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22-12-21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顶层设计的三

大亮点

2012年11月13日 07: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景福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5年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近半数的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重大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选择这样一个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是针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转方式、调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搞好制度建设。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是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要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三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梁靖雪)

第二篇:《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解读

2012年12月31日 10:27:58 来源: 贵阳晚报

0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核心提示:

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这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规划》中,将贵阳市定位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新城市发展试验区、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贵阳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实施《规划》,将有利于促进贵阳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优化空间格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等方面着手,到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到2020年,把贵阳市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关键词:空间开发

【功能分区】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

高效集约发展区主要功能是集聚产业和人口,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功能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区,农业作业区要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整合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采取措施对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内的环境实施保护和修复,尤其注重环城林带、湿地、南明河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两湖一库”等河湖水系、湿地公园等实行强制性保护,划入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

【城镇布局】分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中小城镇三个区域。

对中心城区,以“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为突破口,疏老城、建新城,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间结构。

同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新区,确保城市整体协调,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关键词:产业体系

【生态工业】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产业】着力谋划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集群,统筹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物理信息服务等产业。

【生态旅游业】提升“爽爽的贵阳”城市旅游品牌,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旅游服务集散地和国际旅游城市。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和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

【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建设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夏季会展名城。 【生态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农林业科技示范和山区现代农林业示范园区,实施“生态品牌”战略,支持生态农林产品创建品牌。

【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技术装备及产品,努力将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生态格局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切实加强湿地保护、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控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体系。 【资源节约】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贵阳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

【节能低碳发展】发展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广风光电一体节能照明系统,推广农村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加大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力度,加强公交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政府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全面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电子化办公。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地方补贴加大推广节能产品的力度。

关键词:城市建设 【规划管理】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单体设计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彰显“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城市特点。把湖泊、河流等水体引入城镇,增添城镇灵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

【基础设施】打造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有机衔接、内外快捷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贵阳通往全国主要城市七小时干线交通圈。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构建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互为补充的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现新、老城区各组团间半小时通达。

完善城乡供水系统,加快建设天然气供应设施。完善以南明河流域沿线为重点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绿地、公共空间的建设。

构建现代物流、职能交通、数字城管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贵阳”。

【城市管理】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量化目标,实现城市管理的无缝隙、无死角和全覆盖,形成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保障体系。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建立完善以建筑物和地下管网为重点的数字化城建档案。增强城市管理的服务意识,推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坚持文明执法。

【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畅通工程”,创建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绿色重点小城镇。 关键词: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财税、投资、金融、产业等方面均有支持,支持贵阳市实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资金配套。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贵阳市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创业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优先规划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在审批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智力保障】国家人才计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引智项目适当向贵阳倾斜,建设贵阳“人才特区”。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综合能力。

【组织实施】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实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绩效一票否决制。

【开放合作】继续办好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经验的国际交流平台。 关键词:文化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提高市民生态道德修养。

【生态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民族演艺等工作中,注重体现贵阳生态文化特色。 【生态文化推广体系】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知识作为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鼓励市民、企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开展多形式生态文化活动,传播生态文化理念。

关键词: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城镇】加强居住区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逐步取消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企业用绿色原料,生产绿色产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

完善社区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

【生态文明乡村】加强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用地节约、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加快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开展文明村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

【促进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学校创建标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创建生态文明医院,打造绿色医疗环境。

扶持小微型企业,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扶持绿色创业,探索绿色创业带动绿色就业。

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保险制度全覆盖。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低保标准动态调控机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健全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切实加强生态安全工作,制定生态环保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关键词:制度建设

【法制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修订完善《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修订和废止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

【严格执法】严格追究生态环境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加强生态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市民、律师、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统计分析,定期检测、评价和公布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机制创新】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能量交易试点,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非居民用电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制定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市建设全国生

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

批复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贵阳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及全国创新城市发展试验区、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 批复要求:

要着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科学规划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

要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

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要积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彰显“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城市特色。

要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要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进生态城镇和生态乡村建设。要建立健全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推进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西部开发司)

