询的对象、问题和内容,并以书形式提出。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提出的质询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或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会议上作出口头答复。

在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出席会议,发表意见。有关专门委员会应当向主任会议提出受质询机关负责人答复情况的书面报告。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将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同意,被质询机关也可以书面答复质询案。被质询机关主要负责人必须在书面答复上署名。

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提出的书面答复,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或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对答复不满意时,可以提出要求,经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对第二次答复仍不满意时,常务委员会可以作出决议或者决定。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决定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特定问题包括:

(一)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严重违反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的行为;

(二)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违反国家方针政策的重大事件;

(三)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严重违法、失职的行为;

(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诉、控告和检举的重大问题;

(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

(六)制定重要的地方性法规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七)需要调查处理的其他特定问题。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特定问题的调查由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常务委员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其成员由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提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七条 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时,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如实提供情况和材料。如果涉及国家机密和公民隐私的,调查委员会应当保密。

调查委员会有权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及其部门协助调查工作。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协助调查委员会进行工作。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八条 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束后,应当提出调查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定。

第四十九条 第四十九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主任会议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五分之一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撤职案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出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的撤职案和罢免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撤职案和罢免案应采用书面形式,写明要求撤职和罢免的对象和理由,并提供有关的材料。

第五十条 第五十条 撤职案和罢免案提出后,应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分别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一)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表决;

(二)先交有关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三)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后处理。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一条 撤职案和罢免案提交表决前,被提出撤职或罢免的人员有权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

申辩意见,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会议。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二条 撤职案和罢免案的表决应当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决定代理人选,须报省人民检察院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罢免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决议,须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第五十三条 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下列行为之一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机关、组织给予有关负责人通报批评,直至行政处分:

(一)不执行法律、法规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

(二)应报送的规范性文件逾期不报的;

(三)拒绝或拖延提出工作报告,或者作虚假报告的;

(四)谎报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虚假决算、擅自变更批准的计划和预算的;

(五)拒绝向视察人员、执法检查组、评议组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供材料,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六)拒不答复质询或者作虚假答复的;

(七)对限期报告结果的申诉、控告和检举以及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逾期不予办理的;

(八)其他妨碍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

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四条 对有前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任人员,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要求其作出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撤销其职务,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予以罢免。

第五十五条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国家、社会或法人、公民权益造成重大损害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的决议、决定不当的,可以在接到决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申辩意见,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也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陈述意见。

有关监督的决议、决定,在市或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变更或撤销之前,仍然有效。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施行前,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监督工作的规定、决定,与本条例相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

第五十八条 第五十八条 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工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九条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唐山市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2012年12月26日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8次会议通过

2013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批准

2013年6月3日唐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公布

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资集体协商行为,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河北省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条例》、《河北省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行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工资集体协商,可以分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区域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

第三条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平等、诚信、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下区域同行业企业达到十家以上,应当以行业为主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可以以乡镇、街道或者村、社区为单位开展区域工资集体协商。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促进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导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使工资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资集体合同的审查,监督检查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开发区(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等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应当根据授权或者委托,负责管理辖区内工资集体合同的审查和工资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

各级工会应当指导、帮助、参与职工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依法对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问题。

第八条

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会、企业方代表组织,可以从熟悉劳动保障、经济、法律、财务等工作的人员中聘任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指导、帮助协商双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第二章

协商内容

第九条

协商双方应当就下列内容进行协商:

(一)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

(二)工资支付办法、支付时间;

(三)年度工资水平或者工资总额、调整幅度和调整办法;

(四)津贴、补贴标准及奖金等分配办法;

(五)福利待遇;

(六)计时工资、计件单价和劳动定额标准;

(七)病事假和妇女孕期、产期、哺乳期及各种有薪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八)学徒期、见习期、试用期的工资待遇;

(九)违约责任;

(十)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有关事项。

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应当就最低支付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单价和劳动定额等进行协商。双方协商的最低支付工资标准,应当高于政府颁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定额和工时工价标准,应当遵循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正常劳动条件下、百分之九十以上职工能够完成的原则。

实行年薪制的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应当就职工工资增长和企业经营者年薪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协商。

第十条

劳动关系双方协商确定工资等事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以下列因素作为协商依据:

(一)企业方生产经营状况;

(二)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三)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四)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经济增长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五)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六)本地区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增长率;

(七)其他与职工工资有关的因素。

第十一条

如果发生企业方用工需求减少等情形,为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经劳动关系双方平等协商可以采取灵活用工等措施。

如果因工资问题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可以由上级工会指定协商代表与企业方进行协商,同级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为第三方参加协商会议,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做好协商工作。

第三章

协商代表

第十二条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每方代表为三至七人,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中每方代表不超过十一人,双方代表人数对等,不能兼任。协商代表任期自协商代表产生之日起至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履行期满之日止。

