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22-08-27

制度是反映和把握规律的重要形式,制度是机制的外在形式,机制是制度的核心内涵。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谈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生态文明说起。自然而然想到什么是生态文明,什么是农业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有什么意义,它有什么特点,我国的现状如何,如何应对,如何建设等问题。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所谓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了解概念后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国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对于我国走出生态困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走出生态困境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

节地等技术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现代农业一般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和现代生 态农业等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现代石油农业主要是通过追加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提高产量和经济收入,大量使用化学物质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农产品质量下降,损害了人类的健康;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极大,目前世界利用的地表及地下淡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灌溉,尤其是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正在加速地下蓄水层的枯竭,给以后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化肥的过度使用,还使一些营养物质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里,导致藻类的迅速繁殖,藻类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氧气,造成鱼类等水生物死亡。因此,现代石油农业具有许多弊端和局限性,被认为是一种非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而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

总起来看,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既有资源、经验、技术、市场、劳动力、政策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诸多制约因素。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1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农村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气候、作物、地貌特征、资源、技术、经济水平等差异性较大,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各地可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创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 2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实践历史源远流长,技术与经验异常丰富。

3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技术日趋成熟。我国内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看,中国农民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具有丰富的精耕细作、间作套种、生物链等传统生态农业技术。

4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定市场优势。从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常规农产品已由供给短缺转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些大路货农产品供给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卖难”现象,追求高产量已不是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目标。

5生态农业适应我国当前农户分散经营和增收愿望的形势需要。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一般仍处于小规模和分散经营状态,无论是北方的“上粮下渔”生产模式,还是南方的“桑基渔塘”生产模式,以及众多的中小型生态农场,大多是由农户或乡村举办和经营的,生态农业这种经营规模小、灵活分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况。

6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政策和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保证。从生态农业政策及文化建设方面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及措施:1998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开始对部分食品、蔬菜、水果等实施绿色标志及环境标签制度;自1999年以后,我国许多省市相继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与管理办法,使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不利因素

1人地矛盾加剧和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人均肉类和蛋类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给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造成一定的阻碍。带有掠夺性的农业经营方式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甚至引发了生态环境危机。

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所依赖的土壤资源条件令人忧虑。由于一些农户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取代有机肥料,掠夺式利用耕地,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微生物、水分等遭到破坏与丧失,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和营养结构失调,地力下降明显,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对我国农地污染日趋严重,对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等产生长期的破坏性影响,土壤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元素又沉积在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4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长远看具有统一性,但在短期内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分析

由于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存在许多有利或不利条件,必须采取一些积极对策与具体措施,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促进我国现代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及综合立法,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首先,加强农业资源环境法制建设,为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紧生态农业立法工作,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再次,制定和完善现代生态农业的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管理,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与绿色产品指标评价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管理,推行绿色资格认证及环境标志制度,生态农产品要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按照绿色环境技术标准生产、包装、运输和销售,争取国际认证。加强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首先,继承和利用传统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经验。其次,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有机结合。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农业核算与生态产品销售体系,引导人们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第一,贯彻我国绿色,-. 统计政策,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建立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成本核算制度与经济评价体系,把农业资源价格和环境经济成本纳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常规统计评估转变为资源、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客观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生态农业建设的真实成绩,以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有效解决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加快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拓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生态农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公害等鲜明特点,其价格也往往高出普通同类产品许多。加强生态农业区域规划工作,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基地的建设首先,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协调下,科学安排与统筹实施,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在形式上要注意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新模式,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其次,加快我国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基地建设。

如何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首先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逐步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发展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改变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全面推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3 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发展以病虫草害控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作物自身抗性的发掘与利用技术、高效生物农药技术等;加强水肥调控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有机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绿肥技术。4 实施农业标准化研究,建立政策保障与服务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林地经济、现代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激励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生态农业倾斜。5 加强宣传力度,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农业生态投资补偿、生态农产品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6 加强全程监控,实行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操作。生态农业总的要求就是全程实行清洁生产。7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8 加强研究开发,健全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标准。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加强社会服务,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和鼓励各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土专家、高校技术人才,以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协会等形式,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第二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辩证关系改2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哲学思考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高到了发展战略性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进党的报告,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更加具体,要求更加明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打造旅游品牌,发展‘和谐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类重视,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就存在“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的关系。