第三篇: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国提供示范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生态文明水平 为全国提供示范——《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关键字:生态青海省示范区先行建设

核心提示:

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近日,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于10月29日获国家发改委

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近日,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于10月29日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批复。青海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意义何在?《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制度建设、保障措施具体是怎样的?在记者的独家采访中,省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问: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国土面积72.2万平方公里,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提供着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7%的径流量,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我国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处理好生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完善生态保护体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夯实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基础;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决策、评价、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问:《方案》在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等方面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方案》主要提出了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高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五着力、两促进”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的“三大”战略定位。

关于主要目标,《方案》明确,到2015年,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总体布局、基本框架,实现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布局基本形成,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出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成为发展主导模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先行先试取得重大成果,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问:实施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主要有八大任务。第一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包括构建“一屏两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即构建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带、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为骨架,以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六大区域”农牧业发展格局,即构建以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绿洲农业区、青海湖周边农业区为主的种植业“三大区域”,以青南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东部地区为主的畜牧业“三大区域”;构建“一轴两群(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工业化格局,即构建以兰青、青藏铁路线为主轴,以西宁为中心、海东为重要组成的东部城市群,以格尔木、德令哈为重心的柴达木城乡一体化地区,以玉树、共和、同仁、海晏、玛沁等城镇为重要节点的城镇化格局。

第二是加大生态屏障保护和建设力度。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要落实《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推进《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实施,统筹加大投入力度;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推进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青海湖流域草地、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和鱼鸟共生的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要加快编制《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统筹人口、产业、城镇化布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水工程建设,努力保护原生态和地质地貌,为柴达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和安全支撑。

第三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构建循环工业体系、循环型农牧业和服务业;以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为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太阳能利用,促进水光互补、水风互补和风光互补,到2020年,形成水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主体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加快淘汰铁合金、铜铅锌冶炼、水泥、碳化硅等行业落后产能。

第四是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包括推进节能降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绿色矿业等。

第五是加强环境治理,包括加强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大气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严格环境准入管理等。

第六是改善人居环境,包括推进绿色城镇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环境等。

第七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着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大力培育生态文明伦理道德观,保护弘扬生态文化,推行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第八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包括:加强法制建设,认真执行国家及省上的各项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奠定法制基础;完善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地耗、物耗和环境标准;夯实执法能力,加强环保执法机构、节能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部门和地区联动执法,建立环保部门与公安、司法部门共同打击环境污染协调机制;加强监测检测,完善跨州市县便捷河流水量水质、饮用水源地水量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水土保持、地下水资源、大气复合污染、重点污染源等生态环境因子监控检测预警系统等;推动信息公开,建立起全面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人才培育等。

问:《方案》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大胆探索?

答: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大胆探索:

一是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加快健全与主体功能区制度相配套的综合政策体系,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和监管体制。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力争“十三五”期间,在试点地区形成“两个统一行使”的管理模式。

三是完善和强化生态补偿制度,激发各类主体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结合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和各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生态补偿政策,着力强化制度、工程和技术补偿的综合效应。

四是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市场主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好资源税及其他税费改革政策。

五是积极探索国家公园制度,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域,研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六是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和责任追究。

问: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方案》提出,要强化政策支持。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引进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市场化运作。

要加强组织协调。由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负责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方案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要强化监督考核。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政务公开、项目公示等公告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要加强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农牧民群众培训工作中,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公共宣传教育,营造共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四篇:《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国家六部委日前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作为我国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实施方案》的获批,标志着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省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后的第三个国家战略,也是我省第一个全境列入的国家战略。

长期以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接力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我省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实施方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将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为我省在新起点上深入推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示范定位:重点建设好三个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

江西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具有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独特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省将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重点建设好三个区。

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沪昆、京九等交通大动脉,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分工协作,建设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建设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排头兵和示范区。

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保护和修复江河湖泊生态系统,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大湖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东江源、鄱阳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跨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

建设目标:2017年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取得重大进展 到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部分领域和区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产出率比2012年提高15%;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9%左右,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3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以上;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湿地保有量达到91.0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到2020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在若干生态文明重大制度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重要意义: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专家认为,当前,江西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巩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提高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均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总而言之,《实施方案》的获批,对于江西借助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新平台,攀登生态文明新台阶,是重大“利好”消息。