双方协商代表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或者姻亲关系及其他可能妨碍集体协商关系的,应当回避并另选派他人。具体回避人员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

协商双方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职工方首席代表由企业、行业、区域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不能参加协商的,须书面委托本方其他协商代表担任。企业尚未建立工会的,首席代表应当从协商代表中推举产生;行业、区域尚未建立工会的,首席代表可以由行业所在区域相应一级的工会主席担任,也可以由上级工会选派或者在上级工会指导下从行业、区域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企业方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不能参加协商的,须书面委托本方其他人员担任。

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中,企业方首席代表由行业协会主席或者企业代表组织负责人担任。尚未建立上述组织的,由企业共同推荐产生;如果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由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定。

第十四条

协商双方均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协商代表,受委托的协商代表不得担任首席代表,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

第十五条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职工方协商代表,由工会组织推荐,其中一线职工代表不低于三分之一,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方协商代表由职工民主推举,并得到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中职工方协商代表,由每个企业工会推选一名代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全体职工推选),在本企业公示三天,职工无异议后上报行业工会或者区域工会。行业工会或者区域工会选派其中二至十名,经所有代表同意后作为正式代表,其余人员可作为列席代表参与正式协商。

职工方协商代表确定后,应当报上级工会组织备案,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及行业、区域内各企业的职工进行公布。

第十六条

企业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确定。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中企业方代表,由每个企业推荐一名,行业协会选派其中二至十名,经所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同意后作为正式代表,其余人员可作为列席代表参与正式协商。

第十七条

列席代表在协商期间具有建议权,可以在休会期间与正式代表交换意见。列席代表在正式协商时只能听取意见,不能发表意见。

第十八条

协商代表无法履行职责的,应当在十五日内按照本条例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的规定委派或者推选出新的协商代表。

第十九条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履行下列职责:

(一)代表本方参加工资集体协商;

(二)征求本方人员的意见,并向其报告协商情况和回答询问;

(三)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四)代表本方参加工资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五)监督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协商代表应当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工作陕序,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得强迫对方接受己方要求、条件,5不得采取收买、欺骗、威胁对方协商代表等行为。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为协商代表提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行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因履行代表职责占用劳动时间的,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其享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福利等待遇不变。

第二十二条

职工方协商代表在任期内,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确因工作需要变更职工方代表工作岗位的,应当事先征求企业工会或者上级工会意见。

职工方协商代表在工资集体协商期间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

第四章

协商程序

第二十三条

协商双方均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订立工资集体合同的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工资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答复,明确协商时间,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规模以上企业五分之一以上职工,其他企业、行业、区域三分之一以上职工有工资集体协商要求的,工会应当向企业方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与企业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行业、区域,所在地工会应当向企业方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第二十四条

职工方提出或者答复工资集体协商要约确有困难的,上级工会可以代替本级工会提出要约或者作出答复。

第二十五条

企业、行业、区域工会应当在工资集体协商开始的五个工作日之前向上一级工会报告,上一级工会可以指派人员对职工方协商代表进行业务培训、指导。

第二十六条

在协商开始的五个工作日之前,企业方应当如实向职工方协商代表提供企业经营状况和相关财务报表等资料。职工方应当向企业方协商代表提供职工方协商意向。

第二十七条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采取协商会议的方式进行,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首次会议由提出协商意向一方的首席代表主持。

会议内容应当有书面记录,记录由双方首席代表和记录员签字确认。记录员由协商双方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

第二十八条

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应当在七日内由企业方制作工资集体合同文本草案。如果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形导致协商无法进行的,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重新协商。

第二十九条

工资集体合同文本草案形成后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工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职工的半数以上同意,工资集体合同草案方可通过。

企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 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文本经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对本行业、本区域的企业和职工都具有约束力。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覆盖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协商,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合同或者认可协议。企业工资集体合同或者认可协议确定的标准不得低于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条

工资集体合同应当在协商开始之日起六十日内订立。工资集体合同期限最长为一年,每年至少协商一次,期满前六十日内,双方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重新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企业方应当在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七日内将工资集体合同文本及下列材料按照规定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

(一)工资集体合同送审表;

(二)协商双方代表名单;

(三)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名单及认可协议;

(四)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工资集体合同草案的决议;

(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白收到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完毕,如果没有异议,应当及时向协商双方送达审查意见书,工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如果规定期限内协商双方未收到审查意见书,视为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工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审查意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协商双方的名称、地址;

(二)收到时间;

(三)审查意见和理由;