生态旅游则是基于旅游主体对大自然的尊重,关爱和敬畏,而对旅游客体由生出一种平等相处关系的旅游模式。游客即观赏自然的美色,又认识自然的现象,同时也在聆听大自然的呼声,关注与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全新旅游模式,既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普及科学知识,也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运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存在什么关系,又有内在联系,本文将从哲学的眼光去探讨,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之间的哲学辨证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哲学辨证关系

1.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的发展,又

1 为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设施”,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平台,又为生态旅游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但不矛盾,而且它们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生态产业,往往认为生态较好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快速。似乎生态与进步形成反比。实际上,文明就是进步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停止进步,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

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又为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目的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果只重视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也会使经济发展受阻。所以,要深刻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研究提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略,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平台,促进产业生态化、城市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2 与生态旅游的合作,培育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到生存意识、发展意识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开发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必将会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提高市民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为生态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和谐生态社会的全面建设。

2.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增加生态旅游的收入,生态旅游的收入又可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从而行成生态旅游经济中的“循环经济”,增加“绿色旅游收入”。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同步发展、和谐发展。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投入,生态旅游开发也要投入,但是可以产生旅游收入,而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可以增加“绿色旅游收入”。

发展循环经济,走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坚持生态经济发展观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是总书记满怀对群众日常生活关切的

3 一段话,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是发展有特色和高质量的生态旅游经济的条件。而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又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投入,生态旅游收入,必须拿出资金来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又可以增加旅游收入。

生态旅游经济将生态旅游循环和经济循环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目的是解决过去追求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代价问题,同时也是生态旅游增收,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建的投入需求。“循环经济”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经济就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循环性、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的发展,促进生态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而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靠的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持,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可以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在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减少生态旅游建设的投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同步走,从根本上实现“互利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开发与利用并举,开发与保护同行,坚持最小的开发,实现最大的保护,获取最“原生态的旅游”,最终实现“天地人合一”。

4 原生态,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影响和干预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其凸显的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是谓“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人合一”。原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召唤”。“当人类从农业化进入工业化之后,许多国家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和资源破坏等日益紧迫性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不约而同地认为第三个人类文明阶段即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要求人们建设生态文明、提倡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人们了解自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天地人合一”。

原生态旅游,是在充分利用大自然陶冶人的情操,进而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的同时,强调人类应对自然和生态人文环境加强保护,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原生态旅游,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旅游业的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支柱产业。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法则的需要,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不同人类中心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生态文明建要求弥补生态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需要最小的开发,实现最大的保护,从而开展“原生态的旅游”,实现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融。“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环境新

5 优势”,这是省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最重要的是切实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哲学思考

1、“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哲学基础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人的生产、生活中。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马克思揭示人化自然观的本质,目的在于它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自然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人与自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是大自然的保护与开发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改善人类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开发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那就必须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辩证关系。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建设好这个系统工程,才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遵

6 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从而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有机结合。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分析是确立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面对“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观点的出现,前者主张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人之外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人而存在,自然物只有工具价值,保护环境也仅仅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后者则认为“自然事物”有不依赖于人类的评价价值,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至自然事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和自然是一个互为对象,互相依存的有机的整体,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中体现的。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人化自然”还是“人工自然”都表明人不仅使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且还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认识自然,综合地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人类应当能够处理好“尊重”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应当具有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的双重性,应当能够担负起对合理调控和协同自然进化的责任。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历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认清人与自然的辩证基础,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和进行旅游开发,为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打下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旅游观、生态旅游开发观,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开发。

3、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旅游开发中“软件建设”,是一个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综合水平的“软实力”,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坚持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壮大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旅游中“软件建设”,加强“软件建设”是为生态旅游树立产业树立新形象。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深入了解生态文明与旅游层面的问题;要实行最严厉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制度;同时大力宣传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生态建设,保护生态旅游。

在生态旅游中,必须遵循着“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的口号,尽可能将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人类在不断探索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所有这些的坚持和肯定,必将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体化格局,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的核心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问题。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和谐旅游》一文中对“和谐旅游”作了科学、深入的阐述:“和谐旅游是一种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旅游发展模式,倡导和谐的旅游观念与消费意识,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与竞合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和谐,促进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需要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同时也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建设良好生态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从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社会和谐”的大目标,从‘实施环境立省’战略,推进人与环境、环境与旅游的和谐;从推动旅游业各要素间有机整合,实现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等方面,充分认识发展和谐旅游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思想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转变;要求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

9 式”,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文/六盘水市社科联刘军,电话:0858-8206508,13984608373,无论本文是否采用,请给我们寄本刊物,谢谢!)