主要任务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一湖五河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实施方案》提出,要合理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生态功能价值、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构建“一湖五河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以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南丘陵盆地等四个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其他农业区为重要组成,构建“四区二十四基地”农业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一群两带三区”为主体的生态宜居城镇化格局。 主要任务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

“新常态”下,江西经济发展既要做大总量,又要提升质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必由之路。

基于此,《实施方案》要求,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加快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7年,十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努力将其打造为引领江西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制定产能等量减量置换方案,严禁新增产能。到2017年,确保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任务基本完成。

做强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干线和重要交通枢纽,着力构建赣北、赣东北、赣东南、赣西、赣中南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

加快推进南昌省域金融商务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园建设,支持赣州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推进南昌九江金融同城化发展。统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积极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保护好核电厂址,条件成熟后启动彭泽核电站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核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主要任务③: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联盟

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顺应百姓生活新期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按照《实施方案》,我省将积极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坚持节水优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草地和林地保护制度,对损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经认定可视作补充耕地,验收后用于占补平衡。 与此同时,我省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到2017年,对6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4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城市建设,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联盟,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由试点向示范推广的转变,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依托现有交易平台,积极培育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企业参与低碳领域的国际互惠交易活动。

主要任务④: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县(市)污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建设是根基,环境保护是支撑。

《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大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的减排与治理力度,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建设方面,要加强水生态建设,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建立新上项目与当地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到2017年全省工业园区新建污水配套管网2000公里,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重点完善县(市)污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启动部分市县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增加脱氮除磷设施,到2017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

主要任务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构建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建立生态文明推广体系,是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路径。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培训和企业培训计划,构建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绿色新生活运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推动“换物超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促进物品循环利用;在11个设区市建立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公交体系,倡导公众1公里步行、3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交车;选择20个城市、200个社区开展家庭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合理收运、处置和再利用家庭垃圾。

主要任务⑥: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发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牵引作用,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符合江西实际、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的可靠保障。

《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逐步提高考核权重,引导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绩观。

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探索通过对口支援、产业园区共建等方式实施横向补偿;在东江源、赣江源、抚河源等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支持在鄱阳湖实施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探索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体系;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保障措施: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动跨省域、跨流域生态补偿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一项开创性的生态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围绕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立足江西实际,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在模式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等方面下工夫,努力形成一批制度化的成果。 《实施方案》提出,要多管齐下统筹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开放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先行先试,选择部分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的市(县、区),开展省内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智慧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水权制度改革、乡村度假示范区和旅游扶贫实验区等试点示范建设,推动跨省域、跨流域生态补偿,以及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跨村置换等机制创新。(原题: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记者:黄继妍 张志勇)

第五篇:《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1)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贵州可持续发展——《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

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一)

6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6月9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在贵阳召开,全面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这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引领性事件,将对贵州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基本途径,是增进人民福祉、造福子孙后代的客观要求,是提升贵州形象、建设多彩贵州的重要支撑。在全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探索资源能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新道路。近年来,尽管贵州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但总体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7%,贫困人口占全国的9%。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磷矿、铝土矿等资源,煤炭、电力、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能耗强度是全国的2.15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贵州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将继续保持天蓝地绿水净。

有利于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贵州境内河流众多,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生态环境脆弱,修复难度很大,石漠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2%、31.4%。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亩均森林蓄积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左右。通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实施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将进一步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有利于形成可借鉴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新成果。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举措,初步形成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

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成立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审判庭。此外,连续举办四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并于2013年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通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点在考核评价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及用途管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将不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模式。

《方案》确定了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使贵州省成为资源能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先进典范。