(四)作出审查意见的时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工资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在审查意见中注明修改意见,并自收到工资集体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审查意见通知协商双方,工资集体合同不能生效。协商双方应当就修改意见及时协商,对审查意见无异议的,应当经协商一致后修改工资集体合同,并重新报送审查;一方或者双方对审查意见有异议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三十三条

企业方应当在工资集体合同生效后五日内,将合同文本向全体职工公布。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所涉及的各企业要将合同文本与企业认可协议一同向职工公布。

企业、行业、区域工会应当同时将工资集体合同正式文本报送上级工会备案。

第三十四条

在工资集体合同有效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双方可以协商变更或者解除工资集体合同:

(一)双方协商一致的;

(二)签订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修改或者废止的;

(三)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改变或者破产、兼并、解散、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工资集体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

(四)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发生较大变化的;

(五)工资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者解除条件出现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争议处理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本地区企业履行工资集体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可以实施行政告知;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企业,应当书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将其列为不良信用企业,记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档案纳入政务公开的范围。

对不良信用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取消其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评优评先资格和荣誉称号。

第三十六条

地方工会对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可以发出整改意见书,要求企业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向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各乡镇、街道应当成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小组,对辖区内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帮助。

第三十七条

企业、行业、区域应当成立由双方协商代表等人员组成的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本企业或者本行业、本区域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共同研究,协商处理。

企业、行业、区域应当将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

第三十八条

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因程序、内容等发生争议,双方不能协商解决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有关方面人员共同协调处理。

第三十九条

对协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协商一方或者双方均可以提请本方上级进行协调处理,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会、企业代表组织接到申请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通知其他各方,并自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处理完毕。争议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四十条

协商双方因履行工资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企业方违反工资集体合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方承担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协商或者不答复对方提出的协商要约的;

(二)未在规定期限内订立工资集体合同或者未在规定期限内续签的;

(三)无正当理由始终以唯一方案或者立场排斥对方合理意见和主张,造成工资集体合同无法正常签订的;

(四)阻挠上级工会指导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

第四十二条

企业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扣发、降低协商代表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限期补发应得的劳动报酬、恢复并补偿福利待遇;逾期不支付的,责令企业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协商代表加付赔偿金。

第四十三条

企业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解除协商代表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恢复其工作,补发和补偿被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期间应得的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不能恢复工作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给予本人上年年收入二倍的赔偿金。

企业方未征求企业工会或者上级工会意见,擅自变更职工方协商代表岗位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恢复其原岗位工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违规方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未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

(二)阻挠监督检查的;

(三)违反第三十八条规定拒绝协调处理的;

(四)不履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可以参照本条例规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鞍山师范学院学生会管理条例

鞍山师范学院校级团学组织管理条例

第一章会议制度

第一条宗旨:为保障会议顺利、高效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如下会议制度。本制度

以条文形式规定了会议基本规则的根本任务,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部员及其他

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并且有维护制度尊严,保证制度实施的职责。

第二条组织与安排

(一)为使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学生会将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工作会议。

(二)会议由学生会秘书处组织、通知,并负责记录、考勤。

(三)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到会。如有特殊情况,部员可在会议前向其部长请假,部长向其

分管副主席汇报,最后由文秘部备案。

第三条会议形式

(一)主席团例会

由主席团成员参加。会议内容包括:总结本周工作,提出下一周的工作计划。及时

发现问题,以保证学生会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主席团部长例会

由主席团及各部部长参加。会议内容包括:各部部长总结本部本周工作,并提出下

周计划,由主席团统筹规划并指导,以保证工作快速高效实行。

(三)职能中心会议

由本职能中心分管副主席及部门参加。会议内容包括:各分管主席安排本职能中心

近期工作,下属各部长向分管主席汇报近阶段工作。由本中心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四)各部门例会

由本部部长及部员参加。会议内容包括:各部门部长安排本部定期召开会议,时间

地点自定并由本部门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五)校院主席团例会

由校学生会主席团及各学院主席参加。会议内容包括:统筹部署校、院级活动,加

强校、院学生会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以确保工作有条不

紊地进行。

(六)校院部门例会

由校学生会部长及各学院学生会相关部门部长参加。会议内容包括:相互借鉴工作

中的经验及技巧,加强校、院相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及部门

特色活动。

(七)全体委员会

学生会的全体成员参加。内容包括:安排一学期的任务,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各部

应做好参会准备,及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和意见及对下阶段工作的创新想法。

(八)不定期会议

由主席召集所需成员召开,对临时任务和紧迫问题给予布置和解决。

第四条会议记录和监督、检查

(一)会议内容由相关部门负责记录与整理。

(二)由文秘部部长进行会议监督并做出会议评定。

(三)无故不到三次以上(含三次)者视为自动退会,提交团委老师拿出处理意见。

第二章日常工作制度

第一条各部门在学期第一个星期内,拟一份本学期工作计划交至文秘部。

第二条各部门在学期末,拟一式两份本学期工作总结交至文秘部。

第三条各部门必须按照学期工作计划进行活动,不得擅自更改,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说明。