第三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摘要: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产业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严重挑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坚持生态文明的生产观,培养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建立生态文明的政绩观等方面努力。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体现,并蕴涵着系统的整体性方法论,可以应用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去。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包含且直接相通。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实质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全面繁荣。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有三方面: 一是来自传统的和谐思想;二是对于生态与环境危机的反思;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总结。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整合中国与西方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精华,综合各个新兴学科的科学内核,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产生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的方法论、绿色人文精神等等。其中特别强调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发展生态生产力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思想发端于生态与环境问题,它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而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并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取代工业文明社会。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生态文明观认为,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和谐协调的时间和空间都远远超过斗争和冲突,

[1]和谐协调既是复合体发展演进的结果,又是促进复合体发展进步、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主要动因。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演进中,竞争绝不是自然界的唯一规律,一种生物可以创建一个不曾被占据过的自己的特殊位置,并且无须牺牲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只有在一个缺乏创造性的世界里,禁锢在严格的生存模式里,需求的匮乏和冲突才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因为绿色生命富有强大的创造力,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位分离的规律、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规律、生态系统普遍有机联系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规律以及生物间的趋异、宽容现象,所以自然界里,还有一种普遍的规律,那就是和谐协调。

人们渴望和谐、追求和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不懈努力,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西汉的强盛,唐朝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是社会矛盾比较缓和,民心比较稳定,人民比较安居乐业,自然生态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各方面比较和谐协调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更是从总体上展示出一幅安定稳定、民心畅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景象。

三.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

生态文明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原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学习生态智慧和发挥生态优势原理。 一)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原理

如前所述,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可持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生态文明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期阶段,生态文明观不但把人类、自然和社会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也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和谐协调是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基础,而持续发展全面繁荣又能为和谐协调创造良好的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社会的条件,使和谐协调升华到更高阶段,实现和谐协调的新境界。所以,生态文明坚持社会生态系统、人自身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坚持复合体内各个子系统的持续发展,坚持复合体各方面的全面繁荣和进步。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社会那么高的和谐度和繁荣度,但它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和谐与繁荣社会的基本的特征,即胡锦涛指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为不断提高其和谐度与繁荣度而努力。 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存在、运动和发展的总的立场、观点、方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观认为,生产力是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生产力,它是在传承工业文明十分发达的水平维和十分强大的力量维的基础上,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所以,生态文明观十分重视发展生态生产力,把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作为推进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生态文明观还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机械唯物论。正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才能合规律、合目的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十分和谐、美好的社会。 三)学习生态智慧与发挥生态优势原理

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关键是学习生态智慧和发挥生态优势。生态文明观认为,大自然是最有智慧的,它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优胜劣汰、协调演变、和谐共荣而积累起来的自然智慧。人类对于自然生态智慧的了解、学习与应用虽不多不深,但是已经获益匪浅,如认识到它是自然科学进步、绿色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与经济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等等。生态智慧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智慧和生物个体的智慧,生态优势包括生态智慧的优势、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势。

[2]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精神,而绿色精神就是一种主人翁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正确的竞争观,是一种和谐宽容的精神,是一种讲究时间效益和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创造精神。倡导绿色精神就会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家驹. 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2005(1). [2] 廖福霖. 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J]. 生产力研究,2004(10).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目 录

摘要:............................................ 1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2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 3

4、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 ........................... 4

5、自然辩证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5

6、总结 ........................................... 7

参考文献 .......................................... 8

以自然辩证法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本文从自然辩证的角度来探析生态文明的建设,并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未来,对其发展趋势和未来模式做了探索性研究和预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 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

1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观”。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天定胜人观”。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人定胜天观”。生态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天人和谐观”。

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完成这个课题我们主要面临一下几个挑战:

一、人口压力巨大。一方面,尽管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并且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失独老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在我国,许多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与已无关,只需要政府努力就行,而且简单地认为环保就是注重卫生。

2

二、错误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挑战。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走过一条起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到受制于自然的道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趋于紧张。尤其是近几百年来,一些错误的生态价值观的引导,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这便也是导致近代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

三、生态破坏严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但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关注不够,生态环境受到遭到极大破坏,严重影响着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还在恶化,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四、自然环境的污染。随着我国大规模突进工业化,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排放总量,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规模都是非常巨大的,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倘若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

3

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氛围。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增强公民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

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4、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