在《方案》的推动下,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正成为全省上下普遍共识。有关方面介绍,作为目前我国唯一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将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和高端助力平台。本届年会以“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政府、企业、公众:绿色发展的制度构架和路径选择”为主题,将汇聚政界、商界、学界、民间等各界嘉宾,围绕“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和谐社会与包容发展”、“生态安全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化与价值取向”等主题展开研讨,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多强劲支撑。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二) 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国土资源更显珍贵。《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构建科学的空间开发格局,这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科学的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这是解决我省国土空间开发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紧迫任务。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把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开发好,把不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切实保护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到2020年,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4.1%以内。

目前,市、县层级主体功能区制度尚未建立。各市、县政府要负责落实全国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本市、县的主体功能定位,在本市、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中,明确各功能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就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尊重自然格局、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坚持产城互动,形成“一群、两圈、九组”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以贵阳中心城市为省域发展主核,加快贵安新区建设,积极培育黔中城市群,着力打造“贵阳-安顺”及遵义两个都市圈,推进构建以六盘水、毕节、都匀、凯里、兴义、铜仁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盘县、德江、榕江等一些新培育的区域次中心城市为依托的九个城市经济圈(城镇组群)。以干支线机场、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网络节点为重点,培育一批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加快重点建制镇发展,形成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现代城镇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就是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大中型灌区为支撑,构建“五区十九带”农业发展格局。黔中丘原盆地都市农业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油菜、马铃薯、蔬菜、畜产品产业带;黔北山原中山农-林-牧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油菜、蔬菜、畜产品产业带;黔东低山丘陵林-农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蔬菜、特色畜禽产业带;黔南丘原中山低山农-牧区,重点建设优质玉米、蔬菜、肉羊产业带;黔西高原山地农-牧区,重点建设优质玉米、马铃薯、蔬菜、畜产品产业带。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就是以乌蒙山-苗岭、大娄山-武陵山生态屏障和乌江、南北盘江及红水河、赤水河及綦江、沅江、都柳江等河流生态带为骨架,以重要河流上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等生态功能区为支撑,以交通沿线、河湖绿化带为网络,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城市绿地、农田植被等为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两屏五带三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构筑起功能较为完善的“两江”上游区域性生态屏障。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森林面积扩大到9.2万平方公里,河流、湖泊、湿地面积保持增加,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发展和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多赢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三) 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但产业结构矛盾仍较为突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体系,成为了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其主要目的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基本途径是坚持集聚化、特色化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为引领,认真落实产业政策,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和水资源论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服务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是重中之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风电、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建成2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40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发展酒、烟、茶、药、食品等特色优势轻工业,加快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一体化。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在深度开发水电的同时,加快大容量、高参数燃煤、低热值燃煤发电机组建设,加大洁净燃煤技术推广应用,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以上。完善和扩展电网建设,构建“结构坚强、安全稳定、技术先进、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电网。

淘汰落后产能。坚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完善落后产能市场退出机制。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坚决关闭煤炭行业落后产能。推进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在已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按照2013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5年前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在符合政策规划的前提下,着力把100个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加快园区污水、垃圾、固废等无害化、循环化、资源化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引导主要产业、同类产业、配套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实施大项目带小项目,上游项目带下游项目,增强园区项目带动力量。注重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坚决防止污染项目进入。到2020年,园区总产值突破1.7万亿元。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基本保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夯实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0.00% 资金 研报]流通和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确保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到202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591亿元,年均增长5%。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是关键一招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研发、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把贵阳建设成为服务全省的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将遵义、六盘水、毕节等建设成省域重要物流中心,将兴义、都匀、凯里、铜仁、安顺等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

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以仓储超市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建设大型综合自助仓储式购物中心。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步伐。推动发展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养身保健、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构建管理规范、运转顺畅、分工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力争总值突破1万亿元。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让贵州保持天蓝地绿水净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四) 6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贵州大力推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将继续保持天蓝地绿水净。

按照《方案》要求,贵州省要深入推进节能降耗,重点是科学合理分解节能目标任务,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实施锅炉(窑炉)改造和热电联产、电机系统节能、交通运输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2013至2020年累计实现节能500万吨标准煤;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2013至2020年累计实现节能200万吨标准煤;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支持公共机构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2013至2020年累计实现节能100万吨标准煤;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支持节能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培育和规范节能产品(技术)市场。