第四条各部门必须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各项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必须积极协助活动主负责部门。

第六条各种材料均需一式两份(电子版与打印版),学生会各种工作档案由文秘部负责管

理、分类归档。工作档案要把电子版的发至学生会邮箱,打印版放至学生会办公室

本部门档案盒里。

第七条各部门工作服从主席团决定,执行过程遇到困难或问题应及时向上一级汇报,各部

长还需负责该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第八条所有学生干部应积极参加活动,无故推脱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每位成员应及时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不能完成者应

尽快主动向上级说明原因。

第十条在公众场合及工作中,应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抽烟、酗酒,不肆意滋事,言谈举

止不得损坏学生会形象。

第十一条 平时衣着得体、整洁大方,在出席学生团组织、学生会集体活动时需着正装并佩戴

团徽或学生会标识。

第十二条 须严格遵守团组织和学生会的内部保密制度。

第十三条 遵守学校相关制度,带头维护学校秩序,不得扰乱工作秩序。

第十四条 提高思想认识,一切以大局为重,尊重上级安排,若有合理化建议,需通过正规渠

道反映。

第十五条 要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养成工作请示、汇报习惯,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办事。

第三章值班制度

第一条宗旨:学生会办公室是学生会各部门办公议事的场所,也是为全校学生提供服务的

一个重要窗口。为加强对值班工作的管理,更好地促进学生会日常工作的开展,及

时有效地处理学生会各项日常事务,加强学生会内部成员的交流和沟通,特制定本

制度。

第二条制度细则

(一)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校学生会办公室签到、值班并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二)值班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三)值班人员:校级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及干事。

(四)职责:负责协调处理学生会当天的工作及日常事务,记录当天相关情况,并将档案

资料当面交接给有关人员。

(五)要求:值班人员必须保持办公室安静、卫生,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在

办公室内不准吸烟、喧哗、娱乐或带非工作人员入内。离开时务必锁好门窗,关闭

电源。接待来访人员时举止要文明得体、态度热情。

(六)值班人员不得随意调换,如需请假须严格按《校级团学组织请假制度》执行。

(七)值班及出勤记录作为学生会评优考核依据之一。

第四章请假制度

第一条宗旨:为加强学生会成员的纪律性,规范学生会成员的请假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度细则

(一)本制度适用于校级团学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各种会议及相关活动中的请假事宜。

请假分事前请假和事后请假,二者适用不同规定。

(二)值班请假:

因故不能及时值班,须向组织部部长请假。获批后于假销两天内主动补班,并做补

班标注。

(三)会议请假:参照本条例第一章《会议制度》第三条会议形式执行。

会议形式中

(一)

(二)

(五)

(七)

(八)五类会议,因故不能按时参加会议者,须

向秘书长请假。其余会议类型,须向会议负责人请假。

(四)请假必须于值班、会议或活动前交相关部门备案。相关部门有责任对请假事项进行

监督。

(五)未请假或未被准假而私自不值班、不出席会议或不参加活动者,按有关处罚规定执

行。

(六)请假人虚构请假事由并由主席、分管副主席、部长未尽审查职责的,对直接责任人

员按有关处罚规定执行。

(七)事后请假仅适用于在事态紧急或事发仓促,或其他客观上不能按事前请假制度执行。

(八)事后请假须在值勤、会议和活动前向相关负责人口头请假,并于值勤、会议、活动

后向相关负责人陈述请假具体事由。

(九)请假三次记为缺勤一次,缺勤三次即被劝退。

(十)本条例作为学生会干部及干事每学年末考核及干事淘汰机制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章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宗旨:学生会档案是广大学生会成员在讨论、计划、落实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

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学生会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也是校

学生会决策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学生会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其在学生会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下述规定。

第二条立卷归档制度细则:

(一) 归档范围:凡是学生会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并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各种计

划、表格、报道、照片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均应由文秘部归档,所有校、

分院、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归档。

(二) 归档时间:一学期中,各部门形成的各种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在新学期到

来之前由文秘部统一整理并归档立卷。

(三) 归档要求:

1. 每次由校、分院举办的活动结束后,活动负责人必须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完整、并能正确反映出其在活动前后工作的真实情况,整理成档后交至文秘部保管

和利用。

2. 归档的文件材料一般一式两份。电子稿、打印稿。重要或利用频繁的文件若有损坏

情况,需酌情增加归档份数。

3. 以下资料应归入学生会档案:

(1) 校学生会工作计划、总结、报告、通知、决定及规章制度;

