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2023-03-01

在充满活力和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使用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和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要求。什么样的制度是有效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发布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总之,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多属性、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属于复杂系统的多属性描述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进行研究。随着国家对农村生态文明的不断重视、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备,未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和丰富,从而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考察和科学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篇: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

一、友好的自然生态

人是自然之子,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水、森林、空气、土地,使生态优势更明显,发展后劲大幅提升。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唯一“中国避暑之都”等荣誉,是对贵阳人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呵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特别礼赞。--图片

二、宜居的城镇生态

人是城镇的主角。城镇因人而建,城镇让生活更美好。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着眼于人的需求,坚持人本理念、优化人居环境、推行人性措施,建设宜居的生态城镇。五年来,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百平方公里,老城区不断“稀化”,新城区加速崛起,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一批特色城镇和村寨尽显迷人风貌……--图片

三、绿色的经济生态

发展必须绿色,绿色推动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贵阳选择了一条超常规的绿色崛起之路。通过园区、企业、个人三大主题,发挥政府、市场、科技三大作用,发展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转型升级。贵阳的实践诠释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推进工业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双赢。--图片

四、自强的文化生态

发展是硬道理,文化是软实力。贵阳汲取明代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精髓,牢记周恩来总理“后来居上”的寄语、胡锦涛同志在贵州工作时“作表率、走前列”的嘱托,凝练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成为不断战胜困难、创造出奇迹的强大力量。成果、圆满、精彩协办全国第九届少数名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桂冠,贵阳实现了“文明转身”。 --图片

五、和谐的社会生态。

和谐,是共生共赢、各得其所的状态。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着力改善心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高质量改善民生,探究贵阳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最大限度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运转有序。对此,贵阳孜孜以求。--图片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 试卷87分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

87分答案

1-

10、错误的有

2、

5、

8、9,其余全对;

11-20、错误的有

11、

15、

17、19,其余全对;

21-30、错误的有

25、

27、28,其余全对。

31-

35、BACAB36-40、BBCAC

41-

45、CBDBA46-50、BACAB

51-

55、DBCAC56-60、BDAAA

61、ABCD6

2、CD6

3、ABCD6

4、ABC65

66、ABCD6

7、ABCD6

8、6

9、ABC70

71、ABCD7

2、7

3、7

4、ABCD75

76、ABCD7

7、BCD7

8、7

9、ABCD80 、ABD 、AD 、BC 、

第四篇:解读“建设生态文明,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层面的重大突破。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全会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只对部分自然资源开展了资产化管理的实践,主要是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海岸带)资源、土地资源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很多量化的东西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相当薄弱。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行政权、经营权混乱,归属界定不清。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分割的,产权虚置或弱化,造成权益纠纷迭起、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针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的问题,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的要求。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一要建立明晰的资源产权关系。资源产权改革的市场化,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开来,使所有者(国家)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经济契约关系,建立起一种市场化的完善的产权制度。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多样化特征,应分门别类建立起多样的所有权体系。

二要促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从物权角度对自然资源使用权做出明确规范,引入自然环境资源使用权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获得的产权安排制度,打破传统的“公有公用公营”的方式。

三要建立资源产权交易市场。整顿和规范资源产权,创造良好市场建设环境。对资源采取招标和拍卖的方式出让,促进资源产权化。

四要引入自然资源产权代理者竞争机制。引入资源产权代理者竞争机制,就是引入政府间的竞争。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迫使政府对公民的环保需求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有效解决政府因其他工作目标凌驾于环保目标之上等诸多政府失效问题。

五要完善立法,为资源产权改革的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继续完善产权的法律制度,重点是资源资产产权交易主体、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招标拍卖等制度。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这就需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自然资源的用途管制制度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力求在优化开发区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在重点开发区域做到增产不增污,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限制开发区域确保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在禁止开发区域,遏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全会中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生态赤字大,生态脆弱地区已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现有的生态状况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相比,差距较大。直面我国生态透支严重的现实,高设生态红线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它是永续发展的保障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生态需求的底线。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实施“三区推进”(即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战略,为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一要科学划定生态红线。要结合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研究论证,尽快形成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完整方案。

二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要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四要建立功能保护区评价指标、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保护区域的管护能力。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此次全会再次强调该项问题,表明了我们党要从制度上根本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决心。

一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要以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思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二是建立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合理的资源定价制度,使资源价格正确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继续深化绿色信贷、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政策。

三是建立健全环境税收政策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子纳入相关税种设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计税方法,适时开征生态环境保护税种,合理提高各类排污费征收标准。

四是探索推行资源环境资产化管理和环境产权、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改革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重点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市场化条件较好的领域推行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形成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的投入格局。

五是全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要广泛调查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合理分析生态保护的纵向、横向权利义务关系,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则补,奖惩分明。

六是加快建立完善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七是完善立法和加强部门协调。要积极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订相关指导意见、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推动制定确立生态补偿机制法律地位的相关立法,完善相关环境监管制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主动为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支持。要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各类生态补偿方式,推动开展环境资源费用制度改革,构建区域生态共建共享合作平台,增强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功能。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研究改进公共财政对生态保护投入机制。

第五篇: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认识

研究生5班 钟文 201381702015 摘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关键词: 文明

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正文

1.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1.1原始文明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1.2工业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3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2.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义

3.1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3.2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3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3.4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4.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措施

首先,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最应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改变行为的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牵引和保障作用。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职责,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第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应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者的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对一些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和法规进行修订,制定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法规。第四,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尽快建立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以体现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产品公平分配原则。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五,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制度,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健康发展。只有大幅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2.沈满红等.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刘思华.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1.

4.于法稳,胡剑锋.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5.高德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6. 赵书迪.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7.建设生态文明 让美丽山西绽放异彩 国家林业局.2012-12-28. 8.环保部长周生贤撰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9.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建设生态文明 奉献美丽中国.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10.王雪梅.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对策设想[D].开封:河南大学,2012

上一篇:食堂食品安全检查记录下一篇: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