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2022-09-11

1 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在机械制造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战线上, 乃至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大量机器设备、仪器、工具都是由机械制造业提供的。如果没有机械制造业提供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 将直接影响工业、农业、交通、科研和国防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和整体水平, 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 制造技术不仅在我国普通学历教育中作为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而且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也更明确, 那就是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型人才。近几年来, 我校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 做了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 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加工制造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国的高职教育必然要加人到国际教育竞争与合作当中, 并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 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尤其是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严重脱节, 不仅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而且阻碍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适合职业教育的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课程, 其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机械制造中, 除少数零件采用精密铸造、精密锻造以及粉末冶金和工程塑料压制等方法直接获得外, 绝大多数的零件都要通过机械加工获得, 以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所以说, 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在机械制造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机械加工和工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

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事业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 至21世纪初基本确立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21世纪“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的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战略发展思想。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形成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因此, 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技能的实践性, 注重学生学习的职业技能与企业技术发展和企业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相同步, 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相一致, 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生产的平稳接轨。机械加工和工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开展市场调研。我们从机械加工行业的职业分析入手, 在对企业机械加工岗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机械加工人才能力的要求, 特别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 知识结构, 技能要求和素质方面需求,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了职业能力体系与职业资格框架。学校的教学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使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到企业后能直接运用, 也就是说学校的教学应与企业生产实现零距离接轨。同时应跟踪企业生产发展中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情况, 将新的东西及时引入到教学中来, 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如此确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才是切实可行的。

3 结合本校实际能力, 围绕重点工种开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突出本校特色

机械加工是采用机械力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方法, 涵盖了钳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数控车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大量的工种。所有机械加工工种都作重点培训, 明显不现实, 那就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能力, 围绕本校重点工种开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突出本校特色, 加强品牌的建设。例如, 本校机械加工方面的钳工、车工、数控车工及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 无论是设备数量还是师资力量, 实力都比较雄厚, 所以本校比较适合围绕这几个工种来开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要突出本校的特色, 提升我校的竞争能力。至于其他的工种则作为辅助的职业能力开展选修或作为扩展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4 在机械加工教学过程中加强模块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一直沿用理论和实践分段式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理论是理论, 实践是实践, 两者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 理论和实践不相匹配, 通常都是理论知识讲授偏多而实践运用的较少, 这样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用模块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解决。

“模块式教学”是将教学内容按教学规律及内容类型划分成多个或大或小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的方法。“理实一体化”总的来讲指的是要求学校教学应尽可能地与社会生产相一致, 理论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实习教学内容相一致, 同一教学模块的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合为一体。“模块式教学”设施比较容易组织、改进、提高, 成本较低;可以穿插进行, 能更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教师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任务较轻;学生也目标明确, 容易掌握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能较好地满足职业学校层次学生的规模化教学需要。“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可信、更加易学;容易突出操作技能。

5 转变教师执教理念, 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传统职业教育中, 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的所有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受到损害。传统的职业由于教学方法的单调, 课堂的枯燥、呆板, 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学生对学习易产生畏惧心理, 因此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今要求的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确立了职业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学从以教师为主的“教”转向以学生为主的“学”。教学的过程从教师教的过程转向学生学的过程, 教师也从传统教学的主导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主持人和学生学习咨询者。本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执教理念, 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教学方法的创新, 则立足于教学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上来, 从研究教师如何“教”的方法转变到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学习方法上来。

6 机械加工教学应采用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机械加工教学应采用创新的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方法, 注重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性学习。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职业活动为导向教学中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显著特点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是从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开始。教学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出发,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教师为之创设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中进行自主的学习, 并注重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和以团队的形式, 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特别重视要让学生的脑、心、手共同来参与学习, 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认识一思考一行动一反馈”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中, 倡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环境、所理解的内容产生直接的感受, 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本领, 负责的精神、合作的能力和创造性的能力, 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实施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作为主持人, 以预定的能力培养为目标, 将活动学习的项目任务交给学生, 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 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地进行项目学习, 独立地完成活动学习的任务。在这样的学习中, 学生从接受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到实施计划、进行学习总结与评价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这种独立的学习中取得的学习成果不仅仅是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 更多的是由此学习而带来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 负责精神和团队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更重要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典型的行为引导法较多, 在机械加工教学方面能引入的行为引导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应用、不断创新。

7 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有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 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是人才塑造的模型。良好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不良的评价体系将制约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我国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主要考核的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 缺乏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活动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形式和评价过程。由于学生的能力是多元化的, 单一化的考试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所以, 必须探索新的机械加工方面教学评价模式, 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要体现以人为本, 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 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测评。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就是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多样化, 改变仅凭学业成绩和考试给学生下结论的状况;在评价主体上要体现多元化, 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在评价形式上要体现多元化, 要注重过程评价, 倡导学业成绩评价的等级制;在评价标准上要体现多元化,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在机械加工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等几种评价形式, 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觉性,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形成。

8 结语

虽然本文以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的教学改革为主线, 但在教学改革当中很多理论都是相通的, 本文所研究与探讨的很多内容都不同程度的对其他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使职业教育越办越好。

摘要: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如何转变教师执教理念,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与探索, 目的是要弘扬以质量立校, 特色建校, 人才强校, 科研兴校的主旋律, 培养新型的专门化人才。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改革,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乔世民.机械制造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2]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7.

[3] 万伟.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6.

[4]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理念[M].科学出版社, 2003, 6.

[5]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

[6] 李晓芳.《机械加工》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5) .

[7] 张元成、梁光伟.《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创新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教育, 2009, 4.

上一篇:脑科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下一篇:华兹华斯《孤独的割禾女》的译作对比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