(2) 秘书处关于学生会的工作向学生会主席的请示及批复;

(3) 关于表彰校、分院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个人的材料;

(4) 关于每学期被评为优秀部门、优秀部长、优秀部员的材料;

(5) 批准加入学生会的材料及因其他原因退出学生会的材料;

(6) 校、分院组织举办活动的有关资料。

(7) 学生社团组织的名称、会员名单、章程、刊物及学生社团组织的主要活动 的有关

材料;

第三条学生会档案属内部资料,不经允许,不得私自交于外界传阅

第四条对于重要文件和有保密性质的文件需做好保密工作,未经主席团许可,不得借阅。

第五条借阅档案必须经过主席团同意,对未经批准直接借阅者及当时文秘部值班人员视情

节轻重给予处罚。借阅时需注册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借阅内容、借阅时间及归

还日期。

第六条定期检查各项文件,如有遗失或缺少应立即向主席团报告,对事故责任人视情节轻

重给予处罚。

第七条学生会的档案由主席团和文秘部决定其使用和公布,不经上述机构相关负责人同

意,任何组织无权使用档案内信息。

第八条学生会各部门每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需按照规定模板撰写。

第九条学生会文秘部应该及时收取并更新校学生会各项档案,包括人事档案、工作档案、

文件档案、会议档案、出版物档案并存放于校学生会文秘部,整理资料时需按照档

案的生成年份及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合理放置,使所有文件系统化,以方便借阅及

管理。

第六章附则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鞍山师范学院校级团学组织全体学生干部。

第二条 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条 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鞍山师范学院学生会所有。

校团委邮箱:anshituanwei@163.com

校学生团组织邮箱:asxxstzz@163.com

校学生会邮箱:asxxsh@163.com

第五篇:唐山市总体规划

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未旭曦

一 城镇概况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 ,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唐山市市域中心城市由中心区、古冶区、丰润区组成。

二 规划背景

2002年,唐山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丰润县和丰南市划入唐山市区,原为丰南市改为丰南区,原丰润县与新区合并为丰润区;同时随着曹妃甸的发展拟成立曹妃甸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市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家“十一五”明确提出“京津冀城镇群”作为国家增长极,标志着国家区域发展重点从南高北低向南北均衡发展的转变;京津冀城镇群经济职能强化,推动城镇格局进一步调整;河北省大力推出向沿海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区域之间的联系迅速加强,京津唐秦之间的城际铁路建设在即。唐山的发展必须呼应区域格局变化,谋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规划依据与总体目标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1996年18号文) (6)建设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上报材料的通知》(建规[1999]135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8)《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文件)

(9)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

(10)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建办规函[2002]571号)

(11)《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 (12)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五”计划

(13)《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14)国家其他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15)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意见(冀政[2001]65号) (16)河北省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相关技术要求 总体目标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构建与区域经济布局和城市安全目标相契合的优良城市空间形态。

中心城区要积极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尤其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对全市乃至更大区域的辐射作用。城市职能要逐步综合化,调整完善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和融通职能。压缩能源原材料工业,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壮大商贸流通传统服务业,强化科技教育、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四 城镇性质与规模

以能源原材料和基础工业为主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基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国际港口城市;新型生态宜居城市。 人口规模

根据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增长,征地农转非,人口流动增长规划预测唐山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010年常住人口约1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4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约18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6万人,流动人口59万人。 用地规模

人均建设用地综合指标的选取因素主要遵循国家关于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的国策。结合城市性质以及河湖水系和生态廊道的保护要求,并综合考虑人均指标的现状特征,提出合理城市建设指标。

唐山中心城区现状人均指标为109.91平方米,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要求,现状处于国标的Ⅳ级指标级别内的城市规划指标级别可以取值在III、IV类。

根据唐山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和未来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本次规划指标取值在III类。远期到2020年,唐山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约97平方米。因此远期到2020年,唐山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为180平方公里。 五 市域片区规划

唐山市用地规划图 丰润片区

到2020年,丰润片区预计城市人口达到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城市建设中注意避让丰台—野鸡坨断裂、三里屯—夏庄子断裂、岩溶区以及个别砂土液化和地基失效隐患地带。

用地发展方向:主要向北跨越还乡河发展、适度向西南部扩张。

空间增长边界:西部至唐承高速公路;南部至京沈高速公路;北部涉及基本农田;边界控制在北环路以北约2公里范围内,东部涉及生态敏感资源,增长边界控制在现东环内,不得再向东发展;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约76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一心两翼。“一心”:指集中建设城市核心区,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集中布置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中心等;“两翼”指在唐遵铁路东西两侧,形成居住和工业结合的两大片区。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城东新区、唐遵铁路以西与还乡河以北之间以及京秦铁路以南;工业用地分为西区和东区两部分,其中西区即为新兴工业区发展用地,东区为传统工业区;在唐遵铁路以西、京秦铁路以南结合现状布置大型建材市场。 加强对还乡河的整治,同时注意保护和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如曹雪芹故居等。