贵州省要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水资源,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坚决遏制不合理新增取水,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实时管理。通过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三大会战”,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到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159.4亿立方米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

贵州省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绿色矿业,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到2020年,确保全省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4.1%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达1.3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556万亩,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

贵州省要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园区(基地)、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基地、“双百工程”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等示范试点建设,加快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示范工程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也是绿色低碳行动之一,贵州省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变化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快推动贵阳市、遵义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开展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商业和低碳产品等试点工作。

在加强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方面,贵州省重点开展矿产和清洁能源、生态环境、新材料、生态农业等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培育新兴产业技术源。到2020年。培育建设3-5个科技创新平台。实施80-100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转化50-70项绿色循环低碳科技成果。 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五) 自然是人类之母,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丰富的矿物质,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将为我省建设“美丽贵州”、“生态贵州”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日益迫切。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将让人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方案》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正是我省改善环境的实际需要。据省林业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森林覆盖率增至48%。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让贵州的PM2.5平均值保持在50以下。

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实施重点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极小种群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草地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等重大项目建设。

努力扩大森林面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以国家林木良种补贴和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为带动,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加大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调整树种结构,加快实现森林蓄积量增长、商品林产出量增加、产品品质提高、公益林生态功能增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目标。

加大林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定额,适度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及公共建设使用林地,控制城乡建设使用林地,限制工矿开发使用林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林地。

加快城乡绿化。加快9个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驻地环城林带和重点旅游县城生态建设,推进城市、工业园区园林化,实施新农村绿化美化,加快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等交通走廊绿色通道建设,保障城镇生态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打造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在78个县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创新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以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解决人地矛盾为出发点,突出抓好特色经果林、封山育林、防护林和种草养畜、小型水利水保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126万公顷。

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机制。实施以提供清洁淡水、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小流域治理重点工程,调整江河源头、库区上游地区种植结构。

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和生态扶贫。对居住条件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居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向产业园区和城镇集中,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加快培育核桃、油茶、中药材、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茶、薯类、烤烟、精品水果、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10个扶贫产业。

要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机制,加强对自然湿地和重要人工湿地资源的保护。着力推进草海等湿地恢复保护,科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湿地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过度开发和不当开发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

要推动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加强草地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和草畜平衡原则,推广晴隆模式,采取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建设与恢复岩溶草地生态,防治草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草地保有量。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对严重退化、石漠化草地和生态脆弱区草地,严格实行禁牧、休牧制度。

要强化河湖管理与保护。

建立严格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着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快物种资源调查。开展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物种资源调查,以及河流湿地水生生物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和药材等遗传资源本底和多样性调查,建立生物物种名录,推动重点地区和行业种质资源库建设。

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坚决打击滥采乱挖、违法排放、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新设一批自然保护区,完善对珍稀濒危物种生境、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等保护,扩展保护范围,最大限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原生性和特有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新建一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的监测、保护工作,加强原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设管理。

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到2020年,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

加强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省八大水系水质95%以上达到水功能区标准,出境河流主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贵安新区和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

加强土壤、重金属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到2020年完成农产品产地污染等级划分,实行分级管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以上。

要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协调统

一、运转高效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完成全省各级监测站、环境监察机构和环境风险应急机构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动,流域区域联防联控执法机制。 加强环境风险预防与处置。建设环境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培育生态文化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氛围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六)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建设的灵魂,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形成人人关心、各个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对我省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氛围。

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倡导先进生态价值观

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思想。注重挖掘山水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汲取前人生态智慧,进一步丰富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内涵。

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积极开展以宣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影视、戏剧、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创作,宣传倡导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倡导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唤起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正义,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入手,制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并以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世界水日、地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以广覆盖、慢渗透的方式逐步提高公众生态道德素养。设立“贵州生态日”。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社区、机关、学校、军营、厂区等创建活动。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坚持生态文明教育从孩子抓起,全面推进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到2020年,全省省级中小学“绿色学校”达500所左右,绿色大学达20家左右。创建20个左右“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5个创新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5个国家级绿色学校。将花溪大学城建设成人才高地、科创基地和生态园地。 培育生态文化载体,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