4.1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人类产生之初,人类认识及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于自然界是一种敬畏的态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人类也在与自然界的“对抗中”占居了主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使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生存技巧,同时也适应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正是由于自然界的这种选择才使人类在生存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自然界为社会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基础条件。由此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无论人类的科技如何进步,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必然不能离开自然界提供的客观条件,我们不能否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性作用。 4.2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无疑要归功于人类有意识、 4

有计划改造自然的活动。但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就造成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不可预知的影响。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过度的盲目和自信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无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趋利避害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3利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来减少人类活动的盲目性

自然科学对于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巨大贡献,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扩展了人类的认识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态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这些就加深了工业文明的危机。解决环境问题不应该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反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不仅要利用它来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服务,更要利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来提高我们活动的预见性,减小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危害。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观点无疑是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

5、自然辩证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5.1 正确认识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对待自然界,并通过社会的生产活动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辩证法突破了以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观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要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界施加影响,进行良性调控,使自然界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我们也必须通过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积极的物质变换,使社会的物质财富获得快速增长,逐步改善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5.2 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在生 5

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界对人既有基础性作用,又具有制约的作用。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生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

一、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去发展,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防止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总之,我们要通过有意识的协调和控制,尽可能地预料到现在的行为对未来所产生的长远影响,达到人类和自然的统一,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3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要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调节,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就必须用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从根本上限制了这种调节,使它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但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讲究效率至上,这就要求我们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汲取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蹈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覆辙,最终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并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保护。此外,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公益活动,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

6

6、总结

生态文明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绿色文明,绿色是生态系统的“标志”,绿色代表着青春、生命、美好和希望,一种文明只有尊重“绿色”、发展绿色、保护“绿色”,才会有旺盛生命力。工业文明剥夺了人们享受绿色的权利,生态文明要求重新建立绿色世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人们生活于生机盎然的绿色生命世界之中。

自然辩证法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对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讲究效率至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汲取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避免重蹈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覆辙,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十八大充满激情的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保护地球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为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努力,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出坚定的步伐。

7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2009,12(22) [2] 张秀华.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8(1) [3] 赵成.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1(6). [4]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4): 4-5. [5]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人民出版社, 1971.

第五篇: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

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刘年东 2014710029)

摘要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当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前瞻性的、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结合社会发展浅析了我国为何要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十八大”报告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建设“总体布局”高度,并单篇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意义深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强调人类要尊重、爱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观念。

一、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

人类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在此进程中,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议题。其中,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疾病、饥饿和贫苦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全球存在诸多生态问题和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就迫在眉睫,所以建立起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以确保人类过上更为安全、舒适、美好的新生活。这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们建构出来,并逐步得到了认可,生态保护主义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社会潮流。

2、国内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767美元 ,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饮用水质问题等。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中国生态文明观的重大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基本概念

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在生态文明体系中,主体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自然;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物都依靠自然。因此,人类与其他生命体在共同尊重生命和自然的前提下共享一个地球,共同发展一个生态文明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本主义为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集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共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眼点,以实现人、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因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因,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

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生态文明在总体布局中处于基础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社稷的长远大计。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类社会内部,经济是基础,政治、法律、政府等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环境,没有自然环境这个载体,人类就无法生存,就没有人类社会,更谈不上经济社会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不能提供基本的能源资源、不能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要素时,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何论进行文明建设?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古楼兰文明等等许多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为此而扼腕叹息之时,也更要以史为鉴。恩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对群众健康的危害等问题,正是从反面印证了生态文明对其他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昆明理工大学

因此,“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宣传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着力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总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体系,缺一不可。

3、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观升华。首先,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提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目标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文化内涵。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其次,社会主义事业走的是文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保护,还是从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成效上,都必须走这条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适合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科学决策。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从总量上说的。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形势就要严峻得多。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与此同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据统计,2004年,全国669座城市中,相当部分城市水源短缺,全国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4亿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仍未形成。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此外,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也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

昆明理工大学

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适应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丽中国”基本就是那种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水源清洁,人际关系和谐的状态。中国的美丽不是孤立的,必将带动世界的美丽,美丽中国的建设轨迹也将为世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目标,美好生活、美丽环境是现代社会人类的最高追求。中国共产党在 21世纪初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更是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期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华大地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源泉。但是大自然的馈赠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尊重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给多的良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天蓝、山青、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第3期:70-72. [2]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1,5-6,82-83. [3]赵丽君.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2):1-6. [4]李桂花,张建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理论学刊, 2014,第2期: 92-96. [5]任国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16-17. [6]姜惠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2,13-15.

上一篇:提素质转作风敢担当下一篇:听师德报告心得体会