古冶片区

到2020年,古冶片区预计城市人口达到4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8平方米左右。

用地发展方向:城市西部、南部、东部均被塌陷区包围或压煤,城市主要向北即唐家庄方向发展。 空间增长边界:古冶片区周边涉及众多采煤塌陷区,主要依托林西、唐家庄和赵各庄三组团适度向外划定增长边界,面积约53平方公里;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必须经过严格的工程地质灾害评价。

城市空间结构:逐步改善“依矿设点”、分散布局的传统格局,加强林西、唐家庄和赵各庄之间的联系,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形成“集中三片、外围两点”布局结构。“集中三片”:指林西、唐家庄和赵各庄,为重点发展地区。“外围两点”:吕家坨和范各庄,适度发展,以内部用地结构调整和功能完善为主。

城市公共中心布置在唐家庄的震兴道和爱民路、拥军路一带。闭矿后的工业广场西区改造为城市文化中心,其他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区级商业金融中心布置。 居住用地布局在唐家庄、林西、赵各庄三大组团内,此外在吕家坨、范各庄适量布置少量配套居住。

工业用地主要向四大矿区(林西、赵各庄、吕家坨、范各庄)的工业广场和五个工业基地(京华道传统工业发展基地、汽贸中心及高新技术项目基地、习家套钢铁深加工发展基地、不锈钢生产加工基地和南范生化高科技发展基地)集中。 古冶片区内部和周边都涉及大量的采煤塌陷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城市在改建、新建中都需要经过严格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经详实的工程地质勘察确认的稳沉区,经过相关论证和规划后,远景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此外塌陷区可以建设郊野公园,发展都市休闲产业,以及进行复垦,发展现代农业。

空港片区

到2020年,空港片区用地规模预计达到5平方公里左右。

结合高新区扩区,一方面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同时结合空港物流特点,打造新的临港产业。

空间布局中主要分为两大区域,临近机场高速路布置物流用地,以南区域布置高新技术产业用地。

空间增长边界:16平方公里。

海港片区

由于该地区大部分为盐碱地,基本农田、林地等较少;且该地区以工业开发为主、吸纳城市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工业用地指标可能会比较高。 2020年海港开发区预计城市人口达到1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27平方米。

2020年乐亭工业区预计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41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205平方米。乐亭工业区的用地指标作为独立工矿区考虑。 海港开发区和乐亭工业区在空间发展上需要作为一个片区统筹考虑。

用地发展方向:海港片区的东、西两侧都是唐山全市最为理想的生活岸线,西侧有不仅有翔云岛森林公园、菩提岛、月坨岛、金沙岛等重要自然生态资源,还是曹妃甸生态城远景发展的重要地区;东侧有滦河口湿地保护区等重要自然资源。因此,海港片区的用地发展方向,应该以港区为依托,向北纵深发展。 呼应曹妃甸生态城远景发展的清河组团,以大清河、翔云岛森林公园为组团隔离,在大清河和小河子之间发展生活服务职能,工业职能继续向北纵深发展。 空间增长边界:西面至大清河以东地区,东至老米河,北至汤家河一带,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海港片区的生活用地布置在西侧,位于上风向,呼应曹妃甸生态城远景向东拓展;工业区与生活区以12号路为界,中间设置绿化隔离带;改变现状服务水平较差的局面,注重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南堡开发区

到2020年,南堡开发区预计城市人口达到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用的发展方向:南堡开发区规划期内主要向北、向西发展,远景跨过唐曹高速公路向北发展。

空间增长边界:西向上以黑沿子排干河为界,东向上以三排干为界,北面至沿海高速公路,南向以南堡盐场为界,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期内将继续延续现有的布局结构,形成两大片区,西片以发展工业为主,东片为城市综合服务区,在世纪大道以东建设新城区。随着南堡开发区区域地位的提升,规划期内需要注意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加强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远景跨越唐曹高速公路发展的北部组团,可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打造功能完善、品质较高的综合生活组团;同时远景保留调整部分南堡盐场作为产业用地的可能性。

丰南工业区

2020年人口规模约16.5万人,用地规模为20平方公里。丰南工业区的用地指标作为独立工矿区考虑。

丰南工业区在开发建设中的问题主要是,在规划期内将有多条交通线路经过,包括沿海铁路、津秦城际铁路、汉曹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沿海公路以及丰碱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但交通走廊同时也会对用地造成分割,应综合考虑交通线路并行经过,形成一条交通廊道。