实施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以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村镇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六枝特区梭戛苗族、花溪镇山布依族、雷山郎德苗族、黎平堂安侗族、三都水族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尽快建成湄潭茶文化、印江合水传统造纸、乌当渡寨等生态博物馆。在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护较好、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村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和村寨博物馆。

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结合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和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积极将黔南水族文化、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武陵山(黔东)苗族土家族文化、屯堡文化等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区。

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开展节约减排行动。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丧嫁娶行为活动。

推动绿色出行。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功能结构,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轨道交通、BRT等公交设施支撑城市交通发展,加快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发展城市慢行系统,改善绿色出行条件,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交通需求。

推广绿色建筑。以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示范小城镇为突破口,以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带动绿色建筑加快发展。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力争达到60%;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明显提高,建成4个以上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镇,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改革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七)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将深化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针对薄弱环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在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考核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划定和保护生态红线、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化交易、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在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考核制度方面,贵州省将出台《贵州省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制定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作为综合考核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实施严格的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2014年开始对全省各市县进行实时监测,对水、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和严重下滑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或诫勉谈话。

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贵州省将按国家部署,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发挥资源最大效能。

在科学划定和保护生态红线方面,明确了林地和森林资源、湿地、石漠化治理、耕地、水源地、水资源管理、河湖保护、物种等红线范围,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林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实行红线区域分级分类管理,一级管控区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严禁影响其主体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在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方面,将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制定并实施贵州省江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办法,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在赤水河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适时将范围扩大到八大水系和草海。

在建立健全市场化交易方面,建立健全市场化交易制度、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等方面,贵州省也将积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节能量、排污权、水权等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在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方面,制定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执法监督和权益保障,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

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省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境)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交流,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领域开展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效益。

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办成贵州参与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

打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品牌,是我省将视野投向国际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积极举措。

从2009年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至2013年经国家批准升格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仅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传递了“中国声音”,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窗口,同时,也极大地宣传和推广了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先锋示范作用,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和高端助力平台。

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我省要加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官、产、学、媒、民各届高层人士交流理念、分享经验、展示成果,同时通过论坛搭建的开放平台,加强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生产力,集聚更多生产要素,助推贵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有关方面介绍,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7月10日至12日在贵阳举行。本届年会以“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政府、企业、公众: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路径选择”为主题,将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学界、民间等各界嘉宾,围绕“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和谐社会与包容发展”、“生态安全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化与价值取向”等主题展开研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分享知识与经验,促进政策的落实与完善,抓住绿色经济转型的机遇,应对生态安全的挑战,形成国际、地区和行业议程,为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多强劲支撑。

携手瑞士绿色赶超,努力建设“东方瑞士”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设置了“携手瑞士、绿色赶超——瑞士贵州对话”主题活动,不仅分享了瑞士绿色发展的经验,而且提出了将贵州建设成“东方瑞士”的美好愿景,更在推动务实合作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省将立足实际,不断深化与瑞士交流合作,同瑞士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务实合作,实现共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赶超。

主要从4个方面加强与瑞士交流合作:学习借鉴瑞士工业化经验,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为绿色赶超提供有力支撑。学习借鉴瑞士企业发展经验,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大型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为绿色赶超注入强劲活力。学习借鉴瑞士城市建设经验,不求大、不求洋,只求特,不走“摊大饼”的老路,多下“蒸小笼”的功夫,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绿色赶超拓展广阔空间。学习借鉴瑞士生态保护经验,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百姓富、企业强、生态美,为绿色赶超创造良好环境。

我省要以加强贵州与瑞士合作为契机,以贵阳综合保税区等为载体,在钟表、生物制品以及中医药、旅游、可持续农业生产等方面重点引进一批瑞方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生态建设上学习和借鉴瑞士的先进发展经验,与瑞方加强贸易、金融、科技、生态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率先实现贵州与瑞士货物、服务、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促进要素流动和深度市场融合。

我省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果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加强国际交流和区域合作,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东方瑞士”。

上一篇:街道汛期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简单数字电路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