丰南工业区应充分利用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承接天津产业辐射,因此工业用地重点向西发展;配套生活服务职能利用黑沿子镇区现有基础,结合渔港建设、河流生态景观等进一步完善。

空间增长边界:面积约90平方公里。

汉沽管理区

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为3.5万人,用地规模为4.0平方公里,人均114平方米。

管理区东部发展奶牛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管理区南部(飞地)紧邻天津曹妃甸生态城,以发展精品农业为主。城区以向南发展为主,适当向西。 空间增长边界: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芦台开发区

预计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为2万人,用地规模为3.5平方公里。

开发区东部为厂部所在地,属于城区,紧凑布局,方格状路网,利用好原有水系,改善和美化城区环境。开发区中部(紧靠厂部)为外资工业集聚区。西部为自行车工业园,该园被业内权威人士誉为天津自行车工业腾飞的“航空母舰”,现已被纳入天津自行车发展“十一五”规划。

该区既要发展工业,又要保护耕地,矛盾非常尖锐,解决的办法有三个:一是自身挖潜,通过迁村并点,整合村庄腾出一些用地;二是通过改造荒地,造出一些耕地来;三是需要唐山市从市域范围内进行平衡和调剂,得到部分建设用地指标。 空间增长边界:面积约6平方公里。

六 城镇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道路规划图

1、公路

(1)规划市域形成“四纵四横”的干线公路网格局。

四纵干线:玉田镇—鸦鸿桥—新军屯干线;112国道(规划建高速公路,可通承德)—丰润—中心区—丰南—南堡开发区干线;洒河桥—迁西—榛子镇— 古冶—唐海镇—曹妃甸干线;平青乐(平泉至青龙至乐亭)干线。

四横干线:三抚(三河至抚宁)干线;102国道;唐通(唐山至通州)线—中心区以东205国道;沿海公路。 (2)建设高速公路

建成由唐山经遵化至承德的高速公路;建设沿海高速公路;建设自曹妃甸至迁安、至北京方向的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 (3)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对外干线公路网

在规划期内,曹妃甸工业区建成两条对外公路通道——青林公路(一级公路)、唐曹高速,并与区域干线公路网络保持顺畅连接。

远景再建三条对外公路通道:曹妃甸与唐海间的第二条高等级公路(含唐柏线-乐胡线的顺直连接)、由西北方向通往北京的第二条高速公路、东 部高速公路。

2、铁路

(1)规划期内铁路形成“四横二纵”的格局。 四横:大秦线、京秦线、京山线和沿海铁路。 二纵:唐遵线、卑水—坨港铁路。 (2)新修建的铁路

修建沿海铁路;

修建大秦线迁安北站直达曹妃甸港的煤炭运输专用铁路,并修建至唐山钢铁公司的铁路支线;

利用开滦矿区铁路范古线,建设范各庄-滦南铁路专用线,接轨于滦港铁路的滦南站,承担古冶矿区发往王滩地区及曹妃甸工业区的煤炭运量; 配合三女河机场建设,修建机场铁路专用线; 修建南堡开发区至京山线的铁路线;

卑水线向北延伸,与京通线相接,形成一条南北纵向铁路,加强唐山市与承德市的联系;

唐遵线向北延伸,与承德市相连;

扩建滦县西站、滦南站、迁安北站、汉沽站相关设施,新建曹妃甸港前站(为地区编组站)、客货站、工业站、港区车场及通往各产业区的专用 线。在曹妃甸工业区形成一个以大运量工业和港口为服务对象的铁路终端式枢纽。

七 城镇绿地规划

以四大组团生态绿心为主体,以一个生态绿环、六条生态绿廊为纽带,以十四个城市公园为点缀、街头绿地和庭院绿地为补充的园林绿地布局结构。

(1)四大组团生态绿心即南湖郊野公园、东湖郊野公园、东北部郊野公园、西北部郊野公园。

(2)一个生态环即由城市快速路两侧所形成的绿地系统环线。

(3)六条生态廊道即陡河生态廊道、环城水系生态廊道、大城山经凤凰山至南湖生态廊道,大城山至机场新区原铁路用地生态廊道、陡河至云天广场生 态廊道、弯道山公园至高新区生态廊道。

(4)十四个城市公园即大城山公园、凤凰山公园、弯道山公园和机场新区公园四大公园和十个片区级公园。

八 城镇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布局

结合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居住用地布局结构为五大居住片区。每个居住片区由若干个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组成。城市新区开发居住用地时应以建设设施完 善、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和居住区为目标。旧城区现状居住用地通过组织综合居住片区,逐步改善其居住环境。 中心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为3128.85公顷,参考居住人口87万人。 开平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为360公顷,参考居住人口11万人。 东南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为715.95公顷,参考居住人口21万人。 小山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为197.4公顷,规划三类居住用地为81.76公顷,参考居住人口8万人。

西南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为204.8公顷,参考居住人口9万人。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延续现状,重心北移,向北、向西生长,逐渐形成分级多中心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2)城市行政中心:位于西山道,为市属主要行政机关办公区,原址改造完善。 (3)城市商业中心:现百货大楼商业区,以商业服务为主,兼有金融、文化娱乐等服务。

(4)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机场新区中心区,以行政、文化、商务服务为主,兼有商业、金融、会展等服务。

(5)城市商务会展中心:建设路北段城市会展中心一带,以会展、商务为主,兼有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服务。

九 城镇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布局

(1)产业布局应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考虑,今后物耗、能耗高的重污染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在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中心区、开平)以发展三产为 主,实行“退二进

三、退二还绿、让山于民、让水于民”的战略部署。规划期内有计划地搬迁对城市生活居住有污染有干扰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启新水泥厂等污染大 户。炼钢、炼铁、水泥等产业规划期内控制规模,远景逐步创造条件迁出。 (2)中心城区(中心区、开平)的工业主要向东部工业区、东南部工业区、贾庵子工业区和市经济开发区集中。东部工业区、东南部工业区和贾庵子工 业区重点发展传统加工制造业,以

二、三类工业为主;市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加工制造业,以一类工业为主。开平区南部的东南部工业区建议由 市里统一协调管理,另外在路南区南部安排有部分工业用地。 仓储物流用地布局

(1)结合城市现状仓储用地布局和对外交通条件,地区性物资中转仓库用地主要规划在东部工业区、贾庵子地区、南部地区和杨家口货站一带。另外城 区内规划有集中的生产性物资储藏、中转仓库和生活性物资储藏仓库。城区内的危险品仓库(如油库)必须远离建成区,与建成区保持足够隔离,确保城市完全。 (2)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物流园区:即北部综合物流园区,主要服务对象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时效性强、具有较高增值服务的企业及产品,同时 为商业企业提供商贸物流配送服务。

(3)规划建设两个专项物流中心:包括南部陶瓷产品专项物流中心和东部依托唐钢的钢铁、矿石产品专项物流中心。

十 城镇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

2010年规划目标: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持续好转,自然生态得到恢复。市区优良天气稳定在300天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17.5%和20.1%。饮用水水质达到优质标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再生水回用量达到污水集中处理量的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80%。

2020年规划目标: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地表水体达到Ⅴ类及好于Ⅴ类的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68分贝。

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再生水回用量达到污水集中处理量的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公厕

标准以

一、二类公厕为主,公厕布局达到合理、美观、卫生。

随着公共厕所的改造,排水设施的完善,粪便处理逐步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2)废物箱

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设置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应达到《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要求。

废物箱的设置应满足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

小区和街道改造要提前预留好废物箱的位置。(3)生活垃圾收集点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

生活垃圾收集点达到分类储放垃圾的要求,便于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 (3)垃圾转运站 由于新建的尖子沽垃圾填埋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规划在丰南片区王禾庄地区新建一座大型垃圾转运站,集中收运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至在建的尖子沽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处理。目前该垃圾转运站已开工建设,具体位于丰南片区国丰大街北侧,唐胥公路以西,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距离尖子沽垃圾填埋场27公里,设计转运规模600吨/日,应急转运规模1200/日。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逐步实行袋装化,并实现分类收集;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鼓励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

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市区由于用地紧张,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以小型密封压缩式转运站为主,垃圾站的设置标准为每0.5~0.7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占地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规划对于中心城区内一些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尚未做到全封闭的转运站进行修补改建。

2020年中心城区新建小型垃圾中转站按照服务半径0.8公里,服务面积2平方公里进行设置,则到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内需新建垃圾中转站25座。 (4)垃圾处理场规划

尖字沽垃圾填埋场位于丰南区尖字沽村西侧约1000米,丰碱公路16.4公里处,占地34.67公顷,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填埋场库容约570万立方米,平均填埋规模为900吨/天,应急处理能力达到1440吨/日。垃圾填埋区分四期使用,现已建成第一期工程,投入正常使用。填埋场每期填埋到设计高度后覆盖封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8年,主要处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以及垃圾焚烧残渣。 新建缸窑热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厂,日焚烧处理垃圾700吨,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 垃圾处理场处理工艺要充分体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规划垃圾处理场的处理工艺近期拟采取卫生填满方式,远期采用综合处理法,即采用垃圾分选、生化制肥、焚烧及资源回收等工艺对垃圾进行综合处理。 同时对原来的垃圾场进行封场处理,改为城市绿化用地。

上一篇: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下一篇:鞍山市档案管理办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